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发布时间: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不是太快。1至3个月左右。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报刊投稿。

1-3个月左右。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南邮学报主要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论文。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南京师大学报》是南大核心期刊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师范大学编辑出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王建ISSN:1001-4616CN:32-1239/N国内发行:中国版本图书馆发行部国外发行:龙源国际期刊网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邮编:210097 该刊是国家科委确定的重要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国家科委组建的国家级外向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第一批收录的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最早的成员期刊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国内外收录该刊的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俄罗斯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国家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龙源国际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等。2004年,该刊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年来,在教育部、江苏省出版局和教育厅分别组织的各次评比活动中,该刊先后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江苏省优秀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的称号,并被省委宣传部、省出版局和省科委联合评定为江苏省一级期刊。2006年10月,该刊再次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收录情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2004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在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有关论文的摘要、参考文献、注释等项的书写格式,务请严格参照本刊近期版式;并将题目、作者名、单位、所在地、文章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凡属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的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在同等情况下,此类论文优先予以考虑。投稿请寄纸质文本,并欢迎通过电子信箱与本刊联系。在文末提供作者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出生年份、学位、工作单位、职称、邮政编码、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稿件凡被采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如未被采用,恕不奉告评审意见。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封面

不是太快。1至3个月左右。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报刊投稿。

它比较水,录用不困难。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你到《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网站看一下就知道了(网址为),《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写 作 指 南来稿应有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 本刊只刊登首发稿。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作者和课题负责人应在《投稿声明》上签名。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 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学报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本刊编辑部在收稿后3个月内,确定该文是否刊用。如不拟刊用,不退原稿。 1 文稿的篇幅、卷面、结构、首页注释、层次标题1 文稿的篇幅(包含文摘、图、表、参考文献,以出版版面计算):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英文文稿,长度不限)。2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英文稿不需要)、首页注释、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英文部分。3 文稿首页地脚注释(以下格式中,空格、标点符号照写。)收稿日期: yyyy-mm-dd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职称,研究方向。E-mail:… 通讯联系人: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博士后时,应当以作者中的导师为通讯联系人; 其他情况时,在作者简介后直接加E-mail,不写通讯联系人。 4 层次标题序号 1 层次标题左顶格。2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例如,一级标题使用1, 2, 3 …;二级标题使用1, 2, 3, …; 3 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 1), 2), 3), …。这时,退2字起排。再以下,使用 a), b), c), …。这时,退2字起排。4 引言部分不写编号和标题。5 其他序号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6 插图和表格在文中的位置: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2 文题、作者姓名、作者机构、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1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2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作者之间以“,”分隔。3 作者机构作者机构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在作者隶属多个机构的情况下,机构名称之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机构之间以“;”分隔。 4 摘要中文摘要的篇幅200~300字,信息具体。摘要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摘要不分段,独立成篇,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5 关键词 1 应有3~8个关键词。2 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4 其中的符号和缩略语应先加以说明。6 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附录)。3 英文摘要1 文题 1 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2 长度一般不超过100个字母。3 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4 第一个词不用冠词。2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 1 拉丁字母拼写的作者姓名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2 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例如:WANG Da-zhong。 3 作者机构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要加国名。4 摘要正文 1 字数为100~150实词。2 其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应。3 其中缩略语应加以说明。4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 尽量使用简单句;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 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 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 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5 关键词1 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相应。2 除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3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4 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 4 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2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3 量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4 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之间, 留一空格。如“10毫米”应为“10 mm”。 5 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1 斜体1) 量的符号、2) 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3) 一般函数符号、4) 生物学属及以下学名。2 黑斜体1) 矢量(向量) 的符号、2) 矩阵的符号、3) 张量的符号。2 正体SI词头和量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某些常数的符号(仅限于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率 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 )、数学运算符(如: 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ln、lb)、及sin、tan、lim、min、max等)。 6 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1 数值用阿拉伯数字表示。2 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3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格。如 “π = 141 592 6”。4 合理地使用SI词头或10的幂,使数值范围在1~999之间。7 插图1 插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2 插图的幅面: h×w = 50 mm×75 mm。3 插图的精度:约600 dpi。4 图注的字体、字号字体:汉字用黑体;英文和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字号:统一用小5号。 5 图线要求:主、辅线分明。轮廓线、框线、曲线用粗线(8 p,或3 mm); 尺寸线、指引线、坐标轴用细线(4 p,或15 mm)。 6 函数图要求标目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标线数目:3~7个;标线方向:刻度朝向图内;标值圆整:宜为2、5的整倍数。7 照片、灰度图:清晰。8 地图、显微图:以比例尺表示尺度的放大和缩小。8 表格1 表格的宽度:一般限30汉字(或48字符)。2 表示量值的表格宜用“三线表”。3 三线表的表头应放在第一行。4 表题小5号黑体(中英文),要求与图题相同。5 三线表的表头中,应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之比,如“p / MPa”。9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的要求 1 只列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2 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对其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3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 西方作者的名字部分缩写,不加缩写点。4 作者不超过 3 人的姓名都写,超过 3 人的,余者写“,等”或“, et al”。5 中文的参考文献附加英文译文,并加注“(in Chinese)”。 2 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其中空格、标点照写) 文献类别 著 录 格 式 专著M、 译著M、 文集C、 责任者 专著 [M]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责任者 文集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期刊析出 作者 文题 [J] 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文集析出 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专利文献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科技报告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报纸析出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3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附录:主要专业的主要中图分类号 �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 专业 中图分类号林业基础科学 S71 森林动物学 S6 森林昆虫学 S7森林数学(统计、数模、林价算法) S711 森林微生物学 S8 造林计划 S721森林土壤学 S714 林木育种 S722 苗圃学 S723森林水文学 S715 造林技术 S725 森林经理学 S757森林生物学 S718 森林经营学 S750 测树学 S758树木学 S4 森林保护学 S76 病虫害及防治 S763森林生态学 S5 木材学 S781 木材加工 S784 ,推荐TS6建筑科学与技术 TU 1 木材化学加工 TQ351 林副产品 S789 土木工程 TU 2 观赏园艺 S68 植物遗传学 Q943机械工程 TH 1 分子遗传学 Q75 基因工程 Q78汽车工程 U 27 植物生理学 Q945 植物病理学 S1电子工程 TN 造纸工业 TS7 木材加工工业、家具制造 TS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TP 3 自动化 TP 1 电机工程 TM环境科学与工程 X 化学工程 TQ 经济管理 F 2

1专题评述 能够反映某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论文篇幅不限。作者本人或所在室验室在本领域有相当的研究经历和科研成果。2研究论文 反映我国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尚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3研究报告 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论文篇幅要求在5-8个印刷页面左右。4专题介绍 主要介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分子育种领域的文献综述性论文。论文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以上。5学位论文简报 主要刊登博士学位论文及优秀硕士论文之大摘要。篇幅要求在2个印刷页面。中英文同时刊登。6新基因、新种质、新品种 主要刊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经过鉴定或品种审定的新材料及品种。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7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刊登我国学者自主发明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方法。篇幅要求在6个印刷页面左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封面图

还可以。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至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如果时间不允许的,可以选择其他的报刊投稿。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属于双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南邮学报主要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论文。

[1]WANG yang,WANG Ruchuan and Han Zhijie, Dynamical Trust Construction Schema with Fuzzy Decision in P2P network[J],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09,18(3):417-421 (SCI&EI Accepted,Accession number :20093612286389,)[2]王 杨等,应用移动代理的自组织P2P网络模型[J],通信学报 2008,29(5):34-42,(EI源刊,Accession number:20082611337544)[3]Wang Yang,Wang Ru chuan,Chen Xi Improved multipath routing with WNN for the open networks[J],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08,15(2):108-113 (EI源刊,Accession number:20082811358259)[4]Wang yang, Wang Ru chuan,et al,A Multipath Switch Approach Based on Traffic Prediction in the Open Networks[A],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ducation,Wuhan,Peoples R China,JUL 25-27,(ISTP收录,IDS : BGQ59)[5]王 杨等计算网格中的访问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J],微机发展,2006,16(8),231-[6]王 杨等PKI在P2P-Grid安全计算平台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J],2006,42(20),126-[7]王 杨等 SOAP消息传递机制在计算网格中的安全性[J],计算机工程,2007,33(4),154-156[8]王 杨等一种基于对等组的新型P2P敏捷信任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7,33(17),117-119[9]王 杨等基于移动代理的P2P与网格融合的研究[J],江苏通信技术,2006,22(6),11-15[10]王 杨等基于iptables的Internet接入的设计安全的实现与安全的实现, 通信技术,2004,第5期(总第149期)100—102[11]王 杨等基于Webmin的Samba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控制工程,2004,11(5),455—457[12]王 杨等,Samba服务器管理体系与安全策略应用,控制工程,2005年1月,第12卷,第1期,总第67期,57—60[13]王 杨等基于STAR交换多端口的VLAN构建与管理,微型电脑应用,2004,11月,20卷11期,42-44[14]王 杨等,基于信号量的Linux多线程同步研究,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4年8月,第32卷 第4期,3-5[15]王 杨等,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存储技术,重庆工学院学报,8月,第18卷第4期,40—41[16]王 杨等软件重用技术在C++中的实现,电子科技,1期(总第172期),25-28[17]王 杨等EBP模型在宽带网络CAC中的应用,电子科技,2期(总第173期,11-14)[18]王 杨等基于iptables的Intranet设计与实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4,第19卷,总第79期,54—57[19]王杨,王朝斌,钟乐海基于Samba服务器的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J],7, 248-[20]王 杨,钟乐海基于Webmin的Samba服务器构建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研究[J],7, 248-[21]姜波,王 杨等一种新的基于移动代理的P2P模型及资源定位算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5),27-32,(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第二届优秀论文)(EI收录)[22]郑彦,王汝传,陈宏伟,王 杨新型分布式散列表——BChord[J],通信学报,2008,29(2):22-25,EI收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