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发布时间: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玉林师范学院好点,虽然这两个学校同为二本,不过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前身是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是去年才升为二本并改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的,说是二本其实它的管理方式还是专科的。

1、玉林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YulinNormalUniversity)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4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Gu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属公办高等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为广西科技厅和来宾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3、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GuangxiCollegeforPreschoolEducation)为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广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挂靠学校。4、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GuilinNormalCollege),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由区市共管、以市管为主,学校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5、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职业师范学院(GuangXiVocationalNormal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玉林师范学院;百度百科-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百度百科-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百度百科-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百度百科-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21录取分数线在广西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09分,省最低排名是90715名;文科分数线是473分,省最低排名是25932名。在四川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79分,省最低排名是127243名;文科分数线是518分,省最低排名是32022名。在贵州招生理科分数线是393分,省最低排名是102132名;文科分数线是525分,省最低排名是19630名。学校现有占地面积共1亩,其中主校区来宾校区1亩,柳州校区607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120人,各类留学生68人;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45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0个、专科(高职)专业10个,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以上内容参考: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一期

10608“广西民族大学代码是10608,广西民族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民大”,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于中国“绿城”南宁市。”望采纳

差不多。看专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索》,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心理素质教育实用大全》,副主编,开明出版社,2000年2月出版《心理教育概论》,主要编写人员,开明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曾令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探析,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第37-38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8.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虚拟领域的发展,2006(8),第55-57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9.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载《高教论坛》,2004(3),第56-60页10.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 2006(7),第12-14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1.2005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6(1),第80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试论社会转型期人的目的性生成与发展,载《学术论坛》,2006(11),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心理咨询与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浅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研究专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浅析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对策,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9),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我国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栽《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2)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 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1),第89-91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18.论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载 《教育与职业》, 2004(20),第17-18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方法,载 《江苏高教》, 2006(3),第81-83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期刊。20.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状况调查与分析,栽 《当代青年研究》, 2005(6),第14-17页, CSSCI期刊,获全区公共理论课教学优秀专题报告。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的探索,载《现代高等教育杂志》,2004(7)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探索,载《中外教育科学》,2004(15) 关于高校修订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网络社会视域下人的虚实和谐发展,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6),中文核心期刊虚实场域交融与人的发展多重矛盾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社会科学家》2008 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试析互联网络的属性发展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9期“改革开放30年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石丽琴;曾令辉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出版日期:2008 第10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曾令辉;于瑮;黄果心 刊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试论现代文化转型期人的主体性 作者:吕丹;曾令辉;丁莉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 作者:丁莉;曾令辉;吕丹 刊名:高教论坛 出版日期:2008 第4期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下人的虚拟自由 作者:曾令辉;郑永廷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8 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曾令辉;丁莉;吕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第2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一点补充 作者:曾令辉 载《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09 第4期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9 第4期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施明;曾令辉;林春晓 载《广西教育》2009 第17期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认同, 作者:曾令辉;黄果心;丁莉 载《思想教育研究》2009 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秦璐;曾令辉;兰岚;邱尹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第4期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谐发展:评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的学校管理工作,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2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2010 第34期“新中国成立60年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第22期,中文核心期刊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数学课引入思想教育的时机, 作者:曾令辉 载《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第3期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作者:曾令辉 载《广西教育·A版》2010 第12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第2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作者:赵遵国;王慧;曾令辉 载《人大研究》第9期90后初中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问题与对策, 作者:邱尹;曾令辉;秦璐 载《教育科学文摘》2010 第5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0第8期当代通俗文学: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曾令辉;陈文琼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N8 ,中文核心期刊90后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探究: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为例, 作者:莫喻然;曾令辉;唐英毅;朱斌;施明 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第3期论建设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依据及意义, 作者:谢春红;曾令辉 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获奖情况: 2002 年度获“广西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03 年获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5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称号 2003 年被评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一届“师德标兵”称号 2004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002 年获广西师范学院迎评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第二届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广西民师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崇左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南宁师范大学对口支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1939年创办的广西省立崇善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广西省龙州师范学校、南宁专区龙州师范学校、南宁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南宁师范专科学校、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截至2019年9月,学校占地总面积114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元。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994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6000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

2 刘琨 童张法 梁景,利用木薯淀粉渣和黄浆制取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实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增刊;VOL034NO;08。3 刘琨,木薯淀粉渣的干燥特性探讨;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26,N3; 9。4 刘琨,氢氧化铝薄层干燥的节能方法探索,<化工进展>,22,(8),2003。6 刘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广西大学立项编写教材。7 刘琨,《化工原理实验指导书》,广西大学立项编写教材。8 刘琨,《化工原理认识实习指导书》。9 刘琨,结合认识实习选题提高课程设计量;《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1;增刊10。10 刘琨,康洪;木薯酒精临界含水量与干燥曲线,《化学工程》;EI已收录,27;NO3;1999。11 刘琨“化工原理实习与教学相互促进” 广西大学学报(增刊);1997。12 刘琨,木薯淀粉废渣的利用;《中国饲料》;N10;199605。13 刘琨,康洪,木薯酒精机械脱水及干燥方法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版);V21,N2;199606。2021-2034,SCI已收录)16 刘琨、童张法,渗透汽化技术在液体分离中的新进展,现代化工,2005(7),18-21,EI已收录。17 唐伟琴、刘琨、潘东,干燥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化工装备技术》18 周小宁、姜霞、金相灿、刘琨,太湖梅梁湾沉积物磷的垂直分布及环保疏浚深度的推算,《中国环境科学》,EI收录19 龚旌、丁以细、刘琨,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研究,《中国油脂》,EI收录20 刘琨、赖翠华、童张法,工业糖化酶固体发酵木薯渣制取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EI收录21 刘琨、毛成波,中空纤维聚砜膜超滤技术纯化米醋的研究,《广西大学学报》,22 刘琨、杨超、邹昀,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膜的基本渗透汽化行为,《广西大学学报》,23 邹昀、杨超、刘琨、童张法,醋酸丁酯酯化反应体系组分PEBA膜中的吸附性能,《高校化学工程学报》,EI收录24 刘琨、杨超、陈松、邹昀,聚醚共聚乙酰胺(PEBA)膜的溶胀和渗透汽化行为研究,《高校化学工程学报》,EI收录25 刘琨、祖敏辉,PEBA/PVDF复合膜的溶胀及渗透汽化性能研究,《膜科学与技术》,26 刘琨、陈松,碳分子筛填充聚醚共聚乙酰胺膜渗透汽化分离水溶液中的醋酸正丁酯,《膜科学与技术》

梁启超在爱国救亡中的报刊活动及特色 作者:管艳霞文章来源:傲视传媒网浏览:394 次 中文摘要:梁启超作为维新派人士,在爱国救亡的过程中,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是从事报刊活动。该文分析了梁启超在戊戌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立宪运动时期、护国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的报刊活动,并总结了他在办报活动中体现的六种特色:形成时务文体;报刊活动与当时社会民主化运动紧密结合;报刊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变与不变在梁启超报刊活动中的辨证体现;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使中国近代形成第一次办报高潮;过分强调报刊的政治功能。 从1898年的戊戌维新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期间,梁启超作为维新派人士、近代宣传启蒙思想的先锋主力,为了救亡图存,发起参与了清末民初的一系列民主化现代化运动。在追求民主化道路中,梁启超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是从事报刊活动。他的报刊活动不仅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而且对社会起到思想启蒙和教育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 梁启超在各个时期的报刊活动 (二)戊戌运动时期 梁启超为推行变法,先行办报制造舆论。他主笔的《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开风气之先,成为宣传维新的重要传媒,也成为中国政党报之先河。他主编的近代中国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在京城引起轰动,“朝士乃日闻所不闻,识议一变焉”①,后被查封。梁启超看到了报刊的巨大作用,“自审舍言论外未由致力,办报之心益切”②。梁启超又《时务报》为中心,宣传维新变法。数年之后,梁启超不无得意地回忆道:“甲午挫后,《时务报》起,一时风靡海内,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③自《时务报》创办至1898年3月梁启超在《时务报》论说中居于核心地位。他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以《变法通议》一文最为著名,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纲领性文件。他在报章中呼吁变法维新,痛陈亡国的危险,喊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驱赶时代前进的号令,吹起了时代的最强音。此外,梁启超还策划和支持了澳门的《知新报》、上海的《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梁启超通过舆论宣传变法图强的道理,使中国第一场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开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维新思想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二)启蒙运动时期 在这一时期,梁启超主办的报纸是《清议报》、《新民从报》和《时报》,其中尤以《新民从报》影响最大。 1898年12月23日,他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倡导民权,启发民智。《清议报》言论思想内容中的进步与落后交织、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状况,伴随着该报始终。它反映出流亡海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此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1899年康有为赴加拿大后,梁启超冲破了康有为的束缚,他在《清议报》上大力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攻击西太后及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保皇党内部,也形成了一个以梁启超为首的叛逆集团,他的周围有了一批“排满”、“革命”的维新派人士。但多数爱国华侨对革命尚缺乏明确认识,保皇维新的主张仍有很大市场,梁启超对以往的主张产生了怀疑,康有为又以师生之情感化他,梁启超那股革命热情逐渐淡化,从革命又变为保皇。改良主义的基本立场及其师康有为的多方掣肘,使他无法迈出革命的一步,最终还是回复到保皇的轨道。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从报》。梁启超在《新民从报》上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大力鼓吹民权、共和、革命和破坏,并且大量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涉及到西方人物孟德斯鸠、卢梭、达尔文、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儿等近百人。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救国救民的实践中,进行国民启蒙,提倡改造国民素质。梁启超在这一时期的言论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毛泽东、郭沫若、胡适等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颇有启迪。美国之行后,思想言论大变的梁启超不再谈种族革命,宣布与共和长别。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迅猛向前发展时,《新民从报》的宣传方针和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和倒退。1904年初,梁启超在《新民从报》上发表了《新民说论私德》,公开反对革命。后来梁启超又在《新民从报》上竭力鼓吹“开明专制”、“君主立宪”。《新民从报》走到了革命的对立面。 此外,梁启超还主持创办了其他一些报刊。1903年,他创刊了中国第一份专门刊登小说的杂志《新小说》,大部分用白话文写成,发起“小说界革命”,成为中国近代新体小说的开创者。次年,他在上海创办《时报》。《时报》版式新颖、格调高,内容丰富,注重新闻时效和时事评论。 (三)立宪运动时期 立宪运动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宪政启蒙时期,是新民启蒙运动的发展。作为立宪派首领的梁启超在这次办报热潮中仍是独领风骚,主持创办的《政论》和《国风报》等是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立宪报刊。《政论》于1907年10月创刊于日本东京。该报以政论为主,大力呼吁速开国会,建议建立国会制度,实行地方自治。1910年,他又在上海创办《国风报》。该报大力宣传宪政理论知识,仍倡议速开国会,指导国会请愿运动的开展。 这时期,梁启超充分利用报纸,把握舆论导向,一方面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迈向新阶段。 (四)护国运动时期 1915年1月,中华书局创办《大中华》杂志,聘请梁启超当总撰述。梁启超在《大中华》上发表揭露二十一条要求的文章,警告日本不得乘人之危,他的言论唤起了同胞正视日本的阴谋诡计。该刊发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这篇文章标志着梁启超从“联袁拥袁”最终走向了“反袁讨袁”,吹响了护国运动的战斗号角。在护国运动时期,《时事新报》与梁启超关系密切,初创时主张保皇,后来又鼓吹立宪,民国成立后成为进步党的喉舌。 从反袁世凯宣言书到各种护国的对外文件,梁启超的笔时刻指挥运动的进程,推动运动不断深入。在全国掀起反袁大浪。他最重要的功绩在于广泛地宣传了资产阶级新思想,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发展的链条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先声。 (五)五四运动时期 梁启超等进步党人1916年在北京创办《晨报》。该报以揭露军阀专制、官僚卖国为宗旨,并时常抨击执政的北洋政府。《晨报》最早披露了巴黎和会决定交付日本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震动。在五四运动中,《晨报》对学生的爱国活动作了大量的集中的报道,充分发挥了新闻在爱国运动中的作用。1922年梁启超告别报坛后,企图从旧学中寻求救世良方,然而刚好和勃勃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背道而驰。 坚持改良,反对革命,是梁启超一生基本的政治主张,晚年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而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就决定了他对新时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工农运动、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共产党以及第三国际等,都必然持对抗态度。 二、梁启超报刊活动中的特色 梁启超从《时务报》起,开创了新式报刊文体——时务文体。这种新式报刊论说文体是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度的形式,它生动活泼,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外来语,雅俗共赏。梁启超自己总结说:“启超素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致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为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一是“纵笔所致不检束”。即要求摆脱各种古文义法的舒服,打破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实行文体上的大解放。这是因为梁启超等人的政论文章,宣传的是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和各种新颖思想,为实行政治改革摇旗呐喊。而且报纸这种大众传媒改变了文化传播形式,扩大了受众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层面。因此,旧的表现形式不仅无法容纳新的内容,而且也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这就要求彻底摆脱桐城派古文、八股文的僵死文体的束缚,应于时势,用通俗的文字发挥新颖的思想。 其二、“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要求文章的语言浅显流畅,明白通晓,屏弃矫揉造作、艰涩古僻的文字,同时又允许根据内容的需要,使用俗语、韵语及外来的词汇、句式和语法来论证问题、说明道理。这是因为梁启超等报刊政论家,在自己的刊物上向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引用了大量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陌生的名词术语。对于这些外来的新鲜东西,不能削足适履,只能兼容并包,允许它存在。既然如此也就只能打破陈规,采用能够和它的极其丰富、广泛的内容相适应的表现手法了。 其三,“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即要求文章层次清楚,逻辑行强,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进而接受他们的主张。他写出来的文章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报刊活动与当时社会民主化运动紧密结合 梁启超是中国最早提倡和推行全面现代化的人,是最重视人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的知识分子。全面的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等的各个方面,既有社会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而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二十年间一系列政治、思想、文化现代化运动的主将和推动者。他掀起的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创了以报刊实行广泛社会教育的先河。 在维新运动中,他不仅要变法,更重视宣传变革思想,以启迪民智、绅智;立宪运动中,他鉴于国民缺乏宪政知识,大力宣传有关知识;护国运动中,他通过报章阐述法的重要性,明确应具有的权利和尊严。而梁启超在宣传新思想、建设新文化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三)报刊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 梁启超主张在发扬本国学术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他的学术研究活动与报刊活动紧密结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1899年以前,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弘扬今文经学为主,在《时务报》时期开始编辑西方知识。第二阶段为1899——1907年,《清议报》和《新民从报》期间,以介绍西方学说为主,包括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卢梭、边沁等人的政治学,达尔文、颉德的进化论,以及其他西方哲学、经济学等,同时基本完成了中国史学、法学、小说、诗歌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第三阶段为1908年——1919年间,以政治宣传活动为主,结合政治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完成了宪政学、财政学、推行货币学、方志学等方面的研究。第四阶段为1920——1928年间,引进西方大量原著和聘请西方著名学者来华讲学,同时集中精力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取得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引进西方大量名著的同时,对中国古典经籍作了许多总结性开创性的研究,其成果之丰硕琳琅满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最有影响者为《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儒家哲学》、《佛家研究十八篇》、《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等。 综观梁启超学术研究,他是中国几千年来旧学的总结者,中西结合新学时代的开创者,可称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许多学术观点大多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变与不变在梁启超报刊活动中的辨证体现 梁启超一生的政治生涯,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是由改良派到保皇派的转变;一是由拥袁到反袁的转变。梁启超的这些变化可以从一些报刊中反映出来。从创办《清议报》到《新民从报》停刊的10年中,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从维新到革命,从革命变到保皇,又从保皇变到立宪。这些转变都清楚地反映在上述报刊的文字中。梁启超由激进向温和的转变,实际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反映。梁启超一生善变,但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救亡图存的理想始终没有变,只是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五)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使中国近代形成第一次办报高潮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尤其是《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刊物,如《国闻报》、《湘报》等二三十家报刊先后面世。在维新报刊外,大量的时政刊物,重庆的《渝报》、成都的《蜀学报》、广州的《岭学报》、福州的《福报》、桂林的《广仁报》、上海的《富强报》、《东亚报》、《求是报》等,此时也纷纷创刊。各类综合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及文摘性报刊,这时也不断出现,其中既有日报,也有旬报、月报,形成一股红红火火的办报热潮。如妇女报《女学报》,晚报《上海晚报》,译报《译书公会报》,文摘报《集成报》。《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最早的白话报刊也在这一时期先后问世。以上海为中心,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由著名文人李伯元、吴跃人等主编的小型文艺报刊,其中有《指南报》、《采风报》、《笑报》和《趣报》。 六、过分强调报刊的政治功能 梁启超以报刊为阵地,推动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宣传上,他既狂热鼓吹革命共和,又一变而为君主立宪的旗手。从理论宣传及社会实践上,他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积极倡导者,是中国追求民主实现的先行者。 他认为办报是强国的手段,把报馆作为治之具,强调报刊的政治功能,而在近代社会为其他国家报人所普遍看重的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则被明显忽略。所以如此主要因为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刚刚起步,对经济信息和广告推销的需求还比较少,报业的经济特性尚未充分显露,而民族危亡的切肤之痛、维新变法的迫切需求,当然使报刊的政治功能得以强化。他主持的报刊多以政论为主,新闻报道未能成为报刊的主角;即使新闻报道,也成为发表政见的工具,或夹叙夹议,或使用编者按语,寓评论于报道之中。梁启超还提出了利用报刊“制造舆论”的口号。在梁启超看来,事实为传达观点服务,只要实现了自己的意旨,新闻真实与否无大局。在梁启超之后,随着阶级、民族斗争的深化,报刊经常作为党派斗争、阶级斗争的舆论工具,教化民众、指导工作的职能不断得到强化。 [注释]: ①丁文江:《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②梁启超:《在报界欢迎会演说词》,载《戊戌变法》丛刊(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55页。 ③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文集》之六,第52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 参考文献: [1]孟祥才:《梁启超传》,北京出版社1980年11月。 [2]董方奎:《旷世奇才梁启超》,武汉出版社1997年10月。 [3]黄敏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4]胡文龙等人著:《新闻评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5] 《从梁启超的报刊实践看其“善变”与“不变”》,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5期,2000年10月。 [6] 《梁启超与〈时务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5期,1998年9月。 [7] 《对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历史观照与反思》,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总第143期)。 [8] 《世俗化的理想与理想化的实效——浅析梁启超前期报刊文章盛行的原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 《略论梁启超对〈时务报〉的贡献》,《学术论坛》,05。 [10] 《维新志士与近代报刊发展》,《史学月刊》,04。 [11] 《20世纪初旅日华人所办报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日本问题研究》,03。 [12] 《论梁启超由拥袁到反袁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94年第4期。 [13] 《论梁启超的启蒙思想》,《河北学刊》,03。 [14]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精神之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5期,09。参考资料: 摘自 中国学术论坛

广西经济期刊2021年第1期

1,广西金融研究Journal of Guangxi Financial Research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金融学会主办,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特点的广西唯一的金融类月刊。期刊紧密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经济金融领域,尤其是广西地区经济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成为发现与造就金融人才的园地。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9 国内刊号: CN 45-1032/F 国际刊号: ISSN 1002-6452 邮发代号: 定 价: 5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 广西金融学会 编辑单位: 《广西金融研究》编辑部 社 长: 罗跃华 主 编: 罗跃华 主 任: 黄伟立 2,市场论坛Market Forum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主管、由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及广西宏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专门从事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宏观经济理论及实践问题探讨,注重学术性、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与知识性。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9 国内刊号: CN 45-1114/F 国际刊号: ISSN 1004-079X 邮发代号: 48-131 定 价: 5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 主办单位: 广西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编辑单位: 《市场论坛》编辑部 社 长: 蒋升 主 编: 蒋升 主 任: 郑信芳 3,经济与社会发展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简 介: 本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及实用性的办刊原则,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广西,面向实际,坚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政府决策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作为办刊的宗旨。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78 国内刊号: CN 45-1319/C 国际刊号: ISSN 1672-2728 邮发代号: 定 价: 10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编辑单位: 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社 社 长: 林志杰 主 编: 罗远贵 主 任: 4,沿海企业与科技Coastal Enterprises and Science & Technology简 介: 本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面向广大创业者、待业青年、中小投资者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士,主要汇集投资少、见效快、利润稳、风险小、操作简、控制易的投资新特项目,传递最新市场资讯,提供行业诊断分析。创刊九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赢得了国内外专家、读者及广大商家企业的普遍赞誉,并在我国华南、华东、华中、西南一带占有广阔市场。目前,月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是理性创业投资者不可或缺的必备刊物,也是商家企业招商引资、树立形象、发布信息的首选媒体。她集权威性、实用性、可读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是广西乃至全国唯一一本定位商机、服务商机、指导创业的科技财经类综合性刊物,国内畅销杂志之一。 期刊分类: 月刊 创刊年份: 1996 国内刊号: CN 45-1227/N 国际刊号: ISSN 1007-7723 邮发代号: 48-86 定 价: 4元/期 主管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编辑单位: 《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 社 长: 蔡定国 主 编: 王书柏 主 任: 廖大宁

2021年广西各市GDP:南宁市:94亿。柳州市:90亿(官方初步预估)。桂林市:06亿。玉林市:61亿。钦州市:83亿。百色市:71亿。北海市:43亿。贵港市:64亿。梧州市:37亿。河池市:97亿。崇左市:09亿。贺州市:21亿。来宾市:88亿。防城港:55亿。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GDP: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GDP达到86亿,增速66%。南宁突破5000亿大关,南宁、柳州、桂林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我国面向东盟地区的门户城市。2021年,南宁市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GDP首次突破5000亿,高达94亿。南宁作为一个拥有8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GDP一直处于全国省会城市中下游,其经济总量与其人口数量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不符合。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代码是1182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Guilin-University-Of-Aerospace-Technology)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院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工、管、文、艺的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也是广西高校中唯一布局有航空航天类本科专业的院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为中国宇航协会理事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广西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立于1979年,前身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组建的桂林工业经济管理学校;曾先后隶属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原航天工业部、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于1994年2月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8年7月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12年4月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截至2021年9月,学院占地面积5亩(7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历史沿革1978年9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党组决定在广西桂林建立一所为航天事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校,并在原越南军官学校旧址展开建校工作。1981年3月,学校更名为桂林工业管理学校。1982年5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学校转隶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1984年8月,学校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管理学校。1988年4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部合并组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学校转隶至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1993年3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学校转隶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4年2月,学校升格并更名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3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同年4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院系专业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共设有管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外贸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理学院、体育部、实践教学部、人文素质与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来宾校区等17个教学单位,30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高专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文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13人,外聘教师165人,折合教师数5人,生师比42: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40人,高级职称占比62%;博士学位62人,硕士学位64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33%;双师双能型教师328人,占比34%。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自治区特聘专家、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39人;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教学建设截至2018年9月,学校拥有各类实验室和实训基地72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38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基础实验室12个。学校近年获得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84项,广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8项。学校还拥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7个,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自治区级应用型本科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通信工程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点(7个):飞行器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类专业群、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高职专科)(11个):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文秘、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汽车服务工程广西高职特色专业(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科建设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建设有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刘永才院士)、2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1个桂林市重点实验室,12个校级科研平台,1个广西特聘专家岗团队(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研究),1个双聘院士团队(童庆禧院士),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信息技术及无人机应用研究创新团队)。科研成果根据2019年1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官网显示,学校近年来承担中国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88项,获中国国家专利31项,省部级、市厅级以上成果奖励38项,其中“微型无人机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项目的研究成果,成功运用到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等赈灾救灾工作中,被评为广西高校科技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之首。馆藏资源据2019年1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官网显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累积总量180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约60万册,馆藏中外文纸质报刊3300余种。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类型包括中外文电子图书、中外文电子期刊、博士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工具书、科技报告、产品样本、专家报告视频、学习和考试资源、随书光盘等。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9月,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德国、芬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开办了中美、中澳校际交流、学分互认教育项目;学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是“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接受培养单位,年度来华留学生规模百人以上。学校代码查询方法:一、《报考指南》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二、《招生计划》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三、官网查询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如果你对住宿环境不计较的话,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首选。学院目前校区众多,校本部在中山大道与师大暨大岗顶比邻,素有石牌六校之美称。白云新校区更是超过1300亩范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与广东商学院是近年来备受教育厅与广大师生热炒的两所2A院校,原因就是两所学院均强烈要求升级大学。一所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另一所为广东政法财经大学。看哪一所能录你咯!祝你好运!!

我是2021级新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大学根本就不出名,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广东人,我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但是我父母不想我出省,我的分数也很尴尬,只比特殊线也就是所谓的一本线高5分,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学校选,最后就选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最后,确实也被录取了。既然,已经定下来了,我就去app搜这所学校。好家伙,个个都在劝退。反正就是说这所学校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开始,我还是挺慌的,因为网上会把事情夸大,把情绪放大,确实使我对这所学校的第一印象不好。但是,我在这所学校待了差不多一年,它给我的感观就还可以,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所有大一新生第一年都是去河源校区,我这个专业之后回去白云校区。所以我只能讲一下我在河源校区的生活了,有有点也有缺点,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了。首先,地理位置方面,河源校区四面环绕着山,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离市区有点远,说实话,我还没在校园外面附近逛过,确实什么都没有,如果你喜欢出去玩,那可能要做车到市中心了。我感觉我们学校所处地方还处于开发状态,周围一片荒芜,我们宿舍阳台还可以看见有工人在施工,说实话有点吵,不过后来也就习惯了。学校有一个超豪华的图书馆,但是还在装修,估计我去白云前是没有机会进去学习的。换一个角度想,环境偏僻,非常幽静,能让我们静下心来学习。因为我是宅女,这环境也能让我安心学习,所以这一方面我给四颗星。在吃这方面,一楼三楼都有自助餐,就是你想吃什么就自己夹什么,你想夹一根菜来吃也没有人会说你,不过一盘菜会标明50g多少钱,你自己把托盘放到上面,然后夹菜,系统会自动给你计算你夹了多少钱。除此之外,我们食堂有买自助烤肉,火锅,螺蛳粉,兰州拉面,凉皮,水果捞等等,品种多样。味道也还可以,没有到惊为天人的地步。因为我们学校偏僻,所以可以点的外卖外卖也没有几家,而且我觉得不是很好吃,所以我现在处于有点不知道吃什么的状态,因为我吃腻了食堂的饭菜,外卖又不好吃。不过南门校门口有很多小摊,有买烤鸡,鸡锁骨,炒饭炒面的,炸串,偶尔吃吃也不错。我是个十足吃货,比较挑剔,所以这一方面,我给三颗星。对于住宿方面,我觉得河源校区的宿舍非常好看,配色我很喜欢。有衣柜,鞋柜,书架。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宿舍会有蟑螂,而且有几次都看到蟑螂爬到我床上,庆幸的是,蟑螂非常小,还不会飞,如果是那种大蟑螂,我真的会受不了,最后我就买了杀虫剂,好了很多。而且,如果你要买一体式的床帘,记得买大一点,我就是买9*8根本套不上。这一方面我给三点五颗星。外出行动方面,我觉得河源校区很大,但是我同学说这已经算小的了,从最远的宿舍走到教学楼,近的教学楼5或6分钟就到啦,远的教学楼10分钟才能到,而且拿快递的地方,就在教学楼那里,所以我觉得拿快递非常不方便,不过恰好上课后去拿快递就很方便了。我看到已经有很多同学在学校骑小电驴了。出去校外玩的问题,疫情期间,我们每次出去玩都要申请,所以我们真的真的很少出去。也不会去坐公交,非常麻烦,我们直接滴滴,去市中心玩,所以可以说,我到了河源那么久都没有坐过公交车。期末回家,有同乡会组织的大巴,直接开到校园接我们回家。我不要自己再去坐车到车站。所以这一方面我给三颗星。教学质量方面,虽然我们学校是二本学校,但是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学习氛围挺好的,至少我觉得我们班的学习氛围非常好,上课打瞌睡,玩手机我真没见到几个。老师也非常负责,很关心我们的学习状态。而且我的舍友也很上进,因此大学堕落这种事情,在我身上没有发生。我非常喜欢我们专业的老师,以及优秀的同学们,我要给五颗星!最后,我觉得广师大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就像大家之前上的普普通通的高中学校,我是一个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人,我个人认为我的第一生活在河源校区过得还不错,它存在的问题,可能其他学校也有,学校也在积极改正。比如有同学反应占座问题,第二天学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分数差不多,也不想出省,那么欢迎你来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技师好点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