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清华出土文献大楼

发布时间:

清华出土文献大楼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大楼

对古代历史的重新审视建立具有巨大的意义。这次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文献本身,还给我们打开了认识古代的面貌的新视野。对历史价值和文学研究具有极大意义

很正常。中国几千年历史,而且会出现古墓的地方,风水也很不错的,真的,现在挖出古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只能说明清华大写风水比较好。清华大学曾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学校拟在第六教学楼北侧建设新土木馆大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及《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新建项目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应清华大学申请,2019年4月2日至14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市文物研究所对清华大学新土木馆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发现古代墓葬95座。并且有考古专家曾:“这不是清华园中第一次发现古墓,据我所知,在此之前曾经挖掘出过唐朝墓葬。”

不足为奇,已经听说过很多学校也发现了坟墓的事情,而这次碰巧是清华而已。

中国语言文学系 创建于1926年。至1952年,先后执教于中文系的著名学者有陈寅恪、赵元任、杨树达、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瑶、王力、吕叔湘等,倡导和建立了包括戏曲史学、文学人类学、诗史互证之学在内的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被公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祥地。1952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或其他学术单位。1985年中文系复建,重视师资队伍、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7名,有博士学位者15名,22名教师有国外长期学习、任教或合作研究的经历,是一支高水平、有活力、国际化的师资队伍。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共6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跨语际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学术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部委重要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多种高水平学术著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文系重视人才培养,秉持“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本科生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西融合优势的人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中文系积极开展留学生人才培养,留学生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对中国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有较系统完整的了解,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理解、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及文化的能力。同时,每年接收来自各国多所高校的交换生。中文系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每年都有多位教授出国讲学、访学,亦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和海外名校教授应邀来系从事各种学术活动。现任系主任刘石教授,副主任张美兰教授、刘颖副教授,党支部书记王中忱教授。 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并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史学人才。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历史系并入北京大学等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1985年,清华大学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200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艺术史学科也成为清华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历史系与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新的历史系。清华历史学科依托清华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已经形成了以历史系为中心,多学科密切合作,名家汇集,梯队合理,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图书资料积累量大,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学术格局。历史系下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思想文化史等教研室,以及礼学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2008年,历史系还与化学系、图书馆等单位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事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2011年,以该中心为主建立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余人,另有兼职教授多人;专任教授中有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历史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等。历史系可以招收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各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并设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现任系主任刘北成教授,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彭刚教授,党支部书记张勇教授。 清华大学外文系 始建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学系;在建系早期的名师中,有首任系主任王文显,他早年负笈英伦,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和文学研究,所著英文剧作在国内外上演均获得热烈反响;有开中国比较文学之先河的吴宓,“新批评”理论的大师瑞恰兹等,当时半数教授均为外籍教员。在名师的引领下,清华外文系陆续培养出曹禺、李健吾、张骏祥等戏剧大师,享有“戏剧家的摇篮”之美誉;此外,文化昆仑钱锺书、学界泰斗季羡林,查良铮(穆旦)、杨绛、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英若诚、许渊冲、宗璞、资中筠、胡壮麟等都是清华外文系的骄傲。1952年院系调整,外国语文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为培养外语师资和外事翻译,清华大学曾分别于1965年、1970年和1974年招收英语、日语和德语专业本科生。1983年复建外语系。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日语和英语双学位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校开设英、日、德、俄、法等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20余年来,外语系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教学辅助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在两次(2004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系均名列第五,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北京市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重点学科,2008年英语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0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更名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简称清华大学外文系。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在读各类学生804人;其中,国际留学生411人。培养出邓亚萍、李昕晢、焦三牛这样备受瞩目的优秀人才。1983年复系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外文系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工作,先后引进多名学术带头人。同时,我系又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我系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水平整体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文系承担了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课程以及部分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等大量的教学任务,在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外文系现为清华大学38个教学科研实体二级单位之一,下设英语专业本科生教研室、英语专业研究生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基础课教研室、大学英语选修课教研室、大学英语研究生教研室、德语教研室、俄语教研室、法语教研室等9个实体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语言与心理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大学外语学习环境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测试研究中心、大学英语写作研究中心等9个虚体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方面,外文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系教师主持承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达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自2001年以来,全系教师每年平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5部以上,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覆盖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影视传媒研究等学科领域;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的英文论文中,有50余篇被SSCI和A&HCI收录,在全国同领域中名列前茅;统计数据表明,我系教授在国内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的影响力连续保持在全国同领域中的前列。为推进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本系不断扩大同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和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并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授。外文系每年还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系还是国内外一些重要学术团体的总部或办公地,如: 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秘书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等。此外,我系有多位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国际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担任编委、顾问或学会负责人。本系先后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举办文学批评、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前辈大师确立的贯通中西的学术传统,是一条奔流的文脉,将一直在清华外文系流传。现任系主任刘世生教授,副系主任吕中舌教授、何红梅教授、张为民教授。系总支书记张文霞教授。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邓以蛰、贺麟、沈有鼎、林宰平、潘怀素、张岱年、任华、周辅成等先后任教于此,形成富有原创思想风格的“清华学派”。1952 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2000年5月,清华大学哲学系正式复建。哲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等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从复建伊始,经过多年人才引进,哲学系会集了一批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归国人员,形成了一支高学术水平、高影响力的科研与教学队伍。任职教师有二十余人,其中教授 16 人(含外藉教授1人,学部委员1人),副教授5人;哲学系还延聘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他们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马克思文献研究、政治哲学等重要专业领域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组织实施“ 三一学术工程 ”(“清华哲学研究系列”、“清华哲学教材系列”、“清华哲学翻译系列”、《清华哲学年鉴》),并集中力量在伦理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寻求优先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专业领域取得了具有海内外学术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精、专、深基础上重视会通与原创的学术团队。哲学系今后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与扩大原有学科专业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养护原创思想,努力使清华哲学系成为一个酝酿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策源地。现任系主任卢风教授,副主任黄裕生教授、刘奋荣教授,系党支部书记邹广文教授。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成立于1988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批前东欧国家外交官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汉语,揭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序幕。美丽壮观的清华园不仅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亦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配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作为学校开放式校园和推进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国际汉语推广,在稳步扩大教学规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逐渐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展顺利,成就斐然。每年在中心学习的各国语言进修生、普通进修生、交换生等各类学生千余人,开设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和中国文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并注意引导留学生将学习汉语和体认中国结合起来,鼓励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后攻读学位继续深造。中心已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多所大学合作开办短期汉语学位课程并派遣中方教师前往任教。此外,中心还承担了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开办商务孔子学院,以及面向港澳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教学任务。中心还为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学术级汉语学分必修课。2010年中心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合作申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任主任孙明君教授,副主任丁夏教授、董士伟副教授、刘冬副教授。 人文学院培训中心依托学院完善的学科体系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每年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国学等研修班。中心的培训宗旨是通过教师系统性地讲解,及时把经济、社会、科技等理论前沿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参训学员,把学员们头脑中原本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串起来,使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做到境界高、眼界宽、理念新,从而不仅在制订政策时能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并且制订出的政策也能够更具科学性、长效性。我们的培训特色是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方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干部有意识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院通过培训工作这个平台,把我院的学生工作、科研工作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大庆、通辽、漯河等地方政府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更加凸显了大学的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

这一次的成果基本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拥有了最新的技术。

不足为奇,已经听说过很多学校也发现了坟墓的事情,而这次碰巧是清华而已。

《清华风物》之“图书馆老馆” 2012年11月2日,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岁华诞。90岁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欣然出席。他深情地回忆说:每当有外地朋友来清华,总要去看看这座全中国最讲究的图书馆。 这就是清华人为之自豪的图书馆老馆。它最早落成于1919年3月。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馆藏逐年大量增加。1931年11月,馆舍扩建竣工,新增了中部和西部的建筑,与东部浑然一体。图书馆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不久后,朱自清教授担任了图书馆委员会主席。 尽管“抗战”期间受到极大冲击,但学校复原后,图书馆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时,除保留下珍贵古籍善本及甲骨文、青铜器等一批珍贵文物外,又开始重点采集工科类图书及进步文艺作品。1966年馆藏已达135万余册。 宽敞明亮的大厅,深邃宁静的书库,仿照欧美新式避火法建造,地面铺设着厚毛玻璃透光地板,至今仍不失建筑风格上的时尚和前卫。 上世纪30年代,泡图书馆被清华学生戏称为“开矿”。每天开门前,总有不少好学的年轻人在排队等待,准备冲入图书馆去探寻这座藏满知识的宝矿。 在他们中间,就有一位自入学之日起,就立下鸿志要“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奇才——融汇中西、学贯古今的一代大师钱钟书。与他在清华园里相识相恋、结下一生情缘的夫人杨绛先生也曾说:“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 这是西文阅览室大厅东北边的一张长桌。正是在这张普普通通的长桌上,1933年,还是学生的曹禺伏案疾书,在幽幽书香间写出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不朽之作《雷雨》。 沿着老馆东侧的环形楼梯漫步而上,仿佛行走在历史的长廊。这里现在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中心,一批两千年前的珍贵竹简就保存在这里。一行行古朴的文字在默默诉说着中华文明那悠远而神秘的源头。 几番风雨、百年变迁,不变的是清华学子一贯的严谨和勤奋。 它静静地伫立在这里,永远是清华人精神的家园。

觉得很神奇,看来大家说学校都是建在坟墓上不是空穴来风。古墓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的消息传出后,就在清华师生的微信朋友圈中刷了屏,很多同学趁中午和傍晚的休息时间赶去现场观看,紧邻的第六教学楼里也有很多同学在窗口眺望和拍照。“很大一片,现场可以看到探方和墓坑中的人骨,但好像没看到有陪葬品。”一位看了现场的学生说道。清华校园历史上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清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天的清华大学。这不是清华园内第一次发现古墓,过去也曾在多次校内施工中发现古墓。上世纪50年代建设静力试验台、90年代兴建大型结构实验室时,都曾发现单个或成群的古代墓葬。

清华出土文献中心

中国语言文学系 创建于1926年。至1952年,先后执教于中文系的著名学者有陈寅恪、赵元任、杨树达、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俞平伯、浦江清、王瑶、王力、吕叔湘等,倡导和建立了包括戏曲史学、文学人类学、诗史互证之学在内的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被公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祥地。1952年院系调整,中文系停办,师生分别转入北京大学等兄弟院校或其他学术单位。1985年中文系复建,重视师资队伍、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7名,有博士学位者15名,22名教师有国外长期学习、任教或合作研究的经历,是一支高水平、有活力、国际化的师资队伍。200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下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共6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予点,“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跨语际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书法与文化研修中心”、“中国西南地区濒危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学术研究中心。承担多项国家、部委重要研究项目,出版和发表多种高水平学术著作,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文系重视人才培养,秉持“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本科生注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中西融合优势的人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中文系积极开展留学生人才培养,留学生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对中国语言文学及中国文化有较系统完整的了解,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理解、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及文化的能力。同时,每年接收来自各国多所高校的交换生。中文系重视开展学术交流,每年都有多位教授出国讲学、访学,亦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和海外名校教授应邀来系从事各种学术活动。现任系主任刘石教授,副主任张美兰教授、刘颖副教授,党支部书记王中忱教授。 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1911年建校初期就开设有中国史、西洋史等课程,1926年正式成立历史系。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都先后在历史系执教,并形成了中西交融、古今贯通的学术传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史学人才。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历史系并入北京大学等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学科。1985年,清华大学成立思想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993年,历史系恢复建制;200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艺术史学科也成为清华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历史系与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成立了新的历史系。清华历史学科依托清华大学良好的学术环境,已经形成了以历史系为中心,多学科密切合作,名家汇集,梯队合理,优势集中,特色明显,图书资料积累量大,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学术格局。历史系下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思想文化史等教研室,以及礼学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2008年,历史系还与化学系、图书馆等单位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从事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2011年,以该中心为主建立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系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余人,另有兼职教授多人;专任教授中有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历史教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副会长等。历史系可以招收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各相关领域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并设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现任系主任刘北成教授,副主任刘国忠教授、彭刚教授,党支部书记张勇教授。 清华大学外文系 始建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学系,后改为外国语文学系;在建系早期的名师中,有首任系主任王文显,他早年负笈英伦,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和文学研究,所著英文剧作在国内外上演均获得热烈反响;有开中国比较文学之先河的吴宓,“新批评”理论的大师瑞恰兹等,当时半数教授均为外籍教员。在名师的引领下,清华外文系陆续培养出曹禺、李健吾、张骏祥等戏剧大师,享有“戏剧家的摇篮”之美誉;此外,文化昆仑钱锺书、学界泰斗季羡林,查良铮(穆旦)、杨绛、赵萝蕤、田德望、曹葆华、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英若诚、许渊冲、宗璞、资中筠、胡壮麟等都是清华外文系的骄傲。1952年院系调整,外国语文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为培养外语师资和外事翻译,清华大学曾分别于1965年、1970年和1974年招收英语、日语和德语专业本科生。1983年复建外语系。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日语和英语双学位三个本科专业。面向全校开设英、日、德、俄、法等语种的公共外语课程。20余年来,外语系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教学辅助基本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在两次(2004年和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系均名列第五,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北京市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重点学科,2008年英语专业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0年清华大学外语系更名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简称清华大学外文系。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在读各类学生804人;其中,国际留学生411人。培养出邓亚萍、李昕晢、焦三牛这样备受瞩目的优秀人才。1983年复系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外文系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工作,先后引进多名学术带头人。同时,我系又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攻读博士学位。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我系的教师队伍结构和水平整体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文系承担了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课程以及部分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等大量的教学任务,在清华大学的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外文系现为清华大学38个教学科研实体二级单位之一,下设英语专业本科生教研室、英语专业研究生教研室、日语专业教研室、大学英语基础课教研室、大学英语选修课教研室、大学英语研究生教研室、德语教研室、俄语教研室、法语教研室等9个实体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语言与心理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大学外语学习环境研究中心、大学外语测试研究中心、大学英语写作研究中心等9个虚体研究机构。在学术研究方面,外文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系教师主持承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达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研究成果多项,国家精品课两门。自2001年以来,全系教师每年平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5部以上,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篇以上,覆盖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影视传媒研究等学科领域;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的英文论文中,有50余篇被SSCI和A&HCI收录,在全国同领域中名列前茅;统计数据表明,我系教授在国内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的影响力连续保持在全国同领域中的前列。为推进学术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本系不断扩大同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和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并聘请他们担任兼职教授。外文系每年还派遣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我系还是国内外一些重要学术团体的总部或办公地,如: 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秘书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等。此外,我系有多位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国际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担任编委、顾问或学会负责人。本系先后与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举办文学批评、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前辈大师确立的贯通中西的学术传统,是一条奔流的文脉,将一直在清华外文系流传。现任系主任刘世生教授,副系主任吕中舌教授、何红梅教授、张为民教授。系总支书记张文霞教授。 清华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张申府、邓以蛰、贺麟、沈有鼎、林宰平、潘怀素、张岱年、任华、周辅成等先后任教于此,形成富有原创思想风格的“清华学派”。1952 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2000年5月,清华大学哲学系正式复建。哲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等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从复建伊始,经过多年人才引进,哲学系会集了一批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归国人员,形成了一支高学术水平、高影响力的科研与教学队伍。任职教师有二十余人,其中教授 16 人(含外藉教授1人,学部委员1人),副教授5人;哲学系还延聘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他们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逻辑学、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马克思文献研究、政治哲学等重要专业领域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通过组织实施“ 三一学术工程 ”(“清华哲学研究系列”、“清华哲学教材系列”、“清华哲学翻译系列”、《清华哲学年鉴》),并集中力量在伦理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方面寻求优先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专业领域取得了具有海内外学术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精、专、深基础上重视会通与原创的学术团队。哲学系今后的建设重点是,在巩固与扩大原有学科专业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养护原创思想,努力使清华哲学系成为一个酝酿新思想、传播新思想的思想策源地。现任系主任卢风教授,副主任黄裕生教授、刘奋荣教授,系党支部书记邹广文教授。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成立于1988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一批前东欧国家外交官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汉语,揭开了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序幕。美丽壮观的清华园不仅是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亦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源地。配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作为学校开放式校园和推进国际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多年来积极致力于国际汉语推广,在稳步扩大教学规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逐渐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展顺利,成就斐然。每年在中心学习的各国语言进修生、普通进修生、交换生等各类学生千余人,开设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和中国文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程,课程体系较为完备,并注意引导留学生将学习汉语和体认中国结合起来,鼓励留学生打下扎实的汉语基础后攻读学位继续深造。中心已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多所大学合作开办短期汉语学位课程并派遣中方教师前往任教。此外,中心还承担了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开办商务孔子学院,以及面向港澳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教学任务。中心还为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学术级汉语学分必修课。2010年中心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合作申获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现任主任孙明君教授,副主任丁夏教授、董士伟副教授、刘冬副教授。 人文学院培训中心依托学院完善的学科体系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每年面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国学等研修班。中心的培训宗旨是通过教师系统性地讲解,及时把经济、社会、科技等理论前沿和研究成果介绍给参训学员,把学员们头脑中原本不成体系的知识点串起来,使政策制订者和执行者做到境界高、眼界宽、理念新,从而不仅在制订政策时能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并且制订出的政策也能够更具科学性、长效性。我们的培训特色是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方面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干部有意识地亲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从而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院通过培训工作这个平台,把我院的学生工作、科研工作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大庆、通辽、漯河等地方政府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加强了学校与地方的合作,更加凸显了大学的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清华简总数为2388枚(包括残片)。形制多种多样,简的长度最长的有46厘米(相当于战国时的2尺),最短的约10厘米。较长的简都是三道编绳,借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可见。 后在竹简残片又发现有字简100余支。整简1700至1800支。中国林业科学院对清华简无字残片和漆绘木笥残部做了树种鉴定,竹简残片鉴定结果为钢竹, 木笥残部鉴定结果为枫杨。 《尹至》竹简共5支,简长45厘米,三道编。满简书写29至32字。原无篇题,整理者根据篇首“惟尹自夏徂亳,逯至在汤”句试拟。简背有次序编号。文字保存较好。简文记述伊尹自夏至商,向汤陈说夏君虐政,民众疾苦的状况,以及天现异象时民众的意愿趋向。汤和伊尹盟誓,征伐不服,终于灭夏。可与多种传世文献,如《书·汤誓》、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等参看。简文叙事及一些语句与《吕氏春秋》的《慎大》篇相似。《尹至》同《尹诰》篇形制、尺寸、字体相同,经整理者观察简背痕迹,并参照《慎大》的叙事次第后,将简文析为两篇。 简文内容是伊尹见汤时的对话,体裁属于今传本《尚书》中的《商书》。篇内伊尹称“尹”,也或称“执”。按清代梁玉绳《古今人表考》云,伊尹系“伊氏,尹字,名挚”,名“挚”见《孙子·用间》、《墨子·尚贤中》及《楚辞·离骚》、《天问》等,这里的“执”是“执”字繁写,就是“挚”。关于夏后(桀)的罪恶,伊尹特别举出“龙(宠)二玉”。按古本《竹书纪年》载:“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或作爱)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上博简《容成氏》也说桀“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师以伐岷山氏,取其两女琬、琰”。所谓“宠二玉”即指宠爱琬、琰而言。 《尹诰》竹简共5支,简长45厘米,三道编。满简书写31至34字。原无篇题,整理者据《礼记》与郭店简、上博简《缁衣》所引确定。简背有次序编号。《尹诰》为《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据《书·尧典》孔颖达《正义》所述,西汉时曲阜孔壁发现的古文《尚书》即有此篇,称《咸有一德》,《史记·殷本纪》和传世孔传本《尚书》及《尚书序》,也都称《咸有一德》。简文与孔传本《咸有一德》全然不同,东晋梅赜所献的孔传本确如宋以来学者所考,系伪作。 《保训》共简11支,简长28.5厘米,两道编。原无篇题及次序编号。第2简上半残失。简文顶头书写,简尾大都留一字距的空白。每支简22至24字。《保训》的内容是记周文王五十年,周文王对儿子武王讲了两件上古的历史传说,用以要求太子遵行一个思想观念——“中”。第一件史事是关于舜的,讲的是舜怎样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能够自我省察,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他在朝廷内外施政,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面考虑,将事情做好。第二件史事是关于上甲微的。上甲微是商汤的六世祖,文王讲的是上甲微为其父王亥复仇的故事:商人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将王亥杀害,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微由此把“中”传贻子孙,于是汤得天下。 李学勤认为,《保训》是周文王的遗言,“篇文没有记出月份,只有日子的干支:‘戊子,自靧(即頮或沬字,洗脸)。己丑,昧爽……’。这是文王发布遗言的准备仪式,和《尚书·顾命》所记周成王死前的仪式相似,只是简单一些。” 用通行字体写出《保训》篇文: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壹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唐,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备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 日不足,惟宿不详。 李学勤说:“从7月15日竹简到校时起,清华就组建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这批文物进行清理保护。” 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以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先生为首的研究团队,组织十余位专家、教授、博士生、博士后进行释读、整理。从一个月一换水的抢救性保护,到恒温、恒湿、无菌处理;从在不脱水情况下进行彩色摄影,到对残章断简进行分门别类、编连解释等工作。最终,整理出60余篇文献。李学勤称:“我们计划每年出版一辑,总共十五辑。不过,每一辑内容没有总策划,得由实际的整理情况来决定。”第二阶段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出于保护目的,竹简不会大规模对外展示。为准确地表现竹简的原貌状况,在竹简不脱水的情况下进行拍照。2009年1月12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家拍摄完毕。2009年3月至5月,对全部有字简进行通读。研究人员在通读时,借助投影仪将竹简的数码照片放大,一枚枚地依次试读。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下简称“清华简壹”)出版。计划出版十五辑整理报告。“清华简壹”共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共九篇文献,以及《字形表》和《竹简信息表》。参加“清华简(壹)”编纂工作的有李均明、李守奎、李学勤、刘国忠、沈建华、赵桂芳、赵平安,以及陈颖飞、贾连翔、马楠、孙飞燕。廖名春和彭林参与过部分讨论。各篇考释工作的负责人分别为:《尹至》,李学勤;《尹诰》,李学勤;《程寤》刘国忠;《保训》,李守奎;《耆夜》,赵平安;《金縢》,刘国忠;《皇门》,李均明;《祭公》,沈建华;《楚居》,李守奎。《字形表》由沈建华负责。全部文稿经集体与个别讨论并反复修改后,由李学勤定稿。图版的摄影为李亮、郑林庆和刘祺。全书按照整理报告规范要求编辑印刷,刊印有竹简正反面原色、原尺寸的照片以及放大两倍的文字照片,以及释文、注释和文字等。

觉得很神奇,看来大家说学校都是建在坟墓上不是空穴来风。古墓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的消息传出后,就在清华师生的微信朋友圈中刷了屏,很多同学趁中午和傍晚的休息时间赶去现场观看,紧邻的第六教学楼里也有很多同学在窗口眺望和拍照。“很大一片,现场可以看到探方和墓坑中的人骨,但好像没看到有陪葬品。”一位看了现场的学生说道。清华校园历史上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清外务部为游美学务处上奏获得此地建设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1年开学,1913年清华学校将近春园等地并入,发展成为今天的清华大学。这不是清华园内第一次发现古墓,过去也曾在多次校内施工中发现古墓。上世纪50年代建设静力试验台、90年代兴建大型结构实验室时,都曾发现单个或成群的古代墓葬。

这一次的成果非常重要,发布了八篇战国文献,为我国的还原历史文化,以及对以后的历史研究有了很大的一个突破。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副教授

汪旭光,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1963年9月至1971年7月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工作,1971年8月至今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工作,曾任研究组组长、室主任、院总工程师、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常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现兼任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非煤矿山组组长、全国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公安部爆破专家组组长、公安部消防局专家组顾问。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委员会委员,FRAGBLAST编辑委员会委员兼亚洲区主编,中日韩炸药与爆破技术委员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汪旭光院士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工业炸药与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研究开发半乳甘露聚糖胶——田菁胶的基础上,研制成功高威力的田菁10号浆状炸药并广泛推广;率先在我国研制成功EL系列乳化炸药;通过理论研究,成功地研制出适用于各种不同爆破作业使用的10个系列、38种乳化炸药以及配套工艺及设备。其中乳化炸药、混装车、工程爆破等技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姓 名:李建民(Jianmin Li) 学 历: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助理(8-1),助研究员(1-9),副研究员(9-3),研究员(3-)史语所人类学门召集人(7-10)《新史学》杂志社常务社员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东京)会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8)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01)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2002-2003)台北大学历史系兼任副教授(2003)、合聘(2005)、教授(2009)长庚大学医学院传统中医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05)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传统科技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6-2009)长庚医学院「中医始信社」社员(2007-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2008-)《校园》(基督教福音派杂志)编辑委员(2009-)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2010) 中央研究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1998)。「立青中国科学史青年学者杰出论文奖」(新竹: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2001)。第三届「大象优秀科技史论文奖」(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2001)。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研究讲座」(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2007 -2008)。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98年度「杰出研究奖」(2010) 旅行者的史学我的硕士论文以汉代的「乐舞百戏」为题,后来修订出版《中国古代游艺史》。1990年代初,我阅读了张舜徽的《爱晚庐随笔》,内容有论古代武术,他认为「武术包括甚广,由健身强体之法,发展而为杂技、百戏」等,内容涉及了马王堆帛画《导引图》及医家华佗五禽戏等。我对中国医学史最早的兴趣即是从马王堆出土的医学书入门的。出土医书在考古挖掘、整理拼复的过程实际已经历经了羼乱(disturbance)的结果;如何就考古数据的扭曲情况进行解读,并置入传世文献的秩序中,修复出比较合理的医疗史图像,无疑是史学家极具冒险又辛苦的工作。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见于《死生之域》、《生命史学》及《旅行者的史学》三本专著。在我研究中国医学史的历程里,没有注意中医外科史的问题。目前中国医学史研究的主流,基本上是针灸、内科倾向所建构出来的身体观(感)及技术史,不少医学史研究者以学习针灸做为入门,甚至本身即是针灸医生。然而,如果回顾历史,外科的起源无疑早过内科;人类在环境受刀伤,皮肤有溃疡,易受感染,甚至各种原因造成体表的肿胀,或者骨伤脱臼等等,无疑占绝大部分。内科的成立需要在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条件成熟后,才逐渐与外科有所区隔。最早医学的目光所凝视的身体是皮肤、肌(筋)肉、骨骼,而不是相对抽象的气、经脉等概念吧!未来十年,我将从事中医外科史的相关课题的探讨。例如:中医外科的分流;中医内科的扩大化,以及外科的「内科化」的原因为何?如果我们重新从外科构思中医的身体观及技术史,将会与现行医学史的既有研究成果有什么不一样的新面貌等等。我也想在研究的基础上,将成果影像化。我也极有兴趣行有余力撰写历史小说,并在CP Snow的The Masters的启示下,反思及回顾什么是学院生活。据说有一种称为「旅行者的史学」。历史学者彷佛远途的客旅相见,虽然不知其姓名,但忻忻论学终日而不觉困倦;就让我们与我们之前的世代,及一同寻道的同侪保持合一性的对话,并等待我们之后来到的求道者。

作为一名安大学子,我了解到的从安徽大学走出的名人有很多。在此,我列举两个名人。一、黄德宽要说安徽大学曾出过的鼎鼎有名的人物,前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绝对算其中一个。黄德宽,1954年出生于安徽广德县,先后于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历史学(古文字学)博士学位,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安徽省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曾任安徽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他主要从事中国文字学、古文字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独著和合撰有《汉语文字学史》、《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古汉字形声结构论》等论著。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九五"重点项目《商周秦汉汉字发展谱系研究》等多项。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法人代表,中国文字学会会长,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二、李世雄李世雄教授在我校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校师生最为尊敬的老师之一。李世雄教授是著名数学家,曾任中国数学学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因病于2006年11月2日逝世,享年77岁。他是浙江省宁波市人,1958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来安徽大学数学系执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于1986年4月被评为教授。1983年至1997年任安徽省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2000年退休。李世雄教授的一生,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为安徽大学教学、科研奋斗的一生,是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一生,他真正做到了“学高人为范,品端人敬之”。他培养的众多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他是李群、调和分析、小波分析、辛几何及数学应用方面的专家。李世雄教授于1953年左肺全部切除,1969年胃又切除四分之三。他是凭着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赤忱之心、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对安徽大学的无私奉献,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我校的教职员工树立了热爱安大、爱岗敬业的光辉榜样。为纪念李世雄教授,弘扬他“爱教育、爱科学、爱学生、轻名利、重奉献”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安徽大学建立了师德师风教育基地——李世雄教授纪念馆,内设有“生平简介”、“求学时光”、“情系安大”、 “亲情友情”、“师生情深”、 “师德永传”等版块,充分展示了他致力于教育、科学事业的一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