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肺结核的论文内容

发布时间:

关于肺结核的论文内容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结核病的类型 结核病分原发和继发性,初染时多为原发(Ⅰ型);而原发性感染后遗留的病兆,在人抵抗力下降时,可能重新感染,通过血循环播散或直接蔓延而致继发感染(Ⅱ型~Ⅳ型)。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3)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结核菌 属于分支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抵抗力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小时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晒下2小时,5-12%来苏水接触2-12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而最简单的杀菌方法是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烧掉。 二、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的痰。传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还可经皮肤传播。 三、人体的反应性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在淋巴细胞的致敏和细胞吞噬作用的增强。入侵的结核菌被吞噬后,经处理加工,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使之致敏。当致敏的T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结核菌时,便释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在细菌周围,吞噬杀死细菌,然后变为类上皮细胞和郎罕巨细胞,最后形成结核结节。 病理: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炎症反应,细菌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较量互有消长,病变过程复杂,但其基本病变主要有渗出、增生、变质。[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渐,病程经过较长,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数病人病兆轻微,常无明显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始被发现,有些病人认突然咯血表现发现,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轻微的毒性症状。 一、全身症状: 全身毒性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兆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二、呼吸系统: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 二、X线检查 肺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三、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表示结核感染,但并不一定患病。稀释度一作皮试呈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 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况。 A、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 B、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结素反应可暂时消失。 C、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对结素无反应。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统缺陷(白血病、结节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诊断: 1,痰结核菌检查(涂片检查,显微镜观察) 缺点:容易受污染,容易受其他杂杆菌影响结果。 2,X线健康检查 (对肺部结核病灶成型阴影,炎性浸出的观察) 缺点:对初感染,或者菌阴结核等没有出现肺部病灶的患者没有实际意义; 3,临床症状 (咳嗽血痰,发热,盗汗等) 缺点:对临床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没有意义。 4,ppd(结核菌素实验) 缺点:对大部分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会出现假阳性现象 5,痰培养(观察菌落成型) 缺点:耗费时间长,容易受污染,容易受杂杆菌影响结果。 6,抗体诊断,即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等方法) 缺点:价格贵,试剂不容易保存,ELAISA操作复杂,胶体金准确率较低于ELAISA。 (另外,现所有的诊断方法准确率都不高,除ELAISA的抗体诊断外,一般都不超过50%。现在我所了解的国内唯一能够敏感性,特异性能分别上70%和80%以上的只有成都永安制药公司生物制品部出品的结核抗体诊断试剂(酶联免疫法)。 治疗措施: 主要是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晦、乙胺丁醇和氨硫脲。应用化疗应遵照以下 5 条原则:①早期。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联用 。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和防止产生耐药性,减少毒副作用;③适量。④规律。切忌遗漏和中断 ;⑤全程。一般均需服药一年以上方可停药。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结核的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疗可使病兆全部灭菌、痊愈。传统的休息和营养起着辅助作用。 (疾病诊断和分型分期标准)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于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总的疫情虽有下降,但由于人口众多,各地区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为当前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应引起我们严重关注。 诊断要点 一、乏力、体重减轻、发热、盗汗。 二、咳痰,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性改变。 三、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四、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 五、痰培养结核杆菌阳性。 诊断标准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制订,1978年6月·柳州) 治疗肺结核食疗方 1羊髓生地羹 [组成]羊脊髓、蜂蜜各50克,生地10克,熟羊脂油15克,黄酒25克,生姜丝、精盐各少许。 [制法]先将羊脊髓、生地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汤至熟透,捞去药渣,再加入熟羊脂油、精盐、生姜丝、黄酒、蜂蜜等,加热至沸即成。 [适应症]滋阴清热,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结核之低热、咳嗽、咳痰等症。 [用法]一顿或分顿食用。 2银耳鸽蛋羹 [组成]银耳2克,冰糖20克,鸽蛋1个。 [制法]先将银耳用清水浸泡20分钟后揉碎,加水400克,用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文火炖烂;然后将鸽蛋打开,用文火蒸3分钟,再放入炖烂的银耳羹中,煮沸即成。 [适应症]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结核干咳。 [用法]饮汤吃银耳和鸽蛋。 3胡萝卜蜂蜜汤 [组成]胡萝卜1000克,蜂蜜100克,明矾3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水350克,煮沸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蜂蜜、明矾,搅匀,再煮沸片刻即成。 [适应症]祛痰止咳。适用于咳嗽痰白、肺结核咳血等症。 [用法] 日服3次,每次服50克。 4甲鱼滋阴汤 [组成]甲鱼肉250克,百部、地骨皮、知母各9克,生地24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甲鱼放入沸水锅中烫死,剁去头爪;揭去硬壳,掏出内脏,洗净后切成l厘米见方的块,与洗净的百部、地骨皮、知母、生地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炖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适应症]滋阴清热,抗衰老。适用于阴虚及肺结核出现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阴虚症。 [用法]佐餐食用,日服l剂。 5鸡肝牡蛎瓦楞子汤 [组成]鸡肝l一2具,生牡蛎15—24克,瓦楞子12一15克。 [制法]将鸡肝洗净切开,生牡蛎、瓦楞子打碎;先煎牡蛎、瓦楞子,60分钟后下鸡肝,待鸡肝熟后取汤饮用。 [适应症]补肝肾,消积化痰。适用于慢性咳嗽发热、疳积、肺结核、淋巴结核等。 [用法]日服l剂。 6雪梨菠菜根汤 [组成]雪梨1个,菠菜根、百合各30克,百部12克。 [制法]将雪梨洗净切块,菠菜根洗净切成段,与百合、百部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煎汤,水沸后40分钟即成。 [适应症]清热,滋阴,润肺。适用于肺结核。 [用法]不拘时饮用。 传播途径: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子宫,但主要是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对结核菌有较大的抵抗力,结核菌一进入胃内,很容易被大量胃酸杀死,除非吃了大量结核菌,否则不容易被感染,但呼吸道则不一样,只要有1~2个结核菌吸人到肺泡,一旦机体抵抗力低下,即可引起发病。消化道结核多数由于饮用未经煮沸的牛奶引起。我国内蒙古有项调查,发现农牧民肺结核病人中6%为牛型结核,他们有喝生牛奶的习惯。结核病是一个人畜共患的疾病,许多动物如猪、猫、狗、牛、羊、鹿、猴等均可患结核病。人类和这些动物经常接触,既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结核病传给所饲养的动物。北京动物园曾有观赏的动物犀牛被确诊为肺结核,它的痰菌经鉴定为人型结核杆菌,说明是观众传染给它们的。 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与传染的,传统的观点偏重于尘埃带菌传染,现称菌尘气溶胶传染,即指因肺结核排菌病人随地吐痰,干燥后细菌随尘土飞扬,被他人吸人而引起感染发病。因此过去在结核病防治措施中,特别强调肺结核病人痰的消毒,主张肺结核病人的痰不论在医院或家庭,都要求吐在一个痰瓶内经煮沸以后再倒掉,在农村可以把痰深埋等,在群众中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禁止随地吐痰。此外,也强调病人要和健康人隔离,能分房的分房,不能分的可分床或分头睡,注意病人的食具消毒,防止消化道传染。 以上的传染方式固然应该注意,但对排菌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排至空气中的微滴核的传染性也应该引起重视。因为现代研究关于呼吸道传播的机理认为,排菌病人平时大声谈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把带传染性的唾沫飞沫(微滴核);散播于空气中,它的颗粒在4微米以下可以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引起感染。如果微滴核大于5~10微米;吸入支气管后进不了肺泡,最终可经支气管管壁纤毛运动和病人的咳嗽而排出体外、不致引起传染。结核菌的传播主要在夜间,和排菌病人同住在一个房间内的儿童和青年最容易受感染。 肺结核病人在呼吸时所散布的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微滴核数量与呼出气体的速度有关系。正常呼吸时,病人向周围呼出的微滴核数目较少,但一次咳嗽可使具有传染性的微滴核增加到3000个,这相当于大声说话5分钟内排放出的微满核颗粒数,而一次喷嚏排放出的微滴核数目可高达100万个。咳嗽次数多少与传染性大小有密切关系,有人曾观察过病人夜间咳嗽情况及同屋唾觉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结果咳嗽次数多者小儿结核菌素的阳转率就高。除咳嗽次数外,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的传染情况也不一样,排菌病人有痰咳嗽者,家庭密切接触的小儿结核菌素阳转率较之干咳无痰者密切接触的小儿明显增高。当肺结核病人经过化学药物治疗后咳嗽症状会随之好转,有调查发现;治疗1个月时半数以上的病人咳嗽症状消失,治疗3个月则全部消失,同时化疗后痰中结核菌数量也随之减少,说明合理治疗后的病人可减少传染性,也即减少了传播机会。 预防指南: 一儿童应按时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结核杆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染。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谈笑时喷射出带菌的飞沫而传染给健康人。病人如随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随灰尘在空气中飞播而传染。凡痰中找到结核杆菌的病人外出应戴口罩,不要对着别人面部讲话,不可随地吐痰,应吐在手帕或废纸内,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烧灭菌。痰液可用5~12%的来苏溶液浸泡2~12小时消毒。病人应养成分食制习惯,与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阳性病人应隔离。若家庭隔离,病人居室应独住,饮食、食具、器皿均应分开。被褥、衣服等可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钟即能杀灭结核杆菌。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每日应打开门窗3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在痰菌阴性时,可取消隔离。 四对肺结核应有正确的认识,目前肺结核有特效药物治疗,疗效十分满意。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应有乐观精神和积极态度,做到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 五可选择气功、保健功、太极拳等项目进行锻炼,能使机体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逐渐恢复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平时注意防寒保暖,节制房事。 六饮食以高蛋白、糖类、维生素类为主,宜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应戒烟禁酒。 近年来研究证明,吸烟会使抗痨药物的血浓度降低,对治疗肺结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气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剧,结核病兆扩散,加重潮热、咯血、盗汗等症状。饮酒能增加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导致药物性肝炎,又能使机体血管扩张,容易产生咯血症状。 七:预防常识: 进入90年代后,本来已经得到控制的肺结核病,又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广泛流行趋势。人们对结核病的斗争进入了新时期。有一定抗药性的结核菌,治疗更为困难,故而对肺结核的预防十分重要。当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烧、消瘦、乏力、咳嗽、盗汗,又没有查到其他病因,应迅速到医院查检、确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全程用药,疗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休息、充分营养、适当户外活动、增强全身抵抗力,仍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条件。病人在排菌期间应适当隔离,保护家庭成员和集体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保护儿童。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一、肺癌:中心型在肺门处有结节影或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需与淋巴结核鉴别;周围型在肺周围有小片浸润、结节,需与结核球或结核浸润性病灶鉴别。肺癌多为40岁以上,中心型以鳞癌为主,常有长期吸烟史,一般不发烧,呼吸困难或胸闷、胸痛逐渐加重,常刺激性咳嗽、有痰血,进行性消瘦,有锁骨上转移者可触及质硬淋巴结,某些患者可有骨关节肥大征。X线结节可有分叶毛刺,无卫星灶,一般无钙化,可有空泡征;外周型可见胸膜内陷征。痰70%可检得癌细胞而TB可50%查到结核菌。纤支镜检中心型可见新生物,活检常可获病理诊断,刷片、BAL可查到癌细胞,结核者可查到TB。结素试验肺癌往往阴性而结核常强阳性。ELISA法查血清PPD-IgG或LAM-LgG结核常阳性。而血清唾液酸与CEA测定(+),常提示癌症。上述各项不能确诊时应剖胸探查。如有更多结核活动性指征,如:痰PCR法TB-DNA阳性,结素1u强阳性或1u一般阳性或ELISA法PPD-IgG或LAM-IgG(+)可试抗结核治疗观察以作鉴别。 二、肺炎:肺部非细菌性(支原体、病毒、过敏)常显示斑片影与早期浸润性肺结核的表现相似,而细菌性肺炎出现大叶性病变时可与结核性干酪肺炎相混,都需鉴别。支原体肺炎常症状轻而X线重,2-3周自行消失;过敏性者血中嗜酸细胞增多,肺内阴影游走性,各有特点易于鉴别。细菌性肺炎可起病急、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有口唇疱疹而痰TB(-),肺炎链球菌阳性,抗生素治疗可恢复快,〈1个月全消散。故与炎症鉴别一般不先用抗结核治疗而先抗炎治疗,可较快弄清诊断,避免抗痨药不规则使用造成耐药。 三、肺脓肿:浸润型肺结核如有空洞常需与肺脓肿鉴别,尤以下叶尖段结核空洞需与急性肺脓肿鉴别,慢纤洞型需与慢性肺脓肿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结核者痰TB(+),而肺脓肿(-),肺脓肿起病较急,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效果明显,但有时结核空洞可继发细菌感染,此时痰中TB不易检出。 四、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常与慢纤洞患者症状相似,但X线与痰菌检查易于鉴别。慢支患者X线仅见纹理改变未见实质TB灶,而慢纤洞者有明确严重病变,且TB(+)。 五、支气管扩张: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易与慢纤洞相混,但X线一般仅见纹理粗乱或卷发影。 六、其他伴有发热的疾病:急性粟粒结核以高热、肝脾大、白细胞减少或类白血病样反应而与伤寒、败血症、白血病表现有相混处,需要根据各自特点仔细鉴别。成人支气管淋巴结核有发热和肺门淋巴结肿大易与纵隔淋巴瘤、结节病相混,可用结素试验、血清PPD-IgG检查、ACE测定、Kveim试验、活检等方法鉴别,必要时可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结核与肿瘤鉴别时宜先用抗结核药,如有激素应在应用抗结核药之后,以免干扰诊断和造成播散。 肺结核的早期 肺结核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经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死敌,从60年代以才得以控制,但仍没有绝迹,近年来,又有逐渐猖狂起来的趋势,不仅在老年人中而且在青年人中发病率仍然很高。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是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有肺结核疑点的人,有以下征候可自我判断是否患上了肺结核: ①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活动。 ②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 ③发烧,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④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 ⑤大量咯血,胸背疼痛。 ⑥高热。 凡有①-④项能对得上号者,应及时检查,可能是初期患病,只要抓紧治疗可很快好转;凡有⑤-⑥项对得上号者,病情已较重,应去医院拍片确诊,抓紧诊治;有发烧咳嗽者,应与慢性支气管炎加以区别;有咳嗽、咳痰、咯血者,应与支气管扩张加以区别;有发烧、咳嗽者,应与肺炎加以区别。 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主要有雷米封(又称异烟肼)、链霉素、云南白药、利福平和乙胺丁醇等,应根据病情,由医生指导用药。已被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除了坚持治疗外,还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保持乐观情绪,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能力。 肺结核病人隔离措施 隔离是指控制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技术措施。肺结核病人是散布结核病的根源。所以要把病人安置在一定环境中,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须与健康人分开。 由于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排出的途径和传染的方式不同,其隔离的方法也不同,肺结核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病原体,又经过呼吸道侵入健康人体而传染的疾病。因此要采取呼吸道隔离。 具体措施为: 一、最好给病人一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如无条件者,病人可单独睡一床,经常注意开窗通风。 二、病人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可将艾卷点燃或将、米醋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至2调羹放在炉上蒸熏,再用3%漂白粉上清液或3%的来苏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关闭门窗1-2小时。 三、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四、病人的用品食具、痰液、呕吐物都要消毒、特别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纸上或痰盂里,进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 五、结核病人隔离最好方法是去肺结核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减少对家中人员及其他人的传染机会,有益于家庭,也有益于社会。 肺结核常见误区 误区一:结核病好治 在上世纪中叶抗生素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结核杆菌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大大降低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使人们长舒了一口气,不再谈 “痨”色变了。于是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了“结核病好治”的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治疗不规范,使大批抗结核患者产生耐药现象。据统计,耐药结核病患者约占首次治疗者总数的28%—41%,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局面, 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结核病不好治了。 误区二:结核病仅在落后的农村容易暴发流行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结核病是穷病,只在贫穷的农村发生。如今这种印象被残忍的现实打破了。近十年来,我国城市结核病人数量猛增,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水、空气、食品等受到了工业污染,人们的抵抗能力下降了,由空气传播的结核病有死灰复燃之势。 其实是因为肺炎和艾滋病的发病率、带菌率人数急剧上升,也给结核病的发病带来了可乘之机,肺炎并发结核、艾滋病发结核已成为一种新的感染方式,我国现有结核病人590万。据专家分析,590万结核病患者中,有传染性者大约占一半。由于农村转入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引起城市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现在出现了城市结核病传播快于农村的反常现象。 误区三:结核病死不了几个人 过去人们认为癌症最可怕,一旦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所以谈癌色变,至于结核病普遍认为不是绝症,即使一下子治不好,也死不了人。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我国现有结核病人59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为各种其他传染病死亡总数之和的两倍。 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肺结核。不能盲目轻视,但也不能过于恐慌!积极配合治疗,自身注意保护,提高防范意识!我们还是能战胜它的!

鲁迅(25~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为了实现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2005年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这一规划目标,进一步加强 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广泛、深入、科学地宣传国家结核病防治的政策、策略和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 效遏止结核病的流行,我省结核病项目办公室向公众进行系列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1.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得了肺结核病如 果不能彻底治疗就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且还会传染他人,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极大的危害。 2.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 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 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些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 唾沫喷到其他人的脸上就可能造成传染。 一般来说,被感染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 低时,才能进展成为肺结核病。 3.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 得了肺结核病。 连续三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 丝,就有极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结核病。其它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月经失 调等。

能具体些吗?

关于肺结核的英文杂志有哪些内容

World Tuberculosis Day"24 World TB Day," The Origin and Meaning: March 24, 1882 is a world-renowned German scientists Branch liked reading in Berlin found that TB Tuberculosis was rampant i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are popular because of Branch-like discover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has provided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ossible elimination of TB brings 50s of this century, even though effective anti-TB drugs available, but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s people do not have effective treatment Therefore, from the 1882 Branch-like discover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ave been at least 2 million people have lost their lives Memory Branch at 1982 Hearst found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Lung Disease (IUATLD) joint initiative will be March 24 as "World TB Day", to alert the public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T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1993, held in London at the 46th World Health Assembly adopted the "Declaration on the global TB emergency,"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global tuberculosis epidemic seriously, "World TB Day" in 1998, the United Nations first became important case of international "World TB Day," the main purpose is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mobilize public support for global TB Our country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Tuberculosis Association of full use of the "World TB Day," the opportunity to extensively mobilize the masses, actively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tuberculosis dissemination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a great So that the history of mankind biggest killers - tuberculosis can receive time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2006 "24 World TB Day" campaign theme: tuberculosis control At the end of 2005 our country to achiev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three goals", it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B control and attention to ensure that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sustainable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下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肺结核防治(修订版)》汪夫义 主编金盾出版社32开3~5元钱的样子,具体金额忘了。

关于肺结核的论文

知网论文一般都要钱哦,如果在学校,那学校有买知网的话,可以在学校查询。

写我吧,肾结核,哈哈博在新浪,病都在上边,叫肾事坎坷,片子报告都有,一个肾脏

你猜呀(闲的没事干)

综述型论文范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范文。格式都有要求吗/我会写。

关于肺结核的议论文

例文1:  肺结核不可怕  ——采访肺结核患者的报告  开场白:敬爱的读者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带着关怀与疑惑的心情,来到县结核病防治所,采访一位来自张屯村的肺结核患者刘富贵先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肺结核的特点以及患者的心声。  本报记者:刘先生,我们都知道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怎样发现自己患上此病的呢?  刘先生:俺是两个月前到县医院检查才知道的。挺长时间了,俺就觉的自己胸口有点闷的慌,干完活回来,经常咳嗽、吐痰,都三个多礼拜了。后来俺老伴非让俺到医院看看,俺就在村里卫生所王大夫那里做了个检查,也没检查出啥。他建议俺到县结核病防治所查查,说我的症状有点象肺结核,我想不会的,就没有去。可是再后来,慢慢地俺就咳嗽得越来越重,老觉得浑身发热、没劲儿、出汗,一下瘦了很多。这回俺就怕了,赶紧跑到县里做检查,还真是得了肺结核。  本报记者:那医生又为你讲解和叮嘱了些什么呢?  刘先生:医生说俺这病在痰中查出有结核杆菌的话还有传染性,要注意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还要注意房间的通风换气。但是只要正规治疗,很快就没有传染性了,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治好。  本报记者:那么您相信您的病能治好吗?  刘先生:当然了,人家医生都说了,现在科学发达,有特效药物治疗。治6~8个月就好了!还有,俺治病不花钱!县里有肺结核治疗的专门机构,免费给俺治呢!  本报记者:待遇真好!最后,您还有什么话想对读者说呢?  刘先生:俺就想说,要是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得赶紧上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肺结核不可怕,没发现才可怕!现在科学发达,啥病都能治好!别忘了,肺结核不可怕!  老编感言:刘先生这席话,确实是真理,肺结核不可怕!昨天,死于结核病的人数颇多;但今天,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肺结核不可怕!但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  --------------------------------------------------------------------------------  例文2:  肺的一封信  可爱的人类:  你们还好吗?我们可是糟糕透了。  我就是肺,一个优秀的肺, 一个没感染肺结核的肺代表。 唉, 我们的遭难来自于我们的克星——肺结核。它,害死了多少兄弟、多少姐妹呀,让我们肺不聊生。故此,跟各位人类朋友介绍此病,让我们的兄弟姐妹更好的为你们服务。  我们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器官,它关乎人的正常呼吸,一旦得病,让我们肺痛,你们头痛,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它的扩散。  克星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飞沫传播,当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排出含有结核杆菌的细小飞沫在空中,正常人吸入之后,结核杆菌便会在肺的深部繁殖,使我们倍受煎熬。常和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最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病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掩盖口鼻,病人居住的地方应该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尽量减小空气中结核菌的密度,就能够减少传染的机会。  怎么样,很恐怖吧!这病让我提肺掉肺的,有时我的兄弟姐妹得病了,但人类没有察觉,这可真是苦了肺们了,真的不是你们不聪明,而是敌人太狡猾,因为感染后并不一定会生病,即使生病也不会立即有症状,大部分受结核病菌感染的人由于身体有足够的抵抗力,会自然痊愈而一生都不发病,但少部分受到感染的人,在身体健康情况欠佳,抵抗力较差时,藏在体内的结核菌会活动繁殖起来而发病。所以,你们一定要睁大你们那双慧眼让它们无处可藏。  不过如果不小心让它们钻了空子,那也不用担心,去治疗嘛!听说你们的治疗技术超好,可以治好肺结核病。再次提醒朋友们,在治疗肺结核时,正确的方法是病人按规定服药,不能随便自己停药。相信肺---没错的!真的,千万千万别因为害怕而延误病情,不但使自己身处险境,而且别人也面临被传染的危险。如果病人好好的服药,两到三周以后慢慢不再具有传染性,就可以正常上班、学习,所以记住,如果所有的肺结核病人都去尽早治疗,就没有传染的来源了。  人类小朋友、老人也不必怕,我在此教你几招:  新生儿可以接种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老年人主要靠加强锻炼,规律的生活,维持一定的抵抗力,使结核病没有可乘之机。  其实,说到底,肺的保护完全在于人类自身,一定要注意卫生,咳嗽打喷嚏不要面对他人,每天保持空气流通,屋内阳光充足,难吗?不难吧!  人类朋友们!千万要把握自己,健康是掌控在你们自己手里的。  --------------------------------------------------------------------------------  例文3:  孙悟空治疗肺结核  话说孙悟空陪唐僧取完佛经,便回到了花果山,继续做齐天大圣,可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整天呆在洞里实在难受,便决定出去闯闯。  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到地球上,用火眼金睛一看,如今热闹的街道怎么变得冷冷清清?他立刻叫来土地爷,土地爷告诉他这里很多人感染了肺结核。孙悟空急忙问:“什么是肺结核呀?”土地爷说:“肺结核又称‘白色瘟疫’。多少年来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那应该怎么治疗啊?”土地爷为难地回答道:“这个嘛……”孙悟空见状,知道土地爷也不知道。便拔下一根毫毛,变出一台电脑,查阅起肺结核的详细信息来:肺结核也叫肺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者痰中带血就极有可能患了肺结核。  这时孙悟空又拔下几根毫毛,变出许多个医生。这些医生为新发病的病人发了6个月的抗结核病药品,并装上定时器,要求他必须按时服用;对肺结核晚期的病人换上了新的人造肺;为新生的婴儿注射了卡介苗。他们还向世界各地宣传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听说他还要给学生讲课,让青少年增加卫生意识,注意开窗通风,加强身体锻炼,防止肺结核继续蔓延……就这样,悟空忙碌了一年。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人烟寂廖的地球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第69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70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kwaenmqhd9poiwudk[ER0OW;D

你猜呀(闲的没事干)

关于肺结核的文献

以上解答都有失偏颇。一般认为是致病因素引起单核-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而不是泛泛而言的体细胞。这里提供一篇英文文献,供参考。

《千金方》为《千金要方》的简称。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而成。《千金要方》,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网上找的,好歹的看吧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的是《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者《千金方》,是由“药王”孙思邈所著,共三十卷(《道藏》收入时析为93卷),二百三十二门,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撰于公元652年。该书有述有作,验方经方兼备,是中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医学巨著,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搜集了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内容丰富,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日本于1974年成立千金要方研究所,特重新精印南宋本《备急千金要方》,并誉之为“人类之至宝”。《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