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辽东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辽东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教育类: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教师教育研究职业技术经济贸易类:商业时代商场现代化改革与战略集团经济研究财会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财会通讯财会研究会计之友文学类:时代文学(双月版)山东文学星星新闻艺术类: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综合类:学术交流东岳论丛医药类:山东医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SSCI来源期刊:经济导刊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甘肃社会科学(增)船山学刊(增)本科学院学报:辽东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培训学院学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教育类: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教师教育研究职业技术经济贸易类:商业时代商场现代化改革与战略集团经济研究财会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财会通讯财会研究会计之友文学类:时代文学(双月版)山东文学星星新闻艺术类: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综合类:学术交流东岳论丛医药类:山东医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CSSCI来源期刊:经济导刊北大中文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甘肃社会科学(增)船山学刊(增)本科学院学报:辽东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大庆师范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培训学院学报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牡丹江大学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省国家级刊物包括科技类:《数学爱好者*教育论坛》《陕西教育》(教学版)《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教师教育版、职业教育版等《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中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刊)系列《理论探索与研究》《科教文汇》《吉林教育》《中国校外教育》《希望月报》《电脑知识与技术》《青年导报》《科学教育家》《考试周刊》《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试题与研究》(综合版)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国家级大型综合性科教类学术期刊) 《中国科技教育》《商场现代化》《电影文学》《煤炭科学技术》《煤炭学报》

[span](一)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论[span]1、《性别伦理与合作偏好——女性主义国际合作观述评》,《伦理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span]2、《结构性权力视角下的美韩同盟变迁》,《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span]3、《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述评: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求实》(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7期;[span]4、《变革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核心原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span]5、《试析均势与均势功能的维持》,《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span]6、《 [span]国际体系转型与东北亚多边制度安排构想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span]7、《 [span]意识形态与美国的朝鲜政策:后冷战时代的视角与认知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3期;[span]8、《体系秩序与中朝关系:视域、轨迹与启示》,《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年第1期;[span]9、《安全共同体刍议》,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二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2月版;[span](二)军备控制与东亚安全[span]1、《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与海军军备发展》,《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span]2、《近年来日本军工产业转型研究》,《现代日本经济》(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期;[span]3、《 [span]朝鲜半岛乱局与美朝韩博弈 [span]》,《领导之友》2011年第2期;[span]4、《美韩联合军演的动向及其影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span]5、《巧实力·冷处理·多渠道——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新理念及其走向》,《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4期;[span]6、《俄罗斯东北亚战略评估——地缘环境、主旨目标、战略资源及实施路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span]7、《虚幻的“安全困境”与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变迁》,《日本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span]8、《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评估及其走向》,《美国问题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10年第1期;[span]9、《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span]10、《从朝鲜2010年元旦社论看其政策走向》,《亚非纵横》2010年第2期;[span]11、《俄韩军事技术合作及其战略问题的研究》,《太平洋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span]12、《 [span]美国意识形态中的朝鲜:后冷战时代的知觉与议题 [span]》,《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span]13、《冷战后韩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与评估》,《当代韩国》2009年第4期;[span]14、《 [span]安全视野下的中俄能源合作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span]15、《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概念体系、逻辑困境与现时问题》,《统计与决策》(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23期;[span]16、《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9期;[span]17、《朝鲜:东北亚的敏感神经》,《领导之友》2009年第5期;[span]18、《朝核危机,尘埃落定?》,《领导之友》2008年第5期;[span]19、《 [span]东北亚新秩序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 [spa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span]20、《后冷战时代朝鲜国家战略论析》,《当代韩国》2007年第4期;[span]21、《 [span]国际秩序转型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地缘环境、意识形态与一般原则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span]22、《 [span]东北亚体系秩序转型与其集体安全合作问题 [span]》,《理论导刊》2006年第11期;[span]23、《 [span]日本的海权观及其海洋领土争端——一种建构主义的尝试分析 [span]》,《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2期;[span]24、《 [span]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若干内在课题 [span]》,《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span]25、《 [span]驻韩美军基地整合及其动向效应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span]26、《 [span]朝鲜核危机:解决途径及其安全效应 [span]》,《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4期;[span]27、《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政策科学研究》(韩国)2004年冬季号;[span]28、《整体视角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参编;[span]29、《和谐世界论:从国际法角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7月版,参编;[span](三)当代中国外交[span]1、《 [span]冷战后美俄日韩对朝政策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兼论中国对朝政策的知觉定位 [span]》,《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span]2、《论中国维护西部安全的战略选择——上海合作组织及其评估》,《公共管理论坛》2009年第1辑;[span]3、《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span]4、《 [span]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历史流变——一种体系秩序的认知与建构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1期;[span]5、《 [span]中朝韩经贸关系纵深发展的战略进路 [span]》,《国际经贸探索》(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span]6、《 [span]朝鲜半岛与中国大战略 [span]》,《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期;[span]7、《建构中国的朝鲜半岛大战略》,《中国评论》(香港)2005年第3期;[span](四)公共管理研究[span]1、《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span]2、《大众传媒与群体性事件处理:作用及功能》,《长江论坛》2010年第2期;[span]3、《继往开来 再谱新篇——“纪念华北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座谈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11期;[span]4、《 [span]中国行政改革的政治哲学考量:一种价值系统的分析 [span]》,《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span]5、《 [span]理念转变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span]》,《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span]6、《 [span]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外部沟通与合作问题 [span]》,《长江论坛》2007年第4期;[span]7、《 [span]法律与制度规范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span]》,《经济视角》2007年第7期;[span]8、《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观念·模式·路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副主编;[span]9、《地方政府管理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span]10、《试析日本地方自治体分权改革》,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一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不同:省级期刊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领导说详情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必搜最关键的“郑密路航海路”)、高级经济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农经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会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审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统计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政工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工程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教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学院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快捷分类:社会经济与管理综合出版地区:辽宁国际刊号:1672-8572国内刊号:21-1513/C创刊时间:198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经济与管理科学综合影响因子:068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辽东学院学报点评

截至2014年,该校拥有1个校级研究院、2个校级研究中心。校级研究院:辽东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校级研究中心:辽东学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辽东学院朝鲜半岛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7月,该校图书馆纸质图书59万册,电子图书3126GB。 学术刊物《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8 年,季刊,80页,每季末月15日出版,现设有《化学工程与材料》 《鸭绿江流域研究》《信息科学与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 《服装与纺织工程》 《建筑与规划》 《农业科学与技术》 《生物科学与技术》 《医药与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基础科学理论与应用》 《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该刊已被《化学文摘》(CA)和《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快捷分类:社会经济与管理综合出版地区:辽宁国际刊号:1672-8572国内刊号:21-1513/C创刊时间:198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经济与管理科学综合影响因子:068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1、《行动理论中的说明问题》 刊于《哲学动态》 1991年第5期 CN11-11412、《企业软管理6M要素初探》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3年3月 90963、《建立企业内部平等协商机制应注意两个关系》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7年4月4、《W.德雷的行动合理说明理论评价》 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5、《行动说明理论的哲学传统” 》 刊于《广西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6、《目标体系、深层结构与工会组织形式》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1998年4月 BM40097、《亨普尔的〈行动归入说明理论评述〉》 刊于《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7月8、《强势文化对劳动关系调整的影响及工会责任》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年4月 BM40099、《论高等院校的博雅教育》 刊于《高教探索》 2001年第4期 CN44-C410、《打开人生的“六六模型》 刊于《羊城晚报》 2004年1月17日11、《中国工会的使命》 刊于日本《劳动经济情报》 2002年第18卷12、《平等、公平、效率及其他》 刊《“南方经济》 2002年第6期 CN44-10681F13、《中国加工离创造有多远》 刊于《羊城晚报 》 2004年1月17日14、《在生命斜坡上求共识共进》 刊于《工会理论与实践》 2004年1月 BM400915、《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工标准与劳动法研究》 年4月选收论文:《中国劳动进入国际市场后劳动者利益诉求与工会目标》16、《国家类型与学习型社会的思考》 刊于《辽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7、《工人非稳定性意向研究》 刊于《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人的行动之谜 》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2年;2、《一得之见》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年;3、《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译著) 易江校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年;4、《博雅人生》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5、《英译中漫谈》 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2003年6、《在生命斜坡上》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扭力中的思考》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年8、《经济现象分析讲演录》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经济类型及行为对策》2、《管理新视野》3、《知识经济的挑战》4、《经济行为分析》5、《企业家的领袖智慧》6、《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研究》

辽东学院学报点评邮箱

国家级和省级区别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识别方法合法性1 合法期刊与非法期刊国内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一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列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非法期刊系没有通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教师。期刊号2 国内期刊刊号问题凡通过国内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境外期刊在国内合法发行须经新闻出版署备案并由中图公司等批准颁发书刊编号),“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国内批准的书刊编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一般方法3 识别正规期刊方法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印有CN(HK)或CNXXX(HK)/R这是国内不法分子欺那些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读者而编造的国内刊号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国内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国家机关主管单位(不是什么中国/中华XX协会),并有详细的编辑出版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期刊只有国际标准刊号或乱造的国内CN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综上所述,在世界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力的的并且有国内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的国际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可以用于作者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在非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可能不会被承认的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没有意义,至于如何抵制这些“非法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内新闻出版部门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大家不要上当,学会识别非法期刊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 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H)或CNXXX(HK)/NR/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格式中前两个XX代码如下: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备用号 备用号 备用号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规定,如果在异地办刊并出版,也是属于非法出版活动如果投稿朋友们发现不在以上地区编号的期刊应该可以对照判断了期刊分类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我觉得既然是结束语,你应该感谢这段时间的相处,感谢你学到的知识,感谢老师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单位:辽东学院快捷分类:社会经济与管理综合出版地区:辽宁国际刊号:1672-8572国内刊号:21-1513/C创刊时间:1988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个月内所在栏目:经济与管理科学综合影响因子:068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辽东学院学报点评邮箱地址

截至2014年,该校拥有1个校级研究院、2个校级研究中心。校级研究院:辽东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校级研究中心:辽东学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辽东学院朝鲜半岛研究中心。 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7月,该校图书馆纸质图书59万册,电子图书3126GB。 学术刊物《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8 年,季刊,80页,每季末月15日出版,现设有《化学工程与材料》 《鸭绿江流域研究》《信息科学与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 《服装与纺织工程》 《建筑与规划》 《农业科学与技术》 《生物科学与技术》 《医药与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基础科学理论与应用》 《高等教育研究》等栏目。该刊已被《化学文摘》(CA)和《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李宝通:著有《唐代屯田研究》、《简牍学教程》,参编《简牍学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甘肃省志·大事记》等。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宦官》、《朱元璋传》等,主编《中国古代史论萃》、《西北史研究丛书》、《西北开发史研究》等。李并成:独著、合著专著十多部,主要有《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瓜沙史地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大漠中的历史丰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5)、《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0年)、《敦煌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等,并主编《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等。 在《求是》、《考古》、《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敦煌学辑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农史》、《中国科技史料》、《中国沙漠》、《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不少论文被《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史研究动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国agrindex、俄罗斯《科技情报》等刊物摘录、转摘。《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汇报》、《甘肃日报》、《欧洲时报》、《华声报》以及新华社对内对外广播几次专题报道他的有关成果。李清凌: 合著《隋史新探》等,专著《西北经济史》,《元明清治理甘青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和实践》,主编《甘肃经济史》获甘肃省第五届社会科学“兴陇奖”二等奖,主编《西北通史》第三卷,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史学论丛》多期。何双全:专著《居延新简》、《居延新简释粹》、《散见简牍合辑》,《双玉兰堂》上下集,主编《汉简研究文集》和《秦汉简牍论文集,发表论文40余篇,1993年成立国际简牍学会,并成为第一届会长,出版《国际简牍学会刊》1-5辑。李积顺:《第二次世界大战要论》,《承受不起的战争——丘吉尔的坚韧与帝国的崩溃》。李怀顺:专著《甘宁青考古八讲》尚季芳:专著《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 序号 论 文 名 称 作 者 发表刊物 时间 1 南宋辛派词人研究述评 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2 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伏俊琏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3 文天祥爱国词略论 单芳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03期 4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丁宏武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 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 丁宏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2期 6 先秦的祝祷辞、嘏辞及贺辞 董芬芬 辽东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年01期 7 谈离骚受祝辞的影响 伏俊琏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8 周绍良先生的敦煌文学研究 伏俊琏 敦煌学辑刊 2009年4期 9 《九歌》文体新论 韩高年 兰州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10 春秋卿大夫的文献整理及其文化意义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2期 11 李梦阳诗文集流传及版本考辨——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 郝润华 凤凰出版社 2009年7月 12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郝润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5期 13 唐宋元时期三位吴师道考 雷恩海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14 李梦阳集版本考——《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 郝润华 澳门近代文学学会编辑出版 2009年4月 15 谈谈佛教与山水 郝润华 文史知识 2009年6期 16 《荀子·赋篇》体制新探—兼及其赋学史意义 马世年 文学遗产 2009年01期 17 《吴礼部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雷恩海 聊城大学学报 2009年4期 18 最后的古典家园梦想及其破灭—论李广田的《引力》 邵宁宁 文艺争鸣 2009年01期 19 突破:从研究敦煌艺术再生开始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 2009年03期 20 李学勤主编标点本《毛诗正义》点校献疑 赵茂林 诗经研究丛刊 2009年6月17辑 21 《幸南容墓志铭》非柳宗元所作 尹占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22 英国汉学家龙彼得发现的三种戏曲文献 李占鹏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01期 23 鲁迅戏剧评论的涉笔视野与蕴意指向 李占鹏 《飞天》 2009年3期 24 梅兰芳兰州巡演回望 李占鹏 甘肃文艺 2009年1期 25 中国文学:革命后与后革命 王建疆 探索与争鸣 2009年02期 26 北宋真宗仁宗朝的“乐府声诗并著” 杨晓霭 乐府学 2009年月12月5辑 27 王绩《游北山赋》注释正补《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文集 杨晓霭 文史出版社 2009年6月 28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 杨晓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29 四部分类法中别集与总集关系考论——兼谈“楚辞”的类目设置问题 杨晓斌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年7月 30 说“喝水” 王晶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02期 31 敦煌文学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内涵 王晶波 甘肃社会科学 2009年01期 32 兰陵萧氏思想信仰分析 杜志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4期 33 关于侯景之乱的 几则史料释证 杜志强 辽东学院学报 2009年6期 34 清人题咏《桓上草堂图》《松林读书图》述论 漆子扬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年04期 35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0期 36 《潜研堂诗续集》有关甘肃诗人邢澍的几首作品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37 张澍经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8 张澍的金石学姓氏学成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39 张澍文学成就概述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0 张澍《二酉堂丛书》的学术价值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1 清代史学家张澍五种方志著述论略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4期 42 钱大昕题赠甘肃学者邢澍的诗作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10期 43 钱大昕两首佚诗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1期 44 冯国瑞先生著述考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5 冯国瑞先生简谱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2期 46 邢澍著述考录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7 邢佺山先生年表 漆子扬 甘肃文史 2009年3期 48 应劭《姓氏篇》产生背景及清人辑本状况 漆子扬 丝绸之路 2009年2期 49 试论先秦儒道两家在文学理论探索上的成就 赵逵夫 江西社会科学 2009年3期 50 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 赵逵夫 兰大学学报 2009年04期 51 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 赵逵夫 人文杂志 2009年2期 52 论矒瞍、俳优在俗赋形成中的作用 赵逵夫 陕西师大学报 2009年08期 53 诗的采集与《诗经》的成书 赵逵夫 文史 2009年08期 54 再论《惜往日》《悲回风》的作者问题 赵逵夫 文献 2009年08期 55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序 杨晓斌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56 读杜甫的《天河》、《牵牛织女》等诗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57 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 赵逵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年02期 人才培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简况

辽东学院学报点评邮箱是什么

主要论著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 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明末清初党争视阈下的钱谦益文学研究》 专著,凤凰出版社2012年7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简史》 合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贾三近年谱简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金瓶梅>作者新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贾三近考论》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吴国伦文学思想及散文创作》 《中国古代散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10月 《王世贞卒年考》 《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吴国伦年谱简编》 《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搜神记>之“杂传”论》 《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孔子史学观念发微》 《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中国诗学视野下的文学观念与文学风貌》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文学分论坛论文集》2004年10月 《子羔考论》 《文学遗产》2006年第4期 《天主教士在中国交游考略》 《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吴国伦生平及文学复古》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东林党的实学思想及政治理念》 《江淮论坛》2006年第1期 《分代与分体的两种言说方式》 《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 《东林党议视野下性灵派内在革新理路的雅化》 《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东林书院讲经活动与道德救世理念》 《南通大学学报》2007第2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雅文学的区域化转移》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第5期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考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4期 《东林学术与王学的斗法》 《许昌学院学报》2008第1期 《钱谦益与东林党争》 《殷都学刊》2008年第1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晚明文学观念的演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钱谦益与东林学派的学术关联》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钱谦益与钟惺及竟陵派》 《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维度》(第2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4月版 《晚明文社复古观念的新变》 《安阳工学院》2008年第3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分类精选》(上)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东林党议与江南社会的变迁》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阮大铖与晚明党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先秦儒家天人观的生态伦理思想探微》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东林党赵南星、孙承宗创作考述》 《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晚明文学的历史分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钟、谭与东林党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复社的源流与社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孔子乐正诗三百的经化效应》 《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先秦儒家伦理生态情怀的现实观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晚明狂禅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复社与东林党关系的实态性分析》 《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党社一体化的生成》 《北方论丛》2008年第3期 《钱谦益与虞山诗派》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东林党七君子的节义诗创作》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刍议》 《民族高校文科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三晋集团出版社2008年7月版 《晚明狂禅运动与公安派的兴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论钟谭体的形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刘宗周与证人社》 《温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几社的政治化与“经世文编”的编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东林党六君子及其节义诗创作》 《湖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东林党顾宪成高攀龙创作考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孔子山水比德的生态审美思考》 《兰台世界》2008年9月 《论钱谦益的诗学体系》 《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东林党议视野下时事文学观念的演进》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关于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的研究构想》 《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钱谦益对明代文学复古观念的评议》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明中后期贬谪官宦与广西文化》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东林党冯琦公鼐王象春创作考》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山海经>原始生态观念发微》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论钱谦益对东林与狂禅的学术观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东林书院诗社活动考》 《阴山学刊》2009年第4期 《钱谦益在清初诗学观念的新变》 《江淮论坛》2011年第2期 《钱谦益与“楸枰三局”》 《名作欣赏》2012年第5期 教学科研获奖 大连大学文史学院1999年度学生论文年会一等奖 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度研究生科研奖 华中师范大学2006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6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优秀班主任 广西民族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 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9.广西壮族自治区第11届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 教学科研课题 《孔子德育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教育》,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度教学课题B类立项 《明中后期贬谪广西文人群体研究》,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青年课题 《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度人才引进项目 《晚明文人与党争》,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明末清初党争视阈下的钱谦益文学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篇一】党课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十篇  同志们:  现在开会。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是中央的重要部署,***党工委非常重视这次专题教育工作,多次召开了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已于5月8日全面启动。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请***党工委书记***同志给大家讲党课。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  下面,请********同志给大家讲党课,大家欢迎!……………………………………………………………刚才,*******从“******”等方面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关键动作进行了重点强调。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次安排部署,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涵丰富、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大家增强了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为下步开展“三严三实”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深入开展专题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强调三点:  一是要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会后,要立即召开党委、党组(扩大)会议,原汁原味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将讲话精神传达到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开展“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认真进行讨论,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的重要部署和****的讲话精神上来。  二是要带头讲好党课。中央、省委明确要求这次专题教育要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开局,今天****带头讲党课,给我们做出了示范和表率,开了个好局。随后党工委其他领导、各部门班子成员要按照“三严三实”办公室关于讲好党课的有关要求,抓紧时间,联系实际,高质量讲好专题党课,重点要讲清楚“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讲清楚“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讲清楚落实“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使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成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激发自觉的过程,确保***“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高点开局,为专题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夯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三严三实”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要切实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将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与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以思想作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来检验“三严三实”教育的成果。两级专题教育组织协调办公室要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督促和指导,确保专题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篇二】党课主持词开场白和结束语十篇  同志们: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纪念建党XXX周年主题系列活动的要求和局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庆七一、上党课”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在服务“全面建设汽车名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奋发进取、积极作为,以创先争优的实际成效庆祝建党XXX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今天的党课,我们很高兴地请来了市委党校刘云龙科长为大家作《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专题辅导报告。刘科长是市委党校高级讲师,曾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多年,在理论教育方面有着扎实功底,相继在《现代语文》、《辽东学院学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20XX年6月被扬州市教育局授予“扬州市第五届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今年上半年撰写了《尚义求真城市精神读本》。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科长给大家作报告。  刚才,刘科长从什么是党性和党性修养、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的关系、加强党性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途径等方面,为我们作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辅导报告,理论性强,联系实际紧,使我们深受启发。希望大家结合开展“双争一保”主题教育活动,对照勤廉单位“五个创优”和勤廉标兵典型“五个好”的标准,按照本局“双争一保”“六个一”的活动载体和25项具体活动内容,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优化工作举措,做好本职工作,为继续位列标兵第一方阵、实现标兵文明单位作出积极的贡献。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刘科长为我们作的精彩报告。—来自于网络

到刊物网上查,省级,国家级一目了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