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教育发展的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教育发展的论文

自己动手,才符合要求嘛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所不同。欧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自发的进程,政府的干预较少,它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展传统精英大学的路径得以实现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政府的计划、调控、管理之下推进的,依托的是扩大不同水平大学招生的规模和广泛兴办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始终伴随其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诸如规模与速度的调控政策、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国的大学无视自身的职能与条件,统统追求“一流”与“卓越”,谋求“国际化”和“一体化”,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既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可能导致大学丧失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盲目追求单一性高层次目标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好的大学不止有一种模式,既有牛津、剑桥模式,也有加州理工学院、巴黎师范学院、梨花女子大学模式,唯有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高校最终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那么,高校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以为,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全局。在高校办学分类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作为类型划分,必须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作为事业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为人们所认同。伴随高等学校内涵的更新和外延的扩展,高等学校的分类既要表现多样性,又要提炼出统一性;既要符合高等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又要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要;既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要求,又要有适应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忽略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历史,又要满足国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总之,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方法  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方法,有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评价标准分类法》等,这些分类各有特点,有的突出了学科优势,有的体现了科研水平上的层次差异,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就不止一个。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挑战和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比较明确地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建立了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学业标准、修业年限、就学条件、实施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与程序,确定了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等。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1999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实践上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其他教育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我国大学的分类,该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类,是由实践来自然划分,还是由政策明确规定?甚至是由政府强制制定?建国后院系调整,我国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把高等学校分为三大类: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性专科学校。这种方法目前已不能正确反映改革和调整合并后大学和学院的特色及内涵。“211工程”把高等学校分成了重点扶持和非重点对象。实施“985”计划后,又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不一定都是研究型大学。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其他上百所高等学校还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职高专等。此外,高等学校的类型还应该与它们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大都也是按不同类型发展的,他们的类型结构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美国大学明确地分为五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机构。日本的高等学校分四类: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一般来说,各国学校类型结构反映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我国的大学发展分类,必须反映大学职能的本职特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适应社会和国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法分类;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内部规律,科学分类;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特色,自主分类。在大学分类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因此,组织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要而迫切的工作。分类办学,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傅林,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 ,(12)  〔2〕曹赛先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这个问题,有点大。你可以把我国的教育当做是从应试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你可以提出一些应试教育的不足,然后再提出素质教育的一些强项。那当然,你要在这两者之间,说明你对我国当前教育所要坚持的什么样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及为什么我国必须要经历这个拐弯点,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我国目前没办法一步到位,说明一下社会和经济的因素。

中国教育发展论文

中国教育制度世纪变革回顾与展望 摘要】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学堂到立学制、从照搬外国到创立有特色的现代学制的历史进程。随着新世纪到来,自1922年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四制”面临历史挑战,推进学制创新将成为关系中国教育世纪发展的重要一环。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摘要 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是心甘情愿的往里跳。人们明明知道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业。然而在残酷的“唯学历论”面前,人们又不得不涌向大学,被那一纸文凭绑架着匍匐前进。中国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考试问题上如此清醒而无奈地纠结着,毫无反抗地行走于生活的悖论中。关键词高考、大学、教育、反思正文 二十一世纪悄然翻开行的篇章,中国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77年9月,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深谋远虑地把教育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国全党人民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 到1985年5月,又提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2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明天的经济。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然而今天的中国,高考已经俨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仪式,每年的高考新闻总是饶有趣味地制造着新的舆论场。家长孔庙烧香祈求孩子高分,高三女生喊楼“邀睡”减压,衡水二中“高考誓师大会”激情上演,为让迟到女儿进场考试母亲甘愿下跪……在现实环境下,这些新闻迫使人们去反思些什么,但似乎又有其合理的一部分,因为高考为大,一切逻辑为高考让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4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经之路。高考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情景,因为那里安放着难以抹去的故事和细节,而且浓缩了“中国式奋斗”的全部精髓和灵魂。  十年磨一剑,只为在这个六月“一考定乾坤”。在由“竞争”二字所诠释的逻辑体系中,高考是举起生命重托的最佳路径,“黑色六月”成为一种恒定而牢固的社会现象。竞争,不单单是高三学生的血酬定律,更是被早早地推向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由高考卷起的这场竞争注定是深远的,是彻底的,是社会性的。它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应试教育的全部逻辑,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美丽愿景被狠狠地打入冷宫,动弹不得。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那里,从科举开始,读书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安排,而考试是一个人改变命运必须经历的一种仪式性的“程序”。“官本位”、“知识贵族”、“学而优则仕”隐隐地揭示了知识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文化心理一直延续至今,高考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类似的社会功能。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然而在教育振兴、拉动内需、维护稳定、阶层流动等话语编织的复杂逻辑中,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人们对高考的美丽想象,以致无法接受“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事实,知识与命运被迫脱离了对方的解释逻辑。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以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5曾经饱含希望的汗水,偏偏埋葬了世人的期许和信心。如果说“高考之门”还相对公平的话,“社会阶层世袭制”、“寒门难出贵子”、“父辈就业时代”等现象则剑指“工作之门”的是是非非。  高考,这个曾经承载着教育良心的选拔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为纠结的符号表象,最终失去了它原本强大的象征交换功能。在为人诟病的“工作之门”面前,扩招某种程度上给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轻松地越过高考,而后凭借发达的人脉关系挤占了原本属于优秀孩子的工作岗位。“高考之门”这道关卡在托起“中国式奋斗”的集体期许下步履蹒跚。在极具幻灭感的“工作之门”面前,“高考之门”并没有被历史性地架空,这条路上依旧“人满为患”。这不能不提到我们时代普遍浮躁的“唯学历论”用人机制。如今,保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清一色地转向大学生学历。当“人才贬值”成为事实,学历将能力逼向了死角,这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凭的“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有些民办大学、独立院校堂而皇之地兜售文凭,艺术类招生更是遍地开花,艺术热仅仅因为艺术专业“好考”。诸如此类的“泡沫教育”已经泛滥成灾,间接地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或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 我现在就在大学中学习,说实话,当我亲身经历了大学之后,这与我心目中的那座圣洁的象牙塔真的相差很远。我仅仅是一个学生我没有资格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数三道四。在这里我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谈谈中国的大学教育吧: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他们计划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这位校长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评论还有很多。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观点,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那些国际奥数等比赛中获得一次次金牌,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学术上的最高荣誉呢?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 另外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的。英语强制化的学习,小学时期创造思维的扼杀等。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着所谓国际化的语言,却被韩国申请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吧。当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止这些,但以我的水平只能想到这些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高考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否则为何国家还要持续三十多年实行高考制度呢?我想高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方便统一实施考试,招生,录取。管理教育的人省事,学校省事,大学也省事。至少大学不用费尽心思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选拔学生,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管跟国外比怎么样,在国内大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高考还有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可以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时间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公平。而高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不管那些作弊和暗箱操作,至少大家的起点一样,时间一样,机会平等。我想这一点也是高考能够实行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高考纵然有许多弊端,但在新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它恐怕还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它真的比其他的制度要合适。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所不同。欧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自发的进程,政府的干预较少,它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展传统精英大学的路径得以实现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政府的计划、调控、管理之下推进的,依托的是扩大不同水平大学招生的规模和广泛兴办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始终伴随其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诸如规模与速度的调控政策、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国的大学无视自身的职能与条件,统统追求“一流”与“卓越”,谋求“国际化”和“一体化”,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既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可能导致大学丧失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盲目追求单一性高层次目标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好的大学不止有一种模式,既有牛津、剑桥模式,也有加州理工学院、巴黎师范学院、梨花女子大学模式,唯有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高校最终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那么,高校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以为,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全局。在高校办学分类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作为类型划分,必须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作为事业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为人们所认同。伴随高等学校内涵的更新和外延的扩展,高等学校的分类既要表现多样性,又要提炼出统一性;既要符合高等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又要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要;既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要求,又要有适应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忽略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历史,又要满足国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总之,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方法  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方法,有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评价标准分类法》等,这些分类各有特点,有的突出了学科优势,有的体现了科研水平上的层次差异,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就不止一个。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挑战和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比较明确地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建立了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学业标准、修业年限、就学条件、实施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与程序,确定了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等。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1999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实践上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其他教育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我国大学的分类,该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类,是由实践来自然划分,还是由政策明确规定?甚至是由政府强制制定?建国后院系调整,我国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把高等学校分为三大类: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性专科学校。这种方法目前已不能正确反映改革和调整合并后大学和学院的特色及内涵。“211工程”把高等学校分成了重点扶持和非重点对象。实施“985”计划后,又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不一定都是研究型大学。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其他上百所高等学校还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职高专等。此外,高等学校的类型还应该与它们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大都也是按不同类型发展的,他们的类型结构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美国大学明确地分为五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机构。日本的高等学校分四类: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一般来说,各国学校类型结构反映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我国的大学发展分类,必须反映大学职能的本职特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适应社会和国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法分类;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内部规律,科学分类;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特色,自主分类。在大学分类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因此,组织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要而迫切的工作。分类办学,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傅林,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 ,(12)  〔2〕曹赛先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论文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应何厚铧邀请在澳门出席“2009两岸四地大学校长高峰会”。这次高峰会是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澳门大学承办的,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近30位大学校长到会,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展开研讨。 袁贵仁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讲演,分析了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态势,回顾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成就,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路。他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结构体系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袁贵仁强调,当前内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在三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权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要健全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事业政绩观和人才质量观,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运行方式进行宏观调控。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建立多角度评价人才发展潜质的测评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相协调。三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终身学习机制。加大“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中西部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从有条件的地区做起,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工学交替,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等制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袁贵仁高度赞扬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高等教育的可喜成就,对加强两岸四地大学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高等学校师生的交流,促进人才联合培养,取长补短,为造就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而努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优势和四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合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形成更多原创性、先进性的科研成果;三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使两岸四地大学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和规范化,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大学群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会后,袁贵仁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双方畅谈了对胡锦涛主席为澳门大学题词“爱国爱澳、博学笃行”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同内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表达了遵循“一国两制”方针、深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实习编辑:刘艳艳)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所不同。欧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自发的进程,政府的干预较少,它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展传统精英大学的路径得以实现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政府的计划、调控、管理之下推进的,依托的是扩大不同水平大学招生的规模和广泛兴办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始终伴随其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诸如规模与速度的调控政策、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国的大学无视自身的职能与条件,统统追求“一流”与“卓越”,谋求“国际化”和“一体化”,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既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可能导致大学丧失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盲目追求单一性高层次目标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好的大学不止有一种模式,既有牛津、剑桥模式,也有加州理工学院、巴黎师范学院、梨花女子大学模式,唯有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高校最终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那么,高校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以为,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全局。在高校办学分类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作为类型划分,必须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作为事业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为人们所认同。伴随高等学校内涵的更新和外延的扩展,高等学校的分类既要表现多样性,又要提炼出统一性;既要符合高等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又要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要;既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要求,又要有适应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忽略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历史,又要满足国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总之,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方法  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方法,有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评价标准分类法》等,这些分类各有特点,有的突出了学科优势,有的体现了科研水平上的层次差异,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就不止一个。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挑战和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比较明确地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建立了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学业标准、修业年限、就学条件、实施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与程序,确定了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等。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1999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实践上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其他教育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我国大学的分类,该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类,是由实践来自然划分,还是由政策明确规定?甚至是由政府强制制定?建国后院系调整,我国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把高等学校分为三大类: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性专科学校。这种方法目前已不能正确反映改革和调整合并后大学和学院的特色及内涵。“211工程”把高等学校分成了重点扶持和非重点对象。实施“985”计划后,又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不一定都是研究型大学。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其他上百所高等学校还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职高专等。此外,高等学校的类型还应该与它们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大都也是按不同类型发展的,他们的类型结构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美国大学明确地分为五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机构。日本的高等学校分四类: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一般来说,各国学校类型结构反映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我国的大学发展分类,必须反映大学职能的本职特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适应社会和国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法分类;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内部规律,科学分类;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特色,自主分类。在大学分类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因此,组织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要而迫切的工作。分类办学,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傅林,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 ,(12)  〔2〕曹赛先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刚才已经说了,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已经不是重点,最大的重点就是我们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首先,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也是第一次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对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明确了政策方向,特别针对科研领域当中的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的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必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因为我们国家现代化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为此,《规划纲要》的文本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这里不光包括本科的大学和学院,也包括高职高专的学院,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包括支持地方或行业背景高校建设优势重点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东部高等教育率先发展,也就是说让高校既能够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 教育发展纲要学习专题四

壮哉我大南邮!

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论文

这个问题,有点大。你可以把我国的教育当做是从应试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你可以提出一些应试教育的不足,然后再提出素质教育的一些强项。那当然,你要在这两者之间,说明你对我国当前教育所要坚持的什么样的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及为什么我国必须要经历这个拐弯点,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我国目前没办法一步到位,说明一下社会和经济的因素。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所不同。欧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自发的进程,政府的干预较少,它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展传统精英大学的路径得以实现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政府的计划、调控、管理之下推进的,依托的是扩大不同水平大学招生的规模和广泛兴办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始终伴随其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诸如规模与速度的调控政策、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国的大学无视自身的职能与条件,统统追求“一流”与“卓越”,谋求“国际化”和“一体化”,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既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可能导致大学丧失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盲目追求单一性高层次目标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好的大学不止有一种模式,既有牛津、剑桥模式,也有加州理工学院、巴黎师范学院、梨花女子大学模式,唯有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高校最终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那么,高校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以为,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全局。在高校办学分类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作为类型划分,必须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作为事业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为人们所认同。伴随高等学校内涵的更新和外延的扩展,高等学校的分类既要表现多样性,又要提炼出统一性;既要符合高等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又要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要;既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要求,又要有适应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忽略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历史,又要满足国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总之,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方法  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方法,有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评价标准分类法》等,这些分类各有特点,有的突出了学科优势,有的体现了科研水平上的层次差异,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就不止一个。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挑战和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比较明确地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建立了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学业标准、修业年限、就学条件、实施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与程序,确定了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等。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1999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实践上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其他教育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我国大学的分类,该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类,是由实践来自然划分,还是由政策明确规定?甚至是由政府强制制定?建国后院系调整,我国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把高等学校分为三大类: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性专科学校。这种方法目前已不能正确反映改革和调整合并后大学和学院的特色及内涵。“211工程”把高等学校分成了重点扶持和非重点对象。实施“985”计划后,又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不一定都是研究型大学。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其他上百所高等学校还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职高专等。此外,高等学校的类型还应该与它们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大都也是按不同类型发展的,他们的类型结构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美国大学明确地分为五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机构。日本的高等学校分四类: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一般来说,各国学校类型结构反映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我国的大学发展分类,必须反映大学职能的本职特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适应社会和国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法分类;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内部规律,科学分类;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特色,自主分类。在大学分类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因此,组织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要而迫切的工作。分类办学,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傅林,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 ,(12)  〔2〕曹赛先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谈谈中国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自孔孟学说,儒家教育断掉之后,中国已经渐渐走入一个死胡同里,如果不恢复圣贤教育,其结果将会是极其糟糕和麻烦的。无论通过怎样的管理,怎样先进,乃至国际性的先进管理,结果都是麻烦的,西方的教育不适合中国。西方的教育走到现在也已经走到了末路,西方社会的许许多多的麻烦正是来自于教育的失败。中国的圣贤教育来自于最基础的孝道尊师,如果学生将这个最基础的都忘记了,那么任何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对任何人谈论他爱国,爱社会,那都是虚假人的。中国圣贤教育流传几千年,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经历了数千年的考验都没有断掉,其中原因不难想像。唯独到了现代,圣贤教育刚刚断了八十多年就出现了这样许多的问题。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定位回归其基本规律——这就是教育事业首先是全民的,它是中性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其文化教育永远以它特有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教育一是为了教导国民如何做人处事,二是传授给人民以知识技能以求生存发展。普通人民他关心的是他的“柴米油盐”:如何养家活口,如何日子过得舒服一些,他的后代如何;从国家大局上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应该是善于为人处事,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等等。国家的教育方针应充分满足整个国家、民族及人民的需要,符合时代和形势的要求,才能造就各类人才从而推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要教导所有的国民的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哲学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育理念应该重新回到‘怀疑眼光和批判精神’这个层次上来才谈得上真正的国民教育、才能谈得上真正的素质教育、才能说得上真正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是中学到大学,没有‘怀疑眼光和批判精神’,人就不会得到提高,社会也就不会得到进步。因此我们的教育领域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一切,提出自己的见解;应该有不同的观点、允许争论。重新整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文化精髓主要还是集中在古代。有好的也有坏的,也有被加工和扭曲过的,必须进行重新整理。首先,如《孙子兵法》仍然指导着当今一些社会军事活动;传统儒教的一些精华如‘先富而后教’思想贯穿着我国现代化改革事业,使得我国改革建设事业步伐稳健,“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崇尚万物并作,不伐异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至今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在革命和改革开放中运筹帷幄、从容不迫地领导中国人民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也和他们的文化涵养密不可分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文化必须附于新的含义才能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象‘敬老爱幼’变为‘爱幼敬老’:父辈对子女的责任应是高于一切,对下一代的抚养、教育进行足够的投资,留给下一代一个美好清洁的生存环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和为贵’,不应是‘一团和气’,而是人与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等等。这样更能符合现代文化精神。恢复孔孟圣贤的教育,儒家基础是齐家治国,以孝道德行来恢复人心,制约人心和社会,再结合律法,首先能给社会渐渐带来安宁,恢复和谐。圣贤教育是恢复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的唯一出路,恢复圣贤教育,取其精华,从小教起,上至国家,下至民众,共同学习,尽快改正,恢复社会和谐安定。这样社会才能发展,世界才能和谐。需要注意:西方教育不能借鉴,也无法借鉴,西方教育已经走入死胡同中,跟随西方的教育走,只能将中国带入死路。

中国教育发展史论文

论中国科举制对世界教育及官僚体制的影响

《浅谈中国教育发展》、《从中国教育简史看现代中国教育》。

摘要可以根据文章的大概内容写哦,需要发表可以找我的哦

最初是上古的石器文明但貌似没有系统教育,而后到了青铜文明,在先秦文明时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才有具体而系统的教育,当时是以学说的形式表述的(字太多少打点了),而后独尊儒术,在古中国后期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继而就是现在的科学教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