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技奖励7项。发表科技论文90多篇,其中SCI检索21篇(均发表在本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上),EI检索36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已获授权11项。与国际同行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密切,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韩国东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多次赴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做特邀主题报告和宣读技术论文。为IEEE工业应用年会的组织者和审稿人,是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等多个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专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国家863专家库和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  所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生分别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十佳英才”——“科研之星”荣誉称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十佳英才”提名奖,学生获各种奖学金多项。主要论著及科研成果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动力车用新型无刷化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系统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1~12,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动力车用新结构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1~12,项目负责人。 Ping Zheng, Ranran Liu, Lin Shen, Lina Li, Weiguang Fan, Qian Wu, Jing Z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adial-Radial Flux Compound-Structure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Used for HEV Journal of Applied P 2008, 103(7): 07F SCI、EI检索 Ping Zheng,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of a Four-quadrant Transducer Prototype Machine Considering Skewed S Journal of Applied P V 99, N 8, April, 08R SCI、EI检索 Ping Zheng, Jing Zhao, Ranran Liu, Chengde Tong, and Qian W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of an Axial-Axial Flux Compound-Structure PMSM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10, 46(6): 2191- SCI、EI检索 Ping Zheng, Peter Thelin, Anyuan Chen, and Erik N Influence of Saturation and Saliency on the Inductance of a Four-Quadrant Transducer Prototype M IEEE Transactions on M V N April 1319- SCI、EI检索 Ping Zheng, Erik Nordlund, Peter Thelin, Chandur S Investigation of the Wind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4-Quadrant-Transducer Prototype M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5, 41(5): 1972- SCI、EI检索 Ping Zheng, Ranran Liu,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Research on the Cooling System of a 4QT Prototype Machine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 March, 2008, 23(1): 61- SCI、EI检索 Ping Zheng, Ranran Liu,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Research on the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s of a 4QT Prototype Machine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7, 43(1): 443- SCI、EI检索 Ping Zheng, Anyuan Chen, Peter Thelin, Waqas M Arshad, Chandur S Research on a Tubular Longitudinal Flux PM Linear Generator Used for Free-Piston Energy C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7, 43(1): 447- SCI、EI检索教材著作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磁路与磁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Physics of Electric Launch,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新型电驱动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师兄,据说是全部录入,不过我在知网查过以前师兄的论文,好像还真有查不到的。。。

博士生导师简介   郑萍生活照(20张) 郑萍,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学科  电机与电器 研究方向   电机及驱动控制技术:研究各种常规电机、特种电机及新型电机的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及驱动控制技术    电动车及相关技术:研究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尤其是新原理和新结构电驱动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 个人简历  9~7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9~3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助教;   8~7 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   8~3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   4~现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4~现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9~9 瑞典皇家工学院,访问学者;   9~11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教授;   2006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8 获第三届黑龙江省留学人员报国奖;   2009 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10 获第二届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称号。 社会兼职  1. IEEE工业应用学会电机委员会委员(Member of IEEE IAS Electric Machines Committee);   2. IEEE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   3. IEEE工业应用学会会员(Member of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4. 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会员(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mpumag Society);   5.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   6. 韩国东亚大学客座教授(Guest professor of Dong-A University, Korea)。 论著成果   郑萍生活艺术照(20张)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科技奖励7项。发表科技论文90多篇,其中SCI检索21篇(均发表在本领域顶级国际期刊上),EI检索36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已获授权11项。与国际同行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密切,与瑞典皇家工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韩国东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多次赴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做特邀主题报告和宣读技术论文。为IEEE工业应用年会的组织者和审稿人,是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等多个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专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同行评议专家;国家863专家库和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 所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生分别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十佳英才”——“科研之星”荣誉称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十佳英才”提名奖,学生获各种奖学金多项。主要论著及科研成果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动力车用新型无刷化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系统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1~12,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动力车用新结构横向磁通永磁直线发电机的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1~12,项目负责人。    Ping Zheng, Ranran Liu, Lin Shen, Lina Li, Weiguang Fan, Qian Wu, Jing Z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adial-Radial Flux Compound-Structure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Used for HEV Journal of Applied P 2008, 103(7): 07F SCI、EI检索    Ping Zheng,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of a Four-quadrant Transducer Prototype Machine Considering Skewed S Journal of Applied P V 99, N 8, April, 08R SCI、EI检索    Ping Zheng, Jing Zhao, Ranran Liu, Chengde Tong, and Qian W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of an Axial-Axial Flux Compound-Structure PMSM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10, 46(6): 2191- SCI、EI检索    Ping Zheng, Peter Thelin, Anyuan Chen, and Erik N Influence of Saturation and Saliency on the Inductance of a Four-Quadrant Transducer Prototype M IEEE Transactions on M V N April 1319- SCI、EI检索    Ping Zheng, Erik Nordlund, Peter Thelin, Chandur S Investigation of the Wind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in a 4-Quadrant-Transducer Prototype M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5, 41(5): 1972- SCI、EI检索    Ping Zheng, Ranran Liu,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Research on the Cooling System of a 4QT Prototype Machine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 March, 2008, 23(1): 61- SCI、EI检索    Ping Zheng, Ranran Liu, Peter Thelin, Erik Nordlund, and Chandur S Research on the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s of a 4QT Prototype Machine Used for HEV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7, 43(1): 443- SCI、EI检索    Ping Zheng, Anyuan Chen, Peter Thelin, Waqas M Arshad, Chandur S Research on a Tubular Longitudinal Flux PM Linear Generator Used for Free-Piston Energy C IEEE Transactions on M 2007, 43(1): 447- SCI、EI检索 编辑本段内地影视演员  姓名:郑萍   职业:演员   籍贯:甘肃·平凉   身高:168 厘米   体重:47 公斤   单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郑萍主要经历  9--7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   2001--至今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话剧  5《非常责任》饰 林翠花   1《上海作女》饰 陈蕙   电视剧   《红十字方队》 饰 余静   《亲情树》饰 孙雨悦   《生死情劫》饰 李召南   《幸福里九号》饰 于芳芳   《苍天》饰 汪娥    《风雨雕花楼》饰 姚芝蕴 郑萍《国母宋庆龄》饰 宋庆龄   《荀慧生》饰兰 馨   电影   《生命如歌》 饰 护士小王   《流星雨》饰 主持人   《我爱杰西卡》饰 杰西卡   《红颜霓裳梦》饰 苏靖宜   《危情直播》饰 伍叶   《镖行天下之深宅大院》饰 梅娘 获奖情况  主演的小品《阳台》获2000上海小剧节二等奖   获第五届电视电影“百合奖”最佳女演员奖《我爱杰西卡》    获第六届电视电影“百合奖”最佳女演员奖 编辑本段硕士生导师人物简介   郑萍生活艺术照二(17张) 郑萍(1957-),女,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市委常委,成都市政协委员。   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7受国家机械委委派、受联合国经费支持在瑞典学习现代设备管理与维护,1999在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学习,参加中、加合作项目“能源管理系统”,2006年在日本德岛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主要承担《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传感器技术》、《现场总线与接口技术》等几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场总线与网络控制工程、工业过程控制与综合自动化、嵌入式技术及应用、SOPC、智能化仪器与检测系统等。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获省级奖励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EI、ISPT收录7篇。   主要科研成果有: “西安仪表厂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1988年获陕西省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现代设备前期管理”(1988年获陕西省现代化管理成果三等奖);“1151引进生产线现代化管理”(1993年获陕西省现代化管理成果一等奖);“马脚线性自动测试装置”(1993年陕西省技术成二一等奖);“引进生产线三阶段管理法”(1994获中国第二届机械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主要学术论文  Research on A Network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of Large Power Transformer W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NDIN’06 EI收录);   “基于WEB的大型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度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高压电器》(中文核心期刊HIGH VOLTAGE APPARATUS), 22(EI收录);   “The Research on the Network Optical Fiber Sensor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for a Large Rotor Based on IEEE2”(EI收录,ISTP)《ICEMS’2005 VolumeⅡ》 09 ;   “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速度估算器研究”(《电工技术学报》04,EI收录);   “IMPACT OF IRON LOSS ON SPEED ESTIMATION ACCURACY IN REACTIVE POWER MRAC BASED SENSORLESS ROTOR FLUX ORIENTED INDUCTION MACHINES” (ICEMS’2001论文集ISPT收录);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RELEVANT COMPENSATION BASED SENSORLESS ROTOR FLUX ORIENTED INDUCTION MACHINES”(ICEMS’2001论文集ISPT收录);   “A Study for a Optimized AC Motor Velocity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PLC and Multi-Frequency converter”ICEMS’2003 VolumeⅡ,ISPT收录;   “一种高性价比的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实现”(《电子技术应用》 04);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在LPC2104上的移植及通信设计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2;   基于组态软件MCGS的远程地热监控系统研究微计算机信息(中文核心期刊),5 ;   基于IEEE2的网络化大型电机转子表面温度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中文核心期刊)2;   “基于Ethernet的全开放工业控制网络”(《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03);   “Lon Works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工技术》2001年第6期);   “基于Ethernet的全开放工业控制网络”(《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03);   “现场总线产品的技术创新”(《测控技术》07);   “基于CAN总线的多路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贵州科学》 03)等,其中5篇论文被收录进全国《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论文集》。   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仪式化,院消化科副主任,毕业于南京铁道学院,l988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擅长消化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消化道肿瘤、慢性肠道疾病的诊治,对消化疾病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编辑本段诗人郑萍   郑萍三色堇,本名郑萍,山东人,现居西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绿风》诗刊、《山花》、《芒种》、《文学港》、《诗潮》《扬子江》《人民文学》《青年文学》、《北京文学》《辽河文学》、《扬子江》、《红豆》、《大风诗刊》、《解放军文艺》、《第三条道路》等期刊。入选《2004年新诗代年度诗选》《2008年中国诗歌精选》《2008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出版诗集《南方的痕迹》等。

硕士毕业论文是全部入网的,像我这样差差的人写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网络上都可以查到!!还要准备一份光盘上交备案的,相当正式!!

哈尔滨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答辩组的老师拿到论文只是在你答辩过程中看一下,你展示PPT的时候他们随手翻看一下!其实准备一本给他们看就得了,轮着看!当然越多越好,每个老师一本更好!但没用其实!我就准备了一本!

可以给个邮箱,我给你发过去,我去年刚毕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回答 一、韩云梯 韩云梯,1935年生,1952年毕业于常州二中,同年17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海军部队的一名水兵。后调到海军青岛基地当了文化教员。 1957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转入新成立的原子工程系并担任班长。中国第一个原子弹操作手。 二、恽良 现任天鹅号地动翼船总设计师,40年来致力于我国气垫和开发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最早的从事气垫船的研制和开拓者之一。 三、庄逢甘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江苏省常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四、徐玉如 徐玉如 (29 -17),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院士。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船总劳动模范和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 五、杨士莪 杨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中国水声科技的主要开拓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 亲,满意的话给个赞哦 祝您生活愉快 更多12条 

你们学校没有二辩吗?等九月份之前把论文修改通过,再答辩就是了

哈尔滨工程大学走出过那些名人?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三海一核”闻名,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涌现了无数在海洋和核科学领域杰出的人才。中国潜艇之父——邓三瑞邓三瑞(1929---),男,汉族,教授,中共党员,湖南宁远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设计经验,缺少材料,没有任何潜艇力学实验装置的情况下毅然接受研制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试验潜艇的任务,边设计,边实验,最终造出一艘水滴型鱼雷攻击潜艇,并于1959年在旅顺海试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潜艇。“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叶聪叶聪,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1月出生,湖北黄陂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蛟龙号”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图纸、每个设计阶段的潜水器总图均出自叶聪之手。他边学习边设计,在没有母型船提供参考借鉴的情况中,完成了“蛟龙”号的总布置设计任务。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叶聪修正过几百遍。在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刷新世界载人深潜纪录,叶聪也获得了“载人深潜英雄”称号。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李建刚,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1978-198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核动力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说起可控核聚变技术,人们往往会想起EAST和托卡马克装置,而李建刚院士正是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副总经理,HT-7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负责人,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主持和领导HT-6M托卡马克、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科研成果。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知名校友还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在这里列出三位,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研究生奖学金名额里算保送生的,不是保送生的名额是很少的,可以说只有考到前几名的才有。但是奖学金是每年看成绩再评一次,入学后好好努力吧

哈尔滨商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你论文写了,怎么连文献综述还没写啊

简单。直接去该校的贴吧问一问。会有人回答你的问题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17

学院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1# 邮编:陈东良,男,1979年2月生人,工学博士,哈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微小型仿生机器人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 1998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机械及制造专业,2002年保送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攻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提前攻博资格,于2003年9月开始攻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于2006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4月留校工作,5月受聘为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年曾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作为技术负责人,现承担十一五国防基础研究一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一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EI收录4篇,ISTP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编写专著一部。 葛杨,哈尔滨市生人,副教授,硕导,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于2007- 2008年到德国Leibniz University ofHannover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一站)工作、2008-2010年到海军装备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二站)工作。现任哈尔滨科技局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哈尔滨轴承研究中心外聘技术专家,《科技论文在线》论文评审专家;近年来主要从事武器装备领域/舰炮技术及换能器应用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哈工程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先后参加科研项目10多项,在研项目有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3项,获奖3项,参加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博/硕士研究生6人。 弓海霞,1977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科研获奖2项,参编出版著作2部,指导硕士研究生9人。 郭黎滨,男,汉族,1956年3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3年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5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多年从事机器人技术及特种制造技术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4部;科研成果丰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专利授权3项。现任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业专家组专家,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刀具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博士研究会理科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    侯恕萍,1972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曾获校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从事水下运载器对接技术、水下特种作业技术、机器人智能作业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船舶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机器人》等刊物及国际会议ICMA、ICAL、ICIA上发表论文15篇,教学科研获省级、部级及校级奖励共4项,参编教材1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          黄国权、男、1965年生人、教授、硕士导师,199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电控制,机械CAD/CAM,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数控加工技术领域/方面的科研工作,曾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机械设计》、《船舶工程》、《制造技术与机床》、《机床与液压》、《机械设计与制造》、《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黑龙江省教学二等奖,出版著作5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8人。 孔凡凯,男,1968年12月生人,教授,硕导,2006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兼职黑龙江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近年主要从事机构学、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船舶推进性能与节能、行星齿轮传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近五年曾在船舶工程等国内外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教学获奖4项,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 李庆芬,1944年生人,教授,博导,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专业;曾于1980年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于1996年到英国哥拉斯格大学做高访学者。现任国际学术刊物“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美国,EI收录源刊物)编委,国际“断裂与损伤”学术会议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委员,以及黑龙江省政府参事。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船总“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结构与材料强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在“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ScriptaMaterialia”、“Materials & Design”、“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金属学报”、“JMST”、“有色金属学报”、“Modern Physics B”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18篇(SCI/EI收录108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一、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著作14部,指导硕士生56人,博士生35人,留学生2人(博士1、硕士1),博士后18人。 李霞,1972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于2007年到美国仁斯里尔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数控领域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基金、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基金等项目共5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刊物发表论文18篇,出版著作1部。近年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 李震,1971年生人,副教授,硕师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专业,获硕学位;现任黑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媒体艺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业仿真、船舶建筑艺术等领域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其它军品、民品研究项目多项;曾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获国家专利12项,教学科研获奖6项,出版著作1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 刘贺平,1975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教学科研获奖3项,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 刘少刚,男,1962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招生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带头人、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目前从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气动发射(弹射)技术、消防技术、生态保护技术与装备的研究。1982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本科。1985年9月到1988年1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学机构分析与综合方向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8月晋升为研究员。1988年1月-2007年1月在中国林业科学院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工作,任副总工程师、研究员。2007年2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主持的国家课题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1998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8年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1998年获中国林业福马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被聘为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专家;2010年被聘为第六届黑龙江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机设组研究生教育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黑龙江省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创新咨询专家;黑龙江省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专家(同行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哈尔滨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消防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永久高级会员。近5年完成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国家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2005年验收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课题1项:森林防火接警指挥系统(2001DIB20097);2008年验收国家948项目1项:电磁波式高精度木材含水率检测系统引进(2003-4-29)。正在主持国家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课题3项:(1)红外线森林火灾监测定位报警系统(2002DIB50121);(2)森林火灾消防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2004DIB3J101);(3)远程森林消防灭火用炮、车、弹系统(2005DIB3J138)。正在主持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1项:森林火灾远程快速安全扑救装备集成系统开发(2006-48)。参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智能森林消防航弹研究》(项目编号:HEUCFZ1025)。正在主持横向委托课题5项:(1)600MW辅机管束流场分析接口软件的开发;(2)300MW辅机管束流场分析接口软件的开发;(3)阀门遥控操作系统及可靠性研究;(4)森林消防子母航伞弹研究;(5)舰船阀门智能驱动及其结构参数优化研究。预研项目:(1)气动发射(弹射)技术研究。学科方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主要研究课题是无人机气动发射(弹射)系统、气动式森林消防炮、高层建筑消防炮等。(2)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消防技术研究。LNG、LPG型船舶消防技术,大型船舶甲板消防技术,海洋钻、采、储油平台消防和采油井口装置消防。任《应用科技》学术杂志编委,多家重点学报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45篇,近5年EI核心检索9篇(第一作者7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6项(第一名9项)。现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3名。罗阿妮,1978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的科研工作,曾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教学科研获奖3项,出版著作2部,近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人。李强,1970年生人,副教授,硕导,2007年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移动机器人地形分类、转台设计及动力学分析、船舶侧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有10余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曾在《机器人》等期刊和ADM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EI检索3篇)。2009年获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称号。陈凯云房晓明胡胜海黄雪梅吕滨刘志强    姓 名      马洪文      出生日期      11      最高学历      工学博士      毕业时间      03      毕业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领域/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      博导/硕导      硕导      聘任时间      06      学习经历      起止时间      院校名称        学历      09-07      吉林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      09-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03-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单位名称      职务      07-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讲师      03-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副教授      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学术及科研成果,包括发表文、专著;教学科研获奖;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其他成果  学科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步行机器人和海洋石油装备,近5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索引7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项。  Design of a crab-like octopod robot  1.Analysis of th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ratio of bridge-type  flexure hinge  Ma, Hong-Wen;Yao,  Shao-Ming; Wang, Li-Q Source: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v 132,  n 2, p 730-736, November 20, 2006(SCI)  2.Ma, HW; Wang, LQ; Chen, DL Sourc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10-12, p 263-266, 2008, e-Engineering and Digital Enterprise  Technology(EI)  3.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排名第6

可以这么跟你说,哈军工在当时建国初期可以跟清华北大相媲美,因为建国初期国家重视国防,哈军工又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军校,收到很多工人子弟以及高干子弟的追捧,而哈军工不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么,自然也是带着一定的光环。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什么没有以往的名气其实也有一定原因,六十年代因为国家政策和哈尔滨地理位置,哈军工被迫被分为七个学校,一些重大科研设备还有师资力量被迁到别处,这可以说大大削了哈军工的实力,不过从被分出去的学校如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可以看出当年哈军工的实力。这些年,又因为东北地理位置国家没有重视东北的发展,连带着东北的高校落后于沿海和中部地区。哈工程的王牌专业三海一核也因国家政策没有被重视。哈工大的话,前身是建于1920年的中俄工业学校,学习方法和经验借鉴了不少西方的东西,所以在当时比较先进。新中国成立之后,更是受到国家的重视,中苏关系较好时,哈工大便成为了科研合作交流的地方。且哈工大比较重视航天,在东方红发射成功事件上更是起了不小作用,这也是国家重视它的原因。总的来说,哈工程是唯一一个跟国家命运紧密联系的高校,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因为时代在变化,政策也在变化,学校也要根据时势及时改变政策以发展自己。谢谢您的阅读,希望你能帮到你!

不太知道哦 Q!!!!

1、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不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HI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简称“哈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建校时间不同。哈尔滨工业大学这所学校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两所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样本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中国首批6所高校行列。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的大学。2000年,新成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哈尔滨工程大学建于于1953,当时是成立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3、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资源不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1)截至2010年底,图书馆已拥有传统藏书32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国内外文献数据库63种,推荐免费电子资源31种。(2)图书馆自建了2003年以来的哈工大学位论文全文特色库,并开始筹建国防工程文献特色库。馆藏文献信息已形成与学校院系设置相适应的多学科、多语种、多载体、综合性资源体系。(3)图书馆主要由工程、理工、管理三部分组成。这三个区主要是土木工程、市政和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和基础学科。建筑分馆的图书馆主要以建筑和城市规划为基础,所有图书馆都有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藏书。哈尔滨工程大学:(1)截至2017年底,学校图书馆图书总量72万册,其中印刷型图书12万册,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667种。(2)订购SCI、EI、Elsevier、Springer、Wiley、IEL、CNKI等中外文数据库82个,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6万种,中外文电子图书60万册,中外文电子版学位论文800万余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度百科-哈尔滨工程大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