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湿地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发布时间:

湿地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高稳定、低功耗的多频段微波辐射计,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参数进行了有效探测;以科学确定最佳垄(行)向垄(行)距为核心的农作物高光效种植模式在东北地区示范推广,使得作物单产增加8%~20%;以改土为基础的苏打盐碱地快速高效治理利用技术在松嫩平原西部示范应用,使得pH达5以上的重度盐碱地在开垦当年水稻产量即达400公斤/亩以上、第3年可达533公斤/亩;高产、优质的“东稻”系列水稻新品种和“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均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其中“东稻4号”被吉林省确定为2013年该省主导水稻品种之一。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机载三频段微波辐射计及其应用”、“第二松花江水系污染与水资源保护的研究”、“重点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度苏打盐碱地顶级植被快速恢复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一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科研获奖(部分)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完成单位2014作物高光效新型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 刘景双、齐晓宁、王洋、何兴元、宋风斌、刘兆永、崔振礼、邱信臣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沼泽湿地碳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理 宋长春,张金波,王毅勇,汤洁,孙丽,王丽丽,宋艳宇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 2014超高产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东稻4的育成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王志春,李彦利,李景鹏,李景宏,金哲宇,马红媛,黄立华,王明明,杨帆,杨昊谕,刘淼,安丰华,张艳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东生号大豆品种选育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推广 李艳华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中国沼泽湿地形成、发育与关键生态过程研究 吕宪国,刘兴土,赵魁义,王升忠,王国平,马学慧,姜明,卜兆君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 2013松嫩平原瘠薄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刘慧涛、王其存(2)、潘洪玉、张玉先、高玉山、王永军、张玉斌、孙云云、王孟雪、窦金刚、沙洪林、陈宝玉、王洪君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3黑龙江省野猪遗传基础、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刘娣、张冬杰、何鑫淼、杨秀芹、王文涛、富相奎、(7)刘春龙、李忠秋、冯艳忠、马红、孙金艳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东北寒带湿地评价与恢复技术 马玲、崔丽娟、(3)姜明、马伟、曹传旺、王素珍、杨军、王竞红、张曼胤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辽东楤木优良无性系繁育及产业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赵恒田、刘静祥、王承义、刘洪家、李富恒、班文杰、权明顺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林宝山农林特色资源研究院 2013中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与生态环境变化 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张柏,,春颖,杨桄,杜嘉,李晓燕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吉林大学 2012新型肉羊瘤胃调控剂的研制及机制研究 刘春龙、冯兴军、李忠秋、任延铭、田丽红、王嘉厚、韩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 2012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韩贵清、雷国平、李玉影、孙振钧、刘双全、宋 戈、金正勋、刘玉涛、刘春龙(9)、姬景红、佟玉欣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2山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优化模式及配套技术 王承义、董希斌、赵恒田(3)、李晶、蒙宽宏、崔崧、张玲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黑龙江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忠学、司振江、魏永霞、李芳花、龚振平、张兴义(6)、滕云、王忠波、王柏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土壤肥力预警和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术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李欣、刘桂菊、权明顺、付微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 孙鸿烈,陈宜瑜,沈善敏,赵士洞,赵剑平,韩兴国,张佳宝,于贵瑞,刘国彬,秦伯强,赵新全,马克平,欧阳竹,杨林章,李彦,我所:宋长春(30),韩晓增(45) 国家科技进步奖 一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第八) 2012我国典型地区汞污染特征、环境过程及治理途径研究 王起超,王宁,郑娜,方凤满,刘,海,张仲胜,张新艳,郑冬梅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2012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东稻03-05中国东稻3号的选育与推广 杨福,梁正伟,李彦利,王志春,李景鹏,黄立华,马红媛,王明明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1蕨类山野菜孢子无菌培养与快繁技术研 赵恒田、李富恒、邓中枢、刘鲁江、黄福山、王石、张婷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2011土壤肥力预警与施肥指导系统3S应用技 赵军、宋春雨、张文成、贲洪东、李欣、魏士梅、权明顺、谢叶伟、张晓波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 二等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地理科学》:创刊于1981年,月刊。地理学三大期刊之一,荣获中国地理优秀期刊奖,2012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中国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并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 )、 日本的科学技术社数据 库( JST) 、美国的剑桥科学文摘(CSA ) 荷兰的斯高帕斯数据库 (Scopus ) 以及美国的气象学与地球天体物理学文摘 ( MGA) 收录。《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创刊于1991年,双月刊,是中国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英文地理学术期刊,于2008年被SCI-E收录。该刊主要介绍中国国内外地理学及分支学科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地理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等。《土壤与作物》:《土壤与作物》(Soil and Crop)创刊于2012 年3月,季刊,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又一个有关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湿地科学》创刊于2003年,季刊,中英文混版。该刊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立足于中国国内,是展示湿地学科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传播湿地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是学术类精品期刊,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湿地专业性学术期刊。至2011 年,《湿地科学》已经被中国中国国内所有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收录为核心源期刊。2004年,《湿地科学》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至今;2007年,《湿地科学》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 (CSCD)”收录至今;2011年,《湿地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收录。《湿地科学》还被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索引数据库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 数据库对《湿地科学》做了科学评价。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数据库和美国当代地理出版社(CGP)数据库也收录了《湿地科学》。

简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研究所重点开展农业生态、湿地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与技术、区域发展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截至2014年底,东北地理所共有在职职工393人。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有4个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野外台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96人(其中硕士生81人、博士生115人)、在站博士后24人。

湿地科学期刊影响因子

嗯,基本上没问题,我们学校园林还是很不错的

生态学报 环境科学 湿地科学我个人比较熟悉,觉得好投一些(相对上面三个),有一本《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挂靠在福建师大,算是不太出名的核心,但是那边有做湿地的老师,所以也有一些湿地文章发出来。但是是季刊,不知道会不会来的及如果楼主是实在急(比如毕业),那不如找个大学学报这种试试看

湿地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简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2002年由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 研究所重点开展农业生态、湿地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与技术、区域发展等学科领域的研究。 截至2014年底,东北地理所共有在职职工393人。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有4个研究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野外台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96人(其中硕士生81人、博士生115人)、在站博士后24人。

你想知道什么?这个可能是全国最早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很不错。

湿地科学 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 我有一个 同学 就是在这个专业 他应该是你的学长了吧 有什么问题 我可以帮你咨询一下他

地球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地球科学进展》在其收录的582种科技核心期刊中,2000年,被引频次229次,排名第179位,影响因子4368,在全部收录期刊中排名第69位。另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统计, 1999年在1372种收录期刊中,《地球科学进展》被引频次165次,影响因子415,按总影响因子排名第157位,按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12位;2000年在1406种收录期刊中,《地球科学进展》被引频次247次,排名第314位,影响因子526,按总影响因子排名第127位,按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9位。2001年在1447种收录期刊中,《地球科学进展》被引频次346次,排名第265位,影响因子640,按总影响因子排名第95位,按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8位。2002年在1534种收录期刊中,《地球科学进展》被引频次473次,排名第234位,影响因子771,按总影响因子排名第80位,按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6位。自2000年起,《地球科学进展》创办了英文网络版杂志(暂不定期),主要刊登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在地球科学及资源环境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等。

Impact Factor 88 2014年影响因子 88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是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和出版、德国Springer公司海外发行的Frontiers in China系列英文学术期刊之一,以网络版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出版,于2007年1月创刊,季刊。《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编辑部设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高炜教授担任主编。涉及领域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生物学、地球信息学、地球技术科学、气候遥感等,特别关注地球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于一些蓬勃发展的领域。得到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家气象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支持。本刊已被INSPEC和SCOPUS等收录。2010年11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2年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

地质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一、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二、查找: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2、中文的用中国知网。三、主要查找办法:1、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为查询影响因子的官方网站,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进入中国知网,在最上面一排中,选择文献出版来源,刊名中填上你想查询的期刊即可得到影响因子。

直接出版社该期刊位置查过网上也能下影响因子汇总

太专业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