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自然杂志订阅官网

发布时间:

自然杂志订阅官网

我通过在网上搜了这么久的经历来告诉你,国内根本就没有正宗的卖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的。简单来说三种方法1:通过海外代购,或者你海外的亲朋好友给你邮过来,但这样的花费很大。2: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官网上进行订阅,同时你还可以在中国官网上进行投稿。注册成为通信会员等。 3: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等,可以在你学校里看到《自然》和《科学》或者是去省,国家图书馆去看。以上两点可以说是经验之谈了,除了以上三点外,你没有别的办法看到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

订阅自然和科学杂志可以去杂志铺,上面的杂志种类多;希望能有帮助

给你哈哈

在nature的官网上有专门订阅的地方的(找到subscribe点进去就好了)。最近我们后台经常有朋友想订购《Science》、《Nature》等杂志,为了满足各位的需求,我们平台推出了《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等杂志供各位选购。定价如下:套餐一:单一杂志订购《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选择任意一本杂志2017年订购原价格:119RMB。现圣诞价格:85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套餐二:任意两种杂志订购《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选择任意两本杂志2017年订购价格:169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内容可任选两种)。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套餐三:全部五种杂志订购《Science》。《Nature》、《TIME》、《Discover》、《BusinessReview》:全部五本杂志2017年订购价格:299RMB。送2016、2015全年杂志内容(内容可任选三种)。发货方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套餐四:《2016年度生命科学互联网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白皮书》+任意本杂志订购套餐原价格1280RMB,圣诞价格860RMB。发货方式:《2016年度生命科学互联网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白皮书》为纸质杂志,统一顺丰发货,拍下请留地址,其他人一两种杂志发货形式:PDF文件发货。购买请留言告诉我们您需要的杂志种类,购买请留下您的邮箱,邮箱一定要确认无误。

大自然杂志订阅官网

订阅自然和科学杂志可以去杂志铺,上面的杂志种类多;希望能有帮助

可以上中国邮政商务网看一下的杂志订阅业务,根据每年的期刊发行情况发出订阅年报,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个年表,因为《自然》这种杂志是肯定有的。关键是看一下邮发代号。然后去当地邮局根据这个邮发代号订阅,作为国外期刊会根据所在的城市的级别、交通状况有不同的发送时间。如果生活的地区交通不便的话会比较慢,要是北京上海之类的就很准时的送达。 同时有两个建议: 如果不是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只希望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动态建议订阅由法国爱克西里奥集团授权,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的,有着欧洲科学人文第一品牌的《新发现》,邮发代号为CN31-1963/Z 如果是以为自然科学研究者,但是不是一位收藏家,同时对电子书不反感,建议直接下载电子版,其实电子版要比纸版的更快捷,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下页即为电驴下载资源的《自然》杂志。及时更新。扩展资料:1、2013年起,《自然杂志》正式改版,采用图文混排、全彩印刷,并且聘请专业美编进行装帧设计。2、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扩大杂志影响力,2013年起《自然杂志》在APPstore上同步出版。  从2005第1期至2013年第3期,《自然杂志》共出版51期杂志,其中两院院士署名文章已达122篇。3、《自然杂志》被中国科技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2008、2011)等收录。4、在2002年,《科学》杂志撤销了8篇由德国物理学家Jan Hendrik Schön发表的论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数据由作者捏造。 一篇发表于2002年的关于药物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DMA)的神经学毒性的论文引发了一些争议,该文于2003年被撤销。5、2006年,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论文被首尔国立大学查出明显造假。6、由《科学》杂志社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发现虽然这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然而杂志社却对其中的蓄意造假无能为力。因此委员会建议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更严格地被审查。 7、《科学》杂志也表明《自然》杂志有可能采用这之后相同的论文审标准。 肯尼迪为《科学》杂志的审查系统作辩护,指出严格应对造假只能是“为了揪出偶然的作弊者而对众多科学分支采取不计成本而又冒犯性的审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杂志百度百科--自然杂志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用内网登陆学校的图书馆,在数据库中就能查到。以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查找Nature为例。1、打开中山大学图书馆,下拉到最下面选择数据库。2、在数据库中按字母N检索,就能看到Nature,单击就能看到。另外推荐有两种办法:1、通过海外代购,或者你海外的亲朋好友给你邮过来,但这样的花费很大。2、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官网上进行订阅,同时你还可以在中国官网上进行投稿。(官网:《science》 《Nature》)《Nature》简介《Nature》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即科学论文具较高的新闻性和广泛的读者群。论文不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学贡献”,还必须“令交叉学科的读者感兴趣”。它包括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评论;研究类期刊,以发表原创性研究报告为主;临床医学类期刊,对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做出权威性解释,并促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science》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大自然》2012年是双月刊,也就是两zhidao个月一期国外期刊,个人订阅实体版本比较困难。如果国内登的内上他们的网站的话,nature,science都有online版本,用国际信用卡可以订阅。另外国内容很多大学的图书馆也有借阅。“生物进化”这种国内期刊应该邮局就可以订。

大自然杂志官网订阅

可以上中国邮政商务网看一下的杂志订阅业务,根据每年的期刊发行情况发出订阅年报,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个年表,因为《自然》这种杂志是肯定有的。关键是看一下邮发代号。然后去当地邮局根据这个邮发代号订阅,作为国外期刊会根据所在的城市的级别、交通状况有不同的发送时间。如果生活的地区交通不便的话会比较慢,要是北京上海之类的就很准时的送达。 同时有两个建议: 如果不是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只希望了解最新的自然科学动态建议订阅由法国爱克西里奥集团授权,上海文艺出版社翻译的,有着欧洲科学人文第一品牌的《新发现》,邮发代号为CN31-1963/Z 如果是以为自然科学研究者,但是不是一位收藏家,同时对电子书不反感,建议直接下载电子版,其实电子版要比纸版的更快捷,还有很多方便之处。下页即为电驴下载资源的《自然》杂志。及时更新。扩展资料:1、2013年起,《自然杂志》正式改版,采用图文混排、全彩印刷,并且聘请专业美编进行装帧设计。2、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扩大杂志影响力,2013年起《自然杂志》在APPstore上同步出版。  从2005第1期至2013年第3期,《自然杂志》共出版51期杂志,其中两院院士署名文章已达122篇。3、《自然杂志》被中国科技论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1996、2000、2004、2008、2011)等收录。4、在2002年,《科学》杂志撤销了8篇由德国物理学家Jan Hendrik Schön发表的论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数据由作者捏造。 一篇发表于2002年的关于药物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MDMA)的神经学毒性的论文引发了一些争议,该文于2003年被撤销。5、2006年,韩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论文被首尔国立大学查出明显造假。6、由《科学》杂志社成立的调查委员会发现虽然这篇论文按照正常的步骤审查,然而杂志社却对其中的蓄意造假无能为力。因此委员会建议收到的论文稿件应该被分类为无争议性和争议性的文章,以使存在争议的文章能够更严格地被审查。 7、《科学》杂志也表明《自然》杂志有可能采用这之后相同的论文审标准。 肯尼迪为《科学》杂志的审查系统作辩护,指出严格应对造假只能是“为了揪出偶然的作弊者而对众多科学分支采取不计成本而又冒犯性的审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科学杂志百度百科--自然杂志

如果你在大学的话一般在大学里就有《Science》与 《Nature》,不过是英文的,可能有中文,我没见过方便的话去大学图书馆问问。推荐你有两种办法:                                                                                                              去外文出版社之类的出版社,这种书要通过这类出版社向美国那边订阅拿到。                              去他们的官方网站去看English的原版,这会方便的多                                                    英文版比较权威的这里提供几个网站链接:《science》科学杂志: 《科学在线》中国门户网站(他们自封的): 《nature》自然杂志  《nature》中文版网站  根据具体问题类型,进行步骤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内容拓展等。具体步骤如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推个公众号,memory inn

由邮局代发行的杂志,是要付出一定的报酬的,有些会高达总价的30%以上,发行企业有权选择是否由邮局代办发行的权利所以杂志社自办发行是正常的现象,但杂志社在将杂志送给订户的时候,就要付上邮资

自然灾害杂志官网订阅

2020自然灾害频发,真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答案在这里第一集

你要哪方面的,应该可以的

火灾有认为,也有自然的,目前学界对于灾害的分类尚无统一方法。据笔者所知,有马宗晋先生的自然灾害七大类划分法,[1]宋乃平先生提出的灾害分类体系,[2]张波先生的农业灾害分类体系,[3]以及赵理真先生提出的人为灾害划分方法等,[4]此外还有人提出自然灾害的五类划分法。[5]各家对自然灾害的分类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对自然灾害的分类上有五分法、四分法、七分法等几种方法,灾种的类属也不尽相同。从各自的分类体系看,七分法、五分法难免同一灾种在不同灾类中复出的缺憾,而四分法又存在灾种遗漏现象,不能将繁杂多样的灾种囊括竭尽。这就涉及到分类方法的恰当与否、分类标准的统一与否、分类体系的完善与否等方面的问题。按照分类学的要求,灾害分类时灾种在类属之间的重复或遗漏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有鉴于此,笔者提出灾害的三级分类体系。灾害的三级分类体系,就是把灾害按照灾型、灾类、灾种三级层次进行划分或归类。灾型为一级结构,灾类为二级结构,灾种为三级结构。灾害的三级分类体系,是建立在对灾害巨系统层次结构的认识之上的。系统是由各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或结构组合而成的整体,具有层次结构的特征。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系统,从结构层次上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作为地球巨系统组成部分的灾害,它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影响范围上讲,它既涉及自然界的各个圈层,也涉及人类社会;从构成层次上看,在灾害的三级分类系统中,每一级结构都还存在着不同的次级结构,也就是亚型、亚类和亚种。就目前所知各灾种的性质而言,一般都包含致灾原因、成灾过程和为害后果三个方面。这是灾害共性之所在,因而据此可进行灾害分类的一级结构—灾型的划分。 一、灾型的划分 1、按灾因划分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各灾因在地球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归结为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天文原因三大类,据此可把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型、社会灾害型、天文灾害型。2、按成灾过程划分从灾害发生过程看,一次灾害从发生到消失可分为孕育期、潜伏期、预兆期、暴发期、持续期、衰减期、平息期,[6]各个时期有长有短,而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时期是灾害的持续期。一般而言,持续期的长短与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成正比的。因此,可以根据灾害持续期的长短把灾害划分为突变型、暂变型和缓变型灾害持续期为数小时或数日以内者为突变型,持续期为数十日至数月者为暂变型,持续期为数年、数十年甚至数十年以上者为缓变型。因为灾害本身就是一种异常或变异现象,故以“变”字来概括灾害发展过程的性质。3、按为害后果划分灾害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现象,灾害的影响却是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主要表现为生命和财产两个方面。有些灾害对人类的生命构成威胁,有些灾害造成财产损失,而更大一部分的灾害,其为害后果是两者兼而有之。因此,从灾害的成灾对象或为害后果上,可把灾害划分的三种类型:一为财产损失型,二为生命威胁型,三为生命财产危害型。4、灾型间关系按同一方法划分的灾型,它们之间是并列共存的关系,而不同方法划分的灾型,彼此之间没有并列共存关系,但可能具备部分藕合的性质。 二、灾类的划分 划分灾类就是对同一灾型内部各灾种根据某些性质的异同而进行的归类,性质不同或差异较大者另归他类。由于灾型的划分方法不一致,所得灾型也不相同,对灾类的划分也就难以统一地进行。从原则上讲,根据灾型内部各灾种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层次、灾害发生的地域范围以及灾害发生频率进行划分比较适宜。1、按灾害在地球系统中所处的层次划分这种方法适用于自然灾害型、天文灾害型和社会灾害型灾害的分类(表1)。自然灾害型灾害可根据灾种在自然界各圈层中的位置来进行分类,依次可分为气象类灾害、水文类灾害、地质类灾害和生物类灾害四大类。气象类灾害指发生于大气圈的各灾种;水文类灾害指发生于水圈的各灾种;地质类灾害指发生于岩石圈的各灾种;生物类灾害指发生于生物圈的各灾种。社会灾害型可划分为政治类灾害、经济类灾害、文化类灾害三类。政治类灾害指战争、犯罪、社会动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其影响层面主要在政治系统;经济类灾害指发生于经济系统(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货币金融领域等等)中的各种灾害;文化类灾害指在文化领域泛滥成灾的各种问题或现象,天文型灾害可在更大的层次上(以太阳系为界)划分为地外灾害与宇宙灾害。地外灾害指发生于地球之外太阳系之中而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事件的各种灾害;宇宙灾害指发生于太阳系之外而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或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灾害。表1 灾害分类体系——I 2、按灾害发生的范围大小划分灾害发生、成灾的范围有大有小,因此它也可以做为灾类划分的一个标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生命威助型、财产损失型、生命财产危害型灾害的分类(表2)。生命威胁型灾害可根据受害人的数量多寡划分为群发类灾害和散发类灾害。群发类灾害指在一定时间内(<1天, 1月或1 年)使成百上千人受害的灾种或灾难性事件。散发类灾害指零星暴发、危害个别或少数人人身安全的灾种。财产损失型灾害可根据发生的地域范围进行划分,有村镇建筑设施类和土地植被类两类。村、镇建筑设施类指造成房倒屋塌、设施破坏的一系列灾害;土地植被类指侵害农田、森林、草场等的灾害。生命财产危害型灾害可根据成灾范围的大小划分为地区类灾害和局地类灾害两类。地区类灾害指使成片的地带受灾或跨区、跨省成灾的灾害;局地类灾害指在较小的范围发生、影响不过一市、一县或数县,且多是零星分布,不能成片、连带的成灾。表2 灾害分类体系——II 3、按灾害的发生频次进行划分灾害发生的频次有多有少,根据灾害在成灾地区复发的次数进行分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这种划分法主要适用于突变型、暂变型和缓变型灾害的分类(表3)。突变型灾害破坏性大,可根据某个成灾区内重现的概率进行分类,划分为多发类灾害和偶发类灾害。多发类灾害指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灾区中多次重现的灾害;偶发类灾害指重现的可能性较小或重现的概率较低的灾害。暂变型灾害成灾面积大,后果严重。根据暂变型灾害在l年中的发生频次划分为复发类少害和单发类灾害。凡在l年中发生达到两次或两次以上者,为复发类;l年仅发生一次者,为单发类。缓变型灾害的成害过程漫长而持久,有的长达数十年,有的长达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故可根据一次灾害持续期的长短划分为世纪类灾害和历史类灾害。持续时间在百年以内者,为世纪类灾害,持续时间在百年以上者,为历史类灾害。表3 灾容分类体系(三) 4、灾类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已有三种灾型划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也有三种灾类划分方法。每一种方法均自成体系,不相混杂因而也就构成三种灾类分类体系,每一体系内部灾类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共存关系,不同体系的灾类之间则可能存在部分藕合关系。 三、建立灾害分类体系的意义 灾害分类是灾害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建立正确的灾害分类体系,对于进行灾害历史的研究、目前做好减灾防灾工作以及进行灾害的定量化研究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进行灾情评估、灾害史料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有助于灾情评估灾害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既涉及灾害的自然属性,也涉及灾害的社会属性。灾害的自然属性即灾害发生的强度和烈度,以灾级表示,不同灾种有不同的灾级计量方法;灾害的社会属性即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破坏的程度,以灾度表示,各类、各种灾害应该有统一的灾度计量方法。以学科范围看,灾级属于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范畴,灾度则属灾害学范畴。灾情评估应该包括灾级和灾度两个方面灾度计量可以参照表2进行,对这个问题,将作专文论述。2、有利于历史灾害史料的定量化分析根据表2进行灾度判定,将为历史灾害史料的定量化处理提供理论基础和适当的方法。历史灾害史料一般都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项,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承灾能力确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双因子的灾度标准,进行历史灾害的灾度计算,然后进行历史灾害的定量化研究。[1] 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研组《自然灾害与减灾600问答》P5,地震出版社,1990。[2] 宋乃平《灾害和灾害学体系及其研究方法》,《自然杂志》1992(3)。[3] 张波、李洪斌、冯风、张纶《农业灾害学刍论》,《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4] 杜一主编《灾害与灾害经济》P83,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8。[5] 谢应齐编著《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P4-6,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6] 郭强《论灾害行为》,《灾害学》1993(1)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你所在小区碰到邮递员直接咨询。一般可委托他们订阅--通过网站提前找到自己需要订阅的报刊的邮发代号,把邮发代号告诉他们即可办理。

人与自然杂志官网订阅

已经停刊了,由于云南和上海停止合作。中国国家地理也可以。他们还出一些好的书籍,如《全球争需保护的200个地方》、《国家公园》、《美丽生灵的最后乐章—濒临消失的野生动物》、《亚洲》《欧洲》等,都很好的。

去百度搜搜,关键词为“人与自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