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体现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教案体现核心价值观

参照小学数学新课标咯 上边都有

余文森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蕴》一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已经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我国的教育改革也从双基能力走向三维目标到目前的素养教育。知识、能力、素养三者都是人所具有的,也是可以转化的,知识、能力可以转化为素养,素养也可以生发出知识和能力,这就是三者相互联系的一面。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任何一门学科的目标定位和教学活动都要从素养的高度来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实际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内涵和意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表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是显性的、逻辑的(系统的)、主线的。深层结构和意义的存在方式则是隐性的、渗透的(分散的)、暗线的。但它是学生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决定性的东西)。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遗憾的是,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但是你跟他相处,马上就会感受到他身上缺了什么东西,这东西就是素养!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二、学校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素养我们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我们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学校教育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学校教育教学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是学校和教师的三大核心任务。(一)价值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价值引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价值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观念、准则、规范,它是一个人信念、信仰、理想的基石(内核),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品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必须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对价值观有较全面的认识。从价值指向的范围来看,我们可将价值分为:(1)人类基本价值,即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和提倡的价值,如人道关怀、同情感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等,虽然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社会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在伦理价值、行为价值特别是善恶区分上却有基本的共识,有着一定的同一性,从而形成人类的基本价值。(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积极的、健康的并被全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原则,如爱国、孝亲、仁爱、勤奋、礼让谦逊、恪守诚信等。(3)现代社会价值,它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如个体独立与自主、社会公正与平等、经济市场化等。教师要充分理解各类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解、价值准则,这样才能以鲜明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立场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第二,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要引领学生做出理性的、正当的、合适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教育教学中如果缺乏理性的观照,缺乏价值判断的基本能力,价值引领可能沦为一种盲从,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非价值”或“反价值”的误区。所以,教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各种价值并拥有价值判断能力。教师本人对做人、做事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外显或内隐地传递着价值,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引领从“正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引导,直接引导学生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从“侧面”的角度讲,就是价值澄清,即对学生不正确、片面的价值观进行澄清。第三,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学校里的各门学科知识都是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础,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学科教学内容按照蕴含价值目标的程度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含有显性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即教材通过文字材料直接体现出价值目标,比如高中语文《包身工》一文,该内容直接体现出的是反抗压迫,维护与热爱正义的价值观。二是内隐价值目标的教学内容,这类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似乎不含价值因素,但在反映客观现实、揭示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价值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因素,把教学内容中内隐的价值因素挖掘出来,形成价值目标。比如,进行生物学《遗传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描述病人患病时生理上的痛苦以及他们心灵上遭受到的折磨,从而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培养学生的爱心。还有一类教学内容,本身并未隐含价值目标,对这一类内容的教授,如果教师具有价值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等方式,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二)思维启迪(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应该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这是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当前,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着力:第一,从客观性、科学性的角度讲,要注重科学精神和客观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能力。以《论语》中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要求自己。“勿意”是指做事不能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勿必”是指对事物不能绝对肯定或否定,要有辩证思维。“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自以为是。第二是从主观性、主体性的角度讲,要注重学生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独立、独特、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从教学的角度讲,第一,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以知识授受为任务和以“记—练—考”为特征的教学方式、模式,这种教学几乎把思维都剪辑和阉割了,学生没有多少再思维的意义和含量。要把原生态的核心性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例如,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而不是进行语言分析、搞字词句篇的拆零研究,前者才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过程。”第二,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没有高水平的思维参与和投入,知识学习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符号知识(表层结构)的学习上,而不能深入知识内涵(深层结构),获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知识和思维能力获得良性循环的发展。思维水平的发展主要包括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科学思维态度的养成。实施深度教学,是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将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使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做人。第三,要注重原生态的问题。一是根据提问概念的性质不同,提问可以分为“生活提问”和“逻辑提问”。前者主要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后者则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方式。我们知道,教科书知识本身和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根本区别的。教科书的编写主要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它是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并加以概括的,更多偏向于“逻辑提问”。从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来看,需要将学科知识还原并运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仅仅学习孤立、静止的学科知识内容。二是原始问题与课本习题。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能够反映科学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科学现象和事实的描述。而课本习题则是把科学现象和事实经过一定程度抽象后加工出来的练习作业。(三)品格塑造(优秀、良好品格的培养)有一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要诚实,不撒谎;打扰了别人要道歉;做错了事要改正;大自然很美,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一直是按幼儿园老师教的去做的。”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答记者问告诉我们:一是良好的品行和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二是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作用非常大。我认为,这两点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特别要重视的问题。孩子品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少儿时期,少儿时期忽视甚至放弃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必然给孩子留下隐患甚至危险。有专家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受过教育的人”的根本标准,不在知识,而在美德,除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等。从广义的角度讲,品格可分为:行为习惯、个性修养、道德品质(风范)三大组成部分。品格突出一个“品”字,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品质、有品位的人,这才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形象。“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说的话语;“诚信、宽容、感恩”应该成为每个学生常怀的意识。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张扬个性的必要性,但决不能忽略对孩子的公德教育,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礼让仁和、合作共进的为人智慧。值得强调的是,品格只能由品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培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教师的劳动有特殊性,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一个重要成分(活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参与到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这是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思想、品德、风貌、学识、才能、作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学生有向师性,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倾向。所以,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谈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深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在国内尚属首创。《指导意见》将八大素养的提升列为主要任务:覆盖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八个方面;具体提出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建设新型育人队伍、发挥家庭教育积极作用,以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五大主要路径和保障措施。《指导意见》秉承“儿童优先”和“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旨在培养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社会责任感强,具备国际视野、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区新一代青少年。深圳小学校长王海林表示,“八大素养”的准确定位和深刻阐述,表明了深圳基础教育的三个回归: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审美,并最终指向幸福。“八大素养”和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的语文素养是相互通融的,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那么,该怎么寻求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融入我们的语文课程呢?其一,语文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于漪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口头语、书面语等),学习利用语言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语文教学应当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里的先进文化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这一点跟“八大素养”中的“品德”、“身心”、“国际”素养不谋而合。其二,语文教学要贯彻终身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与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会)进行交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发展加速,人们的职业、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点与“八大素养”的“学习”、“信息”素养培养密切融合。其三,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倡启发式教学、会话式教学,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允许每个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要求对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评价。其四,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实践性。一些新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文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先进理论在语文教学界得到广泛认同,语文教学要重视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体现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体现在,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强综合,突出重点;要重视诵读、感悟和积累,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淡化语言知识教学要求,减少单项的、机械重复的练习,避免繁琐分析和形式主义。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淡化文体,强化体验,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点与“八大素养”当中的“生活”、“创新”密切联系着。其五,高雅的言谈举止。“八大素养”将品德素养提升排在首位,并明确提出“传承深圳精神”的任务: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品德素养的培养才是第一位的。一个人道德不行,才能再高也枉然!而品德素养的提升我个人认为,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的窗户。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原先限于认知领域的“语文能力”已不能全面概括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功……总之,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我们以“八大素养”为行动坐标,原本枯燥的语文课一样可以上的色彩缤纷。以上就是我对“八大素养”如何融入语文课程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当之处,还请在座的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望采纳谢谢!!!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立足课标与教材,努力寻找数学知识和德育感悟的最佳结合,通过搞活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渗透: 创设情境中渗透 成功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是这样导课的: 师:“今天,蓝猫要带我们去冒险岛寻宝,想去吗?”一看到熟悉的蓝猫要带自己去寻宝,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安排他们在与蓝猫出发的路上,碰到了猴子哥弟俩分桃子引起争吵的情节,哥哥坚持说,我是老大,我摘得多,我要多分一点,而弟弟却说,我比较小,要多分点,正当他们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顺势创设了这一问题:“要怎样分才公平?你有什么办法?” 这时,就有学生回答:“大家要分得同样多,一人一半”。 师:对,只有大家分得同样多才是公平的,也只有这样分他们才是平等的,那么像这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均分”,从而很自然就引出了课题,顿时,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其实刚才这样分虽然是公平了,但是,作为哥哥,我们应该怎样做?而作为弟弟,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这时,就有学生说,作为哥哥,应该谦让弟弟,让弟弟多分点,而作为弟弟应该尊重哥哥,让哥哥多拿点。我接着就说:“对,同学们,"友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做到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 探究学习中渗透 在教学《两位数的减法》时,我先通过视频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奏着国歌、五星红旗高高升起的情景,再出示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接着我就问:“看到奥运金牌榜,你有什么发现?”有一个学生就说:“我发现中国获得的金牌数是最多的,而且要比其它国家的金牌数多得多。” 我马上表扬了他,然后就说 :“下面,就请四人小组合作,根据这些金牌榜里的信息,提出一个或者几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好吗?”十分钟后,我就让各小组进行汇报,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就有一些小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获得了51枚金牌,美国获得了36枚金牌,中国比美国多获多少枚金牌?列式:51-36=15(枚)”,我马上给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接着我又问:“你看,我们国家的金牌比美国的还多15枚,你有什么感想?”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国家的运动员真了不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于是我就说:“是呀,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的高超技艺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国人为之振奋,祖国为之骄傲!我们要热爱祖国,要学习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从而激起学生的爱国、敬业情感。 拓展练习中渗透 在学完了《认识时间》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时间,我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小品《守时》。 一位同学扮演小明,一位同学扮演小强:一天,小明和小强约好9点钟去看电影。8点45分,小明准备出门;9点整,小明准时来到电影院门口;9点05分,小明在电影院门口徘徊张望;9点15分,电影就要开始了,小明不断地看手表;9点30分,小强急匆匆赶来,电影已经开始了。同时在大屏幕上把钟表同步展示出来,让学生来认读现在分别是什么时间,答对了就给小红花奖励。这两个同学演得非常滑稽,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接着我又问同学们:“看了这个小品,你觉得小明和小强谁做得好?应该向谁学习?”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小明做得好,应该向小明学习。”我又问:“为什么呀?”一位同学就站起来说“因为小明比较守时,他们约好9点钟去看电影,他就9点钟准时去到电影院门口,而小强却9点30分才去到,迟了半个小时”。我表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然后说:“同学们,我们要向小明学习,做一个诚信、守时的好学生!因为,有时间观念,尊重时间,遵守约定,就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守时,是一种诚信,也是人际交往中衡量信用的名片”。 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不但认识了时间,还懂得了从小就要做一个诚信、守时的好孩子。

数学的核心价值观教案

目标:1、正确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认读数字1-  2、体验数学活动游戏的快乐。  重点: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准备:筐内装有不同数量的水果、糖果、萝卜。数字卡片、图片等。  过程:一、游戏:开火车。  1、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或图片。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认读数字或看图片说出图中物体的数量。以全部说对的小组为胜。  二、小猴子开店。  1、小猴子开了一家糖果店,请幼儿帮忙把糖果装到有圆点的筐里。(糖果与圆点一样多)  2、请幼儿互相检查是否 装对。  3、请幼儿按数字取物。  三、游戏:站图形。  音乐响起,幼儿按照图形里的数字多少站在图形里。音乐停止,该图形里的幼儿一起说出图形里的数字是几,有几个人。

回答 活动目标: 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一个,邮包一个内装8封信,背景图房子一间,10扇门,门上各有一小动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套1-10的实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动重点: 让幼儿认识1-10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 在幼儿掌握序数的基础上,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过程: 出示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学习1-10的序数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2(1)师:哟,小熊今天包里的信还没送呢,你们愿意帮它来送吗?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幼儿操作 师:小熊今天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发了,有些小动物没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几间房里的小动物没有收到,然后请你从箩筐里找出来涂上胶水,给它们送去,好吗? 评价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师:好了,小朋友帮助小熊也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玩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森林里哪些花和树不见了,请你找到它,把它种好好吗? 更多23条 

数学教研组核心价值观包括:一、数学之刚柔与处世之规则结合 数学向来以抽象、严谨和逻辑为关键词标识,而广被人所忽略其人文色彩和情怀、其美感等,如对称、统一、秩序、棱角等因素经过人文意义的赋予,给予学习者或刚或柔的感觉。此刚柔并济的特性衍生出来的和谐、友善、公正及诚信、法制等教育元素使其成为传播渗透核心价值观念中人所应具有的温和待人、正义守序之品质的有效载体,同时亦是实现数学教育之文理结合、寓教于乐目标的有效途径。二、史学之内容与爱国之情怀结合数学史是对数学和历史两类学科的结合,所以,在数学与核心价值观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其亦作为用以落实此模式的途径之一存在,对于培养学生文理一体的意识与促进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和理解力具有重要作用。三、教师之言行与班级之风气结合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皆可成为学生的效仿模拟对象,且其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在班级课堂气氛、整体风气等的营造上几乎具有核心性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一、在生活情境中“找”数学 二、动脑、动口、动手中“思”数学 三、在不同的玩中“学”数学 四、游戏中“悟”数学 五、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 六、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做”数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体现新阶段时代精神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习和树立“三个倡导”重要理念的启蒙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当前,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新媒体等发展和普及,价值观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相互冲击,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作为教学育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加强和推进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小学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无限沟通,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思潮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道德观念还未成型,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层次的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判断是非,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茁壮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上饶小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和践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开放、自主、交融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传播,而小学生缺乏自我辨知能力,已对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理解贯彻,部分小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滋长,无法形成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形成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核心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社会和国家就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终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不良思想、环境的影响,且当代小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抵抗不良风气、诱惑能力较差,承受磨难和挫折的能力欠缺,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侵蚀;二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虽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但应试教育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对基础学科特别是影响升学率的学科较为重视,对思想品德等课程重视力度较小,以成绩论英雄、论成败,以升学率评优略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导致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环境的不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极大影响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四是小学教育模式为整班模块化教育,学生之间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一旦有个别或者部分学生受到扭曲价值观的影响,极易在同学之间传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和措施&&&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因循形势、创新方法,充分使用现阶段一切可利用资源,高度重视,以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具体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以指导具体实践活动。一是加快推进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转变。加速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结束一直以来的重能力、轻素质的应试教育,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充分调研现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形态和学习情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科学规律,加快探索更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日常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小学教育质量,影响教师评先评优、评职称的现象,倡导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远的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二是努力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将“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推广红领巾志愿服务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生快乐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总体考评,掌握祖国历史、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三是结合新科技的时代特点,发挥学校文化熏陶优势,积极推进文化、科技与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校园科技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宣传方式,通过学生身边是、社会热点等现象剖析,理论解说,深入浅出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校园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和舆情处理应急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是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素质、师德对小学生的三观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教师职前准入、职后管理的全过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推进教师公选推优工作,争先创优,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农村小学的最大实际就是广大留守儿童的存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加剧了学校教育的困难,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呢?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立足课标与教材,努力寻找数学知识和德育感悟的最佳结合,通过搞活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本文旨在从当前农村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出发,浅谈当前的农村教师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小学数学的核心价值观

参照小学数学新课标咯 上边都有

同意落上的意见,你说的面也太广了吧!

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体现新阶段时代精神和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习和树立“三个倡导”重要理念的启蒙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当前,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新媒体等发展和普及,价值观的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相互冲击,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和生活,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作为教学育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加强和推进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小学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一、小学教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目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样,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无限沟通,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思潮深刻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道德观念还未成型,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深层次的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判断是非,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茁壮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当前,上饶小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和践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开放、自主、交融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念的涌入传播,而小学生缺乏自我辨知能力,已对小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理解贯彻,部分小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滋长,无法形成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形成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核心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社会和国家就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终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不良思想、环境的影响,且当代小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抵抗不良风气、诱惑能力较差,承受磨难和挫折的能力欠缺,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侵蚀;二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影响,虽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但应试教育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对基础学科特别是影响升学率的学科较为重视,对思想品德等课程重视力度较小,以成绩论英雄、论成败,以升学率评优略的现象仍较为突出,导致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三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环境的不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极大影响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四是小学教育模式为整班模块化教育,学生之间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一旦有个别或者部分学生受到扭曲价值观的影响,极易在同学之间传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和措施&&&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因循形势、创新方法,充分使用现阶段一切可利用资源,高度重视,以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具体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以指导具体实践活动。一是加快推进教育结构、教育模式的转变。加速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结束一直以来的重能力、轻素质的应试教育,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充分调研现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形态和学习情态,根据价值观形成的科学规律,加快探索更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日常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小学教育质量,影响教师评先评优、评职称的现象,倡导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远的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二是努力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将“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寓教于乐,在快乐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推广红领巾志愿服务等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形成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人生快乐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学生总体考评,掌握祖国历史、了解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三是结合新科技的时代特点,发挥学校文化熏陶优势,积极推进文化、科技与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校园科技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平台、宣传方式,通过学生身边是、社会热点等现象剖析,理论解说,深入浅出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化品牌,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立校园舆情监测引导机制和舆情处理应急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是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素质、师德对小学生的三观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教师职前准入、职后管理的全过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推进教师公选推优工作,争先创优,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以点及面,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资料如果说一个社会确实需要共同的信仰、理念或追求,那也应该从真实而具体的行为规范去构建,而不是空喊一堆漂亮的名词。说到这让我想起中美小学守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中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具体的。”美国的小学生守则很具体。每一条孩子们都可以遵照着执行,看起来琐碎,却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孩子们在执行这些细致规矩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中国的小学生守则抽象笼统,讲大道理喊口号,缺乏具体实施方式。让人执行起来不得要领,最后还得靠老师的威严来实现。国家以权力的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的学校向小学生宣传学生守则没什么两样,是国家或执政者把全体人民当成小学生,用充满了所谓仁慈严正的父爱姿态。给“孩子”规定远大的核心价值观,都是一些高词大调,但不制定具体实现目标的步骤,其实起不到有效约束“孩子”的作用,过脑即忘。但是作为家长的执政者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已经为“孩子”描绘了宏伟蓝图。就如同为驴子吊起了一根根红萝卜,让他们自己朝着红萝卜的地方走去就行了——这是一件多么省心省力的事啊。

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个主要方面: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立下志向,树立目标,人生才有希望。其次,我们要做道德高尚、有教养的学生。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敬都是恒古不变的美德。我们还要做一个知识丰富、刻苦学习的小学生。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应听老师的教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期揭阳精神,不断学习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自身素质,为建设家乡、祖国做好准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主要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