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公共行政杂志电子版

发布时间:

公共行政杂志电子版

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pdf    链接: -D9gDM0zaGablIjDEXXgg 提取码: zaw4

近年来以独著和第一作者的形式发表论文60余篇,被CSSCI期刊收录近3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社会学文摘》、《社会工作》、《公共行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转载10余篇。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改革报》、《改革内参》、《农民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妇女报》、《市县领导参阅》等报纸及内刊上发表评论文章数十篇。发表的主要论文有:(1)赵晓峰:《中国农村基层的简约主义治理:发生机制与功能定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2)赵晓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四重嵌入”的机制与影响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3)赵晓峰:《公私观念与熟人社会》,《江海学刊》,04(4)赵晓峰:《公域、私域和公私秩序:中国农村基层半正式治理实践的阐释性研究》,《中国研究》,2013年秋季卷(总第18期)(5)赵晓峰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济组织体制变革的理想模式及功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01(6)赵晓峰:《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再阐释》,《长白学刊》,01(7)赵晓峰等:《合作化还是组织化:“国家、市场与农民”关系框架下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革的理性建构》,《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05∕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2和《社会学文摘》01(转载)(8)赵晓峰等:《利益分化与精英参与:转型期合作社与村两委关系研究》,《人文杂志》,09∕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12(转载)(9)赵晓峰等:《阶层分化、派系竞争与村域合作社发展》,《中国农村观察》,03(10)赵晓峰:《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贵州社会科学》,06(11)赵晓峰等:《政策诱导与阶层驱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双重动力机制分析》,《农村经济》,01(12)赵晓峰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结构性困境与突围路径》,《农业经济》,01(13)赵晓峰等:《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农业经济问题》,12∕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04(转载)(14)赵晓峰等:《庙与庙会:作为关中农村区域社会秩序整合的中心》,《民俗研究》,1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04(转载)(15)赵晓峰等:《从“嵌入式控制”到“脱嵌化治理”:迈向“服务型政府”的乡镇政权运作逻辑》,《学习与实践》,11(16)赵晓峰等:《农村社会组织生命周期分析与政府角色转换机制探究》,《中国农村观察》,05(17)赵晓峰:《重构农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天涯》,06(18)赵晓峰:《富人治村的乡村关系及其后果》,《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8(19)赵晓峰:《找回村庄》,《学术界》,06∕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03(转载)(20)赵晓峰:《公私观念与传统中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08(转载)(21)赵晓峰:《权力二重性:解读农民自杀问题的一个视角》,《青年研究》,01(22)赵晓峰:《农村宗族研究:亟待实现范式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01(23)赵晓峰:《“被束缚的村庄”:单向度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困境》,《学习与实践》,11∕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03(转载)(24)赵晓峰:《“行政消解自治”:理解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一个视角》,《长白学刊》,01(25)赵晓峰:《村级民主政治转型:从汲取型民主到分配式民主》,《天津行政学院学报》,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01(转载)(26)赵晓峰:《重读税费改革: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视角》,《人文杂志》,03(27)赵晓峰:《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县模式”:湖北省个案》,《重庆社会科学》,08(28)赵晓峰:《税费改革的四重逻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1(29)赵晓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协会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06∕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04(转载)(30)赵晓峰等:《农民公平观念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关联》,《调研世界》,08(31)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04∕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08(转载)(32)赵晓峰:《“调适”还是“消亡”——后税费时代乡镇政权的走向探析》,《人文杂志》,02(33)赵晓峰:《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践反思与展望》,《调研世界》,07(34)赵晓峰:《增收、减支、增势——试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定位》,《开发研究》,05(35)赵晓峰:《怎样把握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读书》,02(36)赵晓峰:《农民合作:客观必要性、主观选择性与国家介入》,《调研世界》,02(37)赵晓峰等:《泵站困境、农民合作与制度建构》,《甘肃社会科学》,02

公共行政管理pdf    链接:  提取码: 3f9i

德国人一同回忆和一体化分

公共行政杂志

首先管理学是一个大的学科门类,代码是12。(类似哲学01,经济学02等等)其次管理学下面是学科分类: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学120201会计学120202企业管理学(含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120203旅游管理学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1203农林经济管理学1204公共管理学120401行政管理12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所以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这个类别里。我好像没听说过有专门的公共管理这个专业,一般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的大学把行政管理专业放在公共管理学院,有的放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的放在文法学院。我觉得你可以报考公务员。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纸质期刊共有148种,其中“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118种,“文摘”系列期刊14种、“报刊资料索引”系列期刊8种,原发期刊8种。一、“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 (118种)“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有118种,共分五大类,即哲学、政法类39种,经济、管理类30种,教育类 24种,文史类23种,综合文萃类2种。其中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直接相对应的学术专题期刊91种。学术类各专题期刊均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全文转载部分。精选公开发行报刊上的重要论文,全文重新录入排版。入选原则是:内容具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含有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学术研究或实际工作部门的现状、成就及其新发展。题录索引部分。当期未被转载的文献,编排为题录索引,排在正文之后,是该学科或专题的论文和有 关材料篇目的定期整理、筛选、汇集,也是读者全面掌握和检索学术资料的工具。(一)哲学、政法类“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政法类期刊,共出版39个专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法 学、社会学、民族学、公共行政等学科,是从事哲学、政治、法律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学术资料,也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的理想参考资料。(二)经济、管理类“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管理类期刊,共出版有30个专题,涵盖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 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学科,是从事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也是从事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的理想参考资料。(三)教育类 “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期刊,共出版有24个专题,全面反映各级各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 实践经验、方法技能等。是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和大、中、小学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也是从事教育管理、教学的实际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的理想参考资料。(四)文史类“复印报刊资料”文史类期刊,共出版有23个专题,涵盖语言文学、艺术、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图情 档等学科。是从事文史研究等专业人士和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也是从事相关领域实际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和论文写作水平的理想参考资料。(五)综合文萃类 该类期刊属大众文化生活类期刊,注重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读者了解社会、感悟人 生、宁静心灵、提高生活质量的有品位的读物。二、“文摘”系列期刊(14种)“文摘”系列期刊,共出版有14个专题,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及历史学 等学科。2010年,“文摘”系列期刊将重新进行定位和改版,并由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把关,立足于本学科的学术制高点,选要文、摘要论,视野广、信息多,以浓缩的篇幅摘录文章新观点、新方法、新成果,提供更丰富的学术研究信息,力求让读者花最少的时间浏览最多的文章精粹、亮点内容,是相关专业人士及图书馆、资料室必备之刊物。三、“报刊资料索引”系列期刊(8种) “报刊资料索引”系列期刊共编辑出版8个品种(8个分册),是按年度编排的大型检索工具书。它将本 年度内“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系列各刊每期转载文献的目录与未转载的题录集中起来,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类编排,每个条目包括篇名、著者、原载报刊等项目。第1~7分册为按专题学科编排的分类索引,第8分册为著者索引。四、原发期刊(8种) 中心编辑出版原发性期刊计8种。其中,《情报资料工作》杂志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是图 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术期刊,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国学学刊》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办刊,旨在弘扬中华国学;《政治经济学评论》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力量和学术资源,旨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研究,深入探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是专业人士进行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重要学术平台;其他5种期刊均以探索实践、创业未来为导向,为期望未来成功的人士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实践创业的信息咨询窗口。

公共行政杂志投稿

肯定要给稿酬的,不管如何,除非是参加比赛并且比赛条文里面有写明杂志有稿子的免费使用权,否则他们必须支付版税的。这个可以应该可以告他们的,不用去法院,去主管他们的版权局或者文化局投诉就是

找他们征稿的启示什么的,把他们的稿酬规范那部分取证。然后先到问询杂志社。不行就告他们 。

投稿给杂志,影视权是原创作者的。一、影视版权是什么意思  版权交易指作品版权中全部或部分经济权利,通过版权许可或版权转让的方式,以获取相应经济收入的交易行为。  它属于许可证贸易范畴,是无形财产权贸易。  二、侵犯版权后果有哪些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赔偿损失,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本案中,若委托人的实际损失与鼓风机公司的违法所得均无法确认,则法律赋予了裁决者50万元幅度内的损害赔偿自由裁量权。同时,侵权人还应当向权利人赔偿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三、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哪些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指作者及其他权利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总称。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一般侵权行为有11种: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行为。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行为。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为。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为。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报酬的行为。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行为。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1)公共行政具有国家的属性,是国家以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进行的;而一般的管理国外称之为“私行政”则不具国家性和公共性。 (2)从管理的目的看,公共行政管理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这种利益从本质看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而一般管理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公民、法人或者某个社会组织某种权益的实现。 (3)从管理手段看,公共行政管理是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管理活动,而一般管理则不可能有这种管理手段。 (4) 公共行政管理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的,因而这种管理既区别于一般管理,也区别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活动。

公共行政杂志官网

公共行政的特点:政治性、阶级性、权威性、普遍性、目标取向、稳定性、变动性、预见性。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这是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自特点。公共行政管理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高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焦点是过程。公共行政定义的含义包括:公共行政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通常所说的政府或者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这一活动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相应的必然是具有社会公共权威的机构,而这一机构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莫属。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举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包含两层含义,即有效性和效率。

专著教材1、《行政法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2、《创建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年4月3、《四川省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4、《地方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和谐发展的行政障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5月5、《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6、《地方政府流程再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7、《行政法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8、《薪酬管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9、《走向有限政府: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6年1月10、《公共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11、《环境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3月 主持科研项目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子课题;2、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面向西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子课题;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WTO西部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8、主持教育部哲社发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成渝统筹城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报告》;9、主持国务院办公厅委托项目:《省级政府政务公开与管理创新》;10、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11、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和谐四川进程中的行政障碍与制度创新研究》;12、主持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ARS与地方政府危机管理》;13、主持四川省“十一五”人才规划基础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机制的构建与政府服务》;14、主持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四川省人才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5、主持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项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创新——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16、主持四川省政府项目:《行政改革与政府服务中心建设》;17、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四川省中介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8、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重点项目:《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19、主持四川大学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研究项目:《公共管理专业科研、教学互助关系研究与实践》;20、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年度报告》;21、主持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22、主持成都市政府招标项目:《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改革研究》;23、主持成都市“十一五”规划项目《成都市政府管理体制创新》;24、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领导干部素质培养》;25、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干部创新能力研究》;26、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科学发展研究》;27、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成都市统筹城乡研究》;28、主持成都市政府项目:《乡镇机构改革研究》;29、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方案》;30、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审批程序与前置条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1、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电子政务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32、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33、主持成都市政府委托项目:《城市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34、主持成都市房管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房管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5、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成都市工商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36、主持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委托项目:《成都高新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方案》;37、主持成都市工商局委托项目:《工商管理干部行政能力提升与培训》;38、主持彭州市政府委托项目:《彭州市政府职能配制》;39、主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委托项目:《政务公开与政府管理创新》;40、主持成华区政府委托项目:《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成都模式---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与惠民工程研究报告》;41、主持绵竹市政府委托项目:《规范化责任性政府建设》;42、主持成都市新都区项目:《政府服务流程再造》;43、主持成都市金堂县委托项目:《金堂县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科学化研究》;44、主持成都市青羊区委托项目:《青羊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45、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城乡一体行政管理体制研究》;46、主持成都市人事局委托项目:《成都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47、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9年度)》;48、主持成都市新都区纪委监察局委托项目:《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效能评估(2008年度)》;49、主持双流县项目:《成都市双流县投资软环境评估与规划》;50、主持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龙泉驿区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创新研究》;51、主持成都市温江区项目:《温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优化与再造》;52、主持新津县编办委托项目:《花源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53、主持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委托项目:《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研究》54、主持金堂县竹篙镇委托项目:《金堂县竹篙镇产城互动中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研究》。 论文《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履职能力提升》,姜晓萍、张亚珠,《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2、《我国社会焦虑问题研究述评》,姜晓萍、郭兵兵,《行政论坛》,2014年第5期3、《国内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4、《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知识图谱》,姜晓萍、苏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2期6、《基于价值取向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姜晓萍、郭金云,《行政论坛》,2013年第6期7、《构建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姜晓萍、黄静,《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6期8、《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同趋势与地区差异——基于国家和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规划的比较》,姜晓萍、陈朝兵,《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9、《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2期转载10、《当前我国干部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析》,姜晓萍、史云贵,2012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1、《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姜晓萍、吴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新华文摘》2013年1期1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编制管理再造:机理与策略》,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11期13、《论城市房屋征收之被征收人权利保护》,姜晓萍,陈丛刊,《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2期14、《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姜晓萍、衡霞,《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15、《还权赋能:治理制度转型的成都经验》,姜晓萍、黄静,《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16、《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外部性研究》,姜晓萍、衡霞,《农村经济》2011年11期17、《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建议》,姜晓萍,《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2011年第17期18、《建议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家建言》,2011年第9期19、《统筹城乡发展须保障农民权益》,姜晓萍,《四川日报》,2010年11月24日第7版20、《汲取养分的不竭源泉 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2期21、《国外政府流程再造的核心问题与启示》,姜晓萍、汪梦,《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6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2、《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公共行政》,2009年7期全文转载23、《中国公共服务30年的制度变迁与发展趋势》,姜晓萍、邓寒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24、《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可行性分析》,姜晓萍,《理论与改革》,2009年4期25、《四川地震灾区受灾群众需求调查与潜在社会风险分析》,姜晓萍、李文星、夏志强,中央党校《思想理论内参》,2008年30-31期26、《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2期27、《地震灾区居民住宅重建的几点建议》姜晓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3期28、《公民行政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姜晓萍、郭金云,《新视野》,2008年3期29、《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行政障碍与地方政府治理》,姜晓萍,《理论月刊》,2008年4期30、《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新华文摘》,2007年21期转载3254个字31、《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姜晓萍,《政治学研究》,2007年3月32、《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公共行政》,2007年11期全文转载33、《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4期34、《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姜晓萍、兰旭凌,《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0期35、《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侯军帮,《公共行政》,2007年1期全文转载36、《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姜晓萍、衡霞,《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1期37、《我国人才市场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姜晓萍,《新视野》,2006年5期38、《我国省级政务公开探析》,姜晓萍、姜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期39、《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40、《政府流程再造的基础理论与现实意义》,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41、《我国省级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姜晓萍,《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42、《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姜晓萍、 侯军帮 ,《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3、《透视地方政府引进ISO9000》,姜晓萍、郭金云,《决策》,2006年第7期44、《从两次“井喷”事故看政府危机管理》,姜晓萍、陈进,《决策》,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C3《管理科学》2006年8期全文转载)45、《以政府制度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姜晓萍,《社科论坛》,2006年3期46、《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姜晓萍、马凯利,《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3期)47、《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姜晓萍、范逢春,《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48、《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二有效途径》,姜晓萍、陈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期49、《地方可持续发展与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姜洁,《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0、《地方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姜晓萍、 郭金云,《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7期51、《港台地区网上申报与审批的经验及启示》,姜晓萍、 滕赋骋,《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2期52、《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姜晓萍、唐冉熊,《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2期53、《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姜晓萍,《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1期54、《我国政府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姜晓萍、 郭金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5、《从SARS看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姜晓萍、范逢春,《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2期56、《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姜晓萍,《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2期57、《我国行政审批范围的规范化》,姜晓萍、吴军飞,《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2期58、《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和对策》,姜晓萍、刘汉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6期59、《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姜晓萍,《四川政报》,2003年11、12期60、《香港特区顾客导向型政府之构建及其启示》,何水、姜晓萍,《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61、《地方政府行政审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姜晓萍、李文星,《河北学刊》2002年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1期62、《施韦策诘难和道教生态伦理》,姜晓萍、曹玉华,《西南师大学报》,2002年5期63、《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支持系统》,李文星、姜晓萍,《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4期64、《西南民族地区的居住模式与婚姻、家庭的变迁》,姜晓萍,《西南民院学报》,2001年3期65、《朱元璋法律意识二重性心理探析》,姜晓萍,《史学集刊》,1996年第5期66、《明代的司法制度与君主专制》,姜晓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67、《“击鼓鸣冤”的由来》,姜晓萍,《法学杂志》,1992年第4期68、《明代的立法及特色》,姜晓萍,《文史知识》,1991年第1期69、《中国古代居室建筑中的“家”的观念》,姜晓萍,《文化史知识》,1994年第7期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

1.《论美国新闻界对政府的政治监督》,载《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1期; 《论民主与人——关于民主价值、实质和精神的思考》,载《时代论评》创刊号1988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民日报》1989年4月3日摘要; 《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1996年第1期全文转载; 《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载《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6期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 《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政治改革》,载《中国公共行政评论》[美]2003年3-4期;英文: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Since 1990s on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3 3/4; 《政治文明的主题:人类对合理的公共秩序的追求》,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全文转摘; 《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 载《政治学研究》2001第2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九期转摘;《当代文萃》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 《超越政治学——对民主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1期摘要;《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第一作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调研与决策》2005年第2期部分转载;《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第一作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第4期;获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举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征文评比二等奖,2005年8月16日;《公共问题背后的公民观念——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待社会公共问题》,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政府:一个公正社会不可或缺的角色——关于政府再分配职能正当性的思考》(第一作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获首届张友渔奖一等奖。

1950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怀俄明大学、俄勒冈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纳大学;主持“未来资源”项目的研究;并先后提任社会科学研究会、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比尔福德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参与政府工作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早在1967年就出任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主席一职,其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也在80年代出任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主席,1997年度美国政治学会主席。致力于人类社会中宪政自治秩序的建构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曾参与起草《阿拉斯加州宪法》,并曾任美国国家水资源委员会等众多机构的顾问。他是包括《宪政经济学》等多家学术杂志的编委,并曾任《公共行政评论》的主编。因对联邦主义等问题的开创性贡献,他曾被美国政治学会等组织授予多项荣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