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pdf百度网盘

发布时间: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pdf百度网盘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 人,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明明是施耐庵一个人吗,怎么变成了施耐庵、罗贯中两个人? 说来话长。 在清代和在民国年间,《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是贯华堂刊本,即金圣叹评本(七十回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为施耐庵。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前,《水浒传》最流行的版本则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它所题署的作者仍然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史著作的论述中,也把《水浒传》的著作权归之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个看法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其实,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施耐庵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撇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例如,《水浒传》藜光堂刊本题“姚宗镇国藩父编”)不算,明、清两代,在《水浒传》版本上,在文人们的笔记和书目的记载中,主要的说法有如下三种:(一)罗贯中撰 见于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以及钱曾《也是国书目》的著录。 (二)施耐庵、罗贯中合撰 见于高儒《百川书志》的著录,《水浒传》“嘉靖本”(北京图书馆藏八回残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的题署,以及容与堂刊本的李卓吾序、映雪草堂刊本的五湖老人序、芥子园刊本大涤余人序的叙述。 (三)施耐庵撰 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为题号,以及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钱希言《戏瑕》、刘仕义《玩易轩新知录》、曹玉珂《过梁山记》、王士祯《居易录》、金埴《巾箱说》、梁玉绳《瞥记》、焦循《剧说》、李超琼《柜轩笔记》等书的记载。 哪一种说法最可靠或比较可靠呢? 先从文人的记载看。 第一种说法,首见于郎瑛(1487-1566)的《七修类稿》。而郎瑛乃明代嘉靖时人。第二种说法,首见于高儒的《百川书志》。高儒的生卒年不详,但《百川书志》卷首有高儒嘉靖十九年(1540)自序,可知他的和郎瑛同时,也是嘉靖时人。第三种说法,首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房笔丛》。而胡应麟乃万历时人。因此,从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上比较而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再从《水浒传》版本的题署看。 第一种说法不见于现存的任何版本的题署,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大多出现于明代的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种版本则出现于明末的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说,也同样是第三种说法要晚于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第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呢? 这倒不一定。 以第一种说法而论,它恐怕是最不可靠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并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形式上完全不用。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的笔下,实在很难获得人们的首肯。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有出现早和出现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以施耐庵为作者或作者之一,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它们都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种说法,以施耐庵、罗贯中为共同的作者,有一定的道理。但缺憾在于,它没有交代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二人之中,谁为主,谁为次?依照常理来判断,不可能恰好是50%对50%,没有那么的凑巧。 在清代,也有人(例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的作者徐渭仁)坐实了施、罗二人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予施耐庵,把后五十回给予罗贯中。这仅仅是一种凭空的猜测,而且出现的时间太晚:只有在《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流行之后,它才可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萌生。 要比较准确地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便是考察明代有关《水浒传》作者的题署 高儒《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本”、天都外臣序本、袁无涯刊本:“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 所谓“的本”,是宋、元、明时代的常用语。即“真本”。“集撰”含有“撰写”之意。这表明,施耐庵是作者,是执笔人。所谓“纂修”,可解释为“‘编辑”,和“编次”是同样的意思。这等于说,罗贯中是编者,或整理者、加工者。 因此,第一,施耐庵的著作权应该得到毫不含糊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预了创作的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说,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说,《水浒传》是施耐庵、罗贯中二人合作的产品。 总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罗二人,是有根据的,并没有什么错处可以指摘。

看来是老帖子了,随手回应一下。我是一名古文爱好者,入手的书籍当然也会甄别挑选。购买书籍看出版社和译者,那些大咖们如白岩松推荐的古文看译者就行了,出版社放一放。如果自己找,我经历过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岳麓书社这四个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新推出了一套国学书籍,感觉翻译比较简单、适合初接触古文的学生;中华书局两套(2009和2016版)的,前版普遍反映不错;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不错;但我最中意的是岳麓书社,因为不仅会有作者本人的理解,还有扩展阅读(比如“格物”的解释,虽然推荐了朱熹版但是下面会标注王阳明是如何注解的。)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人推荐岳麓书社,这个被称为古文书籍中的大鳄,其实是实力大于名气的。

历史古籍类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上海古籍、江苏古籍(现在叫凤凰)、三秦、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浙江人民美术、天津古籍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4、人民文学: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7、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8、其他。其他的古籍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水浒有2个版本:80回版和120回版。前80回的作者是施耐庵,后40回有说是罗贯中续的。不知是否有此定论。

文献丛编百度网盘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钱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EnmxUJ8bxq74rdlO-Vw 提取码:uxp5书名: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作者:钱穆豆瓣评分:3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9-12页数:292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4)》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专论隋唐部分,重点论析唐代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两大贡献——古文运动和禅宗,及一些关键人物,如王通、韩愈、柳宗元、六祖惠能等,通过上溯魏晋下究宋明,透彻地点出了中国学术思想转变之大关键所在。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战史资料选编(四)pdf    链接:  提取码: 8vrb

中国古典文献学pdf百度网盘

研究古典文献的

张之洞等《书目答问补正》王欣夫《文献学讲义》张舜徽《中国文献学》、《文献学论著辑要》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简编》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钱基博《版本通义》黄永年《古籍版本学》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古籍版本学500问》程千帆等《校雠广义》(版本编、目录编、校勘编、典藏编)陈垣《校勘学释例》陈正宏等《古籍印本鉴定概说》王力《古代汉语》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方一新《训诂学概论》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孙钦善等《中国古文献学文选》

《古文献学四讲》(黄永年)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w 提取码:y8dx书名:古文献学四讲作者:黄永年豆瓣评分:6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9页数:329内容简介:本书辑录黄永年教授撰写的讲稿,包括《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简介》四个部分。其中的《目录学》不是图书馆编目之学,而是对我国的古籍作适当介绍,使学习者对我国古籍有个大概的了解。《碑刻学》保留原有旧貌,以文言文书写。本书是“名师讲义”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简介:黄永年,江苏江阴人,1925年10月14日出生,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历任上海及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1981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2001年退休。现仍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黄永年是海内外知名的史学家、古文献学家、版本目录专家。所撰论文已汇编有《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文史存稿》,论文改写成札记有《树新义室笔谈》,其余文字汇编有《学苑零拾》、《学苑与书林》,专著有《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教材已成书者有《古籍整理概论》、《唐史史料学》、《古文献学四讲》、《古籍版本学》、《子部要籍概述》、《史部要籍概述》,整理古籍具创见者有《类编长安志》、《西游证道书》。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PDF

历史古籍类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上海古籍、江苏古籍(现在叫凤凰)、三秦、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浙江人民美术、天津古籍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4、人民文学: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7、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8、其他。其他的古籍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历史古籍类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上海古籍、江苏古籍(现在叫凤凰)、三秦、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浙江人民美术、天津古籍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4、人民文学: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7、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8、其他。其他的古籍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历史古籍类很多,中华书局属执牛耳,其它还有人民文学、上海古籍、江苏古籍(现在叫凤凰)、三秦、黄山书社、巴蜀书社、浙江古籍、浙江人民美术、天津古籍等等。但在当下治愈系、网文、成功学等各类书籍的冲击下,古籍需求少了很多,很多专家学者也不愿意搞古籍(做古籍没什么钱啊),所以,到现在,还有名气的就是:1、中华书局:有点校二十四史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国学文库系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理学丛书系列等。2、上海古籍: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类似中华书局,不过古籍参考的底本不同)、中国史学要籍丛刊 、王阳明全集简繁系列、国学经典系列、唐诗学书系、历代笔记小说系列、明清小品丛刊等。3、凤凰:系列书比较少,我买过的只有“名家精注精评本”,更多还是单独出版的,如《李太白全集校注》、《郑板桥全集》、《赵翼全集》等。4、人民文学:也是系列较少,算得上系列有“中国古代名家集”、中国古典文学雅藏系列,以及“红楼梦古抄本”系列,包括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蒙古王府本、俄罗斯圣彼得堡藏本等。其他的单独出版的也很多,比如四大名著、《杜甫全集校注》、《聊斋志异》(简繁皆有)、《清人诗集叙录》等。5、浙江古籍:系列较多,如浙江文丛、浙江文献集成、浙江历史人文读本等。其他的单本也有《渭南文集校注》、《于谦集》等。6、巴蜀书社:巴蜀书社现在也是力不从心了,每年的精品有限,但也一直在专心做古籍,精品有佛典丛书、日本藏巴蜀珍稀文献汇刊、地方志、《苏轼文集编年笺注》,以及古籍研究。7、浙江人民美术:把这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这个出了两批好书,一是平装版的“艺文丛刊”三辑,共六七十册,也不贵;二是精装的“中国艺术文献丛刊”,这个品种少些,但也更贵,不过质量上乘,我买了《长物志 考槃馀事》和全二册的《弇州山人题跋》,非常不错。8、其他。其他的古籍在古籍方面都在走下坡路,比如黄山书社、三秦,以前也出版了《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百衲本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元稹集编年笺注》、《资治通鉴》、《三言二拍》等,现在基本也没什么精品古籍了,黄山书社都开始卖儿童读物了,三秦虽然也出古籍,但水平太次。

台湾文献丛刊百度网盘

张系国,《民族文学的再出发》张深切,《对台湾新文学的路线的一提案》王拓,《是“现实主义”文学,不是“乡土文学》、《台湾文学史纲》林瑞明,《台湾文学的历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李筱峰,《一百年来台湾政治运动中的国家认同》,1995年张德水,《激动!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自国认识》,1992年陈昭瑛,《论台湾的本土化运动:一个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下)》,国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全台诗·智慧型全台诗数据库》,[13]《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4]许俊雅,《九○年代台湾古典文学研究现况评介与反思》[15]翁圣峰《台湾古典诗的研究概况》,文讯杂志,2001年6月1日[16]思想编委会,《后解严的台湾文学》,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岛利郎、黄英哲,《よみがえる台湾文学》,东方书店,1995年10月1日徐锦成,《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学校图书馆提供了这些台湾文献数据库——《光华杂志》(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台湾文献丛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品质管制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科学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财讯月刊》(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近代中国》(网络版)台湾文献数据库——《重修台湾省通志》(网络版)台湾科学期刊全文数据库(TSPS)台湾科学电子学位论文服务(CETD)不过都没用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