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行政与法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行政与法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姜明安-bi链接: -Q5i4Ras0pVF3qH-pw 提取码: wjq8

你要的这些书除了日本的那两位学者的书不好找之外,在新浪爱问的共享资料里都有,你可以去看看。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到这个回复了。

《新政机遇》(邵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B81aTg7Q 提取码:ar6v    书名:新政机遇作者:邵宇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7页数:300内容简介:读懂中国改革,把脉当下时局,抓住新政机遇。如果把握住这些机遇,必将在未来10年的发展格局中获得巨大收益。十八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中国改革的新篇章,各大领域改革全面铺开。这股巨大的改革驱动力将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走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各个领域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新机会?《新政机遇》一书,八大改革全景解析,投资趋势权威预测,解读较量中的权力与资本,挖掘政策下的机遇与挑战。作者简介:邵宇,金融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John Swire访问学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专栏作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库成员。2003-2004曾任职上海市宝山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4-2009在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担任副系主任和CFA项目主任。2009年11月进入产业,历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目前在东方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师、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出版有《危机三部曲: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大图景》多部著作。

行政与法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新政机遇》(邵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B81aTg7Q 提取码:ar6v    书名:新政机遇作者:邵宇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7页数:300内容简介:读懂中国改革,把脉当下时局,抓住新政机遇。如果把握住这些机遇,必将在未来10年的发展格局中获得巨大收益。十八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中国改革的新篇章,各大领域改革全面铺开。这股巨大的改革驱动力将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走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各个领域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新机会?《新政机遇》一书,八大改革全景解析,投资趋势权威预测,解读较量中的权力与资本,挖掘政策下的机遇与挑战。作者简介:邵宇,金融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John Swire访问学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专栏作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库成员。2003-2004曾任职上海市宝山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4-2009在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担任副系主任和CFA项目主任。2009年11月进入产业,历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目前在东方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师、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出版有《危机三部曲: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大图景》多部著作。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 e2hq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姜明安-bi

你要的这些书除了日本的那两位学者的书不好找之外,在新浪爱问的共享资料里都有,你可以去看看。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到这个回复了。

行政与法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全文

《新政机遇》(邵宇)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B81aTg7Q 提取码:ar6v    书名:新政机遇作者:邵宇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7页数:300内容简介:读懂中国改革,把脉当下时局,抓住新政机遇。如果把握住这些机遇,必将在未来10年的发展格局中获得巨大收益。十八届三中全会掀起了中国改革的新篇章,各大领域改革全面铺开。这股巨大的改革驱动力将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走势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各个领域会有哪些新的投资新机会?《新政机遇》一书,八大改革全景解析,投资趋势权威预测,解读较量中的权力与资本,挖掘政策下的机遇与挑战。作者简介:邵宇,金融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John Swire访问学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专栏作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库成员。2003-2004曾任职上海市宝山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2004-2009在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担任副系主任和CFA项目主任。2009年11月进入产业,历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目前在东方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师、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出版有《危机三部曲: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地缘政治大图景》多部著作。

这个不好找、、、

行政与法杂志电子版官网在线阅读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1、《行政行为新理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版)(合著)2、《行政给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独著)3、《行政法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二人合著)4、《行政诉讼法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副主编)5、《依法行政通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撰稿人)6、《中国宪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撰稿人)7、《诉讼法词典》(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8、《行政诉讼法条文释义》(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9、《实用诉讼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撰稿人)10、《实用农业管理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撰稿人)11、《法学案例与评析》(济南出版社1992年7月第一版)(撰稿人)12、《三·五普法知识手册》(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撰稿人)13、《利剑与天平—法律》(中国华侨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撰稿人)14、《中国法学家辞典》(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编委)15、《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撰稿人)16、《行政法的中国之路――应松年教授教授七秩华诞贺寿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撰稿人)17、《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扬教授九十华诞贺寿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撰稿人)18、《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撰稿人)19、《行政法词典》(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撰稿人) 1、《分类管理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载《中国行政管理》1987年第4期,核心期刊;2、《试论行政授权》,载《政法论坛》1987年第6期,核心期刊;3、《省级人大及政府立法权限》,载《法学杂志》1988年第5期,核心期刊;4、《美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载《国外法学》1988年第6期,核心期刊;5、《谈谈我国古代的行政立法》,载《中国行政管理》1988年第11期,核心期刊;6、《论保障受处罚人基本权利原则》,载《法学》1997年第10期,核心期刊;7、《行政立法中的不相抵触原则》,载《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CSSCI期刊;8、《论行政诉讼的证据要求》,载《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核心期刊;9、《论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及其矫正机制》,载《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CSSCI期刊;10、《行政行为公定力质疑》,载《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CSSCI期刊;11、《论我国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载《法学天地》1988年第2期;12、《国家行政机构设置刍议》,载《政法学刊》1987年第3期;13、《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特点刍议》,载《中国监察》创刊号1988年第1期;14、《关于经济行政案件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载《山东法学》1987年第3期,核心期刊;15、《试论省级人大和政府立法权限划分》,载《山东法学》1988年第1期,核心期刊;16、《论完善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载《山东法学》1988年第4期,核心期刊;17、《建议创立司法学》,载《湖南法学研究》1988年第2期;18、《投诉,救济与国家》,载《外国法学译丛》1988年第3期;19、《转变中的行政法》,载《外国法学译丛》1987年第3期;20、《不管制与行政法》,载《外国法学译丛》1989年第1期;21、《论我国消费者利益的法律综合保护》,载《消费者》1988年第4期;22、《法国行政法中的行政责任原则》,载《外国法学研究》1987年第3期;23、《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若干问题》,载《律师与法》1988年第7期;24、《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载《北方论丛》1999年哲社综合版,核心期刊;25、《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若干问题探析》,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核心期刊;26、《公职权初探》,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4期,核心期刊;27、《析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载《法制日报》2002年12月26日;28、《公共行政视角下监督行政的新变化》,载《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核心期刊;29、《公职权的涵义及法律属性》,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核心期刊;30、《公职权的涵义及构成要素》,载《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31、《立法授权原则探析》,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核心期刊;32、《病历档案管理与保护患者隐私权》,载《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33、《〈行政许可法〉中值得探究的几个问题》,载《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34、《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及无效标准》,载《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35、《剖析两类典型的教育行政诉讼案件》,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7期;36、《论公职权》,载杨海坤主编《宪法基本权利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37、《论行政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 期;38、《行政权力权利化研究》,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核心期刊;39、《行政相对人权利研究》,载《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40《行政行为构成要素之检讨》,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41《准行政行为理论之检讨》,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42、《简评清末宪政》;载《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核心期刊;43、《析各类纠纷处理中的行政手段》,载《中国法制报》1987年6月15日;44、《行政给付的性质界说》,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核心期刊;45、《浅析行政给付中的行政行为》,载《河南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46、《授权立法的正当性质疑》,载《文史哲》2006年第3期,CSSCI期刊;47、《法律保留原则的发展趋势》,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48、《行政给付的功能》,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49、《行政受益权研究》,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50、《授益行政的义务主体及义务属性》,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2期;51、《无权行政及其救济研究》,载《西南法学评论》第四卷第1-6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版;52、《关于司法解释界限的理性思考》,载《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53、《法律保留原则的基础与走向》,载《上海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54、《行政权力权利化研究》,载《行政法的中国之路――应松年教授七十华诞贺寿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55、《行政法的嬗变:由公法到公私法融合》,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并被收入《行政法的源与流――王名扬教授九十华诞贺寿论文集》,CSSCI期刊;56、《授权立法正当性缺陷的矫正机制》,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2期,CSSCI期刊;57、《论行政行为的形式》,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CSSCI期刊;58、《论无权行政的法律界限》,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CSSCI期刊;59、《论“规定行政措施”的法律规制》,载《齐鲁学刊》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60、《时间的控权功能探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61、《论行政行为的补正》,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62、《质疑“规定行政措施”》,载《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CSSCI期刊;63、《行政事实行为的功能及法制化探析》,载《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CSSCI期刊;64、《国外行政执法档案公开制度评介》,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2期,CSSCI期刊;65、《行政法中的私法适用研究》,2005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并被年会综述(载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2期)做观点介绍;66、《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几个法律问题》,2006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并被年会综述(载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3期)做观点介绍;67、《论网络虚拟财产权的行政法保护》,2007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68、《行政法中适用私法应遵循的原则》,载《政法论丛》2007年第5期,核心期刊;69、《“司法权威”与“学术权威”的竞存:由“专家意见书”的几点悖论引发的思考》,载《河南公安高等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70、《论行政行为的先定力》,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4期,CSSCI期刊; 1、《法学案例教学法研究》,山东大学项目,参加人,2001-2003年;2、《构建和谐社会与优化行政执法环境》,司法部2005年“法制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05SFB5005,独立承担;3、《解读法的不可直接对抗性》,山东省教育厅2007年第三批科研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S07WA03,独立承担;4、《卫生执法的经济学分析》,山东大学校内交叉学科研究课题项目,主持人;六、获奖情况:1、《立法授权原则探析》(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4期)获山东省第十五次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2007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论对网络虚拟财产的行政法保护》获中国法学会2007年度行政法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行政权力权利化研究》(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3期)获山东省第十六次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和谐执法机制的内在机理》获山东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5、《行政给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独著)获山东省教育厅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三等奖,证书编号2007R30082;

期刊名称 行政与法 期刊CN号 22-1235/D 主管单位 省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 省行政学院 文种 发行范围 公开 我是杂志社的

大脑与行为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劫持》(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密码:x30q    书名:劫持作者: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译者:邓思渊豆瓣评分:9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年份:2018-5-1页数:328内容简介:《劫持》是一本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的书,基于一位心理学博士20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作为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者的脑—电研究成果。在这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数字设备及让人“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从神经认知科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大脑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手机等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劫持或操控,并给出了自己作为从业医师的实际建议,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围绕着“数字媒介成瘾”这一主题,作者精心构建了全书的结构,既以社会观察及自己经手的实际病例作为例证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又专门介绍了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及数据成果作为科学支撑,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书中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与计算机和网络持续“联机”,究竟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何从脑—电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数字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手机或平板电脑究竟是解放了家长还是禁锢了儿童?游戏与社交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吗?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数字一代”,给予他们恰当的帮助与指引?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我们该如何处理数字媒介、网络社群对真实社交生活的影响?网络霸凌、狂躁、抑郁、群体性孤独、强迫性搜索……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出了问题?作者简介: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临床心理学博士,美国生物反馈认证学会会员,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师和神经治疗师。2015年美国应用心理生理学和生物反馈协会年度大奖获得者,行为和脑科学联合会2015年度大奖获得者。因连续获得该领域早期职业影响力双料大奖,所以她是一位被寄予厚望的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是:探讨数字技术对儿童及成年人大脑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她开设的诊所深受患者信赖,研究与临床医疗都曾获得肯定,也经常针对数字媒体对大脑及心理的影响发表演讲。

《大脑的情绪生活》(沙伦·贝格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_aa2Gw-6sYSfbzy5g 提取码: embd书名:大脑的情绪生活作者:沙伦·贝格利译者:王 萌豆瓣评分:0出版社:格致出版社出版年份:2014-12页数:336内容简介:为什么一些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迅速振作,而另一些人却会陷入绝望?为什么一些人善解人意似有读心术,而另一些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为什么一些人总是神采奕奕,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郁郁寡欢?先锋科学家、当世神经学与心理学权威理查德 • 戴维森在本书中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情绪模型,为我们揭示了情绪的起源、情绪的力量以及情绪可塑性的奥秘。戴维森发现,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六种基本的“情绪风格”:情绪调整能力、生活态度、社交直觉、自我觉察能力、情境敏感性,以及专注力。一个人的情绪特征就取决于他在每个情绪风格区间上的位置。戴维森还解释了每一种情绪风格背后的大脑活动模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情绪大脑的模型。这一发现具有深远影响,不但变革了对自闭症与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改造自己的大脑和情绪特征,主宰自己的情绪风格。这是一本革命性的原创科学著作,它将改变你看待自身的方式,提升你的幸福感,让你找到更多生活的意义。你准备好了吗?作者简介:理查德 • J 戴维森 | Richard J David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当今最杰出的的神经科学家。曾被《时代》周刊选入2006年度“世界百大影响力人物”。更多信息,请访问他的个人官网:莎朗 • 伯格利| Sharon Begley明星科普作家,长年为《华尔街日报》和《新闻周刊》的科学专栏供稿,向美国公众传播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现任路透社高级记者,负责医疗与科学报道。更多信息,请访问她的个人官网:

《神经的逻辑》([美]埃利泽·斯滕伯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vd0z书名:神经的逻辑作者:[美]埃利泽·斯滕伯格译者:高天羽豆瓣评分:6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8-1页数:352内容简介:从8个令人惊奇的问题开始,带你理解迷一样的人类行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我们自身。跟着作者不断解谜,如侦探小说般神经的逻辑,彻底明白我们日常的心理与行为的机制。【人类竟是如此神奇】听声辨位、梦中杀人、左右互搏、多重人格、心灵操控……这样小说般的情节都是真的!本书展现了很多人类超乎自己想象的行为。每章都从一个惊奇问题开始,带领读者不断解谜,充满阅读推理作品的快感。【神经科学一本通】覆盖神经科学的各领域和多种方法,习惯、记忆、梦境、疏忽、幻觉等等日常心理机制都得到了解释,在快乐阅读中了解人脑和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类自身。【帮你生活更轻松】经常回到家才想起路上该买的东西没买?是否知道要减肥的话不能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怎么抵御商家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剁手诱惑?还有躺在床上就能健身这种好事?假笑识破率还能提高?……理解了这些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就能更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躲开陷阱,抄到近路!《神经的逻辑》令人大开眼界,它既轻松有趣,又是极富启发性的研究,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做那些最为奇怪的事。斯滕伯格撬开了我们的心灵,解释了脑的运作方式,对一系列诸如感知、习惯、催眠、语言、学习等话题都给出了真知灼见。就如何面对人类大脑的无意识逻辑这一问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读罢掩卷,我对“我这个人到底是谁”有了更多的体悟。——列奥纳德· 莫洛迪诺夫,《大设计》第二作者斯滕伯格对脑的怪行背后隐秘逻辑的解释,是神经科学界一支全新的声音。——承现峻,《连接组》作者本书每章读起来都像侦探小说,每一页都闪耀着作者对神经病学的热情。它同时还非常适合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正能治疗他们的“神经元嫉妒症”。——V S 拉马钱德兰,《讲故事的脑》作者如果你想知道人们为什么用不理性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想为此找出合理回答,那本书就该是你的第一本书。——迈克尔· 舍默,怀疑论者学会创始人我们解释事情时通常有一些叙事套路,而本书却是对这些叙事套路背后真正的神经回路进行丰富详尽的研究。作者破解、打开了脑中的“黑箱”,检查其中并行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套系统,探究从做梦、自动模式行为到记忆、幻觉、创伤等一系列问题。——《自然》杂志从最怪异的梦和幻觉,到精神分裂症与多重人格,脑是各式各样怪念怪行的肇事者。从外部看,这些现象常显得“疯狂”,但其实它们都有逻辑可循,这套逻辑使我们能创造经验、保全自我。无论是哈欠会传染、虚假记忆、不饿却进食、色情片盛行、感同身受等常见的行为、心理状况和情感,还是清醒梦、濒死体验、盲人看到的景色、梦游杀人等惊奇案例,《神经的逻辑》都为我们娓娓道来。以这些现象为契机,斯滕伯格博士深入脑和神经系统的内部,揭示并解读脑与神经中理性的有意识系统和幽深的无意识系统,解释两套系统怎样造就了我们或平常或怪异的行为。弄清楚脑与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和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心理疾病和超自然体验的看法,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正确的决策。作者简介:埃利泽·斯滕伯格(Eliezer Sternberg),塔夫茨大学医学博士,耶鲁-纽黑文医院住院神经科医生,具有神经科学和哲学的学术背景,出版有《你是机器吗:脑、心灵及何为人类》《大脑让我这么做》等著作,并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优秀期刊。高天羽,笔名“红猪”,长期任《环球科学》杂志与果壳网翻译,出版译作有《遥远地球之歌》《鱼为什么放屁》《世界为何存在》《恶的科学》《打开一颗心》等二十余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