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查询

发布时间: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查询

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①孔孟儒学强调“克己复礼”,维护的是礼乐制度;董仲舒强调大一统,维护的是封建制度。②孔孟儒学不事鬼神,董仲舒将皇权神圣化。③董仲舒糅和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外儒内法。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①吸收了佛道思想,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②将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如”天理“等。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  一、A级学术期刊  A1级:(3)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  A2级:(11)  《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现代外语》、《数学学报》、《计算机学报》、《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动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求是》  二、B级学术期刊  B1级:(4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生态经济》、《消费经济》、《世界经济》、《财政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统计研究》、《税务研究》、《投资研究》、《审计研究》、《保险研究》ⅰ度丝谘芯俊贰ⅰ吨泄驳呈费芯俊贰ⅰ墩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高等教育研究》、《文学评论》、《科研管\\理》、《应用数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法学》、《中国体育科技》、《中国图书馆学报》、《学术月刊》、《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电子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软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  B2级:  经济学:(10) 《财经科学》、《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地理》、《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  管理学:(10) 《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战略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宏观经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导刊》  金融学:(8)《国际金融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银行与企业》、《农村金融研究》、《金融论坛》、《国际金融》、《金融与经济》  保险学:(6)《中国保险》、《保险理论与实践》、《保险职业学院学报》、《社会保障研究》、《上海保险》、《中国社会保障》  世界经济学与贸易经济学:(8) 《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文汇》、《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问题》、《中国流通经济》、《国际贸易》、《商业时代》(理论版)  农业经济学:(7)《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乡镇企业研究》、《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  财政税收学与投资学:(6)《国有资产管理》、《中国资产评估》、《中国财政》、《中国税务》、《涉外税务》、《税务与经济》  会计学:(8)《财务与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审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中国会计评论》、《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统计学:(6)《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统计》、《预测》、《统计与决策》、《统计与预测》、《统计与信息论坛》  法学与人口学:(8)《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  政治学:(8)《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建研究》  哲学:(7)《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  语言学:(8)《当代语言学》、《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外国语》、《语言研究》、《外语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  经济信息与系统工程:(7)《经济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中文信息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  计算机科学:(5)《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中国图像图形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商务与电子技术:(8)《电子商务》、《中国金融电脑》、《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通信学报》、《电子技术应用》、《光电工程》、《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数学:(12)《系统科学与数学》、《运筹学学报》、《应用数学》、《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高校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数学进展》、《应用概率统计》、《数学年刊·A辑》、《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教育学:(8) 《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学学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体育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学:(3)《大学图书馆学报》、《档案学研究》、《情报学报》  历史学:(3)《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综合性社科:(12)《文史哲》、《民族研究》、《旅游学刊》、《城市发展研究》、《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学术研究》、《中国科学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国外社会科学》、《中国劳动科学》  高校学报:(13)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  中央各部委主办学术期刊(须入选CSSCI)  三、C级学术期刊  除以上A、B两类所列期刊之外,凡进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均认定为C级学术期刊。

l1、儒学兴起的主要表现: ①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的地位上升。 ②汉武帝时期,太学的设立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③科举制度使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比较: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不 同 点 原因 秦刚刚统一;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西汉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态度 排斥、打击 尊崇 手段 简单粗暴 倡导、劝勉、教化 作用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相 同 点 目的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实质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 作用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3、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①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行政强制,更不能依靠暴力。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文化的发展是连续的,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第二部分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理学基本含义: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 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 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2、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 汉武帝—— 正统。 2.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尤其是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的地位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1)先声——韩愈、李翱: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 “北宋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忠、 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 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张载 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 “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颢、程颐兄弟 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 “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理论来源:二程+张载; 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 (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查询网址

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现在讲马列主义嘛 自然儒家就慢慢的变淡了 三国演义里 两军对垒时 的阵型 就能体现出 儒家思想对军事的影响! 如果要一些长篇大论的就baidu一下好了

前言上编儒家文明总论第一章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上古文明和三代文明一、严重的自然环境挑战二、上古文明三、三代文明第二章宗法封建等级制和礼乐文化的衰落儒学的产生和在先秦的发展一、宗法封建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坏乐崩二、士阶层的形成和百家争鸣三、孔子和儒学的产生四、孟子对儒学的捍卫和发展五、苟子对儒学的发展六、《易传》、《中庸》的天道观和先秦儒学的完成第三章中国文明的重建儒家文明的形成一、不为统治者重视的“显学”二、焚书坑儒儒学的一次严重挫折三、汉初政治家对秦灭亡原因的反思和儒家对自身的反思四、独尊儒术儒家政治思想向统治者政治观念的转化五、士阶层的“儒”化六、儒学向广大民众的灌输七、在中国文明重建中儒学的决定性结构作用第四章前期儒家文明汉唐文明一、今文经学及经学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影响二、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及与谶纬合流三、古文经学和对神学思潮的批判四、玄学的兴起和援道入儒五、佛、道二教的兴盛和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六、以儒学为主导,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格局之形成七、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第五章后期儒家文明宋元明清文明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积贫”、“积弱”二、政治经济改革的失败和北宋后期的思想转向三、三纲五常的天理化和程朱理学四、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之确立及其对儒家文明的影响五、阳明心学及其思想解放作用六、基督教的传人和儒家文明对西方科学的受容七、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第六章儒家文明的基本特点一、天论、天人之学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二、人学和人际关系特点三、“内在超越”与对宗教的批判和容纳中编儒家文明各领域第七章政治一、温和的君主专制政体二、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三、官僚制和文官政治四、官吏的选举举荐和科举五、《春秋》决狱和法律的儒家化六、人治主义政治七、王朝更迭和不变之道第八章经济一、重农主义和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二、“制民之产”和“限民名田三、地呈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四、手工业和商业五、城市和市民六、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第九章教育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的普及二、学校制度三、教育内容和方法四、教育的目的第十章文学艺术一、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二、文学三、音乐四、绘画五、建筑第十一章伦理风俗一、天理良心道德的超越性根据二、后天的道德修养三、三纲五常和道德规范四、孝悌观念和家庭伦理五、忠君爱国观念六、成仁取义和气节七、礼俗二第十二章宗教信仰一、尊天敬祖观念和坛庙祭祀制度二、神化和祭祀异常人物三、民间的万物有灵论观念和破淫祀四、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一、儒学文明形成前的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二、儒家的自然观和科技思想三、一度辉煌的中国科学技术四、儒家文明晚期科技发展相对缓慢及其原因下编儒家文明的衰微第十四章后期儒家文明发展的停滞和相对落后一、十四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二、儒家文明的停滞三、停滞的原因四、鸦片战争儒家文明相对落后的暴露五、保持儒家文明原样只引进科技之尝试的失败第十五章整合社会的失败一、康、梁变法儒家权威的最后资源二、洪宪帝制传统权威的滥用三、乡村建设现代儒家的尝试及其失败第十六章教育理想的失落一、教育理念的转变与科举制的废除二、传统书院的现代命运第十七章孔子和儒家的近代命运一、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二、命运多舛的儒家传统结语批判与继承

太大了。一言难尽啊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查询系统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迎来儒学的繁荣发展。沿承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儒家思想的理论建构与发展,作为民族哲学的儒学应积极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调整与挑战,面对中华民族的新发展,开拓出新的辩证吸收西方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出指引。  民族复兴与儒学的现代建构  谈到儒学的时代使命,不能不从回顾上个世纪儒家哲学在发展期对历史使命的认识与承担说起。  近代以来中国遇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挑战。儒家的回应也是对这个宏观文化挑战的回应。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儒家的回应以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冯友兰等人哲学体系的出现为代表。这些哲学体系不是对某个西方文化思潮的回应,而是对整个近代西方文化冲击和挑战的回应。同时,它们又是这个时期民族复兴意识高涨的产物。中华民族复兴意识的普遍高涨,成为这一时期儒家哲学的根本支撑。换言之,没有这一时期旺盛的民族复兴意识,就不可能有这些儒家哲学的现代构建。  在儒家哲学的这一发展期,熊十力坚持孟子所建立的本心的哲学思想,依据大易的原理,将本心建立为一个绝对的实体;这个实体是宇宙的实体,故同时建立了一套关于“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因而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宇宙论建构的哲学体系。马一浮把传统的经学、理学综合成一体,认为一切道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各种学科)统摄于六艺;他所讲的六艺就是六经,故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经典学重建的哲学体系。冯友兰继承程朱理学对理的世界的强调,通过吸收西方的新实在论,在哲学里面建立起一个理的世界,作为儒家哲学形上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冯友兰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形上学建构的哲学体系。梁漱溟早年研究东西文化论,后来又不断建构新的哲学。上个世纪40到70年代,他一直在努力完成一本书,叫做《人心与人生》。梁漱溟主张心理学是伦理学的基础,所以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哲学体系。贺麟则强调“以儒家思想为体、以西方文化为用”,或者说“以民族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对儒学复兴进行了系统设计。  上述现代儒家哲学家(也称新儒家)的工作表明,这个时期建构性的、新的儒学出现了。这种新儒学对时代的回应,基本上采取的是哲学的方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哲学的回应”为儒学主要存在方式的时代。上述这些重要哲学思想体系的准备、阐发乃至建构,都与抗日战争带来的民族复兴意识高涨有直接关系:由于这是一个民族意识高涨、民族复兴意识勃发的时代,所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哲学的重建也得到很大发展。贺麟在当时表达了这种文化自觉,他认为:“中国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时代。民族复兴不仅是争取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争中华民族在国际政治中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的复兴,其主要的潮流、根本的成分就是儒家思想的复兴、儒家文化的复兴。”“儒家思想的命运是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盛衰消长同一而不可分的”。  儒学的当代“在场”:学术儒学与文化儒学  新儒家是以哲学的方式承担起自身时代使命的。然而,儒学的时代使命并不限于“哲学地”回应时代,而是更为广泛。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儒学在当代的存在特性和功能。  儒学的存在不等于儒家哲学家或儒家哲学体系的存在,不能认为有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存在,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儒学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不仅仅是经典的解说,同时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民间、在老百姓的内心里面,儒学的价值持久存在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今天仍然受到传统儒家伦理的深刻影响。我们把在百姓内心存在的儒学,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没有自觉的儒学。正因为它不自觉,所以会受到不同时代环境的影响,不能顺畅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会被扭曲。  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潜隐层面之外,当代儒学也有显性的“在场”。必须强调一点,就是在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儒学的显性“在场”时,我们的儒学观念一定要改变,不能说一定要有儒家哲学家儒学才存在、才“在场”。在当代中国,30多年来虽然没有出现像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那样的儒学哲学家,但在这个时期,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个方面是学术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儒学发展演化的脉络,梳理儒学理论体系的义理结构,阐发儒家的各种思想,包括深入研究现代新儒家的思想,这套系统我称之为学术儒学。学术儒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儒学。近30年来,我国很多文化思潮与文化讨论跟儒学有直接关系,比如,讨论儒学与民主的关系、儒学与人权的关系、儒学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儒学与文明冲突的关系、儒学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些讨论中,很多学者站在儒家文化的立场来阐发儒学的积极意义,探讨儒学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方式。他们不仅阐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和理念,也与当代思潮进行了多方面互动,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层面和思想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些讨论和活动,也构成了儒学的一种“在场”方式,我称之为文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儒学是儒家哲学的一种表现,是其在现代社会日常文化领域发挥批判和引导功能的表现。哲学的存在有不同的形式。尤其在当代社会,哲学应突破仅仅追求哲学体系的传统观念,更加重视对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引导,这一点也适用于儒学与儒家哲学。  所以,我们决不能说这30多年来没有出现儒家哲学大家,儒学就是一片空白。除了潜隐的存在形式以外,我们还需理解更为多样的儒学存在形式,所以我用学术儒学和文化儒学来概括和表达这个时代的儒学“在场”。事实上,在这个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比起出现几个抽象的哲学体系,学术儒学和文化儒学对社会文化与社会思想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更深入,同时它们也构成了儒学未来发展的基础。  对儒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进入21世纪,儒学复兴面临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如前所述,百年来儒学发展的第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意识、民族复兴意识高涨的时期。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儒学现代复兴的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到来了。儒学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儒学研究者如何参与这次儒学复兴,成为重大时代课题。在我看来,除了前面说到的学术儒学与文化儒学应继续努力发展之外,至少还有几个方面的理论课题应受到重视:如重构民族精神,确立道德价值,奠定伦理秩序,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精神文明,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儒学复兴要参与的重要思想理论工作。儒学只有自觉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使命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以上这些重要工作之外,还有一项中心工作应予以关注,即儒家哲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儒家哲学应当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继往开来的见证,而且将是多彩多样的。新的儒家哲学将在传统儒学与现代新儒学的基础上,在学术儒学、文化儒学的配合下,随着中华文化走向复兴、走向世界而展开和显现。可以期望,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文化大讨论,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国学热积累,伴随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进程,新的儒家哲学登场是指日可待的了。  (作者为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中 国 儒 学 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孔孟之道:儒家文化总论 传统文化复兴下的虚像与实像 / 王锟 是玄文化还是道器并重的文化 / 刘明武关于儒学的现代转化问题——评现代新儒家的儒学转化观 / 陈寒鸣“中国儒学文化”讲辞 / 柯小刚儒学智慧的开显与社会及其文化的双重反思 /[新加坡]李诗锦大陆当代儒学巡礼 / 牟钟鉴儒学意蕴新析 / 张立文绝地天通:从生活感悟到形上建构 / 黄玉顺“生活儒学”导论 / 黄玉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 韩德强儒学何在?儒学何为?——试论儒学的现存状态和未来命运 / 刘东超中华文化之人文意识的真知 / [新加坡]李诗锦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 / 邓曦泽中国哲学前沿报告(2002):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 贾红莲仁学 儒学:论孔孟区分于五经和宋明的必要 / 李幼蒸反专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传统(上篇)(中篇)(下篇)/ 韩星论“我海他川”的言说方式——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 邓曦泽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 楼宇烈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 杨庆中论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 / 彭永捷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 彭永捷“经典诠释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笔谈 / 倪梁康 陈少明 陈立胜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传承意识 / 徐克谦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 梁治平读张祥龙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陈嘉映听的哲学——以“圣”“智”为线索 / 张丰乾何为儒家之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杜维明著、彭国翔译 道不同,相与为谋 —— 评《原道》 / 张耀南 儒家文化传统的内在结构 / 黄光国 关于“儒学三期说”之辨正——就教于李泽厚先生 / 黎汉基 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 / 杨光京儒家思想与现代世界“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寻求 / 江日新“中国哲学”能成立吗?/ 黄玉顺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对于儒家的一种新的解释方式 / 干春松 儒学·新儒学·价值形而上学 —— 黄克剑先生访谈录 儒学历史命运论纲——从19、20世纪看21世纪 / 袁伟时 评当代儒学中的原教旨主义 / 刘清平儒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景 / 杜维明 无根的仁爱——论孔孟儒学的深度悖论 / 刘清平 传统:具体而又普遍 / 丁为祥中国优秀传统与廉政文化 / 盛邦和有关儒学的自觉自识——兼评对儒学的误会与非议 / 郭齐勇 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 黄克剑 继承“五四”,发展儒学 / 杜维明 我所理解的儒学 / 蒋庆 中国本土思想中的情感与真实——对葛瑞汉和汉森的回应 / 徐冰 老子思想与儒道互补 / 白奚 新儒家的天命 / 张树业 儒家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定位及命运 / 高予远 中国哲学正本清源论要 / 鞠曦 孔子的思想体系 / 韩星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 张祥龙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的思考 / 叶秀山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 / 张祥龙儒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前景 / 杜维明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和周边问题 / 成中英解悟与超越——蒙培元先生答客问 / 蒙培元 笔答 赵汝明 整理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 / 姜广辉哈佛说儒 / 郭齐勇“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问题、方法和向度学术座谈会”1月4日在京召开论《周易》与中国文化轴心期大转型 / 黄玉顺近五年来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 郭齐勇 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 / 李德顺汉学西渐说--中国人的价值与中国人的出路 / 曾江涛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学再阐释 / 蒙培元儒的起源 / 徐山传统与道统——儒家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 / 朱人求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 / 周剑铭儒学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郭齐勇先生访谈录 / 郭齐勇 王达三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 / 林桂榛“天下”宇宙观的衍变及其哲学意蕴 / 刘军平中西文化视域中 Being 的双重含义 / 邓晓芒为什么是思想史 ——“中国哲学”问题再思 / 葛兆光关于“中国哲学”的若干问题浅议 / 陈来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 赵吉惠中国哲学前沿报告(2001):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 / 干春松波士顿学者论儒家(7)正统之外的正统——Philip J Ivanhoe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6)《论语》、希腊哲学与现代文明(续)——David RSchiller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5)《论语》、希腊哲学与现代文明——David RSchiller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4)变换时空看儒家——Peter K Bol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3)耶酥和孔子在此相遇——R Neville, J Berthrong,PM John和M Ing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2)杜维明论儒学复兴的几件事 / 方朝晖波士顿学者论儒家(1)杜维明论儒家的跨文化发展 / 方朝晖 中国哲学应对人类进步有更大贡献——蒙培元教授访谈录 / 余治平中国思想与现象学还原 / 周剑铭人文进化学提要 / 陇菲寻读《原道》整十年 / 耿心 重建第一实体——在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的历时解读 / 黄玉顺人道主义与仁道主义,民主主义与民贵主义 / 李之鼎中国人的心灵和思想 / 杨光京 蒋庆、史罗——阳明精舍对谈实录 心灵境界:中国哲学的超越阐释 / 黄玉顺 逾淮之橘:“中国人文(道)主义”/ 李之鼎 徽州:儒教圣地——兼论汉以后儒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宗教 / 张其成 《史记》与中国文明 / 陈强 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 郭沂 儒墨之辨 / 黄克剑 “大共同体本位”与中国传统社会 / 秦晖《国学举要——儒卷》序 / 蒙培元 任文利再论孔孟儒学滋生腐败的负面效应——兼答郭齐勇、杨泽波、丁为祥诸先生 / 刘清平 儒家“无为”说——从郭店楚简谈开去 / 叶坦中国哲学和符号学 / 李幼蒸 论孔孟德治观的负面内涵——兼析孟子描述的舜的腐败案例 / 刘清平 儒学的生存论视域——读蒙培元先生《情感与理性》所思 / 黄玉顺 儒家哲学与情感问题 ——《情感与理性》自序 / 蒙培元 后儒家论纲:颠覆传统儒家,弘扬儒家传统 / 刘清平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思想史的写法之一 / 葛兆光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 / 赖永海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 张祥龙 儒学·儒教·孔教 / 韩星 人文主义宗教与宗教人文主义 / 郭沂中国方式与中国观——几位德国思想家的中国观分析 / 张志扬易学与人文 / 杨庆中儒学的人文精神 / 张立文儒家文化的开放性 / 张立文论儒学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 / 赵吉惠中国哲学——独行于“危”、“微”途中的智慧 / 高予远仁学:中国灵魂的温柔枷锁 / 李之鼎汉语“是”的形而上之谜——“是”为什么发展为判断词?/ 萧娅曼“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 郑家栋The Times of Heaven in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y / Zhang Xianglong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 / 杜维明

传统文化概括的讲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既有各种思想文化,又有各地的风俗文化。而儒家文化是特定文化,就是以孔孟之道为主的儒家思想。因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帝王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言上编儒家文明总论第一章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上古文明和三代文明一、严重的自然环境挑战二、上古文明三、三代文明第二章宗法封建等级制和礼乐文化的衰落儒学的产生和在先秦的发展一、宗法封建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坏乐崩二、士阶层的形成和百家争鸣三、孔子和儒学的产生四、孟子对儒学的捍卫和发展五、苟子对儒学的发展六、《易传》、《中庸》的天道观和先秦儒学的完成第三章中国文明的重建儒家文明的形成一、不为统治者重视的“显学”二、焚书坑儒儒学的一次严重挫折三、汉初政治家对秦灭亡原因的反思和儒家对自身的反思四、独尊儒术儒家政治思想向统治者政治观念的转化五、士阶层的“儒”化六、儒学向广大民众的灌输七、在中国文明重建中儒学的决定性结构作用第四章前期儒家文明汉唐文明一、今文经学及经学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影响二、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及与谶纬合流三、古文经学和对神学思潮的批判四、玄学的兴起和援道入儒五、佛、道二教的兴盛和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六、以儒学为主导,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格局之形成七、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第五章后期儒家文明宋元明清文明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积贫”、“积弱”二、政治经济改革的失败和北宋后期的思想转向三、三纲五常的天理化和程朱理学四、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之确立及其对儒家文明的影响五、阳明心学及其思想解放作用六、基督教的传人和儒家文明对西方科学的受容七、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第六章儒家文明的基本特点一、天论、天人之学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二、人学和人际关系特点三、“内在超越”与对宗教的批判和容纳中编儒家文明各领域第七章政治一、温和的君主专制政体二、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三、官僚制和文官政治四、官吏的选举举荐和科举五、《春秋》决狱和法律的儒家化六、人治主义政治七、王朝更迭和不变之道第八章经济一、重农主义和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二、“制民之产”和“限民名田三、地呈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四、手工业和商业五、城市和市民六、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第九章教育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的普及二、学校制度三、教育内容和方法四、教育的目的第十章文学艺术一、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二、文学三、音乐四、绘画五、建筑第十一章伦理风俗一、天理良心道德的超越性根据二、后天的道德修养三、三纲五常和道德规范四、孝悌观念和家庭伦理五、忠君爱国观念六、成仁取义和气节七、礼俗二第十二章宗教信仰一、尊天敬祖观念和坛庙祭祀制度二、神化和祭祀异常人物三、民间的万物有灵论观念和破淫祀四、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一、儒学文明形成前的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二、儒家的自然观和科技思想三、一度辉煌的中国科学技术四、儒家文明晚期科技发展相对缓慢及其原因下编儒家文明的衰微第十四章后期儒家文明发展的停滞和相对落后一、十四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二、儒家文明的停滞三、停滞的原因四、鸦片战争儒家文明相对落后的暴露五、保持儒家文明原样只引进科技之尝试的失败第十五章整合社会的失败一、康、梁变法儒家权威的最后资源二、洪宪帝制传统权威的滥用三、乡村建设现代儒家的尝试及其失败第十六章教育理想的失落一、教育理念的转变与科举制的废除二、传统书院的现代命运第十七章孔子和儒家的近代命运一、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二、命运多舛的儒家传统结语批判与继承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查询入口

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前言上编儒家文明总论第一章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上古文明和三代文明一、严重的自然环境挑战二、上古文明三、三代文明第二章宗法封建等级制和礼乐文化的衰落儒学的产生和在先秦的发展一、宗法封建等级制度的瓦解和礼坏乐崩二、士阶层的形成和百家争鸣三、孔子和儒学的产生四、孟子对儒学的捍卫和发展五、苟子对儒学的发展六、《易传》、《中庸》的天道观和先秦儒学的完成第三章中国文明的重建儒家文明的形成一、不为统治者重视的“显学”二、焚书坑儒儒学的一次严重挫折三、汉初政治家对秦灭亡原因的反思和儒家对自身的反思四、独尊儒术儒家政治思想向统治者政治观念的转化五、士阶层的“儒”化六、儒学向广大民众的灌输七、在中国文明重建中儒学的决定性结构作用第四章前期儒家文明汉唐文明一、今文经学及经学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影响二、今文经学的神学化及与谶纬合流三、古文经学和对神学思潮的批判四、玄学的兴起和援道入儒五、佛、道二教的兴盛和儒家对佛教的批判六、以儒学为主导,以佛、道为辅翼的文化格局之形成七、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第五章后期儒家文明宋元明清文明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国家的“积贫”、“积弱”二、政治经济改革的失败和北宋后期的思想转向三、三纲五常的天理化和程朱理学四、程朱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之确立及其对儒家文明的影响五、阳明心学及其思想解放作用六、基督教的传人和儒家文明对西方科学的受容七、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第六章儒家文明的基本特点一、天论、天人之学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二、人学和人际关系特点三、“内在超越”与对宗教的批判和容纳中编儒家文明各领域第七章政治一、温和的君主专制政体二、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三、官僚制和文官政治四、官吏的选举举荐和科举五、《春秋》决狱和法律的儒家化六、人治主义政治七、王朝更迭和不变之道第八章经济一、重农主义和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二、“制民之产”和“限民名田三、地呈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四、手工业和商业五、城市和市民六、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反抗君主专制统治的斗争第九章教育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的普及二、学校制度三、教育内容和方法四、教育的目的第十章文学艺术一、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念二、文学三、音乐四、绘画五、建筑第十一章伦理风俗一、天理良心道德的超越性根据二、后天的道德修养三、三纲五常和道德规范四、孝悌观念和家庭伦理五、忠君爱国观念六、成仁取义和气节七、礼俗二第十二章宗教信仰一、尊天敬祖观念和坛庙祭祀制度二、神化和祭祀异常人物三、民间的万物有灵论观念和破淫祀四、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一、儒学文明形成前的中国科学技术成就二、儒家的自然观和科技思想三、一度辉煌的中国科学技术四、儒家文明晚期科技发展相对缓慢及其原因下编儒家文明的衰微第十四章后期儒家文明发展的停滞和相对落后一、十四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二、儒家文明的停滞三、停滞的原因四、鸦片战争儒家文明相对落后的暴露五、保持儒家文明原样只引进科技之尝试的失败第十五章整合社会的失败一、康、梁变法儒家权威的最后资源二、洪宪帝制传统权威的滥用三、乡村建设现代儒家的尝试及其失败第十六章教育理想的失落一、教育理念的转变与科举制的废除二、传统书院的现代命运第十七章孔子和儒家的近代命运一、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二、命运多舛的儒家传统结语批判与继承

关系: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家学说,到汉代汉武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演变为中国正统思想,也就是儒家文化在古代是官方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但传统文化的外沿更广,包含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所有文化,有的融入了儒家被儒家吸收,有的形成独立体系,如道家文化。所以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认为,儒学是奠定我国的基础,以我个人的看法,儒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

儒学与文明期刊官网投稿

仁礼德。儒家文明是入世的积极的。对男子要求很高,对女子压迫很深。它对国人影响一直存在。只不过大家各取所需,而往往是取其糟粕弃其精华。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虽然涉及的对象包括了礼义忠恕勇孝恭敬等广泛的领域,但是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又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根本之道,是比较没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什麽是“仁”呢?一.至道无形对于“仁”,孔子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给出过若干不同的答案。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仲弓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韧。”对樊迟说“爱人”,又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对鲁哀公的提问,则说:“仁者人也。”学者多以训诂和语义的角度去推敲。例如,以“二人”解释仁为亲亲之义。《说文解字》解做:“仁,亲也,从人从二。”但是现在有的从出土古字中读到“上人”(人字边在上,二字在下面),乃谓仁指上等人之间的爱。以此类推,莫衷一是。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揣测的空间(或曰做学问的空间)。也有的学者,据此认为孔子对“仁”的概念含糊不清。 通常认为,“仁者爱人”是对“仁”最贴切的表述。可是后来孟子接着讲到“亲亲”和“爱民”的爱有差等,成为理学定论。以至后世又引申到公德私德、亲情法制等等的争论,甚有人得出结论来说孔子要对社会腐败负责云云。 其实上述种种,都只是从文字上面去求证“仁”的含义。包括从训诂、考古、中西文化制度比较的角度来研究,也都是从文字上去考证和推断。儒家文献浩如烟海,我们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承孔子本人的“仁”的境界?这是本文想要提出来探讨的。 大有深意的是,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孔子在对 “仁”的范畴做过上述的反复表述以后,又对弟子们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又对子贡说“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什麽意思?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感叹夫子之道难以穷尽,“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又是为什麽呢? 这是很微妙的。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一书传儒道心印,其中说:“君子之道费而隐。”“不见而章(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大道的运行,变化无方。天地之道由一而生二、二生三、以至于无穷数的现象世界,所以至道始于无形。“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小到一茶一饭的琐事,大到宇宙天地间的道理,无一不是道的表现形式。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比如我们见到波浪,就知道是水。可是如果认定只有波浪才是水,就会失于偏见。因为通过固体的冰、气体的蒸汽,都可以表现出水的不同形式。我们寻找“仁”的含义,也是同样的。前面孔子对于“仁”的表述,每一个答案都在特定的环境下表达了“仁”的意思;但是如果执著起来,每一个答案又都不完全。因为至道无形,如同四时行百物生,在孔子的言行上随时随地显现着仁之大道;这个实质无形无相而又显现万象的至道,是不能以特定的言语或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完全充分地来定义和表述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孔子之仁是一个用心体悟、从而把握全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考据文理逻辑的问题。离开了这个基点,“仁者爱人”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寻求“‘仁’是什麽”这个经院式(或哲学式)的答案,一开始就错了。二.体用相济如此说来,孔子之仁不是无法被了解了吗?很多人可能有过和我同样的体会:研究《论语》多年,读来都是说的别人家事。去年三月里我重读《论语》,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便觉得有大愿心充满胸臆,不可抑止。此中意味,恰如古人云“十字街头遇阿爷”,忍不住伸臂攥拳,手舞足蹈。从此读来每一句都是说的自家事。 明代大儒王阳明指出:“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传习录上》)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不执著在一事一物上,才能见到真理的全体。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 (1)孔子本人很少直接谈到仁的悟境,《论语》记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朱子注: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简洁的表述中窥见一二。 我体会,“从心所欲”者,澄心静虑,恬淡如如,则不为物欲所牵。“不逾矩”者,是超越了自我,彻见人我善恶、乃至天地万物在其本源上无二无别。这种无分别心的大智慧,便是仁心的显露。这境界,依孟子说是“尽心知性”,也就是阳明说 “致良知”。这听起来好像有一点玄。其实圣人与俗人本来没有差别,我们不见大道真理,是因为有私心障碍,虽见也不能明白。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后世效仿圣人的美德,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那就还没有进门。虽然清心寡欲,心里还有一个我在。直到损而又损,连我也没有了。忽然诸念销落,万籁俱寂,一点孤明,觉而不昧。好像云破月出,就见到(不是用眼睛看)这个浑然自在、无二无别的真心。不来不去,如如不动。此时,天理不需存而自在,人欲不待灭而已无;当下心安,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环境而心定不动。这才见到圣人所说“爱人”的本旨。 回过头来看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就可以理解,心为仁心,则心之所念必是仁念,人之所为必是仁行。 “君子坦荡荡。”“(心)安则为之。”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是孝亲或是爱民, 圣人的爱人之心都是一样没有分别的、无私的。如果用一个譬喻,这个心就好像是镜面,寂寂不动。这时镜子那个能够映像的本性,无形无色,摸不到也看不见。而当外面的物体一起生灭作用,或者春花秋月,或者雨雪交加,或者莺飞燕舞,一切色彩形象就都原原本本地在镜中反映出来了。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达到无知的境界,然后可以了知万物。像镜子那样,平淡而又平淡,这就是圣人之心、大道之体。同理如《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意思是利己也利人(有人说道德的本质是自私)呢?还是先人后己呢? 按普通的看法,就会想到先人后己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心里还有人我的分别,还有一个“我”在,凡事还需要想一想我怎麽办,就还是有私心,就不纯净。好象镜子上有了灰尘,不能完全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在这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之际,圣人的爱人之心也是没有人我分别的、无私的。“仁”的境界“纯亦不已”,深不见底而又出之以平淡,才可以说“与天地参”。 (2)我们常常说体和用的关系。太阳自然放光,不需要先去想“我要放光”。当这仁心流露于思想行为,就是所谓诚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这里“我欲仁”,一个仁念才起,而“斯仁至矣”就是同时付诸仁行。合于情、顺乎理。这个中和之性,是自然从心里流露,丝毫勉强不得。我们平常说“让我想一想”,就已经不是了;如果再拿什麽道德原则出来,更是差得远了。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唯圣者能之。” 阳明谓“真性不息”。《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的典范说明,唯有把握仁心之质,才有可能行率性之真。此所以圣人的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谓之和。未发而中,是说无私之心本来合乎真理,这就是“中”(发音如“重”,射箭中靶的中),不过是还没有表现出来给我们看罢了。这是真理尚未显现出来。发而能和,是说圣人的行事和感情自然流出,其效果都能合乎情理、促成社会的完美和谐。这是真理的显现证明。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传习录上》)这里阳明说一念发动处就是行,其实连未发动处也是行。体与用、知与行、动机与效果、因与果,人与天,都在一言一行之间而得到统一。 (3)人们争论:孔子的主张哪些还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却不了解孔子的大道之体原本不来不去,无古无今。大道之用才是相对的、具体的。说一句大白话,我们今日所学,是“人”还是“事”?是继承孔子“一以贯之”的智慧,还是局限于模仿孔子的具体做法或说法?孔子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了挽社会秩序失调和伦理道德的失落,提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些本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不是后儒所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那样一成不变的教条。* 所以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也就是孟子说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孔子在从政、治史、教育、伦理道德方面的行事原则和主张,实则来源于仁心的价值判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直道而行,就是依“仁”而行,不勉而中。虽然今天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也有终究不变的:具有真诚无私的仁人之心,才谈得到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各项社会制度和系统,达到中和的社会效果。“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家事、国事、学术、政治,概莫能外。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继承的,也是在今天仍然合乎国情的孔子理论还能得以实行的基础。 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孔子的确是有分别的、有善恶的、有喜怒哀乐的。这也是大道的显现。比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样立场鲜明,似乎和我们前面说的无分别的仁心诚意有矛盾。譬如我们读唐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看到月亮有阴晴圆缺,那是不是同一个月亮?其实月亮自己并没有阴晴圆缺,是我们看的人心中造作而生种种分别。今天人们出于各自的立场对孔子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一点都不奇怪。 正因为孔子的境界不为后人所及,后来的儒者便只能摹仿他的一些具体的言行规范,以为千古不易之理。** 到了现代,人们更只能揣摩猜测,乃至出现了“儒家”是否成立这样的问题来。实在地说,这样的儒学研究,是不解其理而求其运用。好比循声猜物,只是外在功夫、文字的功夫而已。又如泉水,源头不通,要求其一泻千里也就难了。

儒家学说经历代学者的加工改造,并与其他学说相互争斗,或相互借鉴,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容,经历两钱多年的风雨,最后终于凝聚成为民族进身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对我们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社会心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弟子三千,有七十二成名。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儒家文化的最好反应。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其中道德教育又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他的道德教育以“礼”为准则,以“仁”为核心,“仁”含有“修己”与“爱人”两个方面的意义。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守的原则,即立志和力行,自省和自克,改过和迁善,乐道与安仁,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我觉得孔子注重道德修养的培育这一点很重要,也非常有必要。目前我国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方面的教育。因而,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高科技犯罪分子,如网上的黑客。现代的人太注重个人利益,因此缺乏了对他人的“仁”和“爱”,对物质生活的无限追求,导致了一些人的腐化堕落。 古代儒家文化很讲求遵师重道,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条。回头看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与古人相比相差甚远。尤其实在大学生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上课经常迟到,缺课,课堂上不专心听讲,干其他事,路上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与儒家文化相背离的,应该加以改正。 我很喜欢孔子的教授的学习方法,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学与行结合’等。孔子的教导使我受益匪浅。 儒家思想以“求善”为目标,讲求“仁政”,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古代各朝各代的兴衰都很好的证明了这一观点。古人提倡“以和为贵”当今世界是和平发展的趋势,如果每个国家都推崇儒家文化的仁爱,博大,宽容,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发展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儒家文化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儒家文化以人伦为出发点,讲究“三纲,五常”,儒家的这一思想为皇权的巩固和集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今天来看,这些理论都极其荒谬,应当遗弃。而尊老爱幼的美德一直流传至今。儒家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都应该有这样远大的抱负,而不会妄活一世,而无所作为。儒家文化代表;代表了中国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如担负历史责任,注重整体利益,讲求道德,关心他人,贵和持中,宽忍和平,豁达乐观,以道制欲望、。 儒家文化还有很强的哲理。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对统治者的要求极为严格,其代表人物有,周公,孔子孟子,萧何,诸葛亮,他们都有高尚的人格。儒家的“八目”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哲学体系。提倡“温,良,恭,俭,让”,修生途径是:穷则独善其生,达则兼济天下。 儒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在封建道德教育代替了宗教信仰,从而避免了社会陷入宗教的迷狂。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下,讲求修齐治平;儒学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 儒学文化与现代文化有冲突的一面,也有切合的一面。我国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正是对传统文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造更新,建设适合社会主义需求的新文化。~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迎来儒学的繁荣发展。沿承上个世纪抗战期间儒家思想的理论建构与发展,作为民族哲学的儒学应积极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调整与挑战,面对中华民族的新发展,开拓出新的辩证吸收西方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出指引。  民族复兴与儒学的现代建构  谈到儒学的时代使命,不能不从回顾上个世纪儒家哲学在发展期对历史使命的认识与承担说起。  近代以来中国遇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近代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挑战。儒家的回应也是对这个宏观文化挑战的回应。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儒家的回应以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冯友兰等人哲学体系的出现为代表。这些哲学体系不是对某个西方文化思潮的回应,而是对整个近代西方文化冲击和挑战的回应。同时,它们又是这个时期民族复兴意识高涨的产物。中华民族复兴意识的普遍高涨,成为这一时期儒家哲学的根本支撑。换言之,没有这一时期旺盛的民族复兴意识,就不可能有这些儒家哲学的现代构建。  在儒家哲学的这一发展期,熊十力坚持孟子所建立的本心的哲学思想,依据大易的原理,将本心建立为一个绝对的实体;这个实体是宇宙的实体,故同时建立了一套关于“翕辟成变”的宇宙论,因而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宇宙论建构的哲学体系。马一浮把传统的经学、理学综合成一体,认为一切道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各种学科)统摄于六艺;他所讲的六艺就是六经,故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经典学重建的哲学体系。冯友兰继承程朱理学对理的世界的强调,通过吸收西方的新实在论,在哲学里面建立起一个理的世界,作为儒家哲学形上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冯友兰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形上学建构的哲学体系。梁漱溟早年研究东西文化论,后来又不断建构新的哲学。上个世纪40到70年代,他一直在努力完成一本书,叫做《人心与人生》。梁漱溟主张心理学是伦理学的基础,所以他的哲学体系是一个注重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哲学体系。贺麟则强调“以儒家思想为体、以西方文化为用”,或者说“以民族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对儒学复兴进行了系统设计。  上述现代儒家哲学家(也称新儒家)的工作表明,这个时期建构性的、新的儒学出现了。这种新儒学对时代的回应,基本上采取的是哲学的方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哲学的回应”为儒学主要存在方式的时代。上述这些重要哲学思想体系的准备、阐发乃至建构,都与抗日战争带来的民族复兴意识高涨有直接关系:由于这是一个民族意识高涨、民族复兴意识勃发的时代,所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哲学的重建也得到很大发展。贺麟在当时表达了这种文化自觉,他认为:“中国当前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复兴的时代。民族复兴不仅是争取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争中华民族在国际政治中的自由、独立和平等,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文化的复兴,其主要的潮流、根本的成分就是儒家思想的复兴、儒家文化的复兴。”“儒家思想的命运是与民族的前途命运、盛衰消长同一而不可分的”。  儒学的当代“在场”:学术儒学与文化儒学  新儒家是以哲学的方式承担起自身时代使命的。然而,儒学的时代使命并不限于“哲学地”回应时代,而是更为广泛。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儒学在当代的存在特性和功能。  儒学的存在不等于儒家哲学家或儒家哲学体系的存在,不能认为有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存在,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儒学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不仅仅是经典的解说,同时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民间、在老百姓的内心里面,儒学的价值持久存在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今天仍然受到传统儒家伦理的深刻影响。我们把在百姓内心存在的儒学,叫做“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没有自觉的儒学。正因为它不自觉,所以会受到不同时代环境的影响,不能顺畅表达出来,有时候甚至会被扭曲。  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潜隐层面之外,当代儒学也有显性的“在场”。必须强调一点,就是在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儒学的显性“在场”时,我们的儒学观念一定要改变,不能说一定要有儒家哲学家儒学才存在、才“在场”。在当代中国,30多年来虽然没有出现像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那样的儒学哲学家,但在这个时期,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个方面是学术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儒学发展演化的脉络,梳理儒学理论体系的义理结构,阐发儒家的各种思想,包括深入研究现代新儒家的思想,这套系统我称之为学术儒学。学术儒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儒学。近30年来,我国很多文化思潮与文化讨论跟儒学有直接关系,比如,讨论儒学与民主的关系、儒学与人权的关系、儒学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儒学与文明冲突的关系、儒学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等等。在这些讨论中,很多学者站在儒家文化的立场来阐发儒学的积极意义,探讨儒学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方式。他们不仅阐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化观念和理念,也与当代思潮进行了多方面互动,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层面和思想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这些讨论和活动,也构成了儒学的一种“在场”方式,我称之为文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儒学是儒家哲学的一种表现,是其在现代社会日常文化领域发挥批判和引导功能的表现。哲学的存在有不同的形式。尤其在当代社会,哲学应突破仅仅追求哲学体系的传统观念,更加重视对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引导,这一点也适用于儒学与儒家哲学。  所以,我们决不能说这30多年来没有出现儒家哲学大家,儒学就是一片空白。除了潜隐的存在形式以外,我们还需理解更为多样的儒学存在形式,所以我用学术儒学和文化儒学来概括和表达这个时代的儒学“在场”。事实上,在这个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比起出现几个抽象的哲学体系,学术儒学和文化儒学对社会文化与社会思想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更深入,同时它们也构成了儒学未来发展的基础。  对儒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进入21世纪,儒学复兴面临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如前所述,百年来儒学发展的第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意识、民族复兴意识高涨的时期。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呈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儒学现代复兴的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到来了。儒学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儒学研究者如何参与这次儒学复兴,成为重大时代课题。在我看来,除了前面说到的学术儒学与文化儒学应继续努力发展之外,至少还有几个方面的理论课题应受到重视:如重构民族精神,确立道德价值,奠定伦理秩序,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精神文明,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儒学复兴要参与的重要思想理论工作。儒学只有自觉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时代使命相结合,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才能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以上这些重要工作之外,还有一项中心工作应予以关注,即儒家哲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儒家哲学应当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它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继往开来的见证,而且将是多彩多样的。新的儒家哲学将在传统儒学与现代新儒学的基础上,在学术儒学、文化儒学的配合下,随着中华文化走向复兴、走向世界而展开和显现。可以期望,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和文化大讨论,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国学热积累,伴随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进程,新的儒家哲学登场是指日可待的了。  (作者为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