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

发布时间: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复旦历史学这几年的变化十分可喜,中国史、世界史齐头并进,欣欣向荣~而不像北方一些所谓第一流综合大学的历史系行将就木~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1905年复旦公学高等正斋创设伊始,就在文科中开设有历史学课程。1925年正式设系,时称史学系。1937年随校本部迁往重庆,1938春改为史地学系。1949年夏,暨南大学和同济大学文学院并入复旦,由于地理教学力量较弱,其他院校史地也多分开设系,遂议决改为史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因为得到江浙多所大学著名史家的加盟,复旦历史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系的教授,在中国史方面,有周予同、谭其骧、陈守实、胡厚宣、马长寿、蔡尚思、杨宽等;在世界史方面,有周谷城、王造时、耿淡如、陈仁炳、章巽、田汝康等。还有当时已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史家,如程博洪、张荫桐、胡绳武、赵人龙、金冲及等。一大批学者汇聚于此,逐步形成了复旦历史系自身的研究特色。如周谷城关于世界古代史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周予同的经学史研究,陈守实的中国土地制度研究,胡厚宣的甲骨文研究,蔡尚思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杨宽的先秦史研究,章巽的中国古代海上交通研究,田汝康的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海上交通和华侨问题、民族问题研究等,都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如周予同先生所言,历史系的发展要定位于“为复旦争取学术地位”,正是老一辈学者的工作,奠定了历史学系在复旦大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学科地位。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占据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了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中国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从1980年代后期起,原属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进入2011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行新的学科目录,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拆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历史系将依照新调整的学科设置,根据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进行整合,努力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点

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博士点 北京大学 Z 北京师范大学 Z 北京语言大学 Z 东北师范大学 Z 福建师范大学 Z 复旦大学 Z 河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Z 华东师范大学 Z 华中师范大学 Z 吉林大学 Z 南京大学 Z 南京师范大学 Z 南开大学 Z 山东大学 Z 山东师范大学 Z 陕西师范大学 Z 上海师范大学 Z 首都师范大学 Z 四川大学 Z 苏州大学 Z 武汉大学 Z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Z 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Z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Z 中山大学 Z 中央民族大学 Z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名单 排名 等级 校 名 1 A++ 北京师范大学 3 A++ 北京大学 2 A++ 复旦大学 4 A++ 南开大学 5 A++ 南京大学 6 A+ 四川大学 7 A+ 华东师范大学 8 A+ 中国人民大学 9 A 武汉大学 10 A 厦门 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华中师范大学 13 A 吉林大学 14 A 山东大学 15 A 暨南大学 16 A 陕西师范大学 17 A 东北师范大学 18 B+ 清华大学 19 B+ 兰州 大学 20 B+ 郑州 大学 21 B+ 浙江大学 22 B+ 首都师范大学 23 B+ 河北大学 24 B+ 西北大学 25 B+ 上海师范大学 26 B+ 安徽大学 27 B+ 华南师范大学 28 B+ 河南大学 29 B 中央民族大学 30 B 天津 师范大学 31 B 苏州大学 32 B 山西大学 33 B 内蒙古大学 34 B 南京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大学 36 B 云南大学 37 B 河北师范大学 38 B 湖北大学 39 B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0 B 湖南师范大学 41 C+ 四川师范大学 42 C+ 江西师范大学 43 C+ 西北师范大学 44 C+ 辽宁大学 45 C+ 徐州师范大学 46 C+ 山东师范大学 47 C+ 安徽师范大学 48 C+ 浙江师范大学 49 C+ 广州 大学 50 C+ 鲁东大学

北京大学的历史文献专业排名最高

河南大学历史系很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大历史系培养处好多,历史权威学家和考古学家。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中州大学历史系,创建于1925年,是河南大学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长期以来形成中西交融古今贯通、既重视历史知识更强调历史通识的学术传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影响。著名专家学者如范文澜、嵇文甫、蒙文通、高亨、姜亮夫、郭绍虞、马非百、朱芳圃、孙海波、孙作云、黄元起、胡思庸、韩承文等先后在此执教,曾在这里求学的尹达、石璋如、白寿彝、韩儒林等也成为享誉中外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浓厚的学术氛围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史学人才。历史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博士生导师12人(国家博物馆4人),专兼职教授25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在读博士8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4人,黄河学者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南省学术带头人8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政协委员1人,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古代史专业属于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创刊于1951年的《新史学通讯》即现在的《史学月刊》,属历史类国内核心期刊,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该刊题写刊名,该刊在国内外史学界有较大影响。由学生自己创办的学术刊物《历史文化论坛》,从1977年至今刊出40余期,为全国高校历史系交换刊物。历史文化学院下设历史学系、旅游学系、文博系和世界历史等四个系科,拥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河南大学宋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中国研究所、犹太研究所、旅游规划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中国古代史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河南大学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招生)。拥有历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包括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八个专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河南省最早的旅游管理硕士授权点。目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本科生千余人。古色古香的7号楼是学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院资料室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拥有18余万册图书,200多种刊物、30多种报纸。特别是《四库全书》、《清实录》、《明实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民国丛书》、《丛书集成》、《敦煌宝藏》、《隋唐五代墓志》、《殷周金文集成》等大型套书,是书库镇库之宝。除丰富的藏书外,资料室还拥有大量三四十年代的报刊,如《大公报》、《申报》、《盛京时报》、《晋察冀时报》、《抗敌报》、《政府官报》等报纸及《新青年》、《红色中国》、《东方杂志》、《妇女生活》等各种旧杂志。图书资料之丰富、种类之齐全,在全国高校文史类系科中名列前茅。学院的文物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现已开展的有中国历代文物陈列、中国钱币——铜镜陈列、中国瓷器陈列。共有藏品3000余件,另有教学标本(含复制模型)300余件。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招生

汉语言 文史类 四年 1 新闻学 文史类 四年 1 历史学 文史类 四年 1 旅游管理 文史类 四年 1 博物馆学 文史类 四年 1 色盲不取 哲学 文史类 四年 1 社会工作 文史类 四年 2 政治学与行政学 文史类 四年 1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法学 文史类 四年 1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文史类 四年 2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保险 文史类 四年 1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财政学 文史类 四年 2 艺术设计 文史类 四年 8 色盲色弱不取,艺术批本科,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300分以上(含300分) 金融学 理工类 四年 1 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理工类 四年 2 含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类 四年 3 物理学 理工类 四年 1 应用化学 理工类 四年 2 色盲色弱不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理工类 四年 3 色盲色弱不取 微电子学 理工类 四年 2 色盲色弱不取 信息安全 理工类 四年 2 色盲色弱不取 生物科学 理工类 四年 2 色盲色弱不取 软件工程 理工类 四年 2 色盲不取,4年学费为31000元,爱尔兰班为43000元 临床医学(八年制) 理工类 八年 2 色盲色弱不取,部分专业课程英语授课 (编辑 李兰香)选我啊

北京大学的历史文献专业排名最高

中国古代史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招生简章

具体的布清楚,只是知道北大历来是考据学为主,极重视文献,所以想来不错。你再综合一下看看

复旦历史学这几年的变化十分可喜,中国史、世界史齐头并进,欣欣向荣~而不像北方一些所谓第一流综合大学的历史系行将就木~历史学系是复旦大学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1905年复旦公学高等正斋创设伊始,就在文科中开设有历史学课程。1925年正式设系,时称史学系。1937年随校本部迁往重庆,1938春改为史地学系。1949年夏,暨南大学和同济大学文学院并入复旦,由于地理教学力量较弱,其他院校史地也多分开设系,遂议决改为史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因为得到江浙多所大学著名史家的加盟,复旦历史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系的教授,在中国史方面,有周予同、谭其骧、陈守实、胡厚宣、马长寿、蔡尚思、杨宽等;在世界史方面,有周谷城、王造时、耿淡如、陈仁炳、章巽、田汝康等。还有当时已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史家,如程博洪、张荫桐、胡绳武、赵人龙、金冲及等。一大批学者汇聚于此,逐步形成了复旦历史系自身的研究特色。如周谷城关于世界古代史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周予同的经学史研究,陈守实的中国土地制度研究,胡厚宣的甲骨文研究,蔡尚思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杨宽的先秦史研究,章巽的中国古代海上交通研究,田汝康的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海上交通和华侨问题、民族问题研究等,都有很高的学术建树。如周予同先生所言,历史系的发展要定位于“为复旦争取学术地位”,正是老一辈学者的工作,奠定了历史学系在复旦大学、在中国史学界的学科地位。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占据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了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中国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从1980年代后期起,原属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进入2011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行新的学科目录,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拆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历史系将依照新调整的学科设置,根据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进行整合,努力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

硕士专业(全日制三年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中国历史与文化(EMA,英文授课硕士项目,只针对留学生,全日制两年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当代中国史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