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级别是

发布时间: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级别是

是核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期刊;贵州省一级期刊

说实话人文社科核心没有多大的用处。它既不是北核也不是南核。以前(好像太久远了,久的都不记不了了)是核心,后来听说关系稿特别多把它给打落下来了,现在基本只要博士或副高以上的文章,当然如果你是小硕也可以带上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这个期刊 非常好的,算是 国家级核心 级别。既是 南大的CSSCI核心期刊,也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黄旭东,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在《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发(责任编辑)稿件、审稿(二审)数百万字。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级别

是  中文 核心  期刊(北大版), 也是 CSSCI 期刊 (南大版),比较好的

黄旭东,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在《贵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发(责任编辑)稿件、审稿(二审)数百万字。

说实话人文社科核心没有多大的用处。它既不是北核也不是南核。以前(好像太久远了,久的都不记不了了)是核心,后来听说关系稿特别多把它给打落下来了,现在基本只要博士或副高以上的文章,当然如果你是小硕也可以带上一个符合条件的人。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级别是什么

是  中文 核心  期刊(北大版), 也是 CSSCI 期刊 (南大版),比较好的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一、“北大核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四年修订一次,目前是2008-2009年版。二、“南大核心”: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五、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七、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但各单位对中文核心认定办法不一样,应以自己单位的规定为准。一般的以北京大学为准,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来确定核心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上有另外的说明“新闻出版总署”网上的说明如下:答: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这个期刊 非常好的,算是 国家级核心 级别。既是 南大的CSSCI核心期刊,也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刊物上明确标有字样的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级别高吗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

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你到图书馆查查就知道了。一般的是不是核心就是省级了

国家级期刊:是 国 内合 法 刊 物,部 级 单 位 主 =管 的,就是国 家一 级,中国x x 集团、协会主管的就是国家二级的-省级期刊:{壹品}厅 级单 位(劳动厅、财 政厅等等)主 管的,就是省 一级的 ,x x省 集 团 会 主 管 的就 是 省 二 级 核心期刊:{优刊}是一些 部 门 或 团体,从 国 内 合 法 所 有 刊 物 里 面,经过一定 程 序 的 筛 选,被 其 目 录收 录的,就是 该 核心,核心期刊里 面 既有 省级,也有 国家级期刊,但是一旦被核心数据库收录,就脱离了省级、国家级这样的划分,统一成为核心,比国家 级 还 高一个 档次的  z你若不 清 楚  就到 拜 读 询 问 我用这个符号{}控的两个词 就可以啦 欢迎前去 咨 询哦

贵州社会科学期刊主编

张荣,男,1964年6月7日生于甘肃天水,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2-2014-12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1.08-12,美国堪萨斯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06-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2-06,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教授10-09,瑞士伯尔尼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7-09,河北师范大学法政管理学院副教授07-08,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助教、讲师 1994—1997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博士论文:“存在即服从——奥古斯丁的否定人类学批判”,导师苗力田教授。1986—1989山东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硕士论文:“费希特的构造理论”。导师谭鑫田、龚兴教授。1982—1986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学士论文:“论康德的先验统觉”,指导老师:袁义江教授。 本科:《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通论》、《基督宗教研究》硕士:《人本主义研究》、《康德哲学研究》、《欧洲中世纪哲学》博士:《基督宗教伦理学》、《德国哲学专题》、《中世纪哲学专题》 《神圣的呼唤:奥古斯丁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凤凰文库,“纯粹哲学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2014年入选国家社科规划办主持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合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西方哲学教程》(参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世纪的交融与选择》(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西方哲学范畴理论》 (合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西方哲学词典》(参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1、汉斯·约纳斯:《技术、医学与伦理学:责任原理的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张荣、李秋零译,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英格博格·布罗伊尔 等:《德国哲学家圆桌》,华夏出版社,2003年。4、康德:《物理单子论》,由拉丁文译出,李秋零主编 《康德著作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汉斯·约纳斯:《奥施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华夏出版社,2002年。 先验统觉的思想物抑或物自体?——康德先验对象概念歧义性之辨,第二作者,《哲学研究》2015 (9)。一流期刊托马斯论激情与德性,《思想战线》2015(5)。CSSCI思的危险与思者的迷途——阿伦特对海德格尔“纯粹之思”的批评,第二作者,《江苏社会科学》2015(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5(12)全文转载。CSSCI当代哲学家究竟怎样为世界负责?——以约纳斯为例的一个分析,独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0日,A06版。论托马斯实践理性的超验原理,《世界宗教研究》2014(3),第一作者。一流期刊从先验想象力到本源时间:海德格尔通向时间性之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第二作者。CSSCI论阿伯拉尔的榜样伦理学,载于《宗教与哲学》第二辑,2013(4)论奥古斯丁的自由之思与时间追问——存在论奠基的一个尝试,《贵州社会科学》2012(3)。CSSCI中世纪哲学的合法性及其道德向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12(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3)全文转载。CSSCI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第二作者,《现代哲学》2011(4)。CSSCI论阿伯拉尔的至善与德性观,《哲学研究》2010(2)。一流期刊阿伯拉尔的对话伦理学,《贵州社会科学》2010(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10(9)全文转载。CSSCI科学研究者的责任需要限定(on Hans Jonas),《科学时报》自然法与永恒法:托马斯论行为的合道德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2)。CSSCI同一与差异:论爱留根纳的存在论及其对希腊哲学的继承与改造,第二作者,《复旦学报》2009(3),CSSCI论意志的根据:奥古斯丁《论自由决断》中的意志追问,《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8(12)全文转载。CSSCI同一与差异:海德格尔论柏拉图的辩证法,第二作者,《贵州社会科学》2008(3),CSSCI罪恶的起源、本质与和解之路:阿伯拉尔的意图伦理学及其意义,《文史哲》,2008(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8(10)全文转载。CSSCI一种科技伦理何以可能:论汉斯约纳斯的责任原理及其实践,第二作者,《科学· 经济· 社会》2008(1)。CSSCI决断还是任意(抑或其他)?——从中世纪的liberum arbitrium 看康德Willkür概念的汉译,《江苏社会科学》2007(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7(8)全文转载。CSSCI论传统神正论的当代转换——从奥古斯丁的传统神正论到约纳斯的责任哲学,《文史哲》2006(6),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6(12)全文转载。CSSCI纯粹理性还是敬畏理性?——从哈曼的观点看康德的纯粹主义,载于:《斯人在思——叶秀山先生诞辰70周年纪念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奥古斯丁论法律,《宗教研究》2006年。约纳斯的责任概念辨析,第一作者,《哲学动态》2005(12)。CSSCI形而上学与终极关怀,《江苏社会科学》2005(4)。CSSCI创造与伸展:奥古斯丁时间观的两个向度,《现代哲学》2005(3),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5(10)全文转载。CSSCI“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之辨:《纯粹理性批判》导言的一个微观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4(4)。CSSCI康德对传统抽象论的批判及其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4(10)全文转载。 CSSCI先验想象力: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载于:贝尔格莱德大学出版的《康德逝世200周年纪念文集》(塞尔维亚文)2004年。在激情中迸发的抽象思维:《有限意识批判》中的人文关怀,《河北学刊》2004(2)。语言、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的真理之路,《南京大学学报》2003(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03(11)全文转载。CSSCI奥古斯丁基督教幸福观辨正,《哲学研究》2003(5)。一流期刊自私与同情的和谐,《光明日报》哲学教学与学术风格的培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2(3)。道德的主客体与以德治国,第一作者,《道德与文明》2002(2),CSSCI宗教的世俗化及其问题,第一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1)。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一作者,《福建宗教》2000(2)。奥古斯丁对自爱的批判——超越利己主义的一个尝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0(4)全文转载。信、望、爱——奥古斯丁的德行之路,载《思辨之幸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Si fallor,ergo sum——奥古斯丁对希腊哲学的批判与改造,《哲学研究》1998(10),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1998(12)全文转载。一流期刊。奥古斯丁的灵魂观,《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费希特实践知识学中的实践观,《河北学刊》1998(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全文转载。CSSCI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2)。CSSCI信仰就是赞同地思考——奥古斯丁论信仰,《世界宗教文化》1998(1)。CSSCI论人性的三个基本特征,《文史哲》1996(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6(10)全文转载。CSSCI费希特的理智直观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1993(1) 全文转载。试论费希特的“想象力”理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3)。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说初探,第二作者,《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5)。康德“图型说”刍议,第二作者,《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1)。译文: 汉斯·伦克: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没有元阶方法,《哲学研究》2003(9)。一流期刊译文:伽达默尔: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一个自我批判的尝试,严平 主编:《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公司1997年。

(均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1] 当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A1类期刊)[2]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A1类期刊)[3]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4]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资源》2011年第6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B1类期刊)[6] 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B1类期刊)[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B1类期刊)[8] 网络组织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B1类期刊)[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B1类期刊)[10]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B1类期刊)[11] 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2] 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B2类期刊)[1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B2类期刊)[14]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3期索引。(B2类期刊)[15]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B2类期刊)[16]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B2类期刊)[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8] 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B2类期刊)[19]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0] 几个重大所有制关系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的构建,《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1] 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B2类期刊)[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B2类期刊)[23]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求是》2002年第12期。(B2类期刊)[24] 显性契约还是隐性契约——公司和农户缔约属性的影响因子分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B2类期刊)[25]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到现代虚拟经济,《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B2类期刊)[26]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7]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南大核心)[29] 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南大核心)[30]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南大核心)[31] 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南大核心)[32]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南大核心)[3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3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南大核心)[35]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南大核心)[36] 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南大核心)[37] 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南大核心)[38] 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39]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0] 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1]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2] 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南大核心)[43] 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南大核心)[44]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南大核心)[45] 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南大核心)[46] 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南大核心)[47] 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南大核心)[48]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南大核心)[49]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0] 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南大核心)[51]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南大核心)[5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南大核心)[53]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4] 国外农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南大核心)[55] 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南大核心)[56]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7] 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8]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9] 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0] 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从》2001年第5期。(南大核心)[61]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南大核心)[62]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南大核心)[63] 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4] 要素投入与创新支撑:广东制造业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3年第6期。(南大核心)[65] 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综述,《南方经济》2012年第2期。(南大核心)[66]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67]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8]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0]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1] 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上海经济》2002年04期增刊。(南大核心)[72]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7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4] 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5]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南大核心)[76]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南大核心)[77] 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8] 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9]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南大核心)[80]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8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81]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初探——“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南大核心)[83]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综述,《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4]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南大核心)[85]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南大核心)[8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南大核心)[87]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南大核心)[88] 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南大核心)[89]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摘要。[90]我国农村机构改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南大核心)[91] 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南大核心)[92] 评“社会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南大核心)[93] 在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04期。(南大核心)[94] 农业中的三维契约及治理机制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1期全文复印。[95] 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96]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97] 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全文复印。[98] 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北大核心)[99] 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北大核心)[100] 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101] 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102]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5]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6]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8] 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北大核心)[109] 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北大核心)[110] 改进SA8000认证体系与市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1] 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2]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3] 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北大核心)[114]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5] 我的学术研究之路——近20年学术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6]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北大核心)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出版,独著。2.《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3.《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4.《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著。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编。《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11.《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12.《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13.《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1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15.《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5万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