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回馈教学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而且易发生肠穿孔、肠瘘、消化道癌变等,若病情严重且内科治疗无效时还需外科手术治疗,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现已成为消化道疾病研究的热点[1]。由于UC患者营养丢失,经对症治疗病情缓解后仍常出现乏力、消瘦、腹泻、运动能力降低等情况,故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有研究显示[2],运动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而且可降低便秘、胆石症、结肠癌等发病风险。但患者对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及技巧掌握不足,运动训练依从性较低[3]。故本次研究纳入本院70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回馈教学对缓解期UC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70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回馈教学法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5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 12 例;年龄 23~62 岁,平均(41.73±5.82)岁;病程3个月至27年,平均 (4.13±1.05)年;体质指数18.15~29.43 kg/m2,平均(22.58±2.43) kg/m2;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1例,中度10例,重度4例。对照组中男性 20例,女性 15例;年龄 25~65岁,平均(42.25±5.90)岁;病程 6 个月至 24 年,平均(3.95±1.12)年;体质指数 17.90~30.05 kg/m2,平均(22.98±2.56) kg/m2;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9例,中度9例,重度7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且处于缓解期[4];(2)年龄 18~65 岁。

1.3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肝、肺、肾等躯体性疾病;(2)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或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者;(3)有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精神障碍或不能正常言语交流者。

1.4 方法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肠道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1 两组运动依从性比较 两组干预后运动依从性评分、运动训练知识掌握程度、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1.5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 w后运动依从性。参考相关资料[5]自制调查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共包括4个方面:“是否没有锻炼经历”、“症状好转后是否想自行停止锻炼”、“症状变坏时是否想自行停止锻炼”、“是否有时忽略锻炼”,采用2级评分法,总分4分,分值越好高依从性越好。该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90,重测效度0.87。采用自制溃疡性结肠炎知识试题对患者进行测试,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运动训练知识掌握程度越好。电话随访记录干预4 w期间患者平均每天锻炼时间。(2)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 w的心境。采用心境问卷测评(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6]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境状态,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5;共包含40个项目,分为紧张、疲劳、混乱、愤怒、抑郁、精力、自尊感7个分量表,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得分越高,心境状态越差。(3)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7] 评估 UC缓解期生活质量,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4个方面,总分224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非支配排序BBO算法采用非支配分层方法,通过虚拟HSI在多目标问题中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在各方面都更优的栖息地有更大的机会将信息共享给其他栖息地。非支配排序BBO算法在优化过程的后期具有更好的挖掘能力,搜索范围全面,可保证求得最优解集,但收敛速度较慢。

嘱患者做3 次Valsalva动作,取Valsalva动作最好的一次作为诊断使用。由2名具有至少2年从事盆底超声检查经验的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由2名医师商议判定。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回馈教学的运动锻炼指导,时间为4周。(1)成立回馈教学小组。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1名护士长担任组长,4名临床经验>5年的护士担任组员。所有组员集思广益,制定回馈教学提问单及运动功能锻炼教育内容。回馈教学提问单包括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每周总运动时间、4 w总运动时间。运动功能锻炼方式:前 2 w(蹬车 30 s+休息 1 min×4次+休息 10 min)×5组,每周运动3次。(2)传递信息。向患者讲解及通过现场演练的方式告知患者运动训练的内容及每项训练的意义及作用。(3)复述信息。依据制定的教育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提问,让患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演示。(3)评价效果。对患者复述信息进行评价,以明确患者对运动训练信息的掌握程度。由全部小组成员对复述效果进行评分,最后取平均分,分值在95~100分,视患者掌握运动训练内容,则健康教育结束;分值低于95分,则重新进行教育指导,直至患者完全掌握。若患者仍不能理解,可采取多媒体工具或现场指导方式进行教育。(4)结尾开放式提问。患者完全掌握健康信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开放式提问,再次评价信息掌握程度。

此外,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组织的全国水利“双优”评选及中国水网组织的年度水业评选活动中,中国水务公司连续多年蝉联“全国优秀水利企业”“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称号。

2 结 果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危险因素、预后等,并发放宣传教育手册。讲解服药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指导。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负面情绪,并嘱咐患者遵医嘱进行运动训练。

2.2 两组心境比较 两组干预后紧张、疲劳、混乱、愤怒、抑郁、精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紧张、疲劳、愤怒、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 2。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对比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鼓励教学 首先,目前专业实验教学项目类型较为单一,难度比基础实验项目稍大,本科生普遍是在开展实验初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展,兴趣逐渐被消耗殆尽。通过提高专业实验室开放性,可增加实验类型及授课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8]。其次,本科生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读研还是就业创业,都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性,有助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多思考以提升创新能力。最后,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开放型的实验室有利于开展多类型的教学模式,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3 讨 论

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1.6/10万[8]。该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可癌变、并发症多等特点,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伴有不同程度的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贫血、消瘦等[9-10]。有研究显示[11],UC 患者生理、心理、情感功能、社会关系等状态均有一定程度改变,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出院后用药、饮食、复查、运动锻炼等依从性均较低。目前临床多关注患者用药、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而对运动锻炼方面的研究较少。张敏等[12]研究显示,运动与UC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回馈教学法是一种单向信息传递模式的方法,能确保信息有效传递,对提高患者运动训练依从性有重要意义。

 

表1 两组运动依从性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运动依从性/分 运动训练知识掌握程度/分 平均每天运动时间/min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观察组(n=35) 1.87±0.65 3.42±0.53# 68.29±8.47 97.62±2.18# 7.35±2.92 28.94±3.10#对照组(n=35) 1.82±0.73 2.94±0.47# 67.27±9.16 90.30±4.25# 7.52±3.08 20.91±3.27#t 0.303 4.009 0.484 9.066 0.237 10.543 P 0.763 0.000 0.630 0.000 0.813 0.000

 

表2 两组心境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紧张 疲劳 混乱 愤怒 抑郁 精力 自尊感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观察组(n=35) 4.97±0.83 2.95±0.59# 4.37±0.92 3.01±0.74# 4.85±0.71 3.10±0.50# 3.14±0.62 2.04±0.51# 3.72±0.46 2.13±0.64# 13.20±1.64 9.45±1.57# 8.54±1.21 8.01±1.02对照组(n=35) 4.89±0.75 3.58±0.43# 4.28±0.85 3.62±0.67# 4.79±0.62 3.24±0.52# 3.05±0.58 2.57±0.46# 3.58±0.51 2.91±0.72# 12.98±2.05 10.04±1.69# 8.67±1.18 8.35±1.30 t 0.423 5.105 0.425 3.615 0.377 1.148 0.627 4.565 1.206 4.790 0.496 1.513 0.455 1.217 P 0.674 0.000 0.672 0.001 0.708 0.255 0.533 0.000 0.232 0.000 0.622 0.135 0.651 0.228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情感能力 社会能力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 干预前 干预4 w观察组(n=35) 32.68±5.13 55.42±6.13# 19.34±4.92 27.12±4.31# 40.21±7.05 51.90±6.58# 20.31±8.25 33.92±7.24#对照组(n=35) 33.60±6.92 49.37±6.20# 18.95±4.67 25.93±5.39# 39.89±6.94 49.87±5.72# 21.43±9.04 32.15±6.80#t 0.632 4.105 0.340 1.020 0.191 1.377 0.541 1.054 P 0.530 0.000 0.735 0.311 0.849 0.173 0.590 0.296

本次研究显示,基于回馈教学的运动锻炼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运动训练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锻炼时间。回馈教学让患者通过传递信息、复述信息、评价效果、结尾开放式提问4个方面,其中传递信息与常规健康教育相同,但并未终止于信息传递,而是更深入地考察患者对运动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1)复述信息部分是评估患者理解力及记忆的重要教学策略,可快速检查患者在理解及记忆上的失误,以便纠正错误的运动训练有关知识,巩固运动训练信息;(2)评价效果部分可为未掌握运动训练知识的患者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直至掌握为止,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能全面、有效地保证患者对运动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3)开放式提问一方面可使患者进一步掌握运动训练知识及方法,同时可加强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有利于促使患者积极主动进行运动训练。黄丽等[13]研究也显示,回馈教学用于疾病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但夏沪露等[14]研究显示,在回馈教学中,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紧张等情绪导致在复述信息部分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偏差。因此在回馈教学中需营造轻松舒适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率及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紧张、疲劳、愤怒、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回馈教学的运动锻炼指导不仅可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还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进行运动锻炼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愤怒等负性情绪,UC患者按照回馈教学方法进行适当锻炼可提高运动能力,有利于缓解疲劳、乏力症状。规律运动可促进多种慢性疾病身心健康[15]。王晨宇等[16]研究也显示,运动有助于缓解UC患者胃肠道症状,本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另有研究报道,长期有氧运动锻炼不仅有利于缓解UC患者胃肠道症状,还可减轻炎症反应,甚至对于抵消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作用,进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7]

综上所述,回馈教学用于UC患者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运动依从性、心境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确定性有限自动机包含一个五元组:A={有穷状态集合(条件集合),有穷输入符号集合,转移函数,初始状态,终结状态},针对用户交易历史日志,有穷状态集合表示当前业务流程所属状态,输入符号集合表示日志中记录的交易名称,转移函数由模型训练得出,初始状态代表进入当前业务的未登录态,终结状态为最终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曹廷.希望理论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管理的价值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6):669-672.

[2]程冰,陈四清.早期锻炼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3,33(18):4615-4616.

[3]钟可琪,冯岚,宋山山,等.前置化功能锻炼指导对腰椎术后患者锻炼依从性和准确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9):3761-3764.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胃肠病学,2012,17(12):763-781.

[5]王莎莎,谷沫丽,王晶,等.回馈教学对冠心病患者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6):773-776.

[6]王海燕,杜晓莉,文雯,等.癫痫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对患者心境、社会交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5):128-131.

[7]孙晋洁,孙永强.简体中文版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1):2581-2584.

[8]汪芸,崔丁鹿.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证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5):2845-2847.

[9]PAIGE D G,LEONARD J N,WOJNAROWSKA F,et al.Linear IgA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J].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5,136(5):779-782.

[10] FALASCO G,ZINICOLA R,FORBESA.Immunosuppressants in distal ulcerative colitis[J].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5,16(2):181-187.

[11] YAMAMOTOFURUSHO JK,'ALVAREZLE'ON E,FRAGOSO J M,et al.Protective role of interleukin-19 gene polymorphism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Human Immunology,2016,72(11):1029-1032.

[12]张敏,聂雷霞,罗琴,等.腹压相关运动处方在胃肠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15):49-52.

[13]黄丽,王晓霞,张娟.回馈教学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6-28.

[14]夏沪露,张晓艳,蒋凌燕,等.回馈教学在华法林治疗房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32(13):21-23.

[15]蔡晶晶,杨建全.快步走联合太极拳锻炼对老龄脂肪肝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研究[J].肝脏,2015,20(7):564-566.

[16]王晨宇.16周有氧运动对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2014,44(4):449-455.

[17]邓琼,周丽华,李汉华,等.门诊系统化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5-907.

 
符丽曼,张晓菁,黄春香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8年第02期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