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科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AmericanPhysics

《奥秘画报》不只是画而已,科学杂志中文版《科学美国人》强力推荐!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1918年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1918年自美国迁中国后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中国科学社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科学社虽然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但是自成立以后,就成了我国科学事业最权威的领导机构,这与英国皇家学会非常相似。到了1948年,任鸿隽曾说:“在计划科学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学术团体及研究机关,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保存一点自由空气,发展学术天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就失去了其权威地位,到了1959年,该社被迫停止活动。于是,中国科学社的“英年早逝”,就成了中国科学命运的一种象征。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荣誉总主编:周光召  总主编:朱作言科学通报主编 夏建白办刊宗旨:力求及时快速地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 能在一个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SCI核心期刊, 05年影响因子为783,同时也被国内外的众多重要科技信息系统收录,如CA等刊物特点:1) 审稿在主编、正副执行主编的组织和特邀编辑的协助下开展,速度快,权威性强,评判准确,且具有多方监督机制。2) 半月刊,全年24期,发表文章 500余篇。3) 设有10个栏目: 点评、进展、评述、前沿、论文、快讯、论坛、争鸣、动态、书讯中国科学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论文产出量不断增加,《中国科学》的出版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领域的中英文版系列刊物。《中国科学A辑:数学》主编: 杨 乐·是SCI核心中唯一的一个中国数学期刊·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数学分册,主要报道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发表过例如陈景润院士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等一系列重要的高水平论文。《中国科学B辑:化学》主编: 黎乐民·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由 Springer 出版公司负责全球发行·英文版被SCI核心, CA, EI等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主编: 王大成·最早进入SCI核心收录的中国生命科学期刊·英文版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负责向全球公开发行,可登录www springerlink com查看全文·英文版被 SCI核心, MEDLINE, CA, 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中国科学》的化学分册,主要报道化学学科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主编: 孙 枢·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05年SCI最新影响因子为935·中英文版均为月刊·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地学分册,主要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天气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主编: 严陆光·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 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 SCI核心、 EI等收录《中国科学》技术分册,主要报道材料、机械、工程热物理、水利、空间科学、航空、土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电工、电机、建筑、工程力学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重要意义的创新性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主编: 李 未·编委会由享誉国内外的40位专家组成·现中英文版均为双月刊·英文版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向全球公开发行·英文版被SCI, 数学评论(MR)等收录《中国科学》的信息科学分册,主要报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 王鼎盛·英文版被SCI核心收录·英文版与Springer合作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中国科学》的物理学、力学 、天文学分册,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并有中英文两个版本。

《科学启蒙》 《少年科学》我也定!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1918年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1918年自美国迁中国后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中国科学社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科学社虽然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但是自成立以后,就成了我国科学事业最权威的领导机构,这与英国皇家学会非常相似。到了1948年,任鸿隽曾说:“在计划科学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学术团体及研究机关,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保存一点自由空气,发展学术天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就失去了其权威地位,到了1959年,该社被迫停止活动。于是,中国科学社的“英年早逝”,就成了中国科学命运的一种象征。

中国科学杂志社社长

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学术团体。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由一群中国留学生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创办,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1918年迁回国内,中国科学社1918年自美国迁中国后设总社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南京大学)。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中国科学社以后又发行了《科学画报》、《科学译丛》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1928年定址上海。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社员多为科学、教育、工程、医务界人士。除学术活动外,办有生物研究所、黄浦区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及《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史丛书》等。该社于1959年秋结束。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科学社虽然是一个私人学术团体,但是自成立以后,就成了我国科学事业最权威的领导机构,这与英国皇家学会非常相似。到了1948年,任鸿隽曾说:“在计划科学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学术团体及研究机关,有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保存一点自由空气,发展学术天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社就失去了其权威地位,到了1959年,该社被迫停止活动。于是,中国科学社的“英年早逝”,就成了中国科学命运的一种象征。

初景利,男,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心主任、《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二级研究馆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回答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 更多8条 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网站查看。《中国社会科学》(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主要发表咨询服务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免费的期刊文献查看途径:谷歌学术免费检索文献,适合查找外文文献,部分文献可以直接下载。百度学术免费检索文献,适合查找中文文献,和谷歌学术一样部分文献可以直接下载。iData号称知网镜像,每天免费下载有篇数限制。中国国家图书馆部分文献免费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把《中国社会科学报》归为核心期刊。还有《人民日报》理论版文章也算。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

求是杂志社现任社长为李捷。2014年4月30日上午,求是杂志社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关于求是杂志社社长调整的决定。中央决定,李宝善同志调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李捷同志任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宣布中央决定并作重要讲话,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李宝善、李捷同志分别讲话,求是杂志社总编辑陶骅主持并讲话。李捷简历1955年2月生,山东平阴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入伍。1979年02月至1983年03月,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历史系学习。1983年03月至1983年09月,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历史系教员。1983年09月至1986年08月,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08月至1987年04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员。1987年4月起先后任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研究人员、毛泽东研究组生平小组副小组长、第一编研部毛泽东研究二处副处长、第一编研部主任助理、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主任。2004年10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2012年0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2014年04月,任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四川省万县(今属重庆)人。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何其芳早年诗,华丽哀婉,引人神伤,充满个性的光芒。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如:《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与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并做过朱德的私人秘书受到极大器重,文风大变,充满时代的革命强音,此时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944─1947年两次被派到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文化工作。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放弃创作(但仍创作了象《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这样的作品),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研究(红学)以及教学工作,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同时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1957年在对胡风的政治运动中,何其芳措辞激烈,与胡风激烈交恶。何其芳在“文革”中也不能幸免,被打为“走资派”,面对世人的误解,他曾说过:“我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理解我的人,我就会继续活下去”于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  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李捷,男,汉族,祖籍山东平阴,1955年2月生于北京。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14年4月30日,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1969年12月入伍;1975年04月——1979年02月,北京第二量具厂组装车间工人、班长;1979年02月——1983年03月,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历史系学生;1983年03月——1983年09月,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历史系教员;1983年09月——1986年08月,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08月——1987年04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员;1987年04月——1992年09月,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研究人员(期间,1992年8月被评为副研究员);1992年09月——1994年10月,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生平小组副小组长;1994年10月——1995年06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毛泽东研究二处副处长;1995年06月——1998年09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助理(正处级)(期间,1997年8月被评为研究员);1998年09月——2000年0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2000年02月——2000年11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副主任;2000年11月——2004年10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主任;2004年10月——2005年03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编研部主任(期间,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2005年03月——2012年03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2012年03月——2012年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2012年04月——2014年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2014年04月——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2015年11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还举行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五年工作报告和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研究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李捷不在担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 2015年11月,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当选中国史学会会长。

作家简介: 何其芳(1912.2.5-1977.7.24)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料,曾发表新诗。1931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在京、沪的《现代》、《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其诗收入与卞之琳、李广田合集的《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以绚丽的文采表现象征的诗意,创造出独立的抒情散文体,因而获1936年《大公报》的文艺奖金。193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执教。在现实影响下创作的《还乡杂记》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家乡和成都任教员,创办《工作》半月刊,发表了《成都,让我把你摇醒》等诗文。1938年与沙丁、卞之琳一起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这期间有诗集《夜歌》,散文集《星火集》。1944年后两次被派往重庆,进行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写下不少散文、杂文和评论文章。1948年调中央马列学院。从1953年起,长期领导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主要致力于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的组织工作,论著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著作书目: 《汉园集》(诗集)与卞之琳、李广田合著,1936,商务 《画梦录》(散文集)1936,文生 《刻意集》(小说、戏剧等合集)1938,文生;增删本.1940,文生 《还乡日记》(散文集)1939,良友;又名《还乡杂记》,1943,桂林工作社 《预言》(诗集)1945,文生;增删本,1957,新文艺 《夜歌》(诗集)1945,诗文学社;增订本,1950,文生;增删本又名《夜歌 和白天的歌》,1952,人文 《星火集》(散文集)1945,群益 《星火集续编》(散文集)1949,群益 《关于现实主义》(论文集)1950,海燕 《西苑集》(论文集)1952,人文 《关于写诗和读诗》(论文集)1956,作家 《散文选集》1957,人文 《诗歌欣赏》(论文集)1962,作家 《何其芳诗稿》1979,上海文艺 《何其芳选集》(1—3卷)1979,四川人民 《一个平常的故事》(散文集)1982,百花 《何其芳文集》(1—6)1982—1984,人文 《何其芳诗文选读》1986,四川教育出版社 《何其芳散文选集》1986,百花 翻译书目: 《何其芳译诗稿》1984,外国文学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