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初等数学杂志官网订购

发布时间:

初等数学杂志官网订购

国内你可以看天津师大《数学教育学报》,北师大《数学通报》,陕西师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国外:《数学教育研究》(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荷兰)ISSN 0013 0013—1954,季刊,1968年创刊,D雷伊代尔出版公司出版,克吕韦尔学术出版集团销售中心发行。刊载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教学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的论文、述评报告、书评以及IMO消息、试题。是国际性的刊物,主要用英文发表。 《数学杂志》(Mathematical Gazette)(英国),ISSN 0025—5572,季刊,1894年创刊,英国数学协会出版、发行。主要刊载初等、中等数学知识及教学法方面的文章与简讯。《数学杂志》(Mathematics Magazine)(美国),512BISSN 0025—570X,年出5期,1926年创刊,美国数学会编辑出版。刊载有关大学、中学数学教学方面的文章,兼登简讯和书评。 《美国数学月刊》(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美国),510BISSN 0002—9890,年出10期,1894年创刊,美国数学会(AMS)编辑出版。除刊载数学研究论文之外,也刊载数学史、数学家传记、数学教育研究、数学问题等文章。《数学教师》(Mathematics Teacher)(美国),512BISSN 0025—5769,月刊,1908年创刊,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机关刊物。刊载中学和大学的数学教学问题,以及数学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文章,包括对若干专题的探讨,交流教学、教材编写的应验等。《日本数学教育会志》(日本),原版刊号510D0051,原系月刊,现年出14期,1919年创刊,日本数学教育学会编辑、出版、发行。本刊每逢单月出《数学教育》,双月出《算术教育》。另附一年两期《数学教育学论究》,刊载数学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等方面的研究论述,报道学术活动,以理论性文章居多。 《学校数学》(Matematnka B Ⅲkone)(俄罗斯),ISSN 0130—9358,1934年创刊,双月刊。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刊载有关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教学经验介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介绍及问题解答等有关内容。《数学史》(Historia Mathematica),1974年创刊,季刊,国际哲学与历史科学联合会历史科学分会数学史委员会主办,美国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刊载数学史、数学教育研究史方面研究的文章。

傅种孙先生在数理哲学、数理逻辑、几阿基础和数学史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参与了中国数学会的创建及领导工作,积极倡导数学教学改革,培养了大批优秀数学教育人才,对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学时期,傅种孙就显露出数学才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习时,他和同学们组织数理学会,刊行《数理杂志》,傅种孙是第三任会长,他发表在该杂志上的《几何原理》,是中国报道几何基础的第一篇文章。《大衍术》则是用近代数学研究我国古典哲学的创举。傅种孙特别注重初等数学的研究,他从经验上知道许多中学老师不善于把高等数学的理论和中学教材结合起来。因此,他专门为师大数学系设计了一门《初等数学研究》课,并亲自讲课。他还经常利用假期为中学教师举办讲习会。傅种孙对课堂教学极有研究,讲课深入浅出,剖析精深。他讲课的突出特点是不拘泥书本,居高临下,讲他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心得,突出他从字里行间所看到的,而学生不易看到的东西。他常说:”如果只是书云亦云,将或罔于不思。”傅种孙数学造诣很深。他从三十年代开始不断向国内介绍几何基础知识,数学基础也是他首先介绍到中国来的。1922年,他与张邦铭共同翻译出版了《罗素算理哲学》,这是植入中国的第一株数理逻辑新苗。此外,他还发表过不少有关几何基础,近世代数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傅种孙十分爱惜人才,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闵嗣鹤是他的学生,他从闵嗣鹤的提问和日常学习中注意到这个学生的精细和颖悟。1935年,闵嗣鹤一毕业他就四处奔走,不避同乡之嫌,极力推荐嗣鹤到母校附中教书。后来,他又把嗣鹤推荐给清华大学的熊庆来先生。他还越级提拔过王世强为讲师,聘请自学成材的梁绍鸿作北师大讲师。1920年夏,傅种孙从北京回到故乡珠湖村,筹备捐款兴办小学。次年春,珠湖小学成立,他亲任董事,一直到抗战前夕,他年年向这所小学捐钱,寄赠少年读物。傅种孙为人耿直,不畏强暴,敢于主持正义,支持进步。1924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爆发了驱逐校长杨荫榆的风潮。4月28日,他和14个教师联名致书杨荫榆,历数她的劣迹,并宣布辞职。1925年,以鲁迅为首的进步师生的西城宗帽胡同另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傅种孙积极参与义务授课,支持复校斗争,复校斗争胜利,傅种孙出任数学系教授兼财务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4月9日凌晨,国民党军警特务逾墙入校,用枪棒毒打师大学生,并抓走8人。血案发生,傅种孙愤然拍案而起,力主罢教,以声援学生,抗议反动政府暴行。当日,他随学生结队到行辕门前清愿,坐在地上,坚持到天晚,直至释放被捕学生。晚上,他又积极参与召开教授会,主张“不惜忍痛出此罢教手段,以争取生命安生之自由”。他接连为教授会起草了3篇关于罢教的宣言,怒斥国民政府如“东厂肆威,锦衣诏狱。岂特被害者含冤莫诉,凡有血气,实皆耻之”。他揭露国民党“文武官员,信誓旦旦,莫不以奉公守法服肉”。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学生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且祸出无名,人谁不畏?逮捕私行,纲纪何去?同人不敏,既已献身教育,自应保护学府,爱护青年,与国家留一线命脉!”宣言一发表,全国许多报纸纷纷转载,影响甚大。

17世纪--1601年至1700年(有说1600年至1699年,说法不准确)的这一段期间。17世纪是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17世纪,有哪些历史的大事改变了世界和中国?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是“改变”。政治制度方面17世纪,改变世界最大的事情,是1640年英国暴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詹姆斯二世退位的事件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因此,1640年,被确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全世界的历史,发生了转折。从此,整个世界的社会制度开始发生了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要代替封建主义。1644年满清入关,是大事。这,改变了中国什么呢?汉族人的皇帝,换了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皇帝,算是改变。少数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但,皇帝倒是换了,皇帝也还是皇帝。封建社会的内部矛盾被掩盖了、缓解了,封建制度在中国又延长了二百多年(明朝后期,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后来的满清政权更加腐败,屈辱于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置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科学技术方面17世纪(还应包括过去的16世纪)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带来了人们的觉醒,束缚人们思想自由发展的烦琐哲学和神学的教条权威逐步被摧毁了。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和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急速发展。例如在航海方面,为了确定船只的位置,要求更加精密的天文观测。军事方面,弹道学成为研究的中心课题。准确时计的制造,运河的开凿,堤坝的修筑,行星的椭圆轨道理论等等,也都需要很多复杂的计算。古希腊以来的初等数学,已渐渐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了。在科学史上,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事件,向数学提出新的课题。首先是哥白尼提出地动说,使神学的重要理论支柱的地心说发生了根本的动摇。他的弟子雷蒂库斯见到当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推算详细的三角函数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于是开始制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表。当时全凭手算,雷蒂库斯和他的助手勤奋工作达12年之久,直到死后才由他的弟子奥托完成。16世纪下半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进行了大量精密的天文观测,在这个基础上,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导致后来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开普勒的《酒桶的新立体几何》将酒桶看作由无数的圆薄片累积而成,从而求出其体积。这是积分学的前驱工作。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主张自然科学研究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充分利用数学工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些观点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和数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学生卡瓦列里创立了“不可分原理”。依靠这个原理他解决了许多现在可以用更严格的积分法解决的问题。“不可分”的思想萌芽于1620年,深受开普勒和伽利略的影响,是希腊欧多克索斯的穷竭法到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的过渡。16世纪的意大利,在代数方程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塔塔利亚、卡尔达诺、费拉里、邦贝利等人相继发现和改进三次、四次方程的普遍解法,并第一次使用了虚数。这是自希腊丢番图以来代数上的最大突破。法国的韦达集前人之大成,创设大量代数符号,用字母代表未知数,改良计算方法,使代数学大为改观。在数字计算方面,斯蒂文系统地阐述和使用了小数,接着纳皮尔创制了对数,大大加快了计算速度。以后帕斯卡发明了加法机,莱布尼茨发明了乘法机,虽然未臻于实用,但开辟了机械计算的新途径。17世纪初,初等数学的主要科目(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已基本形成,但数学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它以加速的步伐迈入数学史的下一个阶段:变量数学时期这一时期和前一时期(常称为初等数学时期)的区别在于前一时期主要是用静止的方法研究客观世界的个别要素,而这一时期是用运动的观点探索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变量数学以解析几何的建立为起点,接着是微积分学的勃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概率论和射影几何等新的领域。但似乎都被微积分的强大光辉掩盖了。分析学以汹涌澎湃之势向前发展,到18世纪达到了空前灿烂的程度,其内容的丰富,应用之广泛,使人目不暇接。这一时期所建立的数学,大体上相当于现今大学一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为了与中学阶段的初等数学相区别有时也叫古典高等数学,这一时期也相应叫做古典高等数学时期。解析几何的产生,一般以笛卡儿《几何学》的出版为标志。《几何学》的主要功绩,可以归结为三点:把过去对立着的两个研究对象“形”和“数”统一起来,引入了变量,用代数方法去解决古典的几何问题;最后抛弃了希腊人的齐性限制;改进了代数符号。法国数学家费马也分享着解析几何创立的荣誉,他的发现在时间上可能早于笛卡儿,不过发表很晚。他是一个业余数学家,在数论、概率论、光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已得到微积分的要旨,曾提出求函数极大极小的方法。他建立了很多数论定理,其中“费马大定理”最有名,不过只是一个猜想,至今仍未得到证明。对概率论的兴趣,本来是由保险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但促使数学家去思考一些特殊的概率问题却来自赌博者的请求。费马、帕斯卡、惠更斯是概率论的早期创立者,以后经过18、19世纪拉普拉斯、泊松等人的研究,概率论成为应用广泛的庞大数学分支。和解析几何同时,17世纪在几何领域内还发生了另一场重大的变革,这就是射影几何的建立。决定性的进步是德扎格和帕斯卡的工作。前者引入了无穷远点、无穷远线,讨论了极点与极线、透射、透视等问题,他所发现的“德扎格定理”是全部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帕斯卡1640年发表的《圆锥曲线论》,是自阿波罗尼奥斯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可是当时的数学家大多致力于分析学的研究,射影几何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8世纪末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17世纪是一个创作丰富的时期,而最辉煌的成就是微积分的发明。它的出现是整个数学史也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它从生产技术和理论科学的需要中产生,同时又回过头来深刻地影响着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微积分对于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已经象布帛菽粟一样,须臾不可离了。科学史上,伟大人物牛顿(以及莱布尼茨),生活在这个世纪,他们的辉煌成就,光辉了世界,改变了世界。恕我在这里大量引用资料,叙说了这么一大段科学技术方面的大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科技成果,当今世界的人们,还在学习、使用。制度的改变,完成了人的思想解放,保证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展现了资本主义制度较旧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其在全世界的流行。因此,把科学技术的成就,作为“一个大事”来详细叙说。17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世界。

初等数学杂志官网订阅

333教育综合:1、《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830初等数学:高中现行教材均可

数学学报,数学研究等

联系:初等数学之外的数学都是高等数学,也有将中学较深入的代数、几何以及简单的集合论初步、逻辑初步称为中等数学的,将其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初等数学与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的过渡。1、学习内容不同:初等数学含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平面解析几何, 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高等数学含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无穷级数等, 是初等数学的拓展与延伸。2、研究方向不同:初等数学研究的是常量与匀变量。高等数学研究的是非匀变量。演算解题高等数学,单靠教师把课讲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经常、充分而又严格的数学训练,才能使他们真正走近数学,取得切身的体会,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做好习题,是和课堂教学联系最直接与紧密,同时也最利于经常实施和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的数学训练。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初等数学

请直接与山东教育出版社联系邮购,他们有现货

中等数学杂志官网怎么订购

天啊,三年都没有一个人回答你

联系其出版社即可,工作人员十分友好。记得要在上班时间打电话^-^打022-23542233。也可以给天津师大去电话然后找中等数学编辑部。答案补充单本定价3元,多买有优惠,中等数学出的竞赛增刊价钱也挺公道,具体问问那吧。我每次买总是书费超不过邮费…… 邮编:300074

建议你去邮局定阅,肯定能定的到。祝你获得好成绩!

高等数学杂志官网怎么订购

2、只有高等数学3、据说差不多,一定比的话前者简单些4、去官网下大纲,跟据大纲用数学总复习书就可以5、是的

我考的高等数学(乙)回答你第四个问题吧,,,去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上、下)以及他的习题辅导。去把中科院研究生院07年的真题下下来看一下,有指导作用。-8/htm(考试大纲,你去下来看)-6/htm(07年的真题,最后50天的时候下来看)

稍微大一点的书店都有,这些书都不难买到尤其是在大学周边的书店,都有卖的。实在不行,上网订购啊!

初等数学杂志官网

性质和级别差不多,都是省级普通期刊。但是,前者质量更高点。《中学数学研究》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广东省数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广大中等学校数学教师和数学科研人员、中等学校学生、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初等数学爱好者研究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数学及数学教育刊物。《教育教学论坛》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教学刊物。如有一点点帮助,请及时采纳。

读《数学万花镜》有感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之所以对数学青睐,那是因为在启蒙的时候,就开始感觉到数学离生活很近。很小的时候,家人便会教我认数字;渐渐长大后,自己会用七巧板来搭各种各样的图案;而现在我又踏上了会计这条路,又是跟数字打交道……种种往事都让我跟数学有了不解之缘!而就在我看到了《数学万花镜》这本书后,才发现数学居然有这么多的奥秘有待我去探索!!!《数学万花镜》不仅告诉我们很多很多的知识,还锻炼我们基本思维的训练。让我们知道如何运用思维,才能使我们更加的开拓视野。这是作者著名数学家胡·施坦豪斯所著的一本独特的介绍数学知识的书。为什么说它独特呢?那是因为这本书是以图形、图片和模型等为主,以必要的初等的数学说明为辅。生动地讲述了数学各个领域里的事实和问题。有时一些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通过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实物从而使数学具体化。使大家从实践中学到知识,理解真理!而施坦豪斯教授并不想在书中炫耀他能罗列多少难得住读者的题目,而是直接从初等数学的一些方面挑选题材,然后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让你深刻地感觉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数学。他的话题总是惊人的、奇趣的、令人高兴的,同时也是细致的、有洞察力的,让人情不自禁地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从生活中领悟到真理,让你知道这个习以为常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让人惊奇,有趣的另一面。《数学万花镜》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数学!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量、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其实在国外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如牛顿,阿基米德等等,他们就真正的理解了数学,从而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在数学的世界和领域里感到快乐。然而他们为数学界也做了许许多多的贡献。虽然每看完一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本书是这样的有启发性,让我愉快的使用思维:想一想作者叙述的思路,我们就不得不惊叹于作者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数学的奇妙深奥。这时我便想起数学家高斯的名言“数学中重要的不是符号,而是概念”。而《数学万花镜》正是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这一点的好书!看了《数学万花镜》让你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数学,记得有一位老的法国数学家曾经说过:一种数学理论应该这样清晰,使你能向大街上遇到的第一个人解释它。在此之前,这一数学理论不能被认为是完善的。此地对数学理论所坚持的清晰性和易懂性,我想更以之作为对一个堪称完善的数学问题的要求;因为易于理解的问题吸引着人们的兴趣,而复杂的问题却使我们望而却步。所以人们常说学文科很简单,但是学习理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数学就有着广大的奥秘,这些奥秘不是一天可以探索出来的。但是这本书却让我们乐在其中,学习本是件枯燥但是又很有意义的事情,怎样才能愉快的去学习呢?在《数学万花镜》的世界里,会让你轻松,快乐的使用你的大脑,开动你的小脑,重新审视你的生活,领悟生活中不平凡而新奇的事情!所以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慢慢了解数学,从而喜欢数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它。我相信秉持着我们热爱数学的心,总有一天我们会征服它的!!!

深圳一中学教师提出国际性数学猜想 2007年01月16日05: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一中学教师提出国际性数学猜想 被世界数学研究领域权威期刊《美国数学月刊》刊发后引起广泛关注 【本报讯】(记者李玫)深圳一位普通中学老师提出的数学猜想正被全世界所关注。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平冈中学了解到,该校数学老师孙文彩提出的一个关于几何凸函数研究领域的不等式猜想,被世界数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期刊《美国数学月刊》(AmericanMathematicalMonthly)刊发在2006年第11期中,引起了全世界数学专家的关注。 《美国数学月刊》创办于1894年,是美国数学学会的官方刊物,并被收录进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其全称为ScienceCitationIndex),主要刊载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及复杂问题的研究论文、评论与数学猜想,是目前世界数学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说起自己此次在几何凸函数研究领域提出的“孙氏”不等式猜想,孙文彩语速飞快显得很兴奋,同时言语间又透露出一种研究者常有的严谨态度。孙文彩说:“通俗而言,如果将“孙氏”猜想与享誉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相比的话,后者是栋高达百层的摩天大厦,前者仅仅相当于一幢20层的高楼。” 今年42岁的孙文彩已经在中学数学岗位上执教了近22年,教学与研究互动是他的最大特点。孙文彩说,此次在几何凸函数研究领域提出的不等式猜想的灵感就来自于去年的一次教学公开课。他回忆道,当时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均值不等式”时,脑子突然来了灵感,从中学数学中常见的“均值不等式”联想到了目前国内数学研究前沿的几何凸函数领域。有了这个念头后,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不断钻研这个令自己着迷的问题,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一篇又一篇有关不等式的研究论文在《中学数学研究》、《不等式研究通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孙文彩一步步不断向深度推进研究,提出了最终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刊登的几何凸函数研究领域的不等式猜想。通过数日冥思苦想的推算,孙文彩始终不能证明这个猜想。随即,孙文彩将自己提出的不等式猜想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中国科学院的杨路教授等国内多位几何凸函数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数日过后,多位数学家给孙文彩回信都异口同声地提到,“孙氏”猜想有一定的难度,既不能肯定该猜想的正确性,也不能否定该猜想的正确性。 当“孙氏”猜想在国内数学界变成一桩“悬案”时,对研究投入极大热情的孙文彩想到了向全世界“求证”,目标直指世界最权威的数学研究学术期刊——《美国数学月刊》。“我提出的猜想如能证明,将极大地推动几何凸函数单调平均不等式的控制证明,尤其对加权幂平均不等式、Schur不等式的证明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就是想着能够将自己的猜想与全世界的数学同行们分享,希望最终能够解决我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推动几何凸函数领域中代数不等式的研究。”孙文彩说。 猜想一经《美国数学月刊》刊登后,孙文彩就不停地接到多位国内外数学家和数学研究爱好者打来的电话和电子邮件。虽然目前孙文彩提出的猜想还没有被证明是否成立,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由深圳一位普通中学数学老师提出的“孙氏”猜想已经在国内外数学界激起一股巨大的研究热情。 据孙文彩的同事们介绍,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孙文彩不断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在初等数学研究的几个方向——三角、几何、代数不等式,n维单形,数学思维方法上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篇。孙文彩说:“多年来教学和研究并重的做法让我获益匪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研究,用最好的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长期研究中培养的这种思维方式又大大地提升了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额 你数学一定很好吧,是不是初中曾拿过奖呢?呵呵,你能把高中数学在两个月内自学完,是值得称赞啦,不过你能确定完全掌握或者说,你能运用自如了吗?高等数学要看是哪个版本咯,有ABCD四个等级,A是最难的,我现在学的就是这个,只能说很抽象,而且老师也不想高中讲的那样详细,你才高一,个人觉得还是先稳扎稳打的好~~希望你明年的数学竞赛有好成绩哦!加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