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信息

1,北外和上外是外语界的“清北”,都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211和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实力不分伯仲、品牌不分伯仲、地位不分伯仲、录取难度不分伯仲,旗鼓相当但风格迥异,所以都很好,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要说哪个胜过哪个,是不存在的,因为各有所长,谁也压不了谁一头。只是上外一直被低估,所以让人有种北外更好的错觉,两外至少是并驾齐驱的。当然,网上的各种排行榜,并不需要当真,有北外靠前的,也有上外靠前的,而且北语广外都经常排在两外前面,人大中科大还被排到30名开外过,所以呢?一笑置之就好啦。2,为什么上外近几年更热的问题。其实这样回顾到为什么北外给人更厉害的印象的原因了。北外之前属于外交部,而上外一直是教育部的学校,所以北外外交官校友多过上外;因为之前大多人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外加对外交流放开,所以带北京和外语的学校都一度很热门,北外2000年左右录分甚至比肩人大;贸大也有录分超过北大的时期。但是,那只是报考热度,并不是学校实力。上外与北外一直都是一个档次的学校,两外无论升格大学还是入选211和双一流都是同批的。上外也一直是500强高管和高级翻译官的摇篮呀。现在大家思想更多元,认识也更理性了,所以北外和贸大都回不到特殊年代的爆红状态了。上外没爆红过,但一直都能稳在高考录分全国前20。所以不是上外更热了,而是大家开始不盲目神话北外了而已。上外北外同属于“两外一法”“两财一贸”这一梯队,代表了全国最顶尖的211和特色型高校。3,关于学校实力优劣对比的问题。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上外北外外语学科都是全国第一,但是非外语学科上外更强些。关于科研实力,上外核心期刊7本,北外4本;国家级智库上外3个,北外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上外3个,北外2个;博士后流动站上外2个北外1个;上外还有个亚洲第一的高级翻译学院。关于就业,上外北外就业都是全国前十的水平,但上外整体上一直强于北外。关于学校环境,北外只有一个校区在海淀,比较小也旧,但有底蕴;上外有两个校区,虹口和松江,校园面积更大,建筑极具异域风情,学生宿舍条件数一数二的好,学校地理位置也好,出门不远就是地铁站。关于高考生源,有的省份上外更高,有的省份北外更高,都是全国前20的段位,具体看自己所在省市,全国均分是没什么参考价值的。关于研究生生源,上外北外都是全国外语类最好的,也是最难考的,难度可以说是五五开。综上所述,上外也好,北外也好,有人觉得上外更好,也有人觉得北外更好。具体指标比下来,各有胜负,所以两外是打平均的水平,平分秋色,谁也没资格瞧不起谁。喜欢上海去上外,喜欢北京去北外,就这样。

北京的名气比上海的大!但是都是好学校!要学好到那个都一样!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信息汇总

排在前十!竞争肯定激烈!-07-22/shtml

上外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情况 上外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学硕,所属院系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外国交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人,其中行政人员13人,教师37人。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18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6人,博士在读者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10人;90%以上教师具有在海外工作、学习或研修的经历。学院另聘有合同制教师25人,各类兼课教师100余人。国交学院每年都有四五千名留学生来我院参加长期或短期学习(包括许多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际交流生),他们分别来自世界各地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在“请进来”的同时,学院还十分注重对接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广中国语言文化,每年均有数十名研究生以志愿者或交流生的身份被派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匈牙利、西班牙、摩洛哥、新西兰、泰国、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智利等国担任志愿者教师、进修或攻读学位。此外,学院曾先后派出了十余位教师赴海外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或公派教师。培养目标能在语言学、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等方面从事教学,进行研究,且能在相关领域应用所学知识的人。普通语言学方向:要求学生修完相关课程之后,能够深刻理解现代语言学的性质、特点、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现代语言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具有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2.现代汉语方向:要求学生修完相关课程之后,能够掌握现代汉语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具有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3.对外汉语教学方向:要求学生修完相关课程之后,能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系统知识,掌握现代汉语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将现代汉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对外族人进行汉语教学的一般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上外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 初试: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外语(201 英语一、202 俄、203 日;240 法语、241 德语、242 西班牙语、243 阿拉伯语、244 意大利语、245 葡萄牙语、246 朝鲜语)任选一门③ 619 现代汉语 ④ 819 语言学概论注:初试②外语中,201-203 为全国统考科目,240-246 为上外自命题外语。报考上外该专业考生如选择上外自命题外语,若未上上外复试线,有可能无法参加调剂(外校可能不接受 240-246 外语语种考生),请考生慎重考虑。……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

应该是北外略胜一筹,首先是北外的历史,1941俄文大队可不是空穴来风,再加上地理位置位于首都的加成,素有“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的美誉。而且北外本科语言专业开设的种类是全国最多最全的,有些语言专业全国只有北外有开设。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还有疑问,欢迎追问与咨询~

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学校开设专业56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五个学科。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000平米;图书累积总量1275473册(其中纸质图书累积量1014627册、电子图书累积量260846册),期刊合订本累积总量24199册(其中纸质期刊合订本累计量4201册、电子期刊累积量19998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216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49册。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49年12月,时名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并成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1996年,学校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60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学校已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声誉,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专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公共关系学)。25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外交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际关系),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专科生800余名,长期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外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领馆重要官员多次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大量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专设有外语电台与电视台,全天播放海外电视节目20多套,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肤色、种族、国籍学生济济一堂、青春和睦,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60年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现在正积极努力打造语言文学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60年筚路蓝缕,奋发有为。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迈进,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传、聚变升华。经过历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校训为核心的上外精神,学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似乎北外更好北外 年份最低 最高平均投档 录取人数录取批次00--49本科一批00--57本科一批00--48本科一批00--51本科一批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00--68本科一批00--70本科一批00--71本科一批

上外西班牙语专业创建于1959年,1960年开始招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本科生,1986年获准招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起招收汉语和西班牙语比较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西班牙语源于民间拉丁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它是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各国(除巴西、海地等)的官方语言,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全球除西语之外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在美国,西班牙语广泛通行于纽约、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在新墨西哥州,西班牙语和西语并列为官方语言)。此外,在菲律宾、摩洛哥、赤道几内亚、非洲西海岸也通行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优美动听,被誉为“与上帝对话的语言”。专业情况►院系及专业 西方语系: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复试还须加试两门课)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且复试须加试两门课)►培养目标西班牙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西班牙语、西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西班牙语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主干课程基础/高级西语综合课、西语视听说、西语语法、西语阅读、西语写作、口笔译理论与实践、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学、西班牙/拉丁美洲概况、西语修辞、西语应用文等。►国际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西班牙语专业现与西班牙、墨西哥、智利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及文化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关系,在教学研究和图书资料方面开展交流活动。主要合作伙伴有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等近十所西班牙知名高校,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墨西哥瓜达拉哈拉自治大学和智利多克天主教大学等多所拉美知名高校。2000年起,每年都有师生通过校际交流项目出国留学,本专业还与西班牙大学合作开展复合型专业本科教育工作。此外,西班牙语专业协助上海外国语大学,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以及秘鲁天主教大学合作建立了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以及秘鲁利马孔子学院。►就业前景毕业生就业方向:外贸公司、外资企业、外国使领馆、政府外事部门、高等学校和涉外文化机构、攻读研究生等。 考研初试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公告

回答 您好,我正在帮您整理相关的内容,马上回复您。 北外和上外是外语界的“清北”,都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211和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实力不分伯仲、品牌不分伯仲、地位不分伯仲、录取难度不分伯仲,旗鼓相当但风格迥异,所以都很好,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要说哪个胜过哪个,是不存在的,因为各有所长,谁也压不了谁一头。 个人觉得外语专业北外好,其他专业上外好 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上外北外外语学科都是全国第一,但是非外语学科上外更强些。 提问 如果出国留学,哪一家对接国外大学的名校更好 上外2年出英国,硕士毕业,和在校本硕连读毕业生,哪条路好? 回答 两个都好,北外稍微好一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海外数十个国家合作留学项目,项目内涉及上百所国外合作大学。 这个项目出国拿哪个学校的文凭?那海外硕士肯定要好一些 提问 谢谢 回答 客气了 提问 因为不懂,所以向您专业人士请教指点。发自内心的谢谢您! 因为不懂,所以向您专业人士请教指点。发自内心的谢谢您! 读3十2好,还是2+2好? 回答 这两都不是一个东西 2+2为国际本科留学,将来取得的是国外大学的学士学位;3+2属于本硕连读,将来毕业取得国外大学的硕士学位 更多14条 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简称“上外”。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同类院校中唯一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和QS世界大学排名等国外内指标中位居全国前列。总的来说上外我读书时候(20多年前)是上海本地一本的六所院校之一,记得当年985的厦大还是二本院校

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学校开设专业56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五个学科。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8000平米;图书累积总量1275473册(其中纸质图书累积量1014627册、电子图书累积量260846册),期刊合订本累积总量24199册(其中纸质期刊合订本累计量4201册、电子期刊累积量19998册),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216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249册。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49年12月,时名上海俄文学校。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学校升格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并成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学校。1996年,学校被列为国家教委“211工程”建设高校。60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学校已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声誉,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学校现有虹口、松江两个校区。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占地254亩,环境优雅。松江校区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占地800多亩,环境优美。 学校拥有完备的本科、研究生、留学生、专科、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级各类的教学体系和科研院所。设有34个本科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越南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翻译学、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公共关系学)。25个硕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学、企业管理、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外交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翻译硕士[MTI])、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国际关系),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级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希腊语),2个全国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国际关系)。 目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6000余名,研究生1300多名(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等),专科生800余名,长期留学生12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育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300多名教授、副教授,以及大批学有所成的中青年讲师。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论文、专著、教材、工具书在国家级评选中多次获奖,并有多种有影响的刊物在国内外发行。 学校坚持抓好外语基础教学,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扩大专业口径,拓宽专业方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建立全新的教学和管理体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驻华使馆、领馆重要官员多次来我校访问,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还派遣大量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学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论坛。 学校设立多项奖学金、贷学金、帮困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依托专业优势,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和艺术熏陶。 学校专设有外语电台与电视台,全天播放海外电视节目20多套,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各种肤色、种族、国籍学生济济一堂、青春和睦,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60年砥砺耕耘、开拓进取。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学校现在正积极努力打造语言文学类专业、复合型专业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核心竞争力。60年筚路蓝缕,奋发有为。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大学迈进,上外人矢志不渝、不懈追求。60年薪火相传、聚变升华。经过历代上外人的共同努力,上外已形成了以“格高志远,学贯中外”校训为核心的上外精神,学校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外语特长,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畅达进行跨文化沟通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 似乎北外更好北外 年份最低 最高平均投档 录取人数录取批次00--49本科一批00--57本科一批00--48本科一批00--51本科一批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00--68本科一批00--70本科一批00--71本科一批

我是一名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级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复合型专业——会计学的本科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用一句话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上外在211里面一定算强的。”官方的,学术方面的资料相信题主在百度百科里能搜到,下面我将从个人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全国116所211高校中排名是比较靠前的,甚至超越了很多985的综合型高校。在2019年全国211高校排名中,上外排29名,仅次于厦门大学。从高考录取的方面,在西南地区,上外的排名甚至更靠前,我参加了2017年四川省的理科高考并以643分(比同年理科的本科第一批分数线511分高出132分,全省理科排名2300位左右)的成绩,录取上外会计学专业。在同年上外在川仅招十多名学生的前提下,其录取分数线最低分为631分,全国排名十多名,这足以说明上外不仅在211高校中处于顶尖水平,更超越了大部分985高校。如果要说上外的不足之处,应该就是作为语言类高校,上外的专业种类相对综合类高校较少,多样性不足。但相对的,上外以语言著称,自成立以来专攻语言,为想学习语言的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环境和氛围。除了语言专业,上外还在大力发展复合型专业,我就读的会计学专业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信管、公关、法学等,每个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感谢阅读,希望我的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孔子学刊编辑部上海外国语大学招聘教师

《张载礼学思想探论》,《社会科学研究》(CSSCI)2015年第6期。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现代启示》,《孔子研究》(CSSCI)2015年第5期。 《朱子<仪礼经传通解>的编撰缘由和学术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2期。 《20世纪中国三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4年第3期。 《刘师培“三礼”学之古文经学观》,《史学月刊》(CSSCI)2013年第1期。 《吴之英<仪礼>学刍议》,《西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詹子庆先生的礼学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3年第5期。 《廖平的礼学研究》,《蜀学与中国哲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 《皮锡瑞经学的特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CSSCI)2012年第2期。 《论马融、郑玄易学之异同》,《郑学丛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 《皮锡瑞“三礼”学之今文经学观》,《古代文明》(省级)2012年第1期。 《卫湜<礼记集说>探论》,《儒藏论坛》2012年第6辑。 《王安石新学派的<礼记>研究》,《孔子学刊》2012年第3辑。 《皮锡瑞经学研究综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5期。 《皮锡瑞之易学观》,《周易研究》(CSSCI)2011年第3期。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读后》,《中国史研究动态》(北大核心)2011年第3期 《马融易学探微》,《周易研究》(CSSCI)2010年第4期。 《王安石礼记发明辑考》,《古代文明》(省级)2010年第2期。 《〈郑玄三礼注研究〉读后》,载《中国史研究动态》(CSSCI)2009年第9期。 《王安石〈礼记〉学探论》,载《社会科学辑刊》(CSSCI)2008年第1期。 《皇侃<礼记>学探论》,载《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8年第2期。 《朱熹<礼记>学述论》,载《宋代文化研究》2008年第15辑。 《张载<礼记>学述论》,载《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宋代〈礼记〉学文献综论》,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试论<礼记>的礼学思想》,载《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卢植<礼记解诂>探微》,《青海社会科学》(CSSCI)2007年第3期。 《近二十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 《论礼与儒墨两家的历史命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易传>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江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老子的“道”与斯宾诺莎的“实体”》,《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不是特别优秀的话是需要从幼儿园或者小学做起的

都一样。就像德国人在德国想学汉语,网上发帖问德国哪个城市的孔子学院好一些一样。

北外和上外是齐名的,都是外语专业里面最牛的两所高校。上外 德语语言文学 情况上外MA德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所属学院是上外德语系。始建于1956年,于1979年设立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学科。1999年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办学,成功开设“德语与经济学专业”。上外德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19位中国专业教师,其中有教授5人(其中4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8人,讲师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长期或较长时期在海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此外还聘有外教若干名。►院系及专业 德语系:050202 德语语言文学►招生对象1、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2、同等学力本科结业生(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复试还须加试两门课)3、高职高专学历学生(须毕业2年以上,且需在国家一级中文核心学术期刊(CSSCI)上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且复试须加试两门课)►培养目标MA的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语言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强调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知识结构完善、专业理论水平要求高、国际视野开阔。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将来如果想进高校和出版机构,建议选择学硕。►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德语语言学、德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和德语文化研究四个研究方向。►主要课程德语文学研究概论、现代德语小说、现代德语诗歌、德语作品分析与讨论、德语语言学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德语语法学、德语修辞学、翻译理论与技巧、结构翻译学、德国文化与历史、德国史学导论、中德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法等。►费用 学费:4万3年 全日制住宿费:800-1200元/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