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政治经济杂志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政治经济杂志官网电话

老兄,是北京的吗?复制过来的,看看吧(010)62268489、6226887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26号4层

楼上的比较牛逼经济类的东西还是多看英文的 感觉 中国的那些材料政治倾向太厉害个人比较推荐FT中文网 和 economist

阶级立场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来的,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而政治经济学是马恩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在对西方经济学批判继承,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另外还包括马哲和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杂志官网电话

‍‍以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的话,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意味着除了,除了使用经济学方法论,对政治过程进行建模,还要对经济过程进行建模,研究的是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影响。政治学的模型通常是博弈论的模型,对应的经济学模型可以是非博弈论的一般均衡模型,也可以是博弈论模型。楼上说的 A&R 的《民主与独裁的经济起源》这本书里头,严格来说实际上不算政治经济学模型,而是政治学模型,他们的模型生产部门是退化的,因此严格来说没有对经济进行建模。但是由于经济学是方法论定义的,因此经济学家普遍也把它看做经济学。很多选举模型,完全没有对经济进行建模,但是经济学家做选举理论也比较多,因此通常被归为广义上的政治经济学。‍‍

Financial Times, The Economist, Wall Street Journal, BusinessWeek, Forbe, Bloomberg我经常看的是这几份

‍‍提到『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时,都采取了避而不谈的姿态,偶有涉及也未中肯綮。所以希望我的回答,能从一个异端的角度给大家以帮助,或者提供批判的材料。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很明显,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必须要回到经济思想史的河流中去寻找。『经济学』(economics)这一词直接来源于希腊语的 οἰκονομία,即oikonomia,其中的oikos指家庭,nomos为规则或法度,所以会有人称之为『家计学』。而随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概念第一次登上舞台,应该是17世纪法国人孟克列钦(Montchre'tien)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随后的很多经济学著作都以『政治经济学』为名,如萨伊(Say)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穆勒(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在这个阶段,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君主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保障国民生活等问题。例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就是:作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而萨伊则强调了,要把“研究社会秩序所根据的原则的政治学”与“阐明财富是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政治经济学” 区别开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分野。‍‍

1、性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2、研究内容经济学:出发点是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经济客体和经济主体的对称关系展开为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形成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展开为经济学的逻辑体系。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3、特点经济学: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指导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经济学思维方式必须是对称逻辑的非线性思维方式。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才产生的,它只是从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观点来考察社会分工,把社会分工看成是用同量劳动生产更多商品,从而使商品便宜和加速资本积累的手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杂志官网电话号

作者:刘 涛摘要: 对于是否要学习经济学、为何要学习经济学,人们大多没有疑问。但是,政治经济学对于普通人真的毫无用处吗?○刘 涛对于是否要学习经济学、为何要学习经济学,人们大多没有疑问。因为经济是如此深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七天读懂宏观经济》之类的图书已成为人们的休闲读物。不过,许多人对政治经济学却不感兴趣,认为自己不想当官为何要学政治,或者觉得国家经济发展轮不到自己建言献策,学政治经济学也是白学。但是,政治经济学对于普通人真的毫无用处吗?在经济学发展早期,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没有区分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起初被命名为《政治经济学原理》,后来才改名为《经济学原理》(已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这本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具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中,马歇尔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这是1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态度。今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经济学名著译丛”),该书的作者是约翰·内维尔·凯恩斯。他的儿子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经济学“凯恩斯革命”的发起者,国家宏观调控的提倡者。这本书写于19世纪末,经济学在当时是作为历史和伦理科学荣誉学位考试的一部分来讲授的,大学里设置的经济学教授职位极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马歇尔作了不懈的努力,该书作者曾经是马歇尔麾下的一名干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就是作者当时的成果。经过他们的努力,1903年剑桥大学终于设立了经济学和政治学荣誉学位。《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也被马歇尔领导的新剑桥学派用作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教科书,该书既是对当时经济学方法大论战的全面总结,也是新古典主义方法论的全面展示。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方法论家马克·布劳格曾赞扬该书是“经济学方法论史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后来内维尔·凯恩斯和马歇尔产生了分歧,1910年后他把主要精力花在大学政治活动方面,没有留下其他经济学作品,《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是他唯一的经济学著作。该书对于经济学发展的意义,在于它提出了有关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否具有科学性的疑问,并进行了论证。这部著作所讨论的问题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滑稽的,甚至人们还会不屑地想,当时的学者为什么要争论这个问题,这有什么好争论的——经济学当然是一门科学。但在当时,这确实引起了学术界旷日持久的争论。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是科学?政治经济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科学方法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围是什么?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经济活动确实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的影响,但是,经济活动也影响其他社会活动。因此,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研究是可能的,经济学可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且不同于历史的描述,而是进行理论的研究,虽然理论不能明确一定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但是,理论能分析这种变化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结果。这是100多年前西方学术界对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理解,那时人们并未刻意地区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因此,阅读那个年代的经济学著作时把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完全分裂开来,不仅是片面的,也是不可行的。即便现在,国外经济学界最著名的杂志之一就叫《政治经济学杂志》。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联系难以割裂,经济必然是有政治属性的。内维尔·凯恩斯的儿子梅纳德·凯恩斯是世界闻名的经济学家,曾经也是政治家,当过英国财政部官员,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世界战争充满了恐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梅纳德·凯恩斯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由于对战后和约的分歧,会议后梅纳德·凯恩斯愤而辞职,并很快写出了《和约的经济后果》,指出巴黎和会所签订的和约会埋下隐患,而这些隐患将导致战争再次发生。1936年,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已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正式出版,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研究为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今,宏观调控已经被全球各国政府广泛运用。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黄金价格都与政府宏观调控息息相关。想要在金融市场赚钱,研究政府的调控政策和调控目的、研究国际关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必需的。2015年6月,证监会开始清理场外配资,股市的走势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经济政策漠不关心的人无奈地变成股东;今年3月,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房价的上涨,成交量骤降;4月,美国政府对朝鲜表态强硬,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维持强势,要知道,在之前人们普遍对美国6月加息有强烈的预期,而美国加息大概率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下跌。不论人们愿不愿意关注政治,政治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经济。当然,人们有了许多历史的经验,对政策也越来越敏感。雄安新区宣布成立后,正逢清明假期,许多人开车或坐火车赶去白洋淀寻找发家致富的机会。节日过后,股市开盘,雄安概念股直线涨停。当这股投机的风潮过去之后,一些人开始理智地思考:雄安大建设期间,是否需要饭馆,是否缺乏超市,还有没有其他服务业发展的机会。麦克库洛赫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尾说道:“以每人的自觉自愿、不受限制,但受到保护的努力以改善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出人头地,只有用这种努力,国家才能变得富强”。

到info自己下载吧

1:《美国经济评论》(AER)2:《计量经济学杂志》(ECA)3:《政治经济学杂志》(JPE)4:《经济学季刊》(QJE)5:《经济研究评论》(RES)6:《国富论》7:《经济学原理》

世界政治与经济杂志官网电话

网上一搜有的是,尤其是军事,建议你周三看凤凰卫视9-10点吧,有军事节目。

环球 ,商务周刊,国际经济评论,文史杂志, 不好意思,了解的不多,仅供参考 O(∩_∩)O~~

这类杂志太专业,一般的快报亭应该是不会有的。你如果需要可以到邮局订或者直接和杂志社联系购买。如果你只是阅读,我建议你借阅。各高校图书馆和一些大的地方图书馆都应该有。有特别有兴趣的文章再复印即可;你如果在高校、或高校有朋友,可以在CNKI上下载。

《世界经济与政治》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平等,注重理论创新,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科前沿问题;移极报道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上处于前沿的有开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把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结合起来的成果,尤其是对全球整体的变化与特点的分析,专题性问题的深度透视,宏观的、战略的扫描,多学科、跨学科的研讨,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书评和学术信息等。本刊真诚欢迎广大学界同仁惠赐佳作,踊跃订阅。1.论文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2.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应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为切实提高刊物质量,本刊制定了注释规范 ( 详见附录 ) ,请各位作者认真遵守。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 (200 字以内 ) 、关键词 (3 ~ 5 个 ) 、作者简介 (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 以及论文题目和内容提要的英语译文。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4.来稿文责自负,一般不超过 1 万字,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5.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论义,并通报作者姓名。6.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7.投稿请以电子邮件和邮寄稿件(请附寄磁盘)方式寄至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来稿请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732 。附:本刊注释规范1 .中文注释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处。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 页。[ 美 ] 汉斯 · 摩根素著,杨岐鸣等译:《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30 页。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 1993 年第 5 期,第 l 9 页。其他类型的文献基本上参照这个格式。如果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请注明详细的网址。2 .外文注释 ( 以英文为例 )同中文注释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号,书名和杂志名用斜体。具体格式举例如下: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33-Peter Clarke and Eric Fredin, “Newspapers, Television ,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V42 , N1, Robert Levg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官网电话

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邮编:210013。

《世界经济与政治》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平等,注重理论创新,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科前沿问题;移极报道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上处于前沿的有开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把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结合起来的成果,尤其是对全球整体的变化与特点的分析,专题性问题的深度透视,宏观的、战略的扫描,多学科、跨学科的研讨,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书评和学术信息等。本刊真诚欢迎广大学界同仁惠赐佳作,踊跃订阅。1.论文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2.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应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为切实提高刊物质量,本刊制定了注释规范 ( 详见附录 ) ,请各位作者认真遵守。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 (200 字以内 ) 、关键词 (3 ~ 5 个 ) 、作者简介 (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 以及论文题目和内容提要的英语译文。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4.来稿文责自负,一般不超过 1 万字,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5.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论义,并通报作者姓名。6.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7.投稿请以电子邮件和邮寄稿件(请附寄磁盘)方式寄至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来稿请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732 。附:本刊注释规范1 .中文注释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处。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 页。[ 美 ] 汉斯 · 摩根素著,杨岐鸣等译:《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30 页。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 1993 年第 5 期,第 l 9 页。其他类型的文献基本上参照这个格式。如果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请注明详细的网址。2 .外文注释 ( 以英文为例 )同中文注释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号,书名和杂志名用斜体。具体格式举例如下: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33-Peter Clarke and Eric Fredin, “Newspapers, Television ,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V42 , N1, Robert Levg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