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3期

发布时间:

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3期

(1)《试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倾向之异同》,《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2)《谈<德国农民战争>中的历史比较方法》,《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1期增刊。(3)《古希腊人的私有观念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4)《雅典公民家庭经济中的土地和农业生产》,《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5)《略论古希腊人的家庭》,载《中国第二界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选》,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世界古典文明杂志》增刊3(Supplement to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N3)。(6)《略论雅典公民家庭经济的外部交换》,载《中西古典文明研究——庆祝林志纯教授90华诞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7)《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重农抑商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3期。(8)《对民主与共和的历史学思考——评<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9)《古希腊的人口和人口思想浅论》,《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史》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10)《清史编纂暨编译工作座谈会综述》,《世界历史》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11)《清史编纂辑编译工作座谈会综述》,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清史译丛》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出版。(12)《古希腊人的“本”、“末”观平议》,《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13)《关于戴逸先生清史目录的几点想法》,载《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14)《谈托马斯·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理论对历史比较研究的启发》,《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5)《早期罗马妇女与传统的女性观》,《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1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正义”与“利益”关系的讨论——兼与中国先秦儒家的“义利之辩”比较》,《西学研究》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17)《“君子不器”辨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18)《罗马从共和到帝制转变过程中的妇女解放运动述评》,《妇女研究杂志》2007年第2期。

一、宏观视角的总体史式审视 将近代中国铁路作为一个整体,从某一个侧面来加以研究、审视,这种总体式的史学研究成果不少,其中有论述铁路的作用、影响的,有关于铁路发展方面的,有涉及外债问题的,此乃学界着意的大要所在。铁路的影响:学界在谈及此问题时,强调了三个方面,即城市化、农业、民俗。探讨铁路的城市化作用的文章有两篇:李占才所著《铁路与近代中国城镇变迁》(《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5期)、姜益和徐精鹏合著《铁路对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作用探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两文指出,铁路促进了客货运输,人口流动,市场扩大,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变迁:一些新兴城镇崛起,一些古城镇的功能发生变化,一些不通铁路的古城镇衰落。关于铁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李占才著有两文:《铁路对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铁路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趋向》(《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5期)。两文阐述的主体意思是:铁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的扩大,从而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区域化倾向的发展,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民俗角度看铁路的影响,这是较为新颖的探索。这方面李占才之文《铁路与近代中国民俗的嬗变》(《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及《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认为:铁路引发了民俗心理的更新,导致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的变迁,促使相见礼、婚礼、丧礼等礼仪风尚演变,推动了国人娱乐、纪年、剪辫放足等习俗的进化,尽管民俗嬗变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但总体而论,是朝着进步、健康的方向发展。 另外,王旭章还著文《走向市场的中国铁路向历史借鉴什么》(《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指出铁路当之无愧是市场经济的主动脉,其表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沿线资源的规模经营,加快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产业的转移,促使统一的全国市场逐步形成和国内外市场的接轨,经济区域化趋势发展。朱从兵著文《铁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4期)相对要冷静一些,该文认为:铁路与沿线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向需要的互动关系,铁路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是以工业为中介的,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铁路建成后还需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铁路发展:包括商办铁路、修筑及管理特色、政府政策、不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内容。 商办铁路的研究是学界的弱项,对此问题宓汝成著文(《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史上民间创业活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通过对民间投资铁路史的梳理,得出如下结论:民间资本有投资铁路的意愿,其压抑力量主要来自列强资本,其次才是封建势力;资金匮乏、技术落后不是商办资本铁路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二者的因果关系恰恰应该颠倒;商办铁路资本在清政府国有化政策影响下零碎化是历史的倒退。 关于铁路管理问题,芮坤改之文《晚清对官办铁路的管理述论》(《保定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厘清了晚清朝廷逐渐将最初由地方大臣管理的“官办”铁路收归朝廷统一管理的过程。对于我国近代铁路的修筑及管理特色,胡正民、李占才著文(《强人筑路以线设局——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特色》,《铁道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将之归纳为:强人筑路,以线设局,铁路的修筑及管理权掌握在实力派官僚的手中,因而非常混乱和纷繁。 论及清政府的铁路政策,骆向韶著文(《清政府的铁路政策》,《湘潭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将之划分为三个阶段:1863—1889年、1889—1900年、1900—1911年。孙自俭之文《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安庆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则主要讨论了官办还是商办的问题。该文指出:经过多年实践,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逐步深化,最终在1911年确立了官办铁路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可行性。 关于铁路干线国有问题,马陵合著文(《论清末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两个促动因素》,《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1期)认为,该政策出台的原因有二:一是盛宣怀建立官僚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二是立宪派社会舆论宣传的推动。 论述铁路权为外资侵夺的文章有谢撼澜之文《近代列强对中国铁路利权的疯狂掠夺》(《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探讨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的文章较多,其中归咎于内因的有三篇:祝曙光所著文《近代中日两国铁路发展比较研究》(《贵州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尹铁所著《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延误原因探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李文耀、王成林之文《近代中国农民对铁路态度的变化》(《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归咎于外因的有宓汝成所著文《中国产业近代化为什么徘徊不前——以中国铁路的建设和运营(1895—1927年)为中心作一试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铁路外债: 丁永刚在《论近代清政府建设中的外债问题》(《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一文中,将清政府借用外债修铁路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甲午战前、甲午到《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到辛亥革命前。借债筑路符合历史趋向,功不可没,不应片面地认定是“卖国主义”行经。张九洲也著有《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的铁路借款》(《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一文,类之。孔永松、蔡佳伍之文《晚清铁路外债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将清政府借外债修路划分为四个阶段:1881年唐胥铁路的修成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到1903年颁布《铁路简明章程》,1903年到1911年5月10日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1911年5月10日到10月10日武昌起义;外债的类别有筑路、赎路、路政借款三种;借款抵押有一个从以路为抵向以地方厘金税捐抵押的转变。基于解读近代国人外债观的努力,马陵合著文《经济民族主义的悖论——关于近代中国对铁路外债认识历程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以经济民族主义为概念支撑,道出了外债观中的超经济性质,及其所具有的政治上的功利。否定经济民族主义,有利于理性阐释铁路外债问题。马陵合另著文《略论清季东北铁路外债的超经济特质——以均势外交为中心》(《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类此。 从外债角度重新审视芦汉铁路的收回,马陵合之文《论芦汉铁路的外债问题》(《历史教学》1996年第5期)认为其意义要打折扣。马陵合之另文《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也指出:文明排外是20世纪初中国收回铁路利权的基本口号,它较集中地体现了近代国人的赎路情结,文明排外不能解决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维持国权与引进外资的两难抉择。至于《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一文,马陵合的主体意思是:晚清最后几年,收回利权运动趋于式微。而从经济学理角度就债论债,肯定借款筑路的积极作用,逐渐为人注意。只是它的声音是微弱的,难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部分认同,应是近代中国在维护主权与利用外资之间难以取舍的真实体现。在借款模式方面的研究中,马陵合著文《“浦口条件”:近代中国铁路借款模式的变与不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以1908年中国与英、德签定的、以地方税捐为担保而非以路作抵的《津浦铁路借款合同》为研究对象,集中论述了学界忽视的有关条约的运用情况及其如何被弃用等问题。从政策角度研究外债,王致中之文《论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的确立》(《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认为: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的确立,时在甲午战败之后。决策背景为筹筑卢汉铁路,铁路发展定为国家“实政图强”要务,但国库“点金乏术”,商资筹招落空,铁路资金来源仅有外债外资一途。政策要点乃“洋债”由国家铁路总公司统筹,路借路还,以路作抵,拒招洋股,“路权仍属于我”。 二、铁路与地方的区域史式探析 铁路与地方的关系研究,属于个案式、区域式的史学研究。京汉铁路作为晚清时期修筑的第一大动脉,此前学界已予以较多注目,对此,田伯伏从直隶采煤业人手,著文《京汉铁路与直隶沿线近代采煤业的起步》(《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分析了京汉铁路修建对直隶煤矿业如井陉、临城、磁州等的影响,指出铁路作用体现在运输速度的提高和运费的降低扩大了煤的销售市场,此外,铁路本身就是煤的固定消费者。我国近代的铁路网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苏生文著文《晚清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的形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1年第1期),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专题研究,该文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路风气已经大开,清政府在北方地区修筑了京奉铁路、京汉铁路、京张铁路和津浦铁路四条主干线和一些支线,构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 西北铁路发展在近代属于落后地区,有关研究注意到了这一问题。赵志龙著文《近代西北铁路规划述论》(《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认为,从晚清到民国,西北铁路规划经历了一个内容由简到繁,地位由次要到主要的发展过程,西北铁路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任军利著文《铁路与近代陕西的商品经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主要分析了铁路所导致的陕西经济变化。 正太铁路是山西近代第一条铁路,自如雪之文《正太铁路建筑始末》(《广西师大学报》1997年增刊),阐述了该路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并指出其对山西经济的影响如下:运输量很大且逐年递增,收益可观屡有盈余,促进了工厂的建立。 滇越铁路对封闭的云南来说,高势能的影响之大可以相象。顾继国、杨金江合著《滇越铁路与云南近代进出口贸易》(《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指出: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形成了与世界资本主义相联系的、相对独立于国内市场的云南地方市场。王文成也著文《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对外贸易——兼谈云南与东南亚间的通道建设和经济技术合作》(《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第1期)做了相似的分析。而张轶群之文《滇越铁路的历史记忆——滇越铁路沿线的近代铁路社区建筑初探》(《小城镇建设》2003年第4期),则以建筑为视点。 广西铁路的发展,绅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陈志波著文《绅商与近代广西经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指出其具体表现有二:首先,从领导力量上看,政府虽然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直接操作各项具体事务的却是绅商;其次,从路款的认集的比例来看,绅商认集的路款占绝大部分。专论龙州铁路的有朱从兵之文《广西龙州铁路筹建始末》(《广西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南浔路是近代江西第一条商办铁路,杨会清之文《略论南浔铁路兴衰的历史命运》(《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分析了筑路过程中在筹款、技术、时局等诸多方面的困难,运营中有关会计制度、股东大会制度等内部管理改革,及对汀西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促进作用。 沪宁铁路乃清末最为重要的铁路之一,对此,高志斌、王国平合著《晚清政府借外债修筑沪宁铁路述论》(《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阐释了借外债的原因、经过及民众抵制情形。除了上引文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文章,其中有粗涉上海铁路发展的(刘华明:《近代上海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工具的变迁(1840—1949)》,《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有谈论铁路与晋商兴衰关系的(谢元鲁:《明清北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有探讨铁路对移民的助力的(周春英:《浅析近代华北移民大规模迁居东北的社会背景》,《荷泽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有研究铁路促进城市发展的(王杉:《简析近代东北城市的兴起》,《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段光达:《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纪凤辉、张翠华:《哈尔滨近代城市的特点与作用》,《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有介绍铁路股票的(夏详烈:《清代川汉铁路股票》,《中国钱币》1998年第3期)。 三、关键人物与铁路发展 与铁路发展有关的近代人物主要有李鸿章、张之洞、孙中山、詹天佑、刘铭传、盛宣怀、容闳等。在研究李鸿章与近代铁路的文章中,余明侠所著《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地位》(《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论述的较为全面。该文认为,李鸿章在修建铁路问题上的认识,从1863—1867年的短短四年间,经历了严词拒绝、朦胧认识、正确了解和坚决实践等四个阶段。李鸿章不顾谤议丛集,独开风气之先,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但必须权自我操,初步规划了铁路干路蓝图,执着不渝兴修铁路,于此可知,李鸿章在中国近代铁路史上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此外,余明侠另著有《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一文,类之。从铁路外债角度研究李鸿章的文章有马陵合之文《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相形亦肯亦否李鸿章的文章也有一些,如周辉湘之文《李鸿章与中国铁路业的开创》(《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在肯定了李于凇沪铁路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首倡自建铁路的同时,指出:李鸿章在19世纪80年代中法谈判中及之后的思想开始向出让路权转变,其借债修路思想损害了国家利益。此外,筑路也有发展个人实力的意图。类似的文章有赵东喜之文《论李鸿章与近代中国铁路的兴办》(《河南职业技术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朱从兵之文《李鸿章与中东铁路》(《徐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试论李鸿章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玉林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从总体上研究张之洞的文章有吴剑杰之文《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该文认为,真正能从开发利源以振兴经济的高度认识铁路的近代化价值的,张之洞是第一人,铁路成为他一生最后20年的生命主题。此外,陈晓东也著文《张之洞与晚清铁路》(《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第3期)对张之洞发展铁路的贡献作了介绍。具体研究张之洞的文章有朱从兵之文《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广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吴剑杰之文《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将李鸿章与张之洞联系起来予以研究是有益的探索,这方面的文章有周辉湘所著《李鸿章和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论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研究孙中山与铁路的文章有数篇,之一是朱从兵所著《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学术论坛》2003年第5期),该文认为: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时期美国的铁路建设速度最快,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以美国为主。他对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大势、基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设与管理体制或经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国近代的其他先进人物。之二是冯君之文《论孙中山铁路建设的战略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此外,朱从兵另有文《铁路建设与民生主义——民元孙中山铁路建设思想新探》(《学术论坛》2002年第5期)以铁路与民生的关系为视点,来探悉民元孙中山的铁路思想。詹天佑在近代中国铁路史上,如同秋瑾在近代妇女史上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也很值得研究。以往人们多注目于京张铁路的独立筑造,而经盛鸿等则着意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其著文《詹天佑与清末民办川汉铁路》(《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詹天佑与辛亥革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指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独立造路的奇迹,建成了震惊世界的京张铁路,而且率先支持在20世纪初兴起的民办铁路事业,并亲自主持艰险异常的民办川汉铁路。当清廷在1911年5月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后,他勇敢地支持保路运动,进而支持辛亥革命。这是他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又—伟大贡献。关于刘铭传在台湾修筑铁路问题,陈九如著文《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安徽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指出:刘铭传从御侮图强的目的出发,力主修筑台湾铁路,妥善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台湾铁路的兴筑,便利了台湾的交通,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传播了近代化观念。刘铭传在台湾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盛宣怀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吕锡生著文《盛宣怀传略》(《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涉及到了这一问题。关于容闳的影响,陈汉才之文《容闳的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华南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主要强调了他对铁路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1997年03期

在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钱明 王栋摘要:碘缺乏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通过“社会动员”,推动防治碘缺乏病(IDD)“轮子”运转,使我国消除IDD事业有了巨大进步。目前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碘缺乏;智力;医学模式;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8-0011-03Medical Model Changing and Thoughts of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n ChinaQIAN Ming,WANG Dong(Psych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52, China)Abstract: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IDD), which has greatly threatened human health, is the greatest, preventable factor of intelligence Promoting ID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rough social mobilization ha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career of eliminating IDD in C Many existent problems may influence the durative development of thi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ny suggestions are Key Words: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 intelligence; medical model; health education1 从碘缺乏病的预防反思医学模式转变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机体缺碘造成的人类健康一系列障碍的统称。碘缺乏危害后果严重,病谱中除众所周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外,还增加了妇女流产率、死产、先天畸形及围产期死亡率,生活在病区的所有人群均无幸免,包括当地的牲畜〔1,2〕。碘缺乏是最大的、可预防的智力损伤因素,病区儿童因缺碘减少10个智商〔3〕。碘缺乏的成因是环境缺碘。第四纪冰川期冰川融化、冲刷地表;洪水泛滥,人类活动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造成土壤贫碘,致使植物、动物和人类均遭受缺碘影响而发病。 碘缺乏与维生素A缺乏病和缺铁性贫血并列为急需预防的三大世界性营养缺乏症,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13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碘缺乏问题,有25亿危险人群,40亿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每年因缺碘所致的胎儿死产、流产达3万例,约有12万新生儿出生之时就已存在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缺陷〔4〕。我国大多数地区为缺碘地区,约2亿人受碘缺乏威胁,不仅农村,而且许多城市也受碘缺乏困扰〔5〕。 控制碘缺乏病的基本措施是采取食盐加碘预防。由于人体储存碘量有限,过量摄入的碘都会被肾脏排出体外,病区人群停止服碘3个月就会出现甲状腺肿。所以补碘必需经常、微量、终身。盐是人类必需日用品,每日食用量有限,经碘化的食盐不会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盐碘浓度经科学论证定为平均15×10-6,按每日摄入10 g盐,就能保证人体碘需求。使用食盐加碘完全能预防碘缺乏〔6〕。 可见,IDD机理并不复杂,及时预防便可收到良好效果。但事实上,人类预防IDD的道路走得并不轻松。在早期预防中,IDD仅仅被视做临床医学问题,由医学专业人士深入病区进行预防工作。80年代以来,追求与探索的科学精神推动医学工作者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IDD的预防〔7〕。人们逐渐发现,尽管从病因和预防技术方面分析,碘缺乏病是典型的生物医学问题,然而碘缺乏造成的后果已经超越生物医学界限,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病区所有人群心理生理素质下降,进而阻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IDD的预防应该以改变个人食盐行为习惯为根本目的,建立以“社会动员”(social mobilization)为核心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以传播交流为手段,创造对话,与社会各界共同工作,构筑伙伴关系,使目标人群/伙伴介入和参与;要考虑伙伴们的需要,使各方受益,形成“双赢”局面。要针对不同社会层次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特别是补碘后的智力转变、投入产出比。促进消除IDD事业的可持续发展〔8〕。在受IDD威胁的民众、卫生专业部门、多部门委员会、社区基层部门推动下,通过宣教培训、资源配置和监测,推动 “评价现状”、“调查结果的展示”、“制定行动计划”、“获得政治支持”、“预防计划的执行”、“评估计划” 的 运转(即Hetzel的六只“轮子”)〔9〕。从系统工程角度全面理解碘缺乏病及其预防,其结果促成了在1990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政府首脑会议”上达成2000年全球消除碘缺乏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在协议上签字。 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颁布《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部署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计划。目前碘盐覆盖率达87%、甲状腺肿大率86%、人群尿碘除西藏外升至100 μg/L以上,碘缺乏得到有效控制,预防工作在我国取得重大进展。 尽管成就巨大,但我国消除IDD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1)国际推荐的消除IDD进程标准所采用的指标是纯生物医学的(尿碘、盐碘及甲状腺肿大),不能完整反映IDD概念(王栋碘缺乏病的监测需要新的模式。全国第五届碘缺乏病学术会议论文专集,中国地方病学杂志,89-91),必须有数据证明加碘对脑发育的积极作用。监测方案中的抽样采取省级水平上的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可能漏掉人口基数少、偏远地区的中重度IDD病区。(2)健康教育滞后,停留在IDD意识的调查。(3)片面强调碘过多的危害,似乎碘过多症的危害超过碘缺乏,严重干扰了预防IDD工作。(4)有些地方片面追求达标验收,把达标作为政治任务完成,对消除IDD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以为如同消灭天花一样,只要达标就能彻底解决IDD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2000年以后的持续消除目标,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所取得的预防IDD进展曾因政治社会动荡而前功尽弃,印度则遇到碘盐供给不足问题的困扰,一度被认为不存在碘缺乏的欧洲发达国家面临新的考验,这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思考。2 新医学模式指导下预防碘缺乏病的思路 在IDD 预防上,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因素是IDD 发病的重要因素。社会预防是预防IDD 的重要手段。1977年11月,GLEngel(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和心身医学教授)在Scinece杂志发表的《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中提出的现代“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对IDD 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Hetzel提出了全新碘缺乏病概念。 为了使消除IDD事业在2001年以后能够可持续发展,实现彻底控制IDD的目标,必须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全面认识IDD的预防和监测。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如下措施: 1) 进一步完善预防IDD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用立法形式确立2001年以后的预防战略, 在强行规定人畜所有食用盐加碘、授权卫生部或其它部门建立碘盐标准、对包装和标志做出统一规定、要求生产商做常规质量保证检查、授权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和调查的基础上,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如惩款、公开暴光、吊销执照、责令产品退出市场、禁止产品进入市场),对合法生产商采取激励措施(如免税)。 2) 碘缺乏病的预防要系统化。建立国家和重点IDD病区两级监测方案。一是国家水平上,监测指标只取家庭食用碘盐合格率,由国家抽样部门在实施类似人口普查时进行入户采样,由国家碘测定参照实验室测试,定期公布结果。二是重点IDD地区实施全面监测,监测指标除家庭食用碘盐合格率、尿碘(儿童和育龄妇女)外,还要纳入脑发育指标(智力和精神运动能力),评估重点人群IDD健教评估(公务员、儿童和妇女),抽样方案按当地水碘情况进行分层抽样。 3) 所有预防工作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根据受众特点设计可操作、系统的健教方案并实施,传播战略注重改变行为,而不是简单地树立IDD意识,通过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或成本-效用方面分析,为IDD的健康教育提供补碘对人的心理、社会、经济方法产生的积极作用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健教人员传播技巧。健康教育对象主要是国家公务员、医务工作者、育龄妇女和儿童,可以考虑在公务员、医生资格考试中加入有关内容。(责任编辑:王德顺)作者简介:钱明(1964-),男,副教授,天津人,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心理教研室。钱明(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心理教研室,天津 300070)王栋(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心理教研室,天津 300070)参考文献:〔1〕 马 泰,卢倜章,于志恒碘缺乏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陈祖培.碘缺乏病见:冯凭甲状腺疾病〔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3〕 钱 明,王 栋,陈祖培碘缺乏致智力损伤36篇文献的Meta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0,2(34):75-〔4〕 IDD Newsletter,1999,15(2):18-〔5〕 阎玉芹,舒延清,许弘凯.中国十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5,10(6):326-〔6〕 WHO/UNICEF/ICCIDD Recommended iodine levels in salt and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their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G WHO/NUT/13 〔7〕 Hetzel B S The story of iodine deficiency〔M〕 New Delhi: Oxford, 〔8〕 Ling J Ending Iodine Deficiency now and forever〔Z〕, ICCIDD 〔9〕 陈祖培,钱明,阎玉芹主译征服碘缺乏病—拯救亿万碘缺乏受害者第2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收稿日期:2000-01-08不知道可不可以~

刘晓端 曾太文 李奇 房珂玮(中国地质科学院生物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郭艳梅 王峙 王洪权 吴涛 刘晓芬(北京市房山区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2400)摘要 本文根据氟元素迁移演化的时空特点,从煤-水-空气-农作物-人体完整的循环体系入手,基本查明病区内含氟煤层的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和变质作用对煤层物质成分的影响以及煤中主要微量元素成分,高氟煤是研究区致病的主要物源;系统地测定了环境介质中氟化合物,估算出氟在环境中的总体暴露量和人体摄入氟量,认为不科学的燃煤方式使居室空气中氟含量严重超标是导致燃煤型氟中毒的主要因素;燃煤过程中释放出的碳氢化合物及其他的无机化合物充满室内,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氟化氢和氟氯代烷烃化合物,包括CCl3F(F11)、CClF2(F112)和C2Cl3F3(F113),构成侵害人体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燃煤中形成的氟氯代烷烃化合物,是除工业生产的氟氯代烷烃化合物外的一个重要发现,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亚于工业污染。初步掌握了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特点及其转移过程和致病因素,厘定了地球化学模型和简单的回归方程。关键词 燃煤型氟中毒 背景 成因燃煤型氟中毒是一种典型的地球化学疾病,这种疾病的流行与病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气候变化、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在高氟环境中生活的人大量吸收氟与氟化物,从而破坏体内钙、磷的正常代谢,影响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肝、肾损伤,智商降低,引起氟斑牙、氟骨症等,以至于失去劳动能力。这种疾病在辽宁、河北、北京、山西、河南、陕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江西、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有较大范围出现,影响到约5000万人口的身心健康,严重地阻滞了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为阻断氟元素对机体的侵害,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提前实现脱贫致富计划,摸索出有效的防治对策,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堂上村、莲花庵村(山区)和路村(平原)三个重点村庄进行了燃煤型氟中毒的环境地球化学、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按照氟元素迁移演化的时空特点,从煤-水-空气-农作物-人体完整的循环体系入手,全面准确地把握氟源、携氟介质、氟中毒疾病程度三者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基本查明病区内含氟煤层的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和变质作用对煤层物质成分的影响以及煤中主要微量元素成分,高氟煤是本区致病的主要物源;系统地测定了环境介质中氟化合物,估算出氟在环境中的总体暴露量和人体摄入氟量,认为不科学的燃煤方式使居室空气中氟含量严重超标是导致燃煤型氟中毒的主要因素。燃煤过程中释放出的碳氢化合物及其他的无机化合物充满室内,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了氟化氢和氟氯代烷烃化合物,包括CCl3F(F11)、CClF2(F12)和C2Cl3F3(F113),构成侵害人体的有害物质,特别是燃煤中形成的氟氯代烷烃化合物,是除工业生产的氟氯代烷烃化合物外的一个重要发现,对于人类的影响不亚于工业污染。初步掌握了氟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特点及其转移过程和致病因素,厘定了地球化学模型和简单的回归方程。1 研究工作方法1 环境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在研究工作区内分别采集土壤、水、煤、拌煤土、炉灰、灰尘、粮食、室内空气粉尘和空气样品。除空气粉尘和空气以外的其他样品,经粉碎过200目筛后,测定总F、水溶性F、SiO2、Al2O3、Na2O、K2O、CaO、MgO、Fe、S、As、Sb、Bi、Hg、Se、V、Mn、Cu、Pb、Zn、Cd、Cr、Co、Ni、W、Mo、Ag、B、Be、Li、Ba和Ce。空气样品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化学室用GC-MS测定其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粉尘样品由长春科技大学测定其中的氟含量。2 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检测以现状调查、不同地区病情对比和适当兼顾回顾性定群的调查方法,采集病区氟中毒病人和正常人的静脉血、晨尿、头发、指甲等生物材料,测定F,并同时登记相应的病况及体态特征,儿童最早氟斑牙出现的年龄以及病区的内外环境特征因素等。2 结果和讨论1 区域地质背景房山区处于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东翼反射弧的南东侧与新华夏系交接部位,除缺失震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及上白垩统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煤质以无烟煤为主,主要分布在百花山向斜和北岭向斜中。百花山向斜煤产地在大安山、金鸡台、史家营、莲花庵、秋林铺、碾子沟、堂上、宝儿水、东泥洼直至东村一带。北岭煤产地北起磁家务,南到周口店,西至南窖附近,东至房山花岗岩体的范围内。煤中含有氟和砷等有害元素。郑宝山(1988)分析了北京市房山区卫生防疫站提供的12个样品,测定的氟含量为274μg/g。王云钊等(1990)对京西地区煤层分析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层含氟为53ug/g,侏罗纪煤层氟含量为5ug/g。我们于1996年分别从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底板至顶板系统采集了38个样品,以厚度加权法,求得房山地区煤层中氟砷含量(表1)。由上可见,房山地区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含氟、砷都较高。此外,煤中S偏低,而Cu、Pb、Zn、Ni、Co等金属元素含量并不低。还含有Sb、Bi、Hg、Cd等有害元素。表1 房山区F、As元素含量统计表注:世界均值F含量为80μg·g-1,As含量为5μg·g-1。图1 北京市房山区氟异常分布图1990年曾太文等在“北京市山区地球化学图说明”中求得房山区土壤氟平均值为22μg/g,以800μg/g为异常下限圈出京山90H5-75号氟异常分布在张坊、南尚乐及长操一带,面积约120km2,峰值2315μg/g;以1mg/L为下限圈出水氟异常约4km2,分布在良乡地区(图1)。2 地氟病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房山区燃煤型氟中毒影响到全区2/3的人口,约计40万人群,遍布山区和平原(图2)。堂上村、莲花庵村地处百花山南麓,处于背风的沟谷中,年平均气温约9℃,日平均气温在-5~24℃之间,无霜期仅150天左右,植被繁茂,气候寒冷。人均年烧煤5~2t,最多可达5t,地炉敞烧,煤烟及粉尘排于室内,污染室内空气和粮食及蔬菜等,加之过山风在背风坡的堆积作用和稳定山谷风所形成的逆温层使当地氟污染气体聚集,浓度增高,两村氟中毒较为严重。路村经济条件略好,烧房山产的高氟、高砷煤,用量较少,仅在冬季取暖,炉灶与居室绝然分开的占多数。全区发现氟中毒症状有差异,以山区为重。主要表现为氟斑牙、牙缺损、头晕、头痛、疲倦、失眠、记忆减退、肢体麻木、肌肉及关节疼痛、骨骼变形等症状,严重的失去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1)氟斑牙发病率氟斑牙在三个村庄较为普遍,根据《中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试行标准(1981年)》,分为白垩、着色、缺损三型,每型又分三度,统计结果见表2。表2 氟斑牙发病率统计图2 北京市房山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分布图氟斑牙伴有牙龈萎缩以及黑斑等。发病年龄为3~72岁,15岁以前以白垩型和着色型为主,15岁以后缺损型多见。缺损率山区高于平原,其发病部位多见于近中切齿、侧切齿,磨齿较少见。(2)氟骨症发病率本区氟骨症症状主要表现在关节疼痛、功能性障碍和肢体变形等。三个村比较,堂上村较重,各村发病率和发病类型见表3和表4。表3 氟骨症发病率表4 氟骨症类型统计(3)尿氟水平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收集患者晨尿,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氟含量,见表5。表5 尿氟含量(mg/L)1982年北京医科大学在北京地区正常人群中调查485人,获得正常人群尿氟值为(62±26)mg/L。可见,在燃煤污染严重的房山区三个村庄中,尿氟分别是正常值的4、03、83倍。在01置信水平下,与北京市正常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4)血氟水平采取静脉血,以中子活化法检测血氟含量,结果见表6。表6 血氟含量病区血氟值较北京市正常值高出两倍以上,且在01置信水平下,有显著性差异。总之,病区地氟病患者的尿氟、血氟都较正常值高,但年龄组之间及性别无明显的差异。统计结果还表明,尿氟和血氟具有显著相关性。3 环境地球化学物质中氟水平统计1991年曾太文等人对房山区西部蒲洼、十渡、张坊、南尚乐、长沟等地土壤、玉米中的氟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7。将上述地区土壤中氟含量与玉米中氟含量作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r=9133,大于01=8333,具有显著相关性。由此推论,张坊土壤为47μg/g,玉米含氟量仅91μg/g,而堂上村、莲花庵村、路村土壤氟含量分别是606μg/g、491μg/g和570μg/g,所引致玉米氟含量最高也不过88μg/g,不可能导致氟中毒。可是三个村庄环境介质中氟水平统计结果(表8)中,玉米含氟5~4μg/g,显然,除土壤因素外,与玉米收获后的空气氟污染有直接关系。表7 房山区西部土壤、粮食中氟含量(μglg)表8 环境介质中氟含量水平统计(μg/g)1982年胡永增等对堂上村的调查发现,当地居民习惯将玉米、辣椒等挂在房梁上,使用敞开式炉灶烘烤,粮食氟含量变化如表9。显然随着烘烤时间的加长,粮食中的氟含量成百倍地增长,极大值可达460~8000μg/g,即使洗涤也保留下12~99倍的氟含量。在食物的烘干过程中,煤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氟及其化合物沉积在上面,食用后造成氟中毒。这就清楚地表明,食用污染的粮食是摄入氟的途径,而粮食中的氟则直接来源于室内的空气。表9 粮食烘烤后氟含量变化统计表(μg/g)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现在大多数农民已不在屋内用煤烘烤粮食,但几年前由于食用高氟食物而造成的体内氟含量过高的影响依然存在。4 煤燃烧产物的主要物质组分(1)粉尘房山地区燃煤方式是地炉敞烧,属低温燃烧,时刻有碳氢化合物裂解、热合形成煤烟,其他种类繁多的金属及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也随之排入空气。煤烟在空气中呈气溶胶态,表面吸附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液体,这些粉尘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增大。病区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度粉尘年平均浓度见表10。表10 室内空气中粉尘年平均浓度表11 室内粉尘中有害物质平均浓度统计(mg/m3)三个村庄室内粉尘平均浓度均明显超过15mg/m3的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分别是国标的872、817、48倍。小于5μm的粉尘浓度占总粉尘浓度的65%~77%,5~10μm的粉尘浓度仅占总粉尘浓度的43%~84%。现将室内粉尘有害元素含量换算成空气中体积浓度,结果见表11。按照表中列出的参考标准,空气粉尘中有害元素超标的有氟、砷两元素,分别超标5倍和2~5倍。(2)空气①室内空气中F、S02、H2S、As室内有害气体组分浓度是按采样时室内现场温度、压力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浓度,其结果见表12。表12 室内气态有害物质平均浓度统计(mg/m3)四种有害气体都严重超标,构成以氟为主的多种有害物质并存的生活环境。据测定,含氟化合物以氟化氢为主。②有机氟化合物空气抽样检测结果发现,煤的低温燃烧在室内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达数十种,这些有机化合物排入空气后,在水、金属元素和温度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加成聚合反应、氧化反应、同分异构、水解、降解作用逐步形成氟代烷烃类的含氟有机化合物,其中有二氟二氯甲烷(F12)、一氟三氯甲烷(F11)、三氟乙烷(F113)等氟代烷烃类化合物;还有氟代烯烃类有机化合物,如二氟二氯乙烯等。现将几个主要问题讨论如下。煤的低温燃烧煤燃烧过程是一种类似干馏和分解的过程,形成固态的焦炭,液态的焦油、氨水,气态的氢、甲烷、-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烯烃等。温度在低于160℃时馏出苯、甲苯、二甲苯等单环的有机化合物:当温度达到160~230℃时馏出的主要是酚类和少量的萘,即多环芳烃等;230~270℃时则馏出萘,即稠环芳烃;在温度升至270~360℃时所馏出的则是杂环芳香族化合物。本次所测定的化合物除以上述及的外,尚有五节杂环类的二氢呋喃、吡咯及六节单环的吡咯。因此,煤在燃烧过程中,不但释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硅氧化合物,而且有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卤族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温度、压力和各种组分浓度变化的条件下,化学性质在逐渐改变,既有氟氯代烷烃类的化合物,也有卤化氢等化合物出现。表13 主要含氟有机化合物年平均含量统计表(mg/m3)经测定,无论是堂上村、莲花庵村还是平原区的路村,室内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均繁多,现将主要的几种含氟有机化合物列于表13中。除表中所列10种化合物以外,尚有二甲胺(C2H7N)、甲氧基丙胺(C4H11NO)、环丙基甲醇(C4H8O)、丙烷(C3H8)、溴化氢(HBr)、氯丙烯(C3H5CI)、氯甲基丙烷(C4H9Cl)、异氰基丁烷(C5H9N)、戊二猜(C5H6N2)、二甲基吡喃酮(C7H12O2)、羟基乙基肼(C2H8N2O)、二氢呋喃(C4H60)、甲基戊炔(C6H10)、二甲基环丙烷(C5H10)、氯丙烯(C3H5Cl)、氯代丁烯醇(C4H5Cl0)、吡咯(C4H5N)、丁烯醛(C4H60)、溴甲醚(C2H5BrO)、二氟二氯乙烯(C2Cl2F2)、三氯乙烯(C2HCl3)、甲基咪唑(C4H6N2)、甲苯(C7H8)、氯甲基戊烷(C>6H13Cl)、二氯三氟乙烷(C2HCl2F3)、四氯乙烯(C2Cl4)、乙苯(C8H10)、十一烷(C11H24)、十二烷(C12H26)、萘(C10H8)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另外,煤中的K、Na、Ca、Mg、Si和重金属元素等在燃烧中释放,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形成了一个充满化学变化危机的环境。氟氯代烷烃的形成及毒性上述几种氟氯代烷烃是煤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烷烃和氟化氢气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煤燃烧释放出甲烷,在其他卤素的作用下,烷烃的氢原子为卤素所取代而形成四氯化碳。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二氯甲烷)CH2Cl+Cl2→CHCl3+HCl(三氯甲烷)CHCl3+Cl2→CCl4+HCl(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在金属元素催化作用下,与无水氟化氢反应得到氟里昂: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或: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地球化学环境:农业·健康由于空气中存在大量的HF和CCl4,使得上述反应反复进行,室内F12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还产生CCl3F、CClF2、CClF3等氟氯代烷烃化合物。氟氯代烷烃类化合物具有沸点低、常温下易挥发等特点,易从呼吸道进入机体。经实验14C—F11或14C—F12被动物吸入后,一分钟即可在血液中检出。肺泡对氟氯代烷烃的吸收率取决于他们的化学活动性质,并与他们在肺泡的分压和脂溶性呈正比。试验还表明,在给家兔吸入384mg/m3的F22一小时后,约有80%被吸收,各肺泡内血液中F22分压迅速达到平衡状态。在堂上村、莲花庵村、路村三个村检出F182~3943mg/m3,年平均2455mg/m3;F168~735mg/m3,年平均9419mg/m3。而前苏联1974年颁布的标准,F11、F12均为小于10mg/m3。显然本区F11、F12是较高的。氟氯代烷烃能随血液分布至全身组织,并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进入机体的氟氯烷烃主要分布在肺组织,并能通过脑脊液到达脑实质。根据研究获得的成果,氟氯代烷烃类随着氯原子数量增加而毒性增大。另外,研究中还发现溴化氢存在,其浓度达到70mg/m3。由于氟溴代烷稳定性较差,因此不能排除氟溴代烷烃的存在。高浓度的氟溴烷烃可以引起呼吸道刺激、震颤、痉挛,在致死浓度动物产生急性肺水肿而死亡。至此,我们清楚地看到,高氟煤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氟及其化合物不仅污染了室内空气,也使粮食中的氟含量增加,大量的氟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5 总摄氟量估算及危害程度的评价不论是从什么渠道进入人体的过量氟,导致体内各种生化指标的改变和生理机能的变异程度,与环境要素氟水平是有密切关系的。这里所指环境要素系与人体有关的空气、粉尘、水、粮食、蔬菜、水果等。(1)摄氟量计算按照ICRP肺模型,空气进入肺泡沉积份额按6计算;室内粉尘中包括100~<5μm的总体沉积份额按3计算。粮食摄入量计算为原粮×出粉率×元素保存率×元素浓度值。食品结构模型按1982年膳食模型计算,三个村庄的特点略有改变(表14)。表14 膳食结构模型(kg/d)计算中的主要参数见表8。根据表8和表14参数分别计算从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的氟量,见表15。堂上村摄氟总量最高达到927mg/d,路村最少也有187mg/d,分别是标准摄入量的482~531倍。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氟量占总氟量的比例,见表16。表15 摄入氟量统计(mg/d)表16 总摄氟量的构成比(%)各村构成比例虽然不同,但经两种途径的摄氟量都超过人体所需氟水平。前已述及,煤烟污染的室内空气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十至百倍,而室内的粮食及蔬菜被污染现象也相当严重,使玉米、辣椒等含氟量升至几十毫克至几百毫克每千克。通过室内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氟量严重超标,因此,房山地区的燃煤型氟中毒的病因是食用被氟污染的粮食和由呼吸道摄人氟量过多共同作用的结果,都是由燃煤污染造成的。由此可见,改变燃煤方式或改用低氟煤是控制氟中毒疾病流行的主要方法。(2)摄氟量与疾病相关性为探求燃煤型氟中毒与各项生化指标及总摄氟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关指标与总摄氟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7。表17 总摄氟量与生化指标相关矩阵(γ01=P<01)①显著性相关。氟斑牙、牙缺损、氟骨症与总摄氟量呈明显正相关,氟骨症与牙缺损程度呈直线相关。血氟与尿氟密切相关,但与疾病发生率相关不明显,提示血氟、尿氟两者仅能作为判断疾病发生的指标,难以准确量化疾病的程度。已有研究成果表明,人体内血氟与骨氟处于动态平衡中,尿氟与血氟密切相关则有可能通过增加尿的排氟量而降低血氟,逐步地将骨氟转移到血液中经尿排出体外使之降到正常水平,从而解除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以总摄氟量为自变量,牙缺损、氟骨症发生率可以用下列回归方程表示:牙缺损率(%)=7962X-77721(r=9749)氟骨症患病率(%)=3845X-2979(r=9499)由以上回归方程可以看出,总摄氟量如降到6mg/d以下,在05置信水平下,牙缺损和氟骨症患病率可降至零,这与已有研究成果人体每日摄入4~6mg/d的结论是一致的。6 病区划分及危害程度评估由于生活燃煤引起人体摄氟量过度而导致中毒,从发现本病到现在已20余年,但病区的划分及危害程度的评估,目前仍无正式标准。吴德良等(1990)在研究燃煤型氟病区总摄氟量与氟斑牙的相关性时提出“5~15岁儿童缺损氟斑牙与总摄氟量、尿氟呈直线相关,较氟斑牙更为可靠,更能客观反映氟危害的严重程度。”孙玉富等(1993)认为“燃煤型氟中毒人均日摄氟量超过0mg时氟斑牙总病率即达90%以上,因此,不能作为不同病区程度的划分指标,而仅能作为病区与非病区的划分标准。”江远福(1994年)提出燃煤型氟中毒病区轻、中重、特重病区的划分标准是以8~15岁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依次是5~、20~、40~、60~。还有其他的研究者也做了不同的划分方案。本区调查结果表明,尽管8~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高达98%,而牙缺损率为零,因此,以这个年龄段作为划分病区标准是不现实的。但当不同村庄总摄氟量有差异时,总体人群发病率也明显不同,特别是牙缺损和氟骨症发病率较明显。至于氟骨症患病率,白学信(1990)认为:“在轻、中病区大量调查氟骨症是不合算的,实际调查时拍片也有困难”。流行病学调查中常使用尿氟含量,但尿氟含量与氟斑牙无相关关系,且受气候、饮水等因素影响。室内空气氟含量只能说明室内污染程度,但不是决定氟中毒程度的指标。决定氟中毒程度的是总摄氟量,总摄氟量的多少则明显反映在发病程度上,即:总摄氟量与其生物效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作为病区相互比较的基础。根据以上作者的意见,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简单的结论:(1)综合的环境因素包括地质、地球化学、气象条件、生活方式、氟源分布等构成燃煤型氟中毒症流行的前提条件;(2)血氟、尿氟及氟斑牙患病率只能作为划分病区与非病区的客观指标;(3)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则是病区发病程度的指标;(4)氟骨症是使用困难较多但较有决定意义的划分发病程度的客观指标;(5)人均每日总的摄氟量则是反映燃煤型氟中毒的客观指标,能全面反映出人群总体摄氟水平,也能作为不同病区之间对比的客观基础。根据以上几点,我们拟将区域地球化学条件、氟斑牙发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骨症发病率、总摄氟量等为指标,将燃煤型氟中毒流行范围划分为疑似病区、轻病区、中病区、重病区、特重病区等五种不同程度的病区,具体划分标准如下。疑似病区:具有明显的高氟和氟积累的地球化学背景,有利于氟污染的气象条件,落后的燃煤方式等。轻病区:每年四个月以下燃烧高氟煤,氟斑牙患病率在10%以上,成年人氟斑牙患病率在50%以上,缺损率在10%以下,氟骨症患病率在5%以下,且多为I,每日人均总摄氟量在10mg/以下。中病区:每年6个月燃烧高氟煤,通风条件差,氟斑牙患病率为50%~70%,氟斑牙缺损率为10%~25%,氟骨症患病率为5%~12%,多为Ⅱ,人均每日摄氟量为10~15mg。重病区:每年有6~8个月燃烧高氟煤,通风条件差,粮食蔬菜在室内储藏,氟斑牙患病率在70%以上,氟斑牙缺损率为25%~60%,氟骨症患病率为13%~35%,多为Ⅲ,人均日摄氟量为15~30mg。特重病区:长年燃烧高氟煤,通风条件极差,粮食蔬菜室内存放,氟斑牙患病率在90%以上,成年人氟斑牙缺损率在60%以上,氟骨症患病率在35%以上,为Ⅲ。以上划分是初步设想,尚需要更多的资料加以验证和补充。3 主要结论(1)由于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点以及区域性变质作用,使煤层中的有机、无机化合物聚集、分散、相互反应,形成一个十分庞杂的资源库,这是地氟病发生的最重要的物源。地球化学环境是发生地氟病的根本原因,而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体摄入氟的途径和氟存在的形态及溶解度。(2)煤中的化学物质经低温燃烧后,释放出大量的有机和无机含氟化合物及其他有毒物质,使室内空间形成一个复杂的化学环境,这些物质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同时也污染了粮食和蔬菜,并被人体所吸收,造成氟中毒。这是当前房山区地氟病发病的首要病因。(3)不科学的燃煤方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直接原因,也是增加人体摄氟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变燃煤方式,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是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关键措施。(4)煤在燃烧过程中经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大量的氟氯代烷烃化合物,其中包括CFCl3(F11)、CF2Cl(F12)和C2Cl3F3(F113),这是这次调查的重大发现。由于F11、F12较为稳定,极可能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使得臭氧耗竭、人群皮肤癌患者急剧增加,这个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应引起充分的重视,而这些氟氯代烷烃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5)研究了氟斑牙发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骨症发病率与人均每日总摄氟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用总摄氟量预报氟中毒发病率的回归方程。以地球化学条件、地氟病发病率和总摄氟量为综合指标,提出了将病区划分为疑似病区和轻、中、重、特重病区。对不同程度的病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措施。参考文献耿精忠等环境与建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吴鹏鸣等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曹守仁煤烟污染与健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北京市地矿局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北京市地矿局北京市区域矿产总结,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郑宝山中国煤炭含氟量的研究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88,第3卷,第2期郭英廷等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层中的有害微量元素及其分布贵州工学院学报,1993孙景信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分布特征中国科学(A),1998,12国家环保局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苏企洵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霍亚贞北京自然地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戴国均地方性氟中毒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5王云钊氟骨症X射线诊断学图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戴瑞庭北京门头沟燃煤污染型氟关节病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88,第3卷,第2期吴德良燃煤污染病区总摄氟量与氟斑牙患病的相关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990,第24卷,第1期孙玉富摄氟量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3,第12卷,第6期江远福生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研究进展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4,第9卷,第2期白学信燃煤型地氟病病区划分标准问题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第5卷第4期谢妮砷对氟中毒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第13卷,第1期周振荣中医药对氟骨症的治疗研究见: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6,第15卷第五届全国地氟病地砷病学术会议论文集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I)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经期刊之家qikanzj的编辑人员查,这是核心级的期刊。对于评副高或高的是可以放心选择的。

第一作者:1 Li Q, Liu MF, Hou J, Jiang CX, Li SC, Wang T The Prevalence of Keshan Disease inC Int J C 2012 Dec doi:pii: S0167-5273(12)01527- 1016/ [Epub ahead of print] (2011 SCI影响因子=078) 王铜克山病监测之转化流行病学(专家论坛)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33(3): 143- 王铜克山病几十年防控果实亟待收获(述评)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9(4): 357-王 铜,为克山病预防和控制决策的循证做好技术支持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4):355-王 铜,候杰,张立君2007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4): 412- 王 铜,候杰,张立君2006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3): 296- 王 铜再谈克山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59- 王 铜,候杰,李奇2000-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5年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6): 676- 王 铜克山病控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355- 王 铜,候杰,李奇等2004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01- 王 铜,候杰,李奇等2003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44- 王 铜等中国西南地区克山病患病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云南大理州部分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2(4):通讯作者: 周令望,裴俊瑞,张智毅,李兴洲,高琳,闫丽佳,王宇,王 铜硒、蛋白质和维生素E联合缺乏致大鼠甲状腺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3): 251- 夏德义,王 铜编译心肌炎的诊断-达拉斯标准之死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2):封三 裴俊瑞,王 铜,周令望,冯红旗,高琳,李兴洲,李奇,夏德义,邓晶,王宇,李颖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区人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心肌肌钙蛋白I相关性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7(1):98- 冯红旗,王 铜,高琳,李兴洲,裴俊瑞,李奇,邓晶 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病区天气因素与饮用水生物性污染相关性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6):686- 周令望,裴俊瑞,李兴洲,高琳,闫丽佳,王 铜低硒与低营养复合因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61- 裴俊瑞,王 铜,周令望,李兴洲,高琳,冯红旗,李奇,夏德义,邓晶肠道病毒感染与云南省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431- 闫丽佳,裴俊瑞,高琳,李兴洲,周令望,王宇,王 铜硒和维生素E对大鼠的抗氧化作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381- 李奇,候杰,徐柏楠,张立君,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闫丽佳,王宇,邓晶,王晓亚,赵淑华,王 铜2005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4):423- 王宇,王 铜,等 克山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3):322- 李颖,王 铜,周令望,邹宁,刘阳,姜明春,于维汉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心肌损伤后交感神经去支配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6(2):152- 刘英群,祝莹颖,王 铜等微波和超声波对人牙齿脱钙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6):707- 邓晶,李奇,夏德义,裴俊瑞,王 铜1例心房心包结核致心动过速性心房性心肌病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6):697- 全国克山病监测协作组,王 铜2005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4): 405- 李奇,夏德义,王 铜,等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死因调查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4): 424- 侯杰,王 铜等2005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贾大房子屯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 徐伯楠,王 铜等克山病病区普通人群心电图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457- 张立君,王 铜等2005年黑龙江省尚志市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 于玲范,王 铜等干细胞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心肌结构及功能的保护作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 (4):363- 高琳,王 铜,周令望,等肿瘤坏死因子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关系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5(1):73- 李兴洲,王 铜,冯红旗,等GSH-Px活性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关系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6): 680- 李奇,夏德义,冯红旗,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邓晶,候杰,徐柏楠,王 铜云南省地方性猝死早期发现的探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1- 冯红旗,杨林,郭玲,黄文丽,徐柏楠,王铜云南省地方性猝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4- 裴俊瑞,周令望,高彦辉,李兴洲,高琳,冯红旗,李奇,夏德义,邓晶,王 铜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17- 候杰,李奇,张立君,李兴洲,高琳,裴俊瑞,邓晶,徐柏楠,董国淑,王 铜 2004年黑龙江省富裕县克山病病情监测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4(4): 404- Wang T,Feng HQ,Li Q et A Study on Yunnan Sudden Cardiac Death (fulminant Myocarditis) Prevention and C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World Heart F May 1(1):132- 夏德义,冯红旗,王 铜等云南省地方性猝死的临床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82- 刘云宝,张卫星,周令望,王 铜克山病患者肝炎及柯萨奇病毒感染的观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3(5):489- 汪忠伯,王 铜2002年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汇总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2(4):61-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铁道师院学报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qiúniú) 老二睚眦(yázì) 老三嘲风(cháofēng) 老四蒲牢(púláo) 老五狻猊(suānní) 老六赑屃(bìxì) 老七狴犴(bì’àn) 老八负屃(fùxì) 老九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bìxì) 老二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老三蒲牢(púláo) 老四狴犴(bì’àn) 老五饕餮(tāotiè) 老六蚣蝮(应为 )(bāxià) 老七睚眦(yázì) 老八狻猊(suānní) 老九椒图(jiāotú) 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赑屃:也称龟趺。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狴犴: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螭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饕餮:形似羊,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睚眦: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蛟龙不能称谓龙。你那是对龙的侮辱啊!龙集天地之精华孕育千万年而生。凤凰是西方孔雀大明王的后裔。现居于九天瑶池边。紫天山上。龙又有很多有井龙,河龙。江龙。湖龙。海龙。洋龙。等。。。

(一)著作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新编中国史话?经济生活卷》(主编),希望出版社,2000年12月。 《兵家文化面面观》(合作),齐鲁书社,2000年。 《明清苏州社会史碑刻资料集》(编委之一),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二)论文 《20世纪明清疾病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0期,3万字。 《贤妻兼良相的明太祖马皇后》,《历史月刊》2002年第10期,6万字。 《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清代江南瘟疫成因探略》,载《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论——陈捷先教授、冯尔康教授古稀纪念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1万字。 《打通医学史与社会史研究的他山之石——评罗伊?波特主编的〈剑桥医学史〉》,《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9万字。 《明懿文太子朱标尊贵而郁闷的一生》,《历史月刊》,2002年第2期,5万字。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和社会对瘟疫的反应》,《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0万字。 《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0万字。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期,5万字。 《清人对瘟疫的认识初探——以江南地区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4万字。 《烂喉痧传入中国年代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2期,9万字。 《麦克尼尔〈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William H McNeil, Plagues and Peoples)》,《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7万字。 《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8万字。 《消闲与御灾——清中前期江南民生的两个侧面》,《文史论丛二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9月,9万字。 《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行为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10期,25万字。 《清前期浙西杭州、湖州府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三个层次》,《苏州铁道师院学报》,2001年第1期,8万字。 《清前期浙西北基层社会精英的晋身途径与流动》,《南开学报》,2000年第4期,25万字。 《道光三年苏州大水及各方之救济——道光时期国家、官府和社会的一个侧面》,《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万字。 《中国的民间社会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来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 期,35万字。 《道光前期江苏的灾赈积弊及其救治》,《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7万字。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合作),《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8万字。 《十六世纪江西吉安府的乡约》(译作),《赣文化研究》,第六、七期,1999年12月、2000年12月,0万字。 《清代中后期乡绅的社会救济——苏州丰豫义庄研究》,《南开学报》,1997年第3期,35万字。 《丰豫庄非潘氏宗族义庄》,《中国农史》,1997年第2期,2万字。 《从苏州〈彭氏族谱〉管窥明清江南人口状况》,《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8万字。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9期,1万字。 《略论平等互惠原则对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合作),《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7 学术讲座:《中国近世的粪秽处置及其变动——兼论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中国近世的粪秽处置及其变动——兼论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形成》、《历史经验·学术理念·近代性——关于近代卫生史研究》。

中国的凤凰传说起源于鸟,在《山海经》里:“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说文》:“凤,神鸟也。”《瑞应图》:“凤凰,仁鸟也。”《诗》:“凤凰灵鸟。”《庄子逍遥游》:“以鲲化为鹏,鹏即凤。”凤凰还有个名字叫鸾。在《山海经》里:“有五采鸟三名:一曰凤鸟,一曰凰鸟,一曰鸾鸟。”《广雅》:“鸾鸟,凤皇属也。” 有一个“百鸟朝凤”的传说,说的是黄帝即位,自觉天下太平,想亲眼看看传说中的凤凰。为此,他问教天老。天老回答:凤凰显形,乃是祥瑞的预兆,只有在太平盛世才出现。见到它一掠而过已是很不容易,如果能看到它在百鸟群里飞舞那就是千载难逢的祥瑞了。 黄帝听后很不高兴,他说:我即位以来,天下太平,为什么连凤凰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天老说:东有蚩尤、西有少昊、南有炎帝、北有颛顼,四方强敌虎视眈眈,何来太平?黄帝听罢便率兵讨伐,于是天下一统。他看见一只带有五彩翎毛的大鸟在天空翱翔,而数不清的奇珍异鸟围着它翩翩起舞。黄帝知道,这只大鸟就是凤凰,也是他想看到的瑞象(《韩诗外传》)。 凤凰、凤凰,凤者为雄,凰者为雌。因此,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古琴曲“凤求凰”。但是龙凤相合,则把整个凤凰都“雌”化掉了。古代图腾不仅有蛇,还有鸟,例如,少昊氏下属的凤鸟氏、丹鸟氏等。龙是鳞虫之长,凤是百鸟之王,瑞兽灵禽。尽管龙生龙,凤生凤,而龙凤配对早在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龙凤纹”彩陶瓶上就出现了。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标识着一派祥和。舜帝曾经下命谱曲制乐,夔谱《九招》呈献,舜便率群臣演奏,当演奏到第三招时,百鸟齐鸣;第四招时,百兽悉舞;在最后一招,第九招时,只见金龙彩凤双双出现在云端。舜请教身边的老臣苍舒,苍舒回答,这就是龙凤呈祥,龙来了说明将风调雨顺,凤到了表示要国泰民安。他又说:自盘古开天以来,只是偶尔见到龙舞或凤飞,龙凤双致,这还是第一次。 孔子曾经把老子比为龙,“神龙见首不见尾”,善变莫测;老子也曾经把孔子比作凤,称他:“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在历史上,他们的学说正好“阴阳互补”。在这里,孔子提倡“有为”是为阳;老子提倡“无为”是为阴,这是“凤阳龙阴”的本来组合。因为凤朝阳而阳、龙近水而阴。但是后来,龙凤套在男女的身上,便颠鸾倒凤,阴阳错置。如跨凤乘龙,指夫妻双宿双飞,龙凤这里指的是男女。有趣的是,古代的帝王及其嫔妃们被称为“天上龙,地上凤”,演出了一幕幕的龙凤活剧。 在成语词典里,不难找到龙凤配对的成语。例如,龙兴凤举是指振兴王业、龙跃凤鸣是指人的才华超逸,龙驹凤欤或麟子凤雏则指年幼聪慧;珍稀的食物叫凤髓龙肝,脱俗的文章是龙章凤姿。 中国的龙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封建时代,龙又嬗变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称“真龙天子”。据韩非子说,龙和帝王一样,都有“逆鳞”而不可触,否则龙颜大怒、诛灭九族。所以李白诗云:“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今天,龙走下了神坛,每个华夏子民,无论天涯何方,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缘何而生?它似动物,有人说它是鳄鱼和蜥蜴的“大共名”,也有人说它演化于蛇,还有人称它是恐龙的遗记;龙,又是象征,既有人认定它是图腾合并的结果,又有人相信它是云水、闪电和彩虹的集合。这些都是今人对先人的猜测。 相对而言,“蛇说”比较占上风。有人考证,禹与蛇图腾的氏族有血缘关系,他奠定了夏朝根基以后,其后裔把蛇升华为龙,不仅体现了多元文化,得到各民族的认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象征(潜明兹《百年神话研究略论》,《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6期)。 中国的龙,家族庞大,有黄龙、青龙、赤龙、白龙、乌龙、金龙,千年之龙叫应龙、无足之龙叫烛龙、有角之龙叫虬龙、无角之龙叫螭龙,等等。它们有好有坏,有善有恶。《史记》二十八卷《封禅书》里说:黄帝乘龙上天,群臣无法跟随,只能抱着拉断的龙髯哭泣。以黄龙象征黄帝,中国古人以龙为尊。但传说中,也不乏屠龙、斗龙的记载,如女娲杀黑龙、大禹斩蠢龙、李冰父子伏孽龙、周处除蛟龙,等等。

滨州学院学报2021年03期

第一章 总则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滨州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滨州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第二条 滨州学院招生工作贯彻执行“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三条 滨州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校概要第四条 学校全称:滨州学院第五条 学校代码:10449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第七条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第八条 颁发证书:学生思想政治合格,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至少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所得学分结构符合要求,不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颁发教育部监制的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国家和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的本科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第九条 学校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3第十条 学校概况滨州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兵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滨州市。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北镇师范学校,1983年更名为滨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滨州学院。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成功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A类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0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7亿元。设有21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2个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7万册,电子图书63万册。设有19个二级学院,60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297人。围绕办好独具特色的本科教育,学校借助全国第一所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本科高校的先发优势,努力做大做强航空特色,航空学科专业规模日益扩大,开设飞行技术、民航机务工程、空管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航空物流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空中乘务等面向航空领域培养人才的专业(方向),办学条件日趋完善,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拥有波音737-300飞机科研教学实训平台、飞行模拟实验室、空中交通管理实验室、CCAR147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中心等教学实验实训平台38个,建有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和CCAR66部民航维修人员执照考点;先后与山东航空公司等20家航空公司联合培养航空专门人才,已向民航业输送飞行员、机务维修、签派、管制员、空中乘务等专门人才4000余人,40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机长。飞行学院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航空特色受到了国家民航局的充分肯定、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国家民航局原局长李家祥、杨元元,民航英雄杨利伟等领导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学校航空特色已经成为全省高等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理、工、文、教、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民用航空、化学化工、生态环境、机电、信息、土建、教师教育7大应用型专业群,飞行、化工、计算机、生物技术4个专业群获批立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二级学院理事会建设工程,成立学校理事会和14个二级学院理事会,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不断释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单位达到300余家,合作专业达到19个,6个专业(方向)实现“订单式”培养;获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二级学院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连续7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获得立项423项,立项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3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130项。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黄河英才工程”“聚英计划”,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08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优秀教师5人、山东省教学团队5个,“黄河英才”特聘教授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人。聘请8名院士担任学校名誉院长、顾问或客座教授,聘任兼职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157人。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强化优势特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等创新平台26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67项,省部级课题496项;发表SCI、SSCI、EI收录论文742篇,CSSCI期刊论文90篇;出版学术专著278部;授权专利91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6项。《滨州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孙子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是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34家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积极服务社会和行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两区两圈”“民航强国”“富强滨州”等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服务黄河三角洲行动计划》《服务航空业行动计划》,编制《服务“富强滨州”十项重大行动计划》,与山东社会科学院、滨州市政府、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国际机场、济南机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博士企业行”活动,承担服务项目400余项,开展合作研究400余项,转移转化科研成果30项。2012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绿色、文明、平安、和谐、美丽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平安校园”等40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民航报》《中国航空报》《大众日报》《高教领导参考》、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对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报道,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一条 滨州学院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第十二条 滨州学院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滨州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学校不委托个人和机构从事招生工作。第十三条 滨州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第四章 招生与录取第十四条 报考报名条件:按照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执行。第十五条 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核准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分省分专业计划执行。招生计划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第十六条 录取原则: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择优录取。第十七条 提档比例:依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的比例提档。第十八条 文史和理工类录取规则:院校志愿:根据各省的志愿设置及投档录取原则录取。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后续志愿考生。专业录取原则: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投档成绩相同时,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优先录取位次高者;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优先录取位次高者;各单科成绩均相同时,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因素,择优录取。山东、北京、天津、浙江、上海、海南等高考改革省(市)按照相关省(市)录取实施方案执行。其他省(市、自治区):按“专业志愿清”原则录取。对每一院校志愿进档考生,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文化总分并参考高考相关科目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体检情况,首先按第一专业志愿录取考生,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安排第二专业志愿,依此类推。若无法满足考生报考专业志愿,服从专业调剂者,参考文化总分、相关科目成绩、体检情况,将其调剂到相应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者,则作退档处理。空中乘务专业:通过我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按投档考生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英语成绩高者。内蒙古自治区考生按照“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公费和委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政策按照省里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艺术类和体育专业山东省艺术类(一)联考专业音乐学(师范类):使用音乐类联考(济南大学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舞蹈学(师范类):使用舞蹈类联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舞蹈学(体育舞蹈、健美操):使用舞蹈类(体育舞蹈、健美操)联考(山东体育学院平台)专业成绩,对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二)校考专业舞蹈学(民族舞方向):获得我校专业测试合格证,按投档考生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高考文化投档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英语成绩高者。(三)美术类使用山东省美术类统考成绩。在投档范围内,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确定录取专业。山东省体育专业使用山东省体育统考成绩。在投档范围内,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相同时,按专业成绩录取。其他省份艺术类使用(认可)相关省份相关专业(类)统考(联考)成绩,按投档考生专业统考(联考)(或综合分)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按专业成绩投档者,专业统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高考文化成绩(含加分)高者;按综合分投档者,综合分相同时,优先录取专业成绩高者。第二十条 飞行技术专业、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考生按照《普通高校飞行技术专业招收飞行学生实施办法》(民航发【2009】84号)规定,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合格后方可报考。按照民航局规定,舞蹈学(民族舞)和空中乘务专业考生须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面试、背景调查,合格后方可报考。第二十一条 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要求考生的外语应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对外语语种不作限制,对相关科目不作特殊要求。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和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方向)、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舞蹈学(民族舞)、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空中乘务专业入学后需学习英语语种。第二十二条 身体健康状况:飞行技术、舞蹈学(民族舞)、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和空中乘务专业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按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MH/T 7013-2017)、《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规则附件A《空勤人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合格证医学标准》规定的相应医学标准。报考交通运输专业(空管与签派方向)的考生应符合中国民航空管人员有关岗位身体标准要求:肝功正常,双眼裸视力不低于6(E字表),无色盲色弱,无语言、发音或听力障碍,无精神疾病病史等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的身体标准;报考交通运输专业(民航机务工程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考生要求无色盲色弱等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身体标准条件。交通运输专业(机场运行与管理方向)考生身体条件须符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关岗位身体标准要求。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无残疾,无重听,无口吃,无色盲、色弱,矫正视力在0以上;男性身高在65 m以上,女性身高在60 m以上。其它专业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二十三条 男女生比例: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交通运输(空管与签派方向)、飞行器适航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专业只招收男生,其他专业无男女比例限制。第二十四条 我校执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第五章 新生入学第二十五条 新生复查:新生入校后,我校采取考试、核查电子档案、体检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学生,我校按有关规定处理。第二十六条 调整专业政策:学生可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兴趣提出转专业申请,学校根据上级政策及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程序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审查备案。第二十七条 专升本政策:专升本政策依照当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文件规定执行。第六章 收费、退费标准及资助政策第二十八条 收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管理的学费,执行《山东省物价局 山东省财政厅 关于山东艺术学院等12所高校学分制收费有关问题的复函》(鲁价费函〔2018〕72号)批复的滨州学院学分制收费标准;其他费用按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收费政策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19]799号)、《关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鲁价费发[2013]93号)、《关于优化普通高校学费结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鲁价费发[2013]136号)、《关于优化高校收费政策的通知》(鲁价费发[2016]8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价费发[2016]13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住宿费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19]804号)和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如学费标准调整,按省最新文件规定执行。第二十九条 退费: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98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学生因故退学或受校纪处分开除学籍的,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的,按月计退专业注册学费,按未修读学分(由教务部门界定)计退学分学费。代收费据实结算,多退少补。学生学习时间按每学年10个月计算。第三十条 学生资助政策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及社会奖(助)学金等。银行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凭录取通知书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我校为学生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我校按照有关规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多项资助措施。第七章 其它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三十二条 对以滨州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第三十三条 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邮编:256603电话:0543-3190200,3190201,3190067,3190068网址: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由滨州学院负责解释。

你就找每个省排名倒着数的那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他们的学报好发表。比如山东省,枣庄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潍坊学院学报,泰山学院学报,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济宁学院学报,滨州学院学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等等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