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球探秘论文

发布时间:

地球探秘论文

好些年没有好好的读过一本完整的书了,这次受到孩子读书活动的感染,和孩子一起读了《地球探秘》这本书。刚看第一眼就被它那丰富的图片深深吸引,每读完一页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就感觉自己的知识在提高,也唤起了我曾对大自然探知的好奇心。《地球探秘》这本书通过生动真实的图片,以及浅显易懂的图解,让我和孩子不经意的就被它深深的吸引进去,不自觉的随着他那清晰明亮的文字去荡漾在地球的诞生、地球的结构、地球的气候,地球的生命以及我们人类如何去征服地球和探知地球未知世界等等的神秘世界中。《地球探秘》这本书通过“海洋探秘”、“极地探秘”、“太空探秘”三章全面的讲述了地球及与地球相关的很多知识,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不仅重新提起了我读书的兴趣,而且让我的孩子对生命物种有了很浓厚的兴趣,他自豪的告诉我:他今后要做一名生物学家。这让我非常的高兴,我告诉他:“有这样的理想很好,但要从现在开始,认真的学习,多读生物方面相关的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未来去探知神秘的生物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看到《地球探秘》这本书介绍地球的种种生命这些时,让我不仅想到我们人类在了解地球,开发地球,征服地球的同时,也不断的在破坏地球,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很多的物种在我们人类的手里灭绝了,现在的我们只能在书中去了解,或在博物馆看到化石,这让我在给孩子讲解知识的同时,也不仅感到有些伤感。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都是那么的可贵,都是通过几千数万年的进化而来的,我们人类也是一样。作为地球的主宰,我们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地球,而应该利用我们非凡的智慧,去让我们这个唯一的家园更加美丽和繁荣。现在“和谐”成为大家说得最多的字眼,我们这代人应该为孩子树立个好的榜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各种小动物,不乱丢垃圾,不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让“和谐”不仅是说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是说我们人与各种生命和生态环境之间,真正的使我们的地球成为一颗“和谐”星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大家要行动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尽一份责任。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随着气温加速上升,预计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平面上升还会家具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过多地适用氯氟烃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作用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早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几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主要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烟尘等有关。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底面即为酸雨。酸雨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我国长江以南重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严重。这一时期,环境问题上升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必须坚持之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坚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创建一种心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续发展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达到就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适用方法,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没有人怀疑,因为大家都确确实实地遥望到了。可是人们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观察太阳和月亮那样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类的视野又是如此地广大,人们伫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达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线所限制约以6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一块平地——视地平,因而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种种从直觉出发的推测。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状,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圆罩子。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由三条大象扛着,这三条大象站在龟背上,而这个龟又是浮游在广阔海洋之中的。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原始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公元前三百年,亚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9米,在南极凹进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

地球科学探秘论文

对呀~你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环境保护前沿)这样的论文期刊,找些范文~你自己参考学习下呗

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没有人怀疑,因为大家都确确实实地遥望到了。可是人们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观察太阳和月亮那样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类的视野又是如此地广大,人们伫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达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线所限制约以6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一块平地——视地平,因而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种种从直觉出发的推测。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状,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圆罩子。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由三条大象扛着,这三条大象站在龟背上,而这个龟又是浮游在广阔海洋之中的。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原始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公元前三百年,亚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9米,在南极凹进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

探索地球的奥秘论文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大家都知道,由于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的索取,已经导致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飓风、暴雨、暴风雪、洪涝、干旱、虫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灾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迁移性难民预计到2025年达到1亿人惨痛的生态教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重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视察申奥城市,就把生态环境改善列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我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台,先后出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开展了许多保护环境的工作和活动我国同时也非常重视保护环境的教育,“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我校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已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乱丢纸屑、食品袋废弃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中,不时发现有深深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切实地树立起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首先是不要随地乱扔乱丢;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吧

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没有人怀疑,因为大家都确确实实地遥望到了。可是人们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观察太阳和月亮那样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类的视野又是如此地广大,人们伫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达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线所限制约以6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一块平地——视地平,因而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种种从直觉出发的推测。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状,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圆罩子。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由三条大象扛着,这三条大象站在龟背上,而这个龟又是浮游在广阔海洋之中的。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原始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公元前三百年,亚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9米,在南极凹进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

地球科学探秘论文题目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太空探索。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在热衷研究其他星球的同时,对地球本身仍缺乏足够的认识。比如,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的海洋来说,正如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所说,“我们关于海底的知识还不如对火星的多”。星际探索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而深海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造福。日本在海洋探索方面走在了各国的前列。比如“海沟”号无人驾驶深海探测器,曾在1995年潜入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潜深达到10911米。但不幸的是,“海沟”号最终却在日本沿海失踪了。“海沟”号的生命历程1986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开始研制“海沟”号无人驾驶潜艇,于1990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制造。“海沟”号长3米,重6吨,耗资1500万美元。它是缆控式水下机器人,上面装备有复杂的摄像机、声呐和一对采集海底样品的机械手,是世界上惟一下潜深度达到7000米的探测器。2003年5月29日,日本科学家利用“海沟”号在日本高知县东南大约130公里左右的海域进行海底调查作业,当时“海沟”号的下潜深度为4673米。由于当年的4号台风已经开始接近这一海域,操作人员当天下午1时29分提前结束调查作业。但是在回收“海沟”号时,工作人员发现不知何原因“海沟”号已无法回到母船的发射架中。1分钟后,海面控制船与“海沟”号的光缆通信和高达3000伏的电力供应突然中断,控制船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当天下午4时17分,控制船的卷扬机只回收到了“海沟”号的母船发射架,“海沟”号则因电缆断裂而不知去向。操作人员大吃一惊,连续用方位测定器向“海沟”号发射了3次信号,但控制船没有接收到“海沟”号的任何信号。“海沟”号上搭载的电波发射器可以连续工作240小时,而电波发射器的发射范围仅在4公里左右。当时由于台风已经接近该海域,控制船上的操作人员推测认为,“海沟”号没有反应,可能是它受海浪冲击与控制船距离已经超过了4公里的范围。此后,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决心找回“海沟”号,并进行了一个月的搜索,但一无所获。直至当年6月30日,日本方面才向外界公布了“海沟”号失踪的消息。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于当年7月4日开会研究后认为,在大片海域中即使动用声呐仪也不可能找到久已失去联系的“海沟”号,于是宣告搜索结束。“海沟”号失踪使不少科学家痛心不已。对日本的深海科研来说,这次的损失无法估量。一些科学家甚至将“海沟”号比作航天界的“哥伦比亚”号。他们认为,这个价值5000万美元的探测器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失踪对科学研究是一个重大损失。到深海去看看大海正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召唤着人类。“海沟”号的失踪并不能阻止人类进行深海探测,正像“哥伦比亚”号失事不能阻止人类的航天事业一样。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难题。随着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陆地上的资源正日益减少。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寻找新的物质来源,海洋应当是首选。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深海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要比那些耗资庞大的太空计划实惠得多。此外,深海生物新物种的发现,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深海探测中的技术问题在短期内,人类乘坐潜水器潜入深海还不太现实。因为在海洋中,每下潜100米就增加10个大气压,几毫米厚的钢板在1万米洋底就像大气中的鸡蛋壳一样易碎。为了克服这些障碍,从事深海探测的大部分科学家都已从有人驾驶潜水器转向机器人潜水器的研究。现在,称为“遥控潜水器”(ROV)的有绳潜水探测器和小型的计算机控制蓄电池驱动潜水器(AUV)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船只操纵。此外,它们的造价也比较便宜,而且不会给操纵它的人带来任何危险。另一种可能解决的方案是开发出能取代适于海洋最深处压力的船壳。美国海军已成功试验过利用新型的陶瓷材料制成有浮力的深潜船壳,这类船壳具有人乘坐时所需的安全可靠性。目前这种陶瓷材料的数据资料已经解密,此举必然会促进其商用开发。而对于潜水器的浮力材料,不仅要求它能承受住巨大的压力,而且要求它的渗水率极低,以保证其密度不变,否则机器人就会沉入海底。在高压环境下,耐高水压的动态密封结构和技术也是水下机器人的一项关键技术。机器人上任何一个密封的电气设备、连接缆线和插件都不能有丝毫渗漏,否则会导致整个部件甚至整个电控系统的毁灭。由于无线电波在水中的衰减太快,所以在水中不能使用无线电通信、无线电导航及无线电定位系统。“海沟”号与控制船之间就是利用光缆进行通信的。由控制船发出的信号以及由“海沟”摄像机拍摄到的实时图像信号均可通过光缆传输,操作人员可观察监视器上的图像,在控制船上对“海沟”号进行操作。这些技术问题如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海底这块最后未开发的“处女地”必将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届时,人类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可有望迎刃而解。我们企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曲笑)大洋探秘从海洋中探索生命的奥秘记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 曲国斌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个未开拓的疆域,她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还是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绝好窗口。位于日本横须贺市海滨的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就是一所专门从事这一科研活动的规模最大的机构。从开发资源到进一步了解地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于1971年,30年来它走过了3个发展阶段。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设立这所科研机构的目的在于开发海洋大陆架资源。它通过实施“海洋计划”开发出了可在300米的深海的高水压、黑暗和低温等严峻条件下进行作业的技术以及潜水技术和潜水系统等。80年代,为展开对深海及海洋微生物的研究,它研制了有人潜水考察船“深海2000”号、海中作业实验船“海洋”号、3000米级无人潜水器“海豚3K”号等。到90年代,它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对海洋的全面考察和研究,为此建造了6500米级潜水考察船“深海6500”号、深海考察船“海岭”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海沟”号、海洋地球考察船“未来”号、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号,最新研制的工具是远程航行型自律无人潜水器“AUV”等。1998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制定了新的“海洋开发长期计划”,提出“进一步了解地球”的目标,并设定了五大研究领域:揭示海洋和气候的变化机制、调查海洋海底的动态、探索海洋生态系、解析地球系统及研究新的海洋开发技术等。其中提出,21世纪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就是“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为此,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还启动了“深海生态环境”和“深海地球钻探计划”两个研究项目。发现地下生物圈1977年,美国的“阿尔宾”号潜水考察船最早在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岛附近25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热水(温度高达90℃)喷出孔周围存在着“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以此为契机,1984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使用“深海2000”号在距东京不远的相模滩1200米海底深处也发现了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其中有在壳质形成的栖管内生活的虫类以及蜗牛、贝纲、甲壳纲、多毛纲、海葵目等的多种生物。据研究,这些动物不依赖光合作用,而把从地球内部喷出的硫化氢和甲烷等还原性低分子化合物作为初级能源,依靠由以硫酸化细菌、甲烷化细菌等为主的化学合成细菌构成的食物网供应能源。不仅如此,在相模滩及日本列岛附近的日本海沟及南海海沟等处,还发现了“冷水涌出带生物群落”。它们同样是通过化学合成而诞生的生物群落。到目前为止,在日本列岛周围海底,已经发现了18处冷水涌出带生物群落和13处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自从发现了存在于海底的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之后,各国科学家竞相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海域寻找深海生物。结果发现,这种热水喷出孔生物大多生存在地质构造上是活动着的海岭的两侧。而且,它们之间还有某种共同之处。在考虑到海底扩大的不连贯性和海底扩大的历史过程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家对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的生物地理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提出如下假说:“生活在大西洋的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里的生物是从东太平洋派生出来的,而最有可能的传播路线可能就是东南印度洋海岭和西南印度洋海岭。”1996年,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使用无人探测器“海沟”号又在世界最深的海域———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深度约1万米处采到了海底泥沙的标本,从中分离出来大约3000株微生物,并发现了新的微生物种类,如在1000个大气压下能够生存的超喜压性细菌、超好热性细菌、可制造有用酶的蛋白质分解酶及新的糖质分解酶的微生物等。2000年8月,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使用深海考察船“海岭”号又在印度洋的中央海岭、东南海岭和西南海岭的交接处(南纬25°19′10〃、东经70°2′24〃,水深2420米)发现了热水喷出孔生物群落,共有20多种生物,其中许多都是第一次发现。这表明,即使在深海海底那样的极限环境里,也存在着多样性的生物世界。科学家们设想:地球诞生初期的微生物有可能不受外界干扰而照原样生存下来;既然海底地壳下这样严酷的环境中还有生物生存,那么,在火星等星球上也会有生命存在;如果热水喷出孔生物是适应地球诞生初期高温环境的生物的话,那么,这就有可能使我们解开地球生命起源的奥秘。进一步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海底堆积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层,保存着有关地球的各种历史资料,由此也可以了解地球气候的变化过程。根据迄今为止的研究,80万年来,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超过现在的高温(40℃)和寒冷(-40℃)的时代。而从1万年前开始到现在,地球在气温上处于“异常的稳定期”。更有意义的是,上述谈到的“地下生物圈”,正是探索生命起源的绝好场所。把它与地球外行星上的生命现象进行比较,将加深人类对生命、对自身的了解。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为此进行超临界水中的氨基酸聚合观察实验、微生物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实验、压力生理学实验等。科学家们发现,色氨酸能够使酵母菌在高压环境(250个大气压~300个大气压)下安然无恙地生存、发育,高等生物细胞(HeLa细胞)在400个大气压下会大大改变其骨骼形态等。为了进一步探索地球生命的起源,日本将从2003年起,与美国联合实施“统一国际深海地球勘探计划(IODP)”。为此,日本建造了“地球”号地球深部勘探船,并于今年1月在三井造船公司冈山公司厂举行了“进水式”。这条船长210米,宽38米,高116米,深2米,吃水6米,排水量约6万吨,船员150名,能够从海底向下钻探达到5公里~7公里(这是地壳到地幔的最短距离)处的地幔。为了实施这一国际性研究活动,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设立了“深海生物风险中心”,开发了“深海微生物实验系统”,其中包括地壳岩芯标本的防止微生物污染技术、地壳岩芯及岩石标本的微生物解析法、微生物分离法和培养法等技术。人们对这个计划寄予了极大期望,期待着能够在揭开生命起源之谜等方面获得进展。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各专业大一时候的基础课,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科学的一些知识,包括所谓的天文、地理等,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地质思维。我想论文可以写的东西很广,选择余地比较大,如地球的构造、在太阳系的地位,生物的进化史,岩石地质年代及各时期特征,地形地貌的成因与地质作用等等。

我觉得~别人不可能把论文写好直接发给你的~~我建议你应该去看下(地球科学前沿)期刊里面那些别人已经发表过的论文参考下吧

地球科学探秘论文选题

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没有人怀疑,因为大家都确确实实地遥望到了。可是人们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观察太阳和月亮那样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类的视野又是如此地广大,人们伫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达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线所限制约以6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一块平地——视地平,因而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种种从直觉出发的推测。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状,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圆罩子。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由三条大象扛着,这三条大象站在龟背上,而这个龟又是浮游在广阔海洋之中的。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原始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公元前三百年,亚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9米,在南极凹进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

1题:大洋传送带是一种全球性的温度、盐度循环系统。高盐度的低温海水 在北大西洋北部下沉,自深海向南流动返回赤道,一直到达环南极。它在南大西洋、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上升至海水表层,流向北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太平洋,汇合成一支温暖且盐度低的洋流,自热带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部,最后到达大西洋一直向北,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流。其中,在北大西洋海域,海水表层向北,深层向南的传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断地将低纬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量和盐度低的海水带到中高纬度的海域,从而缓和了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变化,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大洋传送带是根据深部水体的年龄测定发现的。表层水与深层水大约每2000年围绕地球循环一圈。 地质历史中,大洋传送带流的变化可以引起如电影《后天》所描绘的环境巨变。 编辑本段环境影响 “大洋传送带”的循环依赖于海水中温度和盐度的差异,而全球变暖将会威胁到它的运转。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庞大的洋流循环系统就会崩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急剧变冷,并导致整个地球气候发生紊乱。 现代大洋热盐环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洋盆间处于不对称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北大西洋有活跃的深水形成,而北太平洋仅能形成中层水,其深水是源于南极形成的底水和北大西洋形成的深水,并通过混合作用处于上升状态。受热盐环流不对称的影响,北大西洋海表的平均温度高于同纬度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导致北大西洋可以向其上方的大气释放更多的热量和水气,在盛行风的影响下使处于北大西洋东岸的北欧比同纬度其它地区的气候要温和宜人得多。 2题: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它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自然资源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1)按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前者指分布于地球表面及空间的土地、地表、水生物和气候等资源,后者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地热和地下水等资源。(2)按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可分为劳动资料性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性自然资源。前者指作为劳动对象或用于生产的矿藏、树木、土地、水力、风力等资源,后者指作为人们直接生活资料的鱼类、野生动物、天然植物性食物等资源。(3)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前者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利用且可以更新的水体、气候、生物等资源,亦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后者指储量有限且不可更新的矿产等资源,亦称为“耗竭性资源”。(4)按其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恒定资源和亚恒定资源。前者指数量和质量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的气候等资源,后者指数量和质量经常变化的土地、矿产等资源。 3题: 北极拥有巨量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肯定会把美国政府的目光引向北极,预计北极圈内的争夺会愈演愈烈 对北极熊来说,这将意味着家园的丧失。 而给北极熊带来霉运的,则是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7月23日公布的一份评估报告,该报告宣称北极地区拥有原油储量900亿桶,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立方米。 大量能源的发现,势必加剧大国之间的争夺。北极,或许将陷入“第二个中东”的困境。 调查报告成美“北极进军令” 据报道,隶属美国联邦政府内政部的地质勘探局,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查才获得上述数据。勘探人员对北极圈内25个最有可能拥有油气的地质区域进行了全面评估。该报告确信,北极拥有全球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同时拥有全球未开发天然气储量30%的天然气储量。 美国地质勘探局表示:“广阔的北极大陆架可能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开发的石油储藏地。”据了解,按目前全世界每天大约8640万桶原油需求量计算,北极蕴含的石油储量能够满足全球3年的供应。 与报告发布时间“巧合”,美国国内此时正为是否开采近海石油而陷入分裂。7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取消自1990年以来一直实行的禁止近海油气开采的行政命令,这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据观察人士分析,北极拥有巨量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肯定会把美国政府的目光从近海油田引向北极。开发北极势必会迅速提上美国政府的议事议程。 美国已经为进军北极进行必要的政治、军事准备。在7月17日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萨德·艾伦上将表示,美国政府应该立即调整北极开发战略,为海岸警卫队建造新型破冰船,并在北极地区建立港口和军事基地。 俄下令国有企业加紧开采 对北极的地质勘测,美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在实际开发上,老对手俄罗斯则是先下手为强。 2007年,俄联邦自然资源部宣布,通过对北冰洋海底土壤样品的分析,证实北极圈内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是俄联邦大陆架的延伸。 同时,俄加快了核动力破冰船队的建设和维护。目前俄罗斯共拥有9艘核动力破冰船,2007年服役的“胜利50周年”号核动力破冰船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装备两个核反应堆,最大破冰厚度达到8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核动力破冰船队,使得俄罗斯几乎拥有了在北极地区无限巡航的能力,也使其更容易接近北极地区资源丰富的矿产。俄海军及战略空军所属舰艇、战略轰炸机,也正式将保护北极科考、掩护破冰船队作为重要战备任务之一。 在军事保障的前提下。2008年7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部署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工作,下令俄罗斯国有企业开采北极石油。 各国石油公司纷纷“抢滩” 北极圈拥有丰富能源资源早已不是新论,但美国此次公布的调查报告预计会加剧北极圈国家间的争夺。 在俄罗斯政府部署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工作的同时,荷兰皇家壳牌、英荷能源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等国际能源巨头,也纷纷游说各自政府,争取为北极开发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据报道,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今年较早时便以20亿美元获取阿拉斯加一项钻探石油资源的合约,英国石油公司则计划以15亿美元开发阿拉斯加一块油田,而埃克森美孚公司去年联同加拿大一石油公司,以6亿美元获得加拿大波弗特海一个项目。 尽管各大石油公司跃跃欲试,各国政府也在军事上摩拳擦掌,但实际上,要在未来10至20年内开采这“900亿桶”石油,对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是“水中花、镜中月”。据权威预测,北极西北航道需要30至50年的时间才能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实现通航。在此之前,北冰洋严酷的极地气候,决定了油气资源的勘测、开采及运输成本将是天文数字,大规模商业开发北极几乎没有可能。 更让各国担心的是,作为地球生态链条的关键一环,北极开发将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全球性生态灾难,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都必须避免的后果。 4题:宏观上是乐观的,微观上是悲观的。就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但不能消极,而应乐观积极。 5题 理论上是可以的淡水和能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本身具有价值,而且为社会大量需要当大家都需要时,尤其是在不足的情况下,便会有竞争,这种竞争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现在的问题是;原先的所有权问题和所有权的认可问题大部分时候,这两种资源都是国家主要控制的,而认可则颇有争议 所以,淡水和能源不足的问题靠价格机制是不够的,但并不是说价格机制在此完全没有效果 按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可分为劳动资料性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性自然资源。前者指作为劳动对象或用于生产的矿藏、树木、土地、水力、风力等资源,后者指作为人们直接生活资料的鱼类、野生动物、天然植物性食物等资源。( 人类过度的采伐开采等活动是地质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水功能下降,致使洪水泛滥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温度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陆地和岛屿 石油泄露使海洋被污染,鸟类死亡,鱼虾死亡 河水富化,鱼类死亡等等 按其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恒定资源和亚恒定资源。前者指数量和质量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的气候等资源,后者指数量和质量经常变化的土地、矿产等资源。 上面的已经说的很好,还有火山爆发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以及硫化细菌等等 6题:给网站你参考 7题: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多次气候冷暖变化。气候变冷以至于使陆地表面出现大规模冰盖和山地冰川,这种发生强烈冰川作用的时期称之为冰期。在距今约6亿多年前以来,地球上共发生三次大冰期,它们分别发生在南华纪、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相邻两次大冰期之间,是气候温暖的大间冰期。在大冰期中又可划分出若干次时间尺度为10万年以上的亚冰期和亚间冰期。亚冰期期间气温比现代的平均气温低8~12℃;而亚间冰期期间的气温则比现代的气温要高一些。亚冰期还可进一步分出几次时间长达万年左右的副冰期与副间冰期。气候的大幅度冷暖交替变化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冰川大规模扩展和退缩的循环变化,就是冰期—间冰期旋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