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工程图学的发展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工程图学的发展论文怎么写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摘要:当今建筑市场日益开放,实行企业自主报价,竞争更加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应体现在质优、快速、安全、低耗前提下的价廉。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必须对所有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成本非常敏感。   当今建筑市场日益开放,实行企业自主报价,竞争更加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应体现在质优、快速、安全、低耗前提下的价廉。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必须对所有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成本非常敏感。   建筑工程成本是指生产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或实际发生的工、料、费投入,它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的节约程度、机械设备的利用情况,以及施工组织劳动组织、管理水平等施工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情况。所以,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是评定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超支或有可能超支,以便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将影响降至最低,对工程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的成本责任制,完善企业立法   成本通常可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在建筑行业中,它是劳动力、机械、材料的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之和,这些成本可变是因为他们是所进行的工程量的函数。固定成本是指一般管理成本,它的发生与所进行的工程量无关,而保持一个较稳定的比例。   根据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具体情况,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把目标建立在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目标成本的责任并使目标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是明确承包人的责、权、利,企业在与项目经理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必须确立目标成本和责任,落实承包人的责任和权利。要建立完整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经营、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材料、定额、核算、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实施考核细则。   二、抓住各个环节控制,疏而不漏,全面实现目标控制   1、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企业经营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工艺特点,结合企业现有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装备、可能规范内最大程度更新提高动能等实际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2、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   在施工前务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对将在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各种代用品均做好事前周密策划,反复实践验证,一经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仅要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更要严格把关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地顺利实施,促使工程成本降低。   3、坚持计划指导生产,强化定额控制   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编制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   4、加强人工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施工作业面,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   5、加强材料费管理,做好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材料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节约材料费用,对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管理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定价、选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用、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键环节。凡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避免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切实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取得建筑工程合同之后,承包商应立即开始准备工程有关部分的分包和材料订购单。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签订的分包协议是其针对工程某一部分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协议内容要尽可能严谨,减少索赔的发生。订购单是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间的订购合同,其描述了要供应的材料名称、种类、数量和订购单的总金额。  6、加强机械费、临时费、管理费等费用的管理,做好各项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   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控制范围,严格审批。机械费用应按合理测算指标分比例承包,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提高设备完好率。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使用费。首先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严格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按时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带病运行。其次,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三是加强机械设备的计划性,做好机械设备平衡调度工作,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四是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职能,坚持持证上岗制度,提高机械设备台班产量。   7、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杜绝事故和损失严格地按照 JGJ59-99 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组织施工,执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问题,减少工程返工和修补造成的损失,防止因质量事故而造成的重大损失。为此,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必须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出现因砼捣厚、基础挖深、垫层加厚等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8、抓好关键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突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这个重点,将文明施工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加强档案资料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每个员工的工作意志和行为规范始终统一地约束到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来,以优质、快速、安全、低损耗的产品和高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等企业形象,力争工程提前竣工验收,并按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竣工结算和财务结算,做到工完、场清、料净,以确保工程款按时回笼,防止成本流失。   三、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   第一步。成本账目图表的作用是用于估计项目支出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与公司的一般账目和会计职能的联系及与其他财务账目的协调一致。   第二步。项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目来比较项目的成本计划和现场发生的实际计划的。   第三步。成本数据采集是将采集到的成本数据集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   第四步。项目成本报表就是确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报表的类型。   第五步。成本工程是使成本目标最小化应采取的成本过程类型。   总之,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我国加入 WTO,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更显其重要。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将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从出土文物中考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就能绘制一些几何图形、花纹,具有简单的图示能力。在春秋时代的一部技术著作《周礼﹒考工记》中,有画图工具“规、矩、绳、墨、悬、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已运用设计图 ( 有确定的绘图比例、酷似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建筑规划平面图 ) 来指导工程建设,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图”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和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自秦汉起,我国已出现图样的史料记载,并能根据图样建筑宫室。宋代李诫(仲明)所著《营造法式》一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建筑技术成就。全书36卷,其中有6卷是图样(包括平面图、轴测图、透视图)这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建筑图样的巨著,图上运用投影法表达了复杂的建筑结构。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一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科学家蒙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形体的规律,应用投影方法创建了画法几何学,从而奠定了图学理论的基础,使工程图的表达与绘制实现了规范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交通、军事等器械日趋复杂和完善,图样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接近现代工程图样。如清代程大位所著《算法统筹》一书的插图中,有丈量步车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制图技术在我国虽有光辉成就,但因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在理论上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又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致使工程图学停滞不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赵学田教授就简明而通俗地总结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956年原机械工业部颁布了第一个部颁标准《机械制图》,1959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械制图》,随后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制图》,使全国工程图样标准得到了统一,标志着我国工程图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技术规定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于1970年、1974年、1984年、1993年修订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并颁布了一系列《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新标准。截止到2003年底,1985年实施的四类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已有14项被修改替代。此外,在改进制图工具和图样复制方法、研究图学理论和编写出版图学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深入应用于相关领域,传统的尺规作业模式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工程类职称论文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  第一,在进行论文准备的环节中,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是否满足职称评审的要求,是否符合自身的工作领域,并能结合论文选择合适的工程案例等通过对比相关的文献资料,判断哪些论文具有较高的价值以及表达方式,更加有利于适合自身的发展  第二,在题目确定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重点如何有效进行题目的进一步细化,能有效将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表达,尽量用一句话进行有效表达如果不能,则应重点从逻辑角度多多分析,保障能清晰化阐述出主题内容,这样就能显而易见地表达出文章的新颖点、创新点以及着眼点等  第三,进行工程类职称论文的快速撰写通过一句话来快速进行文章主旨表达,这样就能满足快速撰写论文的要求具体来说,在论文快速撰写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一句话,进行按照框架的逐级展开,有效进行二级目录就可以,这样结合相关的二级目录的要求,就能完成论文相关的内容的组织以及撰写

工程图学的发展论文

工程制图的发展史。这个我也不太明白。

工程制图是一个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高等工科课程中,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该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投影法(可参见画法几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

从出土文物中考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就能绘制一些几何图形、花纹,具有简单的图示能力。在春秋时代的一部技术著作《周礼﹒考工记》中,有画图工具“规、矩、绳、墨、悬、水”的记载。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已运用设计图 ( 有确定的绘图比例、酷似用正投影法画出的建筑规划平面图 ) 来指导工程建设,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图”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和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自秦汉起,我国已出现图样的史料记载,并能根据图样建筑宫室。宋代李诫(仲明)所著《营造法式》一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建筑技术成就。全书36卷,其中有6卷是图样(包括平面图、轴测图、透视图)这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建筑图样的巨著,图上运用投影法表达了复杂的建筑结构。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一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国科学家蒙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形体的规律,应用投影方法创建了画法几何学,从而奠定了图学理论的基础,使工程图的表达与绘制实现了规范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交通、军事等器械日趋复杂和完善,图样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接近现代工程图样。如清代程大位所著《算法统筹》一书的插图中,有丈量步车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制图技术在我国虽有光辉成就,但因长期处于封建制度的统治,在理论上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总结。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又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致使工程图学停滞不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赵学田教授就简明而通俗地总结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956年原机械工业部颁布了第一个部颁标准《机械制图》,1959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了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械制图》,随后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制图》,使全国工程图样标准得到了统一,标志着我国工程图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技术规定不断修改和完善,先后于1970年、1974年、1984年、1993年修订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并颁布了一系列《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新标准。截止到2003年底,1985年实施的四类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已有14项被修改替代。此外,在改进制图工具和图样复制方法、研究图学理论和编写出版图学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深入应用于相关领域,传统的尺规作业模式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工程图学的发展论文题目

您是土木工程之类的专业么?像(机械工程与技术 、土木工程)这类的期刊你可以去找找,论文步骤始终都是那几种,综述,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件等等吧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工业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运输成本的控制  2、基于EAM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研究  3、如何降低项目的风险  4、5S在山东万事达集团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工效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6、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现状及对策研究  7、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分析  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  9、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现代企业5S管理及其推行实务  12、现场管理思想在耐力鞋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与应用  1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  1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  15、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  16、IE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7、GT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18、MC相关技术,策略及应用  19、AM或LP在企业中的应用  20、VM及应用

这个就太广泛了。你具体从事哪个方向,就选择哪个方向的标题就行。

工程制图发展历史:在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就能绘制一些几何图形、花纹,具有简单的图示能力。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已运用设计图 来指导工程建设,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自秦汉起,我国已出现图样的史料记载,并能根据图样建筑宫室。宋代李诫(仲明)所著《营造法式》一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的建筑技术成就。全书36卷,其中有6卷是图样这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建筑图样的巨著,图上运用投影法表达了复杂的建筑结构。这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法国科学家蒙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图形表示空间形体的规律,应用投影方法创建了画法几何学,从而奠定了图学理论的基础,使工程图的表达与绘制实现了规范化。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交通、军事等器械日趋复杂和完善,图样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接近现代工程图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著名学者赵学田教授就简明而通俗地总结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956年原机械工业部颁布了第一个部颁标准《机械制图》,随后又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制图》,使全国工程图样标准得到了统一,标志着我国工程图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先后于1970年、1974年、1984年、1993年修订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并颁布了一系列《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新标准。截止到2003年底,1985年实施的四类1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已有14项被修改替代。此外,在改进制图工具和图样复制方法、研究图学理论和编写出版图学教材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已深入应用于相关领域,传统的尺规作业模式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机械制图和工程制图的区别:机械制图是制图基础,通过点线面去表达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等。一般是在学校里学的基础学科。工程制图是机械制图在工程上的一种应用,他不单指是机械制图,还包括实际中的设备、管路安装图,化工设备制作图、 建筑制图、电子制图等等,它不仅需要用到各专业制图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各行各业的规范、标准、术语等等。

工程图学的发展论文选题

你这边是本科对吧 题目很好选择的

采用换面法较好1,在三角形ABC平面内,作水平线CM。2,换V面,与cm垂直,使三角形abc集聚为直线a1b1。3,过e1点作三角形(直线a1b1)的垂线e1k1。此即距离的投影也是实长。4,反求垂足K点。(1)在原H面,过e作新投影轴的平行线,得到投影k点。(距离e1k1为正平线)(2)在原V面,作 k' 的z坐标=新V面k1的z坐标,(换面规则)得到k'。如图 另可见以往的回答

关于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如何选题,学术堂给出了四点建议:  1、找突破口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进行选题,其实论文选题关键要找准突破口,通俗来讲就是找准"切入点",我们可以先将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确定下来,然后再从中找准切入点,从而确定论文的选题  2、研读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研读文献来找论文选题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仅能启发我们写作的思路,还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些文献中,找到合适的点来作为论文的选题  3、回溯法  在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回溯法来选题呢回溯法,一般要通过逆向思维来找矛盾的根源,从而确定论文的选题即我们要从事物的现状、结果入手,进行逆推,从而一步一步的得到选题  4、拟想验证法  我们还能通过拟想验证法来找论文选题拟想验证法就是先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观察学习,产生初步的选题拟想,然后再通过查找资料来验证,并进一步进行完善,从而确定选题

我觉得选择论文题目~应该以自己擅长的领域为依据吧,所以~你去看下(土木工程),看看你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是什么~然后再选择题目吧

机械工程的发展综述论文怎么写

机械方面到具体点行吗,参阅资料或者问客服

你先去网上多找下这类的论文呀~好好学习参考下~看下(机械工程与技术)呗~好好学习参考

你也可以多看下网上的参考范文呗~看下(机械工程与技术)这样的论文~找下自己的写作思路

机械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业面貌日新月异,机械的运转速度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机械产品的动态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也是机械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航空、船舶、汽车等领域中,其重要性尤为突出。齿轮变速箱主要由箱体、轴承、传动轴和齿轮构成,有关研究表明,变速箱是拖拉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变速箱的噪声主要由箱中的传动齿轮产生。关键词: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1齿轮传动振动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表明:机械的振动和噪声,其中大部分来自齿轮传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因此机械传动中对齿轮动态性能的要求就更为突出。要满足这一要求,人们开始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向齿轮传动的动态性能研究。具体地说,就是研究齿轮传动系统的动载荷、振动和噪声的机理、计算和控制。就需要从振动角度来分析齿轮传动装置的运转情况,并按动态性能最佳的目标进行设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研究齿轮传动和噪声特性为主要内容的齿轮动力学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重视和研究,日本机械工程学会1986年对齿轮实际调查与研究表明,评价齿轮高性能化的前两项分别为低噪声和低振动。1992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协会主办的第六届机械传动国际学术会议(6th Intenational PowerTransmission and Geartng Conference)上,齿轮动力学研究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宣读论文占总数的21%,列发表论文数的第一位,突出表明了齿轮传动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后,其动力学研究的紧迫性。中国于1984年成立了机械工程学机械传动分会齿轮动力学会组,并成功地举行了三次全国齿轮动力学学术会议,促进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内的发展。对于齿轮轮齿的误差激励,早在1958年,Harris就认为它是引起齿轮振动的三种主要内部激励之一。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WDMark,AWLee,DBWelbowrn等)研究过传递误差的统计性质及其对齿轮振动和噪声的影响。其中TTobe研究过齿轮动载荷的统计特性,首先建立了直齿轮系统的非线性Fokker-Planck方程,并由此推出了矩方程,然后用统计线性化方法求解,从而得到响应的前二阶矩。在分析中,他们把静传递误差分解为确定性分量和随机分量,并将随机分量表示成"经滤波的白噪声"。1985年,ASKumar等分析了直齿轮动载系数的统计特性,随机输入是传递误差,处理成经时不变的成形滤波器滤波的高斯白噪声。推出了等效离散时间状态方程和均值,方差波动方程,以确定啮合位置随机误差幅值和运转速度等对动载系数均值和方差的影响。2齿轮传动动态特性研究现状齿轮传动动态特性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和齿轮结构振动的研究。1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的主要激励为随时间变化的啮合刚度、齿轮误差和不稳定载荷,它是一个参数自激振动系统,齿轮传动的振动包括径向、周向和轴向的振动。关于直齿轮刚度计算已有比较成熟的Weber-Banaschek公式由于斜齿轮接触线沿齿宽是倾斜的,因此在计算斜齿轮啮合刚度时,首先需要研究斜齿轮的载荷分布及轮齿变形。受计算手段的限制,早期的研究是把斜齿轮轮齿假设成由大量独立的法向薄片所组成(即“薄片”理论),各薄片的变形是独立的。建立在这种模型下的斜齿轮载荷分布计算,忽略了各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是将斜齿简化成一刚性或弹性夹持的悬臂扳。由于悬臂扳几何形状与轮齿相差较大,因此所得结论很少校用来研究载荷分布,大多以此研究由载荷引起的变形及齿根弯矩。Monch和Roy用冻结法对环氧树脂齿轮的载荷分布做了光弹性实验。Conry和Seireg用线性规划技术计算了斜齿轮接触线上的载荷分布,其轮齿变形被分成弯曲变形,接触变形支承变形等,用材料力学和赫兹变形公式计算各变形分量。Mathis和Simon用三维有限元研究了斜齿轮的载荷分布和变形。Nicmann和BhthBe及Nicmann和winter是将接触线的总长度变化用来估计齿轮的刚度波动。著名齿轮动力学专家、日本东京工业大学Umezawa用齿轮的有限差分模型对斜齿轮沿接触线的裁荷分布等作了理论分析后,对一对有限齿宽齿轮的载荷分布和啮合刚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根据齿轮端面重合度εα和轴面重合度εg的大小判断齿轮啮合刚度波动的幅值(即计算振动幅)大小。由于Umezawa是通过一等效悬臂梁的有限差分模型总结出的斜齿变形公式,因而对它的研究尚无法考虑齿轮结构尺寸的影响。Umezawa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研究认为在相同误差情况下,端面重合度εα和轴面重合度εg相同的齿轮副的振动水平是一样的在国内,齿轮系统动态方程求解的方法主要有状态空间法、复富氏系数法和富氏级数(Fourier serics)法。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简化了齿轮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求解,保留了系统的参变和整体特性。为了设计出具有良好动态降性和低噪声齿轮传动系统,近年来人们对影响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因素做了不少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采用柔性辐板齿轮结构是降低齿轮传动噪声,提高齿轮传动乎稳性的又一主要措施,Berestnev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轮体结构尺寸,可使齿轮的弯曲、接触疲劳强度增加2~4倍,寿命增加5~2倍振动噪声减小6~8dB。国内对钢轮毂、橡胶轮辐的柔性幅板齿轮系统的降噪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数较大的场合,其降噪效果在7dB左右,减振效果为50%,高频噪声可下降6~18dB。2齿轮结构振动的研究齿轮结构固有频率及振型、动态响应和动应力的研究是建立在一般结构振动计算方法基础上的。为了避免共振,防止颤振,或者是研究其响应问题,一般都要求先计算结构的模态,目前在计算结构动力学问题中虽为有效的数值方法是有限单元法。然而,随着结构日益复杂化、大型化的发展,使人们不得不将眼光放在各种节省计算内存的求解方法上。这些促进了各种降阶技术和动态子结构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如果将求解静力问题的波前法用于子空间迭代法中,就能使一般工程结构问题可以在微机上求解。由于在国内外曾发生多起齿轮轮体的共振导致的破坏事故,所以齿轮轮体固有振动特性的研究得到国内外的普通关注。这在对齿轮传动安全运行要求很高的航空工业来说尤其重要。美国波音费托尔公司(Boeing Vetrol)就是用有限元法来预测齿轮结构的共振频率。国内外对盘形圆锥齿轮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批非常有价值的结论。Oda用Miller公式计算了具有不同福板支承形式的薄轮缘直齿轮结构的固有频率,研究了其传动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国内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齿轮结构的行波共振会造成齿轮的成块断裂。参考文献[1]陈予恕非线性振动[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魏任之齿轮的修形与降噪[D]第二届全国齿轮动力学会议论文,[3]方宗德正齿轮传动的动载荷影响因素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