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油脂期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有多少

发布时间:

中国油脂期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有多少

影响因子6算高。一般老师们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在6分左右就不错了,如果高于6那就非常了不得了,就属于高影响因子了。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一般我们发的都是零点几的。影响因子的性质影响因子6在整个学术界中,并不算很高的影响因子,国际知名的sci期刊最高的影响因子可以达到200多。但如果区分具体情况来看,比如我们把影响因子6放在普通期刊中,就属于相对较高的影响因子了,要知道很多期刊的影响因子都在1左右。影响因子6放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中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有的专业刊物整体影响因子都是偏高的,那么影响因子6可能就不属于高影响因子。如果放在一些影响因子普遍不高的专业期刊中,6可能就属于高影响因子了,所以影响因子的高低需要我们辩证去看。

国内的期刊能到0及以上就算很高的了。影响因子:1、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2、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计算方法: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因子比较低,034。是个周刊!我的QQ563180253,咱们交流怎么投稿!

这个怎么说呢,中国的期刊当中最高的影响因子也就5左右,就算是不错的了。像NATURE这种杂志,根本不用影响因子来衡量,只要发了这种杂志的文章就算是大牛了。至于第几作者,看你干什么用了,评职称什么的也要看各学校要求,有的算,有的不算。要是研究生毕业的话,第二作者肯定是不行的。一定得是第一作者才可以。

中国油脂期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多少

2021前20名最新影响因子排名:食品科学;茶叶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中国酿造; 食品与发酵工业;中国食品学报;现代食品科技;食品工业科技;肉类研究;包装与食品机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保鲜与加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调味品;食品与机械;中国食物与营养;大豆科学;食品科技;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

要检索完整的期刊信息,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里面详细列出了国内外的正规期刊,可以按照学科类别来找。希望能帮到你。

1、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足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来稿数据和反应的情况务求核实准确。学术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它文稿4000~5000字以内。文章请附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以及对应的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邮编、地址以及英文摘要和关键词。2、文稿以电子文档word形式,通过中国油脂网在线投稿系统提交。3 、来稿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符号务请按有关国家标准、法规撰写;要求使用规范汉字。外文字符请大小写表示明确、单位符号用正体,量符号用斜体,附图细心绘制,坐标轴单位及量表达明确,达到出版要求,表格用三线表。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序码,并与文末参考文献序码对应一致。4、本刊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5、来稿如获某种研究基金资助,请列出项目名称及编号。6、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遵守职业道德,如摘引他人作品,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著录。署名的作者应参与创作并对内容负责。合著的作品来稿应征得合著者同意。文章发表时请用真实姓名,如作者用笔名,务请特别说明,以便联系。7、作者若不允许本刊对文稿做文字性调整及内容删改,或不同意其它报刊和数据库等转载、摘编其作品,请在来稿时声明。8、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书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9、来稿如在投本刊前曾投他刊,请先向该刊声明撤稿,以免造成一稿多投及版权纠纷。本刊录用的稿件,按本刊编排计划安排刊出,期间如作者拟撤回请及时函告。相关内容已经正式发表过的稿件及有抄袭内容的稿件,概不受理。10、作者稿件由编辑部约请审稿专家审稿,不收审稿费用;来稿一经录用,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文章刊出后将向第一作者酌致稿酬(含与本刊签约的其他出版物转摘的稿酬),同时按文章作者数量邮寄并赠送当期样刊。11、作者投稿方式:详见“投稿流程” 《中国油脂》杂志社从2008年8月8日起开始运行新的采编系统.在新的采编系统中,作者可动态查看稿件的审稿、录用及刊发情况。为方便管理,新的采编系统实行投稿作者实名注册制。作者投往《中国油脂》杂志社的稿件,请先登陆中国油脂网的中国油脂杂志页面进行在线投稿,请用真实姓名进行会员注册(用户名或登录帐号)。稿件范文:请登陆中国油脂网→《中国油脂》→投稿须知→投稿范文栏目,请务必将第一作者简介附在论文中。如系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请指导老师审阅后提交,并注明论文指导导师姓名、联系方式。稿件查询:进入中国油脂投稿系统→投稿登录→稿件管理,即可看到相应稿件的状态若稿件本刊不采用,将向作者的注册邮箱中发出退稿通知,因《中国油脂》杂志审稿信息量大,恕不逐一告诉退稿原因。注:作者进行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或登录帐号)、作者姓名及稿件标题时,请务必使用真实信息。

中国油脂期刊影响因子

2021前20名最新影响因子排名:食品科学;茶叶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中国酿造; 食品与发酵工业;中国食品学报;现代食品科技;食品工业科技;肉类研究;包装与食品机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保鲜与加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调味品;食品与机械;中国食物与营养;大豆科学;食品科技;中国乳品工业;中国食品添加剂

请见下面两个链接:第一个影响因子367,第二个影响因子653,都是植物生理方面的国际顶级杂志。

到2012年,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主要论文 如下(打*者为通信作者):[1]Li Ronghua, Wang Jim J, Zhang Zengqiang*, Shen Feng, Zhang Guangjie, Qin Rui, Li Xiaolong, Xiao R Nutrient transformations during composting of swine manure with Bioresource T (SCI 影响因子98)[2]Tang Cilai, Zhang Zengqiang*, Sun X Effect of common ions on nitrate removal by zero-valent iron from alkal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 (SCI 影响因子173)[3]Kang Jun, ZhangZengqiang*, Wang J Influence of humic substances on bioavailability of Cu and Zn during sewage sludge Bioresource T 2011,102(17): 8022-8026 (SCI 影响因子365)[4]Zhang zengqiang, Z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reundlich Kinetic Equation and Two –Constant E Pedosphere, 1999, 9(3):213-218[5]Zhang zengqiang, Meng zhaofu, Z Calculation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Freundlich and Temkin Isotherm M Pedosphere, 1999, 9(4):319-322[6]Xue Wenbo, Yi Aihua, Zhang Zengqiang*, Tang Cilai, Zhang Xinchang and Gao J A New Competitive Adsorption Isothermal Model of Heavy Metals in S Pedosphere, 2009,19(2):251-257 (SCI影响因子865)[7]Liu Xiao-Yan, Huang Miao, Ma Hai-Long, Zhang Zeng-Qiang, Gao Jin-Ming, Zhu Yu-Lei, Han Xiao-Jin and Guo Xiang-Yun Preparation of a carbon-based solid Acid catalyst by sulfonating activated carbon in a chemical reduction Molecules, 2010,15:7188-7196 (SCI影响因子988)[8]Zhang, Wei, Yue, Bo, Wang, Qi, Huang, Zechun, Huang, Qifei, Zhang, Z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in leachate of semi-aerobic and anaerobic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2011, 23 (11): 1770-1777 (SCI影响因子531)[9]Meng Zhao-Fu, Zhang Yi-Ping, Zhang Zeng-Q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 phenol and cadmium on amphoteric modied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 159, 492-498(SCI影响因子975)[10]Jia Cheng, Li Ronghua, Zhang Zengqiang*, Wang J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during co-composting of sludge and wheat In Select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st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CWMT 5), 2011:462-466(ISTP收录)[11]李荣华,张广杰,秦睿,张增强* 粉煤灰和猪粪好氧混合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2,43(4): 100-105 (EI 收录)[12]李荣华,张广杰,秦睿,李晓龙,肖然,沈锋,张增强* 添加钝化剂对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2591-2599[13]李荣华,岳庆玲,杨亚提,张广杰,秦睿,张萌,张增强* 巯基改性玉米秸秆吸附Hg(Ⅱ)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0): 2435-2442[14]李荣华,孙西宁,刁展,马宜修,安伟强,史莉,张广杰,张增强* 猪粪好氧堆肥对缺锌土壤种植大豆的影响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31(7):1343-1349[15]张增强 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堆肥化处理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1,42(7): 148-154 (EI 收录)[16]贾程,张增强*,张永涛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形态的变化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11): 2269-2276(EI收录)[17]王珍,张增强*,唐次来, 林建 生物-化学联合法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 环境科学学报, 2008,28(9):1839-1847(EI收录)[18]李雅,张增强*,邵淼 堆肥-零价铁混合PRB处理铬污染地下水 农业机械学报, 2010,41(9):95-98 (EI 收录)[19]康军,张增强*,孙西宁,孟昭福 污泥堆肥合理施用量确定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10,41(6):98-102 (EI 收录)[20]张维,岳波,张增强,黄泽春,黄启飞,王琪 准好氧和厌氧填埋陈腐垃圾的稳定化特性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32 (4):118-124(EI 收录)[21]陈园,张增强*,沈志红,王豫琪,郑峰羊肚菌固体发酵转化厨余垃圾制取饲料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30(4):761-767[22]陈小翠,张增强*,吴浩豪,李红艳 餐饮废物制取燃料乙醇发酵条件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0,30(3):556-564[23]马芳,马海龙,张增强*,高锦明,杜宏涛 玉米秸秆固体酸催化剂及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8(12): 69-74[24]王栩,张增强*,高锦明,马海龙,杜宏涛 粉煤灰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9(12): 76-80[25]邵淼,杨淑英,张增强*,康军不同处理对高含水率奶牛粪便好氧堆肥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29(5):982-989[26]张永涛,张增强*,孙西宁,张学政 不同C/N污泥堆肥温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7(6):125-130[27]李红艳,张增强,李荣华,孙西宁,高锦明 微波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7(12):181-187[28]唐次来,张增强*,薛文博,张永涛 快速测定水样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分析化学, 2006,34(10):1514(SCI影响因子361)[29]李帆,黄启飞,张增强,王琪准好氧填埋场的温度空间变异性 应用生态学报, 2006,17(7):1291-1294 (SCI收录)[30]孙西宁,李艳霞,张增强*,张永涛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环境科学学报, 2009,29(9):1836-1841[31]唐次来,朱艳芳,张增强*,张英超 Fe0去除黄土地区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可行性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8):1292-1299[32]陈小翠,张增强*,吴浩豪,李红艳 微波辅助餐饮废物酸法水解条件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2009,22(2):254-260[33]沈志红,张增强,王豫琪,王珍,陈园,魏素娜生物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混合碳源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11,31(6):1263-1269[34]王豫琪,张增强*,陈园,沈志红,王珍,何国强 基于碳酸氢钠为碳源的氢自养反硝化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30(3):564-572[35]李荣华,岳庆玲,孟昭福,张增强* 氨基改性SBA-15有序介孔材料对Cd(Ⅱ)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1,31(6):1241-1247[36]张增强*,孙楠,高锦明,杨胜祥,王科学,张鞍灵 微波辅助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中国油脂, 2008,33(3):53-55[37]曾现来,张增强*,唐次来,张永涛,张帆远航,李艳霞 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渗滤液组成的动态变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3):1147- 1152[38]曾现来, 张增强*, 张永涛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堆肥渗滤液的再循环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7):183-192[39]孙西宁, 张增强*, 张永涛, 李艳霞 污泥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形态变化研究–Sposito浸提法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26(6):1339-2344[40]唐次来,张增强*,张永涛,王娟 杨凌示范区城市生活垃圾的理化性质及处理对策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5):1365-1370[41]孟昭福,张增强,张一平等几种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23(1):115-118[42]孟昭福,张一平,张增强等 亚表层土壤修饰改性对镉离子的吸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23(4):705-709[43]张增强,张一平,朱兆华 镉在土壤中吸持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00,20(3):370-375[44]张增强, 孟昭福, 张一平对Elovich方程的再认识 土壤通报, 2000,31(5):208-209[45]靳青,张增强*,岳波, 黄泽春, 张丰松 17α-雌二醇在土壤样品中的吸附特性研究 环境工程,2012, 30(4): 121-126

长期从事脂质科学与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科研和教学工作,是我国食用油领域唯一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始终专注于油脂工程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以解决我国食用油数量与质量安全相关的科技问题为己任,在倡导与实践食用油适度加工模式、提高自给率、研发增值新产品、建立并完善品质安全控制技术体系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先后主持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6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2和4)、其他省部级奖励1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125篇,单篇最高他引120次,出版教材、专著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件,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20余项,《中国粮油学报》、《中国油脂》和《粮油加工》等杂志编委,指导毕业研究生113名,其中博士22名,硕士91名,目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国外留学生40余人。 其中科研项目中与功能因子相关的纵向课题包括:(1)2000-2001年,主持“大豆综合深加工高新技术”项目,2001年通过轻工联合总会鉴定,总体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2)2002年,承担科技部专项基金项目“食品功能因子作用机理、分类及标准研究”之子课题“活性肽与蛋白质检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2004年通过科技部验收;(3)2002年,主持国家863 项目“农畜产品中高附加值天然产物高效提取技术与产品开发(2001AA248011)”之子课题“植物甾醇提取与纯化”;(4)200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凹凸棒土油脂脱色机理及对油脂品质的影响”;(5)2003年,主持江苏省攻关项目“大豆综合深加工技术”,2004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验收;(6)2003年,主持无锡市攻关项目“双低营养保健油的研制”,2004年通过无锡市科技局验收;(7)2004年,主持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膜法油脂精炼新技术”;(8)2005年,主持江苏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高品质大豆磷脂系列产品的研究与开发”;(9)2006年主持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负载凹凸棒土共溶剂法合成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研究”;(10)2007年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食品物性修饰与油脂加工新技术开发研究”,第二主持人;(11)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第三主持人;(12)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功能性食品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第二主持人。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12个;与中粮、鲁花、益海嘉里、诺维信、嘉吉、麦当劳、肯德基、康师傅等知名企业长期合作,完成委托项目38项;积极组织应对反式脂肪酸、地沟油、煎炸油、塑化剂、苯并芘等食用油安全突发事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解读食品安全热点、完成学科和行业发展报告、在国内外会议作主旨或专题报告。

粮食与油脂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影响因子比较低,034。是个周刊!我的QQ563180253,咱们交流怎么投稿!

《FoodBioscience》最新影响因子240。FBIO由江南大学陈坚教授和意大利福贾大学GiuseppeSpano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于2017年被SCI核心数据库收录,近年来长期保持期刊体量与影响因子双增长的势头,期刊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粮食与油脂》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油脂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查找中文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可以用中国知网查,在知网首页点击“出版物检索”:转下页,输入核心期刊的名称检索,就看到了相关信息:例如:

不用谢,五分来啦

1、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of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2、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创新医学提供麻烦采纳,谢谢!

中国油脂-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中国油脂》(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 《中国油脂》本刊是国内油脂专业的唯一专业科技期刊。读者对象主要有全国大型浸出油厂,油脂精炼厂,外资油脂厂,个体油脂厂,主管主办:国家粮食局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快捷分类:工业一般化学工业 工程科技I出版发行:陕西  月刊  A4期刊刊号:1003-7969, 61-1099/TS创刊时间:1976  影响因子 713审稿时间:1-3个月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