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投稿

发布时间: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投稿

1. 瀚青.梅贻琦学校管理思想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2002年第三期.  2. 瀚青 葛洪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中国道教,2002年第四期  3. 瀚青 历史比较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  4. 瀚青 梅贻琦德智体美劳诸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石家庄师专学报,2003年第一期  5. 赵俊杰 杨贤江论教师修养,《杨贤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6. 瀚青 葛洪的师道观和体育观,中国道教,2004年第三期  7. 瀚青 徐特立学习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六期  8. 瀚青 梅贻琦通才教育和师道观,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9. 瀚青 孔子教育思想的民本性因素,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六期  10.赵俊杰 先秦儒家师道观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四期  11.赵俊杰 李觏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二期  12.瀚青 葛洪的学习和人才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一期  13.瀚青 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9年第五期  14.赵俊杰 金朝女真民族教育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一期  15.瀚青 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九期  16.瀚青 香港开埠初期中文学塾发展述论,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1年第五期

不了解这本刊物,如果其他学报也能发的话,给你提供《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 理论探索与创新、经济管理与改革发展、法学探讨、文体艺术、史学与哲学、教育研究、域外文化学习与研究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栏目: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化学与环境工程、数理科学、经济理论与管理科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术研究成果 如有意向,可通过 与编辑联系。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学院学报期刊本校的会容易投稿的。发表学报是很多需要发表论文的作者的选择之一,学报和普通期刊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一些作者,其实学报和其他刊物一样,也有不同级别的划分,有普通学报,也有核心学报,相比较而言,当然是普通学报好发表一些,如果是大学生发表论文,建议大家可以优先选择本校的学报,更容易发表一些,本校自办学报一般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的论文。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物理问题解决与元认知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具体学科,分析了元认知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物理问题解决对元认知进行有效开发。  【关键词】物理;问题解决;元认知  元认知( Metacognition)是弗拉维尔70年代提出的,此后关于元认知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记忆和问题解决三大领域,其中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是九十年代才开始的。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元认知水平较高,元认知策略可以修补知识水平的欠缺以及补充、完善问题。  本文采取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方式,从物理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元认知的实质出发,探讨元认知在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其有效开发。  一、元认知在物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1976年弗拉维尔对元认知的定义: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及其实施的控制,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 1979年Kluwe认为:元认知是明确专门指向个人的认知活动的积极的、反省的认知加工过程; Schraw & Dennison( 1994)定义: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学习反省、理解、控制的一种能力。元认知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中的核心成分,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元认知对物理问题解决的目标进行修正。[1] 元认知使得解题过程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使解题者的心理活动都朝着目标靠拢。目标是问题解决者主观经验的知觉,它既是问题解决的开始,也是问题解决的归宿,它对问题解决的进程进行指导。解题中问题解决者要监控其解题计划,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致使物理问题解决得以顺利进行。   元认知操作驱动物理问题解决的策略。解决物理问题需要一定的策略。策略是在思维模式的作用下反应出来的,它影响着物理问题解决的效率。问题解决者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认知操作。(1)激活思维并制定策略,即以目标为出发点,将物理材料放入已有的知识背景中,在操作系统的作用下激活认知结构。在元认知基础上,根据材料系统在认知结构中的相似性,寻求物理认知结构中的“相似点”,把问题改组为适合原有知识的形式,或把以前知识通过经验加工成适合现有问题的形式,从而制订解题策略;(2)改组和实施策略,即通过对问题解决进程的反馈,面对问题,有多种解题方法,问题解决者要进行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对问题解决策略的评价,如果发现目标确信无疑而又达不到或不能顺利达到目标时,则将怀疑其策略,有必要对策略进行调整。   元认知增强解题者在物理问题解决中的主体意识。鉴于物理学科的特点,一般解决物理问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解题者能自我激活,发挥自我作用,排除障碍,产生问题解决的欲望。而元认知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存在着内反馈的调节。(1)通过元认知知识,使解题者能审清题意,对问题的类型、难易程度、所用的知识有初步了解,使其能主动选择有效解题策略;(2)元认知体验的自我启发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参与,产生“知”与“不知”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产生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原有的思维进行扩充,可以克服障碍,调动解题者的积极性和自信心;(3)元认知的监控作用,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整个阶段,解题的前计划,解题过程中的监测,解后的评价、反思。  二、通过物理问题解决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  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往往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出来,龚志宁(1999)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导致学困生成绩低于优生。有人曾经对比优生与物理学困生解题过程研究中。发现元认知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决定物理成绩高低。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应加强学生物理问题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培养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元认知在学生自我意识产生之后才发展起来。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学生不能对自己正在操作的认知对象进行积极的计划、监测、评价、反思。自我意识是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对人的认知活动起着监控作用。在解题学习中,人的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在问题感知、表征、思考、记忆和体验的意识,对自己的目的、计划、行动以及行动效果的意识。  2.剖析思维过程,加强思路教学。以往教师解题只注重解题过程本身以及解题的结果,而忽略学生元认知作用的过程。元认知是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时刻在发挥作用,要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应该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元认知发挥过程。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向学生示范自己如何分析、寻找有效策略,最终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有时教师也会进入死胡同,但有能力排除障碍。有时教师也犯错,但他运用元认知监控可以修正问题…总而言之,展示教师思维过程,将教师自身过程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展现给学生。[2]  3.传授解题的元认知策略  (1)善于利用波利亚“自我提示语”  Polya波利亚在他的解题理论著作中所给出很多提示语,都是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在解题时经常自觉地运用这些提示语,是提高解题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果问得合适,就可能引出好的答案,引出正确的想法。他的基本模式为:  第一步——阅读题意,表征问题;第二步——拟定计划,执行步骤;第三步——评价和反思  (2)同学之间相互质问(Inquiry)和争论(Argument)  质问是学生常采用的方法。学生对一些问题常常被动的接受,争论很少受到重视,但它与询问一样重要,(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84页)通过争论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比被动地接受强四倍,对一些思考型强的、有多种解法的问题,留给学生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为什么那样做?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让同学之间相互质疑和争论,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做法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使学生对自己所解的题目有更深层的含义。  4.加强不良结构问题的教学  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相对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 ),学生经常面对的是结构良好问题,目标定义明确,提供多种解题方法,而结构不良问题比较模糊,问题不明确,具有不清楚的目标和多样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属于开放型题目,对问题很难得到明确的方法。学生对知识不能迁移,而教育者往往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国外有这方面的研究,表明经过结构不良问题的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解题能力有很大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元认知水平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需要师生共同协作。教师应把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纳入自己的教学目标中,在问题教学中,不断渗透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训练内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注意元监控的实施,只有这样,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得到开发。  【参考文献】  [1]朱德全,宋乃庆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元认知开发[J]学科教育研究,1997,(6).  [2]周丽芳元认知及其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  希望对您有帮助。

[1]李晓娜 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D]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 [2]罗佳 如何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3]范艳梅 如何调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J] 企业家天地,2008,(1) [4]周明霞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8,(S2) [5]孙旭,熊静中,刘香进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我校英语定级考试初探[J] 石油教育,1996,(1) [6]庞晖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7]吴微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活力研究[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8]朱琳 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以高中英语为例谈课堂调动[J] 德州学院学报,2011,(S1) [9]徐敏,胡海涛 如何调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10]巢娟娟 如何激发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J] 成功(教育),2011,(9) [11]田运平 论激发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J] 价值工程,2010,(33) [12]陈瑞芳 略谈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J] 海外英语,2011,(1) [13]吴边,郭熙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4]李海涛,周立学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15]郭军强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探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16]万红 浅谈高职学生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1,(4) [17]司国林 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英语复习积极性[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18]刘静 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9) [19]方青卫 大学英语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 [20]杨楠 如何增强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2) [21]刘利萃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 现代农村科技,2010,(9) [22]宋磊 浅析高职英语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23]杨丹,刘伟荣,曲景秀 对调动医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探索性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2010,(2) [24]伍碧鸽 成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行动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 [25]罗晗,何木英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5) [26]赵星星 论如何提高艺术类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7]管弦 运用PowerPoint辅助口头陈述以提高成人英语学习积极性[J] 海外英语,2010,(2) [28]曹南乐 影响大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分析——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J] 现代交际,2010,(6) [29]黄泽香 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9) [30]冯建瑞 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31]孟琳 成人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10) [32]蔡文靖 试论如何提高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3]黄国芬 师生关系与英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0,(29) [34]杨国英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35]何泺 浅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6]马皓 以语句意义唤醒英语学习积极性[J] 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37]李纪文 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 [38]李东利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1) [39]汪达志 如何调动职高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40]欧阳小飞 利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41]屈春芳 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才智,2009,(15) [42]赵秀芬 教师如何调动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沧桑,2009,(4) [43]肖琪 浅析电大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44]唐玥 课后作业评价与学习英语积极性的相关探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5]陈特丽 如何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J] 才智,2009,(21) [46]贾增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 [47]孙卫斌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J] 内江科技,2009,(10) [48]红艳 新课标下调动高中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初探[J] 成功(教育),2009,(10) [49]李艳 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调动[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6) [50]张兴群 充分调动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6)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稿费

准确。因为课题题目只要能表述清楚课题研究内容就可以。《托起明天的太阳》是由王桂儒创作的实体书。可以作为研究课题题目。主要讲起教育家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这既不符合实际情况,更不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所以作者想做些开创性的工作,组织编写《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以宣传教育家的事迹,反映教育家的成长,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本书为其中一册。王桂儒:原天津市第一零九中学校长,现任该校党总支书记。同时,任天津市南开区育贤中学法人,天津市人大代表(12-15届),天津市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督学,天津市教委基础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教科院学报》和天津市《德育研究》常务理事。特级教师,出版教育专著《发展性教学策略培养》,主持或参与重大课题数十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科研百名科研专家、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你在百度上搜一下“中国写手之家”,那个里面的关于投稿的信息是比较全面的,应该有你要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投稿格式

不知道,你可以去官网查查~

文章必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的编写执行GB6447-86规定,篇幅为150~300字;英文摘要在15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具有相同的内容。摘要使用第三人称。内容应包括目的、过程及方法、结果和结论。

不了解这本刊物,如果其他学报也能发的话,给你提供《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栏目: 理论探索与创新、经济管理与改革发展、法学探讨、文体艺术、史学与哲学、教育研究、域外文化学习与研究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栏目: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化学与环境工程、数理科学、经济理论与管理科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术研究成果 如有意向,可通过 与编辑联系。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投稿要求

不知道,你可以去官网查查~

来稿的要求:  1 内容 科学技术、理论论著,实验及技术研究,综述,临床研究,病案讨论,护理研究,病例报告,等。  2 格式 为便于科技期刊数据库著录和检索,特对来稿格式提出如下要求:  1 题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便于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论著文章必须有英文题名。题名中不使用缩略语和非公知公用的字符、代号。  2 作者和工作单位 多位作者在同一单位时,在姓名下注明单位,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多位作者不在同一单位时,先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阿拉伯数字序号,然后在姓名下面按顺序注明单位,省(市)和邮政编码。中国作者还须在姓名下面注上主要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其中,姓氏拼音全大写,复姓连写,空一格后写名字拼音,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双字名者中间用连字符。  例: 张 颖 王锡联 诸葛华  ZHANG Ying , WANG Xi-Lian , ZHUGE Hua  3 作者简介 凡论著文章,应在首页右下角注明“作者简介”,例如: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出生地,毕业学校,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等。  4 论文摘要 论著类文章必须写300字左右的摘要,科技论著还必须写英文摘要。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应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项撰写。摘要中不使用图表,公式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英文摘要用“Abstract:”标注,并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 关键词 论著类文章必须有3—5个关键词,中间用“;”隔开,有英文摘要者亦须写英文关键词。  6 分类号 统一用《中国图书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注于关键词下面。  7 基金项目 各类基金项目应在首页左下角注明(含基金编号)。  8 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顺序和数字序号应与文中一致。亦用方括号括上。  2 注明内容有作者姓名(名后不加责任说明),多位作者间用“,”隔开,三位以上作者只录三位,逗号后加“等”;文献题名全称及方括号注明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出版地后用“:”,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止页码,最后用“”结束。   来稿请用A4标准纸打印,字迹清楚,不用《简化字总表》内没有的自造字。打印稿应留足天、地和左订右注空间,加大行、字间距,用大5号以上字体。注意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  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否,概不退稿。3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稿件。来稿如不允许删节,请注明。稿件被刊出后1个月内本刊当奉送当期《学报》2册和稿酬。本院稿件应有科主签荐意见,院外稿件应有单位主管业务部门签章。

1、投稿者应了解同一资料不能一稿两投。对可能会认为是重复发表的报道,应事先予以说明。如已在国内外会议宣读,请在文稿上注明。2、文稿应数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文字精练,书写工整。论著全文(包括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表和图的篇幅)及综述、讲座(含参考文献)5000字左右;短篇报道、病例报告不超过1800字。简化字限用国务院第1次公布的方案,勿自造异字。3、文稿请尽量采用打印稿,在文末注明全文字数。手写稿请用16开400字稿纸正楷书写,标点符号也占一格。不收复写或复印稿。4、中文句中的外文首字母,除专用词外一律小写。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包括括号、连字符、破折号等)须写清楚,并注意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与上下角字。英文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应写明中、英文全称。5、题目应简明确切地反映本文特定内容,一般20字左右,尽量不使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必须一致。前瞻性科研课题请注明经费来源、基金项目及项目编号。6、作者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文章每位作者应该是论文学术内容的构思者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修改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本文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写在脚注或致谢项中。为使全国科技论文统计时能准确、及时、全面地收录科技论文情况和提高论文分析质量,请投稿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份、性别、技术职称、学位、社会职务。稿件内容包括作者排列顺序(多科室作者应连续排列,不能并列)需征得全体作者同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