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心理健康投稿要求高吗

发布时间:

心理健康投稿要求高吗

我这儿有两篇范文,你可以参考一下:自我个性心理分析范文1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申请C证的理由:1、个性上的一些优点,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如热心、真诚、坦率、守信、善于体谅人和理解人,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都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条件。2、心理学技巧与方法对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交往中学生能敞开心扉与你交往、沟通,这样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3、现阶段许多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帮助,而心理教育的专业人才紧缺,因而有一种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再说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自我个性心理分析范文2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申请C证的理由: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仪已久,不仅因为它是一项助人的事业,而且就我个性而言,非常适宜干这个工作。1、参加工作以来,我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已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现在,我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理想的困惑、学习的焦虑和各种情感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在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技巧上出现了不足,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重要性,我决定要成为一名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力的老师。2、班主任工作,使我更了解学生,更深深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我希望自己能阳光灿烂地面对学生,用甘甜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助人自助,是我心灵的追求!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有五条要求:1要具有正常的智力;2要能够较好的控制情绪;3要具有对事物和他人的爱心;4要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5要具有完整的人格;

心理与健康杂志投稿要求高吗

t

错错错

一般的杂志要求重复率不高于30%,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所以要求应该要高一些。当然,这要看具体杂志社怎么要求

1、《教育前沿》,是湖南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协办的教育类期刊,记得是分理论版和综合版。审稿周期相对较短,《现代教育科学》;2、“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两个版,是省部级的,因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版是中文核心期刊,所以审核的周期会相对长一些吧,投稿要看杂志定位的,成人向的、少年向的。

心理与健康期刊投稿要求高吗

或邮寄到杂志社,或通过杂志社的网站投稿。

t

1 征稿范围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人格与社会心理、工业与组织心理、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综述。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极具权威的研究综述。不接受单纯的量表编制报告。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  2 投稿要求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需上传word文档。暂不需交打印稿。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如果研究中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寄至编辑部。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应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的单位、作者已被录用但还未出版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等。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3 撰稿要求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研究报告需写出研究的原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参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出版手册。建议来稿正文(不包括图表、摘要、参考文献)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参考文献限制在30条以内。具体要求如下:1 文题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2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不要把结果与结论混为一谈)。中文摘要限200字以内。尽可能不用“本研究”、“我们”等第一人称。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4段,约500个单词。英文摘要的写作注意事项请到“下载中心”下载。3 关键词须给出3~5个关键词,置于摘要之后。关键词需是专业词汇。4 分类号采用中图分类号。可由编辑部填写。5 标题层次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不加小圆点。如一级用“1”、“2”、“3”,二级用“1”、“2”、“3”,三级用“1”、“2”、“3”。标题仅限三级。6 统计表达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总样本容量为N,分组样本容量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χ,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英文字母都需斜体。希腊字母(a、β、χ、η)都不需要斜体。统计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显著性p可保留3位,有特殊要求的可保留多位)。报告推论统计(F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时,需给出自由度或样本量。建议给出统计检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减号和负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7 表格采用三线表。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每个栏目(纵向的列)都需有栏目名称,栏目名称不能横向解释。8 插图和照片需清晰可读。图中所用文字为6号宋体。照片应反差好、层次清晰。9 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更进一步的说明请到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参考文献著录要求”。详细规定还可查阅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出版手册。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1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是著者(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中国人著者需写全姓名)和出版年,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作者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2 正文后的文献列表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 参考文献全部用英文书写。如果是中文文献,需有对应的英文,并把中文文献放在英文后面的方括号中。 中文文献中的著录符号需用英文(半角)符号。 英文逗号、点号、冒号后要留一空格。 著者姓名、出版年、文题、书名、出版信息等各个文献成分末尾用点号结束。 排版时需悬挂缩进。 每条文献都需有斜体部分。一般是期刊名称和卷号、书名、会议名称等。 常见的文献类型要求如下:(1)期刊论文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刊名,卷号,起止页码示例:Zhuang, J, & Zhou, X L (2001) Word length effect in speech production of C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3, 214–[庄捷, 周晓林 (2001)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心理学报,33, 214–] 英文文献,姓需全拼,名只写首字母;姓氏后面有逗号,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有缩写点。 7个著者以内,所有著者全部列出;超过7个,写前6个著者和最后一个著者,其余用英文省略号(3个点号)代替。 著者之间都用逗号隔开。7个著者以内,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 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特殊要求大写的除外)。 刊名和卷号后用逗号,字体为斜体。不需要写期刊的期号,除非期刊的每一期都是从第1页开始编页码,才要写期号(期号和两边的括号为正体);如果全年各期页码是连续编号,则不需要写出期号,只需要写出卷号即可。 页码范围符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2)书籍或篇章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Pan S (1987)Anthology of Pan Shu’s Nanjing, China: Jiangsu Educational P[潘菽 (1987)潘菽心理学文选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书名字体为斜体 与中文文献对应的英文中,出版地城市后需加国家(如China),用逗号隔开。 编著的编者后需在括号内加E或E,中文加“编”。 (3)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著者姓,名 (出版年份) 文题 见(In) 编者名 姓(中文写姓名)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 出版地: 出版社示例:Wang, D F, & Cui, H (2004)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seven factor model of Chinese In D F Wang & Y B Hou (E),Selected papers 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 1, 46–84) Beijing, China: Peking University P [王登峰, 崔红 (2004) 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见 王登峰,侯玉波 (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论丛(一)( 46–8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者是名前姓后。中文书写的中文文献的编者还是写姓名。 文题字体为正体,论文集名字体为斜体。 “见”字后需加一空格。 10 编排顺序最终录用稿按以下顺序编排:(1)中文题目;(2)作者姓名;(3)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4)中文摘要;(5)中文关键词;(6)分类号;(7)正文;(8)参考文献;(9)英文题目;(10)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或作者的英文姓名);(11)作者单位英文名称;(12)英文摘要;(13)英文关键词。初投稿和修改稿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和单位。4 稿件评审本刊采用匿名审稿。稿件初审由编辑部和责任编委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的用稿要求,判断来稿是否有送审价值。外审由责任编委或编辑部请同行专家审查稿件,每篇稿件至少要送2位同行专家评审。如果评审结果不一致,还会继续送多位同行专家审查。如果外审后多数审稿人同意发表,则由责任编委和主编做出终审决定。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退稿后不接受申诉。5 稿件处理流程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是:编委初审->外审->退修->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发稿->组版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退修”和“编委复审”三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编辑部收到定稿后,还要进行英文摘要审读、参考文献校对,并返回作者予以确认,然后排版。排版后给作者发送PDF格式的清样,由作者打印后校阅,然后邮寄回编辑部。清样上的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根据清样寄回和投稿的先后顺序,安排在就近的那一期上发表。因为期刊每期的页码是固定的,无法保证所有寄来清样的文章在同一期上发表,所以有的文章可能要滞后发表。6 修改稿要求同行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回复。  一个标准的修改说明应该包括几层含义:(1)要说明你对审稿意见是如何理解的。让审稿人知道你对审稿意见的理解是否到位。(2)要针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果是文章的问题,要交代清楚为什么出现相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修改稿中是如何修改的,修改的道理何在。(3)对于修改不了的问题,要做出解释并对相应的思考,主动跟审稿人进行交流。(4)要告诉审稿人,修改稿中你的修改在什么地方,以方便审稿人审阅。经过多次修改的修改稿应保留历次的修改说明。每次修改稿都不要有作者的有关信息。保留正文前的论文自检报告,可以修改。最终的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致谢等。英文部分的作者姓名应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如ZHANG Houcan, LI Shu7 版面费和稿费2010年开始,稿件发表后,本刊将收取版面费(250元/页)和审稿费(100元/审)(注:版面费和审稿费收取的总和3000元封顶;无论汇款还是转账,务必注明稿件编号),并付稿酬(500元/篇),所付稿酬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赠送样刊2册。重要提示: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请给编辑部发邮件询问,以免耽误了稿件处理。投稿3天之后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送的带有稿件编号的收稿单。(你可能没有投稿成功)审稿超过计划完成时间10天以上还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退修或退稿”的邮件。(当审稿到了规定时间尚未完成,系统会自动给审稿人发催审单。由于审稿需要时间,所以还要再等1周以上。如果还没有完成,应该给编辑部发信,请求编辑部人工催促审稿人。有些特别繁忙的审稿人需要多次人工提醒。)需要修后再审的稿件,修改稿上传后,3天以上没有被编辑部送至外审阶段。(当作者成功上传修改稿后,编辑部能够看到稿件上传的完成标记。但有时不显示完成标记,原因不明。也有可能上传稿件不成功。所以,如果3天以上还未送外审,可能是系统未显示完成,需要作者提醒编辑部查看)版面费缴纳20天后还没有收到发票。(编辑部没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缴纳费用和开发票都要到心理所财务处办理,有时需要排队,所以周期要长一些。通过银行转帐,所财务处也未必能够及时通知编辑部前去办理。)-完-

一般的杂志要求重复率不高于30%,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是科技核心期刊,所以要求应该要高一些。当然,这要看具体杂志社怎么要求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投稿要求高吗

应该是合不合理的问题,你的文章是哪方面的啊 、不过我觉得这个版面费2400元确实贵了··不过也要看是哪方面的文章啦·,

多发

是通过他们的邮箱投稿的,他们的网站还没有开通服务,所以只能通过邮箱(正规途径)。投稿邮箱是:

t

心理健康投稿要求

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发回稿件,修改稿打印件寄回本刊编辑部,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3.“快速通道”的稿件要求: 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个月内就论文审稿结果(以“快速通道”发表、按普通稿件处理、退稿)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收稿后4个月内予以发表。“快速通道”论文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在投稿前应与编辑部联系说明研究的基本情况。在得到确认后,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投稿成功后将稿号告知编辑部并通过特快专递将纸版稿件寄送编辑部。稿件应符合本刊稿约的要求并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应提供说明论文需要通过“快速通道”发表理由的书面材料,同时提供省级及以上图书馆或医学信息研究所等单位出具的“查新报告”。同时有2位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至少有1位为非本单位专家)书面推荐意见。作者可推荐3~5名审稿专家(需注明其详细联系方法,包括Email)供编辑部参考。应提供作者的通信地址、电话、Email等联系方式。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在网上投稿成功后3个月内未明确处理意见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3)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投稿时必须注明。5.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三)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