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要求

发布时间: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要求

音箱的主要指标和评价音箱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多媒体音箱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评价音箱的方法与术语。多媒体音箱一般都会带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了音箱的各种参数,不过这些参数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都和天书一样。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在广告或软性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一下。、•音箱的指标 一、功率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多媒体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是由于厂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多媒体音箱标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个:1、 额定输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说是所有功率标注方法中唯一真正有意义的,它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内,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我们在前面探讨功放电路时所指的功率一般都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2、 音乐输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功放电路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3、 峰值音乐输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下,功放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后两种功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根本听不出来的几个毫秒。但是,很多厂商处于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功率标大的心理,往往乐于使用这两种标注,特别是PMPO功率。市场上多见的诸如数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己的功率标为2000瓦!这真是笑话!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区里每一个人都听到你家里的音乐声,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栋大厦不得安宁,难道是一个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够做到的?难怪PMPO功率被发烧友戏称为"JS功率"。按照一般的实践,PMPO功率与RMS功率之间的比值一般为5-8:1,也就是说,标称自己300W的音箱,其实不过是个输出功率为30W左右的普通音箱而已!真正的名牌大厂是不会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产品真的出色,何必要用这种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说,看到PMPO的标识,至少表明厂商都对自己的这个产品信心不足。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体音箱中的功率参数还包括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这三个参数中最小的一个就是音箱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这三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搭配关系,例如RMS功率必须小于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则就会烧坏扬声器。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至少是RMS功率的150%,多出来的50%也就是所说的"功率储备",否则,在大音量或大动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失真(市场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问题)。二、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这是标识音箱声音还原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上标识频率范围的比较多,其范围越大,当然其效果越好。但问题在于很多产品上标识的并不是"音箱的频率范围",而是"功放电路的频率范围"。这就出现了诸如20Hz-20KHz这样的涵盖人类听力范围的数值。当然,这纯属有意混淆视听!音箱的最低回放频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根据多媒体音箱通常的倒箱设计,则即便使用8"扬声器,所能回放的低音也只到6Hz,使用6"或4"时,更是高达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频率之下,其功率将急剧下降,尽管扬声器还在动,但不会有任何声音被人听到,也就是"只见低音动,不闻低音来"的现象。此时所能够听到的任何声音其实都是谐振产生的噪音!其实,真正能放出20Hz声音的音箱,其价格大概足够我们自己开一家音箱制造厂了。所以,见到标注"20Hz-20KHz"的厂商,我们大可送它一句"去XXX"频率响应参数则很少有厂家会提供,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参数难以用其他什么"类似参数"来代替的缘故。不过某些本属HI-FI界的大厂例如惠威还是提供了这个图表的。频响图表与上一期专题的声卡频响图表类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则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音箱不是声卡,根本不可能有声卡那样笔直的一条水平线,再好的音箱,其频响也是一条曲度很大的曲线。但是尽量圆滑还是应该的,中间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波峰或波谷(这就意味着在某个频段有特别的加强或减弱)。而且在中音端应该尽量好。不应该只考虑低音的下潜。三、失真度失真度是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作比较,被放大过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我们称之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对信号的"音染"程度。对多媒体音箱来说,有一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失真不应大于1%,低音炮比较特殊,达到5%就可以了。四、信噪比这个笔者觉得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了,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信噪比应该大于80DB,低音炮则应该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比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资格自称为"准HI-FI音箱"。五、灵敏度灵敏度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单位也是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大都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多媒体音箱大都是90DB以上的高灵敏度音箱,这是因为其输入音源的功率很小。但是灵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质为代价的,灵敏度越高,能够听到的失真和噪声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档的多媒体音箱使用了低灵敏度设计,但无形中提高了对音源设备的要求。六、阻抗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说,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三者(电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到的就是阻抗,单位和电阻值一样,也是欧姆。音箱中的阻抗标识一般指的是其线路输入阻抗。一般多媒体音箱的输入阻抗在4欧姆到16欧姆之间,但也有更大的。对多媒体音箱来说,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质会更好一些,但也越难以驱动一些。以上,我们所谈的是音箱说明书上的各种主要参数。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评价与测试音箱。•评价音箱名词解释瞬态:声音突然增大或减小的能力,如果增大/减小到某一个声压需要的时间越少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动态:声音最小和最大时的声压或功率、电压之比,量化的说法是动态范围。音色: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音场:音箱产生不同声音及其状态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总和。定位:音响回放空间中所呈现三维分布的发音器件的固定位置。空气感:音响重放中各种发声的振动程度。结像力:音响重放时对音像的聚焦能力。解析力:音响表现对象细节的能力。透明度:音响形态是否鲜明易懂的程度。声音丰满:指重放声的高、中、低音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的整体感。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好。丰满:是指声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适,听感温暖、舒适、有弹性。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时能反映出音源的动态范围。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融合:是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其本准确,并有宽度感和纵深感。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测试音箱,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的用户,当然不可能有这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试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软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2、在理论最低回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4、客观测试中的小变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一、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系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音质的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照标准而已。相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电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齿音"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这个音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吗?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物。因为在一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合适替代。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是测试中频,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理由很简单,蔡琴的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个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但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的。如果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强接受,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的噪音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这个测试有什么用处?!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是看一些权威测试报告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的是漫步者S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实际上,测试多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特别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好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声音信号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也不要"听得多"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到自己的低音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你的低音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音,几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存在,低音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闷"。对这个低音炮合适的评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四、中音最重要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媒体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效果。但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但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好坏。电脑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掉器材的真正弱点。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好的音箱,应该能够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长时间聆听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使用篇——多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所要面对的摆位、音调等问题,特别指出的是,多媒体音箱尽管使用简单,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一、摆位音箱的摆位,这是HI-FI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对于多媒体音箱的用户,很多人似乎并不习惯于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摆位对于音箱的音质表现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书架式音箱,情况比较简单一点,一般只要在正面对陈摆放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较小,可以考虑略略向内侧倾斜,以增强定位效果。但是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1、 就是多媒体音箱放在电脑桌上,存在着谐振的问题,对于HI-FI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媒体音箱当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垫脚来减小谐振。尽管在一些高档音箱上已经安装了橡胶垫脚,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或围棋子的方式解决。同时,最好在箱体上压上书籍等沉重的物体。2、 就是对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墙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离,过大或过小,音质都会变差。如果的确不能做到离墙的距离,可以在背面的墙上贴上一些海绵等材料,以减小产生驻波的可能。而对于X1音箱,则就麻烦多了。首先,要明白的是,尽管很多文章里都说人对于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一个部位。但其实只有真正的AV低音炮才是这样。因为多媒体音箱的低音炮一般上限至少为300Hz,某些1音箱的低音炮的上限甚至可以达到3000Hz。这个声音是不可能听不出方位的。所以,低音炮正确的摆位方式,应该是将其置于电脑桌下,显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户。如果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效果。X1音箱的环绕音箱的摆位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X1音箱的环绕音箱都使用了和书架箱一样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问题在于,这样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音箱的摆位要求是高音单元与人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声场。书架箱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但在X1上就会感到声音是从下方传来的,这显然是不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后倾斜的设计,但实际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确摆位方式,应该是用其他措施将主音箱支撑在与人耳等高的位置才对,经过这样放置的X1音箱,其音场与原来放置在桌面上时相比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于1、1等音箱来说,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摆放位置应该是与前置音箱以听者为中心对称,但实际上由于这样的摆放较为困难,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将后置音箱放在与听众同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方式。但这样的摆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置左右声道的声音会加以抵消,实际声强会下降不少。二、调音音箱的音量调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不同的调节方式有不同的效果。因为音箱和声卡都带有音量调节功能,那么应该怎么调节才对呢?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应该以谁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事实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线控或遥控器,用鼠标拖一下调节杆也总比调节电位器利索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流行的多媒体键盘直接带有音量调节键,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调节来,而且众多音频软件也支持热键调节音量。这些都比使用音箱上的电位器要容易,特别是那些电位器后置的书架式音箱。其次,如果以声卡为主要调节工具,那么音箱的电位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可能会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当然,这样放能够得到最大的音量调节范围,但问题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已经属于放大器过载范围,如果输入大动态,很可能会烧坏扬声器。而且功放电路只有在一个范围内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大功率下已经严重失真。所以,综合以上的各项条件,最理想的调节音量的方式应该是——将音箱的音量电位器放置在70%-80%的位置,通过调节声卡的音量来调节系统的音量。揭开“金嗓子”与“鸭嗓子”的秘密,来自电脑高手- -总论篇------本章着重介绍多媒体音箱的详细定义、分类和其他基本常识。 多媒体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脑音箱"。与普通的音响设备的音箱相比,多媒体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1、多媒体音箱是有源音箱所谓有源音箱,简单的说似乎可以理解为需要电源输入的音箱。但实际上,有源音箱的严格定义,指的是音响系统中自身包含功放电路的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电路,但仍然需要电源输入,这样的音箱就不能称之为有源音箱。2、多媒体音箱是防磁音箱多媒体音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所以具有特殊的防磁要求,扬声器必须使用防磁扬声器(即所谓的磁体密闭型扬声器或是"永磁式"扬声器),功放电路也不能使用电磁波外泄较大的设计。3、多媒体音箱是"半自由近声场"音箱与上述两个概念相比,这个概念要理解起来比较复杂。所谓近声场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时与聆听者的距离非常之近,一般要小于一米。而半自由,则指的是它对聆听者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比较宽松。对于HI-FI等音响,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汇"皇帝位",听众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听到最好的声音。但对于多媒体音箱显然不能要求用户也像欣赏HI-FI一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对于"半自由近声场"音箱来说,需要对它的声学结构作专门的设计,和普通的HI-FI或家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体音箱绝不是HI-FI音箱的缩小化(而国内很多厂商在此问题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4、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由于电脑系统的供电设备限制,更是由于多媒体音箱本身是近声场系统,所以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一般只有几十瓦的功率,像HI-FI或家庭影院动不动就数百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其功放电路设计在尽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质表现,这也和家用音响是不同的。5、多媒体音箱对于摆位要求应该宽松稍有音箱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音箱的摆位设计对于音质表现有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音箱设计,这点就必须放松。因为电脑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摆位环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摆位空间,电脑桌的稳定性更是绝不可能与专用的音箱脚架相比。所以多媒体音箱设计上,就必须设计成为对于摆位要求十分宽松的结构(这也是目前国内厂商的设计盲点之一)。6、多媒体音箱应该是具有声音修正作用的音箱理想的好音箱,应该将声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对源声音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多媒体音箱不能这样要求,因为多媒体音箱的音源,即声卡或CDROM驱动器的声音素质不高,这样,多媒体音箱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声音修正作用,以保证用户最终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新的音箱设计,多年以来,很多用户都感到创新的音箱在与创新的声卡搭配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牌子的声卡或音箱与创新产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音箱在设计时针对创新声卡高音和极低音较差,数码感较强的缺陷作了专门处理,很好的弥补了创新声卡的源音缺陷。7、多媒体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应该尽量美观,成本也不能太高塑料在专业音箱设计中是十分少见的,但在多媒体音箱中却非常常见。同样,1000元对于HI-FI音箱刚刚入门,对于多媒体音箱已是顶级。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选择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设计一样随心所欲。以上的七点要求,应该说是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特征。不过目前国内的市场现实是除少数几点得到广泛遵从外,另几点特征则没有被大多数厂商意识到。无源多媒体音箱和防磁喇叭现在,有源音箱几乎快成了多媒体音箱的代名词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礼堂音箱也是有源音箱,但你总不能说它是多媒体音箱吧?),但其实,无源多媒体音箱还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体时代,由于声卡上具备了功放芯片,所以价格低廉的无源多媒体音箱曾经流行一时。但由于早期的无源多媒体音箱声音小、音质差,更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声卡上已经不再使用功放芯片,所以多媒体音箱已经退出主流。不过在某些高端领域,由于外接功放的无源设计能够有更好的音质表现,所以仍然在小范围内存在着。例如"朝露"音箱。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如创新等少数厂商的一些产品,虽然使用了独立功放盒的设计,但其音箱的结构决定了不能脱离整套系统单独使用,所以这样的系统仍然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无论是有源多媒体,还是无源多媒体,使用的扬声器,即所谓"喇叭"都是防磁型的。这种扬声器的旧名也叫"永磁型"扬声器,区别于不防磁的"恒磁型"扬声器。它使用了可隔绝磁力线的合金制成外壳,将扬声器上的磁体完全包裹起来,满足了多媒体音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扬声器的音质要比设计相同而不防磁的扬声器略差。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多媒体音箱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下除特别指出,所指多媒体音箱都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按照材料划分,有木质音箱、塑料音箱和木塑混合音箱三种;按照输入数据划分,有模拟音箱和数字音箱两类(包括带AC3/DTS解码的数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码的数字音箱和USB数字音箱三类),按照价格划分,则可以分为极低档(150元以下),中低档(150-300元),中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300-600元,多声道音箱300-1000元),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600元以上,多声道音箱1000元以上),极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声道音箱1500元以上)几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绝对的)不过多媒体音箱最主要的划分方式,还是按照其基本结构,分为书架式和X1式两大类别。参考资料:感谢作者!

首先好音响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下来就是,一定要买正规的品牌音响,

主要是音箱,功放可以自己改造,但音箱里的喇叭无法改造。功放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音调部分的阻容元件进行参数调整。不必追求什么发烧元件,那都是哄人的。如果不会调整只知道买现成的听,而自己又有特别苛刻的要求,可以说永远买不到。虽然可以买调音台,但调音台都是有源的,有源元件多了一定会增加噪音。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

宝华韦健、Harbeth、ATC、ProAc、思奔达,推荐宝华韦健、Harbeth、ATC。B&W的音箱极具美感,不管是高中低端都极为养眼。其高端音箱大气辉煌,华丽迷人。然而由于产品众多,其中低端音箱基本都是影院音箱。而很多人并不喜欢B&W过于外向和辉煌的音色。Harbeth目前除了取得BBC授权继续生产LS5/12a音箱外,Harbeth的监听音箱系列从Monitor 20、30到40其实都分别是原来BBC的LS3/5a、LS5/9和LS5/8的克隆版本,连音箱的体积大小都几乎完全相同,当然不同的是Harbeth的监听音箱改用了更现代的材料及更精密的零组件。Harbeth的音箱造型典雅,古色古香。其声音极具韵味,中频尤其迷人,播放人声和古典音乐极有美感。不管是传奇的3/5A还是他家的M030、M040,以及超5。ATC在发烧圈子里名声大噪的是SCM20,在1989年推出后,参加1990年CES展第一次公开亮相便引起瞩目,被誉为当今世上音色最标准及动态最凌厉的小型音箱。ATC音箱以其极具实力的中频,准确的音色,极为真实的动态和层次著称。

世界音箱排名榜:皇声、JBL、雅马哈、 博士Bose、 B&W。推荐皇声。皇声:皇声,中国专业音响品牌,高端娱乐音响品牌!专业高级工程音响设备制造厂家,早期电声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皇声专业音响产品有十多个系列数十种型号,包括由美国声电技术工程师设计的卡拉OK音箱K系列音箱产品,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专业卡拉OK工程专用音箱之一。JBL:JBL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扬声器生产商,从原材料开发、喇叭单元的设计和生产、音箱的设计和生产一功都能全盘控制在自己的手中。JBL音箱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在专业领域上包括了电影院、大型音响工程、大型流动演出、录音室监听、乐队用的音响。雅马哈:雅马哈(Yamaha、山叶)品牌于1887年在日本前桥创立。雅马哈产品从钢琴、电子琴、合成器等键盘乐器,铜管、木管等管乐器,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以及所有的打击乐器,直至最高级的专业音响设备都有涉及。博士Bose:BOSE是全美国最大的扬声器厂家之一,总部坐落在美国麻省,单是从事研究开发的工程师就有几百人,是一家全资独立公司。产品在汽车音响领域和航天科技领域也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B&W: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成立于1966年,是英国顶级音响品牌,多年来一直专注于扬声器技术的制造和研发,从高保真扬声器、家庭影院、新媒体产品到汽车音响,每一款Bowers & Wilkins出品都务求呈现身临其境的听觉享受。

电脑配可以买漫步者,麦博,山水和三诺之类的,电视可以买Pangoo专用电视音响系列的海妖,zero之类的,若是发烧级的就是国外的烧钱之作了。

世界十大名牌音响主要有:丹麦的AVANCE,英国KEF和Acoystic,德国的ELAC,美国的JBL,丹麦尊宝,英国的天郎、ATC,还有丹拿和Bowers & Wilkins。以下是详细介绍:1、Bowers & Wilkins被誉为是贵族的首选产品,于1966年在英国创立,是全球顶尖的音响品牌;2、丹拿是由Wilfried Ehrenholz在1977年所成立的一家扬声器品牌,它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在国际市场获得了认可,并成为丹麦音响品牌中的领导者;3、ATC于1974年在英国成立,被誉为英国音响品牌的标杆产品,也是在录音室中最为常见的音响产品之一;4、天郎是由Guy R Fountain在1932年所创立的音响品牌,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英国极具代表性的品牌;5、尊宝是1966年在丹麦创立的一个家居设计品牌;6、JBL于1946年在美国创立,最早是以生产喇叭和音箱类的产品为主;7、ELAC诞生于1926年,是德国最为顶级的音响类品牌,该品牌最早以生产声纳设备而闻名;8、Acoystic是1987年在伦敦创立的一家音响品牌,也是英国最知名的老牌企业之一,这家公司也是全球第一个采用铝镁合金制作振膜的音乐品牌;9、KEF是由Raymond Cooke在1961年所创办的扬声器品牌,总部位于英国;10、AVANCE是1973年在丹麦创建的音响品牌,被誉为是“丹麦音响”的代名词;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要求高吗

家用音响分hifi和AV两种,如果你喜欢听纯音乐比如说交响、歌声、钢琴等的就选择hifi箱,hifi箱都是2声道的,不带低音炮,因为它们的频带已经够宽了,再选择纯功放推动,两声道的功放。如果喜欢家庭影院,看大片的话就建议你配置1或1声道,就是5只(7只)独立音箱和一个低音炮组成,还必须有相应的AV功放推动。如果你想买注重音质的音响的话,首先要明确几点: 1、合适的场所。多大的音响在多大的地方听,而且环境声学处理得当,注意,不是吸音处理!有时候可能需要增加些反射声。 书架小音箱适合在20多平米的房间,而落地的适合在30~40平米左右的地方。 2、整体的概念。音响系统是个整体,就连电源线,信号线对声音都很大影响,看他给你听的搭配什么CD机(音源)、什么功放,在高档系统中,音箱是最容易做好的也是投入最少的部分!功放比音箱投资高,CD机投资是最高的。所以一个好的前端不可少。 音响是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慢慢来了解,集中大家的智慧会更有效率,让自己成为高手,给您推荐下我喜欢的音响,首先惠威和漫步者这两款我先来说一下,惠威做工还有待加强,箱角贴皮脱落翘起的情况比较多,这点需要注意;漫步者现在的箱体工艺水平还可以,但扬声器的素质,客观的说,在同价位产品中,在这些家中高档生产者中应该是倒着数的。BT-audio 铭爵家庭影院就是很不错的,铭爵属于英国声、音质系,声音柔美、生动,乐感极佳,尤其在重放音乐过程中,层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适、宽广。采用超大磁钢和褶皱纸盆单元,娇美梵音,意境深远,音质华丽。精简高效的分频器,使高中低频配合的天衣无缝,完美展现全方位一体化的超平衡声音效果。超大磁钢单元使得铭爵在低频效果上强劲有力,软质丝膜高音,使高音甜美、细腻,音色优雅、细节和泛音丰富、纯朴自然。铭爵的美在于自然纯朴,精工细制,原木打造,外观如琥珀般的晶莹剔透,细腻润滑的手感,让人心生遐想。传统的HIFI音箱造型,蝴蝶型单元分布设计赋予了铭爵鲜明的艺术气息,加之原木的外表设计,更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可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满意

不懂音响不要紧,也不用刻意去懂,只要感觉好听,是你想要的效果,听音乐本来就是一种享受。 万元左右的器材预算对于已入化境的烧友们来说,定是不值一提,但这个价位却是大多数普通家庭购买影音器材的主流预算标准。如何能在有限的预算里,挑选出一套最具价值的影音系统,着实是件考验水平的事情,对于初入烧界的朋友来说就更难了。据博主从事音响行业多年的经验来看,初次入手器材的朋友,失手率可高达95%以上。分析购买经历,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找不对地方这种情况占大多数,由于刚有添置器材的想法,对于音响器材类型、品牌等还不了解,对于音响圈来说就更不熟悉了。他们所接触的只有一些大的家电卖场里所销售的音响产品。玩音响的朋友都知道,家电卖场能买到什么好的器材?大多是些为了迎合当下流行元素,设计时尚漂亮的一些产品,其中不乏一些非音响行业里的国际级品牌,虽说品牌知名度高,但是名气的积累跟音响产品没有任何关系,其产品也多为业内公司代工之作,更别说一些不入流的品牌了。这些产品充其量也就算是会发声的家具。不过家电卖场也不乏一些音响行业里的知名品牌,但是价格却高的离谱。究其原因是由于音响器材不属于家庭必需品,需求量不高,达不到很高的销售量,而经营音响又必须有独立的演示环境,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家电卖场的投入产出比,也就是一定摊位面积所产生的利润很低,所以家电卖场就对音响商家征收极高的场地费,这笔费用最终还是会分摊到消费者的手里。找不对人有些朋友比较谨慎,深知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因此会邀请身边一些玩音响的朋友跟着坐镇把关。如果是真烧还则罢了,要是碰上那些每天只是翻翻音响杂志,看看器材评测的纸上谈兵派,往往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充分考虑你的实际需求而把自己的选择标准强加给你。这样一来不但会误导选择,也有可能可能会无谓的增加预算。综上所述,初烧的朋友如果要选择音响器材的话,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考虑好自己的需求,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系统,达到怎样的效果,自己又能承受的预算是多少?选择独立的音响品牌商店,多了解,多比较,多试听。听取身边朋友建议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自己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有理性的判断。 在此仅作抛砖引玉,欢迎各位音响爱好者积极参与,推荐更多最具价值影音器材,让刚入门的朋友们少走些弯路。 以上问题由珠海音响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所谓频率响应是指音响设备重放时的频率范围以及声波的幅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1000Hz的频率幅度为参考,并用对数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频率的幅度。音响系统的总体频率响应理论上要求为20~20000Hz。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电路结构、元件的质量等原因,往往不能够达到该要求,但一般至少要达到32~18000Hz。 失真是指音响系统对音源信号进行重放后,使原音源信号的某些部分(波形、频率等等)发生了变化。音响系统的失真主要有以下几种:a.谐波失真:所谓谐波失真是指音响系统重放后的声音比原有信号源多出许多额外的谐波成分。此额外的谐波成分信号是信号源频率的倍频或分频,它是由负反馈网络或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高保真音响系统的谐波失真应小于1%。b.互调失真:互调失真也是一种非线性失真,它是两个以上的频率分量按一定比例混合,各个频率信号之间互相调制,通过放音设备后产生新增加的非线性信号,该信号包括各个信号之间的和及差的信号。c.瞬态失真:瞬态失真又称瞬态响应,它的产生主要是当较大的瞬态信号突然加到放大器时由于放大器的反映较慢,从而使信号产生失真。一般以输入方波信号通过放音设备后,观察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包络波形是否输入的方波波形相似来表达放大器对瞬态信号的跟随能力。 单位dB是一个在电子方面使用得非常广泛的,它是测量和比较一个系统的功率,电压和电流大小的相对单位。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认识到人类对声音的响应是按对数规律变化的,于是有了一个单位就是贝尔(Bel)是电话的发明人的名字。其表达式是:Bel=lg(P/Po)P是被测量的功率Po是参考功率:Bel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实际中发现Bel太大了,于是取其十分一作为一个新单位,就是分贝(dB)将Bel除以10就是dB表达式是:dB=10lg(P/Po),dB=20lg(E/Eo),dB=20lg(I/Io)。

音箱性能指标 1、频率范围(单位:Hz):是指最低有效放声频率至最高有效放声频率之间的范围。音箱的重放频率范围最理想的是均匀重放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20HZ~20000HZ。但要以大声压级重放,频带越低,就必须考虑经受大振幅的结构和降低失真,一般还需增大音箱的容积。所以目标不宜定的太高,50HZ~16KHZ就足够了,当然,40HZ~20KHZ更好。 2、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是指将一个恒定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当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增高或衰减和相位滞后随频率而变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应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声压随频率而变的曲线称作“幅频特性”,相位滞后随频率而变的曲线称作“相频特性”,两者的合称为“频率响应”或“频率特性”。变化量用分贝来表示。这项指标是考核音箱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该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率响应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 3、指向频率特性:在若干规定的声波辐射方向,如音箱中心轴水平面0度,30度和60度方向所测得的音箱频响曲线簇。打个比方,指向性良好的音箱就象日光灯,光线能够均匀散布到室内每一个角落。反之,则像手电筒一样。 4、最大输出声压级:表示音箱在输入最大功率时所能给出的最大声级指标。 5、失真(用百分数来表示)。 谐波失真,是指在重放声中增加了原信号中没有的高次谐波成分。 互调失真,我们知道扬声器是一个非线性器件,在重放声源的过程中,由于磁隙的磁场不均匀性及支撑系统的非线性变形因素,会产生一种原信号中没有的新的频率成分,因此当新的频率信号和原频率信号一起加到扬声器上时,又会调制产生另一种新的频率。另外,音乐信号并不是单音频的正弦波信号,而是多音频信号。当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输入扬声器时,因非线性因素的存大,会使两信号调制,产生新的频率信号,故在扬声器的放声频率里,除原信号外,还出现了两个原信号里没有的新频率,这种失真为互调失真。其主要影响的是音高(亦称音调)。 瞬态失真,音箱系统的瞬态失真,是指扬声器震动系统的质量惯性引起的一种传输波形失真。由于扬声器存在一定的质量惯性,因此纸盆震动跟不上瞬间变化的电信号,使重放声产生传输波形的畸变,导致频谱与音色的改变。这一指标的好坏,在音箱系统和扬声器单元中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影响的是音质与音色的还原程度。 6、标注功率(单位:瓦W):音箱上所标注的功率,国际上流行两种标注方法: 长期功率或额定功率,前者是指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输入一个规定的模拟信号,信号持续时间为1分钟,间隔2分钟,重复10次,扬声器不产生热损坏和机械损坏的最大输入电功率。后者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输入一个边疆正弦波信号,信号持续时间为1小时,扬声器不生产热损坏和机械损坏的最大正弦功率。 最大承受功率即音乐功率(MPO),起源于德国工业标准(DIN),是指扬声器所能承受的短时间最大功率。这是因为在播放音乐信号时,音频信号的幅度变化极大,有时音乐功率的峰值在短时间内会超过额定功率的数倍。我国国家标准GB9396-88制定的功率标注标准有最大噪声功率、长期最大功率、短期最大功率、额定正弦波功率。通常音箱生产厂家以长期功率或额定功率为音箱的标注功率。 7、标称阻抗(单位:欧姆Ω):是指扬声器输入的信号电压U与信号电流的比值(这个和高中物理中一样,R=U/I)。因扬声器的阻抗是频率的函数,故阻抗数值的大小随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也发生变化。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音箱阻抗优选值有4Ω、8Ω、16Ω(国际标准推荐值为8Ω),并规定扬声器的标称阻抗为:扬声器谐振频率的峰值F0至第二个共振峰F1之间的最低阻抗值。有些国外扬声器生产厂家,以阻抗特性曲线趋于平坦的一段定为扬声器的标称阻抗。音箱的标称阻抗与扬声器的标称阻抗有所不同,因为音箱内不止一个扬声器单元,各单元的性质又不尽相同,另外还有串联或并联的分频网络,所以标准规定了最低阻抗不得低于标称阻抗值的80%。 8、灵敏度(单位: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是指当给音箱系统中的扬声器输入电功率为1W时,在音箱正面各扬声器单元的几何中心1m距离处,所测得的声压级(声压与声波的振幅及频率成正比,声压级是表示声压相对大小的指标)。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灵敏度虽然是音箱的一个指标,但是与音质、音色无关,它只影响音箱的响度,可用增加输入功率来提高音箱的响度。 9、效率(用百分数来表示):音箱效率的定义是,音箱输出的声功率与输入的电功率之比(即声—电转换的百分比)。日前,市场上销售的音箱通常标注灵敏度,而有的音箱标注的是效率,却用分贝值来表示。这种错误的标注方式,使一些消费者对灵敏度和效率这两项指标产生混淆。音箱的灵敏度和效率这两项指标与音质、音色无关,更不是考核品质的标准,但灵敏度和效率太低必须增加功放的输入功率才能达到需要的声压级。针对您的问题,我大致只能回答这么多,我平时在爱HIFI论坛常驻,如有疑问,请去爱HIFI音响论坛专家版来找我。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要求有哪些

音箱的主要指标和评价音箱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多媒体音箱各种指标的含义和评价音箱的方法与术语。多媒体音箱一般都会带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了音箱的各种参数,不过这些参数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都和天书一样。其实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在广告或软性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忽视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讲解一下。、•音箱的指标 一、功率功率这个参数,其实是衡量一个多媒体音箱性能的基本参数,只是由于厂商的的有意回避,所以在很多产品的说明上,功率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参数。多媒体音箱标注的功率主要有以下几个:1、 额定输出功率(RMS):RMS功率可以说是所有功率标注方法中唯一真正有意义的,它指的是功放电路在额定失真范围内,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也称为"有效功率"。我们在前面探讨功放电路时所指的功率一般都指的是额定输出功率。2、 音乐输出功率(MPO):指的是在失真不超过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功放电路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3、 峰值音乐输出功率(PMPO):指的是完全不考虑失真的情况下,功放的瞬间最大输出功率。后两种功率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所谓的"瞬间"往往是根本听不出来的几个毫秒。但是,很多厂商处于希望把自己的产品功率标大的心理,往往乐于使用这两种标注,特别是PMPO功率。市场上多见的诸如数百瓦的音箱大都是如此,甚至有些音箱把自己的功率标为2000瓦!这真是笑话!真正2000瓦的功放及音箱足以令你居住的小区里每一个人都听到你家里的音乐声,就是真正300瓦的音箱也足以吵的整栋大厦不得安宁,难道是一个小小的桌面音箱能够做到的?难怪PMPO功率被发烧友戏称为"JS功率"。按照一般的实践,PMPO功率与RMS功率之间的比值一般为5-8:1,也就是说,标称自己300W的音箱,其实不过是个输出功率为30W左右的普通音箱而已!真正的名牌大厂是不会使用PMPO功率的,如果产品真的出色,何必要用这种遮人耳目的方法?所以说,看到PMPO的标识,至少表明厂商都对自己的这个产品信心不足。除了功放部分以外,多媒体音箱中的功率参数还包括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这三个参数中最小的一个就是音箱的最大输出功率。而且这三个参数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搭配关系,例如RMS功率必须小于扬声器最大承受功率,否则就会烧坏扬声器。而电源最大输出功率必须至少是RMS功率的150%,多出来的50%也就是所说的"功率储备",否则,在大音量或大动态的时候,声音就会失真(市场上大量音箱都存在此问题)。二、频率范围与频率响应这是标识音箱声音还原能力的两个基本参数,前者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赫兹(Hz);后者是指将一个以恒电压输出的音频信号与音箱系统相连接时,音箱产生的声压随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增大或衰减、相位随频率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的变化关系称为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上标识频率范围的比较多,其范围越大,当然其效果越好。但问题在于很多产品上标识的并不是"音箱的频率范围",而是"功放电路的频率范围"。这就出现了诸如20Hz-20KHz这样的涵盖人类听力范围的数值。当然,这纯属有意混淆视听!音箱的最低回放频率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根据相关的经验公式,根据多媒体音箱通常的倒箱设计,则即便使用8"扬声器,所能回放的低音也只到6Hz,使用6"或4"时,更是高达80Hz甚至100Hz以上。在此频率之下,其功率将急剧下降,尽管扬声器还在动,但不会有任何声音被人听到,也就是"只见低音动,不闻低音来"的现象。此时所能够听到的任何声音其实都是谐振产生的噪音!其实,真正能放出20Hz声音的音箱,其价格大概足够我们自己开一家音箱制造厂了。所以,见到标注"20Hz-20KHz"的厂商,我们大可送它一句"去XXX"频率响应参数则很少有厂家会提供,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参数难以用其他什么"类似参数"来代替的缘故。不过某些本属HI-FI界的大厂例如惠威还是提供了这个图表的。频响图表与上一期专题的声卡频响图表类似,而且也是越平滑则效果越好。但要注意的是音箱不是声卡,根本不可能有声卡那样笔直的一条水平线,再好的音箱,其频响也是一条曲度很大的曲线。但是尽量圆滑还是应该的,中间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波峰或波谷(这就意味着在某个频段有特别的加强或减弱)。而且在中音端应该尽量好。不应该只考虑低音的下潜。三、失真度失真度是用一个未经放大器放大前的信号与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作比较,被放大过的信号与原信号之比的差别,我们称之为失真度。其单位为百分比。也就是音箱对信号的"音染"程度。对多媒体音箱来说,有一定的失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失真不应大于1%,低音炮比较特殊,达到5%就可以了。四、信噪比这个笔者觉得就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了,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的信噪比应该大于80DB,低音炮则应该大于70DB。而 只有信噪比大于90DB的音箱,才有资格自称为"准HI-FI音箱"。五、灵敏度灵敏度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单位也是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来说,多媒体音箱大都是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越低,灵敏度就越高。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多媒体音箱大都是90DB以上的高灵敏度音箱,这是因为其输入音源的功率很小。但是灵敏度的提高是以音质为代价的,灵敏度越高,能够听到的失真和噪声就越多。所以也有一些高档的多媒体音箱使用了低灵敏度设计,但无形中提高了对音源设备的要求。六、阻抗这个概念比较复杂,简单说,将一个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三者(电阻、感抗、容抗)矢量相加得到的就是阻抗,单位和电阻值一样,也是欧姆。音箱中的阻抗标识一般指的是其线路输入阻抗。一般多媒体音箱的输入阻抗在4欧姆到16欧姆之间,但也有更大的。对多媒体音箱来说,阻抗越高,音箱的音质会更好一些,但也越难以驱动一些。以上,我们所谈的是音箱说明书上的各种主要参数。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评价与测试音箱。•评价音箱名词解释瞬态:声音突然增大或减小的能力,如果增大/减小到某一个声压需要的时间越少说明瞬态越好,实际表现为声音收得住而不混的能力。动态:声音最小和最大时的声压或功率、电压之比,量化的说法是动态范围。音色:声音的趋向,比如高频清亮或低频雄浑或声音跃动感强。在一定程度下,音色是不分好坏的,完全看个人喜好。音场:音箱产生不同声音及其状态所形成的空间关系的总和。定位:音响回放空间中所呈现三维分布的发音器件的固定位置。空气感:音响重放中各种发声的振动程度。结像力:音响重放时对音像的聚焦能力。解析力:音响表现对象细节的能力。透明度:音响形态是否鲜明易懂的程度。声音丰满:指重放声的高、中、低音的比例适当,高音适度、中音充足、听起来有一定的弹性。有层次:声音有层次是指重放声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乐队的整体感。清晰:是指语言的可懂度高,音乐层次分明。平衡:是指音乐各声部的比例协调、左、右声道的一致性好。丰满:是指声音的中音充分,高音适度,响度合适,听感温暖、舒适、有弹性。力度:是指声音坚实有力,能有呼之欲出感,同时能反映出音源的动态范围。园润:是指声音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柔和:是指声音松弛不紧,高音不刺耳,听感悦耳、舒服。融合:是指声音能整个交融在一起,整体感、群感好。真实感:是指声音能保持原声音的特点。临场感:重放声音时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感:指声音有空间感,声象方位其本准确,并有宽度感和纵深感。总印象:是指对声音的总体感觉。测试音箱,分为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两种。客观测试,主要指的是对音箱设计结构、电路的分析,以及使用专用仪器对音箱信噪比、频响等参数的测试。我们作为普通的用户,当然不可能有这些高昂的设备,所以我们主要依靠的是各种音频测试软件进行单一音频信号的回放聆听。例如专门的音频信号测试CD、DavidsAudio Sweep Generator软件和"短歌行音频测试者"软件等。其主要注意的要点在于:1、音频信号回放要均匀、平直,不能有特别的突出或弱化;2、在理论最低回放范围下或20KHz上,不应该有声音出现,否则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杂音;3、增添不良信号的罪行,远比减少信号的罪行还要大;4、客观测试中的小变化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很大的影响。主观测试的问题,就比较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特性不同,美学观点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HI-FI测试不把主观测试当作决定性的标准的原因。不过尽管如此,一些共同的标准还是有的。一、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系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听觉器官的水准都是差不多的,真正的有"金耳朵"的人很少。之所以专家或是发烧友对于音箱音质的感受水平和判断力比一般人高得多,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经常接触高档的HI-FI音响设备,建立起了一套正确的听音观念和音质参照标准而已。相对来说,普通的多媒体音箱用户就缺乏这样的条件,所以往往会建立起错误的听音观念进而作出错误的选择。例如很多人都感到在电脑市场里听的不错的箱子,拿回家来听往往不是味,但又不明白怎么回事。这就是不了解近声场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的结果。更有甚者,很多朋友把用音箱听人声能够听出"齿音"作为一个好音箱的标准,其实能听出齿音,固然说明这个音箱的解析力不错,但也往往说明这个音箱在某一中音频段上的分频存在问题——录音师和混音师不是傻子,他们有可能会在处理录音的时候希望每个听众都听出歌手的一次次吐气声混在歌曲里吗?这就是错误的听音观念造成的错误选择。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就是使用耳机作为音箱的对比参照物。因为在一定的价位以上,在同等成本下,耳机要把音质做得比音箱好是比较容易的。一般来说,价格200元以上的随身听耳塞或是价格400元以上的头戴式耳机,其音质都会比大多数的多媒体音箱要好得多,声音也要正确得多。所以,经常听一听这些中高档耳机的声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HI-FI参照系的合适替代。二、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放曲目近来,在多媒体音箱的测试文章中,似乎形成了一种潮流,只要是测试中频,就把蔡琴的曲目拿出来,而测试低频,则动不动就动用《阿姐鼓》甚至是《闲云野鹤》。笔者对此举极不以为然。理由很简单,蔡琴的歌曲的确是人声中的上品,但是一般来说,蔡琴的声音,只要是中频有一定素质的音箱都不会放得太难听,如果当真听起来极差,那这个音箱的中频也烂得可以了。虽然蔡琴的曲目的确有很多细微之处是当真可以考验音箱的能力的,但这些东西并非是多少听音经验的人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的。如果测试多媒体音箱这种低档设备,有的是比蔡琴合适得多的歌手与歌曲。事实上,正因为蔡琴的声音很少缺陷,所以反不如某些声音素质先天不良的歌手的歌曲适合于考验这种低档音箱,理由很简单,在一个水准不高音箱上,蔡琴的歌声或许还能勉强接受,而那个声音条件不好的歌手的歌曲可能已经烂得听不得了。至于《阿姐鼓》和《闲云野鹤》就更是有点笑话的感觉了,这两首曲子即便使用真正的初级HI-FI音箱也未必能够有良好的表现,用多媒体音箱又能听出什么来?难道你还要比较"这款音箱的失真多一点,那款音箱的噪音多一点"不成?更有人还要画蛇添足的补上一句"当然,对这种多媒体音箱而言,不要指望它能够良好的回放这首曲子"——你都不指望那你做这个测试有什么用处?!其实,说清楚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写文章的人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晰的测试曲目选择的概念,只是看一些权威测试报告里使用这些曲目也就跟着学样,但是却不看看人家是测试什么设备时使用的这些曲子——人家用《闲云野鹤》测试的是漫步者S1、惠威M-200这些准HI-FI级的音箱,你什么时候见过人家用它来测试一百多块钱的廉价音箱?这简直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实际上,测试多媒体音箱的低频,著名的TARLAC《大电影》专辑更为合适,但却不见人用。所以,测试音箱必须根据音箱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试曲目,特别是应该尽量选择你自己熟悉的曲目,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良好比较。尽管曲目本身可能适合测试音箱,但如果你根本对此曲目不熟悉,那么你怎么能知道音箱应该表现出什么效果来?三、就算听不到,也比"听得多"好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不能良好的回放,那么宁可让一些声音信号听不到,这样也比出现错误的声音要好。所以,宁可"听不到",也不要"听得多"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诸如说,如果你听到自己的低音炮在20Hz就发出声音了——别高兴,这恰恰说明你的低音炮不怎么样,在低频上有谐振泛音而设计人员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纠正。因为多媒体低音炮在这个频率上其实应该由于扬声器输出功率太低、声压太弱而导致声音低于室内背景噪音,几乎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才是对的。正是因为这些低频泛音的存在,低音炮的音质才会恶化而发"闷"。对这个低音炮合适的评论应该是"低频控制力差"而不是像某些文章写的"低频下潜深得出乎意料"——只是深没有用,音质好才是第一。对多媒体低音炮来说,几乎没有能把低于理论下潜深度的频率控制好的产品。四、中音最重要中音,这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绝大部分表现力都在中音上。多媒体音箱曾经有流行高音的时期,而现在则又流行低音效果。但要记住的是,高音和低音的确能够给人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但是中音差的音乐永远是好听不了的。五、能够听到定位的是好音箱理想的多媒体音箱,其结像能力应该是好的,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定位模糊的音箱说明它的信号处理存在问题。六、能听到细微声音的是好音箱音箱对细节的表现程度而不是声音的大小表现了它的好坏。电脑市场里,经销商往往会用热烈"爆棚"的音乐来表现自己的商品,但是记住,这些乐曲固然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但也会掩盖掉器材的真正弱点。七、能够让人忘掉音箱存在的是好音箱好的音箱,应该在你闭眼聆听的时候,感受不到音箱的存在,而是能够感觉到身前存在一个完整的音场,如果你能够清楚的听出音箱的位置,那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音箱。八、听起来"耐听"的是好音箱好的音箱,应该能够使人长时间听起来不烦不噪。一些高音或低音突出的音箱,也许初听起来特色鲜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但是长时间聆听却变得令人躁动难受。记住,只有你能够长时间聆听后,仍然不会有任何不适,主观感受仍然动听的,才是真正的好音箱。使用篇——多媒体音箱的使用与调教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音箱在实际使用中所要面对的摆位、音调等问题,特别指出的是,多媒体音箱尽管使用简单,但也需要精心的使用才能有好的效果。并不是有了一个好的音箱,就能够欣赏到好的音乐了。如果使用中不注意,那么好的音箱也可能只能事倍功半。一、摆位音箱的摆位,这是HI-FI的常识性知识,但是对于多媒体音箱的用户,很多人似乎并不习惯于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摆位对于音箱的音质表现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书架式音箱,情况比较简单一点,一般只要在正面对陈摆放就可以了。如果地方较小,可以考虑略略向内侧倾斜,以增强定位效果。但是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1、 就是多媒体音箱放在电脑桌上,存在着谐振的问题,对于HI-FI音箱,会使用专门的脚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多媒体音箱当然没有这个条件。所以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垫脚来减小谐振。尽管在一些高档音箱上已经安装了橡胶垫脚,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建议最好使用在音箱四脚垫上硬币或围棋子的方式解决。同时,最好在箱体上压上书籍等沉重的物体。2、 就是对于后倒相箱而言,要求得最好的倒相效果,要注意最好使音箱后部保持和墙1尺到半米左右的距离,过大或过小,音质都会变差。如果的确不能做到离墙的距离,可以在背面的墙上贴上一些海绵等材料,以减小产生驻波的可能。而对于X1音箱,则就麻烦多了。首先,要明白的是,尽管很多文章里都说人对于低音的方位是不敏感的,所以低音炮可以随便放在房间任何一个部位。但其实只有真正的AV低音炮才是这样。因为多媒体音箱的低音炮一般上限至少为300Hz,某些1音箱的低音炮的上限甚至可以达到3000Hz。这个声音是不可能听不出方位的。所以,低音炮正确的摆位方式,应该是将其置于电脑桌下,显示器的正下方位置,其正面朝向用户。如果有侧向或后向倒相孔,则应该使其正对墙面并与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加强低音效果。X1音箱的环绕音箱的摆位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X1音箱的环绕音箱都使用了和书架箱一样直接放在桌面上的方式。但问题在于,这样就使得整套音箱的位置都低于人耳的位置。而通常音箱的摆位要求是高音单元与人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声场。书架箱达到这个要求并不难,但在X1上就会感到声音是从下方传来的,这显然是不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X1音箱采用了前表面向后倾斜的设计,但实际改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X1音箱主音箱的正确摆位方式,应该是用其他措施将主音箱支撑在与人耳等高的位置才对,经过这样放置的X1音箱,其音场与原来放置在桌面上时相比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于1、1等音箱来说,其后置音箱最好的摆放位置应该是与前置音箱以听者为中心对称,但实际上由于这样的摆放较为困难,所以很多人常用的是将后置音箱放在与听众同在一条水平线上的方式。但这样的摆放,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后置左右声道的声音会加以抵消,实际声强会下降不少。二、调音音箱的音量调节,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不同的调节方式有不同的效果。因为音箱和声卡都带有音量调节功能,那么应该怎么调节才对呢?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应该以谁作为主要的调节工具?事实上,想也明白,即便有线控或遥控器,用鼠标拖一下调节杆也总比调节电位器利索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流行的多媒体键盘直接带有音量调节键,可以量化的作出音量的调节来,而且众多音频软件也支持热键调节音量。这些都比使用音箱上的电位器要容易,特别是那些电位器后置的书架式音箱。其次,如果以声卡为主要调节工具,那么音箱的电位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可能会有人想到把它放在最大的位置上,当然,这样放能够得到最大的音量调节范围,但问题在于在很多音箱上,最大的刻度已经属于放大器过载范围,如果输入大动态,很可能会烧坏扬声器。而且功放电路只有在一个范围内才呈现良好的工作状态,最大功率下已经严重失真。所以,综合以上的各项条件,最理想的调节音量的方式应该是——将音箱的音量电位器放置在70%-80%的位置,通过调节声卡的音量来调节系统的音量。揭开“金嗓子”与“鸭嗓子”的秘密,来自电脑高手- -总论篇------本章着重介绍多媒体音箱的详细定义、分类和其他基本常识。 多媒体音箱,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电脑音箱"。与普通的音响设备的音箱相比,多媒体音箱有如下的主要特征:1、多媒体音箱是有源音箱所谓有源音箱,简单的说似乎可以理解为需要电源输入的音箱。但实际上,有源音箱的严格定义,指的是音响系统中自身包含功放电路的音箱。某些特殊的音箱并不具有功放电路,但仍然需要电源输入,这样的音箱就不能称之为有源音箱。2、多媒体音箱是防磁音箱多媒体音箱由于其需要放置在电脑显示器的旁边,所以具有特殊的防磁要求,扬声器必须使用防磁扬声器(即所谓的磁体密闭型扬声器或是"永磁式"扬声器),功放电路也不能使用电磁波外泄较大的设计。3、多媒体音箱是"半自由近声场"音箱与上述两个概念相比,这个概念要理解起来比较复杂。所谓近声场音箱,指的是它在放音时与聆听者的距离非常之近,一般要小于一米。而半自由,则指的是它对聆听者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比较宽松。对于HI-FI等音响,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个词汇"皇帝位",听众只有处于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才能听到最好的声音。但对于多媒体音箱显然不能要求用户也像欣赏HI-FI一样坐在"皇帝位"上一动不动。对于"半自由近声场"音箱来说,需要对它的声学结构作专门的设计,和普通的HI-FI或家庭影院音箱完全不同,所以多媒体音箱绝不是HI-FI音箱的缩小化(而国内很多厂商在此问题上都犯了严重的错误)。4、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由于电脑系统的供电设备限制,更是由于多媒体音箱本身是近声场系统,所以多媒体音箱是小功率系统,一般只有几十瓦的功率,像HI-FI或家庭影院动不动就数百瓦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其功放电路设计在尽量小的功率下要有良好的音质表现,这也和家用音响是不同的。5、多媒体音箱对于摆位要求应该宽松稍有音箱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音箱的摆位设计对于音质表现有巨大的影响。但对于多媒体音箱设计,这点就必须放松。因为电脑桌不可能提供良好的摆位环境,更不可能提供大的摆位空间,电脑桌的稳定性更是绝不可能与专用的音箱脚架相比。所以多媒体音箱设计上,就必须设计成为对于摆位要求十分宽松的结构(这也是目前国内厂商的设计盲点之一)。6、多媒体音箱应该是具有声音修正作用的音箱理想的好音箱,应该将声音的"音染",也就是自身特性对源声音的影响降到最低,但多媒体音箱不能这样要求,因为多媒体音箱的音源,即声卡或CDROM驱动器的声音素质不高,这样,多媒体音箱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声音修正作用,以保证用户最终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新的音箱设计,多年以来,很多用户都感到创新的音箱在与创新的声卡搭配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牌子的声卡或音箱与创新产品搭配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音箱在设计时针对创新声卡高音和极低音较差,数码感较强的缺陷作了专门处理,很好的弥补了创新声卡的源音缺陷。7、多媒体音箱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定位,外观设计应该尽量美观,成本也不能太高塑料在专业音箱设计中是十分少见的,但在多媒体音箱中却非常常见。同样,1000元对于HI-FI音箱刚刚入门,对于多媒体音箱已是顶级。材料和成本的限制,使得厂商在设计产品时,必须选择良好的平衡,而不能像HI-FI或家庭影院设计一样随心所欲。以上的七点要求,应该说是多媒体音箱的必备特征。不过目前国内的市场现实是除少数几点得到广泛遵从外,另几点特征则没有被大多数厂商意识到。无源多媒体音箱和防磁喇叭现在,有源音箱几乎快成了多媒体音箱的代名词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其他一些音箱,例如一人高的礼堂音箱也是有源音箱,但你总不能说它是多媒体音箱吧?),但其实,无源多媒体音箱还是存在的。在早期多媒体时代,由于声卡上具备了功放芯片,所以价格低廉的无源多媒体音箱曾经流行一时。但由于早期的无源多媒体音箱声音小、音质差,更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声卡上已经不再使用功放芯片,所以多媒体音箱已经退出主流。不过在某些高端领域,由于外接功放的无源设计能够有更好的音质表现,所以仍然在小范围内存在着。例如"朝露"音箱。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如创新等少数厂商的一些产品,虽然使用了独立功放盒的设计,但其音箱的结构决定了不能脱离整套系统单独使用,所以这样的系统仍然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无论是有源多媒体,还是无源多媒体,使用的扬声器,即所谓"喇叭"都是防磁型的。这种扬声器的旧名也叫"永磁型"扬声器,区别于不防磁的"恒磁型"扬声器。它使用了可隔绝磁力线的合金制成外壳,将扬声器上的磁体完全包裹起来,满足了多媒体音箱的防磁要求。但防磁扬声器的音质要比设计相同而不防磁的扬声器略差。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多媒体音箱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下除特别指出,所指多媒体音箱都是有源多媒体音箱),按照材料划分,有木质音箱、塑料音箱和木塑混合音箱三种;按照输入数据划分,有模拟音箱和数字音箱两类(包括带AC3/DTS解码的数字音箱,只具有PCM解码的数字音箱和USB数字音箱三类),按照价格划分,则可以分为极低档(150元以下),中低档(150-300元),中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300-600元,多声道音箱300-1000元),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600元以上,多声道音箱1000元以上),极高档(书架箱或1音箱1000元左右或以上,多声道音箱1500元以上)几个等级(当然,这个等级不是绝对的)不过多媒体音箱最主要的划分方式,还是按照其基本结构,分为书架式和X1式两大类别。参考资料:感谢作者!

首先好音响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下来就是,一定要买正规的品牌音响,

能忠实的还原出原始声音是所有音响人的永远的追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出原始声音就是最好的音响!!

推荐你买KEF无线小巨声这个品牌!

音响技术杂志评选的音响器材要求是什么

1、阻抗音箱的阻抗越低,会造成输入电流越大。如果高保真音箱,就会造成失真,声音就会发生变化,不能达到原音效果。因此,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是选择高阻抗的音箱。2、灵敏度灵敏度越高的音箱,声音越大,且不影响音质。3、频响范围频响范围大的音箱效果更好。选购音箱时,所看的参数就需要比较音箱的频响范围。4、信噪比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

首先好音响不能用价格来衡量。下来就是,一定要买正规的品牌音响,

朋友提问要目的明确要让他人看懂你表达什么意思就你的提问来说能回答正确的只有上帝你所说的标准,是指什么? 生产标准?技术标准?工艺标准?使用环境标准?

挑音响跟挑其他产品是一样一样的,首先得对音箱产品本身有面的基本了解,然后根据个人喜 好去试听挑选。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参数来挑选音箱:1、功率大小——分额定功率及峰值功率,功率越大硬件要求越高,一般来说相同价格的产品 功率越大性价比越高;另外选音箱也是要看空间大小来定,比如像足球场大小建议买不小于 500W的音箱,一般酒店餐席大厅面积可以选100W~200W(比如ABRAMTEK E500),如果家庭用50、 60W差不多够用(比如A600);当然卧室可以选更小20~30W的音箱(如A60)等2、频响范围全称是频率响应范围,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khz,频率越低即越靠20hz表示 低音下潜越好,实际音箱是做不到20hz的,能感受到50hz的频率音箱就算是不算的低音了。3、阻抗大小阻抗通常会有4欧,5欧,6欧,8欧,16欧;喇叭阻抗小容易被驱动但低音瞬态容易破音失真。4、失真度失真度越小越好,通常在3%以内,要求很高的1%以内。5、音箱材质音箱用厚而实的材料来做腔体,音质相对厚重饱满。6、箱体大小一般来说箱体越大调音越容易调教,所以小体积做出好音质就是体现音箱研发生产技术实力的 主要体现之一。7、灵敏度一般灵敏度为84dB或以下,我们称之为低灵敏度,87dB为中灵敏度,90dB或以上为高灵敏度。 灵敏度与失真度是息息相关的,音箱的灵敏程度的越高通常失真度就越大,所以对音箱灵敏程 度的要求也不应该太高。8、信噪比信噪比顾名思义信号与噪声的比例。通常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功率与同时输出的噪声功率的 比,用分贝数dB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噪声越少。通常来说,信噪比,说明混 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一般选信噪比大于80dB的音箱。以上是选音箱的大致参数介绍,如果想全面较深刻了解音箱挑选知识,还得个人再深入学习, 最少首先各种参数需百度百科,然后在参数接近的范围内,选国内外较优秀的音箱生产厂家比 如国际Boss、Marshall,国内ABRAMTET等等的音箱产品以及选一些比较便宜的一些音响产品作 对比,这样提高个人的听音能力,这样是最根本的、本质的选音箱的能力。希望以上信息能给到您帮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