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选矿技术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选矿技术论文范文

矿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开发建立了8000多座矿山,累计尾矿量达5917亿吨,大量尾矿不仅占用了土地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危害,恶化了环境。如何把这些沉睡多年、数量惊人的尾矿进行开发利用,真正实现“无尾、无废、无污染”的现代化生产,达到推进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一、矿山尾矿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可利用的价值(一)、矿山尾矿造成的负面影响1、矿山尾矿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尾矿对地面环境的污染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一,原矿直接携带超标污染物质,如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组分;其二,选矿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残存于尾矿并与其中某些组分反应,产生新的污染源;其三,在地表堆放条件下,尾矿发生氧化、水解和风化等表生变化,使原本无污染的组分转变为污染组分,如有色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某些重硫化物;其四,流经尾矿堆放场所的地表水,通过与尾矿相互作用,溶解某些有害组分并携带转移,造成大范围污染;其五,由于金属矿山尾矿颗粒极细,排出的尾矿干涸后经风力携带极易扬尘造成污染;其六,某些矿山尾矿直接排泄于湖泊、河流,污染水体,堵塞河道,引发大灾害。2、矿山尾矿破坏生态环境。据笔者了解,这些尾矿包括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由于大规模开采锰矿、金矿、钛砂矿、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加快了水土流失,植物破坏,造成大量山塘、水库泥砂淤积,河床抬高,“青山头”变成“白山头”。3、矿尾易安全隐患。尾矿堆放易产生流动、塌陷和滑坡,尤其是坝高超过l00米的大型尾矿库.一日发生事故,其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巨大的。4尾矿推存造成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特别是贫穷的一些地区大多数矿山的矿石品位低,大多呈多组分共生,矿物嵌布粒度细,再加上选矿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选矿回收率低,其结果必然将大量的可选有用组分长期丢弃在尾矿里,因此,浪费于尾矿中的有用资源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一些老尾矿,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更是变成“老尾富矿”。5、尾矿堆存使国家个企业造成经济重负。由于尾矿堆存,需要维护尾矿库,进行日常管理,加上突发性原因造成毁坏农田或造成环境破坏需要赔偿等,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关专家估算,若按每1吨尾矿堆放费用和治理费用各3元以上计算,每年为此要支付一笔巨大的费用。(二)、矿山尾矿可利用的价值1、主体矿物在尾矿中尚有可观的存储。比如某家金矿选厂每年排出的尾矿,含金品位达0.8~1.2克/吨,如此算来,每年损失黄金达2.3吨以上。2、伴生矿物存量大,价值高。我国金属矿产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单一矿少,综合矿多”。天然矿石基本上都是多种矿物共生、伴生在一起的。过去,由于“单一开发,丢弃其他”的开采利用方式,大量共、伴生矿物资源未能回收,囤居在尾矿之中,所需矿种选出后,其余排出地表形成砂状堆积体,而剩下的金属矿物组合相对富集,含矿品位有所提高,故称为“人工矿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借助选矿技术的新发展,将这些金属回收,不亚于建立一个新矿山。3、尾矿中脉石矿物的价值不可低估。金属矿尾矿中的大量岩屑及非金属矿物,是不是废物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非金属矿和煤的尾矿、煤矸石及其他围岩等也都是有用物质,而且是已经采掘到地面、堆积到一起的财富。如,北京科技大学用一家铁矿细粒尾矿制作免烧砖、建筑装饰材料,已制成机压及浇注表面金属化及涂化饰面砖、墙体砌块及铺路砖,并用于有关工程。二、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一般都在30%~50%左右,一些个体采矿回采率不到10%,资源浪费极大。许多矿山企业未能回收利用共生或伴生的有用元素。 2、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尾矿在工业上的应用,大多数停留在对尾矿中有价元素的回收上,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尾矿产品极少。如广西在尾矿应用是有价元素的回收上和直接作为砂石代替品、水泥原料销售。3、废矿较多,矿区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处于分散状态。我国现有国有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山企业达到23万多个,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也处于急剧上升期,据不完全统计,矿区直接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已达300多万公顷,其中,直接占用和破坏林地面积已达50多万公顷,导致森林和林地退化。根据预测,我国矿业生产将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增长。4、投入不足,国家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尾矿利用项目、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在资金上得不到保证,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多。不少地区目前尚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渠道没有解决,而且矿山行业效益差,尾矿利用资金、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筹措困难。5、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不强,粗放式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问题、尾矿资源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国内单位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物是发达国家的8~9倍。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尾矿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观因素:一是一些地方未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有的则以资源高消耗、牺牲环境和群众健康为代价来追求不可持续的发展;二是环境法制、矿业法制不到位,处罚资源违法、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不得力,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三是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不力,环境科学、选冶科技滞后;四是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尾矿利用基础管理薄弱,缺乏尾矿利用的基础资料等。三、加强尾矿整体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尾矿是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的罪魁祸首,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只有整体利用尾矿,才不致于浪费尾矿中的有用资源,而且恢复尾矿库原地的生态面貌,使矿区的环境治理能持之以恒,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尾矿利用资源化、产业化与环境和谐双赢。必须要将尾矿整体利用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精心组织,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资源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尾矿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要实现双赢,把尾矿从危害环境的废物变成为利国利民的财富。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纠正“用过即弃”的资源消费观,真正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把“放错地方的资源——尾矿”的开发利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过去人们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经过一次消费之后,将许多有用的物质都当作“废物”丢弃了,形成了大量的尾矿。其实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看尾矿,尾矿既是以往开发水平低的表现和后果,是破坏、污染环境的祸源,也是尚待利用的宝贵资源,是下一运行环节的原材料库。尾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库区治理和矿区自然环境的恢复,更是为所在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城镇化建设、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加大宣传,纠正“用过即弃”的消费观念,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正确看待尾矿,使尾矿的开发利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二)、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使尾矿开发利用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1、尾矿各类物质的分选技术。这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包括提高目标矿物和伴生金属、非金属矿物的分选提取技术,脉石和围岩中非金属矿粉的分类、分级、分选技术,分装、包装技术,以及相关的经济分析。2、尾矿各类物质的应用技术。一般讲,各种金属矿物及其他原定目标矿物的利用途径没有问题,最大的难点是脉石和围岩中数量巨大的非金属矿粉的应用定位。要在总结吸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分别探求各类矿粉的应用技术及市场前景,力求附加值高、无污染的最佳效果。3、尾矿区的环境恢复和治理技术。治理和恢复尾矿区的自然环境,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目的之一。尾矿库多年占据大片土地山川,尾矿中大量固、液、气态物质对库底、土壤及周边造成极大的侵蚀和破坏。为使尾矽物质移走之后的库区能恢复原貌,需要探索和试验消除污染遗患,净化地下水系,改良土壤,复垦造田,种。草植树,或建设可供人畜饮用、饲养鱼鸭的山塘水库等。等恢复青山绿水生态环境技术和工程实践问题。(三)、认真做好尾矿资源和环境的勘察、评价。摸清尾矿“家底”,这是任何尾矿开发利用非做不可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根据循环经济和资源全利用的要求,尾矿作为特种勘察对象,第一要对所有尾矿物质做物理、化学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赋存状态、分布、可选及经济评价等;第二,要对尾矿中的同、液、气态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做全面的分析评价,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四)、建立尾矿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综合回收利用尾矿资源量大面广,难题多,情况复杂,并非轻而易举,应利用综合手段开展实验攻关,从技术可行、市场需求、劳动组织、经济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工程化实验,建立多个示范工程,不断总结,探索前进,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有关方面应予关注和支持,促其成功。(五)、完善法律制度,提高资源意识、环保意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地应当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应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当前,尤其要加强对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矿山负责人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没有环保措施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资源开发项目决不能再上,已有的项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也必须整改或关停并转。提高全民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把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六)、建立尾矿整体利用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充分调动地区、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对尾矿利用的科学技术攻关和生产试验实践,政府在政策上要予以鼓励和支持,视为环保工程给予减、免税费待遇及其他政策优惠;而对不实行尾矿整体利用,由于利益驱动,巧立名目变相分割尾矿资源,重复走低水平、高污染和浪费资源老路的企业或阻碍实行综合利用的部门和单位,应予以制止和处罚。要研究探索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尾矿开发利用。一是研究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尾矿利用的税收、价格、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尾矿综合利用,推动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二是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上游对下游、开发地区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区域、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尾矿利用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建议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矿山环保经验,建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由矿山企业预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污染治理或其它生态保护费用。只要矿山企业开展这方面工作,就可根据环保工作进度分期分批将保证金返还矿山企业。若矿山企业未按环保要求履行义务,则可由政府指派其他单位组织用保证金代矿山企业完成环保任务。(七)、强化矿山资源和环境管理1、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引进技术加强对“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废物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强化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和过程减少新上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严格新建矿山的条件,坚持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实现“三废”达标排放。3、建立严格的产业淘汰制度,对规模不经济,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线实行强行淘汰。4、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严禁乱采滥挖,乱选乱炼,做到科学开采。5、对于由历史原因造成污染的矿山,由政府出面协调,各方力量有计划分步进行治理,尽快还清环境保护欠账。(八)、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在尾矿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往往涉及到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各利益以矿产、山地、山林、水源、环境、用工、辅助材料、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权力差异操纵着各方利益,难免出现市场经济控制失灵、恶性竞争等现象。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及时引导,化解内部各方面的矛盾,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正常的尾矿开发秩序和环境保护,防止和及时制止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现象,防止和纠正简单地回收不搞综合回收现象,促进尾矿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的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田钧(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4)摘要 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要保持产品的最高经济价值,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完整。为此,在建设金刚石原生矿矿山之前,首先要通过大规模的试验,测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再根据解离系数确定入选粒度和中矿破碎的段数、破碎比。现用的金刚石选别工艺和设备完全可以保证选矿的高回收率,不会对金刚石晶体造成破损。因此,保护金刚石晶体要靠解离过程解决,根据正确的解离系数来确定破碎比和选择相应的破碎设备,是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途径。在选择破碎设备时,必须考虑金刚石虽硬但质脆易碎的特性。关键词 金刚石;保护晶体;解离系数;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作者简介:田钧,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金刚石矿物加工技术的研究和设计工作。电话:0512 68265454。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等矿物的选矿提纯不同,不少非金属矿的选矿,除提高产品回收率和产品纯度外,还必须尽可能地保护矿物结构的原始状态即保护其晶体的完整。这是由非金属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用途所决定的,如石棉,利用的主要是它的耐火特性和纤维长度,对其产品按其长度进行分级,长纤维石棉可用于纺织、制作防护服等,售价高;而短纤维只能作石棉水泥制品、沥青充填物、用于铺路等,其价格就便宜多了。又如石墨,其精矿是按含碳量和鳞片大小来分级的,大鳞片石墨可用于制造冶金用的坩埚、石墨纸、密封垫片、电极等,而小鳞片和隐晶质石墨只能用于铸造业,大小鳞片石墨精矿的价格也相差悬殊。再如云母,最大的特类工业云母片比最小的Ⅳ类价格要高得多。还有水晶、冰洲石各类宝石等对其晶体保护更显突出。因此保护晶体是对一些非金属矿选矿的特殊要求。保护晶体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尤显突出。金刚石是自然界中非常稀少的一种矿物,是碳的结晶体,属等轴晶系,六八面体对称型。金刚石的折光率很高,其新鲜解理面或人工琢磨面具有闪耀夺目的金刚石光泽,因此是宝石中的极品,其价值也是黄金、铂无法相比的。这也说明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性。由纯碳结晶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但一般都含有某些杂质,呈玫瑰、蓝、黄、绿、黑、紫等颜色。晶体外形完整,无色或色彩鲜艳,透明度高,无裂隙和杂质,都是宝石级的金刚石,晶体愈大价值愈高。不够宝石级的金刚石可利用其特殊硬度、抗磨性制作拉丝模、切削刀具、硬度计压头、玻璃刀、刻线笔、砂轮刀、地质钻头、锯片、砂轮、磨料等。金刚石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是普通金刚石,Ⅱ型又分为Ⅱa型和Ⅱb型。Ⅱa型为热超导金刚石,Ⅱb型为半导体金刚石。Ⅱ型金刚石主要用于空间技术、电子工业和国防尖端工业。无论是作首饰用的宝石级金刚石还是各种工业用金刚石,除用作磨料的碎钻外,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完整晶体和棱角。金刚石虽然是世界上最硬的矿物,但它质脆,在冲击力作用下很容易被打碎,因此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过程中保护金刚石晶体是首要的要求,只有最大限度地保护金刚石晶体,才可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宝石级金刚石的价格为几万美元1 ct,若晶体被破碎,成为碎钻,只能作磨料,其价格每克拉只有几美元。这就充分说明了保护金刚石晶体的重要性。宝石级金刚石含量在不同国家不同矿山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讲宝石级的含量更贫,一般占金刚石总量的15%左右。金刚石生成在其母岩(金伯利岩、煌斑岩)之中,是从地下深层由灼热岩浆带上来的碳元素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所以金刚石原生矿的矿体多呈底部直径小上部直径大的圆筒状,称金伯利岩岩管,岩浆也可能沿裂隙涌上,呈墙状,称金伯利岩岩脉。金刚石晶体被破碎是由两种情况造成的,第一种叫原生破碎,是金刚石晶体在地质成矿过程中造成的,是无法避免的。另一种是次生破碎,是在采、选过程中由机械作用对金刚石晶体造成的损坏。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凿岩钻孔和爆破作业中所产生的金刚石晶体破碎,虽然被破碎的金刚石量是很少的,但也应尽量减少,完全避免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选矿加工过程中造成的金刚石晶体破损是主要的。因此在选矿工艺中要注意保护金刚石晶体,不被或尽量不被破碎就显得相当重要。破碎作业的机械作用是破碎金刚石晶体的主要原因,而在选别作业中对金刚石晶体的破损极少。地表的金伯利岩在自然环境中逐步风化而形成金刚石砂矿,金刚石从母岩中解脱出来,呈单体颗粒,所以不需用机械来解离,也就不存在次生破碎的问题,只需通过分选作业回收金刚石。金伯利岩的抗压强度一般为20~70MPa(普氏硬度为2~7),常规破碎设备都能满足破碎的要求。但如何控制各段破碎的粒度,才能达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目的,是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首先要确定入选粒度,入选粒度过大将增加中矿再碎和选别作业的段数,导致车间成本增加,能耗加大;入选粒度过小将引起大粒级金刚石晶体受损坏。入选粒度要根据大多数大金刚石粒度来确定,还必须考虑50%的保险系数。国外一般为25~32mm,国内设计一般为18~20mm,通过这么大尺寸筛孔、形状规整的金刚石相应的重量为400 ct和50 ct,这么大的金刚石是非常罕见的,完全不会造成金刚石次生破碎。金刚石原生矿选矿的入选粒度上限是根据地质部门试样加工资料来确定的,因为金刚石在原生矿中含量非常稀少,试样量是有限的,所以其代表性就可能不够,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有可能需要调整。在设计建材七〇一矿二期工程(开采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岩管——胜利1号岩管)时,根据山东省第七地质队所提交的该岩管地质报告,最大金刚石颗粒不大于16mm。为了保险,入选粒度选为20mm,但在1976年至1980年期间,建材七〇一矿在选矿过程中曾选到789 ct、970 ct的金刚石和06 ct、42 ct的碎块(估计这两碎块为一颗约80 ct金刚石被碎破的)。1983年11月在原矿仓上,人工破碎大块矿石时发现了一颗01 ct的大金刚石。因此,该矿为了保护大颗粒金刚石,已将入选粒度从20mm提高到30mm。采取措施后连续选到了大颗粒金刚石:1991年5月选到一颗75 ct的金刚石,同年10月选到一颗03 ct的金刚石,2005年5月选到一颗74 ct的金刚石,2006年5月选到一颗4695 ct的金刚石,2007年3 月23 日选到一颗59 ct的金刚石,两天后又选到一颗90 ct的金刚石。可见改进的效果之明显。入选后的破碎比要根据金刚石的解离系数来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是指在金刚石原生矿的破碎作业中,破碎机排矿口尺寸与在该作业中被解离出的金刚石粒度之比。它与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质有关,经过国外多年的试验,中等硬度矿石的解离系数在2~4 之间,最致密的坚硬矿石,解离系数接近1。要正确地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需加工处理大量的矿石,因金刚石在金伯利岩中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必须根据加工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矿石所回收到的金刚石量才能够确定次生破碎率。如坦桑尼亚威廉姆逊金刚石公司,在建设生产用选矿厂之前先建了一个试验选矿厂,以进行可选性试验和确定该矿金刚石的解离系数,该厂每天可加工矿石上千吨。这项工作在国内尚未开展。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不管金刚石质量,一律按国家定价收购,宝石和磨料均按每克拉680元计。这就意味着在保护金刚石晶体方面无任何要求,企业在无任何压力之下,就只顾提高回收率。把宝石变成碎钻,即或百分之百回收,又会有什么经济效益?二是那时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够,没条件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试验。现在情况已有了转变,而且这项工作是保护金刚石晶体的关键,应该列专题进行试验。国外经过多年的摸索,解离金刚石必须逐步实现。也就是采用多段破碎多段选别的流程,要及时回收解离出来的单体金刚石,避免进入下一段破碎,尽量减少金刚石被破碎的几率。要根据解离系数来确定选别作业中矿再破碎时的破碎比。在金刚石矿石破碎过程中采用的均为常规破碎设备。金刚石硬度大,是耐高压矿物,它的抗压强度比金伯利岩大100 多倍,但金刚石质脆不耐冲击,金刚石在动负荷下破碎所需能量约为静负荷的3~4倍。所以在金刚石原生矿选矿工艺中采用按挤压原理工作的破碎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和对辊破碎机。但不可采用按冲击原理工作的破碎设备,如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在解离细粒中矿时,一般采用按选择性磨矿(摩擦磨矿)条件操作的球磨机或棒磨机。因为破碎机要把矿石破碎到这么小的粒度是无能为力的。在七〇一矿,我们对中矿磨矿解离金刚石做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一磨矿作业采用低转数(临界转数的50% 以下)、低钢球充填率(一般为3左右)、高浓度(75%左右)在选择钢球直径配比时,要适当多加些小球,同时磨机还要采用光滑衬板,就可使磨机在“泻落”状态下工作,以磨剥为主,可实现保护金刚石晶体的目的。金刚石在磨矿作业中次生破碎率将会很低。为了简化多段破碎、多段选别的复杂流程,国内外均试图采用自磨机(无介质磨矿)。按工作原理自磨机对保护金刚石晶体是最佳设备,但通过多年的试验,实际并非想象的那样理想。首先产量比预计的低,在经济上不如多段破碎流程。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护石棉纤维,我们曾在鞍山钢铁公司做了自磨机破碎石棉矿的试验。试验证明其产量低,在经济上无优势可言。自磨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矿石之间自身撞击磨剥而实现破碎的,其产量与矿石自身的比重有关,矿石相对密度越大,其产量也越大。自磨机用于相对密度大的金属矿如铁矿等,一般效果比较好,但用于相对密度轻1倍的金伯利岩、蛇纹岩等非金属矿,其产量就很低,显示不出自磨机的优越性。其次自磨机对入料粒度配比要求比较严格,不易控制,另外自磨工作过程还要产生难磨粒子,这部分难磨粒子越聚越多,使其产量直线下降,很难处理。1987年3月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总公司组织了自磨和多段破碎工艺流程试验结果现场评定会。会议决定保留多段破碎选矿工艺流程。虽然还做过液电破碎试验等,但都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鉴于上述情况,目前我们应在完善多段破碎多段选别流程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试验确定金刚石的解离系数,与此同时还要对现有破碎设备液压系统进行适当调节,使破碎机的压力既满足金伯利岩的破碎要求,又可实现对金刚石晶体的保护。在试验过程中要在作业前、后取样,测试金刚石的破碎率,而且要分清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到目前为止仍是用显微镜对破碎面进行肉眼观察鉴定,受观察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准确程度达不到百分之百。但尚未找到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更科学的鉴定方法,这就给研究金刚石晶体保护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金刚石的破碎率,建材七〇一矿还加了手选皮带(原设计考虑在粗碎矿石运输皮带上进行手选),另在中矿解离作业球磨机前增加了一台PYD900型圆锥破碎机,将中矿破碎至12mm再进入球磨机。这样降低球磨机入料粒度可提高球磨机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在采取上述三项措施前金刚石的破碎率见表1,采取三项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见表2。表1 采取措施前金刚石的破碎率表2 采取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从表2看,采取措施后金刚石的破碎率有了改善,但还不够。这证明保护金刚石晶体大有文章好做,今后最好在每采取一项措施时,在其前后分别测试金刚石的破碎率,另外,金刚石破碎率的统计应分原生破碎与次生破碎,以便于对问题的分析。金刚石的分选技术比较成熟,因为金刚石相对密度为5,比金伯利岩重,所以粗选采用重选,曾采用过淘洗盘、跳汰机和重介质分选锥,现在主要采用先进的重介质旋流器,将大量的废石分出,然后对粗精矿再进行精选回收:根据重砂中所含重矿物的成分选用磁选、电选,抛弃一部分其他矿物;利用金刚石的亲油性和在X光照射下发光的特性采用油选和X光分选回收;最终用手选将金刚石捡出。金刚石的分选方法基本定型,今后的任务就是要改进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实现自动化。综上所述,金刚石晶体的保护问题,主要应在选择性破碎和解离过程中解决。An Approach to Improvement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rimary Diamond Mineral in ChinaTian Jun(Suzhou Zhongcai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Suzhou,Jiangsu,China)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article considered that the completeness of the crystal of a diamond should be protected as full as possible to preserve the maxmum economical value of the diamond To this end,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at first a large-scale test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ine of primary diamond mineral to determine the 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 of diamond,and then to determine the feed size for processing,number of crushing stages of middlings and reduction ratio according to the coefficient of The appli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diamond at present can completely ensure a high recovery ratio of diamond concentrate without damage of diamond So,the protection of diamond crystal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liberation To determine crushing ratio and select correspondent crushing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rect 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tect the diamond In the selection of crushing equipment,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cou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amond that though it is hard but is easy to be crushed because of its brittle Key words:diamond,protection of crystals,coefficient of liberation,primary crushing and secondary

煤矿开采技术论文范文

煤炭资源在现在社会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业生产都产生着很大的作用。煤炭重要性不断增加, 人们因此增加了对煤炭开采工作的关注。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 首先一定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确保煤炭开采可以顺利进行, 其次才考虑开采效率。那么征稿煤炭开采类的论文有哪些期刊呢?  《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煤炭工业发展前景的重任。收录煤炭开采类论文有“ 煤炭企业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性探微”、“山西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治理对策”等。  《煤矿现代化》(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栏目有战略研究、生产建设等,期刊收录关于煤炭开采类论文范文有“新时期煤矿绿色发展的模式和建议”、“煤炭开采技术在复杂巷道区域中的分析”等。  评审煤炭工程师发表职称论文,要根据自己单位的评职文件选择期刊,避免投稿的期刊不符合单位要求,错过评职的机会,可向华盛论文网站客服介绍评职要求,然后为您推荐适合的刊物投稿。

浅议煤矿煤层的开采技术  摘要:由于煤层的自然条件和采用的机械不同,完成回采工作各工序的方法也就不同,并且在进行的顺序、时间和空间上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安排和配合。这种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其配合,称为采煤工艺。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  关键词:开发技术 煤炭工艺 煤炭  一、煤炭开采的主要形式  (一)井下采煤  井下采煤的顺序。对于倾角10°以上的煤层一般分水平开采,每一水平又分为若干采区,先在第一水平依次开采各采区煤层,采完后再转移至下一水平。开采近水平煤层时,先将煤层划分为几个盘区,立井于井田中心到达煤层后,先采靠近井筒的盘区,再采较远的盘区。如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煤层,先采第一水平最上面煤层,再自上而下采另外煤层,采完后向第二水平转移。  按落煤技术方法,地下采煤有机械落煤、爆破落煤和水力落煤三种,前二者称为旱采,后者称为水采,我国水采矿井仅占57%。旱采包括壁式采煤法和柱式采煤法,以前者为主。壁式采煤法工作面长,一般100~200 m,可以容纳功率大,生产能力高的采煤机械,因而产量大,效率高。柱式采煤法工作面短,一般6~30 m,由于工作面短,顶板易维护,从而减少了支护费用,主要缺点是回采率低。  (二)露天采煤  移走煤层上覆的岩石及覆盖物,使煤敞露地表而进行开采称为露天开采,其中移去土岩的过程称为剥离,采出煤炭的过程称为采煤。露天采煤通常将井田划分为若干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在空间上形成阶梯状。  其主要生产环节:首先用穿孔爆破并用机械将岩煤预先松动破碎,然后用采掘设备将岩煤由整体中采出,并装入运输设备,运往指定地点,将运输设备中的剥离物按程序排放于堆放场;将煤炭卸在洗煤厂或其他卸矿点。  主要优缺点  优点为生产空间不受限制,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矿山规模大,劳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资源回采率可达90%以上,资源利用合理,而且劳动条件好,安全有保证,死亡率仅为地下采煤的1/30左右。  主要缺点是占用土地多,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生产过程需受地形及气候条件的制约。在资源方面,对煤赋存条件要求较严,只宜在埋藏浅,煤层厚度大的矿区采用。  二、采煤方法与工艺  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长壁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急倾斜、不稳定、地质构造复杂等难采煤层采煤方法和工艺的研究有很大空间,主要方向是改善作业 条件,提高单产和机械化水平。  (一)开采技术  开发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建设生产高度集中、高可靠性的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技术。以 提高工作面单产和生产集中化为核心,以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开发各种条件下 的高效能、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和工艺,简单、高效、可靠的生产系统和开采布置,生产过 程监控与科学管理等相互配套的成套开采技术,发展各种矿井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进一步改进工艺和装备,提高应用水平和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煤机械化的程度和水平。  (二)解决难题  开发“浅埋深、硬顶板、硬煤层高产高效现代开采成套技术”,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硬顶板控制技术,研究埋深浅、地压小的硬厚顶板控制技术,主要通过岩层定向水力 压裂、倾斜深孔爆破等顶板快速处理技术,使直接顶能随采随冒,提高顶煤回收率,且基本 顶能按一定步距垮落,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又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埋深浅、支承压力小条件硬厚顶煤的快速处理技术,包括高压 注水压裂技术和顶煤深孔预爆破处理技术,使顶煤体能随采随冒,提高其回收率。  顶煤冒放性差、块度大的综放开采成套设备配套技术,研制既有利于顶煤破碎和顶板控制, 又有利于放顶煤的新型液压支架,合理确定后部输送机能力。 两硬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快速推进技术,研究合适的综放开采回采工艺,优化工序,缩短放煤 时间,提高工作面的推进度,实现高产高效。5~5m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宽煤巷锚 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有利于综采配套设备的大功率和重型化,有助于连续采煤机 的应用,促进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三)缓倾斜薄煤层长壁开采  主要研究开发:体积小、功率大、高可靠性的薄煤层采煤机 、刨煤机;研制适合刨煤机综采的液压支架;研究开发薄煤层工作面的总体配套技术和高效开采技术。  (四)缓倾斜厚煤层一次采全厚大采高长壁综采  应进一步加强完善支架结构及强度,加 强 支架防倒、防滑、防止顶梁焊缝开裂和四连杆变形、防止严重损坏千斤顶措施等的研究,提高支架的可靠性,缩小其与中厚煤层(采高3m左右)高产高效指标的差距。  (五)各种综采高产高效综采设备保障系统  要实现高产高效,就要提高开机率,对“支架—围岩”系统、采运设备进行监控。今后研究的重点是:通过电液控制阀组操纵支架和改善“支架—围岩”系统控制,进一步完善液压信息、支架位态、顶板状态、支护质量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乳化液泵站及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采煤机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油 —磨屑”监测和温度、电信号的监测;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全面状态监控。  三、主要的开采技术  (一)深矿井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需要攻关研究的是: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及分布状态的特征;深井作业场所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巷道(特别是软岩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与装备;深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与监测监控技术;深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有关配套技术;深矿井开采热害治理技术与装备。  (二)“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下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念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术,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研究近水体开采的开采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炭城市和谐统一的开采沉陷控制、开采村庄下压煤、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三)优化巷道布置,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以实现开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专家系统,实现开采方法、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件的最优匹配。  实行全煤巷布置单一煤层开采,矸石基本不运出地面,生产系统要减化,同时实现中采与中掘同走发展,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置系统的优化,减化巷道布置,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拓,集中准备、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多开煤巷,减少出矸率;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既是减少污染的一项有利措施,又减化了生产系统,有利于高产高效集中化开采,应加紧研究。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采煤工艺的发展将带动煤炭开采各环节的变革,现代采煤工艺的发展方向是高产、高效、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基本途径是使采煤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强力、高效、安全、可靠、耐用、智能化的采 煤设备和生产监控系统,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

矿山机电技术论文选题

供电设计论文供电设计图建议你去鲁文建筑服务网找找看、我看到里面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和图纸,说不定能找到你想要的这些

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开展趋向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相互浸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开展的必然趋向。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根本构造组成和主要应用范畴,并指出其开展趋向。关键词:机械工业 机电一体化 数控 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极大地推进了不同窗科的穿插与浸透,惹起了工程范畴的技术改造与反动。在机械工程范畴,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疾速开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浸透所构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构造、产品机构、功用与构成、消费方式及管理体系发作了宏大变化,使工业消费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开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中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置单元和驱动单元等局部组成。因而,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开展,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需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进步精度等几方面思索。现代机械产品普通都是以钢铁资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构造上加以改良,还应思索应用非金属复合资料。只要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完成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耗费,进步效率。   (二) 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进步牢靠性、灵活度和准确度方面,进步牢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防止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向。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开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三) 信息处置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提高应用严密相连。为进一步开展机电一体化,必需进步信息处置设备的牢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牢靠性和分时处置的输入输出的牢靠性,进而进步处置速度,并处理抗干扰及规范化问题。   (四) 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普遍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 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停止通讯,必需使数据传送的格式规范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规范规格不只有利于信息传送和维修,而且能够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努力于开发低本钱、高速串行的接口,来处理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规范化等问题。   (六) 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需谐和分歧地开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本钱,进步消费维修的效率,要逐渐推行软件规范化,包括程序规范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范畴 (一)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年的开展,在构造、功用、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疾速进步,详细表如今:   1、 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构造,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构造。   2、 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构造和功用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契合接口规范,能最大限度地进步用户的运用效益。   3、 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完成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含糊控制等智能机制。   4、 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只丰厚了数控功用,同时也增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用。   5、 能完成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才能,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   6、 系统的多级网络功用,增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才能。   7、 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构造紧凑的数控安装。   (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的完成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突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限,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完成从运营决策、产品开发、消费准备、消费实验到消费运营管理的有机分离。企业集成度的进步能够使各种消费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更好的优化,各种消费要素的潜力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 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能够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依照装配部门的请求,消费其才能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种类、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消费。   (四) 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它们只能依据示教停止反复运动,对工作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顺应性和灵敏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置、剖析,做出一定的判别,对动作停止反应控制,表现出低级智能,已开端走向适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用,可停止复杂的逻辑思想、判别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亲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开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开展意向,机电一体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一)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开展方向。近几年,处置器速度的进步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发明了条件,有力地推进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开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模仿人类智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判别推理、逻辑思想和自主决策才能,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局部脑力劳动。 (二) 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构造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形式化的总线构造。系统能够灵敏组态,停止恣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务实现多子系统谐和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讯功用大大增强,普通除RS232等常用通讯方式外,完成远程及多系统通讯联网需求的部分网络正逐步被采用。将来的机电一体化愈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依据一些生物体优秀的结构研讨某种新型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开展。   (三) 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交融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开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普通不超越1cm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开展。由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敏等特性,可进入普通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停止精密操作,故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防等范畴,都有宽广的应用前景。目前,应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 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开展趋向,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种类类和消费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规范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求制定一系列规范,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消费企业可应用规范单元疾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能够不时扩展消费范围。   (五) 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对机电一体化有严重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开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品种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提高,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自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六 ) 绿色化   工业的兴旺使人们物质丰厚、生活温馨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期的趋向,其目的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运用到报废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应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运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应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开展形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开展的结晶,是社会消费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请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作战略性的革新,使传统的机械设计办法和设计概念发作着反动性的变化。鼎力开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只是改造传统机械设备的请求,而且是推进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新范畴、开展与复兴机械工业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 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根底自动化,2006(6) 4、 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讨,2006(7) 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实习报告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7月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煤矿开采技术论文选题

你的范围太广了,我是搞选煤的,我这儿有很多选煤的论文。把你这20分加给我,我给你多发一些到你的邮箱,把邮箱给我就行

我帮你写 你Q我就好了

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在我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70%左右,预计到2050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02年全国煤炭总量为13.9亿吨,2003年为16.0亿吨,2004年煤炭产量尽管达到了19.60亿吨,2005年达到21亿吨,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1_2]。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文章编号:1003—3033(2006)05—0042—05;收稿日期:2006—02—10;修稿日期:2006—04—12万方数据第5期林柏泉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43·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1)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占工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的死亡人数的72.8%~89.6%(2002--2005年);2)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死亡人数的71%。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是相当严峻的,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例如: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州大平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48人;2004年11月28 Et发生在铜川陈家山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2005年2月14 El发生在阜新孙家湾矿的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2005年11月27 El发生在七台河东风煤矿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3-51。3)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与先进采煤国家的差距很大。20(K卜_2004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6~3,而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非常低。如2000年,南非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为0.13,印度为0.42,波兰为0.26,俄罗斯为0.46。2002年美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只有0.025。由此可见,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与国外先进采煤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蚓6。4)煤矿特大及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灾害事故的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煤矿必须大幅度减少和控制特大以上瓦斯事故的发生。5)实际上,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涉及许多方面,既有自然因素、科技投入和研究的不足,也有人为的条件以及国家的体制、管理、经济政策,社会的传统观念,煤矿企业的文化素质等等。3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1)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多变,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多,是造成事故的客观因素。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炭二迭纪的煤层,其中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地质构造复杂,不易在开采前抽放瓦斯,但在采掘时,瓦斯放散量大,再加上开采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采动诱发的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原有安全技术及理论基础已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迫切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诱发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的突然涌出现象,造成瓦斯事故。中国的煤矿都是瓦斯矿,且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48%,突出灾害的发生次数为世界之最,每年达数百次。突出的规模为几百吨、几千吨,甚至超过万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多。而美国、澳大利亚的煤矿多为露天矿,煤层的赋存条件相对简单,有突出灾害的煤矿所占比例小,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停产关闭。但是,我国的情况不同,在目前的能源供应条件下,对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不可能采取停产关闭的措施。为此,只能是自主开发与之相应的安全技术相结合,以确保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的安全生产。

开头先说一些废话+事故举例子+自己的观点+结尾说一些废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