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发布时间: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投稿须知

1、1~7 短纤维沥青混凝土加强路面的疲劳寿命与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2、1~12 非赫芝接触定律及短纤维加强路面材料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3、3~6 怀洪新河杨庵橡胶坝可研论证 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担任坝址总平面图设计及坝平面、纵断面设计论证;4、10~12 青弋江东干渠花园渡槽充水试验 宣城地区水电局项目 经费9万元,本人为项目负责人;5、1~12 水工混凝土的(亚)表层缺陷与磨损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6、1~2 我国水泥制品发展对策与研究 安徽省公路局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7、9~2 芜湖市扁担河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 芜湖市投资公司项目 经费0万元,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8、1~12 水泥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9、6~12 斜拉桥检测方法研究项目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0万元 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0、9~12 淮北市中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项目 安徽省水文局项目 经费5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1、10~9 霍山中小学房屋检测项目 霍山县教育局项目 总经费2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2、1~2 抗冲磨混凝土试验研究 中水十六局项目 经费66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3、10~6 驻马店东高国际住宅结构检测项目 经费1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4、8~12 大别山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 安徽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40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5、8~6 庐江县马槽河汤池镇河道治理研究 庐江县项目 经费4万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6、10~9 沿淮洼地涝灾成因研究 水利部淮委项目 经费50万,本人为技术负责人。 1、发表的论文(1)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4期 独作;(2)剪切效应和转动惯性对基桩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期 独作;(3)直杆的动力稳定性与结构物桩基的动荷性能《工程力学》1995增刊 第一作者;(4)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裂纹扩展分析 《工业建筑》1期 独作;(5)短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联作用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 8 第二作者;(6)短纤维对基体微裂纹扩展的阻滞效应分析《复合材料学报》3期 第三作者;(7)桩周围地基横向抗力的有关问题探讨《岩土力学与工程》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9 第二作者;(8)短纤维加强混凝土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架作用 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 广东科技出版社 11 第二作者;(9)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和时温等效性《复合材料进展》文集 航空工业出版社 3 第三作者;(10)The Fatigue Life and a Failure Criterion For Short Fiber Composite ISCM/2(北京召开)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8 第三作者;(11)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纹阻滞分析 全国第七届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6 第二作者(12)Mechanics of Crack Arrest i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CCM/9(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论文集 西班牙科技出版社 7 第四作者;(13)水工混凝土点测技术的几点改进措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04期 第一作者;(14)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工混凝土冲刷损伤评估 《第11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0 第二作者;(15)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3期 第一作者;(16)外贴碳纤维粘贴界面应力集中《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4期 第二作者;(17)结构破坏模糊可靠度计算 《江淮水利科技》2期 第二作者(18)加速遗传算法在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8期 第二作者;(19)基于MATLAB实现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江淮水利科技 01期 第二作者。2、编写教材《水利水电专业导论》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 主编 2009年8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首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南京)2011月7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武汉)2012月2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参照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水利工程排名依次为1河海大学、2清华大学、3武汉大学、 4大连理工大学、5天津大学、6四川大学、7中国农业大学、8西安理工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三峡大学、 11扬州大学、12华北电力大学、13太原理工大学、14长沙理工大学、15新疆农业大学、16广西大学等。

流水易逝,时光荏苒,不觉从水利工作岗位退休至今已经六载有余。在这段时日里,每当回忆起我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总让我兴奋不已,萦绕心头,难以释怀。  回忆起来,我与水利这一千古不衰,而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有着十分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力的伟大事业结下不解之缘,虽然不是我人生中固有的刻意追求,然而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偶然巧合。实际上从我求学开始,就建立起了我对水利的一份特殊情感与关注。记得当年我手捧历史课本,就从中得知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知道了我国历史上千百次水患灾害,给千百万黎明百姓带来的浮尸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遭遇和深重苦难;懂得了水既能载舟、又能覆舟,既是造福人类和万物生灵的千秋功臣,弄得不好也会变成 人类的罪魁祸首的深刻道理;还看到了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有多少个封建王朝因为腐败加之水患灾害频发,给无数劳苦大众带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结果造成封建王朝的倾覆与更替的历史事实。由此,在我心灵的深处,早就种下了水与人类生存繁衍,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种子。记得还是孩提时代的1954年,那时刚刚解放不久,我正在小学读书,那年夏秋时节,长江下游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大水灾,到处一片汪洋,农田棵粒无收,我每天光着脚涉水到校上课,连脚趾都被泡烂了。这段水患灾害的经历,更让我亲自尝到它的滋味,我们要时刻关心水利的烙印在我的心中也打得更深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这个虽然没有专门进水利院校进行过深造,而又长期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干部,当1985年底组织上作出决定,要调我到市水利部门担任副职领导工作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服从了组织作出的安排,我与水利结缘有了实质性的跨越,缘份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我每天与水利打交道,经常在江海堤防、河旁岸边摸扒滚打,直至我退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水利部门。这样的人生履历大概也就是我与水利的缘份而铸成的吧!  俗语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说到缘份,虽然无形,但魅力十足,乍看起来,是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一种爱慕与情感的表露。其实,它是一种可以培养与升华的东西,更是一种促使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回忆初到水利部门工作的时候,我虽然对水利事业怀有一腔特殊的感情和一心想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然而却因为水利是一份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而又没有受过水利方面知识专门教育与培训的我,摆在面前的犹如一张白纸,那时内心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借助我过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让我深知,做工作、办事情,光凭对事业的热爱和工作热情那是远远不够的,在困难面前退却更是不可取的。现在回忆起来,那时正是凭着我与水利的那种深厚“缘份”,才给了我方向和力量,给了我虚心求教、奋发努力学习的动力。在那段日子里,我常想,既然组织上让我到水利部门工作,这是一种缘份,那就是只能给“缘份”添彩,而不能让“缘份”受辱。于是我暗下决心,一方面向许多水利老前辈问这问那,吸取领导和管理水利工作方面的经验,一方面向水利科技人员请教,掌握水利方面的术语和领导必备的水利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还找来不少水利方面的书刊杂志,经常挑灯夜读,让自己尽快掌握水利方面的知识,尽早进入角色。就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便很快掌握了在水利部门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工作要求,渐渐地使工作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在此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与局里的科技人员一起去农村调查水利设施情况,到江海堤防和河道疏浚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每到一地都能道出个一、二、三、四,从来也没有说过外行话。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的工作实践中,不仅使我树立了良好的工作作风,更是从中学到了更多的水利方面的知识,还亲自感受到了水利职工和广大群众,为兴修水利艰苦奋斗,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伟大创造精神。由此也更加增添了我与水利缘份的宽度和厚度,让我更加热爱水利工作。为了表达我对水利事业和水利人的深厚情感,后来我还写了一篇“可敬的人”的文章,被刊载在1997年12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把水利人比喻成“为地球雕龙画凤的人”,热情歌颂水利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歌颂水利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努力创新的精神。  缘份,看起来是无形的,仅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理念的代名词,其实不然,它更是一种陶冶人们情操和品格的纽带与载体。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水利人所共同具有的那种“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水利精神,都是因为他们与水利结成缘份而陶冶和铸就出来的。这方面我也是有着深刻体会的。记得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那年,正因为我在水利部门工作,与水利有着特别密切的缘份关系的原因,从那年的7月17日开始,我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海安里下河地区组织和参加抗洪救灾的斗争,在那里度过的17个日日夜夜里,为了国家这个“家”,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那个“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没着齐腰深的大水,填泥袋、筑堤坝,守护圩口闸,经受了抗洪救灾斗争的严峻考验,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后来我还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参加那一次抗洪救灾也可算是我一生中与水利结缘的一次最为直接而又严峻的考验,我交出的是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也就是那场考验,使我在与水利的缘份中,思想情操和品格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洗理和升华,更加懂得水利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何等重要,自己肩上的责任是何等重大,人民需要改善水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自那场洪涝灾害以后,人们进行了深刻反思,全市上下掀起了新的一轮又一轮的水利建设高潮,我和我的同事们也都自觉地投身到这一高潮中去,努力作出新的贡献。  缘份是一种情感与现实责任的融合,它更蕴涵着对美好明天的期待与追求。我到水利局工作,与水利结下不解之缘,一方面是出于对水利工作热爱的那份感情,总是努力做好我所分工的那份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我的工作职责使然。平时我十分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将自己与水利结缘的那份深厚感情,融合到对水利历史与现状的深刻了解,融合到对未来水利的创新与发展中去。尤其是1991年那场特大洪涝灾害以及从灾后的反思和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中,清醒地看到了当今水利投入不足,设施老化,效益衰减,水利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等严重现实问题,由此也激起了我对水利美好明天的不懈追求。从此我把自己的注意力划出一部分时间摆放到为水利事业发展创新而鼓与呼的工作上来,并将它当作一份份内的大事。1994年,我撰写了《扩大水利投入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关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社会性的水利投入机制的探讨》一文,被水利部《政策研究》1994年第11期刊用。此后我相继又有《开拓多方筹资渠道,加快南通水利基础建设步伐》、《加快水利产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人》、《水利工程管理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税费改革对农村水利发展的利弊浅析》、《浅议加入WTO后水利行业的对策》、《南通市农业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实现水利价格改革突破的难点及其对策》、《加大水利税费征收力度,加快水利产业发展步伐》、《“水利第一”与“第一人才”的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市场水利离我们有多远》等二十多篇调研报告和有关水利发展创新的理论探讨文章,分别刊登在水利部主办的《中国水利》、《水利发展研究》,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的《水利经济》、江苏省水利厅主办的《江苏水利》以及《中国水利报》等报刊杂志上,直至我退休以后,一直为了水利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为了它的发展创新而大力鼓与呼。在我退休前的日子里,我还参与了《江苏省水利发展战略课题组》,执笔撰写了6万余字的《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加快水利发展》的课题报告,后来被省水利厅刊印成册,在全省水利系统发行。现在回想起来,我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写出了那样多为水利发展创新而鼓与呼的文章,追求水利发展的美好明天,说真的,那绝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得失所趋使,而恰恰是我与水利结为缘份的结晶。如今,我虽已退休,看到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正是我往日对水利未来的那份企盼与追求逐渐变成了现实: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以后,再次引起了党和各级政府对水利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大江大河逐步得到有效治理,堤防达标工程把江海堤防建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水利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建立节水型社会已成风尚和人们的追求与自觉行动。缘份啊缘份,这么多年水利与我结缘份,我为水利发展创新鼓与呼,我也仅仅是向大海投了一块石,但一石却激起千重浪,水利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真的终于来到了,眼前呈现的是一道新的水利风景线。我的眼睛湿润了、模糊了。水利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水利,终身无怨无悔。缘份真的让我的心感到无限的快慰,无比的陶醉。  人生百年终有期,然而,我与水利的情缘铁了心。只要生命不息,我将永远珍爱与水利的缘份,热爱水利,关心水利在创新中持续发展,让水利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永葆青春,作出新的贡献!  一、都江堰饱含水文化内涵  现代科学的文化观认为:一切有利于人本身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及其成果,都可归属于文化。都江堰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既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也代表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这里,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学者对此赞美不绝。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园林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经树立了以下形象:  1 水资源科学开发形象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灾害频繁的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世无饥谨”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自然位置优越,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运行发挥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经久不衰,费省效宏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它历经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不是简单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后仍焕发青春,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0万亩发展到1993年突破一千万亩, 在全国也是第一个突破一千万亩的灌区。同时,还担负着二仟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这表明了都江堰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2 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筑工程都是凝固的艺术,有蕴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区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台、桥、碑刻等各种形式建筑。可体现历史性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风格与形象。如黑龙滩赋讲:“清泉唱丰收赞歌,饥饿之乡,列全国粮仓。穷乡僻壤,变聚宝之盆”,体现了水利工程(水库)形象。  3 治水人物形象,都江堰市伏龙观有治水先驱李冰石像(东汉石像); 二王庙有李冰塑像以及历史上治理都江堰有功的人物塑像,例诸葛亮、吉当甫、文翁、丁宝桢等塑像;他们之中,有的为修建和扩建都江堰而丢官罢职甚至于断头送命。他们为国为民,兴修水利,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树立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光辉形象,成为后人推崇和今人学习的楷模。  4 水利艺术形象,通过文化艺术手段,宣传治水业迹和治水英雄的光辉形象。有电影《李冰》(峨影厂),电视“都江堰”、“古堰长流”。川剧《望娘滩》、京戏《千古一人》、有李冰斗江神、 除孽龙的故事、李冰显圣、金锣玉棍的传说等。其它书法、绘画、摄影不胜枚举,通过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5 水利法制管理形象,都江堰历来就依法管理,早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在灌区九里堤颁布了《护堤令》,是为我国最早的江河管理通告,宋史【河渠志】:“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诏曰……然岁计修堰之费,敷调于民,工作之人,并缘为奸,滨江之民,困于骚动,自今如敢妄有检计,大为工费,所剩,坐脏论。入已准自盗法,许人告。”宋朝法律规定,民不可告官,而都江堰特许民可告官,不能不说是都江堰的特殊。清设有水利府,更进一步强化了渠首管理和灌区管理。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规。1997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为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03年11月省人大通过了对条例的修改。通过宣传和查处案件,强化人们水利法制意识,树立水利执法形象,走向依法治水轨道。  6、闪光的哲学思想 都江堰在长期的发展中,它所遵循的哲学思想被清朝人吴涛精辟概括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都江堰水利工程处处乘势利导,历代因时制宜,因而经久不衰。“势”一指岷江昼夜奔流不息之势,一指社会背景,即对于岷江治理这件事,国家的政策和民众的意向。“乘势利导”是利用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战胜洪涝灾害,以求得人们的安居乐业。“乘势利导”导之以善,善者,科学性。“因时制宜”宜于生利,利者,成事易,效益大。在历史的长河中势在变化,时在推移,“利导”与“制宜”仍需不断进行。  从中找点吧 希望能帮到你~~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

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为什么是神话被历史化,而不是历史被神话,其他很多神话传说的人物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真实存在的,我们的先民例如神农,黄帝,伏羲等都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于后代子孙有大功绩,所以被后世传颂,牢记,神话,以便永世不忘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于2006年起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4-1293/T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3-4688

由于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上古其实本来就是历史,比如说大禹治水吧。你真的以为靠我们古代的科技能治那么大的水?别说古代了现在遇见大洪水也只能看天。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投稿邮箱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于2006年起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4-1293/T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3-4688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怎么样投稿

1、1~7 短纤维沥青混凝土加强路面的疲劳寿命与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2、1~12 非赫芝接触定律及短纤维加强路面材料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3、3~6 怀洪新河杨庵橡胶坝可研论证 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担任坝址总平面图设计及坝平面、纵断面设计论证;4、10~12 青弋江东干渠花园渡槽充水试验 宣城地区水电局项目 经费9万元,本人为项目负责人;5、1~12 水工混凝土的(亚)表层缺陷与磨损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6、1~2 我国水泥制品发展对策与研究 安徽省公路局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7、9~2 芜湖市扁担河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 芜湖市投资公司项目 经费0万元,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8、1~12 水泥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9、6~12 斜拉桥检测方法研究项目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0万元 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0、9~12 淮北市中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项目 安徽省水文局项目 经费5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1、10~9 霍山中小学房屋检测项目 霍山县教育局项目 总经费2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2、1~2 抗冲磨混凝土试验研究 中水十六局项目 经费66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3、10~6 驻马店东高国际住宅结构检测项目 经费1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4、8~12 大别山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 安徽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40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5、8~6 庐江县马槽河汤池镇河道治理研究 庐江县项目 经费4万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6、10~9 沿淮洼地涝灾成因研究 水利部淮委项目 经费50万,本人为技术负责人。 1、发表的论文(1)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4期 独作;(2)剪切效应和转动惯性对基桩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期 独作;(3)直杆的动力稳定性与结构物桩基的动荷性能《工程力学》1995增刊 第一作者;(4)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裂纹扩展分析 《工业建筑》1期 独作;(5)短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联作用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 8 第二作者;(6)短纤维对基体微裂纹扩展的阻滞效应分析《复合材料学报》3期 第三作者;(7)桩周围地基横向抗力的有关问题探讨《岩土力学与工程》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9 第二作者;(8)短纤维加强混凝土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架作用 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 广东科技出版社 11 第二作者;(9)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和时温等效性《复合材料进展》文集 航空工业出版社 3 第三作者;(10)The Fatigue Life and a Failure Criterion For Short Fiber Composite ISCM/2(北京召开)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8 第三作者;(11)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纹阻滞分析 全国第七届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6 第二作者(12)Mechanics of Crack Arrest i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CCM/9(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论文集 西班牙科技出版社 7 第四作者;(13)水工混凝土点测技术的几点改进措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04期 第一作者;(14)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工混凝土冲刷损伤评估 《第11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0 第二作者;(15)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3期 第一作者;(16)外贴碳纤维粘贴界面应力集中《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4期 第二作者;(17)结构破坏模糊可靠度计算 《江淮水利科技》2期 第二作者(18)加速遗传算法在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8期 第二作者;(19)基于MATLAB实现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江淮水利科技 01期 第二作者。2、编写教材《水利水电专业导论》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 主编 2009年8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首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南京)2011月7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武汉)2012月2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官网

宋朝科技达到高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宋朝的政治方针主内,对外采取低姿态,这或多或少会在民生行业下功夫,比如提高生产力就要靠科技进步。二,宋朝的市民文学兴起,印刷业的改革迫切,于是出现活字印刷术。鄙人才疏,仅此二点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于2006年起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4-1293/TV,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673-4688

原因总结  1经济发达  经济发达的宋朝已经基本成为共识宋富这已早成历史的定论(占当时全世界GDP的80%)因此鄙人就简单谈谈为何宋富  在中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王朝都采取“抑商”的政策而惟独宋朝例外宋初太祖赵框胤就言“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后宋太宗也号为“令两制议政丰之术以闻”神宗在位时“尤先理财”令众“政事之先理财为急”这样的重视经济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宋朝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在宋之初官员们研究理财求富之道宋朝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做法专门研究施行了专卖法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则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而且宋的经济法令统一了国家与经济活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顺应商品经济的规律是非常科学的法律法规这些正确的政策导向使商业大潮兴旺商贸发展迅猛手工业发展迅猛使宋朝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银行这是绝无仅有的!甚至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就算是从近代来看都是非常先进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地域而言宋时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区就连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也比唐代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另人很惊讶的  从手工业看坑矿茶盐造船造纸制糖纺织制瓷等都比唐代进步的多宋的手工业除了产地扩大产量增加以外技术提高也是非常明显比如“糖冰”(冰糖)的生产技术“单筒井”的开凿宋瓷的精良等无不反应了技术的成熟和创新而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解放了大量受俘于土地的农民使他们投入于商业手工业中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而且全国各地也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加工工厂如造船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火器厂还有各地的官窑等等可见当时的手工业之兴旺是空前的!  早在北宋中国已懂得用烧煤炼钢大型手工业则雇佣几百全职的产业工人而政府的两处军工业聘用八千工人——这已经是重工业规模了!宋朝的钢铁产量平均年产达一十五万吨(有人认为宋朝华北工业基地达年产一百二十五万吨的水平这基本上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大部分都源于孙隆基所著作的《中国千年回顾——一个全球史的鸟瞰》的数据关于宋朝钢铁产量有多组数据经核实在众多数据中“15万吨”还是比较合适的)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七万六千吨此外矿冶造纸业制瓷业丝织航海业也高度发达宋代无愧于世界近代之前的“高科技”之家更是当时世界上的手工业之霸主!  从商业看唐代的城市多趋于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镇则趋于工商业化唐代都市内的贸易地区由官员严格控制宋代则更加自由由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发展“坊制”的突破集镇的兴起因此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限逐渐消失宋代的这一类的“新型”都市有些发展至有了很大的规模如开封和杭州都达到一百万人口而后者就是“马可波罗”在元初所见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即使是到了至元朝后期中国以外最大的城市是“巴格达”其人口只有三十至五十万之间数百年后阿拉伯旅行家伊本.贝图塔也称杭州为“世上最大的城市”!从事工商业的人口逐步增多产量加大投入资本大幅度扩充因此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也已不单独只是农业了工商业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业  且在其商业运作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这比西方资本主义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就学士苏东坡来说他就曾给一位做油食老妇人做过一首广告诗使之兴隆  更有意思的是宋朝还出现了近似现代报纸的“小报”和史上最早的商标商标是小可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宋朝商业化体系的逐步完善  此外著名学者沈括所著的《货币流通速度论》也是达到了现代货币理论水平  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也是世界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母体而宋代的经济突飞猛进则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2文化辉煌  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追求变的越发迫切于是宋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了强烈的文化需要国民闲暇的生活审美趣味生活情趣都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诗词歌赋杂技戏曲民间音乐小说书法建筑等艺术都在宋代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宋朝出现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文人骚客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苏轼欧阳修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岳飞文天祥沈括辛弃疾朱熹李清照等这些学者们即使现在看来也是风华依旧其光泽不减当年古今中外最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就占了六位之多可见其文化之光辉是何等之耀眼!书法家更是举不胜举最著名的四大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的作品足以让书法家们叹为观止就是“大汉奸”秦桧也能习得一手妙笔舞得一手好文若是其为人正派必然也是一位书法家文学家更不论岳飞等文滔武略的英雄了!  因文化的百花齐放两宋大家又分之为南北:  南宋有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北宋有二程程颐程颢(理学家)  南宋东南有三贤朱熹张拭吕祖谦  也正是因为宋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宋朝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使得传统的“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也促进了儒释道三家相互交汇的深入发展  “词”自唐末兴起经五代至宋已经达到全盛因此有唐诗宋词元曲等并称可见词是宋朝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急先锋之一要考究宋朝文化必然要先对其词有所了解而最具有代表的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此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一般的孩童都会吟唱两句全词高雅飘然使人如登仙境又独身于世外孤独且满目而悲者矣可谓登峰造极之作把水调歌头词牌名形式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出自其手笔而其他词人同样成绩斐然就算是李清照等女词人也是所见不鲜可女子好习文且达到如此水平者古往今来也惟独宋时一个李清照也是若把宋词之人一一列举鄙人一天也未必言尽再举下去也只是数数宋代“词”文化的九牛一毛了就那《全宋词》来说吧全书共收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章近两万赋孔凡礼的《全宋词补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词人百家之多词作四百多篇这足以反映了词文化在宋时的地位足以反映了词无愧于宋文化之代表足以放映了宋文化的欣然朝气!  “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在宋把对“诗”的诠释提升到新的层面一个更加大众化的普及层面一个更加自由的格律层面宋朝虽然是“词”的全盛时期但是同时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无论在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于研究生唐宋朝之诗是接触过最多的宋代的诗是唐朝之诗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宋朝的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诗歌的种类和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宋诗创作的数量空前的多根我所知北京大学正进行《全宋诗》的编纂据初步统计所收作者不下九千人为《全唐诗》的四倍!就个体诗词数量而言诗词作品最多的个体还是在宋代诞生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忧国忧民之人的名字吧他就是————-陆游你还记得这位伟大的诗人对国家复兴的致死愿望吗?可曾记得他的临终遗言吗?如果你忘记的话那么你听吧!“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多么朴实的语言啊一个爱国义士临终遗言我生前没看到复国啊我死后也要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孩子们啊大宋复国之你们千万不要忘记在拜祭的时候告诉你们的父亲这个消息啊……让我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写到这里我闭上了眼睛不知为何泪流不止是的是的确实流泪了而且在尽情的流泪不光为了“诗”所隐藏了的悲楚而流泪也为了千千万万的象陆游这样爱国志士流泪更加是为了宋朝最终命运而流泪!(呵呵键盘上湿一大片休息以下还是振作起来继续写吧)  唐宋之诗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完用之不绝诗中包含了无数知识财富但这个宝库我们认知和开发的非常之少能不遗憾吗如此之多的潜在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动心呢?  在之前鄙人谈到了四大书法家书法方面不多说了宋朝的书法的成就是世人皆知的而宋代所涌现的画家有哪些呢?最富盛名的画家有赵佶范宽马远夏圭郭熙李唐张择端等艺术界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出自张择端之手纵观中国历史最能代表中国画最高艺术成就的非宋代之山水画莫属了时而博大如鸿时而飘渺如仙意境挥洒如行云意随豪泼如流水宋时山水画家可谓人才辈出各有所长比如北宋画家有范宽(以崇山峻岭和雪景见长)许道宁(以林木野水见长)郭熙(以描四时朝暮风雨明晦的细微变化见长)李成(以塞林平远见长)惠崇赵令穰(以抒情小景见长)米芾米友仁父子(又以云山墨戏见长)画中内容之丰富无法用言语穷尽  而南宋的夏圭马远李唐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则反映了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他们与刘松年共称为南宋四家不知名或者隐居的民间画家也多如牛毛  可见宋朝书画方面也已经达到中华艺术创作的颠峰  除此之外宋时兴起的话本也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可以说它开创了明清白话小说的先河  而平民文化也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起来了如戏艺类的有:皮影戏滑稽剧杂技傀儡戏杂剧说话等等  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物质生活也就越发优越娼妓业当然兴盛了宋时娼妓分得很明确大致分为了“商妓”“艺妓”“声妓”“官妓”四类当然此妓非彼妓她们大部分都不卖身只卖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对琴棋书画歌诗样样精通有的妓女甚至可以自成一家也就是现在的民间艺术家一类这四类艺妓中最具有才貌双全特性的非“官妓”莫属自然官妓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宋朝时期所有的茶文化也是很有品位的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制与其说是品茶不如说是品茶饮料连茶盏都可分为黑釉酱釉青釉青白釉四种可见宋人也是优越之优越享受之享受啊宋还有斗茶之风民间有各种花瓣茶流行叫卖国君徽宗也在《大观茶论》二十篇文章介绍茶文化可以说宋代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雅俗共有之文化  由于徽宗非常喜爱玉器上行下效玉雕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木雕竹刻漆器碑帖印章铜器金银器牙角器乃及笔墨纸砚等等都有极高的造诣这些都表明了宋的文化艺术的高超深厚!  宋朝时期还创造了现在使用的“宋体字”可见其对文字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宋代史学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代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类似考古学)史学著作也异常丰富著名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东汉后早已失传也是经宋朝的徐铉氏兄弟重新编纂的  大部分学者认为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文化曾经出现过三次大的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两宋时期的文化复兴  3“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些评价是很值得重视的史学家汤因比(英国)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连邓广铭也曾说“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可见宋朝其文化吸引了多少文人雅客它确实是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空前绝后的!  3农业飞跃  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想知道某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统治阶级的统治情况自然条件状况农业无疑是块最直接的晴雨表那么宋朝的农业情况如何呢?  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5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经济作物无论种茶种棉种植甘蔗栽桑养蚕均产量高于唐生产分工也很仔细其主要表现在经济作物上比如宋代的茶叶生产在秦岭两淮以南的地区出现了以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为生的园户而且产量颇丰而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对传统农作物也是大为推广尤其是小麦在南方的推广尤为显著而水稻在北宋时的淮河黄河流域也进行了推广同时棉花种植也普遍推广了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从两广和福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甚至北宋时期还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北方  而农业发达原因主要无外乎两点:  一宋政府的政策以及行为比如有奖励农耕的政策对广大农民进行激励提高了其劳动生产的积极性还科学的推广农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比如着力推广占城稻等)……  二生产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作为直接受影响者也随之迅猛发展  此外宋朝的地方官员也是非常注重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兴建的这就使宋朝的农业发展有了一个很良好的基础同时高产粮食作物的广泛播种使单位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大大增加也促进了经济作物种植和发展因此使得小农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形成了农副业生产彼此促进的经济格局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宋代南方农民培育了许多优良稻种并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引进的外来优良稻种中最著名的有占城稻(越南)和黄粒稻(高丽)当然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它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北宋之初传入我国福建地区占城稻有很多优点以耐旱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著称关于占城稻还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田无粮可产宋真宗便遣使于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旧量器单位容量为10斗)分给江淮两浙地区播种不久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占城稻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宋代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发生了变革出现了专门除草用的弯锄碎土疏土用的铁耙安装在耧车上的铁铧……这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此外在水利灌溉方面主要出现了龙骨翻车等工具由此可见宋朝的农业技术比隋唐时期是有很大的提高  宋朝的土地田亩制度也是很先进的宋代由门阀私有制和国家分配土地制转变为土地自由买卖和契约化导致世族门阀的消失使魏晋以来盛行的“庄园制度”为地主制度与小农耕作所取代佃农从此更加自由了至于国家方面以减轻土地兼并调节贫富不均来施政避免了非常化的恶性循环宋的土地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国有土地虽仍存在占全部土地的小比例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国家只收登记费用自由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均田制也随之彻底瓦解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发展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占有制形成了“千年土地八百主”的局面至于租佃的契约则多半由私人之间决定非常自由租佃制普遍发展这种情况和体制一直被延用到清朝末年可见其先进性  由于均田制的废除国家对社会的干涉不再是平均地权而是对小农作出贷款即是提高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而不是搞平均主义这些是王安石的主张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他把百姓对国家的服役用现钱折算价值地方对中央的进贡改为比较市价后进行采购这都是市场和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的政策  在赋税方面宋代可以说是继承了并发展了唐代“两税制”(务实的逐步实现私有制和货币经济)租庸调制度废除改进后为“二税”(把税制简单化只收户税和地税分摊夏秋两季征收地税征收谷物户税则全以现钱计算)取明代中后期就演变为“一条鞭”法了一直到清代前期的“地丁制”因此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是很先进的赋税制度  宋代的佃农地位也有所提高虽中古式的身份制仍残存但政府基于财政的考虑把全国居民分为“主户”与“客户”也就是说只看财产不看身份拥有财产的主户直接承担各种赋税没有产业的客户则不直接承担在农村客户是指佃农一类的人他们不再是世族地主的“私属”而是直接编入国家的户籍在城市主户身份并不以房地产之有无为唯一标准也包括有无店铺库房以及从事经营的资本等等为标准可见是相当内容细致的客户则是雇员或房客  由于农业的高度繁荣不少农户直接进入市场进行谋生或合伙从事买卖活动其他经济领域宋代也不甘示弱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  4政治开明  牛顿说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样一个朝代也是如此宋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而在政治制度上“以唐为鉴”“守内虚外”“强干弱枝”这不仅有其特色而且较之唐代有所发展鉴于唐末五代武人跋扈其政治渐渐趋向于温和这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先“以文治天下”的国家“文治”于国民(这要和“制军”区分开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即使是到了现代依然是主流有了“以文治国”的思想作为主流政治环境自然也就开明了  而宋祖赵匡胤是对待政治的态度是如何的呢?赵匡胤建宋之初就传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的誓言  从古到今立朝之初的统治者哪个不是心怀杀戮以至深重之人?古今共事大业的功臣们都无一幸免于难难逃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而宋王朝绝对是个例外太祖贤德虽是武夫出生却不以暴而治暴又立“誓不杀士大夫”的誓言绝对是前无古人啊宋朝历代都以此言为接戒律不敢有违在这种传统政策条件下宋朝的政治开明言论自由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的水平(当然有谋反嫌疑则可以杀之)连二圣被俘才得位的高宗赵构使纵秦烩杀岳飞如此昏庸也只开杀戒三回即使有图谋皇位也是流放而过(卢多逊和丁谓)如此之大过流放处理不杀臣子于足下历代为之罕见啊这也使的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以及政治自由的时期连佛教道教都有了新的发展学术书院也成型了为科技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宋朝“文字狱”是不存在的可以说是连“文化狱”都没有的而上朝则进言只要“随意得体”和处臣相辩作到“争吵有理”宋朝帝王一般都不与追究官员们大可不必担心朝不保夕的脑袋更加不用当心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宋有也党派之争如改革派保守派主战派主和派等而改革派和保守派并不是恒久固定的两派比如公元1042年范仲淹欧阳修变法实行“庆历新政”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对欧阳修反对苏轼也反对但反对的观点很不同苏轼在变法派执政时反对变法过急又在保守派执政时反对对对新法全都抛弃  司马光与王安石多次在朝廷面红耳赤争执不下不过私下还是彼此尊重各派人士虽观点立场不一可都以忠国爱民己任绝非为一己私利宋代的党派之争无愧于是民主政治的典范!  宋朝知识份子的地位空前提高加之如此之开明的政治环境造成了这个时期涌现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络绎不绝朱熹陆九渊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颐程颢等思想家还有王安石欧阳修苏轼司马光等著名政治家还有一大群如寇准范仲淹包拯等敢于直柬的忠良大臣们  说到包拯中国史上也只有宋才可能出现像这样和皇帝在朝堂上当面争吵的而皇帝竟不记仇的事据说包拯之唾如喷撒洪溪飞溅于仁宗的脸上着等事情也是罕见之至仁宗虽生气可是非常理性的包拯照样官运亨通如日中天  宋代的政治风气如何呢宋朝有法律规“有事实者为先天子与之庶民”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违法一律严惩重事实轻权贵下级官员甚至百姓都可以状告上级官员万人之上的宰相也难以幸免包拯不就是把他的顶头上司及和几位比他职位高几级的官员给撂倒了吗(类似的弹劾而弹劾只有在民主政治中才可能出现)包拯一类人也只有在开明的大宋才能可能出现可以说是大宋王朝造就了他们百姓想告官员也不难各级衙门口也都贴着反腐规训人民可以上诉告官直至胜诉(不是现在二审终审制)因此也是屡见不鲜的啊政治风气可见之清新  宋朝的皇帝到政治上权力是什么呢?鄙人认为主要表现为人事权皇帝可以从分属不同党派人士中选择宰执可以选择自己的私人秘书(翰林学士)还有负责劝戒皇帝的谏官和监察百官的御史这个时候皇权就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他又要保证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那么就极力分化宰相事权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宋仁宗时近一步增加台谏力量和庭辩力度可皇帝还是必须尊重文武官员的职权不能随意干涉理解了宋朝的政治体制有许多以历史疑点也就不那么难揣测了  比如宋神宗看到流民图落泪可是他不能直接让王安石单方面停止“青苗法”王安石也不会听他的除非用皇权把王安石及其同党全部逐出朝廷换成司马光一系的人放弃变法成果  比如宋高宗明知秦桧跋扈却不能随意撤换因为秦桧是主和派的首领要是把秦桧驱逐主和派所剩的人才干不足民治大局不保(秦桧治民安理颇有一套没有出现能替代他的人也是无奈之举)他最终不得不让主战派上台执政用来压制主和派一杆人等  除了观察皇帝的行为还可以从宋代笔记中得到旁证那就是宋人笔记普遍地大量讨论“官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退下来的官员属于私人记载而什么使他们如此记载呢威吓其他朝代并没有“官制”的大量私人记载?即使后三代元明清也没有找到  这只能放映宋朝了对“官制”的重视职与权都普遍得到了尊重  我们从宋朝的立法上看行政之功德有德礼与政刑德关系论德礼为本政刑为末德礼之间德为本礼为末(德为本而调整政与刑政是统治工具刑是辅助统治的方法)  《宋刑统》(宋朝基本法《宋建隆重详定刑统》以下简称《宋刑统》)《宋刑统》较之唐律在体例和内容上均有所发展从内容上看主要有:  1在刑制上的变化在五刑之后增创“折杖之法”  2对官吏犯赃罪的处罚规定较《唐律》有了明显的减轻  3对“盗罪”呈现加重态势  4有关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条款与《唐律》相比明显增多这是变化最为突出的地方  北宋初年“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改变了五代以来刑罚的严苛文治于天下(以折杖法代其他刑罚免除一些极其残酷的刑罚)  “终仁宗之世疑狱一从于轻”可见宋仁宗的开明政策(此举类似于今天我们的立法精神和原则“疑罪从无”)  仁宗“以敕代律”以补充空缺采取编敕是整个变法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目的在于保证“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可惜的是神宗之后“以敕代律”成为皇帝个人专断的法律工具在徽宗年间发展到了极端)  北宋“口数占田”主张奖励农业生产主张推行“社仓”制度以减轻赋税也乃恤民之主张  因此即使是从法制上看宋也确实是仁政天下政治有功!  宋不以武断专行而处国事以大文德行而治国几乎就是走向现代化文明进程的标志!

1、1~7 短纤维沥青混凝土加强路面的疲劳寿命与材料的本构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2、1~12 非赫芝接触定律及短纤维加强路面材料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3、3~6 怀洪新河杨庵橡胶坝可研论证 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担任坝址总平面图设计及坝平面、纵断面设计论证;4、10~12 青弋江东干渠花园渡槽充水试验 宣城地区水电局项目 经费9万元,本人为项目负责人;5、1~12 水工混凝土的(亚)表层缺陷与磨损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课题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6、1~2 我国水泥制品发展对策与研究 安徽省公路局项目 经费0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7、9~2 芜湖市扁担河堤防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 芜湖市投资公司项目 经费0万元,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8、1~12 水泥路面发展对策及修筑技术研究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经费5万元,本人为主要参加人;9、6~12 斜拉桥检测方法研究项目 安徽省交通厅项目 0万元 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0、9~12 淮北市中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项目 安徽省水文局项目 经费5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1、10~9 霍山中小学房屋检测项目 霍山县教育局项目 总经费2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2、1~2 抗冲磨混凝土试验研究 中水十六局项目 经费66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3、10~6 驻马店东高国际住宅结构检测项目 经费10万,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4、8~12 大别山水库群优化调度研究 安徽省水利厅项目 经费40万,本人为主要参加人;15、8~6 庐江县马槽河汤池镇河道治理研究 庐江县项目 经费4万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16、10~9 沿淮洼地涝灾成因研究 水利部淮委项目 经费50万,本人为技术负责人。 1、发表的论文(1)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4期 独作;(2)剪切效应和转动惯性对基桩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期 独作;(3)直杆的动力稳定性与结构物桩基的动荷性能《工程力学》1995增刊 第一作者;(4)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裂纹扩展分析 《工业建筑》1期 独作;(5)短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联作用 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 8 第二作者;(6)短纤维对基体微裂纹扩展的阻滞效应分析《复合材料学报》3期 第三作者;(7)桩周围地基横向抗力的有关问题探讨《岩土力学与工程》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9 第二作者;(8)短纤维加强混凝土纤维对基体裂纹的桥架作用 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 广东科技出版社 11 第二作者;(9)沥青混凝土粘弹性和时温等效性《复合材料进展》文集 航空工业出版社 3 第三作者;(10)The Fatigue Life and a Failure Criterion For Short Fiber Composite ISCM/2(北京召开)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8 第三作者;(11)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裂纹阻滞分析 全国第七届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6 第二作者(12)Mechanics of Crack Arrest i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ICCM/9(西班牙马德里召开)论文集 西班牙科技出版社 7 第四作者;(13)水工混凝土点测技术的几点改进措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04期 第一作者;(14)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工混凝土冲刷损伤评估 《第11届华东固体力学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0 第二作者;(15)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方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3期 第一作者;(16)外贴碳纤维粘贴界面应力集中《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04期 第二作者;(17)结构破坏模糊可靠度计算 《江淮水利科技》2期 第二作者(18)加速遗传算法在水工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8期 第二作者;(19)基于MATLAB实现模糊综合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江淮水利科技 01期 第二作者。2、编写教材《水利水电专业导论》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 主编 2009年8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首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南京)2011月7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全国第二届水利学科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武汉)2012月2月 指导设计作品获第二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