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高科技杂志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

中国高科技杂志投稿要求

朋友你好,直接往要投的报刊的电子邮箱投稿即可。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投稿须知:一、稿件要求及体例 (一)来稿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逻辑清晰、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 (二)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个别优质稿件不受字数限制。 (三)稿件体例:来稿的页面内容依次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摘要(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关键词(一般可选3-5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文章内容、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部门、职务、职称、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参考文献(要求在文中标注)。 (四)文中标题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第三级标题用“”、“”、“”标示,每级标题符号前均空两格。 (五)引文务必注明出处。注释一律在本页使用脚注,每页重新排序,用①②③……表示;参考文献放在文末(尾注),用[1]、[2]、[3]……表示。 1.著录格式: (1)专著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始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前3 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 示例: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5-153. [2]昂温G,昂温P S.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3)连续出版物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 (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叶绍梁,谢 菊.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36-38. (5)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6)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途径. 示例: [1]萧 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com/news/ 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2.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普通图书[M],论文集、会议录 [C],科技报告[R],学位论文[D],专利文献[P],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根据专著类型确定,期刊中析出的文献[J],报纸中析出的文献[N],汇编[G],标准[S],其他[Z],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根据文献类型和电子载体而定,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盘计算机程序[CP/DK],网上电子公告[EB/OL],等等。 3.不同示例及其他具体规定详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二、投稿其他事项1.论文请用Word文档格式排版,正文使用5号宋体字,直接发送至本刊编辑部;或用A4纸打印并随稿附该文电子文本(5寸盘),寄至: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816 2.来稿在正式稿件之外请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获得基金赞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3.来稿原则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编辑加工,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注明。稿件请勿一稿多投。对于拟录用稿件,编辑部将在3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如不使用,不另行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高校科技投稿要求

《中国高校科技》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面向全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科技工作的大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权威性、指导性、学术性综合期刊。

Petroleum Science(《石油科学》英文版)是中国石油大学主办,反映中国石油科学领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英文刊物。SCI-E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Petroleum Science办刊宗旨是发表国内外石油科学研究领域高水平的原创性科研学术论文和综述性论文,为中外石油科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石油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报道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与机械、石油化学与化工、石油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国内外石油科技研究人员均可为本刊投稿。为了尽快地、高质量地刊登您的论文,请作者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如下各项要求,并以此为规范撰写论文和投稿:投稿总则:1、为确保所有来稿被安全收到,本刊只接受网络在线投稿,不接受邮箱来稿。如果遇到系统登录较慢,请稍后重试。2、我刊已开通中文《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和英文CrossCheck文献监测系统,编辑部可以使用这两个系统实现来稿与全球已经发表过的所有中英文文章的全文比对,以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现象。3、我刊是SCI-E收录期刊。由于SCI只收录原创性科研论文或综述,不接受已经以中文等其他语言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因此,为保证您发表在Petroleum Science上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被SCI收录,本刊不接受主体内容已经在中文刊或其它语言刊上发表过的文章的译文投稿。4、为避免在审稿中由于英语语言表达的问题而影响到对文章学术性的判断,我刊要求国内作者投英文稿时同时上传文章的中文稿。如果收到的作者投稿文件中缺少中文稿或英文稿,我们会将稿件直接退修给作者,请作者补充。请作者理解提交中文稿是帮助文章顺利发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请点击编辑部网站首页的“版权转让声明”,下载“版权转让协议”,请所有作者签名后,将扫描件在投稿时与稿件一同上传。5、作者上传的稿件文档最好不要超过5M,通常因为文件太大,审稿人无法正常下载原稿,继而无法及时将稿件审回。为了您的稿件能够及时审回,尽早刊用,在上传稿件前,请先将稿件做一些技术处理以降低文件大小,图件清晰、可读即可,同时请保留好原始图件,来稿录用后进入后期制作时,我们会通知您再提供原始的图件进行期刊后期制作。6、请您务必在投稿过程中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您最好推荐3-5位近几年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工作、非本单位的审稿专家。7、我刊审稿周期为3个月,编辑部会尽快处理所有来稿,请作者在审稿期内耐心等待审稿意见。作者想了解稿件的处理进程或结果,不必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部,直接在线查询即可。当显示“稿件已审回”时,您还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编辑部会等所有审稿人的意见都返回并经过讨论对稿件作出最后审稿意见,然后发邮件通知作者,这时作者才能看到具体的审稿意见。投稿细则: 来稿请用英文撰写,并请国内作者附相应的中文稿,以备审、编、校时准确理解原文含义。来稿内容可以是原创性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某专业领域综述性论文,但两种论文内容必须与石油有关。英文要求用词准确,符合英语惯用语法,尽量使用相对简单的句式以保证意思表达清楚。 来稿请登录本网站,点击注册登录“在线投审稿系统”,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投稿。本刊不接受邮件投稿。 来稿必须包括下列要素: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论文题目。题目应用最少量的单词充分表述论文的核心内容,力求准确、简洁,除非必要,避免使用非定量的修饰词,如rapid,new等,删去不必要的冠词和多余的说明性冗词,如study of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 (on),analysis of,development of,evaluation of等等。 作者姓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姓前名后,首字母大写,如:Zhang Xiaoguang,Wang Yan。作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请用脚注标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Email,通讯作者一般是作者团队中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的核心成员,如研究生导师或课题主要负责人等。 作者单位。请尽量将作者单位写具体,如: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注上角标。 摘要。摘要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可以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方法。应能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简明描述研究内容和范围,顺序叙述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出现符号、插图、表格、参考文献、公式、缩略语等。 关键词。关键词5-10个,在词语选择上应注意其涵盖的领域范围深浅得当,一般应涉及更广泛的专业领域或地理范围,以增加在数据库中被检索到的几率,使论文被更多的大同行检索到。 论文各级标题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不置标点,如1,1,1。各级标题均为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反映文章质量、甚至此文是否能够得到更多同行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请务必重视参考文献的使用。请作者仔细核对每一篇文献以确保准确,参考文献中的人名、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信息要全。每篇文章至少应有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其中英文文献应占1/2以上,最近5年的文献应占2/3以上。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分文中和文后两种情况:在行文中用括号注出,注明作者的姓和发表年份。在文后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的文献一一对应,不能出现文中引用而文后没有列出,或文后列出的文献在行文中没有引用的情况。参考文献一般分为期刊论文和专著书籍两大类,在文后全部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作者姓前名后。中文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最后注明“(in Chinese)”字样。在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这两类的格式举例说明如下:(1) 书籍、专著类: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名 出版年 起止页码Borko H and Jones W Formation of Subtle Reservoirs in Continental Faulted B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 1-19 (in Chinese)(2) 期刊类:作者姓名 文章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次(期次): 起止页码Robert H Ultramafic G 27(4): 7-14需要注意作者姓名的写法,在文后一律用姓的全称+名的首字母大写,文中只用姓氏即可,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1)如果只有一位作者,则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文中引用为:(Wang, 1990);(2)两位作者时,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写为:Wang D Y and Zhang X L……………文中引用为:(Wang and Zhang, 1990);(3)三位或三位以上的作者,文中一律引用为:(Wang et al, 1990),文后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三位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and Ren S L……………三位以上的作者Wang D Y, Zhang X L, Ren S L, et ……………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如遇到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在同一处引用,中间用分号隔开,如(Wang and Zhang, 1990; Robert et al, 1998)。如同一处引用的两篇文献在文中引用形式只有年代不同,则可以省略写为(Wang and Zhang, 1990; 1998)。但如果文中引用形式不同,如(Wang and Zhang, 1990; Wang, 1998; Wang et al, 2006),则只能逐一列出,不能省略。参考文献中的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名称、期刊名称等必须与原译文一致,不能随便翻译。 量和单位。各种参数、单位及符号要符合国家和有关专业标准,公式中各项物理量均应注明物理意义,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缩略语在文中首次使用时应注明全称。 图件应清晰可读,分辨率必须在150-225dpi之间。图件中的文字一律需译为英文,必须清晰可辨。图件尺寸(含图版)不超过1个版面(大16开)。图件中表示量的单位时,我刊的格式是“量, 单位”,图中文字是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除专有名词外)。图件的位置是放在首次引用它的文字段落之后。 请作者在投稿后自留底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90天内会发送Email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刊用。在此期间请勿另投其他刊物。对修改后录用的稿件,作者应按照编辑部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后将修改稿尽快返回编辑部。 随附的中文稿件文责自负。对英文稿件,编辑部若要在内容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但编辑部有权对其进行英文语言文法方面的修改及内容上的删节。 本刊与Springer公司合作出版,并已被SCI-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俄罗斯文摘、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石油文摘、剑桥科学文摘收录,论文发表前编辑部会与作者签定版权转让协议,由作者授权石油科学编辑部发表该论文,并同意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如作者向本刊投稿,则视为同意授权出版并被以上检索系统收录,特此约定。 论文发表后,本刊对刊出的稿件按规定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向作者赠送刊登有其论文的期刊2本。

先是要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符合期刊的要求。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投稿要求高吗

有关非球的疑问,你可以在百度输入“非球镜片”四个字,会搜到本人写的一个文档,上面都有你想要的答案,此文当年是发表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的。本人也是近视眼,同时是取得一级验光技师资格的,我通过我的切身感受与学过的光学理论知识写就的这篇小文,与绝大多数商家宣传的东西是非常相左的。有些商家完全是为了利益去宣传,更多的商家是,技术人员水平有限无法识别非球的真正面目,所以只有厂家怎么说他就怎么说了。

“个性化”已经成为眼镜行业关键词之一,每个眼镜佩戴者都在努力寻求自己的那副“唯一”。因此镜架设计师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市场——同样也是全球眼镜行业关键词之一,国际顶级设计师纷纷开始在设计作品中注入中国元素。与此同时,中国设计师团队也正在形成,近年在市场中,不断涌现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本土设计师作品。 “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创造”?中国眼镜保持多年高速发展后,今天走到了十字路口。显然,我们要坚定选择后者,中国眼镜要走自己的原创设计之路,中国眼镜要有比肩国际的设计力量。中国设计师作品不但要拥有中国市场,还要在全球镜架设计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为推动中国眼镜产业发展升级,倡导更多更好原创设计眼镜产品,发现青年设计才俊,树立自主创新楷模,展示“设计”在提升眼镜产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眼镜设计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本刊联合国内知名品牌“圣迪仙奴” ,同时盛邀国内众多知名工业设计人士和机构一起,共同举办盛大赛事“圣迪仙奴”杯镜架设计大赛。 设计主题 自由 原创 竞赛项目眼镜设计者诸如时尚眼镜、矫正眼镜、运动眼镜、太阳眼镜和光学眼镜以及眼镜零配件,包括镜架、装饰品、支持物等。 奖金 特等奖:1名 奖金10000元 一等奖:2名 奖金20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500元 鼓励奖若干名:价值500元精美眼镜。作品刊登在当期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评选条件及颁奖:由评委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鼓励奖。前三奖项获得者将颁发奖牌、特约设计师聘书。在上海或北京展会上举行颁奖仪式。颁奖活动邀请各大新闻媒体参与,获奖作品也可能在圣迪仙奴新品发布会上亮相,成为新款圣迪仙奴产品。 主办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 上海中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燕山大学艺术系 深圳工业协会 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网络支持 中国眼镜在线 竞赛日程 竞赛时间:2010-2014年(每年为一届,连续举办五届) 报名时间:2009年11月1日起 作品提交:2009年11月1日起 获奖结果宣布:首届2010年12月底 获奖信息发布:《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中国眼镜在线:竞赛办法 “圣迪仙奴”杯镜架设计大赛从2010年元月正式开始,一年为一届,一年评奖及颁奖一次。连续举办五届。设计者稿件初选合格后首先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上刊登。全年所有刊登作品编号刻录成光盘交由评委打分。评选结果公布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及中国眼镜在线 专版上,所有作者五年内可以连续投稿,但需符合参赛条件。参赛条件 原创性设计,且无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曾经参加过其它设计竞赛或为第三方服务设计的产品方案不得参赛。在设计大赛时间内,同一稿件不得连续参赛。 报名方式 申请者可将姓名、年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件(QQ)、在读学校或工作单位名称、职务、个人生活照片一张,发送至指定邮箱。 作品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均要求为A4大小,精度300dpi,JPG格式,电脑彩稿,并附300字内的设计灵感阐述。设计稿全部发至指定邮箱。 评委 名誉主任 徐云媛 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 评委主任 何人可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戴维平 中国眼镜协会秘书长 贺 庆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总编辑 李卫富 上海中北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圣迪仙奴”品牌拥有者 评委(以下顺序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 群 千叶眼镜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黎明祥 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傅 舟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何晓佑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黄先宁 成都精益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 云 上海三联集团副总经理 靳埭强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齐凤阁 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单志华 西安西北眼镜行董事长 吴俭涛 燕山大学艺术系讲师 张福昌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 张 凯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讲师 赵建东 四川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授 赵晓军 杭州大光明眼镜公司董事长 知识产权 在大赛活动结束并颁奖后,所有入围和获奖的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本次大赛的获奖和入围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宣传、出版、展览等,并不得向第三方转让,否则,主办单位有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杂志社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朝千路99号时代天骄大厦801A 邮编:400010 电话:(023)63713885 63802025--8013 大赛编辑工作地址: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驻上海办事处 大赛统筹: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首席记者驻上海办事处主任 傅维 大赛编辑:冯立 高玉冰 陈璇 张恒源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澳门路519弄2号1908室 邮编:200060 电话:(021)51075080联系人:陈璇小姐 张恒源先生 设计稿件指定邮箱:

去浏览网看吧!

中国轻工业总会1992-1996年度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重庆市1996-1997年度优秀期刊一等奖重庆市1999年度质优期刊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投稿要求高吗

有点,具体看文章水平了,可以试试

分步骤给你说、首先、其次、最后。首先,你的文章是你自己提出的东西,没有抄袭他人的成果。其次,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最好是什么科研项目,重点实验课题最后,还要注意投稿的地方。如果想录用率较高学校期刊应该还可以。

b zhidao是不是但是期刊质量 主要要看对稿件的审查的力度这个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科技传播》杂志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 中英文目录 知网 万方全文收录 而且高小实行“产业化”以后于国际接轨就一直很多方面实行高收费

北大核心基本就是要求硕士,有一些本科也是可以发的,南大核心以上基本就是需要第一作者为博士级别了。硕士生想发CSSCI以上级别期刊,可以带自己导师为第一作者的有不懂再问我了。

中国科技论文投稿要求高吗

这都是要看自己的意愿的,没有人强迫你做你不想做的事,自己需要就做,

有点,具体看文章水平了,可以试试

免费,审核周期短,遵循开放存取原则,秉承“先发布,后评议”的机制,将符合要求的科技论文快速网络公示,提供首发凭证,并提供评审星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