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不了吗

发布时间: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不了吗

[1]张志鹏,深化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策略,《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2]高波、张志鹏,“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培育与南京市地点竞争力提升”,《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3]高波、张志鹏,“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4]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约束与企业文化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F31《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5]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10期“学术卡片”摘要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24期 篇目辑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转载4000字。[6]高波、张志鹏,“城市文化扩展与企业家精神形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增刊。[7]张志鹏,“中国缺少‘格林斯潘宏观调控’的产权基础”,《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9月。[8]张志鹏,“经济学视野的宗教信仰市场”,《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10月。[9]张志鹏,“基于企业文化认同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3期。[10]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激励理论的一个新视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张志鹏,“剖析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伪问题”,《经济学消息报》2005年3月。[12]张志鹏,“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天府新论》2005年第5期。[13]张志鹏,“公司治理创新:从企业文化视角的解释”,《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7期。[14]张志鹏,“劳动市场行为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05第4期。[15]张志鹏,“文化价值观的经济学”,《学术前沿》2005年第3期。[16]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7]高波、张志鹏,“文化约束与文化投资:对南京市民营企业成长的一种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增刊。[18]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9]和萍、张志鹏,“品牌的经济学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20]张志鹏、王仕军,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进经济学,《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21]高波、张志鹏,文化视角的企业理论:综合与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22]张志鹏,论企业家精神向企业文化的扩展,《管理研究》2006第2期。[23]张阳、张志鹏,基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多元战略创新:机制、模式与路径,东方管理评论(第1辑),2007年3月,复旦大学出版社。[24]张志鹏,长三角创新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诠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5]张志鹏,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增长:趋同或分化,《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26]汪群、张志鹏 张阳,跨国文化战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竞争力,《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27]张志鹏,觉醒、认同与合约的重订——读《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6期。[28]张志鹏、张耀文,城市转型、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发展战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保增长、促转型”与南京跨越式发展高层论坛专辑。[29] 季红军、张志鹏、荆磊,信息化条件下陆军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的路径探讨,《中国国防经济》,2010年第2期。[30]张志鹏,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宗教》2010年第4期全文复印。[31] 张志鹏,不该忽视的经济周期常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32]孙建波、张志鹏,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转摘。[33]张志鹏、张耀文,创意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动态路径:南京的应用,《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专辑。[34]孙建波 张志鹏 ,反周期政策作用下的资产收益特征变化,《上海金融》,2010年第8期。[35]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张志鹏,信仰均衡、制度环境与基督徒企业家的行为选择,第7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2] 张志鹏,哈耶克的宗教演化论及其对中国转型启示,The 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Hayek Society,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2010。[3] 张志鹏,基督宗教在宁夏的传播:阻力与策略,“边缘与多元:近代以来甘宁青地区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基督宗教的传播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兰州·兰州大学,2010。[4]张志鹏,转型期中国的灵性资本:源于本土还是全球?《第六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2009,无锡。[5]张志鹏,宗教信仰与经济增长:如何解释中国奇迹?,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北京。[6]张志鹏,竞争、代价与增长:对南京基督教团体的分析,第四届中国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上海。[7]张志鹏,发现信仰市场:从宗教经济学的一个启示,第三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2006,北京。[8]张志鹏,战略成功因素:对中国企业管理者认知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06年研讨会,南京。 [1]在《中国民族报》开设“宗教变迁与经济发展系列随笔”,已撰写发表随笔102篇(每周1篇)。[2]在《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9篇。 [1]张志鹏,家庭时间分配与教堂出席(Corry Azzi, Ronald Ehrenberg),《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不了

网址

中美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3102/2008/13/htm

[1]张志鹏,深化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策略,《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2]高波、张志鹏,“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培育与南京市地点竞争力提升”,《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增刊。[3]高波、张志鹏,“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4]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约束与企业文化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F31《工业企业管理》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5]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10期“学术卡片”摘要转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24期 篇目辑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1期转载4000字。[6]高波、张志鹏,“城市文化扩展与企业家精神形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增刊。[7]张志鹏,“中国缺少‘格林斯潘宏观调控’的产权基础”,《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9月。[8]张志鹏,“经济学视野的宗教信仰市场”,《经济学消息报》2004年10月。[9]张志鹏,“基于企业文化认同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3期。[10]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激励理论的一个新视角”,《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1]张志鹏,“剖析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个伪问题”,《经济学消息报》2005年3月。[12]张志鹏,“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天府新论》2005年第5期。[13]张志鹏,“公司治理创新:从企业文化视角的解释”,《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7期。[14]张志鹏,“劳动市场行为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05第4期。[15]张志鹏,“文化价值观的经济学”,《学术前沿》2005年第3期。[16]张志鹏,“企业文化选择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7]高波、张志鹏,“文化约束与文化投资:对南京市民营企业成长的一种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增刊。[18]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概念与范式”,《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9]和萍、张志鹏,“品牌的经济学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20]张志鹏、王仕军,企业文化:从管理学走进经济学,《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4期。[21]高波、张志鹏,文化视角的企业理论:综合与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22]张志鹏,论企业家精神向企业文化的扩展,《管理研究》2006第2期。[23]张阳、张志鹏,基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多元战略创新:机制、模式与路径,东方管理评论(第1辑),2007年3月,复旦大学出版社。[24]张志鹏,长三角创新之谜: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诠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25]张志鹏,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增长:趋同或分化,《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26]汪群、张志鹏 张阳,跨国文化战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竞争力,《经济导刊》2007年第8期。[27]张志鹏,觉醒、认同与合约的重订——读《第四次大觉醒及平等主义的未来》,《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6期。[28]张志鹏、张耀文,城市转型、产业集聚与开发区发展战略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保增长、促转型”与南京跨越式发展高层论坛专辑。[29] 季红军、张志鹏、荆磊,信息化条件下陆军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的路径探讨,《中国国防经济》,2010年第2期。[30]张志鹏,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宗教》2010年第4期全文复印。[31] 张志鹏,不该忽视的经济周期常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32]孙建波、张志鹏,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转摘。[33]张志鹏、张耀文,创意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动态路径:南京的应用,《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专辑。[34]孙建波 张志鹏 ,反周期政策作用下的资产收益特征变化,《上海金融》,2010年第8期。[35]张志鹏,社会资本、宗教资本与传教策略—对宁夏基督宗教传播的一个解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张志鹏,信仰均衡、制度环境与基督徒企业家的行为选择,第7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2] 张志鹏,哈耶克的宗教演化论及其对中国转型启示,The 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Hayek Society,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2010。[3] 张志鹏,基督宗教在宁夏的传播:阻力与策略,“边缘与多元:近代以来甘宁青地区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基督宗教的传播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兰州·兰州大学,2010。[4]张志鹏,转型期中国的灵性资本:源于本土还是全球?《第六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2009,无锡。[5]张志鹏,宗教信仰与经济增长:如何解释中国奇迹?,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北京。[6]张志鹏,竞争、代价与增长:对南京基督教团体的分析,第四届中国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上海。[7]张志鹏,发现信仰市场:从宗教经济学的一个启示,第三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2006,北京。[8]张志鹏,战略成功因素:对中国企业管理者认知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06年研讨会,南京。 [1]在《中国民族报》开设“宗教变迁与经济发展系列随笔”,已撰写发表随笔102篇(每周1篇)。[2]在《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9篇。 [1]张志鹏,家庭时间分配与教堂出席(Corry Azzi, Ronald Ehrenberg),《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徐树铮:现实中的“荆生”?——兼谈五四新文化运动 同舟共进 2010/06作为学者的何满子 当代文坛 2010/03《红旗谱》:每一页都是虚假和拙劣的——“十七年文学”艺术分析之一 当代作家评论 2010/03漫议顾彬 读书 2010/04关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0/02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文艺研究 2010/03“十七年文学”中的汪曾祺 文学评论 2010/01《野草》修辞艺术细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01文学批评的语文品格——以一篇文章为例 文艺争鸣 2009/11《钟山》创刊三十年感言 小说评论 2009/05《八一宣言》、“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 报刊荟萃 2009/07“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河北学刊 2009/04鲁敏小说论 文学评论 2009/03汪精卫见溥仪:“木偶奇遇记” 文史博览 2009/06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3中国现代大学与现代文学的相互哺育 社会科学 2009/04我所理解的顾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鲁迅年谱》增订本亟待再次修订 文艺研究 2009/03“群英荟萃”还是“萝卜开会”——漫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名作欣赏 2009/03“新左派”与鲁迅的中国 东岳论丛 2009/01禁欲时代的情色——“红色电影”中的女特务形象 雨花 2009/02两个瞿秋白与一部《子夜》——从一个角度看文学与政治的歧途 南方文坛 2009/01鲁迅与中国托派的恩怨 南方文坛 2008/05鲁迅对鹤见祐辅《思想·山水·人物》的翻译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3钱钟书两篇论文中的三个小问题 文艺研究 2008/03孙犁的意义 文学评论 2008/0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历史研究的互动 文艺争鸣 2008/01毕飞宇小说中的“性话语”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1当代作家的可持续写作问题 扬子江评论 2007/01郭沫若:毛泽东诗词解说者的尴尬 同舟共进 2007/10心中的先生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7/10略议墨子的和谐观及其时代价值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7/04“全维罗纳响起了晚祷的钟声”——由《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想到的 文艺争鸣 2007/08作家的工匠化 文艺争鸣 2007/04以伪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 文艺研究 2007/04学者之怒与诗人之忧——说说何满子与邵燕祥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6/04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 文学评论 2006/06我的老师潘旭澜先生 美文(上半月) 2006/11花拳绣腿的实践——评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的语言问题 文艺研究 2006/10关于胡与鲁之比较的读书研究计划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5/02不成问题的问题——鲁迅与胡适比较中的问题之一 当代作家评论 2005/04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 南方文坛 2005/02鲁迅笔下的无赖儿郎——也谈鲁迅对流氓文化的批判 江汉论坛 2005/01读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 文学评论 2005/01在爱国名义下的一记耳光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04/09读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 文艺争鸣 2004/04被遮蔽的与被误解的——读《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小说评论 2004/04鸟比驴好,也比狐好——关于《绝唱》 长城 2003/02其实汪曾祺也善写恶人——说《鸡毛》 长城 2003/01胡适的“最低限度” 海燕 2003/03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四 对昆德拉的接受与拒绝 小说评论 2003/05中国文艺美学如何与时俱进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01在文学的名利场上——漫说批评 南方文坛 2003/05瞿秋白的“名誉” 南方文坛 2003/03花·雨·狐——朱文颖小说印象 南方文坛 2003/01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五——比喻砌成的《围城》——钱钟书对比喻的研究与运用 小说评论 2003/06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三 《我与地坛》的小说嫌疑 小说评论 2003/04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二——“城市文学的消亡与再生”——从《我们夫妇之间》到王彬彬专栏:“姑妄言之”之一——我喜欢汪曾祺,但不太喜欢《受戒》 小说评论 2003/02从瞿秋白到韦君宜——两代“革命知识分子”对“革命”的反思之一 文艺争鸣 2003/01用一生的时间吐尽狼奶(外一则) 文学自由谈 2003/04亟需确立通俗文学批评标准 章回小说 2002/02唐德刚笔下的胡适 书屋 2002/02林道静、刘世吾、江玫与露沙——当代文学对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叙述 文艺争鸣 2002/02开放、敏锐而又切实的“问题意识”——读《多维视野中的鲁迅》 文学评论 2002/05批评金庸:对“五四”精神的捍卫 粤海风 2001/01许广平在改写鲁迅中的作用与苦衷 文艺争鸣 2001/01中国流氓文化之王朔正传 粤海风 2000/05钱钟书旧事:谁是被侮辱被损害者 粤海风 2000/02鲁迅的脑袋和自由主义的帽子 鲁迅研究月刊 2000/11在鲁迅止步的地方——关于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几点想法 鲁迅研究月刊 2000/07何谓“思想家” 鲁迅研究月刊 2000/06等待与寻找 党政论坛 2000/06小说还剩下什么 雨花 1999/04被延迟了的伤痛(名家评点) 雨花 1999/04随笔、文学、经济学及其他 书屋 1999/06[岂好辩哉]之五——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 书屋 1999/05[岂好辩哉]之四——批判传统文化仍是当务之急 书屋 1999/04[岂好辩哉]之三 平凡的能力与非常的影响——说说张铁生 书屋 1999/03[岂好辩哉]之二——为一九八九年版《辞海》送行 书屋 1999/02[岂好辩哉]之一——磨而不磷 涅而不缁 书屋 1999/01“职业批评家”的消失 南方文坛 1999/06文艺战线——兼谈文艺用语的军事化问题 南方文坛 1999/05鲁迅的临终情怀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9/03学术讨论中的“假相倚”现象 天涯 1998/01中国式的“为学术而学术” 文艺评论 1998/03客观之幌下的肆意歪曲——对一本《梁实秋传》的几点订正 书屋 1998/04另几种亵渎 鲁迅研究月刊 1998/04读书札记:关于自由主义 天涯 1997/02鲁迅晚年的“姑活”心态 东方艺术 1997/06“给每日以生命”──关于文化批判的方式 东方艺术 1997/05“对不起!中国大得过分了!” 东方艺术 1997/01蔡元培的“兼”与“偏” 文学自由谈 1997/05所谓“文革语言” 文学自由谈 1997/02多少话,欲说还休关于鲁迅的“顾忌” 鲁迅研究月刊 1997/03为“道德评价”一辩 长城 1996/05命蹇运滞的现实主义 时代文学 1996/06一个沉重的话题——关于民粹主义的读书札记 上海文学 1996/09“高调”与“危害”及其他 文艺评论 1996/03平凡与平庸 文艺评论 1996/01把农民当笑料的背后——从一个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书屋 1996/02冷眼看“张热”——张爱玲的当前文坛的启示 书屋 1996/01当前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文艺争鸣 1996/06两种不同质地的文化──略论“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别 文艺争鸣 1996/05文人:文与人 作家 1995/12再谈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及其他 文艺争鸣 1995/02走出困境与丧失自身的“纯文学” 文学自由谈 1995/01人类生存的后半夜——《某一年的后半夜》粗解 大家 1994/04往事如烟——《观望》印象 大家 1994/02“中产阶级气质”批判──关于当代中国知识者精神状态的一份札记 文艺评论 1994/05所谓事业──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红楼梦》做一比较(下) 文艺评论 1994/02所谓事业──兼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红楼梦》做一种比较(上) 文艺评论 1994/01一份备忘录——为未来的文学史家而作 文艺争鸣 1994/02偏颇的评析─—论王晓明先生研究鲁迅小说创作心理障碍时的心理障碍 鲁迅研究月刊 1994/03接近于无限透明的人格理想──关于朱苏进的两部中篇新作 当代作家评论 1994/01当一个作家或者不当 文学自由谈 1993/04悲悯与慨叹——重读《古船》与初读《九月寓言》 当代作家评论 1993/01重提小说的认识价值——米兰·昆德拉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启示 文艺评论 1993/05集体主义的价值限度 文艺评论 1993/04偶思长短录 文艺评论 1993/03在功利与唯美之间 文艺评论 1993/02小说的世俗描写与超越意蕴 文艺评论 1993/01李杭育论 文艺争鸣 1992/02“谁缚汝?”——也谈“军事文学”的突破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6心债的偿还——潘旭澜先生散文读札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5残雪、余华:“真的恶声”?——残雪、余华与鲁迅的一种比较 当代作家评论 1992/01仿效与创新——毕加索的启示 读书 1991/07人物论:作为一种批评方法的荣辱兴衰 当代作家评论 1991/03文艺创作中的仿效与创新——大地与天空的对话 文艺争鸣 1991/05为自己辩护——思想与体验之一 文艺评论 1991/03朱苏进小说中的“孟中天精神” 小说评论 1990/03关于几篇情绪化的小说 当代作家评论 1990/01文学艺术中的进化观念与创新识意——大地与天空的对话 文艺争鸣 1990/04“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九 文艺评论 1990/06当代小说中的“做人现象”——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八 文艺评论 1990/05愚昧的正派——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七 文艺评论 1990/04愚弱者的强权——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六 文艺评论 1990/03精神的花朵——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五 文艺评论 1990/02家中的风景——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四 文艺评论 1990/01不名刊物和未名作家——偶读《日晕》的随想 文学自由谈 1989/02余华的疯言疯语 当代作家评论 1989/04“残酷”的意义——关于最近几年的一种小说现象 文艺争鸣 1989/02当代小说中的墨家文化心理——当代小说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三 文艺评论 1989/06哥哥你走西口——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二 文艺评论 1989/05“人面不知何处去”——当代小说中的文化心理现象之一 文艺评论 1989/04民以食为天——当代小说中饥饿描写的文学意义 文艺评论 1989/01假作真时真亦假——读《红橄榄》 文学自由谈 1988/04俯瞰和参与——《古船》和《浮躁》比较观 当代作家评论 1988/01从愤世到厌世——三年来的“反文化小说”读札 小说评论 1988/04当代小说中的创伤报复型人物——兼谈“改革者”形象塑造 文艺评论 1988/02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不了了

魏晋南北朝赋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唐诗入门 贵州人民出版社刘克庄年谱 贵州人民出版社西京杂记全译(与成林合作) 贵州人民出版社西京杂记(与成林合作) 台湾地球出版社汉赋揽胜 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南北朝诗 天地出版社世族与六朝文学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石学论丛 台湾大安出版社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千帆先生合作) 辽宁古籍出版社程氏汉语文学通史(与程千帆先生合作) 河北教育出版社魏晋南北朝赋史(修订本) 江苏古籍出版社新译诗品读本(与成林合作) 台湾三民书局2003年迷楼//宇文所安著//程章灿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论查初白《诣狱集》(译文) 《南京大学学报》关于《文选》注引赋的一些问题 《古籍研究》“廖化作先锋何必逊大将”──评马积高先生著《赋史》《南京大学学报》从《世说新语》看晋宋文学观念与魏晋美学新风 《南京大学学报》先唐赋存目考 《文献》后村词编年补考 《福建论坛》《诗集传》纂例举证 《古典文献研究》(1989-1990)南京大学出版社古籍整理:信息开发与反馈处理──评王仲镛先生《唐诗纪事校笺》(与程千帆合作) 《社会科学研究》说驴 《文史知识》《三都赋》:京殿大赋最后的辉煌──兼论两晋以后骋辞大赋的历史命运 《南京大学学报》论南朝赋的诗化趋势 《江海学刊》论南朝赋的唯美化追求 《学术论丛》建安赋:斑斓的情感世界 《中国文学研究》诗谶说:一种诗歌文化现象的剖析 《程千帆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西京杂记》的作者 《中国文化》第9辑诗词体性新论──关于词的艺术特征的思考 《南京社会科学》陈郡阳夏谢氏:六朝文学士族之个案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石刻考工录补遗(上) 《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诗字古义考(译文) 《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宋代石刻刻工辑补 《文献》汉魏六朝文学五考 《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略论《六朝赋话》的编撰 《江苏文史研究》神女之探寻(译文) 载《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传统的叛逆(译文) 载《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诗歌》漫说“易安体” 《中国典籍与文化》谢夫人缘何“意大不说”?──兼论东晋王谢二族之关系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阙误《南京大学学报》何逊《早梅诗》考论 《文学遗产》《陆广成墓志》考 《考古》论士族宗亲伦理对六朝文学题材的影响 《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石刻考工录补遗(下) 《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唐代墓志中所见隋唐经籍辑考 《文献》从《有唐武威段夫人墓志》看元稹之为人 《中国典籍与文化》从金到石 从廊庙到宫廷--石刻之起源与文化背景 《中国典籍与文化》“填写”写出来的人生--由亡宫墓志看唐代宫女的命运 《中国典籍与文化》谁得了便宜--碑刻润笔及其他 《中国典籍与文化》司马迁真有侍妾随清娱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东南亚华文碑刻一瞥(上) 《中国典籍与文化》东南亚华文碑刻一瞥(下) 《中国典籍与文化》唐代墓志丛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沈约《奏弹王源》与南朝士风考辨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所谓《后村千家诗》考 《中国诗学》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刘勰赋论:溯源与评述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林昌彝稿本》考 《文献》辞赋批评:思的框架与史的脉络 台湾政治大学《第四届赋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岁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亚洲学报〉与美国汉学的进展》(上) 《古典文学知识》《岁月匆匆六十年:〈哈佛亚洲学报〉与美国汉学的进展》(下) 《古典文学知识》《唐史研究手册》评介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8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上)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29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中)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30期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著录订误(下) 《古籍整理出版简报》231期 墓志铭的结构与名目-以唐代墓志铭为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却把金针度与人-从方法论的角度读《程千帆选集》 《江海学刊》透过字面看风波 《中国典籍与文化》名山名寺名僧-《明征君碑与栖霞山的故事》 《中国典籍与文化》画鬼――读“鬼书”之一 《文史知识》话鬼――――读“鬼书”之二 《文史知识》鬼界素描――读“鬼书”之三 《文史知识》鬼怕什么――读“鬼书”之四 《文史知识》人鬼之间――读“鬼书”之五 《文史知识》读《六朝别字记新编》札记 《古汉语与古文献论丛》第二辑杭州大学出版社五种英文本中国文学史著作评述――兼谈中国文学史的编撰问题 《跨文化对话》第二辑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唐宋元石刻中的赋 《文献》关于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几点想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事类赋注》引六朝赋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六朝碑别字新考 《中国语文》峥嵘岁月征诗史—-读《闲堂诗存》 《中国韵文学刊》读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并论南朝墓志文体格―――读《文选》札记《〈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青灯有味说读书 《古典文学知识》汉魏六朝文学札记 《论学谈言见挚情—洪顺隆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城市传奇·金陵王气(上)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金陵王气(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龙蟠虎踞(上)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龙蟠虎踞(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青骨成神(上) 《古典文学知识》论赋绝句五十首 《中国典籍与文化》两种碑刻集中的刻工资料--《石刻考工录》三补 《古典文献研究》总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林昌彝《砚耕绪录》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黄季刚先生与酒 《文史知识》石刻文献与古代文学研究刍论 《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究会论文集》周彦文主编 台湾学生书局 《望厦条约》前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文化知识——读亨特《旧中国杂记》和《广州番鬼录》 《文明对话: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哈佛-燕京学者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关于墓志文体的三个问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论文集》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浮生六记》中芸的形象分析 《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城市传奇·莫愁东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千变女人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沆瀣风流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城市寓言(上)·爱住金陵为六朝 《古典文学知识》明僧绍与栖霞立寺史实考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其与庞德的关系 《南京大学学报》 汉诗英译与英语现代诗歌---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跳跃韵律为中心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文苑英华》选录碑志文的统计与分析 《古典文献研究》总第六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文选》选录碑文及其相关的文体问题 《〈文选〉与“文选学”》(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汉魏六朝文学文献丛札 《廿一世纪汉魏六朝文学新视角:康达维教授花甲纪念论文集》文津出版社也说《聊斋志异》“被洋人盗用” 《中华读书报》区域文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福建文学发展史》《福州大学学报》《桯史》“稼轩论词”条评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城市传奇·城市寓言(下)·是真名士自风流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旧时王谢(上):王榭的故事 《古典文学知识》城市传奇·旧时王谢(下):风流的渊薮 《古典文学知识》《骑鹤扬州》,《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4期《百斛金陵春》,《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5期《俗眼看“花”——晚清南京娼界一瞥》,《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6期《魏理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交游考》,《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细数落花——王安石与南京(上)》,《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 第1期《半山夕照——王安石与南京(下)》,《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2期《魏理眼中的中国诗歌史——一个英国汉学家与他的中国诗史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墓志文体起源新论》,《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462年的爱情——贵妃之死(上)》,《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3期《哀荣背后的都城政治——贵妃之死(下)》,《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4期《先唐“九”体源流述略》,孙津华、程章灿,《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古典文体的现代命运——以20世纪赋体文学观念及创作为中心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高阁临江》,《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5期《旧时燕》,《古典文学知识》2005年第6期《后论赋绝句五十首》,《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百斛金陵》,《出版参考》2006年第23期《廿年远在帝王州》,《世界》2007年第1期《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1期《蒋王庙神蒋子文由人到神的传奇》,《南京日报》2007年7月2日《宋江杀阎婆惜前后》,《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第4期《瓦官寺的故事》,《南京日报》2007年8月6日《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张捷、程章灿、刘泽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随园先生袁枚》,《南京日报》2007年12月17日《魏理及一个“恋”字》,《读书》2008年第2期《欧美六朝文学研究管窥》,《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论“碑文似赋”》,《东方丛刊》2008年第1期《读〈张迁碑〉志疑》,《文献》2008年第2期作为文本的汉代石刻——读〈汉代石刻集成〉》,《古典文献研究》2008年第00期《旧时天气旧时衣——“鬼话连篇”之一》,《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岂曰无衣——“鬼话连篇”之二》,《文史知识》2009年第2期《耳径通幽——“鬼话连篇”之三》,《文史知识》2009年第3期《井井有鬼——“鬼话连篇”之四》,《文史知识》2009年第4期《鬼诗是怎样生成的?——“鬼话连篇”之五》,《文史知识》2009年第5期《鬼使神差——“鬼话连篇”之六》,《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说“鬼木”——“鬼话连篇”之七》,《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读〈张迁碑〉再志疑》,《文献》2009年第3期《唐传奇中的“木鬼”——“鬼话连篇”之八》,《文史知识》2009年第8期《为仙鬼捉刀——“鬼话连篇”之九》,《文史知识》2009年第9期《人鬼与钱神——“鬼话连篇”之十》,《文史知识》2009年第10期《从〈金陵五题〉到“金陵四十八景”——兼论古代文学对南京历史文化地标的形塑作用》,程章灿、成林,《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庄子见鬼——“鬼话连篇”之十一》,《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画鬼容易吗?——“鬼话连篇”之十二》,《文史知识》2009年第12期《苏东坡“画蛇”了吗?》,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1期《三十个角色与一个演员——从〈杂体诗三十首〉看江淹的艺术“本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青山为谁妩媚?》,程章灿,《江苏政协》2010年第S1期《“天下白”是什么东西?》,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2期《“青衿”者谁?》,程章灿、于溯,《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3期《晚窗分得读书灯——程章灿读书札记》,《名作欣赏》2010年第16期《更从何处问刘郎?》,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何处是蓬莱》,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5期《荔枝为什么侧生?》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6期《怎样学文言文》,《名作欣赏》2011年第1期《相逢何以不相识》,于溯、程章灿,《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总集与文学史权力——以〈文苑英华〉所采诗题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树”立的六朝:柳与一个经典文学意象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一定要有,但注释不是一定要有,需要注释就注释,不需要就不用了。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注释: 1 如云南杜培武案件,河北陈国清案件,辽宁沈阳李俊岩案件,等等。 2这种推定的建立从美国来看,对口供自愿性的证明,由控方承担。从证据法的原理来看,口供是控方用于证明自己的主张,因此有义务证明自己证据具有证据能力。以真实性转向自愿性为核心来规定口供的规则,是证据法的发展趋势。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口供问题上实行举证责任的倒置利大于弊。关于口供的真实性与自愿性的协调,参见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 对口供的强调,部分原因也来源于大陆法系成文法传统的立法模式,缺乏实用性,导致了对犯罪的证明十分困难。因此除了获取口供以外没有其他的有效途径加以证明如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证明。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闫玮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梁慧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J]民商法论丛,2001,(3)  [6]王堃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J]现代商业,  [7]梁慧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3-  [8]孔祥俊公平交易执法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8:

北京大学学报由《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三本期刊组成。

学术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不了

学术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主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人文导向,贯彻“双百”方针,继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追踪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反映北大的声音,在学术探索和创新上体现北大的水平,辟有一系列有创意、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共有三个分版,即《自然科学版》、《人文科学》(后改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医学版》,历史悠久,其中,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55年12月,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医学版创刊于是1959年,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程郁缀刊  期:双月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  ISSN:1671-167X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管单位:教育部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主  编:赵光达《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创建于1955年12月,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8个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因子影响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正式)论文的基本格式: 一、题目作者: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宋体四号 (单位全名 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宋体小四 二、摘要关键词: 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 三、引言部分: 宋体小四号 四、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五、标题部分: 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1 1二级标题 宋体四号标题2 1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标题3 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 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为400DPI以上。 七、注释文献: [注释] 宋体五号 ①注释1宋体小五号 ②注释2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 [1]参考文献1 宋体小五号 [2]参考文献2 宋体小五号 (正式)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题目、摘要、关键词 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 论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说“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个或两个观点,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观地把文中的观点摆出来,不以介绍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文章讲了哪些内容。摘要篇幅100-300字。 关键词:3至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等。 以上三项置于论文之首。 二、论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注”指作者进一步解释 自己 所要表达的意思,文中标码 ① ,注释内容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 [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 [1](P12) 。 “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 [1] ,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三、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 [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6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 (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务馆, 1997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孔子独立郭东门。” [1] (《史记�6�1孔子世家》)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 ,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eld,RS&B 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nago: NelsonHall, [2] Set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Yong,LS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 1994,28(1) 说明: 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 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 四、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 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 文章 期刊 文章 学位 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词典 资料 文献类 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Z 五、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位(包括邮政编码、所在城市)、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等。 六、年代和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数、小数、百分比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不能用 96 年、 97 年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中华民国和日本明治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明治以后年号纪年用阿拉伯数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秦文公四十年(公元前 722 年),民国 37 年( 1948 年),昭和 16 年( 1941 年)等。 约数用汉字,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整数用阿拉伯数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 所引古籍的数字用汉字,与所据版本一致,如: 许慎 说文解字号[M] 四部丛刊本,卷六上,页九 《朱文公文集》卷三六 七、外国人名的表述 外国人名在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中文译名后用括号注明外文,例如:当代经济学家诺斯( Douglass C North )、科斯( Ronald H Coase ) ; 社会学家泰勒( Charles Taylor ) ; 墨西哥 199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巴斯( Octavio Paz )等。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例如马克思、列宁、黑格尔、康德、罗素、杜威等,当今经常在新闻中出现的政治家,例如克林顿、布莱尔、布什等,毋须注明外文。 希望可以帮到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怎么下载不了了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吧。找个代理不就完了么!

已发

各院的办公室都有 图书馆也有 不过要影印~~可以联系一个在校生帮助一下 我已经毕业了

论文题目 从生态主义视角分析《瓦尔登湖》对现代人的启示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alden to modern people from 1研究目的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超验主义者、作家、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深刻体现了他对客观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的理解,并成为20世纪众多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从《瓦尔登湖》中得到一些对现代人的启示。让大家有自然的保护意识,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和尊重荒野的思想;呼吁简单生活,批判物质欲望;孤独的生活---在精神上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途径。2研究意义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谴责类大肆砍伐林木破坏环境,反对猎杀野生动物,甚至反对人们吃肉,他认为人应该给予自然“因为人们们与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他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工业建设,主张维护自然以及自然的野性是一件比道德规范更具约束力的即他所说的“更高的规律”。梭罗认为生命是与野性相伴而存在的,最有活力的东西是最野性的东西,它没有被人所征服,它的存在能使人恢复清新的精神;他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认为未来和希望不是存在于人工种植的草坪和庄稼地里在城镇里,而是存在于不可穿越的、令人震撼的沼泽地里。梭罗还对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式生存方式提出了严厉批判这个国家及其所有所谓的内部的改进全是物质性和表上的改进,全是不实用和过度发展的建构,到处乱糟糟地堆满各种设备,被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绊倒,毁于奢侈华贵和愚蠢挥霍,毁于缺乏长远打算和有价值的目标……,对于这个国家和的人民来说,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在梭罗看来,所谓价值和高尚的生除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精神生活的丰富。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梭罗的学术研究,其一是梭罗的文献资料与传记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丁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梭罗的一生》,此外他与Michael Meyer合写了一本文献目录参考《A new Thoreau Handbook》还有罗伯特米尔德于1980年发表的《重塑梭罗》一书,集中阐述了梭罗在他的作品中调整个人社会心理的过程。其二是从文学作品研究视角。其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梭罗的思想。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详细介绍了梭罗生活经历和生态学思想,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编写了《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中谈到了梭罗和他对后来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梭罗研究学会的会员及梭罗思想的爱好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梭罗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梭罗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美国文学史上第一自然阐述者,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圣徒”。世界很多评论家开始注意这为生态主义文学家Raymond Adam LA Henry Thoreau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riticism为题写了一篇评价梭罗的文字,接下来在1941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F Matthiessen出版了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在这本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家们开始重视梭罗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梭罗及《瓦尔登湖》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梭罗的传记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 Paul sherman1958年出版的 The Shore of america: Thoreau’ s InwardE Paul强调,那是一部精神传记,在传记中他强调说明梭罗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他认为梭罗在追求着种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Paul也使公众开始理解梭罗的生活目的。这些学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简单、自然、原生态、环保的生活得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的认可。下面我们从梭罗对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解读一下其对于人们生命的启示。2国内研究现状 包庆德,宋凌晨(2017)指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曹丽红(2018)指出《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阚常娟(2018)指出《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倪铭英(2018)指出卢凌发表的《崇尚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一文从创作理念、深邃思想和问题风格来揭示《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魅力。苏贤贵(2018)的《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文章着重介绍了梭罗对环境运动的影响,揭示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和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在我国生态伦理研究史上,都提到了梭罗,都看到了梭罗在生态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很少系统提到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进行了尝试。引言文献综述梭罗生态主义的起源1社会根源2理论根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1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2保护动物,与伙伴共生共存对当代人的启示1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2简单生活,解放心灵结语参考文献:[1]Ashton N Thoreau and urbanature: from Walden to ecocriticism[J] Neohelicon,2009,36(2) [2]Jian LI,Kunming YAO Life Inspiration of Walden[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5(2)[3]Kent C the virtue of thoreau: biography,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WALDEN WOODS[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0,15(1)[4]Lin Lin Z The Environmental View of Thoreau’s Wald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06):12-23+[6]曹丽红浅析《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90-191+[7]阚常娟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重读《瓦尔登湖》[J]黑河学刊,2018(06):55-[8]倪铭英《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03):29-[9]翁欣馨最美好的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瓦尔登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2):87-[10]夏蓓洁《鲁滨逊漂流记》与《瓦尔登湖》自然状态观对比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6):69-[11]许瑞芳《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74-[12]徐芯蕾,郭思远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9,32(01):288-[13]武佳琦,封佳潇论瓦尔登湖生态思想[J]大众文艺,2017(14):[14]周宇在批评话语下分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J]海外英语,2017(11):142-[15]张志强《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5):54-2019年9月9日至9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撰写开题报告三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开题答辩。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20年3月1日至3月25日,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进行反馈。2020年3月26日至3月31日(第四周),进行本科论文中期检查,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项目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要加盖系章)。 2020年3月21日至4月8日,学生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稿。 2020年4月9日至15日(第七周),接受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重复率检测。 2020年4月16日至22日(第八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评阅工作由系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并分别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家评审表》。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第九周),组织系级毕业论文答辩。 2020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十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完成毕业论文各种相关文档;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评审工作。 2020年5月7日至17日,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分析,将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完成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条件: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及文献。 指导老师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掌握。 方法:文献法 例证法 综述法 措施:根据个人兴趣选取研究的领域及方向,进而确定论文题目。 利用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拟定提纲。 撰写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而修改完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