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网站官网地址

发布时间: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网站官网地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办刊宗旨10年来,社科版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实力,坚持学术质量第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刊理念,坚持树立学术精品意识,依托学校强势学科,不断开拓创新进取,努力办出重点大学学报社科版的特色,扬长避短,以特色制胜,创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的办刊方针,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报道内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反映高校师生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在管理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与交叉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重点和前沿问题。主要栏目现设有10余个栏目,以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研究为主,兼有历史、文学、中国文化、法学、高等教育等研究内容。其中,重点栏目为教育部评定的名栏目“经济与管理研究”;特色栏目为“和谐社会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交叉科学研究 ”、“科技创新论坛”、“国际学术论坛”、“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国际法学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化与艺术研究”、“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公共政策与绩效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收录情况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2004年)、《中文核心目录要览》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6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年、2006年)。获奖情况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2002年、2006年)、《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0年)、陕西省五佳学报(2006年)。影响引子影响因子连续4年名列全国理工院校社科学报第一位。发展历程创刊于1981年,初始刊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研究》,1986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由教育教学研究类刊物改为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并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立足交大,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力求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在管理、经济、人文、社会等学科上的学术优势,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现实,抓住国家改革和发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充分发挥重点理工大学在跨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中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名校优势,经常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学术精英,就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撰写特稿。学报坚持优先刊登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不断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努力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创新与发展作出学术期刊应有的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哈佛大学教授黄万盛先生,夏威夷大学教授、国际易学学会会长成中英先生,国际哲学学会主席、德国卡尔鲁斯大学教授汉斯·兰克,清华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张光之教授,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世英先生,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先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张存浩、刘东生、罗沛霖、何祚庥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俊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汪应洛教授等都曾在本刊发表过重要成果。 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8-245XCN:61-1329/C邮发代号:52-25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西安交大教育研究创刊时间:1981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1 来稿要求 1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发稿重点为经济、管理、交叉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需在首页脚注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 2 稿件应包含题目(限20字以内)、作者(不宜超过4人,首页脚注需注明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职务、邮政编码等内容)、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8000-12000字)、参考文献以及与中文一致的英文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其中,特别指出: 21 正文的章节层次可分至三级,分别以“一”、“(一)”、“1”的形式题注。“引言”不单独设章节,且无须题注。 22 正文中的图、表随文出现,并标示图序、图题、图注和表序、表题、表注,涉及数据的必须注明出处。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形式,不画竖线,横线仅保留顶线、底线及栏目线,表项(纵第1栏)与表头(横第1栏)间逻辑上为主谓关系,表头前后栏间为递进或并列关系。 23 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未公开发表的一律不引用。文献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其主要格式如下: 231 普通图书:[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2 期刊:[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33 论文集:[序号]著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4 报告:[序号]著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35 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授予年 236 报纸:[序号]著者篇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 237 电子文献:[序号]著者篇名[EB/OL][发表年-月-日]文献可获得地址 238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文著者,姓的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者多于3人时,只著录前3人,中文后面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间加“,”。 3 稿件请采用Word版A4页面设置,并通过E-mail发送电子文本。E-mail。 2 投稿约定 1 本刊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等媒体,有关稿酬与印刷版稿费一并支付。不愿意通过某媒体发行者,请在来稿首页注明。 2 本刊对来稿的文字和表述方式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 3 本刊仅受理作者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性稿件,严禁一稿多投。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按规定致酬,并赠刊物两册。 4 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自动接受上述约定。 5 地 址: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 编:710049 6 为了便于编辑理解你的文章,请在文后附300字的介绍——指出该文的价值点和创新之处!

这个国家级期刊是有的

最新的是2008年,为812权威发布,中信所2010年1月数据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网站地址

中国国家图书馆!

高教的报纸编辑相对社会上一些针对民生的报纸,待遇恐怕要低一些。毕竟研究学报是针对少数人群的,一般人都不去看这些内容。报社的待遇很大一部分是看报社报纸的发行量,面对群体小,发行量少,待遇可想而知了。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官网地址

陕西省学历认证中心(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历认证通讯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东八里村北陕西省教育厅院内--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地址:长安南路563号西安邮电大学内交通:八里村 - 公交站 256米途径公交车: 19路 215路 215路区间217路 229路 239路 323路 407路 408路504路 527路 600路 603路 616路616路区间 631路 704路

通信地址:西安市含光北路40号 邮编:710068 接待电话:029-85221726

《理论导刊》是中国全国党校系统创办较早的刊物之一。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及各方同仁的指导帮助下,该刊一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始终注意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演进状貌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变化发展的实际,坚持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放在首位,深入探讨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思想理论问题,透视时代热点,突出理论指导,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保证刊物质量和思想品位,编发了相当数量的有价值、有影响的好文章,在中国理论界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尤其是1990年以来的十多年里,该刊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同时,以创办精品期刊为目标,扩大信息量,完善编、审、校制度,精心设计,精益求精,强化质量品牌意识,使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变化,取得长足进步。自1991年以来,《理论导刊》已连续五次被确定为中国国内中文(中国共产党类·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1998年被《人民日报》列为该报信息源和背景性资料的参考刊物之一;1999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纳入“中国期刊网阵”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1年又被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成为在西北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社科理论重点期刊。与此同时,《理论导刊》植根三秦大地,特别致力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及西部大开发问题研究,刊发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的优秀文章。一直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列为省内重点社科理论期刊,是向中国国家“五个一工程”组织推荐好文章的省内九家报刊之一。《理论导刊》还是中国全国党校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和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您好:陕西省好像没有学历认证中心。以下是学信网上显示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代理机构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市) 湖南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湖南省长沙市) 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天津市)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广东省广州市) 河北省大中专院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石家庄市) 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广东省深圳市) 山西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山西省太原市) 珠海市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服务中心(广东省珠海市)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东莞市才人管理办公室(广东省东莞市) 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辽宁省沈阳市) 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广西省南宁市) 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吉林省长春市) 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重庆市) 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四川省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苏省南京市) 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云南省昆明市)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浙江省杭州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福建省教育人才服务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海南省海口市)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福建省厦门市) 甘肃省人才市场(甘肃省兰州市) 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江西省南昌市) 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青海省西宁市) 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河南省郑州市)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安阳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河南省安阳市) 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 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湖北省武汉市) 韩国首尔孔子学院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长沙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估中心

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网站地址

临潼区陕鼓大道,下了高速往路右边看就能看到。

说实话,说好的都是托。说好的师资力量雄厚。那得看你的运气好不好。说学校环境好,那只是相比于专科学校,毕竟学校是从专科学校升上来的。环境一般般,只有图书馆在陕西是比较好的。风气只有图书馆好点。但是你每天在宿舍里受到的熏陶肯定比图书馆多啊。好的教不坏。坏的不用交。最重要的是◎这是个私立学校,利益为主,会给你安排各种学校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习,必须去,不去就拿毕业证威胁你,大二就开始,有时间学习吗?◎所以。慎重择校,否则遗憾终身。

陕西师范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718。

陕西理工大学代码是1072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陕西理工大学简称“陕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是一所涵盖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的多科性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历史汉中师范学院时期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汉中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同年11月4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汉中大学。1959年,汉中大学迁到汉中农校原址办公。1966年学校停招,1972年学校宣布停办。1975年,经陕西省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陕西师范大学协商,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4月28日教育部专文指出:原址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陕西工学院时期1965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教育部批准建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1969年10月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和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业在汉中分校办学。1978年底,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北大653分校)撤回北京。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政策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调来150名教师和领导干部,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遗留下的教职工、教学仪器、十万平方米建筑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工学院。陕西理工学院时期2001年6月20日,教育部发出教发函《关于同意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函“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正式组建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撤销原两校建制。陕西理工大学时期2015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陕西理工学院基础上筹建陕西理工大学,筹建期为一年。2015年5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政府就共同支持陕西理工学院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工作签订协议,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科学研究、校企合作、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推动陕西理工学院早日建成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5所高校分别与陕西理工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持筹建陕西理工大学协议》。                                    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9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51人,其中教授124人。现有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外聘),“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4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学科建设据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设15个学院,有62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经济学校级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法学、英语、会计学省级重点学科:汉水文化、生物学(植物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省级名牌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生物科学                                    学术科研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拥有14个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4项,发表学术论文7528篇,其中被SCI等四大权威期刊收录或索引522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21部,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331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41项。学术资源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体的涵盖学校各专业的多学科馆藏体系,累计纸质馆藏21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3万余册、民国文献2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全文电子期刊8千余种,中外文数据库20个,文献类型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技术标准、专利、多媒体等。《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全国优秀期刊。《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1994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开设“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法学法制研究”、“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蜀道文化研究”、“管理研究”、“艺术研究”等栏目,并不定期设置笔谈专栏,刊登针对学科发展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成组稿件,致力于在中国语言文学、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进行学术研究。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Chinainfo)”、北京“书生”、台湾“华艺”等期刊常年收录。《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原《陕西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990年4月取得公开发行刊号。该刊主要刊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化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论文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网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AJ-CD规范》等期刊常年收录。                                    合作交流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合作与交流关系,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及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促进了学校的学术交流与对外融合。学校已与国(境)外十余所高校签订了学生学习、交流项目协议,建立了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开展的项目有:赴美国普渡大学“3+1+申硕”学习项目、赴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京进语言学院“3+1+申硕”学习项目、赴台湾高校短期学习交流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赴日带薪实习项目、赴泰国汉语教学实习项目等。

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网站官网

韩松,男,1962年生,陕西凤翔县人。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主编,法学研究员,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法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民法研究会会长;国家土地督察局西安局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法律专家咨询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委员,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1。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