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北师大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西北师大学报主编

专著:1《中国艺术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1998年4月第二次印刷。2《康德美学思想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2004年9月修订本。3《审美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4《中国文学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2003年1月第二次印刷。5《古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8月版。6《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7《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2005年7月第二次印刷,2008年7月第三次印刷。8《中西美学之间》(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月版。9《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10《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11《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2月版。12《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1《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11月第二次印刷。2《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2008年。3 《艺术导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9 月版。4《实用大学语文》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版。5《西方文论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论文(100余篇)主要有:1《中国古典美学的和谐观》,《文艺理论研究》1987、12《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中国古典艺术生命的生成观》,《文艺理论研究》1989、33《中国美学的时空观》,《文艺研究》1990、14《中国艺术的节奏韵律观》,《学术界》1989、6 (《新华文摘》等刊物摘要。)5《谈“清空”》,《学语文》1989、66《儒道禅美育思想谈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0、37《论审美心态》,《安徽师大学报》1992、1(中华美学学会第二届优秀青年美学论文奖)8《论艺术作品的道》,《江海学刊》1992、5 (《新华文摘》1993年第2期重点转载)9《孔子的人生境界观》,《中国哲学史季刊》1993、110《风骨: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看》,《宝鸡师院学报》1993、111《模糊美学》,《文艺研究》1993、412《论审美心态的历史发展》,《安徽师大学报》1994、313《柏拉图灵感论述评》,《辽宁大学学报》1994、4 (人大复《外国哲学史》 8转载)14《论康德批判时期的美学与其思想体系的关系》,《复旦学报》1995、115《康德的天才学说》,《安徽师大学报》1996、116《康德美学方法论》,《江淮论坛》1996、317《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之我见》,《通俗文学评论》 1996、418《审美裂变的逻辑复制》,《文艺研究》1996、519《论康德审美判断的无利害感思想》,《外国美学》第13辑 商务印书馆199720《论中国文学和文学的发展观》,《江淮论坛》1997、121《中国艺术的趣味论》,《文艺理论研究》1997、222《康德的艺术特征论》,《苏州大学学报》1997、223《现代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24《审美对象的自然境界》,《安徽师大学报》1997、425《中国艺术的本体结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6《康德审美判断的共通感问题》,《外国美学》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9727《康德的崇高学说》,《中国雅俗文学》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8《文学的多元格局与21世纪世界文学》,《江淮论坛》1998、229《伯克美学思想新论》,《外国美学》第17辑 商务印书馆1999、1230《中国古代的雅俗文学关系论》,《学术界》1999、531《论汉字的文学精神》,《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0、132《中国文学的作家风格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五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3《中国文学的地域风格论》,《苏州大学学报》2000、334《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述评》,《学术界》2000、435《康德的艺术分类学说》,《外国美学》第18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36《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意关系新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7《论但丁的俗语观》,《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38《审美意识变迁的基本特征》,《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光明日报摘要)39《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史识问题》,《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40《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1《中国文字起源论》,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22辑,2001年8月。42《曹操对乐府诗的贡献》,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23辑,2001年12月。43《论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当代性》,《文艺理论研究》2002、244《甲骨文书法的审美特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545《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知音论》,《文学评论》2002、646《平心论“美是典型说”》,《马列文论研究》第13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47《商代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1(人大复《造型艺术》2003年第3期)48《化性起伪怡情养性——美育的基本功能》,《成都大学学报》2003、149《商代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苏州大学学报》2003、150《甲骨文字形的审美特征》,《东方丛刊》2003、151《论康德审美的四个契机理论及二、四契机的关系》,《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152《商代陶器纹饰的审美特征》,《学术界》2003、253《论曹丕的文章不朽观》,韩国《人文科学研究》2003年8月,第26集。54《论蒋孔阳先生的多层累的突创说》,《学术月刊》2003、12(人大复美学)55《2001—2002年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状况》,《中国美学年鉴2002》,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6《商代玉器的审美特征》,《泰山学院学报》2004、157《论康德宗教思想与美学的关系》,《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人大复《外国哲学》2004年第6期)58《商代审美意识历史变迁的特征》,《美与时代》2004、259《论康德批判时期与前批判时期美学思想的关系》,《江海学刊》2004、460《论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本质》,《文艺争鸣》2004、《电子媒介必然会推动文学的发展》,《求是学刊》562.《论喜剧性》,《上海戏剧》2004、《美学中国化的先驱:宗白华》,《插图本苏州文学通史》第四册,第六编第十章第四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64.《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2期。65.《论审美意象的创构过程》,《苏州大学学报》2005、366.《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367.《论审美关系的本质》,《新余高专学报》2005、368.《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广东社会科学》2005、469.《论审美活动的特征》,《上海文化》2005、470.《论艺术的审美特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1.《河姆渡器物的审美特征》,《浙江社会科学》2006、672.《通俗文学与新文学关系论》,《上海文化》2007、173.《马家窑彩陶的审美特征》,《西北师大学报》2007、174.《尊重中国美学史的本来面目》,《文艺争鸣》2007、175.《论红山文化中玉器的审美特征》,《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176.《实践美学发展的必要性问题》,《河北学刊》2007、177.《论庄子的美学思想》,《滁州学院学报》2007、178.《论孟子的美学思想》《新余高专学报》2007、179.《论现代通俗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的看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180.《庙底沟彩陶的审美特征》《江南大学学报》2007、181.《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182.《崧泽玉器的审美特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2)83.《关于苏州市人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7、1(3)84.《东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2(2)85.《西周玉器的审美特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586.《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487.《论气质之美》《美与时代》(学术版)2007、988.《西周陶器的审美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489.《先秦诸子散文的审美特征》《中文自学指导》2007、490.《论新干大洋洲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7、791.《论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文学评论》2007、592.《论江西诗派对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7、593.《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朱光潜前期美学方法论》,《安徽大学学报》2008.《龙山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广东社会科学》2008.396.《论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论实践美学发展的必然性》,《湖北大学学报》2008.《作为学术研究的阅读》,《学术界》 2008. 《论〈沧浪诗话〉的理论体系》,《学术月刊》2009、2100.《再论〈沧浪诗话〉的理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6101.《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郑州大学学报》2009.2102.《论半坡淘气的审美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103.《论荀子的美学思想》,《社会科学家》2009.4104.《论〈考工记〉的美学思想》,《西北大学学报》2009.5105.《论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学术研究》2009.3106.《夏代青铜器的审美特征》,《东岳论丛》2009.9107.《东周金文书法的审美特征》,《艺术百家》2009.6教材1 . 《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 39 万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2 . 《艺术导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9 月版。3 . 《实用大学语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版。4 . 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美学原理》, 4 位执笔者之一, 30 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5 . 《〈美学原理〉自学辅导》, 4 位执笔者之一, 14 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6 .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第二版,执笔第二十一章“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与批评观”。7 . 《中国美学简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8 . 《西方文论选读》,主编,中英文对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翻译《第三空间》(与陆扬等合译,本人译近 10 万字)参编辞典《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书评 20 余篇,主要有:1 .《艺术?生命?哲学——简评中国艺术哲学》,李祥林,《江海学刊》 32 .《一部系统研究康德美学思想的力作——评康德美学思想研究》,李玉平,《苏州大学学报》 43 .《开阔视野中的康德美学》,钱雯《文汇读书周报》 134 .《探询康德的美学心路——读朱志荣的〈康德美学思想研究〉》,汪裕雄,《江淮论坛》 65 .《康德美学研究的新创获——读〈康德美学思想研究〉》,江守义,《人民政协报》 1999 年 4 月 14 日 。6 .《中国文学艺术的文化整合——评〈中国文学艺术论〉》,叶帮义,《中国图书评论》 2001 年第 3 期。7 .《探询中国文学艺术的底牌——读〈中国文学艺术论〉》,薛玉坤,《太原日报》 2001 年 5 月 7 日 。8 .《读〈中国文学艺术论〉》,刘锋杰,《苏州大学学报》 2002 、 29 .《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评朱志荣〈中国文学艺术论〉》,张勇,《新闻出版交流》, 310 .《依于本源而居者——评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朱军,《美与时代》 2004 年第 2 期下。11 .《追踪华夏美学的源头——评〈商代审美意识研究〉》,《学术界》 2004 年第 5 期。12 .《华夏美学的源头回溯——评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东方丛刊》 2004 年第 2 期。13 .《评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文艺报》 2005 年 4 月。14 . 《返本开新,其功渐著——读朱志荣教授的〈中国审美理论〉》《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5 期。15 .《评朱志荣的〈中国审美理论〉》,高海燕、莫先武 《江海学刊》 2006 年第 1 期。16 .《全球视野下中国审美理论建设的新成果——评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苏州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 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 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首届)中文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甘肃省教育厅主办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主编:胡小鹏ISSN:1001-9162CN:62-1086/C地址:甘肃兰州安宁东路967号邮政编码:730070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

胡小鹏,男,法学博士,编审,博士生导师,学报主编张 兵,男,文学博士,编审,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兆璟,男,教育学博士,编审,博士生导师,学报副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岳天明,男,法学博士,教授,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周 蓉,女,文学硕士,编审,古代文学、语言学编辑王明丽,女,文学博士,副编审,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编辑胡晓春,女,副编审,经济学编辑 俞诗源,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报主编,学报编辑部副主任。生命科学编辑。惠松骐,男,硕士,副编审,学报副主编。计算机、地理科学、信息科学编辑。马宇红,男,博士,副编审。数学、物理学编辑。陆泉芳,男,博士,编辑。化学编辑。

(9部)1.《英汉语比较导论》,2003年1月第一版;2010年修订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该书为全国首套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教材之一)2.《英汉比较翻译教程》,2004年7月第一版,2010年修订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该书为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之一;研究生、本科生通用) 《英汉比较翻译教程练习》,2004年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该 书为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之一;研究生、本科生通用)4.《汉英比较翻译教程》,2006年12月第一版,2010年修订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该书为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之一;研究生、本科生通用)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2006年12月, 清华大学出版社。(该书为高校英语选修课教材之一;研究生、本科生通用)6.《课文译文与练习答案》(主编之一,为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配套),198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比较文学教程》(参编)(主编为刘献彪、刘介民),200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8.《中国新诗选》(汉译英)(合译)(王耀东主编),200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 《生活的色彩》(汉译英)(与张梦井合译),2010年,厦门大学出版社。 (31篇)1.“定语+人称代词”结构的来源,《中国语文》,2007年第5期。 英汉时间主语比较及翻译,《外国语》,1997年第1期。 AS+V-ing结构初探,《现代外语》,1982年第2期 。 汉语句型系统的解构与重构,《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论语言共性研究,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比较翻译法,《翻译季刊》,香港翻译学会出版,2002年第25期。 (本文被收录到由陈宏薇主编的《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之八-----方法·技巧·批评----翻译教学与实践研究》一书,2008年10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7.论比较翻译教学法,《翻译学研究集刊》,台湾翻译学会出版,2010年第13辑。 比较翻译教学法的个案研究,罗选民主编《语言认知与翻译研究》, 外文出版社, 2005年10月。 比较翻译教学法的过程控制,杨仁敬、吴建平主编《华东外语论坛》(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主语省略影响译文质量,《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月。11.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刘献彪、孟昭毅主编《中国比较文学研究》,200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12.从东西方诗歌看通感意象的存在的方式,《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3.意象反馈论,《云南文艺评论》,1989年第1辑。14.叙事诗的立体性一论,《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1987年10月辑。15.文化概念之界定,《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1辑。16.文化的孪生子:宗教与科学,《鹭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3辑。17.邓小平与中国新时期科学文化观,白丽娟主编《高校教学科研论文汇编》,1997年,中国大地出版社。 简论《老子》的三个译本,《鹭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2辑。 评Jane Eyre的11个译本,杨格主编《翻译散论》,世界华人出版社,2001年。 翻译语言·当代汉语?翻译标准,《鹭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2辑。 翻译语言与民族语言----论汉语文学语言中的翻译语言成分,《鹭江大学学报》,1996年第3辑。 英汉方式状语比较与翻译,(上),《鹭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3 辑。 英汉方式状语比较与翻译,(下),《鹭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4辑。 AS+V-ing结构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外语专辑),1986年 。 AS+V-ing结构再探,《零陵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略论英语重音节奏语调与音乐之关系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第4辑。 英汉语比较研究综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汉英语言关系研究,《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1世纪的教育与外语教学,《鹭江大学学报》,1999年第2辑。 谈系统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华侨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2月辑。 受动主语、句型配置与翻译,王守仁, 姚君伟主编《华东外语论坛》(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北师大学报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综合因子为:33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快捷分类:科学基础科学综合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0476-0301国内刊号:11-1991/N创刊时间:1956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基础科学综合影响因子:331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卢疏斋集辑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乔吉集》(与李真瑜、侯革复合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元杂剧论集》(与李真渝、侯光复合编, 1985年5月版, 百花出版社出版)《古代小说与戏曲》(与李真渝合作,1992年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元杂剧史》1996年初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修订本),2002年4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白朴和马致远》(1988年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元代文学研究刍议》(《元代文化研究》第一辑,2001年11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马致远》(《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1985年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纲要》( 三,宋辽金元文学卷)(1987年初版,1990年修订版,1991年台湾湾晓园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纲要》(四,明清卷)(1987年初版,1990年修订版)《卢挚》(《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1989年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李修生主编《全元文》 《元曲大辞典》 (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古本戏曲剧目提要》(主编,1997午12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编》小说卷(主编,1998年7月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古典文学编》戏剧卷(主编,1998年7月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四书五经辞典》(主编之一,1988年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中国分体文学史》(主编之一,2001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辽金元文学研究》(主编之一,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主编之一,1991年版,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辽金元卷)》(主编,北京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李修生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获国家教委特等奖《文史英华》(主编之一,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获1994年北京市社科二等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 (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版),获1998年北京市社科一等奖《全元文》,李修生主编。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重点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十年规划项目已出版2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开始出版,每年5册)。《全元文》第1—5册(主编,1997年12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元文》第6—10册(主编,1998年12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元文》第11—15册(主编,1999年10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元文》第16—20册(主编,2000年12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元文》第21—25册(主编,2001年10月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1、《关于刘时中的〈上高监司〉》(《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2、《稗史汇编“院本”条非元人记元事》(《江海学刊》1963年)3、《唐英及其剧作》(《文学遗产增刊》1965年)4、《国殇试说》(《北京师范大学学学报》1978年)5、《论罗贯中》(《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6、《门仁甫及具剧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7、《白仁甫二三事》(《中华文史论从》1982年)8、《元代杂剧演员朱帘秀》(《戏曲研究》1982年)9、《元代文学家卢疏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10、《元代杂剧分期问题》(《文学遗产》1983年)11、《乔吉与南戏》(《文学遗产》1984年)12、《元代杂剧与南戏的关系》(《文学遗产》1984年))13、《白仁甫年谱》(《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0年)14、《元代文学研究气议》(《北京师范人学学报增刊》1991年)15、《关汉卿年代考》(《历史文献研究》1992年)16、《元杂剧发展述略》(《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17、《杨奂年谱》(《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18、《近年来元散曲研究概述》(与赵义山合作,《文学遗产》1993年)19、《元散曲通论序》(《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20、《近古文学概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21、《元代文学的再认识》(《文史知识》1998年)22、《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23、《杜仁杰行实系年》(《北京师范大学报专刊》2002年3月15日)

西北大学学报主编

刊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主办: 西北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74XCN: 61-1072/N邮发代号: 52-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13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西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13年7月1日创 刊,原名《学丛》,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其间,经历了《西大校刊》(1 924)、《西安临大校刊》(1937?12)、《西大学报》(1936?03)、《西北学术》(1943?11) 等刊物的发展,大多系文、理合刊。1957年9月正式分为《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 然科学版两种版本,季刊。其间于1959年底停刊。1962年校庆期间出版了校庆专辑系列后再 度停刊。1974年元月再度复刊后,一直延续至今。

陕西师大学报主编

学院院长:郝文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12月11日生,陕西清涧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教育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教师教育》主编、“‘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面向当代教师教育的教育科学和认知科学”首席专家。研究领域: 教育学原理、教育哲学、现代教育战略和教师教育等。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党总支书记:栗洪武,男,汉族,1956年9月生,陕西榆林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史专业学科带头人。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过访问学者,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全国教育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香港救助儿童基金会大陆项目咨询委员、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教学及专业方向为中国教育史和老解放区教育史,讲授中国教育史、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儒家伦理德育思想研究、微格教学论等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代表作有《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中国教育发展史》、《少数民族教育史(回族教育史卷)》、《陕甘宁边区教育史》、《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和《学校教育学》等。在《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有“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及其意义”、 陕甘宁边区“干校教育模式”及其影响、“五经博士”的设置与儒学尊崇地位的形成、“我国大学管理层级建制模式转型的历史反思”等60多篇。现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项,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8项。

恢复高考后先后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济管理与系统科学系运筹学专业金融工程方向研究班。经济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委员。2002年经江其务教授提名学校任命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2002年任陕西师范大学经济贸易系副主任、政治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成果:著作、教材专著:《转型期金融运行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独立)。获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主编(合作):《经济理论与方法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参著:《中国经济发展新论》,何炼成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撰写“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改革与金融货币政策创新” 。参著:《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赵炳璋研究员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出版。撰写 “西部大开发与陕西金融事业的发展”。主编:《货币金融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材出版基金资助。参编、统稿:《货币银行学》,江其务教授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撰写“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主编(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负责组稿并修订经济学部分,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论文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反宏观经济学教条——实际利率行为与长期期限结构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5。中国转型期货币流通速度分析——基于引入一阶替代变量的观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区域视界中的货币政策差别化分析,《人文杂志》3。内外秩序演化约束与政策调整《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信贷、投资与人均收入的非一致性变动——对西部货币传导的一种分析框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6。对欠发达地区货币传导扭曲的实证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对中国股票市场货币传导效率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11。论利率运动规律——对马克思利率理论的重新探讨《陕西师大学报》4。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全文转载。论利率政策操作《陕西金融》5。对大萧条成因的争论及其启示《人文杂志》5。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1全文转载。区域金融发展与农村金融研究:论农信社“革命”:难点与建议《四川大学学报》3。论合作理性与西部农村金融安排《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人大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6全文转载。论金融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四大职能《青海大学学报》5,人大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4全文转载。西部地区金融创新若干问题思考《统计与社会》4。人大复印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6全文转载。关于推动西部地区金融创新的战略构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试析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四大误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对陕西房地产业的中远期分析与预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研究: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及相关检验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人大复印资料《投资与证券》1997年2-3期合刊全文转载。猜想-反驳图式:由现代资产选择理论透析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江西社会科学》7。现代资产选择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苏州大学学报》3。<现代投资学>中译本辨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研究:论公有制范畴的消解《制度经济学研究》4。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若干范畴译名与释义考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译者与译名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3。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革命性结构载《经济理论与方法史研究》。译文、随笔、追思金融内在不稳定假说:资本主义过程和经济行为(译文。海曼明斯基原文)《经济管理论丛》4,载入《转型期金融运行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学缺少了什么?《经济理论与方法史研究》前言。洒落的光辉——祭著名金融学家、金融教育家江其务教授。《厚德载物——怀念江其务教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主持项目: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于西部贫困、不发达农村地区的研究(2007-2009)。2.教育部项目:预期、不确定性与最优货币政策研究(2007-2009)。3.陕西省政府项目:加入WTO缓冲期后西部差别化金融政策研究 (2006-2007)。4.陕西省政府“十五”规划课题: 西部与陕西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研究——兼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模式选择(9-7)。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课题“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财政与金融政策研究”子课题(2005-2007)。6.西安市政府项目:将西安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金融中心研究(2005-2006)。7.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金融体系稳定性问题研究(2001-2002)。8.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后转型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研究(2005-2008)。科研获奖:1.《论利率运动规律——对马克思利率理论的重新探讨》,论文(独立),陕西省政府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2)。为作者发表第一篇论文。2.《现代资产选择理论及相关检验评析》,论文(独立),陕西省政府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0)。3.《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著作(参著),陕西省政府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9)。4.中国经济发展新论,著作(参著),陕西省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6)。5.《现代资产选择理论研究》,系列论文(独立),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6.《马克思所有制理论若干范畴译名与释义考辨》,论文(独立),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 。7.《西部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系列论文(第一完成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