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生物灾害科学杂志官网投稿邮箱格式

发布时间:

生物灾害科学杂志官网投稿邮箱格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010-84029453 传真 010-64030272

英文 自然杂志分为中国的自然杂志和英国的nature分述如下: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介绍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和发展 ,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支持有创见的新思想与新学说,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以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根据本刊顾问钱伟长院士的建议 , 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要求来稿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尽量避免非必要的专业术语,少用数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以便使其他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本刊设有:特约专稿、科学时评、专题综述、科技进展、科学人物、科学技术史、探索与假说等栏目。《自然杂志》的读者对象是 : 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中学教师及自然科学爱好者。英国Nature,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26(04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期刊列表:研究月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评论周刊:《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科学>杂志是由著名科学家拖马斯·爱迪生于1880年创办的,是迄今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综合性科学周刊它从前一直由美国科学促进会负责管理,后来为了保证刊物的独立发展又独立出来促进会对杂志社进行宏观监控,该刊主要报导科学新闻、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其办刊宗旨是让科学家掌握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 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投稿方式无非就是在网上找对应的期刊(自然科学),然后找有这书的网站,你联系下客服人员,你要的答案就都可以解决了~

楼上的回答没有重点,我告诉你个《科学》杂志在线投稿地址吧: 与《科学》联系电话:美国 (1)-202-326-6550; 英国 (44)-1223-326500 传真:美国 (1)-202-289-7562; 英国 (44)-1223-326501 电子信: 关于编辑方面的一般问题:science_ 读者来信:science_ 返回审稿意见,science_ 与《科学》周刊欧洲办公室联系:science@science-uk 在线投交读者来信:

生物灾害科学杂志官网投稿邮箱

摘要灾害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挑战。本文简要论述了灾害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关灾害分类学的轮廓和开展灾害科学大体系研究的设想。灾害是人类面临最严重的挑战。近年来人类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尽管存在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得到缓解。唯独灾害问题,尚未引起人类的重视,类型众多的灾害不时地冲击地球的各个角落,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灾害是地球生态圈各种物质运动的伴生现象,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上,很多是无法抗拒的。在地质过程中,生物界发生过多次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的灾难与绝灭。近25000万年来,差不多每隔2600万年就有一次全球性的灾难劫掠。人类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灾害史。世界各地区和不同国家浩繁的历史文献中,留下了无数惨痛的受灾记录。《管子》载,“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中、上古时期的科学,也是在预防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的动力下发展起来的。只要回顾一下灾害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人类为什么要把可怕的概念命名为“灾祸”。中世纪火山喷发毁灭了意大利庞培城。估计亚洲-太平洋地区因火山每年平均死亡2500人,经济损失达10亿~15亿美元。这一地区近800年来28次大地震共死亡55万人,经济损失达1325亿美元。美国每年火灾、海岸灾害、滑坡、地震、火山灾害损失总值达35亿~40亿美元。估计全球各类灾害年均损失为850亿~1200亿美元,略高于我国1984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这就是说10亿人民全年的劳动总值,还抵偿不了全球一年的灾害损失。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不足以说明防灾、抗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吗?近两年来,全球性的水、旱、气候灾害,火山、地震活动又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仅以1986年前10个月为例:1月大风暴雪低温袭击北欧诸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大洪水;2月11日大风暴雪冲击大西洋两岸,2月2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洪水;3月份全球多处出现几十年来的奇寒低温,非洲大旱、蝗灾,法国出现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火灾群起,农林减产三分之二;3月底、4月初孟加拉大风暴、洪水、大冰雹灾;4月18日大力神火箭升空爆炸,损失3亿美元;4月20日斯里兰卡大坝决口,孟加拉客轮因大风暴沉没,死亡1200人;4月下旬我国江西内陆强龙卷风暴、冰雹、暴雨,4月底墨西哥连续发生大地震;5月10日我国广东30个县遭受风暴雨涝灾害,7月辽河洪水;继1月19日硫磺岛附近海底火山爆发之后,9月24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爆发。此外,今年海空罹难事件多、损失重,美国航天飞机失事,苏联核电站事故、非洲火山毒气、飞碟事件等都较突出。如果详细编录,真可以汇集出一本惊心动魄的世界灾害日历。此外,全世界每年的环境灾害、工程灾害和交通灾害也很惊人,估计每年因交通事故要死去大约35万~42万人。美国1980年车祸死亡人数竟大于10年侵越战争的伤亡总数。据笔者估算,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群生命一半夭死于灾难,物质财富也有一半被灾害吞没。纵横血泪,哪能不奋起拭目、檄讨灾害,上祭九朝列祖,后荫万世子孙呢?现代灾害学就是以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去研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动力和机制,总结各类灾害的征兆和规律,进行系统的观测、预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对策。灾害是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态圈巨系统与地外天文巨系统相互交叉、运动发展的一个侧面。它虽有千重奥秘,但最终将被不断发展的新的科学成就所破译。灾害一般泛指在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中,以现有科学知识难以预料和避免的突然或潜伏的损失。从时间序列上可分为突发性灾害和缓慢性灾害。前者属狭义灾害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后者属于环境科学范畴;但在科学理论体系上灾害学要统观两类灾害,作出全面的科学论证,并要研究如何因势利导、化害为利、开拓祛灾祈福的科学技术前景。灾害从成因上一般分为:地质灾害,包括火山、地热、地火、地震、构造运动、飞碟冲击;气象-水文灾害,包括超低温、特高温、干旱、雨涝、风灾、潮汐海浪、海空湍流、雷电、暴雨(雪雹)、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强气象水文异常;天文灾害,包括引力变化灾害、太阳辐射能源灾害,陨击、粒子流冲击、彗星和小行星遭遇、电磁异爆、新星爆发、臭氧层破坏;生物灾害,包括生态突变、病疫、社会灾害与犯罪;工程经济灾害,包括重大工程崩溃、经济灾难、海陆空交通灾害、环境灾害;地表自然灾害,包括错落、崩塌、滑坡、泥石流、冰雪崩溃、海水海况异常、海岸灾害、海啸、沙漠化、水土流失、地陷、地裂、喷沙冒水、恶性沉积、土壤贫瘠化、水质和大气污染、尘暴、粉尘,酸雨、二氧化碳增升、核粉尘与火山粉尘扩散等。对名目繁多的灾害要进行分类学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灾害的形成、危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目前,对灾害各论只是在少数学科门类有了初步基础,其他大部分有待总结开拓,以便尽快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描述性建树,作为灾害科学大体系中的基础层次。灾害分类学只有在历史灾害考证、灾害历史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才能得以健康推进。在灾害学各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灾害学的理论体系。由于灾害是地球、天文、生物三大体系综合运动的产物,所以各基础学科都要从灾害观点总结灾害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如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动力学、灾变地球物理学、地质灾害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球灾害学;天文学中的灾害天体物理学、太阳系动力学;水文-气象学中的灾害水文学、灾害气象学;生物人体科学中的灾变生物学、灾害生态学、灾害病理学、灾害心理学;经济社会学中的灾害经济学、灾害历史学、灾害社会学等,都是灾害科学大体系研究中的基础学科。在各基础学科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灾害成因机理学、灾害动力学、灾害群系学、灾害时空规律分析论、灾害数理学、灾害预测论、灾害观测预报学等。这里有大量繁重的理论探索与开拓任务,也需要大量的观测技术建设,包括灾害数据信息的收录、传输、处理,观测仪器、项目的更新,台、站网的建设,决策科技队伍的培训等。在灾害学研究的同时,为了保障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还要建立防灾、救灾科学体系与实战工程能力,可称为防灾工程学,它属于灾害科学理论的应用阶段。防灾工程应当是一个大系统,包括灾害预测预报、工程防灾措施、防灾社会措施和救援工程几个部分。灾害学和防灾工程学的研究,必然涉及很多学科、很多部门,需要唤起广大的科学家、工程师、社会学家、军事防务系统、国家与地区领导人来共同参与这一工作。在我国,当前除了继续加强灾害科学的普及宣传以引起各界重视外,还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学术交流,逐步转入科研-事业实体建设,至少得有一个研究中心并形成全国灾害科研网络。灾害研究中心要团结国内外专家,依靠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推动灾害科研事业,指导防、测、报、救灾实践活动,争取在近五年构成基础,十年完善齐备,本世纪末具备对付几种主要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组织有关专家培养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综合性大学建立灾害学系;要建立健全灾害数据库和观测系统,尽快建立防灾抗灾咨询委员会和决策指挥系统。建议《灾害学》杂志能积极发起组织灾害学学术年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参加,争取早日实现灾害科学研究的国际协作,促成世界灾害研究中心的建立,逐步形成全球性灾害监测、预报和救援系统,造福于当今人类和子孙万代。———录自:灾害学,1986,创刊号

生物灾害可为三类。一、动物灾害说到动物灾害,首先要明确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类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就成了地球上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人与动物或其他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复杂,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总是把有利于人类自身利益的动物当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计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反之,则认为是有害的,想方设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灭。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人虫之战、人鼠之战等进行了一个又一个世纪,而且愈演愈烈,使人类处于无计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谓的有害动物之外,据统计,全世界危害庄稼的害虫有6000多种。它们每年造成的农业灾害是相当严重的,大灾之时甚至会造成上百万人口因饥荒而死。自然界造成动物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使动物的数量、习性发生改变;有动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过强或过弱、数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生态失衡。干旱使蝗灾暴发,造成农作物颗粒无收;老鼠缺少天敌过度繁殖,猖獗肆虐,不仅吞噬粮食,传染多种疾病,而且毁坏各种设施;气候环境变化发生森林病虫害,使成千上万亩林木毁灭,其损失远远大于森林火灾……但更多的原因还在于人类自身。比如对许多动物的乱捕乱杀、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原的开垦、围湖造田等破坏了动物的食物链,毁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又如过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水域、空气和土壤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并且引起物种变异及抗药性。比如杀虫剂DDT的滥用,使之从诞生之初的一支杀虫利剑很快变成对蚊虫毫无作用且对人体有副作用的废药而被淘汰。还有,盲目引进物种,造成外来物种侵入,引发动物异地泛滥。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将24只欧洲穴兔带到缺乏天敌的澳大利亚,以至于过度繁殖形成灾害。另外,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发动一次“除四害”运动,其中将麻雀列为害鸟进行剿灭,这对随后发生的一系列虫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植物灾害说到植物灾害,许多人就会想到豚草、葛藤、假高粱、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水葫芦等一系列植物泛滥成灾,祸害农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恶性草本植物。这些植物生命力强、繁殖迅速,有的还具有毒性。它们抢夺其他农作物的养分,致其死亡。在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地区,每年由于恶性杂草成灾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减少达50%之多。还有些植物虽未泛滥生长,但其毒性极强,导致许多人及食草动物误食而命丧黄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致瘾性物质被上亿人吸食受毒害而难以解脱,烟草、古柯、大麻、罂粟即是这类植物。因此,植物灾害真的不容忽视,但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人类自己。每种植物都有自身生长的地域和环境,它们的繁殖或它们所具有的毒性都是适应自然或自我保护而形成的。它们受着自然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当人们无意或有意将某种植物引入另一种环境,它们就可能像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魔怪,失去约束,失去天敌,恣意妄为,在异地形成灾害,现在人们已高度警惕的外来物种的入侵。我国近几年已发现有400多种外来植物形成大小不一的灾害。就拿对于全世界都严加防范的各种毒品来说,其中许多确实是由一些植物制成的,但那也怨不得这些植物,它们原本是很有益的植物,制成毒品纯粹是人类自己祸害自己。三、微生物灾害第三类生物灾害,即微生物灾害,可谓是最直接、最为恐怖的了。这些最为细小最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动物死亡。据粗略统计约有1000多种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病原体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它们所引起的传染病每一次暴发和流行,都给人类带来一场可怕的灾难。14世纪欧亚两洲的鼠疫暴发,18世纪欧洲的天花、结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数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超过了任何一场其他自然灾害。从人类诞生之时起人们就开始与各种疾病作斗争,人们运用各种药物或其他手段杀灭病原体,阻断传染病的传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种病原体也在不停地变幻嘴脸,在适应了旧的药物之后,以更加凶恶的面目卷土重来。几乎每年暴发的流感便是如此。这种病毒使得人们生产的新疫苗总是落后于它的变异。另外,一些新的病原体又不断给人们带来从未见过的传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惊的“非典”疫情曾给中国人带来极大的恐惧,人们至今还未完全解开这一可怕瘟疫的谜团。如今原有的200多种传染病虽然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疗,可它们在一些局部地区还不时爆发,如霍乱、结核病、登革热、疟疾等还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还有一些疾病,人们至今还没有有效治疗的办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除了对人的直接伤害外,一些病原还会对畜禽及其他动物造成疾病和死亡,间接地给人类造成伤害。曾令欧洲人恐惧的疯牛病、被恐怖分子当做武器的炭疽菌,以及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狂犬病等流行起来,致死率极高,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其中一些畜禽疾病还能感染给人,置人死地。禽流感病毒中H5N1型及其亚型变种就是目前全世界都紧急防范的最危险的病毒。一些科学家预测,这种病毒一旦在人群中传播流行,很有可能造成如同1918年全球西班牙流感的灾难性后果。当然,对于生物灾害人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毕竟生物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人类的生存还必须依赖各种生物。过去我们一直说“人定胜天”,要说战胜生物灾害,不如说增其利,避其灾,或者说,以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手段减低或尽量避免生物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提供了许多崭新的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药物和方法。人们也已从各种生物灾害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初中吗考不到AB就不能上重点高中。A是85分以上B是75分以上C是60分以上考到D是不能报考高中的,普通高中也不行。考到D的话可以初三参加补考当然了尽量考A好好考吧加油,祝你成功!

比如砍树造成沙漠,还有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生物灾害科学杂志官网投稿邮箱地址

当然不行,一般没有牛人的推荐,人家又不认识你,9%的概率是,标题都不一定看完全就直接丢垃圾箱。要先搞定一切才能去奋战啊,

伦理学声明,就是你交稿时需要提交的伦理学方面的声明,有时需要写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Ethical Approval 如果单位没有固定的模板,需要自拟,可以使用我附件中的这个模板打印签名后在单位盖章扫描过去!希望能帮到你! 投稿涉及动物实验,杂志社要求医学知情同意书,一般大学院所有应该有动物研究伦理委员会。他们应该有同意作动物研究的审批程序、相关文件,和申请指南。例如,香港大学动物研究课题除了要申请动物实验许可(Approval)外,所有作动物实验的研究人员均须申请有效的作动物实验的执照(Animal licenses)。

英文 自然杂志分为中国的自然杂志和英国的nature分述如下: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 ,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 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介绍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新成就和发展 ,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支持有创见的新思想与新学说,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以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根据本刊顾问钱伟长院士的建议 , 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要求来稿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做到深入浅出,尽量避免非必要的专业术语,少用数学式和化学结构式,以便使其他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并引起他们的兴趣。本刊设有:特约专稿、科学时评、专题综述、科技进展、科学人物、科学技术史、探索与假说等栏目。《自然杂志》的读者对象是 : 广大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中学教师及自然科学爱好者。英国Nature,英国著名杂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响因子26(04年数据)。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Nature》网站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杂志的全部内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团(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种研究月刊,6种评论杂志,2种工具书。期刊列表:研究月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评论周刊:《癌症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Cancer (2001)《药物发现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2)《遗传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Genetics《免疫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2001)《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神经系统科学自然评论》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科学>杂志是由著名科学家拖马斯·爱迪生于1880年创办的,是迄今世界上发行量最多的综合性科学周刊它从前一直由美国科学促进会负责管理,后来为了保证刊物的独立发展又独立出来促进会对杂志社进行宏观监控,该刊主要报导科学新闻、研究成果和科研发展趋势,其办刊宗旨是让科学家掌握科学前沿发展动态,紧跟科技发展趋势 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于189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为周刊,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 多数科技期刊都要向读者收取审稿、评论、发表的相关费用。但《科学》杂志发表来稿是免费的。其杂志的资金来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会员费;印刷版和在线版的订阅费;广告费。 《科学》杂志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科学》杂志的宗旨。在全球,《科学》杂志的主要对手为英国伦敦的《自然》杂志,该杂志创办于1869年,曾发表了大量的达尔文、赫胥黎等大师的文章。21世纪的 前4年中,二者为率先发表人类基因排列的图谱而激烈竞争。 《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毕业于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著名的环境科学教授

你给我留个邮箱,我发给你一篇science的论文,你可以看一看,不过如果你只是一个民科,我不建议你去投稿。如果你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好先征求一下你导师的意见。

生物灾害科学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份 北京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联系电话 010-84029453 传真 010-64030272

当然不行,一般没有牛人的推荐,人家又不认识你,9%的概率是,标题都不一定看完全就直接丢垃圾箱。要先搞定一切才能去奋战啊,

投稿方式无非就是在网上找对应的期刊(自然科学),然后找有这书的网站,你联系下客服人员,你要的答案就都可以解决了~

生命与灾害杂志投稿邮箱格式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1、打开QQ邮箱官网。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收件人:编辑邮箱主题:投稿《杂志名》【栏目】《你的文章题目》【笔名】附加:可以添加,用WORD就可以,里面要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正文:短篇的话附上全文最后注明你的笔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投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1、直接过去投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2、网投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等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