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史学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初中

发布时间:

史学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初中

历史研究杂志,是权威杂志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历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初中

普通人肯定可以的,和一般的投稿的格式应该没有区别。

历史研究和各大学学报

参考

百科探秘 探索发现

海洋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初中

DFHDTH

初中作文可以投中学生杂志

作文投的地方很多的,有些学生语文报,还有些日报什么的报纸都有学生美文刊登。网络上有作文网、小荷网等,你可以上网上搜一搜,就有了。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已开始海洋捕捞。在山东省胶州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有大量海鱼骨骼和成堆的鱼鳞。经鉴定,它们分隶于鳓鱼、梭鱼、黑鲷和蓝点马鲛等3目4科。说明约在4000~5000年以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鱼类,人们对海洋鱼类习性的认识已有一定的水平。记述公元前11~前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江河“朝宗于海”的认识。西汉时期,已开辟了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据记载,三国时出现了中国第一篇潮汐专论──严畯的《潮水论》(已佚)。唐宋时期,中国的潮汐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明代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区性海产动物志──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1405~1433年,明朝郑和 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岛,比哥伦布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1492~1504)要早半个多世纪,而且在航海技术水平和对海洋的认识上,也远远超过当时的西方。可见,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  中国古代对海洋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潮汐和海产生物4个方面。同时,为了利用滩涂和抵御海洋自然灾害,在海岸防护和围垦工程方面,也取得许多成就。  海陆分布和海洋地貌知识  战国时代,齐国的邹衍(公元前305~前240)曾提出一种海洋型地球观──大九洲说,阐述了世界海陆分布的大势。他认为世界很大,像中国这样大的陆地有81个,彼此被“裨海”相隔,又都被“大瀛海”环绕,再外面才是天地接壤之处。这里所说的“裨海”和“大瀛海”,分别相当于今日的“海”和“洋”。  晋代葛洪在《神仙传》一书中,提出“东海三为桑田”、明确地表达了海陆屡有变迁的思想。  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地文导航,所用的水路簿、针经和海图,均尽可能地详载航线上可用于导航的地貌:山形、水势、岛屿、暗礁、港湾和海底泥等。例如保存至今的明代胡宗宪《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沿海郡县图》、《登莱辽海图》,《郑开阳杂著》中的《万里海防图》、《海运全图》,茅元仪《武备志》中的《海防图》和《郑和航海图》等。其中,记载海洋地貌最为详尽的是《郑和航海图》,该图是中国传统绘图方法绘制海图的高峰, 较正确地绘有中外岛屿846个,并分出岛、屿、沙、浅、石塘、港、礁、硖、石、门、洲等11种地貌类型。  中国古代海塘图实际是河口海岸地貌图,如清代方观承《两浙海塘通志》和翟均廉《海塘录》中的图。图中明显可见海塘分布并不连续,低平的海岸有海塘分布,塘外有大片滩涂;而海岸山地则没有海塘。  海洋气象知识  中国古代有关海洋气象知识的书籍很多,仅《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西汉时海中占验书就有136卷,其中《海中日月彗虹杂占》有18卷。至元、明两代,人们把水手和渔民的天气经验用五言和四言的韵语表达出来。如明代张燮《东西洋考》中记有“乌云接日,雨即倾滴”,“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断虹晚见,不明天变,断虹早挂,有风不怕”等。  在海事活动中,风是至关重要的天气要素,所以在古代对风的认识较为深刻。中国古代水手、渔民知道用各种方法预测海洋风暴。他们把一年中海上常有风暴的日期记下来,称为“暴日”或“飓日”。一些航海书籍中记有全年暴日及其名称,如《顺风相送》中有逐月恶风条。并总结出暴风季节发生的规律和暴日在不同时节的频率,从而找出海上活动的危险期和安全期。古代预测台风的一种办法是观察海洋现象。海洋长浪有很高的运动速度,台风还在外洋时,其形成的长浪已传播到近海,形成涌浪,造成潮汐异常、海底淤泥搅起、海水发臭、海洋动物表现异常等现象。人们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天神未动,海神先动”,并把这种无风的涌浪称为“移浪”或“风潮”。  中国很早就以风作动力,用帆助航。东汉时,利用季风航海已有文字记载,把每年梅雨后出现的东南季风称为“舶?风”。唐、宋以后,利用季风航海十分广泛。明代郑和7次出海, 多在冬、春季节利用东北季风启航,又多在夏、秋季节利用西南季风返航,说明他们已较充分地认识和利用了亚洲南部、北印度洋上风向和海流季节性变化的规律。在航行途中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和位移、风向、天色、云状、霾雾、气温及洋面波涛的变化,预测海洋气象、水文潮汐的变化趋势,保证了航行的安全。  海洋潮汐知识  中国殷商时代已出现"涛”字( ),这个字后来被解释为“潮”字的同义词。现见中国古籍最早对海洋潮汐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东汉王充。他在《论衡·书虚》篇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对潮汐和月亮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西晋杨泉,唐朝窦叔蒙和封演,宋代张君房、燕肃、余靖、沈括,元末明初史伯璇等,坚持发展了王充的理论。东晋葛洪和唐代卢肇引进了太阳在潮汐中的作用。窦叔蒙指出,“以潮汐作涛,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期”;对潮汐周期的推算,也很有见地;并绘制理论潮汐表“窦叔蒙涛时图”(图1)。  封演用“潜相感致,体于盈缩”的论点解释潮汐成因。张君房在《潮说》中,最早定出潮时逐日推迟数为363刻(古时一昼夜为100刻)。燕肃则提出潮汐“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的理论,并改进理论潮时的推算,指出潮时逐日推迟数有大尽(一朔望月30天)和小尽(29天)之分,定大尽为72刻,小尽为735刻。沈括坚持“应月说”,最早对“平均高潮间隙”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主张用高潮间隙来修改地区性潮汐表。  中国古代对喇叭形河口涌潮的成因,也有深刻的认识。王充在批驳关于伍子胥冤魂驱水形成涌潮的迷信说法后,指出潮汐在大海中只是“漾驰而已”,进入殆小浅狭的河口后,才激起涌潮。葛洪则提出潮汐的“力”和“势”。卢肇提出江水和海潮在狭窄的河道相遇,激而为斗,形成涌潮。燕肃则更确切地提出,钱塘江涌潮是由于河口存在拦门沙坎所致。清代周春注意到钱塘江潮有南潮、北潮之分。两潮交叉重叠处正好在海宁塘靠岸,因此海宁成为观潮的胜地。  实测潮汐表在中国发展也很早。东汉马援在琼州海峡两边建有“潮信碑”(今无存)。现存北宋吕昌明于1056年编制的“浙江四时潮候图”,曾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供渡江用。它比欧洲现存最早的潮汐表──大英博物馆所藏的13世纪的“伦敦桥涨潮时间表”早得多。明清还出现许多潮汐实测表。  中国古代对潮汐的研究,至宋代达到高峰。由于古代潮汐研究的论述很多,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也较多,仅专论就不下数十种。其中,清代俞思谦编辑的《海潮辑说》、翟均廉《海塘录》等收录保存了古代不少潮汐著作。  海洋生物知识  中国古代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研究,多集中在物种的形态、生态、分布和利用方面。其中,不少种类的名称沿用至今。从远古时代至16世纪,中国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主要散见于医书和沿海地方志中。16世纪末以后,出现了叙述海洋生物的专著。  公元前3世纪问世的《黄帝内经》,已提到海洋软体动物乌贼和鲍。公元1世纪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马尾藻和羊栖菜,以及近江牡蛎等6种海洋软体动物的形态、产地、食疗性质和利用方法。宋代寇宗?#93;编辑的《本草衍义》中,收入的海洋生物药物有海狗、海蛤、玳瑁、牡蛎和乌贼等十多种。  古代对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有不少记载。三国吴人康泰《扶南传》提到:南海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三国沈萤《临海异物志》,叙述了招潮(一种小蟹)的活动与潮汐周期同步的生物节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一书,记载了船蛆“攒木食船”;寄居蟹“寄居之虫……本无壳,入空螺壳中载以行”;飞鱼“鱼长一尺,飞即凌云空,息即归潭底”;乌贼“遇大鱼,辄放墨,方数尺,以混其身”等。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地区性的海洋生物专著。主要有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和清朝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重点记录了福建沿海的海洋生物。清朝郝懿行和李调元分别编写的《记海错》和《然犀志》,前者记录山东沿海的海洋生物,后者记录广东沿海的海洋生物。  对海洋生物生态习性的了解与掌握,促进了中国古代海产养殖业的发展。据已发现的文献记载,早在宋代就已养殖牡蛎、珍珠贝和蛏,鲻鱼的养殖历史也很悠久。  海岸工程  海塘  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十分严重。据史载初步统计就有 213次。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发展农业生产,古代沿海地区普遍修筑起海塘,其中以江浙海塘气势最雄伟、技术最复杂。它和万里长城、大运河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海塘起源很早。史载东汉已开始有江浙海塘,唐代具有较大的规模。以后,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出现板筑法、竹笼实石法、坡陀法、纵横叠石法等,并出现备塘河、坦水等附属工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历代工程基础上,动员较大人力修建了从金山卫到杭州的石塘。  潮闸  中国古代出海河口常设潮闸。北宋时修建的莆田木兰陂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陂前溪海不分,潮汐往来,泻卤弥天,农田旱涝频繁。建陂后,下御咸潮,上截淡水,灌田万余顷,至今仍发挥着水利效益。  水城  山东蓬莱古水城(图2),水城内有小海,风平浪静,为宋元明清海防要地,至今犹存。它始建于1043年,扩建于1376年。水城有平浪台、防波堤、水门等,彼此配合,有效地遏止涌入水门的潮汐和风浪。水城码头高程设计也很合理。

盐业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初中

初中的我知道,小学的没人探,不过也知道几个,但多是杂志,要么你仔细看看栏目要求吧,毕竟你也没写文章的类型= =八、少儿·作文 版主:这一类么……写的人不多。木事翻翻老师当范文的作文一扔,没准就中了,还有稿费拿,腐腐~(蜢式奸笑)还有童话类的,稿费大多都是40-60千字吧,其实新手可以先从童话入门噢。 (探完)《初中生学习》(30-50) 杂志简介:《初中生学习》阅读新概念 2008年的新稿约,2008年的杂志栏目有所调整,调整后的覆盖面更广泛了,亲爱的们,快点来投稿吧!!!!一定要看到最后哦,要详细阅读“注意”中的各项内容,好,歆雅等着各位亲来敲们咯…… 版主总结:编辑说除非是非常好的一手稿才千字五十(据她说很少很少有五十的),其余都千字三十,她家二手稿居多,也是千字三十。 (探完)《润文摘》(原《智慧少年》) (50-100) 杂志简介:首译、六个故事、激活、绝不说教、有一个孩子、楷模、温故这几个栏目用稿量最大,可荐一些精的稿荐。 请大家精选一些文章投过来,不要一次投太多,两篇足矣。有的人每次都弄很多来,这样做其实意义不大。哲理故事要能以理服人、读后让人醍醐灌顶。亲情故事、友情故事要能感人,如果自己都没感觉的文章就不要投过来了。请尽量不要用附件投稿。最后强调两点要求,重中之重: 请在标题里注明报投栏目。 请在文末加一句话读后感,说明当初这篇文章给你带来的感觉。 今后不按要求的来稿,一律拒看! 我来解释下理由,第一条要求的理由是给编辑选稿带来方便。第二条是征对部分荐稿人一稿多投,自己都不细看的稿滥投的现象。如给诸位带来不便,请见谅! 版主总结:可以推荐稿子,但据说这家已经不做文摘了。具体情况不明,有待探路,反正是推荐的稿子,不心疼。-___,- (探完)《满分作文月刊》《满分阅读月刊》 杂志简介:《满分作文月刊》《满分阅读月刊》涵盖写作、阅读两大板块,服务于高考和高中语文教学,为教师搭建教学心得及经验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高考阅读、写作高分满分指导及语文学习的方法,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和阅读题的解读有着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目前的发行已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的县级市场。 版主总结:作文内……大家都会写的那种= = (探完)《求学》(80起) 杂志简介: 要求: 1、 文章不能写大学。要从高中生活出发,通过写高中或高三的故事,去鼓励现在的高中生。 2、 文体:带强烈主张和鲜明观点的议论性故事。也就是说与一般故事不同的是,文章中所有的情节都要为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文章的结束与大段落之间,必须有总结性直接点明中心的议论性文字。 3、 文章风格风趣幽默,可以恶搞,但不能太过分。 版主总结:就是很正统的杂志,要求积极向上,昂扬进取,文章要励志一下才能过。 (探完)《少年作家》(30-50) 杂志简介:少年作家》期待你的来稿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这里有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每个人都有一份激情,这里有一个释放激情的舞台。我们用青春激扬文字,用文字跳动青春。来吧,请和我们一起深呼吸。在这里,你的心灵不再孤独;在这里,你的文字不再寂寞;在这里,你的作家梦不再遥遥无期。 这里是《少年作家》杂志。——花季少年的心灵家园,未来作家的成长摇篮,人文精品的荟萃园地,校园文化的展示之窗。青春为笔,生活为墨,本刊为纸,任你涂抹。 版主总结:收各种题材的作文。 (探完)《聪明泉》(50) 杂志简介:我们《聪明泉》杂志,现诚征大量优秀稿件和漫画,题材不限,我们重视您独特的构思和个人风格的写作方式,我们期待或风趣幽默或催人泪下或发人深思的文章。 版主总结:杂志本来是文摘性质的,当时只有两个原创栏目就是青春校园(活泼友情类)与魔幻(可爱童话风),现在改版了各栏目都可以投原创。 (探完)《中学生优秀作文》征稿启事 杂志简介:《中学生优秀作文》是一本由中国教育委员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面向全国发行的优秀刊物。展示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倡导真性情、真表达、再现原生态写作风采,提供操作性技法指导,轻松应对考场作文,轻松拿高分,同时我们提倡我以我手写我心,让作文真正走出考场,走进生活,再现本真自我! 版主总结:这本杂志不错,作为学生的亲们,可以试下,难度要求并不高,只要写出真性情,文笔一般即可。个人觉得比新颖的小说要好写多了。 (探完)《中学时代》(50) 版主总结:稿费及时,样刊及时,比较传统的文风不可。不要太华丽的,要有教育意义的! (待探)《趣味语文》(150-200) 杂志简介:《中学时代》创刊于1981年,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本刊表现中学生追求理想、感悟人生、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生活和精神风貌,给读者送去人生旅途中的清泉和食粮;本刊反映的是广大中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抒发的是中学生的真情实感。本刊每月一期,16开本,40页,彩色封面、双色内文。 版主总结:写幻想和童话的亲可以试试,如果属实,稿费的确友爱。这种杂志主要是要对路,对路了,其实过稿还是满简单的= = (待探)《学生·家长·社会》(100-300) 杂志简介:《学生家长社会》杂志是由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主办,是全国第一份面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刊物关注未成年人,贴近未成年人心灵,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倾情为全国67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是学生成长、亲子共读、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理想读物。 版主总结:据说米收到样刊,稿费不错,千字貌似有80吧。 (待探)《快乐童话》(80-150) 杂志简介: 阅读《快乐童话》,使你拥有不平庸的眼睛。 关爱《快乐童话》,关爱童年。 它会引领孩子走进一个充满绮丽与幻想的真善美的世界,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它会用最优秀的理念,最经典的内容培养孩子诚实、尊重、理解、信任、责任、协作、坚强、勇敢、爱心等优秀的品质,在快乐中度过童年,在成长中感受童年。 版主总结:感觉已经出刊,而且应该是有信誉的吧~不过大家还是再探一下好了~这家稿费不错挖。 (探完)《扬》(原《当代青年研究》学生卷)(80) 杂志简介:青春的季节有说不完的故事,年轻的眼睛有着最绚烂的色彩,天空广阔无垠,梦想无边无际,世界握在我们的手中!2007年,《扬》(《当代青年研究》学生卷)新增短篇小说专栏Young Story,邀请你写下自己的故事,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下,让我们一起将世界染上青春的颜色。 版主总结:这家杂志很正规,发行渠道MS是教育部系统发行,走征订路线。 所以相对稿件要正统一些。比如类型1,一定要是朦胧未说破的情感。拿手清水校园的各位可以去试一试哦~ PS:编编人超好。喜欢^^ 蹭~ (待探)《意林·少年版》(100-200) 杂志简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意林·少年版》正是从心灵入手,用温暖、柔软的文字引领童年前行,给予成长以心灵鸡汤的关怀。 本刊真正面向9~13岁的少年儿童,是少年儿童的自己的读本。 版主总结:暂无。 (探完)《小火炬》(50-60) 杂志简介:《小火炬》(高)福建省少先队队刊。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适合小学3-6(幽幽注:就是三到六年级,10-13岁这样吧!)孩子阅读。现开始长期征集稿子,童话,校园故事,科普故事、科幻故事,小故事大智慧等等,适合这个年龄阶段阅读的稿子都可以。 本刊创办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绝对没有误稿费的现象出现,也没有对稿费的投诉哦!稿费标准在1000字50-60元间。欢迎广大写手作家供稿! 版主总结:扉页的小故事大道理,人家只要400多字的Orz ,其他童话,是那种想像力丰富,幼稚生动故事型的,真是超级好写= =|| ,字数方便排版的 一般 就是 600 1200 1800 2300 其实还有不少的,不过还没标到总目录上面,注册下就能看到不少此类杂志,有些是蓝色和粉红色标题的话,说明有人投稿成功,并拿到稿费的了,可靠,就可以投过去了。

1、二十世纪中国盐业史研究2、中国盐文化的理论体系3、井盐开发与井盐区的经济社会变迁4、不同盐区盐业生产的比较研究5、中国盐业科技史6、中国盐业生产中的生产关系研究7、盐业契约档案研究8、中国历代盐业文学作品研究9、中国历代盐业专志研究10、国外盐业史研究11、现阶段中国盐生产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12、盐产品深加工与系列开发研究中心将根据实际情况,侧重发布每年的课题指南。

初中作文可以投中学生杂志

超过1000年的历史,200多年前,第一个端口米深的挖掘。要了解更多关于自贡盐业的历史,燊海井和西秦岭馆,千万不要错过这两个地方。

史学史研究投稿要求高吗

历史方面的期刊分为三个档次好像!好像只有一本是核心期刊,叫什么来着我忘了!不过有很多地方性的杂志像《西夏研究》等等这些杂志一般好投,对于那些核心期刊一般是很难的!

一、本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刊物,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研究论文、书评及文评、专题述评、读史札记、史实考订、史料评介、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酌情刊载论述1840年以前或1949年以后史事的文稿。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惠寄稿件(限中文稿),热诚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二、本刊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倡导探索创新的学术研究和相互尊重的学术争鸣。本刊设有“学位文选”等栏目,鼓励学术新人投稿。  三、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选取稿件惟重论文质量及学术建树。  四、来稿字数不限;提倡言简意赅,详略得体。  五、来稿务请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法律和技术规范以及本刊有关规定。投稿以电子邮件或纸质打印稿形式均可。  六、若来稿为专题论文,请附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和5个以内关键词。  七、为便于审稿,纸质稿请另纸提供作者情况,包括姓名、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并注意不在文章中出现能使审稿人直接判断作者身份的提法。  八、来稿一经采用,即行通知。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  九、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十、来稿请径寄本刊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遗失或延误。  纸质稿请寄: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1号《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06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