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方程的核心是什么

发布时间:

方程的核心是什么

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在数学中,一个方程是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等式的语句。 求解等式包括确定变量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变量也称为未知数,并且满足相等性的未知数的值称为等式的解。早在3600年前,古埃及人写在草纸上的数学问题中,就涉及了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等式。[2]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曾写过一本名叫《对消与还原》的书,重点讨论方程的解法。方程中文一词出自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为并列,“程”意为用算筹表示竖式。卷第八(一)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现今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9斗;有上等黍2捆、中等黍3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有26斗。问1捆上等黍、1捆中等黍、1捆下等黍各能打出多少斗黍?)答曰: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方程术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于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尽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尽者,上为法,下为实。实即下禾之实。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实,而除下禾之实。余如中禾秉数而一,即中禾之实。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实,而除下禾、中禾之实。余如上禾秉数而一,即上禾之实。实皆如法,各得一斗。以上是出自《九章算术》中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并展示了用“遍乘直除”来消元以解此方程组。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刘徽在公元263年前后为《九章算术》作了大量注释,介绍了方程组: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他还创立了比“遍乘直除”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来解方程组。方程式或简称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⒈方程中一定有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未知数的代数式;方程式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未知数:通常设z为未知数,也可以设别的字母,全部小写字母都可以。“次”:方程中次的概念和整式的“次”的概念相似。指的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中,未知数次数最高的项。而次数最高的项,就是方程的次数。“解”:方程的解,指使,方程的根是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指一元方程的解,两者通常可以通用。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或说明方程无解的过程叫解方程。方程中,恒等式叫做恒等方程,矛盾式叫做矛盾方程。在未知数等于某特定值时,恰能使等号两边的值相等者称为条件方程,例如 ,在 时等号成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同解方程: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方程的同解原理:⒈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⒉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解题的时候列方程解答

方程法核心:寻找等量关系操作步骤: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作答例题展示例1、甲、乙、丙三瓶酒精溶液的质量比为1:2:若将甲瓶中的溶液全部倒入乙瓶,则乙瓶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原来的2倍,此时再将乙瓶中的混合溶液全部倒入丙瓶,则丙瓶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原来的3倍。问原来甲丙两瓶酒精的浓度之比为( )A10:1 B8:3 C5:2 D4:1【中公解析】A。由题目的描述,两次混合以后出现了倍数关系,是比较明显的等量关系,根据甲、乙、丙的质量比,可以假设三瓶溶液的质量分别为1、2、3,设浓度为x、y、z,根据甲乙混合后的浓度为乙原来2倍,可得x+2y=(1+2)×2y,化简得x=4y;根据甲、乙混合溶液与丙混合后的浓度为丙原来浓度的3倍,可得(1+2)×2y+3z,化简得2y=5z。因此x:z=4y:  例 三位专家为10幅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幅作品都有专家投票。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列为C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等和B等共6幅 BB等和C等共7幅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中公解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存在两个等量关系,总共10幅作品,投票数为15票,可以设A等、B等、C等作品数分别为a,b,c件,则有:a+b+c=10,3a+2b+c=15,第二个式子减掉第一个式子,有(3a+2b+c)-(a+b+c)=2a+b=5,a从0开始代入,可以取0、1、2,解得符合要求的解有三组,a=0,b=5,c=5;a=1,b=3,c=6;a=2,b=1,c=7,观察选项只有D符合要求。注重题干的分析,出现了等量关系的描述,就可以借助方程的方法求解问题。题干中没有的量可以设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答:你这个问题好大,我能否以浓度为题谈谈个人的肤浅认识,还不知是否正确,供你参考:我们已经知道;溶质=溶液乘以百分比浓度或百分比浓度=溶质除以溶液或溶液=溶质除以百分比浓度。因而可以推出:将浓度稀释时,即抓住稀释前后的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列方程。将浓度浓缩时,即抓住溶剂不变来列方程。例:有含盐8﹪的盐水400克,要配制含盐20﹪的盐水,需加盐多少克?解这种题的关键是牢记理解;溶液中水的质量始终相等。解法一:设需加盐x克,则配制前含水(400+x)(1-20﹪)克,配制后含水(400+x)(1-20﹪)克。列方程得:(400+x)(1-20﹪)=400(1-8﹪)解之得:x =60解法二:设需加盐x克,由于 加盐后的盐量(400乘以8﹪+x),而加盐后的溶液质量为(400+x),于是可得浓度20﹪。又根据溶质除以溶液=百分比浓度得:(400乘以8﹪+x)/(400+x)=20﹪解法三:设需加盐x克,则加盐后水和溶液之比为80﹪列方程得:【400(1-8﹪)】/(400+x)= 80﹪,可从加盐后的最后溶液中减去水的质量必然等于盐的质量来分析。解法四:设需加盐x克,则根据配制后的溶液-配制前的溶液=需加盐的质量列方程为:(400+x) -400(1-8﹪)=20﹪(400+x),可从最后溶液中减去盐的必然等于水的质量。解法五:设需加盐x克,(400+x)- 20﹪(400+x) =400(1-8﹪) 真对不起,我实在只有这个水平了,而且,仅回答了这些,用了60分钟左右。参考资料《奥赛讲讲练练创新教材小学六年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自认为回答得比较满意,分析得有条有理而且容易接受,怎么连个赞成票也不投啊!今后谁还给你回答呢?

科学的核心是什么技术的核心是什么工程的核心是什么

科学的核心是( 实践 )我们做实验时要准确记录( 数据 )对于实验数据我们要做( 统计 )把那些不符合实际或偏差很大的我们要去掉那些数据我们得到实验数据后,要对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在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与外界或他人进行(探讨)在探究钟摆周期和钟摆长度的关系时,我们用相同的小球,摆动相同的幅度,这种实验的方法叫做(等效)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排除了其他的因素的干扰,便于探究出正确的结论

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

回答 霍尔方法论主要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而切克兰德方法更适合于对社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软”系统问题的研究。 (2)前者的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而后者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 (3)前者更多关注定量分析方法,而后者比较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

唯物辩证?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方案和评价标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方案评估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提交最可行方案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硬件工程的方法论是软件工程方法论的基础,软件工程方法论影响硬件工程方法论,但起决定作用的依旧是硬件。举个例子,倘若显卡不好,即便是再先进得显卡驱动,那也是白搭。但如果显卡很好,但驱动很低级,那么就是浪费显卡。所以软硬件是相互制约,但硬件决定软件的最佳方法论。

工程的核心是什么?

工业工程的核心思想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成本、创新。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原则,以及工业工程的一套系统化的技术,经由最佳途径达到目的。工业工程作用:首先,工业工程是进行作业标准·时间设定的工具。如果没有这种作业标准·时间设定,那么不仅工厂的生产计划无法制定,甚至是否有剩余产能或是产能不足都不得而知。所以标准作业·时间设定是近代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东西。其次,工业工程是工程分析的改善工具,以往的工业工程是将工厂细分化,然后逐步的改善。但这种方法只能适合局部的改善,由于不能和企业利益直接挂钩,所以渐渐采取先进行整体分析,然后改善的方法。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工程的核心是什么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然后有ie意识是最重要的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以最小成本获得较大价值。

霍妮是知识女性的一面旗帜,是精神分析学园地的一朵奇葩,也是女性心理学的开拓者。她试图把女性从男性的文明、男性社会的文化中解放出来。她主张女性要认识自己的“天性”,剥离男性社会对女性心理的地位,力求获得一幅女性自我发展的真正蓝图。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产品功能分析。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简称VE),也称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这门学科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扩展资料:一、起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LD迈尔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提出了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功能的概念,实现了同功能的不同材料之间的代用。进而发展成在保证产品功能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1947年他发表了《价值分析》一书,标志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二、基本流程1、选择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具体原则是:从产品构造方面看,选择复杂、笨重、材贵性能差的产品;从制造方面看,选择产量大、消耗高、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以及占用关键设备多的产品。从成本方面看,选择占成本比重大和单位成本高的产品;从销售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大、竞争能力差、利润低的产品。从产品发展方面看,选择正在研制将要投放市场的产品。选择的具体方法有:重点选择法、百分比法、产品生命周期法等。2、收集有关情报。收集的情报资料,包括该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方针、生产规模、经营效果的资料,以及各种经济资料和历史性资料,最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去粗取精,加以利用,寻找评价和分析的依据。3、进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对产品,对产品的部件、组件、零件或是对一项工程的细目,系统地分析它们的功能,计算它们的价值,以便进一步确定价值工程活动的方向、重点和目标。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和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明确对分析对象的要求;明确分析对象应具备的功能;进行功能分类,并进一步把功能明确化和具体化。确定功能系统,绘制功能系统图,把功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进行功能评价,以便确定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顺序和目标(即成本降低的期待值)等。4、提出改进设想,拟订改进方案。5、分析与评价方案。常用的方案评价方法有:优缺点列举法、打分评价法、成本分析法、综合选择法等。6、可行性试验。一方面验证方案选择过程中的准确性,发现可能发生的误差,以便进一步修正方案;另一方面从性能上、工艺上、经济上证明方案实际可行的程度。7、检查实施情况,评价价值工程活动的成果。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价值工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