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航天科技论文600字初二

发布时间:

航天科技论文600字初二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航天科技为题,围绕航天科技的种种展开详细描写,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正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航天,是我始终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官员万户一样勇于为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勇于飞向天空;向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一样勇于探索和发现。每每听到有关航天的故事,看到有关航天的新闻,总会牵出我童年的飞天梦。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就经常听爸爸妈妈提到杨利伟叔叔,夸他了不起,称赞他是航天英雄。英雄?幼稚的我那时还不大懂‘英雄’二字的含义,但是看着大人们满脸羡慕的表情,我不由得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当英雄。渐渐地,我上了小学,翻开词典,我真正知道了英雄的含义;英雄就是令人敬佩的人。当我真正明白英雄的含义后,我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当英雄,而且要当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英雄。”光阴似箭。虽然童年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我还记忆犹新。渐渐地,我了解的科普知识多了起来,还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看到了古代人民对天宫的向往。后来,我还知道了古代官员万户的飞天故事,他那敢于为飞天梦想献身的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当然,航天飞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也听说过航天飞船在空中爆炸的消息,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我对航天的渴望,都抹不去我的航天梦。现在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神五神六接连上天,又发射了嫦娥卫星,还制定了登月计划。看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我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好好学习,勤奋读书,掌握航天知识,锻炼航天本领,早日实现我的航天梦。啊,航天,我的梦!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你在做简要合并再加开头结尾

航天科技论文600字

天空天空无垠,一眼望去,湛蓝的颜色涂抹得均匀、层次分明。我们企图寻找天空的边际。不断眺望,想象站在天际,乘坐太阳一同升起,坐在弯月上钓鱼,可总是追溯不到遥远的天际。来到地平线,却望见远方存在着的另一个”天际“。于是你不再寻找天空的边缘了,你认定每条地平线都延伸着天际。如果你递给清洁工一个微笑,对帮助你的人说声谢谢,那你的心,就成了天空,心中的善意,就成了天际。天空像一块织锦,随风流动的蓝色环抱着大地。哪里深、哪里浅,都计算得极为精细。乍看毫无规律,细察光滑有致。西方有厚厚的云层,隐约透出几缕朦胧的阳光;东方有万里无云的湛蓝,柔和的阳光毫无保留的洒下。我在画纸上涂鸦,希望留住天空的美。可颜色是那样贫乏,任我多么认真,都无法画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无法描绘那圆润如玉的线条。这是大自然用心的雕琢,里面埋藏着难以参透的智慧宝藏。它广阔,它自然,它单纯。比起我,它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永远无法被玷污。它没有知识,没有感觉,但除去这些,它的心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思想,创造了如此的美感。我羡慕天空永远那样纯净,表里如一。而人们做不到,是因为被世俗蒙蔽了心。这样的人沉溺于红尘的多姿与诱惑。每日嗅着铜臭,攥着一叠“纸”,还自以为活得很充实。天空啊!从古至今,你一直以旁观者的姿态,几千年前就开始看这部距离结局遥遥无期的电影,从三叠纪到现在的高科技,天空,依然如故,却沉淀了沧桑,沉淀了历史的厚重。天空如水般潺潺,流过了千古,淌过了人心。我羡慕这天空。它有着无垠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如果人活着,能如同天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就不会再累。无视宦海沉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也将变成一种永恒,就像这天空。大周皇帝武则天的晚年正如这天空,淡泊平和。她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于后人评说。这是另一种淡然。淡泊犹如天空的赵朴初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我们,也要向天空一样。逃出钢筋森林,来到山腰,头顶的天如旧,夏风吹红炮仗花。让我们也做一回天空,站在自然的怀抱里,虔诚地接受它的净化!一层台阶的高度这是一年间最平凡的一个夜晚,如水一般平静,一切都发生的那么理所当然,在记忆中仅仅轻轻淌过,却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痕迹。乘车来到繁杂的超市,货架上堆积这色彩斑斓的商品。我帮妈妈拎着包,乘着扶手电梯往二楼行去。在这么平常的一件事中,我突然发现了什么。我走得快,比妈妈抢先一步站到电梯上,于是后来的妈妈就站在我后面得台阶上。电梯缓缓上升着,我无意间回头,发现妈妈正慈爱地看着我。我不由得一愣,仔细观察才发现,站在后面的母亲,因为一层台阶的高度,竟比我矮了半个头!我妈妈本来就不高,仅有一米六左右,而这一层台阶的高度,竟抬高了我接近10厘米!望着母亲欢欣的目光,我如鲠在喉。“呵,你要是能长得比我高,我就欣慰了。”母亲笑着,脸上的皱纹也在雀跃着,丝毫没有为自己的低矮而露出什么不高兴的表情。我不习惯俯视母亲的笑容。曾经多少年前,我同样站在电梯上,旁边是我的妈妈,即使高了一个台阶,也永远高不过母亲的胸膛。一刹那,我呆住了。仔细想想,那一层台阶的高度,抬升的不仅是我的身高,抬升的是我的青春岁月,却将母亲无情地推向衰老。电梯依旧上升着,缓慢而坚定,就像岁月不容回头的脚步一般,我和母亲,在这条路上,一个走向成熟,走向辉煌;另一个,走向衰老,走向死亡。我毫不迟疑地退下一步,和母亲并排站着,瞬间,我又变回了那个牵着母亲手的孩子。母亲一愣,仿佛释然了什么,抬起手放在了我的肩头。这只手很轻,很沧桑;又很重,重如山。这是爱,也是责任。母亲眼中流露出的,是望着我成长时的欣慰,是对于我长大的肯定。在母亲眼中,或许只是我身高的日益增长使她欣慰;而在我眼中,一个台阶的高度,如同母亲的爱一样,将我托起,沐浴明天的太阳!雪橇人生人生,就像一片雪地,神秘的皑皑白色令人着迷。此时大雪初霁,天空湛蓝如洗。我坐在一架并不光鲜的雪橇上,整装待发,小巧的雪橇上载满了令人羡慕的善良、纯真、智慧、快乐……默默地回过头,我看见身旁呼啸而过的华丽雪橇上,站着意气风发的“富二代”、“官二代”们,他们目中无人,打着“我爸是李刚”之类的旗号一路惹人耻笑。他们的人生之路早已被珠光宝气所铺垫——或许这样的道路开始将一帆风顺,但结局必定悲哀。而我相信我能用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地,因此我更不会放弃。我要驾驶着雪橇驰骋于天地之间,让晨露夕阳为我歌唱,让梦想的光芒贯穿并丰腴我的一生。坚定着信念,我开始驾驶雪橇在这松软的雪地上飞驰。我快速地冲过下坡——那里有我童年的快乐、美好回忆;我缓慢艰难地上坡——就好像越过我曾经的苦涩艰辛。然后放眼望去,前面的路,依旧如此。长时间的奔驰后,我猛然发现,这片雪地并不像表面那么平缓美丽,沟壑、山丘、暗崖、险坡,让我防不胜防。我不得不开始紧绷神经,小心翼翼。长时间的飞驰,对于世俗的撞击,我终于可以从容应对,在这片舞台上奔驰,却少有了欣赏沿途风景的时间。为了跟上快节奏的生活,我努力鞭策着自己。路走得远了,竟忘记当初出发时的誓言,而“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的感叹却俯身可拾。我不可思议地看见,一些人为了加快“行驶速度”竟丢弃了承载的物品:良心、情谊甚至思想,为了利益不择手段:频频爆出的食品危机,让我们不寒而栗——三聚氰胺、苏丹红、毒大米他们的行路速度是快了,却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永远的背上了良心的十字架——获得了金钱却没有生命来享受!就让死亡冗长的钟声,敲响他们生命的回忆,将他们心灵的污点尽数抹去。然而,我努力地珍惜着身边的一切,却仍有一些事物注定要离开:友情——可能是莫逆之交的云天高谊;亲情——也许是血浓于水的家人。他们是我们童年时的依赖,是我们青年时的港湾与慰藉,然而人生终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这副躯壳,最终会陪我们永远沉睡于地底。想到曹操暮发之年感慨万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以我们不能白白地走这一遭!纵然时光匆匆流逝,我们也要谨记当初为何而出发,在这雪地上插上一面光辉的猎猎红旗。前方仍然是那醉人的白色,远远的,地平线上朝阳似火,喷薄而出,跳跃的光芒把我的心都映红了。是的,向朝阳出发——我们的路正在延向远方!无悔,人生之路想起冰心散文中的一句话,“如果生命是乏味的,我不要有来生。如果生命是可爱的,今生已经够了”。今生,来生,生命是那样的厚重,我始终无法参透。但我知道,从出生开始,我的生命,我的时间,就已踏上了无悔之路。人生若白驹过隙,瞬息而已。早早的,我便开始有了不符年龄的忧虑。在这时空经纬编织的生活中,我寻觅着一个熟悉的踪迹。我没有见过它,也不可能,但我相信:它永远指引着我。现在,我懂了,它就是未来。我陶醉在她的美丽中,开始决定:无悔地追求!虽然曾经也偶而心布阴霾,但无论扯起生命的哪一根筋脉,我都会微笑面对。我曾不止一次咬紧牙关,滚滚热泪在脸上跳跃。但我也曾一次次许下诺言,昂头向前!唯有奋斗才能填补生命的空缺,所以,我不后悔!无意间从书柜里翻到古龙先生的《三少爷的剑》,随便翻了翻,却有一个情节至今难忘。慕容秋荻刚生下孩子时,孩子被交给了燕十三,她知道这一别将是永别,便把一柄木剑送给了孩子,剑上刻着四个字“此生无悔”。“此生无悔”,多么深刻的一个词,又有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从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庄子的“真人行世,入火不热,沉水不溺”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的漫漫长路,如何能做到此生无悔,我百思不得其解。但当我看到大提琴家杜普蕾,对她的大提琴那种狂热的喜爱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无悔”。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事,那就是演奏大提琴。她的生命近乎疯狂地融入大提琴凝重、有些喑哑的声音中,这是她生命中最大的满足。正如一首歌所写: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修来世,只为今生。当你摒弃了世间的一切物欲杂念,一心只有你的挚爱的时候,你就会为它神魂与共、拼却性命!仰望长空,在这个青涩的年纪,我的追求、我的至爱、我的生命,只为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但又是许多人难以捕捉的东西,那就是无悔。昨日的烟尘、今日的光环,只是儿时的梦。腾跳的心,在青春的岁月无法平静。就让我们把愁绪通通仍在鸥鹭惊飞的河滩吧!拿起生命的船桨,鼓起勇气的白帆,让生命之舟义无反顾地——远航。月夜湖光渐行渐远的市嚣中,暗夜悄悄织上了天空,倦意弥漫每个角落,终于可以在隐约的蛙鸣中独享这份清凉的宁静。朦胧间缓缓临近那个带着淡蓝色波光的天鹅湖前,月色下的湖水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湖中的莲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湖水间。一瞬间,月光下的生灵们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弯弯的杨柳那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水面上,给人以无限遐想。聒聒的蝉声送来一阵轻风,像是个提着长长拖地裙摆翩翩起舞的姑娘,使这个湖光象梦幻般摇曳起来。周缘松树投下黑色的斗篷,罩住它身下的同胞们。我坐了下来,独自欣赏这份少有的安宁。忽而微风吹过,周遭沙沙的响声,湖水荡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好似披上薄纱的公主,正将瀑布似地长发披散在月色下沐浴起来,那淡淡的凉爽浸入心脾。我出神地感受着这一切……暮色更深邃了,像狼一样深邃的黑色双眼,凝视着大地上的生灵,那么静,那么静。包裹着暖黄色的月牙儿,依稀透着嫦娥寂寥的身影,似乎在倾诉着大诗人苏东坡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怀。他一生淡泊名利的精神,不正像这皎洁的月光一样无暇、静逸吗?那是怎样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境啊!我思索着,思索着。只有在这份孤独和寂寥中,才能深切体会到,屈原那震撼人心的《离骚》,反复吟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只有在远离了城市那物欲横流的氛围,才能懂得出陶渊明那如月色般透明的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闲雅的脱离尘嚣的境界;在这如斯月光的照耀下,我听到了庄子那“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的逍遥、超凡脱俗的喃喃轻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这片刻时光,超脱红尘,况味古今,是人世间何等的享受啊!突然,悄无声息地,一群淡黄色的“仙女”从我手边舞起,高擎着灯笼,为湖面缀上一片闪光的星辰——原来那是萤火虫啊,美梦的天使、美梦的制造家!在朦胧下,它们正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甜蜜……我流连,辗转在这水光月色之中,独享着这褪尽铅华的心境。淡泊的境界境界,在人们心中是如此遥不可及,使得一些人一生一世都无法参透。境界是我们潜在意识里的一种高尚情操,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境界是来自我们对自身的一种督促,或慰藉或谴责。我们一出生,就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都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如同一块纯洁无暇的美玉。我们认识了世间万物,同时认识了:这是山、那是水。随后我们会踏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慢慢步入社会,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甚至有时颠倒黑白,是非混淆。我们会发现:山已经不是原来巍峨的大山;水也已经不是那潺潺碧水了。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的境界是悲哀的,那样的人永远得不到满足,他们会被社会所玷污,绞尽脑汁,为利益而活。然而仍会有些人,愿意向更高处攀登,地道“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境界。这第三种境界,才真正是茅塞顿悟,返璞归真。我们空手而来,也将空手而去。任你红尘喧嚣,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只是一笑了之。因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有一天,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淡泊,乃是一种无垠的宽阔。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曾经经历过跌宕起伏,蓦然回首,心的岸边,早已云淡风清。这时,我们才可以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庄子有他“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的淡泊境界;苏轼有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淡然境界;马寅初先生有他“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境界;金刚经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亦是一份淡泊之境。人生有许多波折和坎坷,这便是一面明镜,你可以透过它看到心灵的制高点——那是淡泊所带来的美景。那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因为人人皆可居住其中。淡泊的境界究竟藏于何处?只在你我心中。月夜遐思城里的夜晚少有星光,常常只有一轮明月嵌在黑布似的夜幕上,却别有一番韵味。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吟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那深邃的夜晚,衬着月明亮的身躯,仿佛一个不染世俗的姑娘。正如贾平凹所形容的:“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超凡脱俗,任由世间怎样变换!我凝视着天边的月儿,让寂静的夜风,撩起我无尽的遐思。月亮还是一样皎洁,人间却是总是在变。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月亮还是一万年前的月亮,它虽已历尽沧桑,却仍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俯瞰着世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月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一次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世事万物,都是一个圆,一个如满月般的完整的圆啊!所以,我不再为老死而痛哭流涕,不再为失败而沮丧消极,不再为前途而迷惘无力,不再为生活而好高骛远。活着就是一切。我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思索着,感悟着,甚至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人生漫漫,情怀悠悠,月洒西楼,日逝人愁。人生就在这反复的月弯、月圆中缓缓远去。仰头问那轮古老的月,万古嫦娥依旧寂寞地怀抱玉兔顾盼人间,吴刚的桂花酒却已经没有了芬芳。忽然想起这么一句话:“人生如果尝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是啊,我们早已得到了宝贵的一切,为什么还要贪心呢?珍惜自己拥有的点点滴滴,享受那昙花一现的精彩——虽然有的像猝然相遇一样猝然遗忘,一如这月落乌啼的演变。——又或许,人们对月一样神秘的事物,都抱着渴望的心态吧!人间的灯火如此美轮美奂,人们却开始留恋那份宁静,那份清幽。而这褪去红尘,洗尽铅华的心境,唯有月亮才蕴含。云破月,花弄影。沐着月华,听着乐声,一切在遐思中释然。月,成了吐露心声的伙伴。我轻唱着未来与希望的歌谣,任这露台的清风,这山旁的弯月,涤荡我蒙有尘埃的心灵。苍茫之悟总喜欢在闲暇时,静静地在草丛间享受大地的气息。那气息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栀子花香,在潮湿的空气里酝酿。放眼望去,地平线朦胧地跃入眼帘,像是把世界切割成了两个部分。上面一半是恬静的天空,宛若湛蓝清澈的湖水;下面一半是直通天际的公路,不时有几辆车带着呼啸声远去。没有太多的嘈杂,有的是自然所带来的安逸。景不是静止的。当微风在身旁舞蹈,花朵在空中摇曳时,景色就变得有节奏起来。一望无垠的蓝天下,人们宁静地栖息在这片溢满了快乐的土地上。风景里偶尔有人走过,他们从远处来,又渐渐消失在远方。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会友,也许是为梦想而奔波。也许他们在茫茫人海中是那样渺小,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历和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他们从小就在这土地上生长和奋斗着,关怀着和被关怀着。我猛然感觉到这是一种怎样的奇迹。几十亿年前,广袤的大地上还是一片寂寥,而不用多少年,随处可见人类的身影。这风景里的人换了一遍又一遍,但看风景的人不是我,也不是我们。谁也不能否认:我们挽不住时光的臂膀。世间有着它历久弥坚的步伐和适者生存的法则。而在我们的命运里,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如沧海一粟,在宇宙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坐在草丛里,看着前方没有尽头的路时,我思索着,任由思绪像薄雾般氤氲开来,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很苍茫很焦灼的感觉。真的,当你凝望那远远的消失的路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只能感到大地那包容万物的寥廓。当你回看走过的路,你会发现庄子那“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感慨是多么真切!这条坎坷不平的人生路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你一个人来走的。多少次成功,有朋友在一旁鼓励;多少次哭泣,有父母在一旁慰藉。岁月匆匆,留下了伤痛,也留下了美好。多少岁月逝去?多少岁月还未逝去!相伴岁月的是亘古不变的宇宙,我们只是过客。在苍茫的感悟中,一切刻骨铭心的痛苦都变得朦胧不清。天地苍茫,宇宙苍茫,世间的琐碎与庸俗也那样苍茫。就这样沉浸在苍茫之中:没有人是永远的客人,天下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用我们剩下的生命,在离去时,为自己留下些许痕迹。都是我自己写的哦,望LZ认同!

an bu hui

写作思路及要点:以航天科技为题,围绕航天科技的种种展开详细描写,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正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航天,是我始终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像古代官员万户一样勇于为梦想而奋斗;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勇于飞向天空;向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一样勇于探索和发现。每每听到有关航天的故事,看到有关航天的新闻,总会牵出我童年的飞天梦。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时,就经常听爸爸妈妈提到杨利伟叔叔,夸他了不起,称赞他是航天英雄。英雄?幼稚的我那时还不大懂‘英雄’二字的含义,但是看着大人们满脸羡慕的表情,我不由得暗暗下决心:我也要当英雄。渐渐地,我上了小学,翻开词典,我真正知道了英雄的含义;英雄就是令人敬佩的人。当我真正明白英雄的含义后,我自言自语道:“我一定要当英雄,而且要当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的英雄。”光阴似箭。虽然童年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我还记忆犹新。渐渐地,我了解的科普知识多了起来,还知道了《嫦娥奔月》的神话,看到了古代人民对天宫的向往。后来,我还知道了古代官员万户的飞天故事,他那敢于为飞天梦想献身的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当然,航天飞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也听说过航天飞船在空中爆炸的消息,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我对航天的渴望,都抹不去我的航天梦。现在我国科技越来越发达,神五神六接连上天,又发射了嫦娥卫星,还制定了登月计划。看着这一个接一个的成就,我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好好学习,勤奋读书,掌握航天知识,锻炼航天本领,早日实现我的航天梦。啊,航天,我的梦!

地理小论文600字初二

别人怎么会知道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呢?还是自己好好想想吧,或者把问题具体一点,比如:飞行员需要哪些地理知识?这样对你更有帮助,别人也才能帮助你。

围观中!!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回答即可得2分经验值,回答被选为满意回答可同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增加经验值和财富值

初二数学教学论文600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从“几何”到“代数”再到“数形结合”。太多太多了。8个单元,分门别类,让我们看到了数学的精彩!其中我个人认为最有趣的就是第六单元“一次函数”。 一开始接触“函数”这个概念时还是非常陌生的。因为转眼望去,前面的单元基本是“小学”和“初一”接触过得。而对于“函数”来说确是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初一老师说过“可能性”和“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翻开这个单元时,真的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面说了种种对“函数”概念的无知。所以自然在一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单元的第一章从生活实际出发讲了“函数”的定义等等。这是一个比较“浮浅”的类容(从我现在的角度来说)。从这里我真正接触到了“函数”,但也许是学习没有完全进入。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函数好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好不重要的知识,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他。”第二章类容可以说就是对第一章的一个“浓缩”。好比第一章是个“橙子”,第二章就是把它榨成汁,然后就可以提高价值贩卖出去。学完后我对函数的印象还是那样,就像“橙子”和“橙汁”虽然“物态”不同,但味道还是差不多。真正的困难出现在第三章,谈到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老实说这章听得差不多是我本学期听的最累的一节课。老师发下来讲义,我那节课觉得您讲的奇快。我还没反应过来你就讲完了。我想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感受也是如此吧!我终于意识到“函数”不是那么好学的。于是我就开始多做练习,慢慢的我对“函数”渐渐熟悉,随着课程的继续尤其是“函数的实际运用”这节课也使我对函数的印象大大改变。觉得“函数”好像是我们所学课程中与实际生活最紧密的一个单元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一次函数”的经历。下面我们在来分析一下“一次函数”。从类别上讲,“一次函数”是一个“数形结合”的“典范”。它体现了“代数”和“几何”的“互利”关系,说明二者“缺一不可”。使我们对“代数”“几何”有了全新认识,觉得他们的界线渐渐模糊了。其次“一次函数”我认为是一个有趣,神奇的类容。它有趣在千变万化的图象,它神奇在只用几笔简捷的线条就可以表达出需要“长篇大论”的文字所表达的变化规律。不能不觉得“一次函数”充满了“魔力”。此外这章的编排也是十分“成功”的,与前一章“位置的确定”联系紧密,可以使学过的知识由此得到“巩固”,更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我想2章的联合编排更是教会我们“复习整理”的学习方法。所以由“一次函数”可以看出,北师大教材的编派不仅注重“知识”还注重“方法”。“一次函数”也使我对这本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看法。 “一次函数”不仅有趣而且更是“历届”中考的“重中之重”。所以无论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一次函数”都是一节非常好的类容。

就是嘛~ 二、【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 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道:“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他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回答者:zhang_1118 - 江湖新秀 五级 2-19 17:47 ********1楼的一看就是抄袭人家的答案,把别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已有!!!

初中数学小论文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

国庆节中的一天,我和爸爸吃完午饭玩24。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我赢,爸爸说:“你有什么技巧?”我说: “巧算24点”是一种数学游戏,游戏方式简单易学,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巧算24点的游戏内容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或3×8+(9—8)或(9—8÷8)×3等. “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给你介绍几种常用的、便于学习掌握的方法:1.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如3、3、6、10可组成(10—6÷3)×3=24等.又如2、3、3、7可组成(7+3—2)×3=24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2.利用0、11的运算特性求解.如3、4、4、8可组成3×8+4—4=24等.又如4、5、J、K可组成11×(5—4)+13=24等. 3.在有解的牌组中,用得最为广泛的是以下六种解法:(我们用a、b、c、d表示牌面上的四个数) ①(a—b)×(c+d) 如(10—4)×(2+2)=24等. ②(a+b)÷c×d 如(10+2)÷2×4=24等. ③(a-b÷c)×d 如(3—2÷2)×12=24等. ④(a+b-c)×d 如(9+5—2)×2=24等. ⑤a×b+c—d 如11×3+l—10=24等. ⑥(a-b)×c+d 如(4—l)×6+6=24等. 游戏时,同学们不妨按照上述方法试一试.需要说明的是:经计算机准确计算,一副牌(52张)中,任意抽取4张可有1820种不同组合,其中有458个牌组算不出24点,如A、A、A、5. 不难看出,“巧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我们快捷的心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 爸爸说“真棒!我送你一个航模。” 看来,生活真离不开数学!

关于航空航天的论文600字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对于即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来说,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大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伟业。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我们应当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样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保证。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收获。

你们才七百字啊?我们让写三千字

我知道你是航院的,也知道你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咱不能恁直接是不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孤独地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但它却早早就为“主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家当。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都已布置妥当,内部环境也很舒适。此次航天员的太空停留时间比以往要长,他们要在“天宫一号”生活13天,以往在“神舟”飞船里最多是生活5天。而“天宫一号”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能提供60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生活60天,3个人可以生活20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节奏比较接近地球。以前飞行天数短,任务安排得相对紧密,航天员的作息节奏和地面上不一样。但随着飞行时间延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节奏会越来越趋向于地面。否则航天员生活节奏、工作节律被打乱,会感觉到不舒服,地面的支持团队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节奏。在10天左右的组合体生活期间,航天员工作、生活和地面基本同步,吃饭也是早中晚一日三餐,8点钟之前吃饭、打扫卫生,然后天地通话、医学检查,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和地面协调好之后就开始干活。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休息,晚上要锻炼身体,睡前把完成的计划和感受传回地面。为保证睡眠,有专门的设计确保航天员抗“昼夜交替”干扰,可以把窗帘拉上,睡觉灯光也是可调的。“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是15立方米,包括两个睡眠区,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为了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睡眠区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时候,不能一起睡觉,总要留下一个人值班,因此两个“单间”足够保证同时有两个人休息。他们还有3个睡袋,每人都有自己的“被子”。此外,“天宫一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和家人说悄悄话,旁人无法“偷听”。不过,航天员的餐厅并不是在“天宫一号”里,而是在“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内。“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航天食品更加丰富。在“神舟七号”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醋、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了,而“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在“神舟九号”飞船里,还有一位神秘“乘客”,那就是海尔集团研发的航天冰箱,它不是用来存储食物的,而是要完成保存医学试剂的使命,为飞船返回后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支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