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际汉语教学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发布时间:

国际汉语教学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人民文学》

主 办: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主 编:周小兵编 辑:《国际汉语》编辑部出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周期:半年 发 行:面向海内外创刊时间:2011年(辛卯年)5月 国际汉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管理,课外辅导,汉语习得,教学大纲,汉语教学史等。 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教材编制(纸质与多媒体等),教辅教具研发,多媒体课件制作,学习网站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材史等。 汉语师资培训和研究生培养:师资培训模式,方法,教材,课程,能力标准与证书等;研究生培养模式,教学法,教材建设,实习,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管理机制等。 国际汉语测试:各级、各类、各国的汉语测试,测试理论,测试方法等。 国际汉语教育技术:教学软件,教材编写辅助程序,测试软件,研究软件,中介语语料库,相关数据库等。 汉语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汉语国际传播;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汉语传播史等。 汉语国际应用:世界各国汉语现状及标准、汉语在海外使用的本土化信息、汉语在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汉语汉字的标准化国际化等。 其他内容:各地汉语教育概况,汉语和中华文化项目管理与运作,其他语言的国际教育、传播、应用研究,问题征集与答疑,硕博论文部分或摘要选登等。 本刊接受中、英文稿件。作者的稿件应是未在其他期刊或论文集中公开发表过的作品,请在来稿中明确说明所投稿件系专投稿,不存在一稿多投问题。 本刊严格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作者可以选择邮寄或e-mail投稿(两种方式只选其一)。为了匿名审稿的需要,请将个人信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等)放在与正文内容相独立的首页,并在正文中隐去所有与作者相关的信息。 稿件评审结果将在收稿日起3个月内通知作者。如3个月后未获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稿件被录用的作者接到本刊用稿通知后,请按照本刊编辑体例做最终的修改定稿,发至本刊编辑部电子信箱。电子文本请用纯文本(TXT)或MS-WORD(DOC)格式。 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采用稿件有分期发表、文字修改及学术性删节等的权利。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予以注明。 本刊不接受寄给个人的稿件。所有来稿务请直接寄送到编辑部,以免延误、丢失。 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实行优稿优酬。稿件录用刊出后,将赠送作者样刊2册。 稿件一经录用,文章的光盘版版权、网络版版权即属本刊所有,编辑部不再另行通知,所付稿酬已经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 限于人力,本刊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作者所提供的原始照片等材料将根据作者要求退还。联系方式地 址:中国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国际汉语》编辑部 (邮编:510275) 主编发刊词(节 选)1982年,我开始教外国人汉语。很希望有个刊物,讲怎样上好课,怎样解决教学难题。那一年,来华留学生全国只有几千人。2009年5月,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成立,筹办刊物成为可能。这一年来华留学生达到23万,海外学汉语的人有4000万。创办服务国际汉语教学的刊物,显得更为迫切。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国际汉语》终于跟读者见面了!刊物的目标,是反映全球汉语教学、传播、应用的情况和研究成果,为全球汉语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服务。教学资源是本刊重要内容。面向教师,促进教学是本刊重要原则。国际化、跨学科是本刊追求。本刊编委来自多国。除汉语和汉语教学专家,还有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英语教学专家。我们希望,在审稿、编稿上向国际刊物靠拢;在作者、内容上加大海外比例,使刊物更凸显跨学科特点,更加名符其实。本刊力求形式多样,以满足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刊物是作者、编者、读者交流的平台。平等的交流,多向互动的交流,用心的交流,才能培育出好刊物。人培育刊物,刊物也培育人。作为读者和作者的桥梁,我们会尽力实现这种交流,致力于把《国际汉语》建设成国际汉语工作者精神和心灵交流的家园。  周小兵 2011年1月26日 发刊词………………………………………………………………………………………周小兵教学与习得解决汉字难学的对策………………………………………………………………………江 新关于“用不同的方法训练不同的语言技能”…………………………………………… 刘颂浩文化教学定位与教学内容取向……………………………………………………………李 泉语言习得与汉语课任务的设计……………………………………………………………温晓虹英语母语者的汉语结果补语习得研究……………………………………………………袁博平海外汉语教学笔谈汉字文化圈内的“汉语文化”教学………………………………………………………古川裕汉语教学在海外与在中国内地的区别……………………………………………………华卫民行为文化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史 昆国别教学资源新加坡汉语文化教材设计的沿革与反思………………………………………吴英成 罗庆铭近十年来泰国汉语教材的研发与采用概况………………………………………………谭国安汉语作为外语环境下的教材编写――以面向法国人的《汉语入门》为例……………吴勇毅教材研发课文内容的交际性和知识性问题…………………………………………………………吴中伟从《汉语乐园》的开发谈多媒体教材设计…………………………………………………张 健海外汉语文化辅助教材开发策略研究……………………………………………………张 英汉语文化教材出版现状与开发策略………………………………………………………郭 力教师发展汉语教师的素质和师资培养的针对性……………………………………………………陆俭明汉语课堂韩国高中汉语教学实例:《我喜欢打篮球》教案设计及实施………………………… 张竞楠怎样教语气助词“了”……………………………………………………………………徐韵如教学资源评介描写全球华语实态,突破语言规范观――《全球华语词典》述评……………………冯学峰中外合编汉语教材的新探索――《走遍中国》主编访谈………………………………苏丹洁调研报告汉语文化教材用户调查分析报告…………………………………………………徐霄鹰 王 蓓

国际汉语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是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创办的学术期刊,《国际汉语学报》是其姊妹刊。2000年正式创刊,旨在进一步加强同海内外华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海外华文教育, 以繁荣海外华文教育和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为宗旨,力求全面、系统、迅速地反映与海外华文教育有关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交流世界各地华文教学经验,及时提供新的学术动态;注重从各国或地区华文教育的实际出发,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华文教学中带有规律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 从2011年3月第1期(总第58期)起正式改版,《海外华文教育》面向世界华文教育,为广大海内外读者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华文教育的窗口,提供了一片理论探索和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国内对外汉语研究类杂志中影响较大,引用率和转载率均名列前茅。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张朋朋、刘乐宁、姚道中、吕必松等都曾在《海外华文教育》上发表文章。该刊现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稿件一率严格登记,内稿一率送交外审,坚决杜绝人情稿、关系稿。

(1)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年09月(2)周梦蝶诗歌中“雪”的物质想象研究,《台湾诗学学刊》,2010年10月(3)语言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台湾学生书局,2010年10月(4)现代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解释,《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9月(5)猫族隐喻与都市生态,《南国人文学刊》,2010年08月(6)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08月(7)语言认知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编写策略 《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3期(8) “法”的词缀功能与相关动词语义结构,香港大学《中西文化》,2009年11月(9)汉语句法的认知加工及其脑区机制,《阅江学刊》,2009年10月(10)大脑枕叶语言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与理论研究》,2008年12月(11)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8年10月(12) An event-related neuronimaging study of prepositions processing in Chinese: Is N280 a specific component for closed-class word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9月(13) 余光中诗歌的一种社会心理解读,《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8年09月(14) V法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中国语言学报》,2008年07月(15)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汉语学报》,2008年06月(16) 现代语法理论下的汉语被动句研究的走向,《理论月刊》,2008年03月(17) 非谓谓语句的空主语的句法语义特征,《语言科学》,2008年03月(18) The State of “Prepositions” in Moder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science Bulletin,2007年10月(19) 犁青诗歌诗意风格的心理语义分析,台湾大安出版社,2007年08月(20) 可靠的改良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月(21) “X了”的词化、虚化及其机制,《汉语学习》,2007年06月(22) 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中国康复》,2007年06月(23) 操汉语失语症患者动词配价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月(24) 痖弦诗歌的语义风格解析,《痖弦诗歌神性与魔性》,2007年05月(25) 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月(26) 解释学视野下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先秦两汉学术》(台湾),2007年03月(27)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语言文字学》,2007年02月(28) 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29) 中国语言学2005年研究概况,《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12月(30) 空主语的性质、分类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2006年11月(31)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32) On the Studies of the Cerebellum and Its Linguistic Func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06年07月(33) 清代江淮官话与《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韵母系统,《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10月(34) 《小脑与认知》述评,《当代语言学》,2005年10月(35) 试论“完了”的虚化过程,《语言科学》,2005年07月(36)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5年06月(37) 依人写史,开启后学,《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月(38) 神经语用学及其相关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01月(39) 论诗歌语言对普通语言的性质与意义之超越,《异端与开拓:中国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2月(40) 《中原音韵》研究述评,《汉语史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02年11月(41) 论诗歌语言的建构及其对语法意义的消解,《国文学报》(台湾),2002年11月(42) 民族对音比较法与汉语音韵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04月(43)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月(44) 论《史记》中“VP之NP”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纪实与浪漫——史记国际研讨会论文》,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03月(45) 《尔雅》与汉语语源学研究方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月(46) 论《尔雅》的语源训释条例及其方法论价值,《语言研究》,2001年12月(47)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辞书研究》,2001年12月(48) 20世纪大陆《中原音韵》研究的历史回顾,《汉字文化》,2001年09月(49)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分期,《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50)国语运动与汉语语音研究,文史杂志,2000年08月(51) 1870: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期论说,《外语学刊》,1999年09月(52)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体例与性质,《辞书研究》,1999年02月(53)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反切特点,《中国学研究》,1998年10月(54) “什么”语源的方言补正,《中国语文》,1998年06月(55)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史地位,《古汉语研究》,1998年06月(56)词库与句法关系的新视野——平行构架理论的词汇及语义倾向性分析,(同高明乐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57) 隐喻的终极——论诗歌文本的“彼岸”想象,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8) 隐地诗歌的“时间词”隐喻,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9) 萧萧诗歌的“白色”想像,《简约书写与空白美学》,台湾万卷楼出版公司,2011年04月(60) 身世同构及其文化隐喻,《中语中文学》(韩国)总第48期,2011年04月(61)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1期(62) 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63) 从言意之辨到语义解构——对钱钟书“字名论”的阐释,《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2年05月(64) 汉语“V双+N单”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2012年04月 (65) 汉语“V上/下”动趋构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范畴化,《槿山安秉均荣休纪念文集》韩国首尔,2012年01月(66) “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古汉语研究》,2011年11月(67) On the Infinitive Structure in Chinese from the Noun Small Clause,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68)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上海方言的音类与词类(译文),《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6月(69)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与汉字特征述论(译文),《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06月 (70)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syntactic property of preposition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二语习得中介词的词类属性及其认知机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ASLAR,NEW YORK),2012年06月(71)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构建,《阅读白灵》,台湾秀葳出版公司,2012年06月(72)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日期】2012-11-26 (73)语言艺术学科构建的历史观照——《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述评 方环海; 张洁琳; 林馨 国际汉语学报 2013-01-31   (74) 西方汉学中汉语词类研究的特征意识,《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3年09月   (75) 认知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06月 (76) The Nature,Distribution and Relevant Questions on Null Subject in Chinese,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6月 (77) 中国语言艺术学科的历史观照,《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月 (78) 17-18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东亚人文学》(韩国),2013年01月

国际汉语学报投稿邮箱地址写哪里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的,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

来稿应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全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用“基金项目”标识,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博十学位论文、硕十学位论文等,也请在文稿背页末注明。另外,如果该论文“入选×××文报告会”、“荣获×××论文奖”等,请附证书复印件一份,并在文稿首页末注明。来稿应有题名、摘要、关键词,并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献(需包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200字左右为宜。作者来稿应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3-8个关键词,所选词应该是该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文稿要求采用“打印稿”,并有作者中英文署名,次序按贡献大小排列,标明工作单位全称及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并请附第一作者简历(姓名、山生年、籍贯、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电话、电子邮箱)。作者的署名排序在投稿时确定,之后不得另行更动。文稿中的外文字母、数码、符号,要求工整、清晰,对容易混淆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应标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属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区别要明显。量和单位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PH及特殊符号例外),量的单位一律采用正体。文稿插图要求图面整洁,线条均匀。表格必须采用三(横)线装,凡照片要用清晰的黑白照片,并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照片、表格要有相应的中文标注。6.来稿所用引文及资料,请核实准确,在内文注明出处(要求一般在3条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应是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列入,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无误。文献标引序号请按文中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注意在引用处标上对应的序号:凡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

国际汉语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

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书写格式如下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电子版)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国家标准涉及的文献种类较多,且采用专业用语进行描述,不易理解和掌握。本文根据论文写作及提交时的具体需要拟定,供大家参考。A连续出版物[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1] 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B专著[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 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C会议论文集[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F报告[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G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H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I报纸文章[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J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1 来稿在标题后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 、所在省市、邮政编码。文章末尾注明详细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2 文章须有关键词3-5个,内容摘要300字以内。3 文章的标题、作者的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要求译成英文放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4 作者简介放在文章的第一页下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5 请作者提供打印文稿,并附寄电子文稿(电子邮件)。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至三个月未接到采用通知,可另行处理。

有的时候得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来写!

国际汉语教学学报投稿邮箱

(1)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年09月(2)周梦蝶诗歌中“雪”的物质想象研究,《台湾诗学学刊》,2010年10月(3)语言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台湾学生书局,2010年10月(4)现代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解释,《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9月(5)猫族隐喻与都市生态,《南国人文学刊》,2010年08月(6)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08月(7)语言认知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编写策略 《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3期(8) “法”的词缀功能与相关动词语义结构,香港大学《中西文化》,2009年11月(9)汉语句法的认知加工及其脑区机制,《阅江学刊》,2009年10月(10)大脑枕叶语言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与理论研究》,2008年12月(11)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8年10月(12) An event-related neuronimaging study of prepositions processing in Chinese: Is N280 a specific component for closed-class word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9月(13) 余光中诗歌的一种社会心理解读,《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8年09月(14) V法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中国语言学报》,2008年07月(15)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汉语学报》,2008年06月(16) 现代语法理论下的汉语被动句研究的走向,《理论月刊》,2008年03月(17) 非谓谓语句的空主语的句法语义特征,《语言科学》,2008年03月(18) The State of “Prepositions” in Moder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science Bulletin,2007年10月(19) 犁青诗歌诗意风格的心理语义分析,台湾大安出版社,2007年08月(20) 可靠的改良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月(21) “X了”的词化、虚化及其机制,《汉语学习》,2007年06月(22) 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中国康复》,2007年06月(23) 操汉语失语症患者动词配价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月(24) 痖弦诗歌的语义风格解析,《痖弦诗歌神性与魔性》,2007年05月(25) 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月(26) 解释学视野下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先秦两汉学术》(台湾),2007年03月(27)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语言文字学》,2007年02月(28) 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29) 中国语言学2005年研究概况,《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12月(30) 空主语的性质、分类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2006年11月(31)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32) On the Studies of the Cerebellum and Its Linguistic Func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06年07月(33) 清代江淮官话与《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韵母系统,《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10月(34) 《小脑与认知》述评,《当代语言学》,2005年10月(35) 试论“完了”的虚化过程,《语言科学》,2005年07月(36)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5年06月(37) 依人写史,开启后学,《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月(38) 神经语用学及其相关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01月(39) 论诗歌语言对普通语言的性质与意义之超越,《异端与开拓:中国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2月(40) 《中原音韵》研究述评,《汉语史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02年11月(41) 论诗歌语言的建构及其对语法意义的消解,《国文学报》(台湾),2002年11月(42) 民族对音比较法与汉语音韵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04月(43)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月(44) 论《史记》中“VP之NP”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纪实与浪漫——史记国际研讨会论文》,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03月(45) 《尔雅》与汉语语源学研究方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月(46) 论《尔雅》的语源训释条例及其方法论价值,《语言研究》,2001年12月(47)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辞书研究》,2001年12月(48) 20世纪大陆《中原音韵》研究的历史回顾,《汉字文化》,2001年09月(49)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分期,《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50)国语运动与汉语语音研究,文史杂志,2000年08月(51) 1870: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期论说,《外语学刊》,1999年09月(52)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体例与性质,《辞书研究》,1999年02月(53)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反切特点,《中国学研究》,1998年10月(54) “什么”语源的方言补正,《中国语文》,1998年06月(55)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史地位,《古汉语研究》,1998年06月(56)词库与句法关系的新视野——平行构架理论的词汇及语义倾向性分析,(同高明乐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57) 隐喻的终极——论诗歌文本的“彼岸”想象,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8) 隐地诗歌的“时间词”隐喻,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9) 萧萧诗歌的“白色”想像,《简约书写与空白美学》,台湾万卷楼出版公司,2011年04月(60) 身世同构及其文化隐喻,《中语中文学》(韩国)总第48期,2011年04月(61)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1期(62) 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63) 从言意之辨到语义解构——对钱钟书“字名论”的阐释,《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2年05月(64) 汉语“V双+N单”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2012年04月 (65) 汉语“V上/下”动趋构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范畴化,《槿山安秉均荣休纪念文集》韩国首尔,2012年01月(66) “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古汉语研究》,2011年11月(67) On the Infinitive Structure in Chinese from the Noun Small Clause,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68)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上海方言的音类与词类(译文),《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6月(69)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与汉字特征述论(译文),《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06月 (70)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syntactic property of preposition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二语习得中介词的词类属性及其认知机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ASLAR,NEW YORK),2012年06月(71)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构建,《阅读白灵》,台湾秀葳出版公司,2012年06月(72)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日期】2012-11-26 (73)语言艺术学科构建的历史观照——《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述评 方环海; 张洁琳; 林馨 国际汉语学报 2013-01-31   (74) 西方汉学中汉语词类研究的特征意识,《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3年09月   (75) 认知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06月 (76) The Nature,Distribution and Relevant Questions on Null Subject in Chinese,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6月 (77) 中国语言艺术学科的历史观照,《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月 (78) 17-18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东亚人文学》(韩国),2013年01月

教老外学中文是要有资质的。就是要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要去专业的对外汉语机构学习培训。然后考试认证。儒森汉语(Mandarin Garden)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和境外就业派遣基地,同时也是上海及中国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老外中文培训机构之一。儒森教育,是目前中国地区专注致力于创造全球连锁的国际中文培训、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播、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精英教师境内外输出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旗下拥有“儒森汉语”、“Mandarin Garden”、“儒森科技”、“儒鸿书院”和“儒森国际汉语教师海外派遣”等品牌和子公司。儒森汉语(Mandarin Garden),是儒森教育集团旗下中文培训品牌。从品牌创立以来,儒森汉语已走过15载,拥有15年国际中文授课经验,是上海及中国地区极具规模的专业国际中文授课机构。儒森汉语已累积为全球数百家世界著名外资企业和世界500强公司员工、高管及其家属提供了中文课程培训。在读外资企业和外国学员累计有60000多名。曾多次被 “That’s Shanghai、City Weekend、ICS上海英文频道、纪实频道、NEWS、China Daily”等国内外媒体报道和高度评价。儒森汉语专为在全球有中国语言和文化学习需求,或对汉语有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海外公司、移居家庭及个人提供专业的国际汉语学习课程、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和全程的教学质量控管服务。在过去的15年里,世界各地6万多名学生在儒森注册了中文课程。儒森旨在为世界各国各地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一线汉语教师提供分享和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促进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全球交流与合作,促进一线国际汉语教师优秀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加强世界各地一线汉语教学工作者与研究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增进和发展各级各类汉语教学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