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发布时间: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普通期刊。学报无特色栏目。发表论文起点低,要求硕士及以上。收费对外400版面费一篇,特约稿除外。学报整体格式规范,版面设计适中。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不容易被收。多从自身找问题,还有就是期刊本身风格特征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系统投稿,但因为地处蜀地,他们收稿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很多稿子大家可能写得还不错,但不符合该刊物风格,所以未予采用!《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教育院校名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本刊主要聚焦教育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稿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稿件字数须在8万字以上。本刊2022年重点选题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教改革研究、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各类教育研究、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教育与乡村振兴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研究、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相关选题的研究。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封面

《谈公仆意识的起源》,载《史学集刊》1989年第1期与人合作《文艺复兴研究五百年》,载《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2期《但丁政治思想分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西方史学中传统中世纪概念的形成》,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圣经〉与西欧史学》,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世界古代史导读》,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94年出版参与编写《当代世界百科全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90年出版参与编写《遗憾与教训总成》,人民日报出版社93年出版9.《中古西欧的政教冲突与民族国家的崛起》,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10.参与编写《世界近代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1.参与写作《新世纪的的曙光:文艺复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2.参与编写的教材有《旅行社经营管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3.参与翻译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14.《西方史学中的民族史传统》,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五期15.《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方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六期16.《博学好古研究与西方史学》,载《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7.《博学好古研究与法兰西民族史学》,载《2003年环球回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出版18.《博杜安的整体史观念》,载《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9.独立完成专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子夜》作于一九三一年十月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它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茅盾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子夜》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子夜》的艺术成就来说是多方面的,现在我谈谈其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子夜》有五条重要线索贯穿始终:即一是以买办资本家赵伯韬、金融资本家杜竹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等人为代表的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 的投机活动;二是在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军阀混战等影响下的 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彻底破产;三是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 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四是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使吴老太爷仓皇 出逃、曾沧海暴死街头、吴荪甫“双桥王国”美梦彻底破灭;五是依附于资产阶 级的“新儒林外史”人物的空虚庸俗的日常生活和寻求刺激的变态心理以及苦闷 抑郁的精神状态等。通观茅盾的全部作品,我们几乎可以窥见中国现代革命史的 全部复杂斗争,寻觅到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种倾向、各种代表人物的音容笑 貌。一九三○年的中国,充满着各种矛盾。第一,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又一次发展为内战。汪精卫,�6�1冯玉祥、阎锡山为一方,蒋介石为另一方,沿津浦铁路一带作战,其规模之大战争之激烈,创造了国民党内战的记录。第二,欧洲经目录 内容摘要:关键词一、构思宏伟,深入地反映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二、结构严谨,背景广阔三、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法四、塑造了吴荪甫这样一个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六、性格的塑造与环境的配置七、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参考文献参考资料 [1]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简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2] 颜玉宝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1)[3] 盛玉萍 《主题先行与图解概念化——再读《子夜》有感》[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10月[4]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A]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 孙中田,查国华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 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6�1茅盾专集》第二卷[C]福建人民出版社, [7] 《茅盾全集》[M],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9年1月第1版[8] 颜玉宝 《浅论<子夜>中的吴荪甫形象》[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9] 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上、中、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5月第1版简单介绍 《子夜》作为茅盾“细心研究”的力作,很能代表他的创作个性;作为“真能表现时代”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首先,它完整概括中国现代革命的宏伟构思。通过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各阶段关系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多样化手段,注重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再次就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茅盾在人物创造中,不仅写出了人物的性格、命运、精神状态、癖好等,而且表现出了他们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斗争在人物身上所铭刻的烙印,是他们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性。 参考资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封面图

《谈公仆意识的起源》,载《史学集刊》1989年第1期与人合作《文艺复兴研究五百年》,载《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2期《但丁政治思想分析》,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西方史学中传统中世纪概念的形成》,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圣经〉与西欧史学》,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世界古代史导读》,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94年出版参与编写《当代世界百科全书》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90年出版参与编写《遗憾与教训总成》,人民日报出版社93年出版9.《中古西欧的政教冲突与民族国家的崛起》,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10.参与编写《世界近代史》,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1.参与写作《新世纪的的曙光:文艺复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2.参与编写的教材有《旅行社经营管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3.参与翻译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14.《西方史学中的民族史传统》,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五期15.《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方法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六期16.《博学好古研究与西方史学》,载《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7.《博学好古研究与法兰西民族史学》,载《2003年环球回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出版18.《博杜安的整体史观念》,载《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9.独立完成专著《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民族史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不容易被收。多从自身找问题,还有就是期刊本身风格特征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系统投稿,但因为地处蜀地,他们收稿很多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很多稿子大家可能写得还不错,但不符合该刊物风格,所以未予采用!《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教育院校名刊、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等荣誉。本刊主要聚焦教育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前沿性、学术性和探索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稿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稿件字数须在8万字以上。本刊2022年重点选题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教改革研究、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各类教育研究、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教育与乡村振兴研究、“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研究、早期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五育并举”、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相关选题的研究。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封面版

本刊面向当代科学大发展、思想大解放,面向高教改革和腾飞,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进行综合性、多层次研究;曾发表有中科院院士对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和众多高影响学术论文;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学术论文;期刊评价多项指标在国内教育院校类学报中名列前茅。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 (陈晓华),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陈晓华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华阳国志>研究》(陈晓华等),巴蜀书社,2008年版。 1.《卢作孚与北碚的教育建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合刊。2.《试论古代巴人的音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3.《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民本思想》,《语言文史论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8月版。4.《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5.《论卢作孚在北碚峡防局的廉政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2作者)。6.《历代整理与研究〈华阳国志〉综述》,《古籍研究》,2001年第4期。7.《前无古人的采风壮举——记〈西南采风录〉及其编者刘兆吉》,《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2期。8.《闻一多、朱自清两篇珍贵手稿》,《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3期。9.《一部宣扬大一统的地方史志——评〈华阳国志〉》,《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2期。10.《二十世纪“四库总目学”研究述略》,《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1期。11.《陈垣与<四库全书>》,《图书馆杂志》,2002第3期。12.《论卢作孚的农村金融建设思想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二作者)。13.《陈垣开设史源学实习课的启示》,《光明日报》,2002年5月18(第2作者)。14.《“四库总目学”的构想——〈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新论》,《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第9期。15.《〈华阳国志〉史学思想研究》,《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16.《禁书书目编纂考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专刊。17.《世纪断想——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第2作者)。18.《是丰富多彩还是无可记述——记周少川<元代史学思想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19.《<四库全书>三种提要之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0.《“总目学“史研究论纲》,《历史文献研究》,第24辑。《四库禁书书目源流考》,《江淮论坛》,2005年第4期。 《论<郑堂读书记>史学评论的特点》,《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章学诚与<四库全书>》,《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四库总目学”研究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期。《清代朱子学的命运》,《朱子学刊》,2006年第12期。 《历史文献学科建设及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 《续〈四库全书〉之〈郑堂读书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28.《读<四库全书总目>》,《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29.论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的考据方法,《文献》,2008年第1期。 论《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论乾隆朝四库修书的失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朱筠与四库修书》,《历史文献研究》2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钱谦益论书画——以《绛云楼题跋》为本之考察,《中国书法》,2008年第5期。 《自我他者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全球史”视野的思考》,载《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会议论文)。 苏轼论书法——以《东坡题跋》为本之考察,《中国书法》,2009年第9期。《论<四库全书总目>补撰书目的史学价值》,《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38.《<四库全书总目>论书法》,《美术观察》2010年第10期。《论政府在构建世界城市中的角色》,《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出版。40.从《绛云楼题跋》看钱谦益对禅的皈依,《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全球史视野下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 国图所藏五部陈垣批注史籍,《文献》,2011年第3期。《元明清中西互动刍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及其辨证思想》,《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4期。45《四库馆臣论西学——文明碰撞与冲突的抉择》,《光明日报》2012年3月22日第11版。《中西互动下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论破山禅师》,黄夏年编《中国禅学研究》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版。《论<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编撰》(《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7期转载),《全球史评论》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纪昀与狄德罗》,《文史知识》2013年第7期。 1.《庄子 众人皆醉我独醒》,《北京晨报》, 2007年3月4日 第3141 第14版。2.《司马迁 隐忍立言终成史家绝唱》,《北京晨报》,2007年4月1日 第3169 第14版。3.《〈世说新语〉 八卦亦可风雅如斯》,《北京晨报》,2007年4月15日 第3183第14版。4.《〈山海经〉荒诞之中呈现历史》, 《北京晨报》,2007年9月2日 第3323第14版。5.《〈菜根谭〉 平淡之处有真谛》,《北京晨报》,2007年9月23日 第3344 第14版。6.《〈儒林外史〉 人格比富贵可贵》,《北京晨报》,2007年11月11日 第3393期 第14 版。7.《期东山再起 不妨终南捷径》,《北京晨报》,2007年1月21日第3099第14版。8.《作新朝之臣 又为故主悲 钱谦益反复中不灭士人节气》,《北京晨报》,2008年1月6日第3449第14版。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封面图片

截至2012年,学校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6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20余人 ,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8人,全国和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1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学院学术学科带头人2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68人;兼任境外知名大学硕士生导师和高级 研究员2人、国内大学硕士生导师6人;12人分别在全国和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成都师范学院校园环境参考资料来源: 截至2012年,学校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运动场等教学和学生生活设施,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拥有理科、工科和信息与计算三个实验中心,语言发展、教师职业技能、艺术与体育和管理类四个实训中心,共有专业实验(实训)室44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2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8000余万元。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现值5万元,生均85元。建有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和万兆核心、千兆骨干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网和中国网通网联通。学院还建有4873㎡的融普通话训练室、微格教室、课件制作室、网络远程教学室、心理学实验室等为一体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固定的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实习基地67(所)个。 学院学生分别获全国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国际象棋比赛团体第三名、CCTV杯四川赛区英语竞赛特等奖、全省大学生汽车专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一等奖等;2005-2008年连续四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两次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成果奖33项;学院还连续获得近两届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0项;1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的艺术品在中国申奥过程中被国际奥委会洛桑总部永久收藏。学院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学英语教师三个国家级培训基地,被四川省确定为全省职业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师资资格鉴定中心、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职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教育系统公务员培训中心、中小学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科骨干培训基地等七个省级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校内研究机构:教师教育研究所、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农村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研究机构:四川省心理学会、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国际研究机构: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馆藏纸质图书128多万册,各类报刊2200余种,电子文献2TB。该馆已与国家科技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四川大学图书馆等签订馆际互借的协议,可通过原文传送、代查代检的手段帮助读者获取资源。 学院学报《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成都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公开学术月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面向当代科学大发展、思想大解放,面向高教改革和腾飞,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进行综合性、多层次研究;曾发表有中科院院士对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和众多高影响学术论文;有全国诸多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学术论文;期刊评价多项指标在国内教育院校类学报中名列前茅。

一般是不用纸质稿件的,我本人就是科技期刊编辑,你要了解他们的出版物你们学校或单位承认不承认,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像我们投稿的,QQ:1505807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