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方式

发布时间: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方式

肯定是  杂志云  啦1、一般期刊1版起发,2000-3000字不等;2、个别期刊5版面起发,如《商场现代化》3300字符5版面起发;3、有些期刊需要两版起发,如《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600字符2版面起发;4、发表统计字数看的是字符数(计空格),如有表格,图等情况,核算版面要注意(一个图在300-500字符左右,一个表格300-500字符左右);

学报的学术水准以北大图书馆分级为准,不分本专科

他是长城的另一个名字

就在网上投。。如果写的好,自然有人追捧,到时候出版商就会拿钱求着你,抢着来帮你出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方式要求

用WORD编辑,然后将文档另存为TXT格式(纯文本),然后用附件投就可以了,正文里写明你的联系地址电话号码一些联系方式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鲜明废奴主题开题报告书2011-06-07 13:38:12 来源: 评论:0 点击:89一、本论文题目的性质及研究目标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演说家,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本文拟通过对其主要代一、本论文题目的性质及研究目标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演说家,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本文拟通过对其主要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人物进行分析,联系当时时代背景并结合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创作风格,剖析作品中所揭示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道德观念以及作者在其作品中的鲜明废奴主题。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以及讽刺描写手法,结合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探讨:其一,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对黑奴的影响。其二,结合同时期小说中队黑人奴隶制的描写,并对社会的发展阶段予以叙述,研究黑人奴隶制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三、研究路线和方案首先通过阅读原作品,对主人公十多天的历险经历进行分析,了解主人公哈克和吉姆的性格并结合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的身份特征和时代特征是否是他们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次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剖析和其成长经历的研分析,来理解奴隶制因素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最后从文章整体的结构形式,儿童的视角,幽默的调侃,尖锐的讽刺,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分析了宗教礼法和奴隶制度对人性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小说中作者对黑人奴隶制的抨击。附:论文提纲引言文献综述正文概述作者在作品中对黑人奴隶制的揭示 1 作品中对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的描写 2社会背景下奴隶制对主人公的束缚 3 用讽刺的文学方法去阐释时代的罪恶3.作品中的对社会种族歧视的描绘 3 社会种族歧视引发的社会冲突 4 社会歧视与社会融合的过程 5 黑人奴隶在社会歧视下的自我表现 5 作者对作品所处时代社会的揭示与期望作品的意义与影响 1 反应美国社会的历史时期 2 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3 对人性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4 作品对当时美国社会历史的展现结论五、拟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1]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卷)[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陈友书外国文学人物画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3]陈周方林瀛外国文学题解词典[M]大连:大连出版社,[4]覃承华冒险与叛逆:英美小说“逃亡”主题的双重内涵[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5]傅希纯外国文学辅导(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6]朱维之,赵沣外国文学史(欧洲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常耀信 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2nd Edition)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8]胡荫桐 《美国文学新编》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常耀信 Notes on English and American L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0]常耀信 American Literature: A Course in C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1]胡荫桐,刘树森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8) [12]宫玉波,梁亚平殉难、复仇、融合-试评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嬗变[J]外国文学研究,2003,(5)[13]黄西林,真正的黑人形象的树立-黑人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三个时期的变化[J]南方论刊,2007,(7)

用word文档也好,txt文档也好(个人建议用word文档辑编,word文档好排版功能也比txt强大),都是附件发送,不附件发送的话,文字太多粘贴到邮件正文,那太不正规也不方便 找到所投杂志的邮箱,然后确认自己的作品适合杂志的哪个栏目在投稿邮件主题上注明所投栏目(一般杂志有几个栏目,如果你所投的杂志没有的话此处可省略)记得在邮件正文写上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在自己所投稿件的末尾写上联系方式 (这个很重要) 祝楼主,投稿成功!

1993年,33卷,第4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方式

楼上不太现实!不知道楼主是写什么的?长篇的话可以去:起点中文网铁血网晋江中文网等一系列网络小说网站,进入页面可以发现“申请作者”,进入按照指示进行注册发表即可!短中篇的话我建议投稿杂志…… 例如《故事会》《知音》《读者》一类的!! 也能发表!

陈睿,谢新洲,情报管理应用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情报学报》,1992.2;邱均平,谢新洲,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主题趋势,《图书馆》,1990.2;邱均平,谢新洲,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新趋势: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研究,《情报学报》,1990.3;谢新洲,多介质情报检索系统的基础问题,《情报学报》,1991.6;谢新洲,产品信息的国际联机检索,《情报科学技术》,1991.6;谢新洲,联机检索系统的数据通信网络,《情报理论与实践》,1991.5谢新洲,商业与经济信息数据库分类与检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1.4;谢新洲,光盘产品及其检索,《情报科学技术》,1991.2;陈睿、谢新洲,情报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工具,《情报学报》,1991.1;谢新洲编译,标准情报及其检索,《情报科学技术》,1991.6谢新洲,商业与经济数据库及其联机检索,《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1.1;谢新洲等编译,西欧图书馆有偿服务的起因与发展,《图书馆》,1992.4;谢新洲等译,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史,《国外情报科学》,1992.1;谢新洲等译,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史(续),《国外情报科学》,1992.2;谢新洲,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系统的发展,《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谢新洲,建立信息系统概念模型的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情报学报》,1993.2;谢新洲,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6;谢新洲,情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6;谢新洲,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4.5;谢新洲,张广钦,英国的信息咨询业,《情报资料工作》,1994.4;谢新洲,电子出版物的新发展,情报学进展年评:第一卷,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社,1995 ;谢新洲,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情报学进展年评:第一卷,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社,1995 ;谢新洲,面向对象新思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谢新洲等,我国新兴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6;谢新洲等,欧美数据库产业的发展,《情报学报》,1997.5;谢新洲,我国电子出版物--现状、问题与对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5;包昌火,缪其浩,谢新洲,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认识和对策研究(上),《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3;包昌火,缪其浩,谢新洲,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认识和对策研究(下),《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4;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一),《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1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二),《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2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三),《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3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四),《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4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五),《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5电子出版物知识讲座(六),《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06谢新洲等,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实态调查(上),《情报学报》,2000.5;谢新洲等,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实态调查(下),《情报学报》,2000.6;谢新洲,论我国企业信息化及信息环境优化,《北京大学学报》,2000.4;谢新洲等,论网上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4期谢新洲,我国地方电视台竞争态势分析,WTO与我国地方电视台发展战略研讨会,2000年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国信息导报 2001 08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竞争情报的实态调查(下)情报学报 2001 04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竞争情报的实态调查(上)情报学报 2001 03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6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模式图书情报工作 2002 11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图书情报工作 2002 08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态势调查分析图书情报工作 2002 01谢新洲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8期谢新洲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模式,《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1期谢新洲等,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态势调查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期谢新洲等,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定标比超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包昌火,谢新洲,李艳,竞争对手分析论纲,《情报学报》,2003.1包昌火,谢新洲,黄英,竞争对手跟踪分析,《情报学报》,2003.2包昌火,谢新洲,申宁,人际网络分析,《情报学报》,2003.3网络媒体竞争态势分析(上),《国际新闻界》 2003 02网络媒体竞争态势分析(下)国际新闻界 2003 03论信息系统效用及其影响因素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05竞争情报战略——评美国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情报学报 2003 06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信息空间图书情报工作 2003 09网上书店经营模式与理念分析电子出版 2003 07壳牌国际服务集团公司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国信息导报》 2003 09Lexis-Nexis集团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国信息导报 2003 10“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 2003 06世界电信业竞争情报部门的构建中国信息导报,2004.1期刊经营管理领略国际化思维出版经济,2004.1企业竞争情报咨询活动案例分析情报学报,2004.1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 2004年07期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息制度的建设图书情报工作 2004年02期“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02“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国记者,2004.02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中“数字鸿沟”问题研究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2竞争情报软件的分析与评价情报学报,2004.06网络电视在中国第12次韩.日国际研讨会――韩.日.中的信息通讯发展和传播韩国.汉城,2004年8月大陆跨媒体经营现状分析第八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香港,2004年11月土耳其新闻出版业中国记者,2004.11我国跨媒体经营战略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5网络出版面临的问题与未来走向,传媒,2005.7超链接的问题,网络传播,2005.7我国网络游戏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届亚洲传媒论坛北京,2005年8月

我只知道WORD的```你可以使用office里面的公式编辑器,可以把所有的数学公式和其它公式进行编辑、录入。比一般的word文档编辑麻烦些,但编辑出来的数学公式很规范,很漂亮。如果你的机子已经安装了office2003,只需要在word文档中,在“工具”-“自定义”-“命令”-“公式编辑器”。具体可以参考下文,遗憾的是图片不能正常显示。OFFICE2000公式编辑器的使用胡晶,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摘要:Office公式编辑器不是Office默认安装组件,使用时需自定义安装。公式编辑器使用中,添加公式编辑器工具按钮,预先设定其字体、字号、行距、间距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关键词:公式编辑器;安装;使用;字体;字号;空格近年来,Office2000公式编辑器能将数学公式和符号在计算机中进行比较满意的编辑,它已成为许多教师制作电子教案、制作CAI课件、编写(网上)教学辅导材料、编制试题等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编辑工具。然而,目前介绍这方面内容的资料和书籍较少,使得我们对这个软件的功能、使用方法等了解甚少。笔者根据多年使用公式编辑器的实践认为,增加对公式编辑器各项功能的了解,可以比较快捷地使用公式编辑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一、公式编辑器组件的安装与使用1.公式编辑器组件的安装由于Office公式编辑器不是Office默认的安装组件,使用时须自定义安装。若已按“典型”方式安装了Office2000后,则需要单独自定义安装公式编辑器。安装公式编辑器组件的方法是:插入Office2000光盘(或从网络上找到Office2000)并打开,顺序双击“setup” “添加或删除功能” “Office工具”前的“+” “公式编辑器” “从本机运行” “开始更新” “确定”。这样公式编辑器就安装成功了。2.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在安装公式编辑器后,如果在编辑的Word文档中需要插入数学公式,将光标放在需要插入公式的位置,调用公式编辑器。方法是:顺序双击菜单栏中的“插入” “对象” “新建” “Microsoft公式0”,就会出现公式编辑窗口(见图1)和“工具”工具栏(见图2)。其中公式编辑窗口中的矩形框(见图3)用于录入或编辑数学公式,称为公式编辑区域。 图2 “公式”工具栏图3 公式编辑区域公式编辑区域随区域内录入的内容增多自动扩大。公式编辑器的“公式”工具栏中有19个选项,每一项都有下拉菜单,几乎包括了所有数学符号和数学模板,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第1行10个选项均为数学符号,如:关系符号、运算符号、修饰符号、逻辑符号、集合符号、箭头符号、希腊(大小写)字母;第2行9个选项均为数学模板,如:分式和根式模板、上下标模板、矩阵模板、求和模板、积分模板、底线和顶线模板等。利用“公式”中的各种符号和模板可以编辑排版各式各样的表达式。如下面的三个表达式:可以分别在三个公式编辑区域内反复使用各种数学符号或数学模板得到。当插入公式结束时,只需点击公式编辑区域以外的地方,就可以关闭公式编辑窗口,同时关闭“公式”工具栏。如果对已关闭编辑窗口的数学公式进行修改,只需选中所要修改的数学公式,再双击,可重新打开公式编辑窗口和“公式”工具栏,在编辑区域内修改已经编辑的内容或继续编辑其他内容。3.公式编辑器工具按钮的设置如果需要编辑一个Word文档,每次遇到数学公式,都需调用一次公式编辑器插入数学公式,其过程需要顺序点击“插入” “对象” “新建” “Microsoft公式0”。当编辑录入的文件比较大且包含数学公式比较多时,就会感到非常麻烦。将公式编辑器自定义为工具按钮可以使插入数学公式时比较简单。方法是:在Word文档中,顺序点击“工具” “自定义” “命令(C)”,在“类别(G)”中点击“插入”,再在“命令(D)”中选中“ 公式编辑器”,将“ 公式编辑器”拖至Word文档的工具栏中。这样,每次插入数学公式时,只需将光标放在所需插入的地方,在菜单栏中点击“ ”,就可以打开公式编辑窗口和“公式”工具栏。二、字体、字号、间距的统一性由于公式编辑器是一个独立的组件,它的字体、字号及行距、间距等设置功能在公式编辑窗口内有一套独立的设定方法,所以在编辑录入文件之前,应先设定好全文(包括公式部分和非公式部分)的字体、字号、行距、间距等,然后再录入编辑。否则,修改时需要逐一公式修改,非常麻烦。公式编辑器中的字体、字号、行距、间距等设定方法如下:1.字号的设定方法 进入公式编辑窗口,在菜单栏中点击“尺寸”,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自定义(D)”出现“尺寸”的对话框(见图4)。 图4 “尺寸”对话框 “尺寸”对话框显示的尺寸都是默认的且以磅为单位的,它是西方人表示字号大小的一种方法,与我们通常中文字号表示方法不同,需要换算。例如,我们常用的小五号字近似为9磅,五号字近似为5磅,小四号字近似为12磅,四号字近似为14磅,三号字近似为16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定。2.字体的设定方法进入公式编辑窗口,在菜单栏中点击“样式”,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定义(D)”出现“样式”对话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定公式中出现的各类符号的字体。如果不能够满足需要,还可以在菜单栏中点击“样式”,在下拉菜单中点击“其他(O)”出现“其他样式”对话框,对其中的汉字设置各种字体。3.间距的设定方法进入公式编辑窗口,在菜单栏中点击“格式”,在其下拉菜单中,点击“间距”出现“间距”对话框(见图5)。对话框中显示的数字都是默认的且以单倍行距为基础的,所以默认行距150%是指单倍行距的5倍。这个对话框提供的各种间距共19种,移动滚动条可以逐一看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设定。三、空格键的使用在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数学公式的过程中,根据题目要求有时需要输入空格,但当键入空格键时发现无效。这是因为在菜单栏的“格式”中选项是“数学”。解决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 在公式编辑器的菜单栏的“样式”中,将“数学”选项改为“文字”或“变量”或“其他”选项,再键入空格键时就会出现空格。方法二 在“公式”工具栏的第1行第2选项的下拉菜单(见图2)中隐藏着6种大小不同的空格键,从空几分之一格到空一个格。实际上,这也是一种间距。它可以实现公式的微移。以上就Office2000公式编辑器在Word文档中的安装、使用等做了介绍。在使用公式编辑器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它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有待于我们今后探索探索。

下个mathtype,专业好用。祝你成功!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格式

一般来说是附件,但也有要求直接粘贴到全文的。word就可以。第3个什么意思?杂志的话也有自己的投稿投稿的,在目录或者最后登的都有,投到那里就行了。

一、基本要求请咨询 杂志云 ,方便实惠1、复制比必须在30%内,学报在20%内;2、文章不能有敏感话题,不涉及政治(尤其日本文化注意);3、不允许有软广告;4、符合期刊的征稿范围(比如经济类的稿子不能发在《工程技术》);二、字符要求1、一般期刊1版起发,2000-3000字不等;2、个别期刊5版面起发,如《商场现代化》3300字符5版面起发;3、有些期刊需要两版起发,如《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600字符2版面起发;4、发表统计字数看的是字符数(计空格),如有表格,图等情况,核算版面要注意(一个图在300-500字符左右,一个表格300-500字符左右);三、格式要求1、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标题除外);文内标题:要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序号表明;2、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为主语,可用“文章”);凡文献标识码定为A、B、C三类的论文均应附中文摘要,篇幅在100~300字;3、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地址、邮编;4、正文格式:(1)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引用要规范,数据要准确;(2)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要精炼;(3)文章应经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文句通畅,精炼,切记内容空洞的大块文章;(4)图表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紧随正文对应内容,且在文内注明见某图表。图和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图序号、图名、应置图下,表序号、表名置于表上,表尽量采用三线表;(5)关键词: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6个;(6)参考文献:选列主要参考文献3~5个,并对引文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格式与示例:(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电大学报只有省级电大才有。一般是报道当地电大的工作动态,还有学员和老师的一些文章心得等等,不分本专的。

不同学校要求的论文格式不一样的,学校网站上会有,你要是投稿的话,不同的杂志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那要看杂志社上怎么要求的,这个杂志官网上会有。不过大多是相同的,有的个别的细节有所差别而已,多看几篇文章应该能发现规律的。1993,33(4):你只写了一部分,这不好判断是什么意思,可能是33期上有,34期上转载或连载,也可能指页码,33-34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投稿方式有哪些

我以前评职称,自己联系杂志社的编辑,投稿-审核,最后忙了半天,绕了很多弯路,也没能发表出来,现在的杂志社都是要好处或者关系的哎,无奈之下,找了家帮我发表,他们一下就通过了,我一个月多就收到了期刊,这社会关系就是关系啊,偶那篇讠仑文是壹品优 帮我发表的,蛮不错的。

教育类期刊《文教资料》《科教文汇》《吉林教育》《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学习》《中学语文》《中学生数理化》《海外英语》《考试周刊》《新一代》《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校外教育》等大学学报类:《咸宁学院学报》《安顺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重庆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吉林广播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等也可以加我号咨询快速发表

电大学报只有省级电大才有。一般是报道当地电大的工作动态,还有学员和老师的一些文章心得等等,不分本专的。

期刊等级的划分 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所以,这种分级方式只适宜在已经划定了某个特定层次、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如严格的学术期刊),而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和《中国音乐教育》(教育部主办)平级的滑稽现象。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有保密要求或非学术因素暂不便公开的除外)。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以质量分级是最具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主要表现为期刊获奖或入选某种目录。核心期刊的理论传入我国后,情报学界终于有了替代传统的以行政级别分级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新方法。1988年,兰州大学仿照《科学引文索引》的“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我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每年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1990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列出的110种中国科技期刊和兰州大学提出的104种期刊,又收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重大项目中所列中国(不含港台)大学的学报,经专家评议后提出286种科技核心期刊,1991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重新选出1230种期刊作为国内“学术榜”的统计源。这几次有影响的期刊分级都限于自然科学,说明一方面自然科学期刊的分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先于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八十年代末开始的期刊质量分级,还缺乏学科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992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出版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标志着期刊质量评价和期刊分级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组织北京地区41所高校200多人员参加编制,历时两年,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核心期刊2156种,出版了165万字的《总览》。《总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图书情报部门将此书认为订购期刊的主要参考,很多杂志社(编辑部)据此在自己的刊物上标明“全国中文期刊”等字样。《总览》的影响主要是因为:(1)它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大型核心期刊目录,大部分图书情报机构都能得到,因而影响面大。(2)学科齐全,共131个核心期刊表,对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和各学科都有较好的适用性。(3)书中既阐述了核心期刊的研制理论和方法,还较详细地报道了各学科核心期刊的研制过程和基本数据,还有大量学科专家参与鉴定,从而使整个研制程序显得完备而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4)该书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此点亦有相当的权威性。《总览》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使得“核心期刊”这个原本是图书情报专业的专用名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学界评价衡量期刊质量的基本词汇和基本标准。 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由于这次评比的规格高,涉及面广(所有科技期刊参与评比),评选严格、科学、规范,评选结果合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几乎全部获奖),这次评比有极高的权威性,在科技期刊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92年以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学术机构和很多高等院校,对期刊进行了多次评奖和分级研究,这些评奖或分级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全国性的,如: 国家期刊奖 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入选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 等。 (2)省级的,如: **省一级期刊 **省十佳期刊 **省优秀期刊 等。 (3)跨省大区级的,如: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华北地区优秀期刊 等。 (4)由高等院校制定的期刊分级,如: 南京大学核心期刊 湖南大学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等。 由于期刊是发表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因此期刊的级别涉及期刊管理、编辑、作者的评奖、入选、职称、晋级等很多方面,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期刊级别的划分,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如某省高级职称评审条件中涉及期刊等级就有如下多种提法: (1)省级以上刊物 (2)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 (3)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 (4)省级以上学术刊物 (5)省级刊物 (6)国家级报刊杂志。 二、期刊级别的认定机构 1、政府认定 政府认定是一种最权威的认定方式,因为政府可将其对期刊级别的认定纳入政策文件中,如职称评审科研评奖等。虽然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为期刊定级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期刊定级表,但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许多文件中都有涉及期刊定级的内容,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1995年3月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上文提到的职称文件中的规定都是政府对期刊级别的抽象认定,由于政府文件具有政策性和强制性,涉及面广,因而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政府认定还有另一种方式,即政府组织的评奖。评奖在广义上也可看作是一种级别认定,如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国家期刊奖的评选,第一、二届百种重要社科期刊的评选,由省级出版管理机构组织的评选都属此类。 2、学术机构的认定 政府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而学术机构的认定则具有多样性和专业化的特点。学术机构的认定对社会虽无强制性,但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从而达到社会部分认可或全部认可的效果。学术机构认定期刊级别的权威性主要来自学术机构的权威性和它所采用的科学的认定方法。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认定过期刊等级的比较权威的学术机构有:(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2)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00年5月)。(3)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2000年1月)。(4)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确定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2月)。(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3月)。(6)各重点大学研制的期刊定级目录等。 上述学术机构认定的期刊等级已被有关期刊广泛地用于自我宣传。 三、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 期刊级别的认定方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期刊分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二是以什么方式表示期刊分级的结果。由于资料和篇幅所限,本文涉及的认定方式仅指第二个方面,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期刊级别认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评奖 评奖的一般特点是期刊的主动参与(参评期刊须提供原始材料参与竞评)和只涉及少数期刊,对未评上奖的期刊不作任何认定。由于评奖的操作机构不同,故评奖的程序、规范性和严格性也各有不同。严格、规范、完备的评奖至少应具备这么几个条件:(1)有公开的、规范的申报评审条件和程序,有权威的评审组织。(2)有明确的指标限定。(3)有评选周期的规定(不是一次性的或无期限的,因为期刊的质量是动态的),如国家期刊奖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评奖因主办机构不同而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前者如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国家期刊奖”,“全国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选,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1992年)以及其它各级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举办的评奖。 非政府类的评奖如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奖。 2、列入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在这里是个统称,包括以其它各种称谓表示的期刊分级,如重点期刊、一流期刊、一级期刊、权威期刊、A类B类期刊等。 这类分级主要在学术期刊中进行,供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使用。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等。 3、列入各种数据库来源期刊 近几年我国一些权威科研机构研制了几种与期刊和文献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建立这类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保证数据库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定的来源期刊必须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权威性、代表性,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因此,选定数据库来源期刊也可看作是期刊质量分级的方式之一。主要的数据库来源期刊表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等。 四、期刊分级的级次和称谓 期刊分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所有的期刊中提取突显少数优秀的重点期刊,故一般分级层次不多,大多为2--3级,少数在4级以上。如: 2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非来源期刊 3级: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非获奖期刊(以获奖与否划界,也可看作是2级) 一级期刊--核心期刊--其它期刊 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 4级: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百强--全国高校 优秀社科学报--其它社科学报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获奖 期刊级次的称谓有很多种,主要有: (1)按主管部门划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 (2)按是否正式出版分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 (3)核心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称一级期刊、二级期刊、三级期刊(如四川省第二次期刊质量考评,评定1998年全省期刊质量为一级期刊179种,二级期刊93种,三级期刊6种)。 (5)优秀期刊(如1999年社科院举行的期刊评奖活动中,《文学遗产》等八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 (6)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如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设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 (7)十佳期刊,如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首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双十佳。 (8)来源期刊,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9)国内权威刊物,如《湖南大学校定国内权威刊物目录》。 (10)重要学术期刊,如《湖北大学一级和重要学术期刊目录》。 由于给期刊定级的机构、院校很多,定级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各不相同,期刊分级的称谓也就显得五花八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期刊的主办者越来越重视期刊分级的结果,对分级中获得的好成绩往往在刊物醒目位置予以标注,而称谓的复杂多样使得读者难以辨明。如“优秀期刊”,在某次定级中可能是最高级别,而在另一个定级中可能是第二级或第三级,最典型的如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在“优秀学报”上还叠着两级,分别是“百强”(第二级)和“双十佳”(第一级)。而“核心期刊”的标注方式竟有19种之多,出处不一但又未标明,读者很难弄得明白。 五、几种主要的期刊定级简介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该书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第一版(1992年)共载核心期刊2174种,分为128个学科。第二版载核心期刊1596种,分为130个学科。第三版载核心期刊1571种(其中270种为新入选的期刊),分为75个学科。《要览》第三版采用多指标筛选法,以1995—1997年国内出版的中文现刊作为统计研究对象(港、澳、台期刊未计入),筛选指标有六项,即期刊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载文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经过综合筛选,最后由专家对筛选方法、统计数据及筛选结果进行评审鉴定(根据专家意见作个别调整),产生出各学科的核心期刊表。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该中心从1996年开始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库,根据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1999年度中国人文社科学核心期刊并编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共收入506种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基本覆盖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学术期刊,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定的学术研究核心期刊,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统计分析和文献评价研究的重要信息基础。社科院每年将对核心期刊进行更新补充,并淘汰不符合核心期刊入选标准的期刊, 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 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0种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6、国家期刊奖 由新闻出版署和科技部组织,每两年一届。首届“国家期刊奖”于2000年元月颁奖,《求是》等48种社科期刊和《中国科学》等64种科技期刊分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3种社科期刊和22种科技期刊获得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家期刊奖中科技类期刊学术性专业性更强,社科类则很驳杂,49种获奖期刊中只有12种是学术研究期刊,著名的有《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艺研究》、《文史哲》、《江海学刊》等。 7、第一、二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每两年一届,1997年第一届,1999年12月评出第二届。第二届评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央单位期刊管理部门筛选推荐参评社科类期刊272种,经过专家评定,共108种期刊入选,其中学术期刊20种,约占全部期刊的五分之一。 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