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钱币收藏杂志

发布时间:

钱币收藏杂志

中国钱币收藏网 钱币收藏,钱币论坛,钱币文化,金银币,钱币知识,钱币行情。《中国钱币》为季刊,由中国钱币学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本,80页,每期发行量2万余册。《中国钱币》是一本研究古今中外钱币、尤以研究中国历史货币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的钱币文化灿烂悠久,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中国钱币》注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其主旨在于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和信息、传播钱币知识的园地。通过学术交流和钱币知识的传播,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为当今的货币政策、货币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刊物设有钱币学论坛、货币史研究、钱币精华、银行与纸币、出土与发现、钱币知识、泉界动等栏目。《中国钱币》坚持在刊物中反映中国钱币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在继承发扬钱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领域,加强钱币研究的科学性,并在内容安排上考虑钱币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一般读者的品味和水平。

初学者必备的书籍有“中国古钱币钱谱”“古钱币收藏”“青铜器鉴定”“古钱收藏与投资”“厌胜钱收藏与投资”等等,辅助书籍有“中国钱币历史”等等

刚开始收藏古钱币必备的书籍有如下: 1、《古钱小辞典》朱活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1995年第一版,1998年第二次印刷。此书大部分内容曾在《文物》杂志连载,书中简要介绍了古代各时期特色(主要是孔方兄),对先秦介绍比较出色,书中还介绍了部分常见的邻国货币及古钱名称简释,而且还注明钱币的重量、大小大概范围,图文并茂,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朱先生还有《古钱新典》存世,分上下册,着重介绍钱币出土情况,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2、《古钱》孙仲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第一版,曾多次再版。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分专题,针对某一系列或某一时代钱币或某一钱币进行一题一议,通俗易懂,内容涵盖了铜钱、铜元、纸币、金银币等,在最后还简单的古钱鉴定知识,做为入门读物比较合适3、《古钱大辞典》《中国历代古钱币大集》许光的《古钱币辨伪图录》,这几本书对刚入门的学者很有用处

中国古钱铜币

钱币收藏杂志电话

回答 四川省收藏家协会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琴台路142号 邮编:610017 联系电话:028-86268388,88861776

QQ 63111268

307693151

qq226577622

中国收藏钱币杂志

中国钱币收藏网 钱币收藏,钱币论坛,钱币文化,金银币,钱币知识,钱币行情。《中国钱币》为季刊,由中国钱币学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本,80页,每期发行量2万余册。《中国钱币》是一本研究古今中外钱币、尤以研究中国历史货币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的钱币文化灿烂悠久,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中国钱币》注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其主旨在于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和信息、传播钱币知识的园地。通过学术交流和钱币知识的传播,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为当今的货币政策、货币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刊物设有钱币学论坛、货币史研究、钱币精华、银行与纸币、出土与发现、钱币知识、泉界动等栏目。《中国钱币》坚持在刊物中反映中国钱币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在继承发扬钱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领域,加强钱币研究的科学性,并在内容安排上考虑钱币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一般读者的品味和水平。

那里都有收藏爱好者,至少在当地的文物部门有这类专家。另外,较大的书店应该有钱币收藏类书籍买。

《中国钱币界》杂志,2013年8月创刊,发行两期;2014年起改为双月刊,发行6期,共8期。中国收藏杂志。

当代钱币收藏杂志

好,非常的好,好的不能再好了

中国钱币季刊

中国钱币收藏网 钱币收藏,钱币论坛,钱币文化,金银币,钱币知识,钱币行情。《中国钱币》为季刊,由中国钱币学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本,80页,每期发行量2万余册。《中国钱币》是一本研究古今中外钱币、尤以研究中国历史货币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的钱币文化灿烂悠久,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中国钱币》注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其主旨在于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和信息、传播钱币知识的园地。通过学术交流和钱币知识的传播,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为当今的货币政策、货币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刊物设有钱币学论坛、货币史研究、钱币精华、银行与纸币、出土与发现、钱币知识、泉界动等栏目。《中国钱币》坚持在刊物中反映中国钱币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在继承发扬钱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领域,加强钱币研究的科学性,并在内容安排上考虑钱币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一般读者的品味和水平。

钱币收藏杂志封面

这只能算是钱币纪念册而已。

《中国钱币界》杂志,2013年8月创刊,发行两期;2014年起改为双月刊,发行6期,共8期。中国收藏杂志。

明万历年造背九钱铜钱简介 贺祝山明万历年造背九钱方孔圆钱,为钱谱未能收载之珍品,是本人从事收藏钱币20余年所见之绝佳之品。一、关于万历年造背九钱方孔圆钱的形状与一些参数万历年造背九钱方孔圆钱为黄铜质,整体通透黑色发亮,为典型黑漆古锈色,乃传世之佳品。此钱直径42毫米,缘宽4毫米,厚3毫米,中心方孔径10毫米,呈外边凸的正方形状,币面窄缘环绕。地章平整、万历年造4字上下左右对读,阳文楷书字体端庄工整,笔画深俊有力。背面方孔右侧直行排列九钱二字,钱为繁体字形。在钱边缘绣色空隙处可见浅露铜色。 二、此钱为多种钱谱所失载 1、华光谱编《中国古钱币目录》一书中仅有万历通宝与万历年造银二钱两种。 2、李龙谱《收藏投资与鉴赏》古钱卷中只有万历年造背三钱及背矿银小平钱三种。 3、王立新、宋志强《中国古钱币库》书中收有万历通宝矿银四钱、矿银小平、万历年造三种。 4、权威丁福保的《古钱图说》中也仅有万历通宝矿银小平钱一枚。 5、2002年第四期《中国钱币》杂志封面载一枚“万历年造”背五钱,题目标示为“万历矿银五钱(照)”其它更无一字说明。 6、《收藏》杂志所编辑“钱币收藏”一书、231页载有一枚在四川简阳沱江中发现的“万历通宝”背矿银六钱。 7、高英明先生《中国古钱币》一书中介绍、1959年在北京郊区的朱忠禧奎就曾出土过“万历年造背八钱、九钱的银质钱币各一枚。 从以上介绍看,万历年造银币有三种,一是“万历通宝“年号行用钱;二是“万历通宝“背矿银钱,小平无记重,大则有记重;三是“万历年造“的记值银铜钱(无矿银二字)。还可看出“万历年造“的钱记重记值多种多样,但是还未有九钱币载诸谱中。同时也可看出万历年间存在严重的币制混乱问题。万历通宝肯定是官方铸行的流通年号钱。而这“万历通宝”背矿银与“万历年造“的记重钱(银、铜钱)是否为官方所铸行就值得打问号了,对此问题历代泉家争论不休,因缺乏文字资料或缺乏有力证据支持所持观点,而各持己见,不了了之。三 关于万历铸钱的两种看法: 王府铸钱说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为防止功臣篡权,出现宋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事件,就把自己20多个儿子封为王到边关或重要地区执掌大权,以巩固皇权。这些封王统称为藩王。这王府在地方就是一个小独立王国,不受地方官吏管束,还有自己的官吏,军队及行政机构等,在王府所辖区域内发行货币,是完全可能和办得到的事!因此解释为王府铸币也有它的合理性。但从明初朱元璋封王到万历年间时,已历十一帝,近一百九十余年,其间经历了建文帝与明成祖朱棣两次大规模的削藩,大多数强势籓王遭到打击或被杀被关,撤销王位,流放异乡。到万历年间仅有少数弱势藩王存在,他们对朝廷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惟恐再遭打击,那敢再私铸货币,向朝廷权威挑战呢?本人认为王府铸钱在万历年间应是不存在了。万历年造背纪值银银铜钱应是朝廷所铸年号钱,只是与万历通宝行用钱有一定区别,或许有某种纪念意义在其中也未可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破解之。 是矿银铸钱说,在一些万历通宝和万历年造钱币背面明白铸有矿银二字,这就表明它们与明代万历采矿业有关。我们从“明代白银国内开采与外国流入析改”一文中知道明朝自建国以来一直在进行白银矿开采,每年几万两至十数万两不等,而到了万历年则进入白银开采一个高峰期,年产均量达17·2万两之巨,矿主或朝廷开采的督办官员,在矿区用所采矿银,自铸一些货币以资纪念是完全可能的。从钱文上可以确定是万历时期铸造,但这万历皇帝在位达48年之久,是何人、何地、何时(万历多少年)铸造,已无法查清,或许是一个永久之迷。愿后来者能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顿悟而逐步揭开它神秘面纱!

中国钱币收藏网 钱币收藏,钱币论坛,钱币文化,金银币,钱币知识,钱币行情。《中国钱币》为季刊,由中国钱币学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共同主办,创刊于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本,80页,每期发行量2万余册。《中国钱币》是一本研究古今中外钱币、尤以研究中国历史货币为主的学术性刊物。中国的钱币文化灿烂悠久,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状况。《中国钱币》注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其主旨在于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术成果和信息、传播钱币知识的园地。通过学术交流和钱币知识的传播,以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目的,为当今的货币政策、货币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刊物设有钱币学论坛、货币史研究、钱币精华、银行与纸币、出土与发现、钱币知识、泉界动等栏目。《中国钱币》坚持在刊物中反映中国钱币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在继承发扬钱币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领域,加强钱币研究的科学性,并在内容安排上考虑钱币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一般读者的品味和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