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由苏州市市政府主管,苏州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 、学术期刊,大16开,季刊。创刊于1984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教育教学及专业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服务,以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主要栏目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吴文化研究、环太湖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安全与法等。《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特邀顾问:朱永新主任委员:李小平副主任委员:姜左 陈宇光 程宜康 韦恒(特邀)主办: 苏州教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苏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8-7931CN: 32-1556/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曾用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刊 & 东吴教学创刊时间:1984

“心理三书”方汉文教授在世纪之交出版的三部精神分析研究的奇书与畅销书,至今仍然是当代精神分析学、比较文学、文明文化研究学者与读者的案头必备,更是所有活跃在电视电台各种媒体的心理咨询师、主持人的武器库与宝典。1、 《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80页。ISBN7-5419-7692-X/I·413, 280页。1、 《西方文艺心理学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580页,ISBN 7-224-05245-O/I·1035, 479千字,定价21.50元。1、 《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1元第1版,357页,ISBN7-5426-1395-2,240千字,定价20元。文艺心理学是一个普通术语,但是“西方文艺心理学”是本书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现代西方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艺心理学史》、《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是方汉文先生著名的“心理三书”,书中不仅首次划分出西方文艺心理学的新学科范围,并且使中国学者首次详细了解了他们闻名已久而不知其详的法国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拉康、美国的赖希与精神分析学英国学派一系列重要人物的学说。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西方文艺心理学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001年江苏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年。《西方文艺心理学史》“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三书出版后长期热销,引发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新一轮热潮,这是一波更为深入也更为实际的心理潮。香港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致信方汉文教授称《拉康研究》是自己研究后精神分析的入门书,北京、台北、深圳的大批学者、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从书中学会了“深度催眠”“洗烟囱”等心理障碍排除法。华人世界的心理学家们纷纷致电给方先生请教精神分析治疗、语言谈话等方法。电话与邮件多达数千件。 从1984年末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这也是全国开课最早的学校之一,方汉文开始发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论文,参与编写了多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材。1992年出版了第一部比较文学研究论著《缪斯的霓裳羽衣:文学与语言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较早的一部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论著,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博士论文引征博赅,举凡古今中外,议论纷扬,引起了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的关注,在此之前,季羡林先生推荐方汉文硕士论文《屠格涅夫与巴金创作风格论》发表于《国外文学》杂志的《比较文学专栏》,当时国内各刊物很少发表比较文学论文,这是《国外文学》的专栏创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时隔离9年,2004年方汉文在未名湖畔拜会季老时,季老突然提起当年发表这篇论文的往事,他谦虚地说:自己对于俄苏文学是外行,特意关照《国外文学》的资深编辑陆嘉玉先生审读,陆先生称赞这篇论文功底深厚,并且以为是一位研究俄苏文学的老专家的作品。(其时方汉文35岁)方汉文也当即向季老汇报,自己的硕士生导师马家骏先生与陆先生是同行好友,陆先生多年后偶遇马家骏教授时说:原来方汉文是你们那里的,文章确实不错。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季先生当年是老一辈学人、马教授与陆教授尚属中年、方汉文是初入学界的博士生,他对三位学者对一篇论文的关注感动不已,深刻领会到老一辈学者奖掖后进的精神。顺便说到:正是在1985年,方汉文参加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第一届年会,提交的论文是硕士论文中的一章,当时是季羡林先生亲自关照主办大会的乐黛云教授请刚毕业留校的方汉文以会议正式代表身份出席会议。乐老师在百忙之中还给方汉文说:由于大会没有俄苏文学方面的专家,所以会议交流未能安排发言。这使方汉文非常感动,乐老师与季羡林先生一样,对青年学者非常关照也非常关注他们的学术进步。《比较文学高等原理》是方汉文教授的一部力作,苏省第八届(2001-200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12月,获奖著作《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专著)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再版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优秀成果,获特别贡献奖,成果名称《比较文学高等原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优秀研究生课程(方汉文负责建设的《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2002年,12月)《比较文学基本原理》是方汉文主编的用于本科教学的教材,长期为国内多所大学所使用,以其资料完备,体例标准,知识点全面,论述规范为各大学师生所喜爱。《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50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座丰碑。再次获江苏省社科二等奖。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12月颁发,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苏政发〔2007〕116号“省政府关于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获奖著作《东西方比较文学史》(专著)。 中国比较文明文化学科是方汉文为本学科定名,他作为本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有如下贡献:首创比较文明史学科: “这是一部令人极感兴趣的并且具有独创性的新作,是对文明史的一大创建。”[1]伊东俊太郎“方汉文教授发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时代:陶泥时代的存在”。[1]日本比较文明学会会长伊东俊太郎教授2009年5月13日写给中国苏州大学方汉文教授的英文信,由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张荣老师译出,信件的部分内容发表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7页。首次提出了能涵盖全球主要民族文明的体系论,对比较文明的研究意斍是十分重要的。体系是民族文明的归类与分布,我们将世界文明划分为8个主要类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由苏州市市政府主管,苏州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 、学术期刊,大16开,季刊。创刊于1984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不懈地坚持“二为”方针以及“双百”方针,以反映本校及兄弟院校教师、同行及专家教育教学及专业科研成果,促进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为我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为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决策服务,以促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研究性论文。主要栏目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吴文化研究、环太湖区域研究、比较文明与比较文化学、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安全与法等。《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为江苏省一级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员。特邀顾问:朱永新主任委员:李小平副主任委员:姜左 陈宇光 程宜康 韦恒(特邀)主办: 苏州教育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苏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8-7931CN: 32-1556/G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曾用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刊 & 东吴教学创刊时间:1984

序号学术论文发表期刊1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2从《书法指南》看俞剑华的书学思想《俞剑华学术研究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3论王宠书法的简淡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4从米芾对颜真卿书法的评论看其书法审美追求《书法赏评》2009年第4期5趣在奏刀——论明清印人在篆刻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中国书画》2009年第11期6‘偶然欲书’论《书法赏评》2011年第5期7云在青天水在瓶——谈邓之诚的篆刻艺术《中华书画家》2011年第12期8一书一世界——论古代书法家的章法意识《荣宝斋》2012年第1期9论董其昌的书法用笔观《中国书画》2012年第1期10论邓石如篆刻的气象《书画世界》2012年第3期11笑谈间气吐霓虹——论明代何震篆刻的豪放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5、6、7期12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论清代程邃篆刻的荒寂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10、11、12期13舒卷浑如岭上云——论清代丁敬篆刻的天然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3、4期14尽合古法 尽见性情——论祝允明狂草中的“满纸点点”《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5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的鸿蒙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9、10期16论明清文人篆刻的意境《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_html看看对你有用吗

字母词的现状及未来—基于第5版和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比较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高校学生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态度及使用习惯调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的本土化顺应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12期从语言接触看语言文化迁移—以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为对象,《常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适度文化移情对文化生态的平衡效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从跨文化能力角度解读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与方向,《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定势对文化移情能力的消解,《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英语习语中文化定势现象的认知解读,《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框架理论视角下定势的认知建构,《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有用大大滴。。

推荐发《咸宁学院学报》

如果你需要发核心的学报,可以来我空间看看。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不是08北大核心,还有一个自然科学班的已经停刊

普通刊物 省级普刊 非核心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一)论文  1、教学研究论文  (1)《谈谈教书育“师”》,《理论纵横》,2007年7月。  (2)《从易中天的“走红”谈古典文学课程教学转型》,《当代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成教生学习绩效评价体系之我见》,《成人高教改革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4)在《教改论坛》上发表论文两篇。  2、科研论文  (1)《<诗经·伐檀>主旨的争论及其阐释要义》,《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2004年第1期。  (2)《从<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论<河水>为逸诗》,《北方论丛》,2006年第2期。  (3)《“路”与屈原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秋之卷。  (4)《行走鹅湖》,《鹅湖会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  (5)《<论语·侍坐章>新读》,《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6)《孔颖达主编<五经正义>的个人准备》,《阴山学刊》,2009年第2期。  (7)《论<春秋左传正义>释词的两个维度》,《五邑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新唐书>、<旧唐书>之孔颖达传辨异》,《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论<春秋左传正义>对<史记>的引证》,《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论<春秋左传正义>的价值与缺陷》(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二)著作:  1、参与《情系上甘岭》一书的编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2、《<春秋左传正义>研究》,岳麓书社,2009年11月,独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