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层序地层学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层序地层学相关论文

1 层序成因动力学概念起源层序成因动力学(Sequence genetic dynamics)思想最先由Krapez等(1996,1997)首次提出。在《Sstratigraphic concepts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positional basins and global tectonic cycles》(层序地层概念在沉积盆地和全球构造旋回识别中的应用)(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1996,43(3),1997,44(1))连载论著中,Krapez等(1996,1997)提出了有关层序成因动力学的几个重要的理念和概念:一是层序界面成因级别划分的思想和依据;二是层序地层与构造旋回之间的成因关系;三是层序地层与沉积盆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想构成了Krapez等(1997)的层序成因动力学的基石。几乎与此同时,国内首席科学家王鸿祯等(1998)在期刊“现代地质”中,发表了论文《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提出了层序的级别划分及其成因和意义;许效松等(1997a,1997b)在其论著《上扬子西缘二叠—三叠纪层序地层与盆山转换耦合》和《中国西部大型盆地分析及地球动力学》中,从界面成因及其与沉积盆地的关系,提出了层序界面的成因划分方案。李思田等(1997)强调了层序界面在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中的意义。所有这些成果,为层序成因动力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基本确立了层序成因动力学初始的理论体系。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层序成因动力学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代表论著主要有:覃建雄等(2000)、陈洪德等(2000)、Friedman等(2000)、Smith(2001)、Bedir(2001)、覃建雄等(2001)、覃建雄等(2003)。上述相关成果的发表,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了层序成因动力学理论的发展。2 层序成因动力学发展1 层序地层学发展简史作为地质学前沿的层序地层学,经历了约5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成为地质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层序地层学的演进大致可分为如下3个阶段。(1)概念萌芽阶段(1949~1976年)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Sloss等(1949)提出了层序作为一种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地层单元,并在地层分析中首先使用了地层层序的概念,认为“层序是比群和超群更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而没有现代层序地层学的寓意。此后,Sloss等(1952,1963)首次将地层层序概念应用于北美克拉通盆地的分析中,并识别出6个以区域不整合分隔的大型海进-海退型沉积层序——超层序,这些超层序随北美克拉通边缘的造山活动交替出现。此后,Sloss及其工作组一直沿用地层层序作为其实际工作的实用地层单位,从而大大丰富了地层层序的内容。然而,Sloss等提出的地层层序的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以前,仅为少数人所接受。(2)概念模型发展阶段(1977~1987年)亦即从地震地层学向层序地层学的转化阶段。该阶段以PRVail、RMMitchan及SThompason等(1977)的地层地质学理论在AAPG第26届专题报告——《地震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的出版为标志。该书提出了海平面升降的概念,以及由地震反射数据记录的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地层型式。RMMitchan等(1978)阐明并拓展了层序的概念,把它定义为“有内在联系的相对整合的地层层序组成的地层单位,其顶、底界面为不整合面或与之对应的整合面”,并对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关键性术语首次作了明确、系统的说明。从此,层序地层学概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是层序地层学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层序概念广泛应用于露头及井下资料。以Vail等为首的Exxon研究集体,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实际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Vail,1981,1984,1987,1988;Elderfield,1982,1984;Miall,1984,1987;Meyer et ,1984;Aigner,1984,1986;Breett,1985,1988;Mullins et ,1985,1987;Neumann,1985,1988;Fekete et ,1985,1988;James,1986,1988;Serro,1986,1987;Van Wagnner et ,1986,1988;Posamenter et ,1986,1987,1989,1990;Read,1987,1988),从而为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PRVail等(1984)的层序地层学理论源于Sloss等(1962,1963)的地层层序思想,但它与Sloss等的克拉通地层层序相比具有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PR Vail等(1984)的沉积层序所包括的时限更短,它们把Sloss等(1963)的超层序进行了重要的级次划分,进而提出了三级层序的概念。其次,提出了海平面升降作为层序演化机理的主导因素,介绍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的方法,以及层序发育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的关系。(3)综合发展阶段(1988~现今)20世纪80年代末,层序地层学理论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离不开两次重要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一是1988年在法国迪涅召开的全球沉积地质会议,首次将“层序地层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纳入“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二是1991年在加拿大Banff召开的NUNA会议,正式明确提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目的、任务、体系和程序,并作了相应的组织、部署和规划。标志性论著主要有:1988年美国经济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协会第42号特别文集出版的《海平面变化:一个综合的应用方法》(Wilgius et ,1988)、JCWagoner(1988)主编的《层序地层学》特刊、PR Vail和JBSangree(1989)主编的《层序地层学工作手册》和《层序地层学基础》、Wilgius等(1990)编著的《层序地层学原理:海平面变化综合分析》、JBSangree等(1991)的《应用层序地层学》、Ensele等(1991)的《地层旋回和事件》、Macdonald(1991)主编的《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PWeimer(1992)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及应用》、Exxon公司(1992)的《测井、岩心和露头资料的硅质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等,他们以全球海平面变化为主导因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关键术语、定义、解释程序和工作步骤。同时,利用层序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地层等大量资料,编制了中生代以来的年代地层和海平面旋回曲线图,厘定了不整合面、海平面变化的概念,并强调地震、测井和露头的综合研究,是识别海平面变化的重要手段。这些著作的问世,激发了那些不大相信层序地层学可作为全球沉积对比手段的科学工作者对此作出新的诠释,并掀起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热潮。与初期的层序地层学概念相比,以全球海平面变化作为理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具有两个大进步:一是深入、详尽的使用了地震、测井、岩心和地面露头等资料;二是它所总结的沉积模式具有三维时空的立体概念。从此,层序地层学已从理论上有争议的模型演化成为一种在实践上可采纳的方法。从此,宣告了层序地层学进入了综合化的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焦点已从海相盆地转移到陆相盆地,并成为层序地层学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991年,在加拿大Banff举行的NUNA会议上,专门成立了陆相层序地层学工作组(DALeckie和HWPosamentier任组长),KWShanley等(1993)撰文总结了该工作组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概念,认为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概念能应用到陆相地层中。1994年,TACross在西北欧层序地层学会议上作了《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se-level cycles and sediment accommodation》的报告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才真正具有自身的理论内涵。尤其是DGQuirk(1996)的《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Innovations and Applications》和TACross等(1998)的《Sequence stratigraph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等著作的问世,不仅拓展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丰富完善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使层序地层学向高精度化、定量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对层序地层学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徐怀大(1986,1987,1989)、魏家庸(1989)、李思田(1987,1989,1991)、王鸿祯(1988,1991)、刘宝珺(1989,1991,1993)、曾允孚等(1990,1993)、许效松等(1995,1996,1997)、邓宏文(1995)等,在石油、区调、煤田和盆地分析方面,都引用这一理论并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尤其是在1992年底,国家科委正式批准了以我国首席科学家王鸿祯教授为首的、以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家基础性重大研究课题,将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引向了深入。此后,有关层序地层学论文、专著和教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主要代表是王鸿祯等(2001)的专著《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从此掀开了中国层序地层学研究和发展的新篇章。2 层序地层学研究新进展上述表明,层序地层学具有如下特点:①充分详尽地利用了传统地层的新老资料,为地震地层学、测井地层学、生物地层学、露头地层学找到了发展方向;②消除了地层学中长期存在的年代地层学与岩石地层学及生物地层学单位的3种命名的混乱现象;③首次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成因地层的划分方案;④强调了成因地层的三维构型,提高了地质学家的预测能力;⑤建立了新的地层分布模式。正是这些优点使得层序地层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得以飞速发展。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表现在:1)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90年代以来,层序地层学理论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层序生物地层学(Brakenridge et ,1992)、成岩层序地层学(Gingsburgee et ,1992)、高频层序地层学(Posamentier et ,1992)、应用层序地层学(Miall et ,1995)、模拟层序地层学(Chris Paola et ,1992)、定量层序地层学(Watney et ,1992)、勘查层序地层学(Miall et ,1992)、陆相层序地层学(Shanley,1989)、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Posamentier,1992)、层序充填动力学(Krapez et ,1996)和层序成因动力学(Krapez et ,1997)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2)研究背景和年代范围的不断扩大。随着层序地层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层序地层研究的地质背景逐渐扩大、年代范围不断拓展。在地质背景方面,层序地层学不仅成功地应用于被动边缘、活动边缘、裂谷体系、前陆盆地、海湾、火山岛弧、海沟、前渊、洋盆和各种造山盆地,以及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各种成因盆地背景中,而且还引入到克拉通潮缘、台内、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生物礁等不同相区、相带、亚相甚至微相环境中。在地层年代方面,层序地层学研究早已超越了早期的中新生代地层范畴,并被应用于现代沉积环境的解释和对比(Doyder,1995)、元古代盆地的分析和研究(Meger et ,1996)中,这无疑对层序地层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3)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早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地震地层学、钻井地层学以及露头地层学3个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化、研究范围的不断拓展,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被引入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多重地层学和综合地层学方法(Moutanri等,1990);②生态学及埋藏学方法(Moutanri et ,1991);③高分辨率事件地层学方法(Kauffman,1991);④测井资料系统分析法(Bound et ,1994);⑤高分辨率地球化学方法(Sangree et ,1994);⑥高精度年龄测定方法,如TIMS铀体系年龄法、K-Ar年龄法等。这些方法的引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4)在油气勘探中应用的不断精细化和定量化。早期层序地层学应用于进行油气勘探,具有盆地规模和宏观的特点。随着陆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概念的提出,层序地层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从盆地级别精细到了储层规模,将层和体系域进一步划分为更次一级的可用以详细填图、精细对比和沉积环境解释的成因单元,从而提高了盆地生储盖预测和对比的精度,使油气勘探的精细化和定量化成为可能。5)理论研究向层序成因动力学方向不断深化。传统上,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创新主要从“分级式”、“地区式”两方面获得,“分级式”研究主要强调层序层位的不同和层序等级的划分,“地区式”研究主要强调地区的不同和盆地性质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可以归属于“描述性”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层序地层学研究转向了“成因背景性”研究,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通过层序地层本身的研究,探讨层序地层与沉积盆地、层序地层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即层序地层的成因背景和动态过程的研究,亦即层序成因动力学(Krapez et ,1997)的研究。从此意义上讲,强调盆地与层序成因关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更为科学而实用。因此,在将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分析手段和方法进行研究时,有必要从沉积盆地动力学和层序充填动力学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层序的性质、成因及发育的控制因素,系统研究层序与盆地及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也只有与沉积盆地成因及构造属性结合起来的层序地层学,亦即层序成因动力学研究才更客观和科学,才更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3 层序地层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层序成因动力学的提出和发展前述表明,层序地层学研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包括层序生物地层学、成岩层序地层学、高频层序地层学、应用层序地层学、模拟层序地层学、定量层序地层学、勘查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层序成因动力学等。其中,层序成因动力学是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最重要方向之一。层序成因动力学(Sequence genetic dynamics)系由Krapez等(1997)首次提出。在澳大利亚著名期刊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中,Krapez等(1997)发表了连载论文《Sequence-strati-graphic concepts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depositional basins and global tectonic cycl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1997,44(1))和《Sequence-stratigraphic concepts appli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basin filling rhythms in Precambrian successions》(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1996,43(3)),论著中Krapez等(1997)提出了有关层序成因动力学的几个重要的思想和概念:一是层序界面成因级别划分的思想和依据;二是层序地层与构造旋回之间的成因关系;三是层序地层与沉积盆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3个方面构成了Krapez等(1997)的层序成因动力学的基石。几乎与此同时,国内首席科学家王鸿祯等(1997)在期刊“现代地质”中,发表了论文《层序地层级别类型及意义》,提出了层序的级别划分及其成因和意义;许效松等在其论著《上扬子二叠—三叠纪层序地层与盆山转换耦合》(1997a)和《中国西部大型盆地分析及地球动力学》(1997b)中,从界面成因及其与沉积盆地的关系,提出了层序界面的成因划分方案。李思田等(1997)强调了层序界面在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中的意义,所有取得的这些成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基本确立了层序成因动力学初始的理论体系。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层序成因地层学方面的论著不断涌现。代表论著主要有:覃建雄等(2000)《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古特提斯海再造》;陈洪德等(2000)的《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研究》(沉积学报,18(2));Qin Jianxiong等(2000)的《Sequence framework and its genetic model of the Youjiang Retroarc Basin,South China》(Scientic Geologica Sinica,9(4));覃建雄等(2001)的《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识别标志的研究》(古地理学报,3(2));覃建雄等(2001)的《西昌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沉积动力学初探》(古地理学报,3(4));覃建雄等(2001)的《西昌盆地层序界面成因研究及意义》(地球学报,22(4));Gerald MFriedman等(2000)的《Commen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w idea and geologic terms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with suggested modifications》(AAPG,84(9);Ehrenberg等(2001)的《Depositional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for specific strata from the Barenes Sea》(AAPG,85(12));Hodgetts(2001)的《Sequence stratigraphic response to shore-line perpendicular growth faulting in shallow marine》(AAPG,85(3));Gerald T Smith(2001)的《Tectonic and eustatic singals in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 Devonian,New York》(AAPG,85(2);Mourad Bedir(2001)的《Tectonics,sequence deposit distribution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AAPG,85(5)等。从以上论著中,不同学者对层序成因动力学的看法和观点不同,有的强调层序规模与构造活动强度及级次的关系,有的强调层序级别与盆地域、盆地或盆地沉积幕之间的对偶关系,有的强调地质事件对界面性质和级别的控制,有的强调层序级别与不同级别构造旋回的耦合关系。层序成因动力学作为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内容可以总结为:板块运动引发构造活动,构造活动导致沉积盆地,盆地充填产生沉积层序。因而通过层序地层研究,可以揭示沉积盆地,反映构造活动,进而揭示板块属性。研究的关键是通过层序地层诸要素(层序的几何形态、规模级别、内部构型、成因格架、充填序列,以及界面的物理标识、剖面特征、成因属性、级别类型等)的研究,探讨层序地层与沉积盆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反映板块构造属性,最终揭示地球演化的节律性。3 层序成因动力学研究意义作为层序成因动力学(Sequence genetic dynamics)的重要组成部分,“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识别标志研究”并非传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而是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它将层序地层研究从传统的“分级式”、“地区式”的描述性研究引向“机理式、成因式”研究,亦即研究层序的动态背景和成因动力学。作为层序地层学高速发展的产物,层序成因动力学强调幔-壳耦合引发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导致构造活动,构造活动造成沉积盆地,盆地充填产生沉积层序。因此,层序作为盆地充填产物,它是盆地产生、发展及演化的信息库,是板块运动和构造活动的示踪剂。可见,通过层序的解译可了解盆地类型、成因及性质,并揭示构造背景及板块属性,进而为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提供动态方法。因此,在将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动力学分析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研究时,有必要从成因动力学和充填动力学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层序的性质、成因及发育的控制因素,系统研究层序与盆地及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若说沉积盆地动力学是大陆动力学的基础,则层序-盆地-构造关系研究就是沉积盆地动力学首要解决的问题。显然,“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识别标志研究”,不仅丰富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并为层序地层学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而且为沉积盆地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传统上,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创新主要从“分级式”、“地区式”两方面获得,“分级式”研究主要强调层序层位的不同和层序等级的划分,“地区式”研究主要强调地区的不同和盆地性质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可以归属于“描述性”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层序地层学研究转向了“成因背景性”研究,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通过层序地层本身的研究,探讨层序地层与沉积盆地、层序地层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即层序地层的成因背景和动态过程的研究,亦即层序成因动力学(Krapez etal,1996,1997)的研究。从此意义上讲,强调沉积盆地与层序成因关系的层序成因动力学研究更为科学和实用。因此,在将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分析手段和方法进行研究时,有必要从沉积盆地动力学和层序充填动力学(陈洪德等,2000)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层序的性质、成因及发育的控制因素,系统研究层序与沉积盆地及板块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也只有与沉积盆地成因及构造属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层序地层学,亦即层序成因动力学,研究才更客观和科学,才更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1 层序地层学的产生与发展层序作为一种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地层单位早在1948年由Sloss在“Sedimentary Facies in Geological History"的专题讨论会上就提了出来。Wheeler对保存在地层层序中的时间关系进行了研究。Sloss和Wheeler在20世纪40和50年代提出了以区域性不整合为界的沉积幕概念。Siclen在1958年提出了一个大陆边缘相对于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变化的地层响应图。Kansas地质勘察学会召集的一个关于旋回沉积的重要讨论会,这一会议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1963年Sloss在北美克拉通晚前寒武纪至全新世地层之间,以区域不整合为界划分出六大地层单位,称这些地层为“层序”。Sloss的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及70年代前仅为极少数人所接受。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中期,一些学者开展了全球地层对比、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和在海平面波动条件下形成的地层单元的几何形态研究。1958年Wheeler引入了年代地层图;1963年Hallam首次讨论了全球海平面变化可能是对大洋扩张中心体积变化的响应的思想;1964年Curray首先认识到海平面和沉积物供应之间的关系;1974年Frazier把密西西比三角洲序列划分为退积、加积和前积相,并讨论了自旋回和全球冰川、海面变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高质量的地震反射资料的出现以及解释技术的发展,真正意义的“层序”概念才被广泛的重视。在20世纪60~70年代的10多年的时间里,Vail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地震反射资料,形成地震地层学。Vail和他领导的小组推出了著名的全球旋回图以及随后的几个经修改的版本。Vail等将“层序”概念定义为“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序列。其顶和底以不整合或与这些不整合可以对比的整合为界。”其次,提出了海平面升降作用作为层序演化机理的主导因素,为层序地层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应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和盆地范围内的地震资料,虽然初步解决了层序形成问题,但是对层序内部地层的彼此关系并未完全解决。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Vail等人使用了更多的露头、测井资料,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理论和概念。1987年Vail及Wagoner在AAPG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明确使用了“层序地层学”这一新概念。在层序概念的基础上将每个层序内部,依照海平面的下降、上升,划分为三个体系域。同时把每个体系域内部进一步划分出次一级的单位——准层序;并提出了被动大陆边缘典型层序的沉积和地层分布模式以及一系列有关的新的概念和术语。从而确立了层序内部地层的分布规律及成因联系,为地层划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和依据。1988年,C·K·威尔格斯等主编的SEPM第42号特刊,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层序地层学诞生了。之后有关层序地层学的论文数量大增,进入了层序地层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层序地层学发展迅速,相继出现了许多分支,如成岩层序地层学、构造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陆相层序地层学、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等等。这些分支的出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应用领域。目前,层序地层学的发展方兴未艾。2 含油气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含油气系统”概念的形成与石油地质学发展和勘探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油气勘探技术不断进步,石油地质学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出现了“含油气系统”概念。“含油气系统”概念最初是由Dow于1972年在丹佛举办的 AAPG年会上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预测威利斯顿盆地三种主要类型石油分布而研究“石油-源岩对比”。该研究虽然只涉及油源对比,但提出了“系统”一词。随后主要经历了“含油气系统”(Perrodon,1984)、“生油盆地”(Demaison,1984)、“油气机器”(由 Meissner 1984 提出)、“独立含油气系统”(Ulmishek,1986)、“含油气系统”(Magoon,1988)等几个发展阶段。俄国石油地质学者近50年来在油气藏形成分布研究中有В·R·阿弗那塞夫、И·О布罗德、A·A·巴基洛夫、A·Э·康得洛维契、H·A·耶廖明柯等,先后从哲学、系统学、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论述了“系统”概念。1996年H·A·耶廖明柯(俄)在出版的《油气地质》一书中,把研究自然界中“系统”概念追溯到十八世纪达尔文的论述,即掌握研究自然直观系统的方法才能取得自然科学知识。俄国学者的论述并没有与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有效地联系起来。中国石油地质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类似含油气系统的术语和概念,如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生储盖及其组合(静态因素)、运移聚集及圈闭的形成(动态因素)。20世纪60~70年代胡见义1963年提出的“有利生油区控制油气藏分布”;胡朝元1963年、1982年提出成油系统和源控论;朱夏1986年提出各项地质因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孤立对待,必须在油气系统整体的区划单元中予以考虑”;胡见义等1987年提出“陆相盆地生油中心控制油气富集系统”;油气富集由二级构造带控制(如松辽盆地)和复式油气聚集区带控制(渤海湾、苏北盆地等),即同一个成熟生油岩系,相同的区域盖层封盖,不同类型储层和圈闭,有机的、近似的运移聚集过程的油气聚集单元(提出和完善这一概念的有翟光明、李德生、胡见义等,1978~1991)。这些提法均强调各项必要因素的匹配关系。不同沉积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更是大量出现在各种文献上。研究油气在不同级别地质单元的分布特征,都属于这一单元内油气藏形成地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在这个领域中国石油地质学界的研究是相当活跃的,这是与油气勘探及其进展密不可分的。1988~1989年美国联邦地质局(USGS)出版了《美国的含油气系统》与《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与方法》,1991年AAPG76届年会Magoon和Dow主持了“含油气系统——从源岩到圈闭”的专题讨论会。经过20年含油气系统终从源岩走到了圈闭。1994年Magoon和Dow主编出版了《含油气系统——从烃源岩到圈闭》一书。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含油气系统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含油气系统研究已日趋成熟。该书在综合和精炼前人有关含油气系统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含油气系统是一个天然的系统,它包括一套呈扁豆状的有效源岩和所有已形成的油气藏,并包括油气藏形成时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近年来,含油气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正在不断地受到重视,成为西方油气地质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热点。我国近年来也掀起了含油气系统的研究热潮,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还专门设立了“九五”含油气系统科技攻关项目。1996年11月,中国石油学会组织的“中国含油气系统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针对中国的陆相沉积盆地的特点全面讨论了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内涵、应用范围、研究内容和描述方法,尤其在含油气系统的分类、划分、研究内容和描述方法上有很多创新,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陆相沉积盆地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和方法。

基层治理相关论文选题

1.试论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差异2.试论当前北京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3.试论社区“治理”与“统治”的区别4.略论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新改革5.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6.试论社区工作的主要原则7.试论社区治理的主要策略和当前选择8.试论城市街居制毕业论文参考网收集整理论文9.试论我国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化趋势10.试论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11.试论城市基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12.试论我国二分法社会结构对当前社区的影响13.试论“市场失灵”对当前社区的影响14.试论“政府失灵”对当前社区的影响15.试论我国“第三部门”在社区的发展前景16.试论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17.试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18.试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地位19.试分析社区志愿者组织20.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21.试论社区环境与社区物业管理22.解决北京社区物业管理中矛盾与问题的政策思考23.如何正确处理社区“业主委员会”与居委会的矛盾冲突

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一、明确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思路 社会治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题目、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活动。正确把握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明确改革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取向,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条件。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治理、科学治理、人性化治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愉快。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气力形成推动社会***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协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使社会治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协调各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题目的“弹性”,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本钱,进步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上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树立世界眼光,积极鉴戒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贯串在整个社会治理过程之中,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根据上述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制,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在思想观念上,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治理向更加重视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努力解决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治理“一手软”的题目,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气力统筹推进,不断进步政府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取得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治理主体上,要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改变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解决好越位、错位和缺位题目。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尽快从传统治理转向时代发展要求的“治理”。 在治理方式上,要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治理的方式,更加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同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题目,化解社会矛盾。 在治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努力摆脱总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更加重视民生和制度建设,使社会治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 在治理手段上,要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努力改变社会治理手段单一的题目,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治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引导等手段,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上风,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题目,化解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1 凌云,杨秀良 试论公安工作规范化建设[J] 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2 2 陈瑞平 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的误区与途径 [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鹤壁市公安局 3 黄亦飞,欧阳梓华 我国警察的亚健康现状与警力关系分析 [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 4 优化警力资源配置 [D] 人民公安报 5 马红兵科技强警 人才为本[J];公安教育;1998年06期 6 孙小杰走科技强警之路 提高队伍战斗力[N];北京日报;2000年7 李敏也用科学的制度选人用人[J] 党建研究, 048 张兆端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与实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19 A从加强队伍教育管理着手 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EB] ,2010-06-15 20:35

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选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问题。第二,要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论文选题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第三,要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第四,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

基层工会论文的相关范文

从事基层工会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却对工会工作产生浓厚的感情,把工会工作当作自已事业的全部,把全心全意为职工当作工会的宗旨。基层工会工作并非是一项没有硬指标,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相反,它粗中有细、细中有粗,是一项复杂的群众性工作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工会工作

建立工会需要总结? 是总结呀还是建立工会时的发言稿呀你是什么身份呢

给您提供一份关于“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您可以参考参考:  在企业机构改革中,一些企业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人存有“可有可无”的偏见,甚至有的个别企业行政领导认为“工会工作干得越少越好,省得添乱”的思想,没有认识到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虽然有《工会法》作保障,许多企业工会仍然成为第一个被合并、精简的组织,工会干部几乎全部转为兼职,有的身兼数职,一批工会骨干和积极分子流失。  上述问题集中起来反映出企业工会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工作中遇到的现实和理论问题研究的不够,导致矛盾的问题越积越多,束手无策,工作越来越难展开。笔者认为,企业工会要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要健全完善工会领导组织体系。  工会的组织体系是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和履行职能的组织基础。要按照《合同法》第十条之规定,发挥好企业工会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的自主权,这样更有利于突出维护职能。企业工会要坚持双重领导、各有侧重、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以形成任务明确、各负其责、自主高效、协调运转的科学组织领导体系。临时工、季节工、农民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充实工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工会。  二、 要分析、明确工会工作对象。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要履行好这一基本指责必须把工作对象搞清楚。一是要认真调查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动态、收入来源、生活情况以及迫切需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又要从微观上关注职工个体的具体情况;既要关心他们不同的经济利益,又要关心他们共同的政治权利,用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贴近不同职工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而是要积极参与协调企业不同职工群体见的利益关系。目前,企业职工队伍分化为不同的职工群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政治待遇、经济分配的差异,不同职工群体间时常产生矛盾,工会要按照经济上兼顾公平,注重效率,政治上相互平等的原则,来协调不同职工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帮助企业化解内部矛盾、理顺职工情绪,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发展。三是工会真正有效的履行维护职能,必须把一线职工作为主要工作对象,把低收入职工、困难职工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重点。因为,这部分职工人数多,涉及面广,使企业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许多牺牲。只有把这部分职工的利益维护好,工会的职责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工会组织才能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举重找准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要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  企业工会针对人员少、任务重、难度大的客观实际,必须以建立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来确保工会重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重组改制、转轨变形的实际,我们感到应建立五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一是民主管理机制。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职代会内容,创新职代会组织形式,重点处理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于党委会、工会和职代会之间的关系。二是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就是要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平等协商作为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和关键环节。不断充实和调整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合同条款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与职工关心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同时要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履约监督,依法追求违约责任。三是宏观参与机制。就是要建立参与设计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与企业有关部门建立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宏观参与机制的建立,使工会与行政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最终实现宏观维护的目的。四是调查研究机制,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拿出新思路,让工会的工作始终贴近实际,具有特色与活力。五是工会工作评判机制。就是要建立让职工群众来评说工会工作,以职工满意与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会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  四、 要转变、创新工会工作方法。  在新的是历史时期,企业工会只有彻底摆脱旧的工作模式,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一是工会工作要求变。在当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不断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多样化,工会要在多样化经济格局中发挥作用,必须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以变应变,找准位置,寻求最佳结合点,体现出变化的态势。二是工会工作要做专。当前,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独立性显著提高,工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扩展和延伸,比如 代表职工与行政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作,涉及的领域广,专业知识强,工会要想完成这些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快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进程,更好的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三是工会工作要依法。工会要承担起维护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必须运用法律武器,坚持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维权。工会干部要学深学透《工会法》、《劳动法》,达到每一条款都能够熟悉运用,成为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专家。四是工会工作要干实。干实工会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与讲求实效。求实效就是要明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通过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对策,向党政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职工所求、工会所能的实事。  五、 要不断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面对企业工会职能拓展,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的客观现实。工会干部要想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取代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二要勇于开拓创新。目前工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仅凭过去的的老经验是难以应付的,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创新,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要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当作事业去追求。三,随着以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法制越来越成为工会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无论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是监督法律的执行,都需要不断的提高正确运用法武器的能力。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做到言行都有法律、法规为依据。善于运用法律观点分析问题,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在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合理的提出法律依据。四,交流经验、指导工作,都离不开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因此,工会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以便于更好的履行工会工作者的职责。  以上资料整合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回答 切实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树立工会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体到工会工作,就是要以职工为本,树立“一切为了职工、一切相信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一切服务职工”的先进理念,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把他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头等大事,处处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谋利益。 2、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机制。针对人员少、难度大的客观实际,企业工会必须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来确保工会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民主管理机制。二是职工经济权益保障机制。三是宏观参与机制。四是调查研究机制。 3、切实增强工会的凝聚力。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工作,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让职工感受到工会的温暖,愿意靠近工会组织,积极主动地支持工会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工会的群众性,注重工作的层次性,首先解决职工关心、关系职工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渐次普及推进。 4、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要做好工会工作,工会干部的素质是关键。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二要勇于开拓创新。要敢于提出新假设、新观点、新方法。三要熟悉和运用法律武器。工会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知识指导工作。四要学会调查研究。 二、切实增强创新意识 1、重视思想观念创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工会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要树立“三种意识”,即维权意识,把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创新意识,把职工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准;责任意识,把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作为保持工会活动的基础工程,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2、加强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法是提高和改进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有效途径。工会工作方法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思想观念要由被动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工作方式要用党的先进理论作指导,增强工会工作的科学性;工作内容要由普遍型向重点型转变,必须围绕工会工作的主要职能开展工作,增强工会工作的实效性。 三、不断强化工作作风 1、树立多做实事、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会工作是群众工作,工会干部心中要装着职工,想着职工,急职工之所急,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具体问题,实际困难,赢得职工的信任、 更多8条 

基层工会论文的相关范文格式

论文是指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论文的格式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以毕业论文为例,分为封面,题目,目录,内容摘要,正文,注释等这几部分,一篇论文不仅对格式有要求,对纸张和页面,字体也都有要求。1、封面:关于封面不同学校的封面格式设计不同,要使用学校统一的封面格式或者先咨询一下导师。2、题目:题目要写的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对于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如果是硕博士毕业论文才需要单独的题目页。3、目录:目录居中,自动生成,4号宋体,双面打印,若不够双页则独立成页,需要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后面是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4、内容摘要:四号宋体,段落要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5倍行距,摘要的内容一般为作者所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一般为150字到300字,中英文需要一一对应,英文摘要需用第三人称。5、正文:正文的字体为四号宋体,5倍行间距,双面打印,字数为5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论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本论,结论,前言要简单扼要,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即可,本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要写出作者在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部分就是总结一下全文,加深题意。6、注释:注释一般采用小五号宋体,这部分就是把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如[1]、[2]),排印在该页底脚。

论文格式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1、表2、公式(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搜索一下 品学论文网 上面什么专业的都有经济学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经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管理学 酒店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业工程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产品质量工程 项目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会计学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 审计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国际商务 物业管理/房地产 连锁经营管理 资产评估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土地资源管理 城市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航运管理 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 体育产业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农村区域发展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资源管理 理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声学 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物植物生物技术) 动植物检疫 天文学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渔业) 海洋管理 军事海洋学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 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 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机电技术教育(电气)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印刷工艺教育 食品工艺教育 纺织工艺教育 化工工艺教育 建筑工程教育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财务会计教育 文秘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医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 卫生检验 妇幼保健医学 营养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检验 眼视光学 精神医学 听力学 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 口腔医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 蒙医学 藏医学/藏药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法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药学 药物制剂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 法学 法律/法学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社会学/社会工作 家政学 人类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外交学 思想政治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 国际政治经济学 治安学 侦查学 边防管理/边防指挥 火灾勘查禁毒学 警犬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 消防指挥 警卫学 公安情报学 犯罪学 公安管理学 国际经济法 历史学 历史学 世界历史 考古学 博物馆学 民族学 文物保护技术

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古生物地层学论文

寒武纪大爆发挑战的就是渐变论,但是并不能否证渐变论。它即使成立,也不过表明进化有时候是能够以跃变的方式进行的,并不能否认进化在其他时候是以渐变的方式进行的。寒武纪大爆发更不会挑战进化论。几乎所有动物的“门”都在寒武纪早期出现,绝不意味着这些动物祖先不是进化而来的,更不意味着它们之后没有发生进化。神创论者在介绍寒武纪大爆发时,试图给人这种印象: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同时突然出现的,以后只有灭绝而没有进化。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第一,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已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自五十年代以来,古生物学家已在世界各地三十个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乃至动物,数量最多、最为闻名的在四个地方:澳大利亚的埃迪亚加拉山(EdiacaraHill)(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埃迪亚加拉纪(Ediacarian))、加拿大纽芬兰的(MistakePoint)、俄罗斯的白海海岸和纳米比亚。此外还有中国瓮安动物群,据称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实体化石动物群。这些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包括软珊瑚、海蜇、蠕虫和其他稀奇古怪的生物。对这些多细胞生物是否是寒武纪动物的直接祖先,以前有争议,因为在1995年之前从这些多细胞生物到寒武纪动物还存在一段地质空白,所以有专家主张这些早期多细胞生物全部灭绝,在寒武纪又再来一次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进化。在1995年,在纳米比亚火山灰层中出现了大量的寒武纪之前的多细胞生物,恰好补上了这段空白,所以,现在已很少有专家怀疑前寒武纪的多细胞生物和寒武纪的动物没有相承关系。第二,寒武纪的动物并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持续了几百万年,这在进化论史上当然是短时间,但对神创论来说,却是长得不可思议。第三,“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在寒武纪地层出现并不等于“几乎所有动物的种”在那时候都已出现。事实上,寒武纪的动物一般地只是那个门的原始物种,以后几乎全都灭绝了,后来的物种是进化来的。比如,寒武纪只存在少数几种原始的脊索动物,而丰富多彩的脊椎动物各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都是在寒武纪之后从原始脊索动物逐渐进化来的。现代脊椎动物各物种更都有了几亿年的进化史。为什么几乎所有动物的门会在较短的时间(数百万年!)内进化出来,生物学家们提出了不少的解释,目前被较为广泛接受的是Hox基因调控理论。Hox基因是一种“同源异形”基因,是动物形态蓝图的设计师,在发育过程中控制身体各部分形成的位置。如果同源异形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动物某一部位的器官变成其他部位的器官,叫做同源异形。比如,让某个同源异形基因发生突变,能使果蝇的身体到处长眼睛,在该长眼睛的地方长出翅膀,或者在该长触角的地方长出了脚。Hox基因在所有的脊椎动物和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中都存在,调控的机理也相似,这表明它可能是最古老的基因之一,在最早的动物祖先中就已存在。Hox的突变一开始时在胚胎早期引起的变化不大,但随着组织、器官的分化定型,突变的影响逐步被放大,导致身体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这可以解释寒武纪物种大爆发。那时候基因结构、发育过程都较简单,Hox的基因突变容易被保留,结果导致了身体结构的多姿多彩。OKle

化石的资料: 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时的活动痕迹及其遗物叫做遗迹化石。古生物的遗物又可以成为遗物化石。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化石的类群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一般分为低级的原核生物和高级的真核生物两大类,共有5个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以下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现代的,地史上各个时期的生物门类都不相同,每个时期的化石类群与当时的生物门类相关。不同地史时期有其发达的生物门类,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类群,有些门类在该时期占统治地位,有些门类在该时期衰退或灭绝。总之,按时间的进程,生物门类与化石类群的变化,显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统发展历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