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片

发布时间: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片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 促进了原子弹理论的成型。因为欧洲科学家发现当一个重和核裂变为两个(或更多)轻核时,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质能方程E=MC^2 ,可以推论出此过程伴随能量变化,其中如铀235、钚239之类裂变时质量减轻,一定释放出能量,即裂变能,制成炸弹为原子弹,而氘-氚结合为氦核,质量也轻于原来,即释放聚变能,这一原理导致氢弹的诞生。至于原子弹的诞生,要归功于从汤姆逊到卢瑟福,一直到波尔的一大批欧洲-美国科学家的努力,爱因斯坦当然名列其中。另外必须指出,他们都有令人敬佩的高尚人格,这也是原子弹诞生在美国而不是在原子领域领先的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扩展资料: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能量是运动的量度;能量与质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物体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物体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能量可以用减少质量的方法创造)。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就拿氦4(He4)来说,它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质量就等于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量之和。实际上,这样的算术并不成立,氦核的质量比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之和少了0302u(原子质量单位)!因为当2个氘[dāo]核(每个氘核都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时,大约放出7×10^12焦耳的原子能。正因为这样,氦4原子核的质量减少了。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在2个氘原子核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似乎质量并不守恒,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等于2个氘核质量之和。然而,用质能关系公式计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质量,恰巧等于因反应时释放出原子能而减少的质量。爱因斯坦从更新的高度,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了一步。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即所谓的反引力的固定数值)代入他的方程。他认为,有一种反引力,能与引力平衡,促使宇宙有限而静态。当哈勃将膨胀宇宙的天文观测结果展示给爱因斯坦看时,爱因斯坦说:“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真空影响因子要高点!发行周期是双月刊。相比较一下真空要好点!杂志之家可以发表这类的期刊杂志!

“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是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之一。作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北京青年报社将第一个试点项目放在了《北京科技报》身上。在北京青年报社与北京市科协2003年四季度确定合作运营《北京科技报》意向的同时,《北京科技报》也拉开了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的改革帷幕。  试点意味着探索,改革总要付出代价。《北京科技报》面向市场求发展的5年,也是一段上下求索的成长旅程。    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履新之旅    在中国报刊市场上,“赛先生”的处境有些不妙。由于体制、机制、读者定位、内容呈现方式、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原因,国内不少科技类报刊都在困窘的状态下艰难度日。在北京青年报社接手《北京科技报》之前,这张报纸也早已陷入亏损,报纸发行量曲线逐年走低,到2003年已跌入历史谷底。  《北京科技报》的前身是我国第一张科技类报纸——1954年创办的《科学小报》。它曾以丰富的科技资讯报道和科普知识影响了几代人。在它的读者群中,不乏重量级的热心读者,不少人的人生因为它而发生了改变。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办公室曾给报社打过电话,要人送去从刊载人造卫星到刊载宇宙火箭这一时期的《科学小报》。著名传记作家和科普作家叶永烈2005年在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时回忆道,正是《科学小报》的鼓励,让他以后走向了科普写作的道路。1978年7月,《科学小报》更名为《北京科技报》,在20世纪70年代末那个科学的春天之后,其发行量曾高达40万份。像这样一张有着历史荣光的报纸,谁也不愿意看着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就这样黯然退出报刊市场。  负责《北京科技报》改版的赵颖华并非不知道国内科技传媒的艰难处境,但她认定,市场并不是不需要科技类报纸,而是科技类报纸在内容上没有贴近读者的需求,在运营机制上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科技类媒体工作经历、不曾做过报社经营工作、也从未以单位一把手的身份“带兵打仗”的赵颖华对《媒介》笑言,当时全是凭着一股革命豪情,加入北京青年报社选“帅”的竞聘的。  是《北京青年报》市场化运营的经验和贴近性内容的生产方法给了赵颖华做好《北京科技报》的信心。她知道,什么样的科技内容会得到读者欢迎。她推断,报纸只要有了读者,也就有了发行量、影响力和广告投放。只要有受读者欢迎的高品质内容,其他的一切都会接踵而来、不期而至的。何况,既有“神五”飞天、科技奥运的天时,又有北京作为科技人才集聚地的地利,还背靠北京市科协在科技工作者中的强大影响力和北京青年报社这一强大的媒体运营平台,天性乐观的赵颖华觉得,《北京科技报》肯定能在市场上闯出一条生路。  改版工作启动之际,《北京科技报》总编辑赵颖华向北京青年报社领导申请启动经费。“要是能有300万的启动资金,大概就能正常运营了”。在北京青年报社与北京市科协签订合作协议时,这个数字最后定为300万。事后,赵颖华向一位已离开北京青年报社的老上级请教运营经验,这位老领导对她说:“你真敢干!给你3000万你要能把这件事干成,就算你幸运了。”  赵颖华对《媒介》坦言,乐观主义者确实能乐观面对一切困难与挑战,但有时也会由于过于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北京科技报》改版5年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也说明了这一点。    商业模式的前后求索    《北京科技报》在商业模式上的求索率先从内容上的改变创新开始。  2003年12月24日,《北京科技报》由周三刊对开大报改为四开52版周报,每周三出版,分为“探索、发现,精神,健康,数码,生活”六个主题版块,半年后调整为“一报三刊”,即用科学的眼睛看大千世界的“探索周刊”、看心灵的“精神周刊”、看生活的“生活周刊”。改版后的《北京科技报》一改科技类报纸高深难懂、枯燥乏味的面孔,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悬疑推理的叙事,寓科学性于趣味性,强调“人味”与“科味”的结合,深入挖掘一周重大新闻事件本身蕴含的科学道理与科技知识,打捞一周重大科技时讯,打造报纸“奇特新”的内容特色,让读者“阅读科学也成为一种享受”。  借力北京青年报社下属小红帽报刊发行网络,《北京科技报》2004年1月7日正式投放北京报刊零售市场,成为国内率先进入零售市场的科技类报纸,并迅速打开了局面。在改版后的两三个月内,报纸便以其内容上的影响力与北京电视台《科技全方位》、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栏目确定了合作关系。一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海归”给报社发来传真说,他在国外生活时养成了看大众科技报刊的习惯,回国后却找不到一份对他胃口的类似报刊来阅读。《北京科技报》让他眼前一亮,终于在国内可以看到一份融深度与广度、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炉的大众科普报纸了。他称之为“可爱的阅读”。同年8月,《北京科技报》曾在一个零售报摊创造了单期销售65份的记录。当2005年报刊征订工作完成时,《北京科技报》的征订量较改版前提升了22倍。  报纸的发行量与影响力的窜升并未让《北京科技报》的运营团队高兴得太久。在低成本运作的条件下,依靠广告收入补贴发行费用的商业模式的弊端显露了出来。《北京科技报》1年订价为52元,每份报纸的印制成本却是75元/年,而广告投放却迟迟不见起色,亏损运营便是报社的常态,运营资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屋漏更有连夜雨。2004年,《北京科技报》的广告总代理商在经过一番市场调研和反复权衡后,半年后决定中途退出。这家公司认为,大众科技类报纸从广告经营角度来看属“问题媒体”,《北京科技报》读者特征不明显,不仅眼前看不到吸引大量广告投放的希望,恐怕未来两三年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2005年,《北京科技报》的运营团队对商业模式做了一次调整,将报纸定价从1元调高到3元,这样,报纸发行量如果足够大,报社依靠发行也能实现赢利。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商业模式的赢利前景依然存疑。原因无它,价格的提高肯定会造成部分价格敏感型读者的流失,发行量无法突破赢利需要的那个盈亏平衡点。  2006年,《北京科技报》再次对商业模式做了调整,希望以发行收入为主,以大型活动、广告经营等综合性业务带来的收入为辅,实现报纸运营上的大突破。这一年初,恰好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报社决心抓住历史机遇,策划了面对青少年的大型活动。尽管报社下属的青少年科学社、探索俱乐部举办了不少青少年科普活动,包括“十大功勋企业评选”、“马路闪灯语,非常9+1”等一系列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活动,但是由于在寻求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方面在当年收效不大,赢利预期最终也落了空。不过,综合赢利的经营路子在《北京科技报》却越走越坚定,更重要的是,2006年的努力为2007年获得政府工程的有力支持奠定了基础。    政府工程与市场工程两手抓    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打造一批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普出版物发行渠道、网点建设。机会总是眷恋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北京科技报》运营团队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颁发前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得到大力支持。随后,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专刊编辑发行的任务交由《北京科技报》负责。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制定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扶持《北京科技报》、《京郊日报》等科普类专业报刊做大做强。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科技报》运营上的压力。  《北京科技报》在政府工程建设方面取得进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报社的市场工程建设。2007年初,北京市科委斥巨资委托零点集团给《北京科技报》做了一场历时10周的调研会诊。调查显示,科技科普类报刊深受学知型读者的欢迎,这个人群有一定文化基础,大多是大学以上学历,充满求知欲,爱好阅读,对科技知识时讯感兴趣,追求前沿性、新奇的事物和信息,有一定消费能力,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健康。探索性内容是学知型读者阅读科技科普类书刊的共同需求。  2007年9月24日,《北京科技报》基于市场调研和长期运营实践经验上的又一次大规模改版正式启动。内容上,《北京科技报》借鉴美国《国家地理》的灵魂,定位为“中国人自己的Discovery”,实现综合类向探索类转变,重点推出独家深度报道,突出本土化特色;形式上由过去的本儿周报改为全球流行的周刊开本样式,封面设计仿照美国《时代》周刊红框加大图片样式,全彩轻涂印刷,每期60页的内容基本上能满足读者对一周科技资讯的需求,定价8元。  赵颖华分析,《北京科技报》聚焦探索性科技内容,避免了过去一报三刊内容时有交叉的现象,能很好地聚合不同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收入水平的学知型读者,解决了大众科技传媒过去读者特征不明显的老问题,本土化的内容特色则有利于与市场上那些依赖外刊版权合作的科普类杂志形成错位竞争态势。《北京科技报》改为杂志形态后,便于读者收藏,有利于资讯的多次阅读利用和广告主品牌资讯的反复传播,印刷设计品质的提升满足了部分高品位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广告主广告投放的要求,周刊的出刊频率可以一定程度上照顾内容的时效性和深度,避开了市场上大众科技杂志多为月刊的竞争。目前市场上的科普类杂志大多为10元以上,10元以下的科技传媒报刊市场尚属空白,《北京科技报》价格定位中端,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给科技传媒界一份答卷    由综合性科普内容改为科技探索类内容之后,《北京科技报》在科技工作者中的认同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北京市科技界甚至全国科技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赵颖华介绍, 《北京科技报》改版提价以后,2008年的订阅总量未降还升,发行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60%以上。在订阅读者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工作者占订阅总数的70%以上,是2006年订数的两倍。杭州市科协已将《北京科技报》列为公务员科普必读刊物,武汉市科协主席亲自到报社商洽合作,要求与报社探讨内容、发行基础上更深入的合作方式。《侨乡科技报》等国内同行也要求与报纸建立版权合作关系。赵颖华认为,随着《北京科技报》中国本土特色的科普资讯内容逐渐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与国内各地科委、科协和科技报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她甚至还乐观地给《媒介》描绘了一个以合纵连横的方式建立全国性大众科技传媒的蓝图。《北京科技报》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成为中国第一大众科技传媒,通过近5年时间的探索实践,她似乎找到了通往这个目标的方向与路径。  在经营管理上,《北京科技报》实行的是总编辑负责制,总编辑在日常运营管理上有最大限度的决定权。经营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报北京青年报社备案,《北京科技报》高层运营团队的提名、调整由总编辑提名,报北京青年报社批准,由北京市科协正式任命。《北京科技报》产品定位的改变和改版方案的确定需报北京青年报社委会和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协讨论研究同意后方可执行。经营管理上的重要决策,《北京科技报》一般会形成文件,向主管主办单位领导汇报, “娘家和婆家”每年对《北京科技报》进行财务审计。整体而言,这是一种较好处理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的集团管理体制,既能充分授权,调动下级单位的积极性,又能保证上级单位的监控权与领导权,很好地避免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北京科技报》现有员工由三部分人组成,即《北京青年报》派出的运营管理团队、《北京科技报》改版之前的老员工和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报社的新员工。如何把这三部分人凝聚成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学习的团队,是《北京科技报》启动改版以来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北京科技报》以打造中国第一大众科技传媒为奋斗目标,倡导尊重职业、尊重创造、终生学习和精诚合作的团队文化,逐渐形成了很好的团队氛围。  在2007年某科技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内主要科技传媒的负责人悉数到场,大家在报道这场会议新闻的同时,也在交流各家那本难念的经。赵颖华笑言,到2008年底《北京科技报》改版5周年的时候,她一定要给全国科技传媒界一个说法,她要把《北京科技报》这5年在产品定位上的探求、商业模式上的寻找、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的设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与大家分享,算是《北京科技报》作为北京青年报社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第一个项目对全国科技传媒界的一点贡献。  “如果说我们的探索对科技传媒的生存发展具有价值和意义,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主管主办单位领导对我们探索所付代价的宽容与全方位的支持;北京市科委、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领导的无私支持扶持。我个人还要感谢我的工作搭档们的心血智慧奉献和通力合作,以及我们团队所有同事的真诚信任”。

爱因斯坦根本没有参与原子弹的研发。质能方程E=MC^2 公式跟原子弹也毫无关系。把原子弹和爱因斯坦联系起来的是时代杂志的一个封面。美工觉得这样ps图片比较高大上。然后现代年轻人受到电影和游戏的影响,比如红色警戒等等,自然的任务爱因斯坦研发了原子弹。百度百科里介绍的爱因斯坦从来没说他参与过原子弹。相对论和能量守恒是他的主要贡献。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

很高兴凯德利冷机市场部任经理为你解析如下:柔版印刷机是凸版印刷机之一,柔版印刷机引使用流动性较强的流体油墨,油墨由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到印版的图文部分并使其着墨,然后由压滚筒施以印刷压力,将印版上的油墨两转移到承印物上,最后经干燥面完成印刷过。凸版印刷机   平压平型凸版印刷机   平压平型凸版印刷机是凸版印刷中特有的印刷机械。目前印刷厂使用的圆盘机、方箱机都属于这种机型。这类型的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大且均匀,适用于印刷商标、书刊封面、精细的彩色画片等印刷品。此类机型已淘汰。   圆压平型凸版印刷机   圆压平型凸版印刷机在印刷时,圆型的压印滚筒和平面的印版相接触,印刷速度比平压平型印刷机速度要快,有利于进行大幅面印刷。按照压印滚筒的运动形式,圆压平型凸版印刷机又分为一回转和二回转两种。此类机型已淘汰。   圆压圆型凸版印刷机  柔版印刷机就属于此类。有单张纸和卷筒纸之分。印刷速度高,主要印刷数量很大的报纸、书刊内

新闻纸 俗称白报纸,其特点是松软多孔,有一定的机构强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时间内渗透固着,折叠时不会粘脏,用于在高速轮转机上印刷报纸,期刊及一般书籍。新闻纸的定量为51克/平方米,卷筒新闻纸的宽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种;平版纸幅面尺寸为787毫米w1092毫米。新闻纸印刷适应性,不透明,但白度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图片时应使用较粗网目,日光后容易变黄发脆,不宜长期保存。 箱纸板 又名麻纸板,是比较坚固的纸箱使用的纸板,广泛用于装运书籍、百货用品、收音机、电视机、机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好。 铜板纸 又名涂料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由碳酸钙或白陶土等 与粘合剂配成的白色涂料,烘干后压光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由于细腻洁白,平滑度和光泽度高,又具有适度的吸油性,适合于铜板印刷或胶印,印制彩色或单色的画报、图片、挂历、地图和书刊,也是包装印刷用纸。它分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两种,两种中又分特号、1号、2号、3号,定量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铜板纸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不掉粉,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 胶版纸 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使用。 凸版纸 一种适于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书籍、文体用品和杂志正文的纸张。定量为52克/平方米和60/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于88%。凸版印刷纸是广泛使用的书刊纸,比新闻纸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较长,但是容易出现掉毛掉粉,不适于用胶版印刷方法印刷书刊。这种纸写字容易洇。 草纸板 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是黄色的包装用纸板。它主要用于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封面衬里。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号420克、10号530克、12号640克。草纸板要求质量紧密结实,纸面平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白纸板 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于印帽儿童教育图片和文具用品、化妆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折叠是不易断裂。 装订纸板 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于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 钙朔纸 外观上于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成本低。它在160度强力捏和压延而成,厚度与卡版纸相近,也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对油墨有一定的渗透吸收能力,能印出清晰的图画和文字。可用于印刷书卡、证券、标签和彩色印刷品,也可用制作瓦楞纸板箱,装运需防潮、耐油的食品和货物。 牛皮纸 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黄色,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玻璃纸 又名透明纸,是象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它用于包裹粮果、食品、衬衫、卷烟、化装品以及其他商品。定量为30克/平方米。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翠绿等多种颜色。玻璃纸具有不透气、油和水,柔软强韧,无色透明并有光泽,密封后可以防潮、防锈,但稍有裂口就裂。由于它纵向强度较大,可以造成纸绳。废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邮封纸 是一种极薄的单面光书写类纸张,定量仅为20克/平方米,原来主要用于邮票衬纸和保价信件的封口用纸。现在则多用于化妆品,水果和食品的包装和卷烟衬里。印刷并上蜡后可做糖果包装纸,也可以代替打字纸和拷贝纸印刷单据、传票或多页复写纸。质量要求薄而强韧,透明度好,搞张力大,透气度小。 中国书画用纸 是供用毛笔书写和作画用的纸张,有元书纸、宣纸、毛边纸等。元书纸是以竹材、树皮、破布、旧麻和稻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自然漂白、磨碎制成纸浆,在用人工在竹帘上抄造成纸张,压干后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的纸颜色洁白(或微黄),均匀柔软,易于吸墨,经久不变。宣纸是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宣纸适宜于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于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蛀。因原产于安徽宣城地区而闻名。毛边纸是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毛笔书写用纸,色泽浅黄,连史纸颜色洁白,两者均以竹帘抄造,用于印刷古籍、碑帖、信笺和扇面等产品。 有光纸 是供书写,办公和宣传标语用的单面光纸张。也可以用于裱糊纸盒,包装商品,印刷日历,信笺和发票等,用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薄纸。过去曾称之为办公纸或雪莲纸。分特号、1号和2号三种,定量从18克/平方米至40克/平方米。质量要求厚薄均匀,纸面平整,轻度施胶便于书写,有一定抗水性,有色有光纸又称标语纸,主要用于书写标语! 打字纸 是供打字和复写用的薄型纸张,目前也用来印刷单据、票证或信笺。分特号、1号和2号三个等级,定量为24克/平方米至3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28克/平方米。它要求纸张厚度不超过05毫米,厚薄一致,能一次打字,复写多页,纸质强韧平整,书写时不洇水有色打字纸是印刷多联传票或票证使用的。 书写纸 是一种消费量很大的文化用纸,适用于表格、练习蒲、帐蒲、记录本等,供书写用,分特号、1号、2号、3号和4号五个等级,定量为45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 质量要求:色泽洁白致、两面平滑、质地紧密、书写时不洇水。 凹版纸 用于印刷各种彩色印刷品、期刊、连环画、画册、邮票和有价证券的纸张。其规格和尺寸基本上与新闻纸、凸版纸和胶版纸相同,也分卷筒纸与平板纸两种。凹版纸印刷要求有较高的平滑度和夺缩性,纸张白度应较高,有较好的平滑度和柔软性。 铸涂纸 又名玻璃粉纸,是一种表面特别光滑的高级涂布印刷纸。它是在原纸上经过二次或一次厚涂布量(单面20至39克)的涂布,在涂料处于潮湿状态时,涂布面紧贴在高度抛光的镀铬烘缸上加热烘干,速度约100米或低一些即可得到,光泽度为85左右,不须进行压光。将涂布纸用花纹辊进行压花处理,可以制成布纸或鸡皮纸。铸涂纸主要印刷封面、插页和高级纸盒,布纹纸和鸡皮纸则多用于印刷挂历和名片等。 哑粉纸 正式名称为无光铜板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板纸相比,不太反光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1]之一。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早在西汉,我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苏易简《纸谱》:“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造纸,旧用人工制造,先取植物类纤维质之柔韧者,煮沸捣烂,和成粘液,匀制漉筐,使结薄膜,稍干,用重物压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纸,多为机制。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甲骨文,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渔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至晋代(4世纪)时,纸已最终取代帛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蔡伦在促进麻纸及皮纸生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虽不是造纸术发明者,但作为技术革新者和组织推广者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造纸术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有重大作用。关于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当今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他是造纸术发明者,第二种意见认为西汉初已用纸代简,蔡伦只是造纸术革新者。现在看来第二种意见是正确的,因早在蔡伦200年前的西汉初即已有用于书写的麻纸。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但“造意用树肤以为纸”者,倒有可能是蔡伦或其尚方下属。皮纸用树皮纤维制成,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蔡伦的贡献就在于使皮纸生产在东汉发展起来。麻纸及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 纸的品种很多;分类方法也不一致。习惯分类方法有3种。   ①按生产方式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手工纸以手工操作为主,利用帘网框架、人工逐张捞制而成。质地松软,吸水力强,适合于水墨书写、绘画和印刷用,如中国的宣纸。其产量在现代纸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机制纸是指以机械化方式生产的纸张的总称,如印刷纸、包装纸等。   ②按纸张的厚薄和重量分为纸和纸板。两者尚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一般以每平方米重200g以下的称为纸,以上的称为纸板。纸板占纸总产量的40~50%左右,主要用于商品包装,如箱纸板、包装用纸板等。国际上通常对纸和纸板分别进行统计。   ③按用途分为:新闻纸,是一种主要供新闻出版用的特种印刷纸,由于所占比重较大,习惯上单列一类;印刷纸、书写纸,供印刷及书写用并包括绘画和制图用纸;包装纸;技术用纸(工农业技术用纸);生活卫生用纸;加工原纸,供进一步制造加工纸用;纸板;加工纸等。一般分为平板和卷筒两种。平板纸主要用于逐张使用,如供平台印刷机印刷和书写、绘画等用纸。卷筒纸主要供连续性加工机械使用,如供轮转机印刷,制袋机连续制袋,卷烟机连续包制卷烟等。   供印刷用纸的幅度一般要求与印刷机系列相匹配。卷筒幅宽过去以787和1092mm及其倍数为主,随着印刷机印幅的改变,现逐步采用以880mm以其倍数为主。卷筒纸外径一般为750~850mm。平板纸的长宽比为72。习惯上以500张为一令,若干令纸打包成为一件,每件重量不超过250kg。其他纸张则由于各种使用要求不同,定有不同的规格标准,或按订户要求的特殊规格生产。   网上流传一张纸对折不可能超过7次,其实一张纸是可以对折无数次的,只不过取决于纸的长度,宽度和质地。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对不同品种的纸张要求具有与其主要用途相适应的性能指标。根据不同用途;分别以专用仪器按标准检测以下各类性能。   物理性能指标 ①定量:每平方米的重量,以g/m2表示。如文化印刷用纸定量一般为32~80g/m2,纸板的定量一般为200~400g/m2。②厚度:在两测量板间,施加100kPa压力下,直接测量的厚度,以mm表示。③紧度:表示纸张结构松紧的程度,每立方厘米纸的重量,以g/cm3表示。同一定量的纸,厚度大的纸质就疏松。④多孔性和透气度:一般纸张中含有70%的孔隙。透气度是以一定面积的纸张在一定真空度下,每分钟透过的空气量或透过一定空气量的时间,分别以ml/min或s/100ml表示。⑤伸缩率:纸张浸水后或在不同温度下增湿或减湿后,纸张尺寸相对的变化,以尺寸的增或减对原试样尺寸的百分率表示。胶印纸对伸缩率要求较高。⑥强度:纸张受外力作用,达到破坏点所反映出的一些具体数值。主要有抗张强度及其断裂时的伸长率、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刚度等。各项强度指标对包装纸尤为重要。   光学性能指标 ①白度: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纸表面对蓝光的反射率,以相对于标准氧化镁板反射率的百分率表示。②不透明度:以单张试样在“全吸收”的黑色衬垫上的反射能力,与完全不透明的若干张试样的反射能力的百分比率表示。③透明度:光线透过纸的程度。以试样能看清楚墨汁线条的最多的层数表示。光学性能指标对印刷纸和描图等比较重要。   化学性质指标 ①水分:纸中含有在100~105℃下可蒸发的水分重量,以对纸重的百分率表示。②灰分:纸经灼烧后的残渣重量对纸样绝干试样重量的百分率表示。③pH值:纸样在95~100℃的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其水抽提液得的pH值。这些化学性质指标对电气及技术用纸尤为重要。   表面性能 ①施胶度(耐水度):纸张表面防止书写时墨水渗透扩散的性能,对书写纸很重要。以鸭嘴笔蘸特制的墨水,在纸上划线,以不扩散和不渗透的线条的最大宽度(mm)表示。②平滑度:在一定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在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③表面强度:胶版印刷纸为防止纸张掉毛糊版,要求具有较好纸页表面强度。以蜡棒加压纸张至拉附纤维为止的蜡棒级数,也可用印刷适用仪测量其拉毛速度表示。绘图纸、描图纸则测其耐擦力,均系对纸张表面组织结合强度的检测。   除以上诸性能外,其余技术用纸中还有许多特殊性能的检测要求。如电气工业用纸的介电常数、介电强度、介质损耗,卷烟纸的燃烧速度,隔热纸的导热系数,过滤纸对流体的阻力系数及对过滤物的截留系数,生活卫生用纸的柔软度、吸收性等均为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需按规定标准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使用性能。①施胶度(耐水度):纸张表面防止书写时墨水渗透扩散的性能,对书写纸很重要。以鸭嘴笔蘸特制的墨水,在纸上划线,以不扩散和不渗透的线条的最大宽度(mm)表示。②平滑度:在一定真空度下,一定容积的空气通过在   云母纸   一定压力下的试样表面与玻璃面之间的间隙所需的时间,以秒表示。③表面强度:胶版印刷纸为防止纸张掉毛糊版,要求具有较好纸页表面强度。以蜡棒加压纸张至拉附纤维为止的蜡棒级数,也可用印刷适用仪测量其拉毛速度表示。绘图纸、描图纸则测其耐擦力,均系对纸张表面组织结合强度的检测。   除以上诸性能外;其余技术用纸中还有许多特殊性能的检测要求。如电气工业用纸的介电常数、介电强度、介质损耗,卷烟纸的燃烧速度,隔热纸的导热系数,过滤纸对流体的阻力系数及对过滤物的截留系数,生活卫生用纸的柔软度、吸收性等均为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需按规定标准进行检测以评价其使用性能   宣纸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过UV是一种表面处理效果,类似的还有水油,光油,哑油。通俗点说就是给印刷表面过一层油类的物质,从而保护印刷层,耐磨。不过UV相比水油来说不是很环保,目前水油在彩盒彩卡印刷品的表面处理中比较流行

新闻纸 俗称白报纸,其特点是松软多孔,有一定的机构强度,吸收性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时间内渗透固着,折叠时不会粘脏,用于在高速轮转机上印刷报纸,期刊及一般书籍。新闻纸的定量为51克/平方米,卷筒新闻纸的宽度有1572毫米、1562毫米、787毫米、781毫米四种;平版纸幅面尺寸为787毫米w1092毫米。新闻纸印刷适应性,不透明,但白度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图片时应使用较粗网目,日光后容易变黄发脆,不宜长期保存。 箱纸板 又名麻纸板,是比较坚固的纸箱使用的纸板,广泛用于装运书籍、百货用品、收音机、电视机、机器零件及食品等。定量为200克/平方米,310克/平方米,420克/平方米和530克/平方米。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好。 铜板纸 又名涂料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由碳酸钙或白陶土等 与粘合剂配成的白色涂料,烘干后压光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由于细腻洁白,平滑度和光泽度高,又具有适度的吸油性,适合于铜板印刷或胶印,印制彩色或单色的画报、图片、挂历、地图和书刊,也是包装印刷用纸。它分单面涂布和双面涂布两种,两种中又分特号、1号、2号、3号,定量为80克/平方米至250克/平方米。铜板纸要求有较高的涂层强度,不掉粉,能适合60线/厘米以上细网目印刷。 胶版纸 旧称"道林纸",是供胶印机使用的书刊用纸。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胶版印刷纸分为特号、1号和2号,定量从70克/平方米至150克/平方米。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印性能。胶版印刷是比较高级的书刊印刷纸,对比度、伸缩率和表面强度有较高的要求,酸碱性也应接近中性或呈弱碱性,以免影响印刷用的纸张,定量为40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近年来又试制成功了低定量的胶印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供胶印纸和书刊使用。 凸版纸 一种适于凸版印刷机印刷各种书籍、文体用品和杂志正文的纸张。定量为52克/平方米和60/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两种,平滑度30米,不透明度不小于88%。凸版印刷纸是广泛使用的书刊纸,比新闻纸平滑度稍高,保存期较长,但是容易出现掉毛掉粉,不适于用胶版印刷方法印刷书刊。这种纸写字容易洇。 草纸板 又名黄纸板或马粪纸,是黄色的包装用纸板。它主要用于商品的包装,制纸盒和书箱帐册的封面衬里。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86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8号420克、10号530克、12号640克。草纸板要求质量紧密结实,纸面平整,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白纸板 又名马尼拉纸,是白色的比较高级的包装纸板。它用于印帽儿童教育图片和文具用品、化妆品、药品的商标。定量为200克/平方米至400克/平方米。薄厚一致,不起毛、不掉粉、有韧性、折叠是不易断裂。 装订纸板 书箱装贞的重要材料,有白纸板、黄纸板箱纸板等,主要用于制作精装书壳和封套。以纸板为骨架的精装书壳,具有坚固、美观、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优点。 钙朔纸 外观上于纸张很接近,能耐水浸、不吸湿、不易燃烧,具有较高的耐破度和抗撕裂度,生产成本低。它在160度强力捏和压延而成,厚度与卡版纸相近,也可以制成较厚的纸板,对油墨有一定的渗透吸收能力,能印出清晰的图画和文字。可用于印刷书卡、证券、标签和彩色印刷品,也可用制作瓦楞纸板箱,装运需防潮、耐油的食品和货物。 牛皮纸 是坚韧耐水的包装用纸,呈棕黄色,用途很广,常用于制作纸袋、信封、唱片套、卷宗和砂纸等。定量范围为40克/平方米至120克/平方米,有卷筒纸和平板纸中、又有单面光、双面光和带条纹的区别。主要的质量要求是柔韧结实,耐破度高,能承受较大拉力和压力不破裂。 玻璃纸 又名透明纸,是象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它用于包裹粮果、食品、衬衫、卷烟、化装品以及其他商品。定量为30克/平方米。除透明无色外还有金黄、桃红、翠绿等多种颜色。玻璃纸具有不透气、油和水,柔软强韧,无色透明并有光泽,密封后可以防潮、防锈,但稍有裂口就裂。由于它纵向强度较大,可以造成纸绳。废玻璃纸不能回收利用。 邮封纸 是一种极薄的单面光书写类纸张,定量仅为20克/平方米,原来主要用于邮票衬纸和保价信件的封口用纸。现在则多用于化妆品,水果和食品的包装和卷烟衬里。印刷并上蜡后可做糖果包装纸,也可以代替打字纸和拷贝纸印刷单据、传票或多页复写纸。质量要求薄而强韧,透明度好,搞张力大,透气度小。 中国书画用纸 是供用毛笔书写和作画用的纸张,有元书纸、宣纸、毛边纸等。元书纸是以竹材、树皮、破布、旧麻和稻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自然漂白、磨碎制成纸浆,在用人工在竹帘上抄造成纸张,压干后贴在火墙上烘干,制成的纸颜色洁白(或微黄),均匀柔软,易于吸墨,经久不变。宣纸是檀树树皮和少量的稻草浆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制成的书画用纸,生宣纸适宜于写意画和书法,由它加工制成的熟宣纸适宜于工笔画色白柔韧,经久不变,不易虫蛀。因原产于安徽宣城地区而闻名。毛边纸是用嫩竹为原料制成的毛笔书写用纸,色泽浅黄,连史纸颜色洁白,两者均以竹帘抄造,用于印刷古籍、碑帖、信笺和扇面等产品。 有光纸 是供书写,办公和宣传标语用的单面光纸张。也可以用于裱糊纸盒,包装商品,印刷日历,信笺和发票等,用途广泛,是一种常用的薄纸。过去曾称之为办公纸或雪莲纸。分特号、1号和2号三种,定量从18克/平方米至40克/平方米。质量要求厚薄均匀,纸面平整,轻度施胶便于书写,有一定抗水性,有色有光纸又称标语纸,主要用于书写标语! 打字纸 是供打字和复写用的薄型纸张,目前也用来印刷单据、票证或信笺。分特号、1号和2号三个等级,定量为24克/平方米至30克/平方米,常用的是28克/平方米。它要求纸张厚度不超过05毫米,厚薄一致,能一次打字,复写多页,纸质强韧平整,书写时不洇水有色打字纸是印刷多联传票或票证使用的。 书写纸 是一种消费量很大的文化用纸,适用于表格、练习蒲、帐蒲、记录本等,供书写用,分特号、1号、2号、3号和4号五个等级,定量为45克/平方米至80克/平方米。 质量要求:色泽洁白致、两面平滑、质地紧密、书写时不洇水。 凹版纸 用于印刷各种彩色印刷品、期刊、连环画、画册、邮票和有价证券的纸张。其规格和尺寸基本上与新闻纸、凸版纸和胶版纸相同,也分卷筒纸与平板纸两种。凹版纸印刷要求有较高的平滑度和夺缩性,纸张白度应较高,有较好的平滑度和柔软性。 铸涂纸 又名玻璃粉纸,是一种表面特别光滑的高级涂布印刷纸。它是在原纸上经过二次或一次厚涂布量(单面20至39克)的涂布,在涂料处于潮湿状态时,涂布面紧贴在高度抛光的镀铬烘缸上加热烘干,速度约100米或低一些即可得到,光泽度为85左右,不须进行压光。将涂布纸用花纹辊进行压花处理,可以制成布纸或鸡皮纸。铸涂纸主要印刷封面、插页和高级纸盒,布纹纸和鸡皮纸则多用于印刷挂历和名片等。 哑粉纸 正式名称为无光铜板纸, 在日光下观察,与铜板纸相比,不太反光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片价格

我在北京的,我们学校是B5,标准60页(每期会有不同),封面4张彩印,在河北那边找的印刷厂(当然是小的,打得不会给你印的),每期1000本,每次大约1500元。我是做电脑编辑的,对财务只是略知一二,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只知道个大概。学校也会适当给钱的,毕竟是“校”刊么。

祝生家人到寇家求三娘旧衣为祝生解毒,遭拒。三娘醒悟,携旧衣欲救祝生已晚,自己也错过投胎时辰。

1000本能便宜不少

真空影响因子要高点!发行周期是双月刊。相比较一下真空要好点!杂志之家可以发表这类的期刊杂志!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片高清

是与化学材料生物有关的中文核心期刊。每一中文期刊都有其英文名称。O6--化学: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学报 12、有机化学 13、无机化学学报 14、分析试验室 15、色谱 16、冶金分析 17、分子催化 18、分析测试学报 19、化学物理学报 20、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1、化学试剂 22、结构化学 23、化学研究与应用 24、化学进展Q--综合性生物科学: 1、生态学报 2、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3、遗传学报 4、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6、微生物学报 7、生物物理学报 8、遗传 9、生物工程学报 10、应用生态学报 11、生理学报 12、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3、古生物学报 14、微生物学通报 15、水生生物学报 16、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 17、生物多样性 18、生物工程进展(改名为: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9、实验生物学报 20、生命的化学 21、古脊椎动物学报 22、微体古生物学报 23、生态学杂志 24、生物数学学报 TB--一般工业技术: 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 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TQ--化学工业: 1、化工学报 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3、石油化工 4、硅酸盐学报 5、高分子学报 6、燃料化学学报 7、中国塑料 8、应用化学 9、无机材料学报 10、化学工程 11、工程塑料应用 12、化工进展 13、现代化工 14、膜科学与技术 15、精细化工 16、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7、功能高分子学报 18、功能材料 19、塑料工业 20、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1、合成纤维工业 22、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23、化学世界 24、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5、日用化学工业 26、精细石油化工 27、离子交换与吸附 28、塑料科技 29、合成橡胶工业 30、橡胶工业 3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32、合成树脂及塑料 33、化工新型材料 34、新型碳材料 35、涂料工业 36、硅酸盐通报 37、塑料 38、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9、煤炭转化 40、无机盐工业 41、过程工程学报

这些细节`````网上几乎找不到````年代又那么久了```有谁会去关注呢```直接打个电话给奥秘杂志社`咨询`````````万事搞定````

百度图片就很好啊/

1、时尚cosmo3月刊不管王一博是拍哪种风格和类型的封面每一次发布都让人惊喜期待,在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标签那就是时尚与勇气可嘉。2、时装男士3月刊双封面酷盖身穿Dunhill 2020春夏登封,拔尖的骨相,精致的五官轮廓,将低调内敛的性格与优雅高贵的气质融为一体,尽显绅士风范~ 一抹身姿,透出难掩悸动;万般推敲,不敌少年质气。光影流转间,是纯粹涟漪。3、GQ style春夏刊智族GQ,是真的来搞事情的啊!太懂得粉丝的心思了,蓝色妖姬的发色,若隐若现的呈现方式,封面直接来了一个侧颜杀搭配喉结杀,简直卡在了粉丝心头肉上,销量能不火爆才怪了呢!4、T Magazine封面4月最近刊,T Magazine是最喜爱黑白色呈现方式的了,这种神秘宣传方式,有点梦幻既离的错位空间感,看过也是蛮值得期待的!5、《嘉人》六月刊他把Dior穿得很惊艳,他本身的气质就极具攻击性,但是没有抢衣服的风头,不管是他还是衣服。这大概就是与生俱来的契合度,气质这方面拿捏得死死的。

真空与低温杂志封面图片大全

资料 宇宙是如何诞生并且演化到今天的?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个科学命题——或者说哲学命题,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 大约14年前,人们一度以为有了完美的答案:通过对于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的观测,天文学家最终验证了1929年爱德文哈勃(Edwin Hubble)的猜想,即宇宙诞生于大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之后,随着宇宙的演化,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乃至我们人类自身,都陆续登场。 2006年10月,正是凭借这一重要成就,美国科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 F Smoot)、约翰马瑟(John C Mather)分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显然也还刚刚开始。就在此一个月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90亿年前,一种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的神秘力量已经存在。 也就是说,在整个宇宙诞生后不到50亿年时,就开始受到暗能量影响。而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或许这种力量并不存在,因为那个时候主宰一切的还是我们熟悉的引力。 尽管这一结果仍不能确定地告诉我们宇宙的未来是怎样的,但显然,它为我们彻底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带来了新的曙光。相关的论文也将发表在2007年2月美国《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这一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 Hopkins)教授阿德姆瑞斯(Adam Riess)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距离真正了解暗能量仍然很远。但很显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给出了更多的‘线索’(clue)。” 宇宙为什么加速膨胀? 暗能量的发现过程极富戏剧性。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的膨胀速度将因为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而逐渐减慢,就像缓慢踩了刹车的汽车一样。也就是说,距离地球相对遥远的星系,其膨胀速度应该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 但199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学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高级科学家索尔皮尔姆特(Saul Perlmutter),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布赖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通过观测发现,那些遥远的星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 换句话说,宇宙是在加速膨胀,仿佛一辆不断踩油门的汽车,而不是像此前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处于减速膨胀状态。 这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观测结果,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宇宙的传统理解。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质加速远离呢? 科学家们将这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来源,称为“暗能量”。但“暗能量”到底意味着什么?至今我们能够给出的,只是一个十分粗略的宇宙结构“金字塔图景”: 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构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仅占整个宇宙的4%,相当于金字塔顶的那一块。 下面的22%,则为暗物质。这种物质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构成,它们不参与电磁作用,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质一样,参与引力作用,因此仍可能探测到。 作为塔基的74%,则由最为神秘的暗能量构成。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由于我们对其性质知之甚少,所以科学家还不清楚如何在实验室中验证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过天文观测这种间接手段来了解其奥秘。 对Ia类型超新星(supernova)的爆发进行观测,则是目前最主要观测手段。这种超新星是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white dwarf)爆炸形成的,亮度几乎恒定。这样,通过测量其亮度,就可以知道其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进而了解其速度。 借助哈勃这样灵敏的天文仪器的帮助,我们至少可以观测到90亿光年之外,即了解宇宙在90亿年前的信息。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阿德姆瑞斯给我们展示的最新“暗能量”场景如下: 在大爆炸后的初期,宇宙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阶段。此后,由于暗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胀速度开始减速。 然而,至少在90亿年前,宇宙中另外一种力量——表现为排斥力量的暗能量已经出现,并且开始逐步抵消引力作用。 随着宇宙的膨胀,不断增长的暗能量终于在大约50亿至60亿年前超越引力。此后,宇宙从减速膨胀,转变为加速膨胀状态,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爱因斯坦的遗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曾经半开玩笑地表示:“有多少暗能量专家,就有多少暗能量模型。”也许这种说法不无夸张之处,但暗能量在理论方面的混沌状况,从中也可见一斑。 其中,最具戏剧性的理论,则是复活爱因斯坦当年提出的“宇宙常数”(cosmological constant)。1917年,被认为是整个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为了建立一个稳态宇宙模型,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不过,后来就连他本人也承认,“宇宙常数”只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但暗能量的存在,则为宇宙常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暗能量就是这个宇宙常数的话,那么它的力量强弱将只和宇宙的大小有关。随着宇宙的膨胀,其体积逐渐增大,因而暗能量也将逐渐增大。最终,它会达到一个临界点,使得宇宙从减速状态变成加速状态,并且一直加速下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迄今为止的观测结果,包括瑞斯最新的结果在内,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理论“都很符合”。 但是,宇宙常数距离成为一种确定性的暗能量理论还差得很远。一些科学家半开玩笑地说,按照这种模型,宇宙将一成不变地加速膨胀下去,未免太“枯燥”(boring)了一些。 当然,最为致命的是,按照量子场论计算出来的宇宙常数,比天文观测获得的上限至少也要高出10的120次方倍。 一个最为诡异但不乏科学依据的解释,是“多宇宙论”。观测和理论或许都没有错,事实上,在我们生存的宇宙之外,还存在多到无法计数的其他的宇宙。科学家们可以想像到的宇宙数量不是以万或者亿来计算的,很可能多到10的1000次方个。 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宇宙常数,而我们恰恰生存在一个宇宙常数很小的宇宙中。仿佛冥冥之中有一个“上帝之手”,把一个适合智慧生命生存的宇宙呈现在我们面前。 但对于这种寄希望多宇宙存在的“人择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在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中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新民对《财经》记者说,很多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想而已,还远远谈不上“原理”。 更为尖锐的批评,则认为这种解释与其说是一种科学理论,倒不如说更像一种宗教信仰。 为避免这种冲突,科学家们提出个各种暗能量理论,来代替宇宙常数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精质(quintessence)模型、幽灵(phantom)模型等,张新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李淼也分别提出了精灵(quintom)和全息(holographic)模型。 宇宙的未来 如果这些替代的暗能量理论能够成立,它们所指向的将是截然不同的宇宙未来: 根据精质等动力学标量场(scalar field)模型,宇宙的未来将复杂得多;也许将继续加速膨胀下去,也许会减缓膨胀的速度,甚至走向收缩,导致宇宙最终以与大爆炸相反的“大坍缩”(big crunch)收场。 而根据幽灵模型,暗能量将不断增大,导致宇宙以越来越快的加速度膨胀。最终,宇宙将走向“大撕裂”(big rip)。 精灵模型则给出了一个“振荡的未来”。张新民对《财经》表示,根据他提出的这一理论,整个宇宙将在加速膨胀和减速膨胀之间反复演绎,“大坍缩”和“大撕裂”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不会出现。 最大的困难,在于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研究暗能量的手段仍然十分有限。目前,最主流的仍然是借助超新星的观测。但有些人担心,特别是在宇宙早期,可能超新星的亮度也不是恒定的,它也有自己的演化过程。 即使这种担心可以排除,鉴于这些超新星距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观测它们的难度,在瑞斯看来就像在两个月球的距离之外观测一个60瓦的灯泡。即使哈勃望远镜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也存在难以消除的系统误差。 通过对大尺度宇宙结构(比如星系团等)的研究,或许能为暗能量提供新的线索。一旦暗能量存在的话,星系团的形成过程可能要更慢一些,因为引力需要先克服这种斥力。 目前,一个空间探测计划斯隆数字巡天(SDSS)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为期五年的运行,一旦全部完成之后,这一足以覆盖四分之一的天空的精细光学成像设备,无疑将披露更多的细节。 据悉,目前中国科学家也正在试图利用北京附近新上马的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来观测超新星,从而探索在中国首次进行暗能量实验研究的可能性。而利用伽马暴(超大质量星体爆发而形成的宇宙高能辐射),也许将为进一步研究更早期的暗能量提供间接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教授朱宗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对于伽马暴天文学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有点类似于1998年暗能量刚被发现时的超新星天文学,但其某些性质,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可能用来研究暗能量。 那么,是否有可能利用实验室来直接研究暗能量呢?一些人已经宣称,可以利用纳米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瑞斯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一些科学家也希望利用短距离(short-range)的引力实验,发现暗能量的线索。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IT)的物理学家西恩卡罗尔(Sean Carroll)也对《财经》记者强调,要找到一个更具确定性的模型,不仅需要天文学上的数据,可能更需要来自粒子物理学的证据。尤其是2007年即将在欧洲投入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或许“我们可以期待”。 不过,由于对暗能量的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还不清楚,很多科学家认为,短期之内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工作寄予太大希望;更为现实的渠道,或许仍来自天文观测。 如果不出意外,普朗克(PLANCK)探测器将于2007年一季度正式升空,它将对天空进行更加精密的探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皮尔姆特也表示,由它所在的实验室负责设计的超新星加速探测器(SNAP),按照计划将于2013年或者2014年升空。 “在未来五到十年中,我们对于暗能量的性质或许将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康瑟利斯(Christopher Conselice)对《财经》记者说。 几乎没有人否认,暗能量对于整个宇宙学乃至物理学而言,都不啻是一场革命。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曾明确表示,“如果不解决暗能量这个‘路障’,我们就无法全面理解基础物理学。”著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 可以选用超声波、仿生学、航天科技、克隆之类的。超声波的是我做的,我给你讲讲吧! 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 2∽5兆Hz之间,常用为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 超声波具有如下特性: 1) 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2) 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3) 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4)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可在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空化现象。 特点: (一)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二)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三)超声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应)。(治疗) 超声波是一种波动形式,它可以作为探测与负载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诊断);超声波同时又是一种能量形式,当其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它就可以通过与传播超声波的媒质的相互作用,去影响,改变以致破坏后者的状态,性质及结构(用作治疗)。 差不多就这些,其他的应用再查查就可以了。不过,做这个还要注意剪切,不然不够做。祝你成功啦!! 好巧啊,我也在做小报,下面是资料 神七小知识 : 神七共有4大部分,气闸舱、轨道舱、返回舱(返回地球所用,抗大气层烧蚀)、推进舱(在太空中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和火箭推进发动机,航天员不能进入此舱)。返回舱直径达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 轨道舱位于飞船前段,通过舱口与后面的返回舱相通,外形呈圆柱形。是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比返回舱宽敞,可以安放大量实验仪器和生活物资,是航天员进行科学实验、生活起居的空间。神七卸下了轨道舱一部分载荷和实验设备,为气闸舱留下空间。 气闸舱位于返回舱的上方,与轨道舱连接。以后的对接也将依靠此舱段,这是神七与神六最大不同。航天员通过轨道舱爬出飞船,通知飞船内航天员将气闸舱内门密封。换上舱外航天服后,放尽气闸舱内气体后,打开气闸舱外门,即可太空漫步。 与俄罗斯“联盟”飞船不同,神舟飞船的轨道舱具有自己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导航和推进系统。与飞船分离后,轨道舱仍然可继续在轨工作半年以上,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型空间站。 此外,与俄美两国第一次太空行走不同,此次神舟7号飞船有三位乘员,三位乘员互相分工是很优化的一种做法。作为宇宙飞船,三名乘员也是目前的最大数字。 此次为神七准备的长征二号F火箭也有改进。其中重大的突破有三个:针对以往火箭上升震动较大进行了改进设计,改善了航天员乘坐火箭的舒适性;还在火箭关键部位安装遥测图像测量装置,可实时监视和记录火箭主要飞行动作。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神舟二号:全新亮相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真空影响因子要高点!发行周期是双月刊。相比较一下真空要好点!杂志之家可以发表这类的期刊杂志!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神舟二号:全新亮相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