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一期目录

发布时间: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一期目录

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财政学与预算管理创新、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管理学与管理模式创新等。一、代表著作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跨越: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社会普遍服务体系的构建(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本书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3、社会多元复合转型-中国现代化战略选择的基点(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本书获2009“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4、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选择与管理模式(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6、北部湾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与韩康等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降低和优化政府成本(与张更华合著),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7、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创新型国家示范区(主编),新华出版社,2005年12月;8、公共经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9、税收经济学(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0、公共财政学(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1、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税收(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12、学习型政府(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13、学习型社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4、学习型企业(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5、学习型组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16、公共财政简明读本(参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17、财政风险(主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二、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完成现代化多元复合转型,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转载,【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理论与现代化》(津),2006年4期,第9~14页;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人大复印资料《区域经济》转载,【复印期号】2004年06期,【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福州),2004年04期第34~37页;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人大复印资料【复印期号】2005年07期,【原文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政府管理)》(京)2005年02期第54~57页;“中国政府规制目标及效率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发展天津滨海新区 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科技管理),2006年1期;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复合转型特征[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2)首届中印经济改革研讨会会议综述[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构筑国家产业原创体系走产业创新之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7)建设京津塘科技新干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9)立足高新技术 催生产业化发展[J] 中国经贸导刊,2004,(11)立足高新技术 加速产业化进程[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7)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J] 宏观经济研究,2009,(6)城乡统筹新模式避免“拉美陷阱”[J] 人民论坛,2008,(24)立足内生增长,培育先导产业[J] 人民论坛,2008,(22)加强科技公共投入评估,催生社会能力[J] 经济研究参考,2008,(45)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08,(7)立足先导产业 迎接全球现代化[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10)控制政府成本 提升国家竞争力[J] 理论与现代化,2006,(2)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财政支助体系:由追随到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05,(31)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J] 求实,2009,(7)我国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及其化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09,(6)发展创业型经济 深化经济社会改革[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3)河南经济内生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传统要素和内生要素的多要素经济增长模型[J] 经济经纬,2009,(1)行政区域管理求变[J]财经界,2004,(12)中国城乡统筹新模式探讨[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绩效棱柱在新绩效预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1)立足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3)构建绩效预算框架 降低政府成本[J] 新视野,2007,(5)社会现代化转型面临八大挑战[J] 管理与财富,2007,(7)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滨海新区的生力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 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转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3)培育高新技术原创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3)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战略定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及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4)“多螺旋激励”护航中国经济 科技日报,2009年03月立足先导产业,迎接全球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8年09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西部人民科学与现代化, 2007年09月品牌拉动产业集群 信息导刊,2009年01月构筑社会普遍服务网,保障扩大内需 中国改革报,2009年02月纳米科技产业化: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推手科技日报, 2009年02月英美两国的义务教育监督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公共管理改革,2005年第3期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对策研究社科论坛, 2009年01月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现状与走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01月教育在美国历次化解危机中的经验及启示送阅件, 2009年“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京津塘科技新干线”,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现代信用观及现代信用制度,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论文选,2004年9月《“大部制”重在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建立信息知识社会普遍服务体系》,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5月。三、主持各级科研课题情况:(一)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2004DGS2B017,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7;基于工具创新的绩效预算研究,编号:7084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微电子技术与激光技术国家基础研究发展需求调研,编号:60845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的滨海新区产业蛙跳战略研究,编号:2007GXS3B063,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公共经济政策研究,编号:1760900020,中央委托课题,2009;中国政府绩效预算模式设计,编号:2005DIA2J00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2006。(二)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降低政府成本研究,院级一般课题,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级一般课题,内蒙古科技名牌发展与科技支撑下的生态功能区建设,2008(三)国际组织合作研究项目1、2004-2009: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设计与政府能力培育”(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2、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转型时期的财税政策研究”(编号:TCC4/NSA/25)3、2007-2008:主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SSA/CHNA/2007/00001497-0/0)4 、2008-2009: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中国财政能力建设与减贫战略研究”(编号:CPR/04/518/7)5、2005-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英国科技创新投资框架”(编号:SSA/CHNA/2007/00001497-0/9)6、2006-2007:主持世界银行课题“美国公共研发投资评估”世界银行项目(SSA/CHNA/2007/00001497-0/7)7、2001-2005:主持世界银行课题“中国教育财政绩效研究”(编号:TCC4/NSA/23)8、2002-2004:主持世界银行课题“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创新”(编号:TCC4/NSA/24)9、2001-2003:主持世界银行课题“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TCC4/NSA/26)四、获奖情况1、走向创业型经济——以创新带动就业的政策选择(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本书获2011“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2、2009年,论文《加快构建社会普遍服务体系》获得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3、2008年,专著《社会多元复合转型》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4、200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5、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撰写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这个刊的级别应该很高。全国就只有三座这种学校。。。

《唐代老学:重玄思辩中的理身理国之道》,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版。《隋唐韬略》,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副主编《中国历史文选》(郑铁钜主编)中央民院出版社1993年版。主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主编《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6月版。主编《中小学生标点符号手册》,湖北崇文书局2005年版。 《张居正集校注》(张舜徽主编),荆楚书社1987年第一版。《中华掌故类编》(朱祖延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三国志辞典》(张舜徽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后汉书辞典》(张舜徽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资治通鉴全译》(张舜徽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尔雅诂林》(朱祖延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二十四史全译·魏书》,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 (一) 古籍整理与历史文献学方面论传统文献学内涵、范围、体系诸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窳寙辩正 中华书局《文史》2001年第1期;《旧五代史》考证 中华书局《文史》2002年第1期;文献之我见——兼与单柳溪同志商榷 《文献》1986年第4期尔雅郭注版本考 《文献》2000年第1期;求真去故 心裁别识――章学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 《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历史编纂学论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史记·天官书》与星象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增刊博观约取 推陈出新--评张舜徽先生《清儒学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增刊一代宗师 风范永存--纪念张舜徽先生逝世五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传统文献学几个理论问题再探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简论古籍整理的方式与方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6期《旧五代史》校读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论王念孙父子的治学特点与影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简述汪中的经学成就 《历史文献研究》2007年第26辑张舜徽与清代扬州学派研究 《张舜徽学术研究》第一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简论王念孙《史记杂志》-兼与《史记志疑》、《史记考异》比较 载《逐鹿中原――史记论丛》第三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尔雅》研究述评 《湖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尔雅》及其研究 《图书馆与读者》1986年第2期采众家之长 绘一方丽色——全国民族院校专用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编后琐语 《西北第二民院学报》1994年第2期(二)道家道教经典研究方面论唐代老学的理论特色 《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葛洪道论辨析:诸家道论比较 《哲学研究》 2006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6年第8期《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 《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论郭象与成玄英独化思想的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试论重玄学的内涵与源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2年第10期;成玄英的道论 《历史文化研究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唐代《老子》诠释文献述论 《历史文献与文化研究》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简论唐代《老子》诠释文献的文化价值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论成玄英的庄学思想 《历史文献学论集》崇文书局2003年版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的诠释宗旨 《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玄宗《老子注疏》特点简析 《历史文献研究》2001年第20辑(三)史学理论、古代史及其他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8期秦始皇与隋文帝比较研究 《江汉论坛》2002年第5期;周代分封制与国家统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8-5;《新华文摘》98-12摘转五代中央财政体制考 《湖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五代枢密院考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二)1988年五代政治体制考略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89年第6期转载《五代史话》评介 《山东济宁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近代国计外侮录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华工出国与近代国情 《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归有光水利思想初探 《嘉定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初探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学术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转载档案学概论二题 《档案学通讯》1992年第3期马士英简论 《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简论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05年6月24日第15版“学术动态”摘转简论以德治国的内涵与途径 《山东烟台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并收入《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黄石天主堂随访 《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制度之良与运作之失――历代科举制演变检讨《“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当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热衷于讨论协商民主以试图弥补选举民主不足时,很多人以为是“舶来品”的协商民主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政权里就开始探索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中,建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这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探索,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在其中相伴相生: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选举进程中要进行广泛的协商和讨论,关乎民众利益的决策通过代表会议协商出台,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立法进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讨论。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协商民主探索为中_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的协商民主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在创建苏维埃民主政权的探索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意识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所采取的民主形式是多样的。党的六大在对将要构建的苏维埃政权进行顶层设计时,就将其融入了“议会民主和直接民主”双重元素。苏维埃民主政权不仅从制度上保障工农群众的民主权益,在保障广大工农群众民主选举权的同时,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在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前进行充分酝酿、协商,在选举中充分尊重选民的意愿,在选举后对选举出的代表进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选举民主的最初实践时,协商民主就如影随形。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02期)

《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古田会议决议》

国家级期刊。

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这个刊的级别应该很高。全国就只有三座这种学校。。。

国家级期刊。

摘要: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支撑,是我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改向、不变色的政治保证,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政治意义  习主席指出,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  习主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军都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动摇,永葆老红军本色。[1]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保证。习主席明确指出: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想方设法进行渗透和破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妄图以“政治转基因”取代“红色基因”,使我军变质变色,脱离党的领导,具有很大的欺性和很强的渗透力,容易动摇我军官兵的政治信念,动摇官兵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坚定性;另一方面,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必然会在军队中反映出来,必然会对我军的优良传统、官兵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继承和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官兵在各种复杂斗争中经受住严峻考验。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坚无不摧、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纵观人民军队90年的历史,靠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军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军旗所指,所向披靡,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今天依然如此,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2]  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的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我军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明确指出,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为一定阶级和政党服务的,无产阶级军队必须由一个理论上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这是建军的原则问题、核心问题。对我们这支军队而言,要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确保我军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的大问题。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是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核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军队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看家法宝。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确保我军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保证的大问题。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风优良是保证。习主席指出,我们这支军队,战争年代没有被残酷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打垮,进城后没有被“糖衣炮弹”打垮,靠的就是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形势下,我军建设发展的内外环境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使命任务、组织形态和官兵成分发生深刻变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和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对官兵思想产生影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我们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永葆我军优良作风的关键。[3]  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有力  保证  习主席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面对这场关乎军队未来的时代大考,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作风?实现改革强军,建设强大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根基。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敏感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端正态度正确面对。改革中无论是编制的调整、结构的优化还是资源的配置,都与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改革必然需要一部分人作出牺牲。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好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在改革触及个人利益之时,打破个人利益的小九九,要敢于站出来,主动靠上去,勇于自我牺牲,积极成就大局。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复杂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党和国家面临大事,每当改革发展处于关键的时刻,各种敌对势力对我思想文化渗透就会更加剧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会更加的尖锐复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格外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艰巨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会遭遇绕不开、躲不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条条框框的限制等。改革不是“修指甲”,不可能皆大欢喜。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充分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保持我军性质宗旨本色,保证军队改革的正确方向,从而推动我军发生深刻军事变革,引领强军兴军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作者:赵艳等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弘扬优良传统作风,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部队军队党的生活2014(10)   [2]徐红云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唤回军人血性中国边防警察2016(1)   [3]杨俊、杨海斌在弘扬优良传统中铸牢强军之魂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1)   [4]杨春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动力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6)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c刊

这个刊的级别应该很高。全国就只有三座这种学校。。。

弘扬,我军优良的传统。加强对战时的思想教育,激发战士们报效祖国的决心,牢记军人使命,勇于担当。凝聚军心奋勇杀敌。

《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古田会议决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核心

摘要: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支撑,是我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改向、不变色的政治保证,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政治意义  习主席指出,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军队建设的大问题。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  习主席强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军都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动摇,永葆老红军本色。[1]  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保证。习主席明确指出: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军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想方设法进行渗透和破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妄图以“政治转基因”取代“红色基因”,使我军变质变色,脱离党的领导,具有很大的欺性和很强的渗透力,容易动摇我军官兵的政治信念,动摇官兵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坚定性;另一方面,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必然会在军队中反映出来,必然会对我军的优良传统、官兵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继承和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官兵在各种复杂斗争中经受住严峻考验。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军坚无不摧、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纵观人民军队90年的历史,靠着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军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军旗所指,所向披靡,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今天依然如此,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2]  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习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在长期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的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关系我军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的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明确指出,军队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为一定阶级和政党服务的,无产阶级军队必须由一个理论上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这是建军的原则问题、核心问题。对我们这支军队而言,要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确保我军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的大问题。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是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核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是军队勇往直前、无往不胜的看家法宝。始终如一地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确保我军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保证的大问题。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风优良是保证。习主席指出,我们这支军队,战争年代没有被残酷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打垮,进城后没有被“糖衣炮弹”打垮,靠的就是保持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形势下,我军建设发展的内外环境与过去相比有很大不同,使命任务、组织形态和官兵成分发生深刻变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和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对官兵思想产生影响。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我们要经受住各种考验,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永葆我军优良作风的关键。[3]  三、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有力  保证  习主席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面对这场关乎军队未来的时代大考,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作风?实现改革强军,建设强大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根基。  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敏感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端正态度正确面对。改革中无论是编制的调整、结构的优化还是资源的配置,都与个人的利益休戚相关,改革必然需要一部分人作出牺牲。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好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在改革触及个人利益之时,打破个人利益的小九九,要敢于站出来,主动靠上去,勇于自我牺牲,积极成就大局。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复杂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党和国家面临大事,每当改革发展处于关键的时刻,各种敌对势力对我思想文化渗透就会更加剧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会更加的尖锐复杂。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格外保持思想定力、政治定力,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艰巨性提示我们,只有弘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每前进一步都会遭遇绕不开、躲不过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的束缚、利益固化的藩篱、条条框框的限制等。改革不是“修指甲”,不可能皆大欢喜。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充分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  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只有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保持我军性质宗旨本色,保证军队改革的正确方向,从而推动我军发生深刻军事变革,引领强军兴军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作者:赵艳等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弘扬优良传统作风,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部队军队党的生活2014(10)   [2]徐红云在弘扬优良传统中唤回军人血性中国边防警察2016(1)   [3]杨俊、杨海斌在弘扬优良传统中铸牢强军之魂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1)   [4]杨春光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动力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6)

国家级期刊。

《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李慎明自选集》《纵马湘赣》《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电视片总撰稿、《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电视片总撰稿。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黄皮书系列)、《邓小平理论研究前沿报告》等数十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电视片总撰稿。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 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主要论文1.《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红旗文稿》2013/09。2.《时间不在资本主义一边——高新科技在革资本主义的命》,《红旗文稿》2013/03。3.《关于搞好比较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国际政治研究》2013/01。4.《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上)——俄罗斯人在诉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3。5.《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下)——俄罗斯人在诉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4。6.《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0。7.《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住房的两重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05。8.《“资本主义冬季之后是社会主义的春天”——李慎明对当今世界格局及发展趋势的深度剖析》,《国外社会科学》2012/05。9.《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导报》2012/12。1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政策》2012/01。 11.《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红旗文稿》2011/06。12.《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亟须抓紧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自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4。13.《厘清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话语的本质内涵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国外社会科学》2011/01。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考——“十二五”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人民论坛》 2011/09。15.《洞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教材——重温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党建研究》 2011/02。16.《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01。17.《“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科学咨询》2011/02。18.《新中国61年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经验》,《红旗文稿》2010/23。1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2。20.《国际金融危机现状、趋势及对策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6。21.《七大资源匮乏呼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红旗文稿》2010/10 。22.《正确认识和处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几个重要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01。23.《关于民主与普世民主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06 。24.《贯彻科学发展观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前线》2008/12。25.《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探索和贡献》,《人民论坛》2008/18。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深入学习研究的十个问题》,《前线》2007/01。27.《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党建》2007/02。28.《“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视野中的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4。29.《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其重大意义》,《前线》2007/07。30.《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中国社会科学》2007/06。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人民出版社2011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