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际新闻编辑部

发布时间:

国际新闻编辑部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建于1931年11月,1937年改现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华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而奋斗。全社从事新闻报道、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职工逾万人。

要想进入新华社的,必须先参加新华社每年定期举办的考试。  可报考新华社总社各部门及全国31个分社,报名者须具备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通过考试,即可进入新华社工作。  据近年情况来看,新华社更倾向于招收外语类人才,重点大学毕业生,及海归。

新华社在抗日战争这一时期,新华社的国际新闻报道开始出现。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对外新闻开播;1946年5月28日,新华社正式设立了国际新闻编辑部。为了拓展国际新闻报道业务,保证中国对国际重大事件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及时,新华社开始在境外建立分社。第一个境外分社是香港分社(1947年5月1日建立),之后,新华社又相继建立了伦敦分社(1947年6月10日)、布拉格分社(1948年11月)、平壤分社(1949年9月21日)。这四个分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华社建立的首批境外分社。尽管人手不足,条件有限,但是它们在艰难中起步、拓展,为新华社更多境外分社的创办及其发展成为世界性通讯社积累了经验。

新华社下属的部门非常多,分为内设机构、采编部门以及其他直属事业单位等。具体部门信息可参考一下条目管理职能部门: 办公厅 · 总编室 · 总经理室 · 人事局 · 外事局 · 计划财务管理局 · 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 机关党委 · 监察局 · 通信技术局 · 机关事务管理局   采编职能部门: 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解放军分社   派驻机构: 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   直属单位: 机关服务中心   直属事业单位: 新闻信息中心(营销总平台) 暸望周刊社 经济参考报社 新华每日电讯社 半月谈杂志社 参考消息报社 新华出版社 教育培训中心 新闻研究所 中国图片社   国内分社: 国内分社是新华社派驻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担负着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信息采集,向总社编辑部提供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新闻,发展新闻信息用户,及时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等。目前新华社在国内设有31个分社、15个支社和14个记者站。 海外分社:几乎每个国家都有

国际新闻编辑

英语(国际新闻方向)[普通本科专业]培养方向:本专业方向是为广播电视系统、对外传媒机构、外事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能力突出、职业道德优秀的国际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不仅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专业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表达和写作技能,同时还具备国际新闻业务要求的编、采、写、译、制的能力,能够从事记者、编辑、翻译及其他涉外管理工作等。主干课程:英语精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基础写作、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流;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笔译、口译;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新闻编译、高级新闻英语视读、广播电视新闻采写、对外新闻报道、国际新闻编辑;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概论、媒介素养

编好国际新闻版要具备三种意识:钻进新闻的读者意识、走出新闻的编辑意识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全局意识。 选出可读性强的稿件,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选稿的时候“抛弃”自己的编辑身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读者,把选稿当作一次从兴趣出发的阅读,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手里的稿件自己能够津津有味地读下去,那么这条稿件就可以进入预备稿库里了。

重大国际新闻,按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与科技等方面;从时间形态上说,可分为预定或预料要发生的事件(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伊拉克战争爆发)与没有任何前兆的突发性事件(比如2003年8月15日美加大停电事件)两种,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发生也具有频发性、经常性特点。  对报纸媒体(这里不涉及周刊、周报与杂志,因为它们的定位更多注重深度分析。这里分析对象包括晚报、晨报、都市报在内的日报)来说,如何应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形成运作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相对成熟特色,是我国报业值得探讨的重要议题。  影响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因素  与国内重大新闻报道有所不同,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报纸(尤其是地方报纸)几乎不存在信息的独家性与快速派出记者采访的情况,报道更多体现于编辑思路。所以,排除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语言风格因素外,衡量报道的成功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策划与版面安排。面对一个重大国际事件,报社主管负责人如何确定报道思路,形成报道主题,是报道成功的第一步。  2、信息来源与视角。面对重大国际新闻事件,除中央级媒体外,省级以下媒体几乎都没有实力派出记者。面对相对雷同的内容,如何寻找到独特的报道视角,快速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完成报道的生动性与全面性,成为有实力的报纸必须考虑的方面。  3、时空背景报道(事态链接)与预见性深度分析。这牵扯到报道的全面性、深度性,需要编辑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信息加以整合、总结,也涉及到专家、学者运用相对通俗与简单的语言对事件做出快速反映,给读者提供方向性指导。  4、后续报道。重大国际事件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总会引发相关争议。所以,随事态发展,引导读者把握事态走向、对前一阶段事态进展进行总结,也是报纸媒体经常采取的重要报道模式。  5、报道的编辑思路与特色。这涉及到报纸处理重大国际新闻的风格与特色问题,是报纸媒体发展壮大中数次成功报道经验后的积淀,也是广大读者对某媒体报道特色的定位与认可。  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策略  对于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以下方面不可缺少:  一、敏锐的新闻判断、及时策划是报道成功的前提。  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但重大国际事件可凭借有关数字、意义以及事件描述可以感知到。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的报道,最终要体现在版面上,没有空间安排,就无所谓报道的全面与深入。当然,版面也并非越多越好,要按照事态具体情况确定。按照一般经验,版面安排可分为增刊(也可以说号外)以及加版面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基本定位于预定或预料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与策划上,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与伊拉克战争爆发,众多报纸媒体就采取了增刊方式。第二种方式,更多运用于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报道策划上。  对比两种情况看,增刊报道的成功,能够为日常偶发的突发重大事态报道提供充分的经验与激励。对于第二种情况,出于对突发性重大新闻的敏感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需要编辑主管及时调整版面充分报道。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看,扩版与增版可能会造成短期收益减少,但从报纸的持续发展看,这属于长期收益投资,无形中能建构报纸对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风格定位,获取市场认知度,进而构筑属于自己的“国际品牌”。  比如,《广州日报》面对2003年8月16日“美加大停电”这一影响了5000万人的突发性重大国际事件,就抽取其他正常版面,及时策划确定编辑思路,最终形成了“大黑暗”、“大恐慌”、“大瘫痪”、“大考验”的四个整版主题。该版面也获得了广东省新闻版面一等奖。  二、把握舆论导向是报道成功的重要坐标。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争取在最早时间里传递信息,也导致了大量违背新闻理念做法的出现:不准确、不公正、低级趣味。面对多元的信息,需要编辑敏锐地辨别真伪。如果在报道原则与方向上偏离了轨道,报道就丧失了说服力,失去基本信誉。  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各种信息的发布与有关评论,却不能不经过筛选与过滤,尤其是面对重大政治性国际事件时。当然,重大国际新闻并非总是含有政治因素,但除政治性外,也需要把握好新闻是否真实、是否不利于引导正确的社会行为等方面。丧失基本道德底线或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的策划报道,从根本上就失去了报道的必要性。比如,在美国某些重大杀人案报道的处理上,《广州日报》国际部编辑一般采取弱化的方式,不会刻意渲染。  三、确定版面思路与语言表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版面整体安排中的思路、主题与层次,是显示一家报纸编辑策划功力的最重要体现。众多版面安排下,层次混乱或相互重复以及主题不突出,都会让读者感到茫然,从而失去阅读欲望。同样,版面语言除了涉及信息量的大小,表达语言的严肃或活泼、标题的吸引力、信息的整合性与连贯性等基本要求外,还涉及到如何合理安排文字与图片问题。面对“读图”时代,单纯文字表达已失去了市场。总体看,恰当运用组合图片配合相当的文字,已经成为日报报道重大国际新闻成功的重要经验。  比如,2002年7月28日的“乌克兰苏—27飞机特技表演酿灾难”事件(该事件导致了近80人死亡、120人受伤)报道上,选择并运用灾难图片,生动表达这一灾难性重大国际事件,必然是各家报纸国际新闻编辑的共识所在。《广州日报》国际部对“良莠不齐”的大量传真现场图片进行了“精挑细选”,充分运用文字加“组合图”,充分表达了现场的惨烈情景,该版面也获得了第8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版面二等奖。  四、拓展信息资源的来源,是报道出彩的重要手段。  当前,由于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主渠道大都相同(指信息来源主要依靠新华社),一定程度导致了日报、晚报、晨报、时报内容乃至版面的惊人重复与雷同。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寻找到重大国际新闻的独特视角(尤其是一些重大科技与社会新闻),是新闻报道出彩的重要手段。  2003年6月份,各大媒体对希拉里回忆录《活着的历史》(也有译为《亲历历史》)都做了连续性报道。《广州日报》国际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有三次头条报道做到了独树一帜,分别是“希拉里回忆录要被搬上银屏”、“希拉里回忆录视频瞄准格莱美奖”、“搞笑希拉里扑克牌问世”。其中,“搞笑希拉里扑克牌问世”率先报道后,全国其他各家报纸都再次报道,该稿件也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其实,该信息资源不是以现成外电稿件形式出现的,而是美国共和党Maxnews网站推出的一套“希拉里扑克牌”照片并配相关文字解释,编辑抓住该信息后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这一条软性重大国际新闻。  五、其他依附性因素支持必不可缺。  应对重大国际事件,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及时推出精彩版面提供背后支持。比如说,翔实有序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库、编辑面对重大国际新闻的策划与创新意识是报道成功的“软件”,而印刷技术的跟进也是快速抢占市场的不可缺少的“硬件”。同样,国际新闻报道编辑形成采编合一,充分掌握重大国际新闻的最新、最详细资料,也是做好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条件。目前,广东三家报纸《广州日报》(包括子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以及《羊城晚报》(包括子报《新快报》)都储备并强化了自己的编译人员,为重大国际新闻报道的深入、全面与出彩奠定了基础。  重大国际事件新闻报道是媒体竞争重要阵地。对我国的报纸媒体来说,国际新闻信息资源具有获取便捷、资源成本低而收益大、选择空间大的优势。在报业经历竞争的环境下,报纸能否生存并发展壮大,关键一条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或品牌。而自己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抓住重大国际新闻报道、持续地对不断发生的重大国际新闻报道做到“浓妆艳抹”,可以说是报业形成自己整体品牌的一条相对便捷的渠道。

中国新闻编辑部

新闻节目中心下设10个部门:综合部、时政新闻部、新闻采访部、社会新闻部、地方新闻部、新闻编辑部、新闻评论部、新闻制作部、军事节目部、新闻频道编辑部。 综合部成立于1998年5月,是在原新闻节目中心办公室基础上组建的。在保障新闻节目中心行政办公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基础上,针对经费管理推行新的成本核算管理观念,完善经费使用管理体系,并重点加强了制片保障协调等工作。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以“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360度全员考评系统实施、‘新动力’培训项目启动”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建立了新闻节目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作为中心领导决策的助手,综合部还注重发挥信息沟通平台功能,关注员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构建和谐团队文化。综合部下设秘书科、经费管理科、综合管理科。综合部主任冷建军。 时政新闻部成立于2000年8月,主要工作是报道中央领导参加的内、外事活动及国家政治、外交领域重要事件的新闻。时政新闻部下设统筹策划组、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时政新闻部主任王连生,副主任王晶、周建国、吕大庆。 新闻采访部成立于1989年7月,以原新闻节目中心政文部为基础组建。主要职责是为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全天各档新闻栏目采制新闻,负责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的采访、编辑和播出。在承担宏观经济、突发事件、舆论监督等各类报道的同时,在大型活动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经济深度报道中担当主力军。下设经济组、金融组、科技组、农业组、综合组、《共同关注》栏目组、统筹组7个科组。新闻采访部主任高丽萍,副主任李风、申勇。 社会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是新闻频道一支骨干的前期采访队伍,为新闻频道全天各档新闻栏目采制新闻,同时负责《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奥运来了》(已停播)3个栏目的采访、编辑和播出。社会新闻部的新闻采编立足于社会民生、社会法制、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突出时效性和权威性,强调发现性和原创性,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社会新闻部分为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含《奥运来了》)、记者四组、工商组(含《每周质量报告》)、政法组(含《法治在线》)、策划组、摄像组、办公室等9个科组。社会新闻部主任谷云龙,副主任肖振生、李毅。 地方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21日,主要职责是组织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各新闻栏目供稿;及时向各省、市台通报有关的宣传精神,协调中央电视台与全国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及各城市台之间的新闻业务关系;负责编辑、审看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传送来的稿件及本部门派出人员与地方台合作采编的稿件,按照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规律对各省、市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传送的主要稿件进行策划和组织,确保地方上发生的重大新闻和日常新闻能够及时在中央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中播发;协调召开全国电视新闻系统年会和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地方新闻部下设编辑一组、编辑二组、编辑三组、《新闻社区》(已停播)栏目组、《本周》(已停播)栏目组和通联组6个组。除了向联播、午间、晚间及各档整点新闻供稿外,还独立承担每天35分钟、每周6期的《新闻社区》栏目以及周日25分钟的《本周》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和播出任务,承担全台地方新闻的传送及台新闻共享系统地方新闻的一级编目工作。目前,地方新闻部组织的各地新闻素材是唯一在共享系统里向全台各节目中心开放的新闻素材。地方新闻部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地方新闻部主任陆伟昌,副主任杨华、徐瑛。 新闻编辑部是新闻频道核心编播系统,负责每天23档整点新闻(含《新闻联播》)和3档分类新闻(《媒体广场》和《国际时讯》)以及1档《世界周刊》的编播工作,每天编辑播出总时长近620分钟。与综合频道并机播出的栏目有《新闻联播》、《新闻30分》、《朝闻天下》和《晚间新闻》。新闻编辑部下设4个公共服务系统,为整个部门乃至新闻节目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播音组每年参与大量特别节目的直播,资深播音指导及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播音员占总人数的1/3;播出组为全中心提供演播室播出以及跨栏目直播、新闻频道宣传片以及《天气·资讯》的播出支持,每日播出总时长近800分钟;资料组负责新闻频道新闻共享和编目工作,提供24小时节目素材服务;亚广联组负责亚广联新闻交换节目选题、编译及新闻图像的传送和接收。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侯明古、李昕、杜宝风。 新闻评论部成立于1993年12月21日,其主要任务是承担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采访与制作。拥有《新闻调查》、《实话实说》(已停播)、《面对面》、《360°》(已停播)、《社会记录》(已停播)、《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已停播)、《小崔说事》(后在中央一套每周四晚18:02播出,现该节目已停播)、《高端访问》(已停播)、《纪事》(2008年3月CCTV-新闻频道改版后更名为《百姓故事》,后于2009年8月改在CCTV-1播出,现该节目已停播)、《人物新周刊》(已停播)、《电影传奇》(已停播)、《沟通》15个栏目。每天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播出总量500多分钟(含重播)。每年还承担制作多期特别节目。新闻评论部有工作人员300多,下辖24个科组。2002年新闻评论部获得中国首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中国电视传媒中第一家获得此证书的部门。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副主任陈虻(于2008年12月23日凌晨零时21分因胃癌在北京病逝,享年47岁)、关海鹰、赵微。2010年被拆分为地方新闻部和社会新闻部。2012年重新合并。 新闻频道编辑部于2004年5月27日经过台分党组研究正式批准成立。新闻频道编辑部主要负责新闻频道的节目运营和协调工作。承担着新闻频道的整体节目规划、策划与播出、节目包装、推介、评价等工作;同时承担着新闻频道重大节目、特别直播的组织协调。新闻频道编辑部还负责每天16档《天气·资讯》、全天候的《滚动字幕新闻》以及《约会新7天》(已停播)、《百姓档案》(已停播)等栏目的制作和播出。新闻频道编辑部下设规划组、策划组、形象组、评价调研组4个科组。新闻频道编辑部主任许强,副主任徐立军。 军事节目部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从事军事宣传报道的一个采访和编辑部门,由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双重领导。其前身是1966年4月成立的军事组。该部负责军事新闻的报道和《人民子弟兵》(已停播)、《防务新观察》、《军情连连看》(已停播)等栏目的节目摄制。军事节目部在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四总部和武警部队设有17个记者站。军事节目部主任赵元贵,副主任冀惠彦。 新闻制作部成立于1989年,负责新闻节目中心技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日常除完成新闻频道24小时的新闻滚动播出和《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中心专题节目的后期制作合成等工作外,还承担着新闻节目中心的大型直播等任务。新闻制作部现有3个新闻演播室系统,是中央电视台新闻共享系统的最大用户,拥有从前期新闻采访到频道播出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新闻制作部下设中心科、播出科、录制科、制作科、灯光科、电讯科。新闻制作部主任包布和,副主任袁辉、谢继红。

新华社下属的部门非常多,分为内设机构、采编部门以及其他直属事业单位等。具体部门信息可参考一下条目管理职能部门: 办公厅 · 总编室 · 总经理室 · 人事局 · 外事局 · 计划财务管理局 · 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 机关党委 · 监察局 · 通信技术局 · 机关事务管理局   采编职能部门: 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解放军分社   派驻机构: 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   直属单位: 机关服务中心   直属事业单位: 新闻信息中心(营销总平台) 暸望周刊社 经济参考报社 新华每日电讯社 半月谈杂志社 参考消息报社 新华出版社 教育培训中心 新闻研究所 中国图片社   国内分社: 国内分社是新华社派驻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担负着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信息采集,向总社编辑部提供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新闻,发展新闻信息用户,及时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等。目前新华社在国内设有31个分社、15个支社和14个记者站。 海外分社:几乎每个国家都有

国内新闻编辑部

新华通讯社(新华社)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与国家广电总局平级,为正部级单位。一般情况: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是正部级! 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编辑,秘书长,纪检组长是副部级! 副总编辑和副秘书长是正厅级!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法定新闻监管机构,同时也是世界性现代通讯社。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重要宣传舆论机构,从诞生起就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肩负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喉舌、耳目、智库和信息总汇作用,为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个分社,在中国大陆的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有分社,有的地区还设有支社。新华社是中文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之一,同时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和葡萄牙文发稿。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中国重点新闻网站,被称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网站”,每天24小时以7种文字、通过多媒体形式不间断地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全球网站综合排名稳定在190位以内。开通31个地方频道,承办中国政府网、中国平安网、中国文明网、振兴东北网等大型政府网站,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网站集群。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建于1931年11月,1937年改现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华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而奋斗。全社从事新闻报道、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职工逾万人。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现任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何平、马胜荣、鲁炜、崔济哲,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李洪峰,秘书长张锦。 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主要担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的职能。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通稿、专线稿、专特稿,国内、国际参考报道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业务;三是社办报刊。 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总社设有11个管理职能部门、10个采编职能部门、20个直属单位。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和布鲁塞尔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5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在社党组领导下由总编室全面负责组织、指挥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含港澳台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解放军分社等10个采编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负责组织报道。目前,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用户总数达数万家。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900多张,音视频新闻20余条。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新华网,浏览新华社每天播发的采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 新华社还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主要有:《新华每日电讯》(日报)、《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中国证券报》(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现代快报》(日报)、《了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中国记者》(月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2005年,新华社主要社办报刊发行量全面增长,其中《参考消息》日均发行超过300万份,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八;《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近200万份。 新华社运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数据库等一批技术建设项目。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存储2000多万条文字信息,130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000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根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经济信息业务以及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进行审批。 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的成员,目前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新华通讯社(新华社)是国务院直  属机构,与国家广电总局平级,为正部级单位。一般情况: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是正部级! 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编辑,秘书长,纪检组长是副部级! 副总编辑和副秘书长是正厅级!!

楚天都市报国际新闻编辑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决定参加这次竞聘前,也曾考虑再三,我的处世哲学就是多干实事,少与人争。今天,我之所以参加这次竟聘演讲,一方面,表明我对社领导推行竞聘上岗机制的拥护和信任;一方面;通过这次演讲,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有限的才华。我相信,通过这次竞聘活动,必将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我的工作。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原创:我叫,出生一个教师家庭,毕业于武汉大学,我曾实习于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中国青年报,年底,通过领导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家文摘报的一名编辑。  竞聘编辑部副主任这个职位,我认为自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我的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作风上,我能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领导布置的任务总是尽力去做,从不无故推诿。记得在大家文摘报创刊初期的时候,那时候的工资一个月六百块钱,我一个人租住在八十块钱一个月的厨房,吃的是用煤油炉子煮的面条。半夜里还在琢磨编辑思路,选稿方向。由于初期的条件差,许多人吃不了苦而另谋高就,最后,第一批招聘来的同志,目前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为文摘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今无怨无悔。如今大家文摘报有一定事业基础,我也听从领导安排,依然承担起工作任务相对比较繁重的周二刊的选稿、编辑工作。  我第二个有利条件:就是具备一定的新闻专业知识。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学,因对新闻感兴趣,自学了新闻学的全部课程,因为我新闻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工作勤奋,在楚天都市报实习的时候,原任楚天都市报社会部主任、现任楚天金报的老总韩少林就曾对我格外喜欢,称我为一匹“新闻黑马”。在中国青年报实习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并且得到了他的亲手指点,目前,我对各种新闻稿的写作能够应对自如。到报刊社工作,也得到许多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帮助,工作五年来,我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无论是改订标题,还是编辑文章,相信自己还是拿得起,放得下。  第三个有利条件是:具有较扎实地写作功底。  工作之余,我还积极写作,向各大媒体投稿,在××年一年内,我在中国青年报,江南时报,北京晨报发表作品五十余篇,我的部分较为优秀的作品在网络广为流转,人民网、新华网、南方周末、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均有我的文章,只要用我的笔名在搜索引挚上一搜索,马上就可以找到我的作品,相对一般的写作,我可以说是比较轻松。如果要写文章,我可以较为自信地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题,无论何体,我基本上能做到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我第四个有利条件是:我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我平时生活比较随意,但在做工作,办事情上,一点都不含糊。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我在任团总支书记的时候,就在社领导的指导下,争取成立了吴天祥小组,为社里事业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在编辑部,尽管我来社里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我尊重每一个比我后来的同志,在工作上服从领导,服从管理,不抬扛,不拆台。能够较好的处理协调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  在社里工作几年来,无论是编辑工作,还是团的工作,我均能做到兢兢业业,问心无愧。无论在是工作八小时内,还是在工作八小时外,我都是堂堂正正,具有较好的口碑。  如果这次我能通过竞聘成为编辑部副主任,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上具有配角意识:作为编辑部副主任,在思想上必须具有配角意识,编辑部主任是一个部门编辑工作的主要领导,处于主导地位,而副主任是正职的助手,因此,作为副主任必须自觉服从正职的领导,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配合、协助正职作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稳定、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二、在行动上要尽职尽责:我认为,作为一个编辑部副主任,应该要有较强的悟性、灵性,在工作中要全面准确领会编辑部主任的想法,使各项工作不偏离中心和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编辑部主任保持一致,保持了一致,工作就会出成绩。就象打仗一样,下级一定要按照上级的作战意图、方案,部署兵力、火力,明确作战的主攻方向,作战目标,协同作战等方案,这样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工作上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副职处于辅助地位,副职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参谋作用。具体要把握三点:一是要为正职出谋划策,用自己的智慧,出一些利于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有超前意识,配合编辑部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随波逐流;三是要尽可能站在正职的角度和单位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独特见解,要经常分析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情况,为正职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是以平常之心对待这次竞争上岗的参加竞争上岗重在过程不在结果重在耕耘不在收获。如果我条件成熟敬请各位放心地给我投赞成票我将把领导、同仁的信任和期望化作工作的无穷动力激励我拼搏奋斗。如果这次我竞争失败无论什么原因我都不会后悔我参与竞争的选择。我将一如既往安安心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竞争中经受锻炼在挫折中接受考验向竞争的优胜者学习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求真知长见识学本领做贡献,立足岗位成才。  希望大家能投我一票,谢谢。

《楚天都市报》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省级新型城市报。零售价1元。是一份面向湖北全省发行的市民生活报,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已成长为楚天文化品牌日发行量超过130万份,在武汉报业中遥遥领先,跻身全国报媒五强行列。2004年广告现金回款达1 亿元,占据武汉地区报纸广告总额的半壁江山,开创湖北报业的新纪元,被誉为中国报业的奇迹。 《楚天都市报》拥有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年轻采编队伍。曾摘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00多次荣获“湖北新闻奖”,“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新闻奖”,这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尚不多见。 《楚天都市报》每日凌晨出版,保证充分的当日新闻量,其巨大信息负载量,令其它日报难以企及。《楚天都市报》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敏捷简练的报道风格,清新自然的生活气息、公正、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和倾心呵护百姓冷暖的无限真情,赢得湖北人民的拥戴,成为湖北及武汉地区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每天至少有500万人在感受她的精彩。由于印量巨大,为了确保报纸发行的时效性,《楚天都市报》在湖北媒体中率先实行同城分印,采用先进的卫星传版系统,全省10多个分印点同步印刷,5000多人的自办发行网络,保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投递上门服务。国内统一刊号:CN42-0035

《楚天都市报》是1996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日报。中文名称楚天都市报外文名称chutian metropolis Daily语言中文类别都市报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版面发行 听语音四开16-32 版,有彩版。主要版面有:要闻、综合新闻、经济新闻、大特写、文化新闻、国内、国际新闻及汽车、房地产、通讯、电脑、家电、时尚等专刊和各类副刊。精品栏目有:《记者视角》、《社会观察》、《新闻追踪》等。1999年7月发行量达80万份,其中省会武汉的发行量60万份。在省内相继建立了宜昌、襄阳、十堰、荆州、鄂州等地设立分印点,与武汉同时开印,使大部分地区读者与省城同时看上楚天都市报。主要地市也将陆续建立传版分印点。读者收益 听语音《楚天都市报》除了进入千家万户,还大量进入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知识分子群体中,形成了一《楚天都市报》个文化程度高、决策能力和消费能力强的庞大读者群。其广告传播效果好,渗透力强,辐射面广,广告千人成本低,在湖北地区首屈一指。《楚天都市报》广告经营业绩显著:1997年广告收入达1000万元人民币,1998年广告收入5000万,1999年截止7月份已达7000万,全年将达3亿。在湖北暨武汉地区报业竞争中创下了三个第一:发行量第一;阅读率第一;广告营业额第一。发行方式 听语音由于印量巨大,为确保报纸发行的时效性,《楚天都市报》在湖北媒体中率先实行同城分印,采用先进的卫星传版系统,全省10多个分印点同步印刷,5000多人的自办发行网络,保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投递上门服务。国内统一刊号:CN42-0035。通信地址 听语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鹂路65号服务宗旨 听语音职能《楚天都市报》一直坚持“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脑中有导向,心中有读者,眼中有市场,在:政府想做的,老百姓需要做的,媒体应该做的这三者交叉点上做文章。在新闻报道中努力实践“三贴近”,为广大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取得了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据统计,楚天都市报 不到9年的时间,总共创造了43亿元的总收入,实现利税89亿元,上交国家税款06亿元。《楚天都市报》的平均期发数近120万份,已连续几年进入全球日报发行量50强,入选全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20强,成为荆楚大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品牌”。

《楚天都市报》是1996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日报。1999年7月发行量达80万份,其中省会武汉的发行量60万份。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批准,《楚天金报》自2017年12月1日起休刊,有关业务并入《楚天都市报》。精品栏目有:《记者视角》、《社会观察》、《新闻追踪》等。在省内相继建立了宜昌、襄阳、十堰、荆州、鄂州等地设立分印点,与武汉同时开印,使大部分地区读者与省城同时看上楚天都市报。主要地市也将陆续建立传版分印点。扩展资料:《楚天都市报》时事新闻的稿件来源大致可分为3个方面,新华社电稿、外联稿件、网上新闻。面对大量信息,如何发掘有价值的新闻,做合适的处理,都是对编辑能力的严峻考验。以2008年7月30日《楚天都市报》A16中国新闻版的编辑为例。当天的新闻热点有《昆明街头出现疑似爆炸物》、《两万天文迷涌入新疆观看“月食”》,《“山寨版鸟巢”走红网络》和《“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被批捕》等,如何取舍成为关键。在正头条的处理上,《昆明街头出现疑似爆炸物》来自《春城晚报》当天新闻,新闻来源可靠,而且时值奥运前夕,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从时效性和关注度上考虑,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但这条新闻最大的缺憾在于,文中已经说明所谓爆炸物其实是虚惊一场,其最大的新闻点爆炸物已经被证明不存在,这无疑削弱了其新闻价值。而《“山寨版鸟巢”走红网络》则是当时被热炒的话题,同样是奥运大背景之下,用一条正面的、颇具趣味性、可读性的新闻作为头条,对于《楚天都市报》这样一份市民报纸,显得更为合适。在倒头条的处理上,《两万天文迷涌入新疆观看“月食”》也是一个新闻热点,但是中新社的原稿文字有限,结合当天的版面情况,这条稿子做倒头条,篇幅不够(当天是5×10的广告,版面很大),其内容也缺乏吸引力。而《“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被批捕》一稿来源于《南方人物周刊》,是一篇深度报道,篇幅很长,可以做大,且可读性也更强。从整体版面看,正头条和倒头条“一”软“一”硬,相互呼应,版面内容平衡协调。于是,《“山寨版鸟巢”走红网络》和《“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被批捕》被作为版面的正头条和倒头条,《昆明街头出现疑似爆炸物》在版心位置做了配图新闻。《两万天文迷涌入新疆观看“月食”》则以边栏的方式做了一条消息。由于安排得当,该版被评为“今日好版”。面对大量新闻信息,编辑在选稿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可读性、时效性等基本的新闻价值。依据本报的风格,明确选稿标准,同时还要兼顾时事版自身的特点,注意内容的平衡性,结合时事背景、版面大小、稿件类别,作全局安排。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天都市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