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论文

发布时间: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论文

上海交大查询结果,截止目前15年4月,非EI收录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1-7775]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2010年)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2011年)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401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提示:《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534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第58位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第44位主题分类:Chemistry:GeneralandOthersEngineering:GeneralandOthersLifeSciences:GeneralandOthers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Physics:GeneralandOthers

国家没有这样的规定吧,可能是单位有这样的规定,只是评审职称的时候用到

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编辑部设文科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和办公室。现有人员 10 名。  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国家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两种学术期刊。《南开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 1955 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文科学报之一。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突出学术理论特色,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术文章。注重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鼓励创新,支持争鸣。 本刊为双月刊,大开本,每期 140 页,逢单月 20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陈洪。《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创刊于 1955 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理科学报之一。发表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及各新兴交叉学科在内的科研论文并及时报道我校各自然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的学术信息。本刊为双月刊,大开本,每期 112 页,每双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程津培

有英文文章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刊名: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ankaiensis主办: 南开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天津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0465-7942CN: 12-1105/N邮发代号: 6-17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了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脱除中药中重金属的仿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 1-12,35万元,负责人;2、天津市科委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环保型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10-9,45万元,负责人(共同);3、天津市教委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烷基糖苷(APG)合成工艺及产品的开发研究 4-3,5万元,负责人;4、天津市教委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4-12,5万元,负责人;5、企业横向课题:用发酵法生产十三碳二元酸工艺废水的处理及中试放大,9-9,6万元,负责人;6、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仿生分离技术在脱除中药内重金属的应用研究(12JCYBJC13700),4-3,10万元,第二 孙波,米镇涛,邵仕香,欧阳杰,安钢.微波法合成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石油化工,2004,33(12):1168-1172(Ei:05038797929)孙波,米镇涛,魏荣宝,安钢.聚天门冬氨酸合成过程中的水解反应.应用化学,2003,20(7):651-654孙波,魏荣宝,安钢,米镇涛.类蛋白质水处理剂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研究.南开大学学报,2002,(2):90-96田惠芸,孙波*,王萍,刘连遵 仿骨盐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在脱除重金属方面的应用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1,27(2):76-81贺昌荣,孙波*,田惠芸,刘连遵,裘国俊.Mg-Al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对Aldol缩合反应的研究.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1, 27(2):82-88牛力华,毕成良,吴新世, 安钢, 孙波*.植物根部对铅的富集及其固铅作用的研究.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2,28(2):32-38孙波, 安钢, 王宁惠,崔朝霞, 陈占海 十二烷基糖苷脱醇方法的研究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6 (4):58-62孙波, 安钢, 何家骐,郑红, 李建华, 付洁, 周亚楠 辛烷基葡糖苷的合成研究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6 (1):78-82孙波, 何家骐, 安钢 N - 烷基三嗪酮甲基淀粉的合成及其絮凝作用的研究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16 (2):14-17孙波, 安钢, 何家骐,时卉娟,彭广荣 直接苷化法合成烷基糖苷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15 (1):85-88安钢,孙波,张晗,巩占鹏,侯立洁,孔淑颍 修复植物生物解吸脱除重金属实验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7):1345-1350吴新世,孙波,王菁,师慈 一种新型高聚物生物可降解性评价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2(4):13-17,23吴新世, 孙波, 王菁, 师慈, 刁虎欣 一种新型水溶性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评价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25(1):84-88安钢,孙波,安以弘,钱美华,许庆 振动筛板鼓泡塔中NaCO3-CO2-H2O体系的反应速率过程工程学报,2010,10(4):696-700安钢,孙波,安以弘,张艳,陈健康 不同类型鼓泡塔气液并流时液相轴向扩散系数 过程工程学报,2010,10(6);1048-1053安钢,孙波,魏荣宝,董迎 聚天门冬氨酸阻垢作用的研究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 18(3):34-36安钢,孙波,陆丽丽,赵金龙.气液在高H/D比搅拌式鼓泡塔中气含率及压降的研究.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3, 19(1):103-106安钢,孙波,王宁惠,肖如亭,邱文江 三相振动筛板鼓泡塔中气含率的研究.化学工业与工程,1999,16(3):146-150安钢,孙波,何家骐等 脱醇方法及醇含量对表面张力影响的研究 天津化工,1999,(1)1-3吴新世, 刘连遵, 孙波, 王菁, 师慈 3组瓶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的生物降解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58-61 1、孙波,牛力华,安钢,吴新世.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铬的方法2、孙波,牛力华,吴新世,安钢.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镉的方法3、孙波,牛力华,张立兵,安钢,吴新世.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砷的方法4、孙波,王博威,方叶明,安钢.发明专利:一种仿生材料的制备方法5、孙波,高志国,沈润,刘保芬,李建铁.发明专利:一种生产2-亚烷基环戊酮的方法6、孙波,高志国,沈润,贺昌荣.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生产2-亚烷基脂环酮的方法7、孙波,安钢,吴新世,米镇涛.发明专利:制备巯基聚天冬氨酸与壳聚糖共聚物的方法与用途8、孙波,米镇涛,安钢,吴新世.发明专利:制备聚天冬氨酸与壳聚糖共聚物的方法9、孙波,方叶明,王博威,孙永跃,吴新世,安钢.发明专利:制备聚天冬氨酸或其衍生物、壳聚糖和钙磷化合物的复合材料的方法10、沈润,孙波,张得光,刘玉喜.发明专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工艺的废水深度处理方法11、孙波,安钢,欧阳杰,米镇涛.发明专利:水介质法制备聚天门冬氨酸重金属吸附树脂的方法12、孙波,王正阳,张春雪,吴新世.发明专利:一种采用仿生催化体系生产2-亚烷基脂环酮的方法13、孙波,张立兵,牛力华,安钢,吴新世.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汞的方法14、孙波,杜倩,安钢,吴新世,张春雪.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铜的方法15、孙波,杜倩,安钢,吴新世.发明专利:一种脱除水溶液中微量锰的方法

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编辑部设文科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和办公室。现有人员 10 名。  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国家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两种学术期刊。《南开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 1955 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文科学报之一。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突出学术理论特色,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术文章。注重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鼓励创新,支持争鸣。 本刊为双月刊,大开本,每期 140 页,逢单月 20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陈洪。《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创刊于 1955 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理科学报之一。发表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及各新兴交叉学科在内的科研论文并及时报道我校各自然科学研究与教学机构的学术信息。本刊为双月刊,大开本,每期 112 页,每双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编:程津培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数据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是新中国创刊较早的高校理科学报之一。《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突出学术理论特色,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章,注意反映自然科学研究各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鼓励创新,支持争鸣。该刊文章关注理论与事实相结合,摘转率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所发文章分获国家和省部级多种奖励。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本刊连续被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本刊还被多种数据库作为入编和索引刊物。在天津市历次期刊划级评优中,本刊连续获得一级期刊和优秀期刊。《南开大学学报》以促进自然科学学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己任,力求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发表成果的重要园地。为了保持刊物的水平和特色,本刊对来稿坚持实行学科专家匿名评审的审稿制度。所刊文章力求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坚决摒弃平庸之作。本刊将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努力做广大自然科学研究者和各界读者的忠实朋友。

上海交大查询结果,截止目前15年4月,非EI收录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1-7775]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2010年)本刊收录在:EiCompendex(2011年)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CSCD扩展库(E)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401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提示:《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534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第58位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第44位主题分类:Chemistry:GeneralandOthersEngineering:GeneralandOthersLifeSciences:GeneralandOthers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Physics:GeneralandOthers

南京财经大学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学校科研机构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研究机构在资源整合、学科支撑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平台功能,增强该校学术竞争力,扩大对外影响力,参与国内外科学研究的合作,根据有关规定和该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校级重点研究机构等学校各级各类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第二章 科研机构的类型第三条 学校研究机构分为校级独立、校院合署、学院所属三种类型。经批准同意设立的以上三种研究机构均应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第四条 校级独立研究机构是指经学校批准设立的有一定行政级别、有固定办公场所、固定管理岗位及人员编制、有单独运行经费预算的研究机构。第五条 校院合署研究机构是指不设行政级别的实体性或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包括以下几种具体形式:A由政府承担规划和组织学术研究的权威部门通过竞争性评审设立并依托该校建立的重点研究机构或基地(有实体建制要求的除外);B由部省市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并授权委托该校建立的研究机构;C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研究机构;D与国外学术及有关机构共同建立的合署研究机构;E为筹备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而建立的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以上研究机构的行政和业务管理主要依托所在院(系、部、中心)。第六条 学院所属研究机构是指经学校批准设立的无固定编制、经费和办公场所等条件的研究机构,其行政和业务管理依托所在院系。第三章 科研机构的设置第七条 研究机构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一)有利于学校和院系学术科研工作的开展,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有利于强化和有效支撑现有学科的建设,并利于拓展学科发展的空间。(三)有利于凝聚和充分发挥校内外人力资源优势,为引进和稳定人才提供发展平台。第八条 研究机构设置的要求:(一)符合学校总体办学方向和学科发展要求。(二)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三)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对集中的研究力量。(四)有较充分的经费和任务来源保障,以及必要的研究基础和条件。(五)有规范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六)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合理布局,分类设置。(七)不支持以同批人员或者在同一学科方向上建立多个科研机构。(八)机构内研究人员一般不得少于3人。第九条 研究机构的设置须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学校鼓励院系积极筹划组织建立高水平的、或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和实施应用开发的研究机构。第十条 除符合上述研究机构设置原则及要求外,各类研究机构的建立还应具备如下相应条件:(一)校级独立研究机构设置条件学校根据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以及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要而设立的研究机构;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设立重点研究机构时有明确的实体建制要求。此类研究机构的名称可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字样,或可根据主管审批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二)校院合署研究机构设置条件 由政府承担规划和组织学术研究的权威部门通过竞争性评审设立并依托该校建立的重点研究机构或基地(1)符合政府职能部门规定的申请条件和要求。(2)能发挥该校学科优势特点,并对学校其他学科发展有明显辐射效应。此类科研机构的对外申请须经学校同意后申报。在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件后,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后设立,同时作为校内重点扶持的研究机构。其名称依照主管部门的认定执行。 由部省市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并授权委托该校建立的研究机构(1)批准部门有明确委托或支持的正式文件。(2)批准授权部门有切实有效的投入,如研究经费、委托项目或倾斜性政策等。此类研究机构的名称按政府部门的批件确定。 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研究机构合作方每年投入科研经费不低于20万元,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前期合作效果显著,对该校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有明显促进作用。(2)合作方是国内外行业有影响的单位,通过合作对提升学校学科水平、科研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有显著作用。(3)合作领域是学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同时合作方还可为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提供另外的实质性资助和支持。此类科研机构的名称若需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字样,须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 与国外学术及有关机构共同建立的合署研究机构(1)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合作计划和相应的经费来源。(2)合作院系须提供材料说明对方在相关研究领域确实具备较高研究水平和较大国际影响力。此类研究机构的设立须经国际交流处和科研处联合审核,由外事、科研分管校长同意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并在名称中可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字样。 为筹备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而建立的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基本符合政府部门规定的各项筹建条件和要求。筹建期内研究机构的名称中可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字样。(三)学院所属研究机构设置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符合一个学科即硕士点准许申请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为三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二个)的要求;负责人必须是第一、第二、第三学科带头人;研究机构名称突出学科重点和学科特色。负责人为新引进或受聘人才,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和广泛学术资源,能为推进和整合现有学科团队力量、带动青年教师融入学科团队并形成稳定研究方向有积极促进作用,梯队建设和学科支撑的优势明显。研究机构有明显的指向为地方服务、行业服务的特色,且研究经费来源持续稳定,每年科研到账经费不少于20万元。此研究机构的名称若需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字样,须由分管校长同意并经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未经分管校长同意及校长办公会议批准的,其名称中一律不得直接冠以“南京财经大学”字样。第十一条 校院合署及学院所属研究机构的申请程序:在确认符合研究机构设置原则、要求以及相应类别所要求的设置条件的情况下,可由院系向科研处提出申请,经审核达到有关规定的,科研处可向学校提出建议,同意后进入审批程序。第四章 科研机构的考核第十二条 学校各类研究机构每三年考核一次,与校内岗位津贴考核周期同步。(一)校级独立科研机构的考核完成以下职责任务:有较充分的任务来源和相应的经费保障,完成拟定的科学研究或成果应用、成果转化以及社会服务等任务。管理制度建设配套且运行良好。能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学科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整体工作,及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三年科研工作量总积分超过现有专职岗位人员(含科研流动岗)规定总积分的2倍。考核未达要求的,限期一年整改。逾期仍不能完成任务或达不到设置条件的,学校将给予缩减运行经费、降格或撤销处理。(二)校院合署科研机构的考核完成以下职责任务: 完成设立委托部门或合作双方规定的建设要求和任务;或完成筹建期内规定的各项筹建条件和要求。完成设置条件的各项要求和指标。有较充分的任务来源和相应的经费保障。管理制度建设配套且运行良好。能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和院系学科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整体工作,及时完成学校和合署院(系、部、中心)安排的相关工作任务。考核未达要求的,限期一年整改。逾期仍不能完成任务或达不到设置条件的,学校将视运行情况给予撤销等处理。(三)学院所属科研机构的考核完成以下职责任务:完成申请条件规定的各项要求和任务。有相应的任务来源和经费保障。能够以研究机构的名义正常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且运行情况良好。能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和院系学科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整体工作,及时完成学校和所属院(系、部)安排的相关工作任务。考核未达以上要求的,根据评估结果,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撤销处理。第五章 科研机构的日常管理第十三条 研究机构实行院长(所长、主任)负责制,院长(所长、主任)负责制定机构的管理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第十四条 校级独立研究机构和校院合署研究机构的日常业务管理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同时接受科研处指导;学院所属研究机构的日常事务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均由所在院(系、部)按学校有关规定负责管理。第十五条 研究机构科研经费的使用按学校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执行。第十六条 研究机构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规定,未经学校批准不得擅自刻公章、设立账号。第十七条 科研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无权直接对外签订负有法律责任的合同,但可独立开展学术交流,争取各级各类项目或进行项目洽谈活动。第十八条 校级独立研究机构和校院合署研究机构每年年终均应向科研处提交年度总结报告;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在每年年终由所在院系负责检查并统一将年度总结报送科研处。科研处负责对研究机构完成职责任务的总体情况进行备案。第十九条 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造成损失和恶劣影响,或由于自身管理不善致使机构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而无法正常维持的,学校有权随时进行撤销,对由此造成的后果和责任,由机构负责人承担。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该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多出人才,多出高水平、高效益的科研精品,进一步提高该校科研整体水平,在省内外争创该校名牌,更好地为江苏经济建设服务,提高该校在学术界的声誉,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科研奖励种类为:配套奖、重要刊物论文奖、学术专著出版资助、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第三条 配套奖:凡该校在编人员获国家级以及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的第一获奖者,给予其成果奖金两倍的配套奖金;获省科技进步奖、省哲社、南京市自然科学及哲社奖、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的第一获奖者,给予其成果奖金等额的配套金额。该校在编人员与外单位合作项目获得上述两个级别的科研成果奖,按该校在编人员参加此项获奖项目排列最前的名次计奖。获得国家级以及教育部优秀成果科研成果奖的排名第二、三、四、五者,分别给予成果奖金总额的40%、30%、20%、10%配套奖金;获省科技进步奖、省哲社奖、南京市自然科学及哲社奖、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排名第二、三者,分别给予其成果奖金总额的40%、30%学校奖金。配套奖金中直接用于个人分配的最高不超过5万元;其余为配套专项科研经费,按科研管理办法管理。第四条 重要刊物论文奖:凡在学校所列给予重奖的刊物上发表,给予相应的奖励(见附件)。第五条 该校在编教学科研人员撰写学术专著,可由第一作者凭书稿和申请表向科研处申请出版资助。经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视著作的学术价值和出版需要,报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在当年或下一年度经费中给予1万元(特殊情况不超过2万元)的资助。获得资助的书稿,必须在专著内衬上注明“本书由南京财经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字样。第六条 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每两年评一次,评奖办法另行制订。第七条 配套奖、重奖刊物论文奖,可随时申报、审核发奖;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按“南京财经大学校级优秀科研成果评审办法”执行。第八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试行,原有科研奖励办法(南经院科字[2001]第93号)终止。第九条 本办法由科研处负责解释。附一:南京财经大学科研奖励期刊目录(2005版)一、说明1.除特别奖励刊物(每篇10万元)外,奖励论文刊物共分为三类,即一类刊物(奖励1万元/篇)、二类刊物(奖励3000元/篇)、三类刊物(奖励1000元/篇)。2.确立奖励论文刊物的原则:(1)一类刊物按一级学科确定,每个学科1种;二类刊物原则上按二级学科确定,每个二级学科原则上1种(经济管理类适当增加);(2)重视奖励刊物的学术性;考虑该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在鼓励学校已有硕士点的基础上,对校重点学科适当支持;鼓励新建学科发展,适当考虑学科专业面。3.确立奖励论文刊物的依据: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扩展库目录”(CSCD-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遴选的重要学术期刊、江苏省社科规划办公室确定的“各学科权威期刊目录”、参照国内若干大学的奖励刊物目录。4.所有奖励论文均要求:以该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第一作者,3000字以上。5.奖励刊物目录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以往文件中与此不符的,以本目录为准。二、奖励论文期刊目录(一)特别奖励刊物Science, Nature(二)一类刊物人文社会科学类: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自然科学类:SCI-CDE(科学引文索引光盘版)收录论文、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全文)、数学学报、化学学报、物理学报、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三)二类刊物人文社会科学类:WOSP-ISSH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收录论文、新华文摘(全文)、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求是、国外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季刊(北大)、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财贸经济、统计研究、战略与管理、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科学学报、科研管理、经济管理、会计研究、金融研究、财政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中国法学、中外法学、中国人口科学、文学遗产、中国语文、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文艺研究、世界美术、美术、史学理论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体育科学、心理学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自然科学类:EI Compendex[1]光盘版收录论文、SCI-E收录论文[2]、WOSP-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收录论文、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物理学进展、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理化检验、微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食品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中国粮油学报、机械工程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软件学报、建筑学报(四)三类刊物人文社会科学类:最新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除已列为一、二类刊物外)、经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内参)、光明日报(内参)、求是(内参)、产业经济研究、管理评论、中国广告、装饰、市场营销导刊自然科学类:(1)EI Page One收录论文[3](2)以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3)以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的部分学科[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4)专业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科学进展、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运筹学学报、控制与决策、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进展、计算数学、高校应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应用概率统计、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应用化学、大学物理、色谱、营养学报、中国油脂、食品工业科技、粮食储藏、粮食与饲料工业、中国食品学报、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轻工机械、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收录论文由权威检索机构检索为准,下同。[1] EI Compendex:即计算机化工程索引,为全记录式。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标引主题词和分类号等,并进行深加工;有无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Compendex数据库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可在EI Compendex CD-ROM即光盘版中查询收录情况〕。[2] SCI-E(SCI Expanded-SCI的扩展库,即Web版)中被选择收录的论文。[3] EI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中被收录的Page One题录数据(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有的Page One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Compendex)。[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仅限计算机学科;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仅限食品科学学科;江南大学学报限食品科学及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学科。附二:关于“科研奖励期刊目录”(2005版)实行的补充说明该校各院、系、部、所:该校“科研奖励期刊目录”(2005版)已实行一年多,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奖励期刊停办、更名和栏目设置差异较大或改版等情况。为了完善学校科研奖励和考核制度,现对该目录的实行做以下补充说明:1.原一类刊物《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现已在香港停刊,后改在内地采取“以书代刊”形式,不定期出版。因其公开发行的刊号已取消,故在该书中所发文章不再享受原刊物规定的奖励。另外,原二类刊物《战略与管理》现已停刊,故将其从二类刊物中删除。其他有如以上两类情况者也同样不在享受论文奖励。2.原二类刊物《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现已更名为《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更名后的该刊物仍为二类奖励期刊;原三类刊物《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现已更名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更名后的该刊物仍为三类奖励期刊。3.在一类刊物《管理世界》“短论”栏目中所发表的文章,2006年暂按二类刊物奖励,2007年开始按三类刊物奖励。4.原二类刊物《经济管理》自改为半月刊后,每月出两个版本:《经济管理》新管理(双号刊)和《经济管理》培训版(单号刊),两个版本差异较大。《经济管理》新管理(双号刊)为CSSCI选用版本,而《经济管理》培训版(单号刊)不在CSSCI选用版本范围之内。因此,在《经济管理》培训版(单号刊)所发文章不享受论文奖励。5.所有在杂志“书评”和“短论”(《管理世界》除外)栏目中发表的文章不享受论文奖励。6.同一作者一个年度内在同一期刊发表的论文,年奖励篇数不超过2篇。

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中文的用中国知网。2、主要查找办法:(1)、JCR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发布,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扩展资料: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3、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4、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5、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6、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7、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论文

-jL49VsD3uzduZpLvrSoYyLYyYOTv2yZlb-KoIxlOshiVCQnqZBfX0sB4o4PfOyj3n8Vqc17djshpK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应该是核心期刊,所以在上面发表的论文是国家承认了能够从知网上查到的。

理论上算是核心期刊,所学知识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但是已经竭尽全力去回答,希望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你可以参照中国知网()里面分的很详细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不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由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组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