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地址

是个核心级别的学报 有点不好发 需要很高的水平 邮箱:

好像没有杂志社这个东西

2014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林学院学报(改名为:森林与环境学报)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 被踢掉了)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网址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一年级

是个核心级别的学报 有点不好发 需要很高的水平 邮箱: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一篇2003年博士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中文部分的安胜姬,张兰英,郑松志.二异氰酸酯与壳聚糖交联产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9 (2):197~199包光迪甲壳质及其提炼化学世界10(3):137~138包启明甲壳质纤维制造法化学世界13(9):388~389包启明甲壳质的新的利用-离子交换纤维和离子交换织物化学世界 1959(6):271~272本星义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架桥されたュソニセクマソナソ球状粒子及びその制法JP昭62- 昭61-04-本星义明,栗田工业株式会社架桥グルコマソナソィォソ交换体JP平1- 昭62-01-06蔡希陶中国产之蒟蒻属植物中国植物学杂志4(1):1~常敏毅抗癌本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06~陈开勋新领域精细化工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313~342陈玲,杨连生,余淑君,颜盛发,张力田制备羧甲基淀粉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1997(2):9~12陈志勇,张玉霞,袁彦超红麻纤维对Zn2+、Cd2+、Cu2+、Ni2+离子的吸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5(2):186~188陈志勇,栗印环,张艳青硫氨脲基红麻纤维的制备及其对Ni2+、Cr3+、Mn2+的吸附性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5(3):333~335陈中兰,陈龙生新型鳌合纤维素富集原子吸收测定痕量的铅、镉、铜和镍离子交换与吸附18(5):464~469陈中兰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螯合纤维素对Cd2+的吸附机理应用化学19(11):1097~1099冲增哲、黑田俊朗、岸田典子著古明选译魔芋科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57~171崔志敏,朱锦瞻,罗儒显两性甘蔗渣纤维素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18(3):232~240董绮功,张军平新型含氮、硫纤维素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4(4):719~723董绮功,张军平,李亚荣聚硫醚型纤维素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应用化学19(l):94~96范田园,魏树礼,周喜林利福平乙基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2):43~44方华丰,周宜开壳聚糖微球的研究进展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5):315~318冯长根,白林山,任启生二甲胺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离子交换与吸附19(3):263~268冯长根,白林山,任启生壳聚糖衍生物吸附剂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离子交换与吸附19(3):282~288冯淑英 包醛氧淀粉与氧化淀粉治疗慢性肾衰疗效比较中国疗养医学 19954(3):74~76冯叙桥,赵静,张盛林魔芋的利用与加工食品与机械 1995(5):12~13冯亚青,刘燕氧化纤维素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35(6):766~768傅伟昌,王继薇两性化螯合棉纤维的合成与吸附性能研究林产化工通讯36(3):9~11高洁,汤烈贵主编纤维素科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 龚盛昭利用蔗渣或稻草制各重金属废水处理剂—纤维素黄原酸酯的试验甘蔗糖业1999(5):43~45.古卓良,凌树森白魔芋精粉对荷瘤小鼠的抑瘤和免疫增强作用营养学报20(3):343~347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草药(第二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70郭国瑞,钟海山,王科军,滕丽莉微波作用下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和壳聚糖的羧甲基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3):57~59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616~何东保,石晓明,石毅,詹东风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凝胶化性能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2(2):70~74何永炳,孟令芝,陈富偈,胡翎,陈远荫棉杆纤维素的改性Ⅰ棉杆纤维含氮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应用化学15(3):243~245何永炳,孟令芝,陈富偈,吴成泰,唐玉蓉绵杆纤维的改性(Ⅱ)─氮杂冠醚化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离子交换与吸附14(3): 236~238胡翎,孟令芝,李庆云,何永炳棉杆纤维素的改性(Ⅲ)—多乙撑多胺纤维素醚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应用化学16(1):44~47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成都分院珠状交联葡甘聚糖的制备方法 ZL1993-04-黄海兰,曲荣君 CMC-Na/TETA-B62型蛇笼树脂对Ag+、Cr3+和Hg2+的吸附性能离子交换与吸附19(1):43~48黄海兰,曲荣君CMC-Na/DETA-B62型蛇笼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离子交换与吸附18(3):217~222黄卡玛,刘永清,唐敬贤电磁波对化学反应非致热作用的实验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7(5):764~黄宁兴,郑文杰,谢红鹰,黄任鹏,欧阳健明 两种磁性微球的载药特性广州化工27(3):34~吉林大学微波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CN1050024,1989-09-纪春暖,成国祥蛇笼型螯合树脂CMC/EDA/B-6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3(1):35~38贾成禹,陈家任魔芋葡甘露聚糖新载体制备和对葡萄糖淀粉酶的固定化生物化学杂志7(3):359~364贾云改性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去除的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4(1):31~35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缩影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29~ 333江西省卫生局江西中草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97景世兵,永野伸郎,西鸟羽刚,宫田苑重,伊泽敏雄,日下多,吉本宏,山口达明 新型聚胺基糖表面处理氧化纤维口服吸附剂对肾衰模型鼠的研究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4(2):104~具本植,张淑芬,杨锦宗交联阳离子淀粉(DS=95)的干法制备及其脱色性能化学研究与应用13(1):59~雷国元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国外金属矿选矿2000(10):2~6雷建都,谭天伟壳聚糖血红蛋白分子印记介质的制备及优化化学通报65(4):265~268李斌,谢笔钧,任熙儒魔芋葡甘聚糖的羧甲基化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粮油科技2002(3):29~31李波,谢笔钧国外魔芋葡甘聚糖的开发研究现状农牧产品开发1999(8):6~7李恒,龙春林药用植物磨芋的考证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2):87~92李恒中国植物志(第十三卷第二分册)北京,科学出版社84~李继平,宋立民,张淑娟磁性交联壳聚糖对稀土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中国稀土学报20(3):219~221李时珍(明)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19l~1192李松林花磨芋和疏毛磨芋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16(5):114李致冉,田瑞亭关于地瓜淀粉变性的研究山东化工1990(1):1~4梁想,尹平河,赵玲,白燕,黄长江海带生物吸附含铜废水的试验广州环境科学15(4):13~15林友文,陈伟,罗红斌,唐威可再生羧甲基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性能福建医科大学学报35(1):57~60刘峥壳聚糖缩合呋喃甲醛螯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化学研究 11(4):36~39刘钟栋微波条件下小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及结构分析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4(3):243~251楼益明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及应用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93罗道成,易平贵,刘俊峰,胡忠于改性壳聚糖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材料保护35(1):11~13罗立新淀粉氧化改性粘合剂发展现状及展望包装工程2002(10):65~ 70罗盛旭,钱倚剑,王旻壳聚糖吸附剂对低级醇类吸附作用的研究化学世界40(9) :马百平魔芋的药用研究概况中草药24(1):49孟令芝,杜传青,符兆林,何永炳,陈远荫多孔纤维素球衍生物的制备与性能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46孟令芝,杜传青,龙凯,陈莉,何永炳纤维素-铝-硅复合物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2):6~9潘海燕,冀兰涛,丁清波梧桐落叶对重金属吸附的初步研究黑龙江环境通报26(1):91,15庞杰,刘佩瑛魔芋葡甘聚糖改性剂流变学特性研究成都,西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庞杰,孙远明,冯彤魔芋淀粉改性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3): 41~42庞杰,孙远明,乐学义,刘佩瑛 六偏磷酸钠对魔芋葡甘聚糖干法改性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2(1):59~61彭长宏,汪玉庭,程格1998接枝羧基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环境科学19(5):29~33彭湘红,陆茜,李忠铭,王敏绢多孔球状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应用精细石油化工2001(1): 44~青岛海洋大学一种制备甲壳质微球载体的方法CN1145410A1996-03- 19曲荣君,王春华,阮文举多胺交联纤维素树脂的合成及吸附性能(X1)林产化学与工业17(3):19~24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86邵自强,廖双泉,李晓萌,白松,谭惠民棉纤维蒸汽闪爆改性及其化学反应性能火炸药学报2001(1):44~46山下晋三,金子东助编,纪奎江,刘世平,竺玉书,黄应昌,李德宝等译交联剂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51~52四川石油局天然气研究所羟乙基羧甲基魔芋增稠剂 CN1003446B 1987-04-史黎明,刘爱芳,方存梅,谭廷华淀粉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试验西北药学杂志13(2):71~施介华,刘清取代基效应对三苯甲酸纤维素酯类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化学31(3):336~340苏敬等撰(唐)新修本草(尚志钧校)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81孙多先,吴水珠壳聚糖和甲壳素接枝丙烯酸功能膜的pH刺激响应性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4(3):23~25孙二虎蘑芋古今称考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4):86谭茵,王瑞淑魔芋精粉对五种二价金属离子的体外结合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2(4):195~197唐爱民,梁文芷纤维素的功能化高分子通报2002(1):1~9唐慎微重修改和绎史证类备用本草(影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83唐慎微撰(宋)重修改初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汤荣生,穆军,张道宪,王磊魔芋精粉及其改性产物成膜性能研究食品科学17(7):62~65田汝川,赵慰深,高铭适,于九皋,李金声,白主心,刘瑛2-氯3-羟基丙基交联淀粉醚的研制及其含氮置换物用于除去重金属天津大学学报1983 (2):107~王爱琴壳聚糖衍生物与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论文王爱民不溶性淀粉黄原酸化二硫的制备及应用工业水处理, 13(1): 32~34王春华,曲荣君,王海霞,高士芹,杜爱君蛇笼型螯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工业水处理20(3):11~15.王春华,曲荣君,蒋涛蛇笼型螯合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II·CMC/ B-62/TETA体系离子交换与吸附16(1):7~12王格慧,宋湛谦多胺型整合棉纤维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0(2):9~12王格慧,宋湛谦,王连生树皮的化学改性及其吸附特性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22(2):12~16王关民,郑亚西TBP纤维棉对铁(III)的吸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矿物岩石22(2):97~99王蕾,王立身粒状壳聚糖-纤维素复合体对卷烟烟气中湿焦油及烟碱的吸附作用科技开发动态2002(4):15~17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8王文晟,谢笔钧,胡慰望,马东兰 没食子酸(TNC)对魔芋葡甘聚糖干法改性的研究食品科学1994(7):3~汪玉庭,程格接枝羧基淀粉去除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18(2):16~18.汪玉庭,程格,朱海交联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3.邬应龙,郝晓芸 摩芋葡甘聚糖颗粒阻溶剂的筛选与应用食品科学 19 (9):17~20乌云,耐登,贾长宽羧甲基淀粉的快速制备工艺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 27:46~47吴其濬(清)植物名实图考北京,商务印书馆955吴万兴魔芋精粉中甘露聚糖含量测定研究食品科学19(3):56~58吴小芹树皮开发利用的若干途径广东林业科技1992(3):26~28,37吴奕真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聚电角质复合物微球的吸附性能福建环境19(3):33~36武汉大学复合魔芋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 1301790A1999-12-24武汉大学 可降解增强型包装膜的制备方法CN1301783A1999-12-24武汉大学,武汉金丰环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物全降解农用薄膜的制备方法CN1301788A1999-12-武汉大学,武汉金丰环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可溶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方法CN1301791A 1999-12-武汉大学魔芋生物全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CN1356416A2001-12- 20武汉大学 魔芋精粉或其化学改性产物的种衣成膜剂及其配置方法 CN1328081A 2001-12-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谢雅明可溶性甲壳素的制造和应用化学世界 1983(4):118~121谢虞升,李汉保,宋炳生天然澄清剂与乙醇沉淀对中药口服液中钙含量影响比较中草药29(7):459~461解战峰,邓娟,常建华用麦杆纤维素制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18(3):255~260解战锋,李宝平稻壳纤维素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应用化学 20(2):167~ 170熊鸿燕,张波,刘育京,涂瀛交联淀粉碘的制备基对水中细菌杀灭效果的研究中国消毒学杂志16(1):1~徐丽英,何彦霏,奚昊敏氧化淀粉水处理剂的研究净水技术20(2):27~ 29徐锁洪,严滨改性羽毛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研究工业水处理19(6):27 ~28严俊甲壳素的化学和应用化学通报1984(11):26~31严俊,张丹莺,罗立新,徐荣南高交联大孔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5(3):186~190颜伟荣,俞耀庭重症肌无力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3(10):1887~1890杨超雄,吴锦远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胺肟树脂的研究I树脂吸附二价重金属离于纤维素科学与技术6(2):36~44.杨冬梅,徐淑英纤维纱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金离子的提取辽宁工学院学报22(4):49~51杨冬梅,徐素英利用废报纸合成树脂并提取废水中的铜离子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1(2):99~101杨福顺,卓仁禧侧链含5-氟尿嘧啶甲壳胺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高分子学报1990(3):322~326杨洪,宁黔冀,祝红杰养殖海带对Pb2+、Ni2+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海洋通报23(3):50~55杨洪,宁黔冀化学处理海带粉对La3+,Ce3+的吸附海洋科学 26(5):21~ 22,71杨兴钰,张香才,郭能,白一穷,杨自善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化学修饰及应用研究湖北化工2001(4):20~21杨玉玲,周凤娟,李新华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6(6):47~叶君,熊犍,苏英芝,谢国辉2002 微波辐照下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造纸科学与技术21(5):23~25印寿根,李朝兴,徐欢驰,李欣,何炳林珠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应用高分子通报1996(2):100~尹小红,常建华纤维素强阴离子交换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8(1):33~35于九皋,杨冬芝新型淀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肌酐的吸附研究药学学报38(3):191~于九皋,杨冬芝新型肌酐吸附剂的研究高分子学报2003(1):1~6余艺华,顾汉卿,何炳林,郑治纲,白铁环,王宗泽磺化羟乙基化交联壳聚糖对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吸附性能研究高分子学报1997(5):606~610俞宁,李纯茂利用棉杆皮,棉铃壳处理重金属废水环境保护 1996 (9): 20~21张德峰轻度交联羧甲基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6(6):154~张东华,汪庆平硼砂在魔芋精粉生产中的应用食品工业科技1998 (3): 37~38张红雨,冀兰涛,王乃岩,沈宁红梧桐树落叶碎屑对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初步研究精细化工19(2):80~82张健,张黎明疏水化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与粘土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学报18(4):315~320张立实,王瑞淑魔芋精粉对大鼠消化道铅吸收和慢性铅中毒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5(1):79~81张秋华,骆赞椿,蔡小洪水溶性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精细化工 11(4): 36~37张升晖,宋新建,米远祝魔芋精粉的交联化学改性研究食品工业科技 20(6):19~21张淑媛,李自法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用于处理含镍废水水处理技术 17(5):329~张彤,徐莲英,蔡贞贞 壳聚糖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中锌、锰、钙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中成药23(4):243~245张燕萍变性淀粉制造与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95~99,323张永华半干法制备阳离子淀粉化学世界1998(11):591~张正娴译,丁长银校纤维性CMC综述纤维素醚工业10(1):33~35张贞浴,师奇松,李丽萍,汪成,李胜民可降解的控制农药释放材料(淀粉基)的研究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1):92~张中勤球状纤维素颗粒的研制生物技术1995(5):46~48张中勤,宋清球状再生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制备离子交换与吸附 14 (1):23~张中勤,朱建华新型固定化酶载体─球状纤维素单宁树脂的研制生物技术1997(5):37~39赵雅萍,王军锋载铁(III)-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对饮用水中砷(V)和氟联合去除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4(4):643~64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种以木薯淀粉为基材的螯合树脂的制备方法ZL2 1996-12-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新型微波反应装置ZL1,1997-03-19庄云龙,石荣莹,原义光磷酸酯淀粉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纸与造纸2000(4):47~周韫珍,曹崇运磨芋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脂质水平的影响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8(5):333~336周永国,齐印阁,王秀娟,杨越冬壳聚糖金属离子配合物吸附尿素性能研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5(4):677~邹新禧超强吸水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邹新禧SGPAC型整合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离于交换与吸附 7 (1):15~20.邹新禧两性淀粉螯合剂吸附性能的研究功能高分子学报 9(3): 468~ 邹新禧阴、阳离子化红薯淀粉螯合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的研究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9):87~91朱伯儒,史作清,何炳林大孔球形纤维素离子交换剂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吸附富集性能研究Ⅰ大孔球形纤维素的制备研究离子交换与吸附12(6):522~朱伯儒,史作清,何炳林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8(3):69~ 朱文均1999,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5(1):81~86朱玉琴,汤列贵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化学通报1995(9):18~21朱兆富,刘东强,朱素梅,胡永利,刘宝昌高吸附性甜菜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中国糖料2002(2):27~29祝志峰交联淀粉囊材对含羧基类除草剂的缓释性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2(7):1163~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地址

福。。建。师。范。大。学。前。身。为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大。学。之 一。

好像不需要,还有一定稿费!

这个不知道应该是需要,这种学术论文发表都是用来评职称 评奖学金用的,属于自己发表 应该是要付便免费的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学校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多亩。学校本部现有本科专业68个,全日制本专科生23000多人,各类研究生近6000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还拥有高校、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2个,国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此外,学校还是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在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8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2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400多人。现有双聘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省级人选64人,省级优秀专家21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5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人。  依托多学科的优势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13项;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7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奖5项,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等奖60项。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165项,其他各类课题2000多项。先后共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91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  学校编辑出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福建中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各类学术刊物。其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福建省高校精品学报。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藏书300余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其中尤以丰富的古籍、善本、碑刻、字画、地方文献、早期外文原版书籍和“五四”前后的代表性报刊的收藏,享誉海内外。拥有教学科研用计算机7000多台,多媒体教室250多间,语音室30多间;建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70多个,并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实验基地。校园网络发展迅速,设备先进,应用广泛。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毗邻台港澳、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的10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高校确立了校际学生交换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与台湾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学校的海外华文教育已初具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产生了良好反响。2009年10月,我校与菲律宾红奚礼示大学合作创办的孔子学院正式获批,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亲自为孔子学院揭牌,标志着福建省省属高校首家孔子学院正式设立。2010年6月,我校与印尼阿拉扎大学合作创办了第二所孔子学院。2011年5月,我校与美国波士顿文艺复兴特许公立学校合作创办了孔子课堂。经过百年的不懈努力,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已培养各类毕业生40多万人,为国家建设,尤其是为福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福建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和其他教学骨干中60%以上毕业于我校,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以及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分别担任省(部)、市、县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公益明星学校、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福建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设有附中、附小、幼儿园等教育实验基地。侯德榜、沈元、陈景润等14位院士毕业于附中。附中还是福建省获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奖最多的学校,荣获“八金五银一铜”。  当前,福建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服务海西,强化内涵建设,推进教育创新,朝着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地址

刊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福州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福建省福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2-3321CN:35-1048/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1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电气、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环保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国外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所收录;在国内,除了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作为来源期刊,还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线电子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等重要文献系统所收录与转引。学报在历次有关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多次获奖。创刊40多年来,经过学校历届各级领导与教师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报的各项工作都得到较好发展,影响与作用也日益扩大。目前,学报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作为来源期刊,还被《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数学文摘》(ZBl MATH)、《文摘杂志》(AJ)、《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CSA:MI)、《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分析化学文摘》等重要文献系统所收录与转引。学报在历次有关的优秀期刊评比活动中都获得较好成绩:在1989、1995、1999年三次获福建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 1992、1996年分别获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三等奖;1993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三等奖;1989、1995、1999年分别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的评比中再获一等奖。目前,学报以刊载我校在数学、计算机、信息、物理、电子、电气、无线电、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轻工、生物、资源、环保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并将继续以更及时、更准确、更有效的方式将我校的最新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 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 主 任:吴敏生,男,教授,校长副主任:付贤智,男,教授,副校长郑建岚,男,教授,科技处处长顾泉佩,男,编审,编辑部主任委 员:王良恩,男,教授王钦敏,男,教授,欧亚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男,教授史金麟,男,教授付贤智,男,教授汤德平,男,教授李俊钱,男,教授吴汉光,男,教授余 轮,男,教授张济宇,男,教授陈 冲,男,教授陈国南,男,教授何礼熊,男,教授范更华,男,教授房贞政,男,教授郑应文,男,教授郑建岚,男,教授郭养浩,男,教授饶平凡,男,教授顾泉佩,男,编审唐 电,男,教授高诚辉,男,教授徐涵秋,男,教授黄金陵,男,教授彭大文,男,教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福州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主要刊载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电子、电气、无线电、自动控制、机械、材料科学、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环保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保证刊物质量,根据国家有关出版物的标准和有关的学术期刊规范制定本简则,请投稿者参照。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软件编辑。 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稿件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进行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不超过5000字,一般栏目稿件勿超过4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以不超过20字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用小括号,紧跟作者名后。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文章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须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4、摘要论著、调查与分析、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相对具体,但不应超过400个实词。5、关键词论著、调查与分析、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文章须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上位的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应按MeSH还原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名次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 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