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西文学杂志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发布时间:

广西文学杂志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邮件开头称谓要使用敬称,基本的邮件礼仪。正文部分简单介绍自己及希望投稿至什么栏目。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以附件形式上传。邮件结尾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底款

楼主可以百度“新手投稿的36个问题”(应该是叫这个名字吧),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另外也要看每一个约稿的具体要求,每个编辑都有自己不同的习惯,如果在约稿函上注明了,就直接按他的要求发,省编辑的时间就是给自己机会。 天使领域论坛有一些新人写手的扫盲帖,不过注册略麻烦,楼主有时间可以去抢抢邀请码逛逛。约稿就不粘了,编辑和约稿都会经常更新的,常去写手论坛看才会有最新约稿,百度里很多约稿都作古很久了……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1、打开QQ邮箱官网。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收件人:编辑邮箱主题:投稿《杂志名》【栏目】《你的文章题目》【笔名】附加:可以添加,用WORD就可以,里面要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正文:短篇的话附上全文最后注明你的笔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投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山西文学杂志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邮件开头称谓要使用敬称,基本的邮件礼仪。正文部分简单介绍自己及希望投稿至什么栏目。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以附件形式上传。邮件结尾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底款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1、打开QQ邮箱官网。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投稿分两种情况,1、直接过去投,2、网投。1、直接过去投对于本校的或者本地的杂志,记得一定要直接过去投。因为这样方便登记,可以减少编辑从网上下载下来慢慢登记的过程。呵呵,有些粗心的编辑说不定会把你的文章给漏掉。去登记的时候,带上三份稿件和电子版。一份便于编辑送出去审稿,一份给编辑保留,一份问编辑哪些需要修改以此表示你投稿的诚意。电子版最好用U盘拷来,邮箱有一份,防止出现意外。记得带上审稿费啊。(论文的格式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后给大家再讲)。现在的杂志一般审稿至少都三个月,因为送给那些教授专家审稿,那些人都是一些大忙人,就算编辑催上几十次,也要三个月,如果不催一年也有可能。2、网投如果是网投,记得不要仅仅发一篇文章给编辑,什么都不说。这样他们会觉得你搞学术都忘了礼貌了。因为每天编辑都会收到几十封甚至几百封投稿邮件。:)发这样的笑脸蛮有用的,他们会觉得你亲切,说不定很快把你的论文下载下来跟你联系。编辑如果不把你的文章下载下来,你的文章就会石沉大海。这次由于我们学校邮箱系统出现问题,也导致我们各个编辑部的几百封投稿都弄丢了。记得一定要留你的联系方式,手机,座机,QQ,地址,邮编等一切可能的联系方式。当编辑跟你联系后,记得要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按照编辑的方式汇款,记得经常打电话询问你需要做什么样的修改。增刊一般学校都不承认。核心期刊的增刊一般都算是非核心期刊处理,具体的还要询问导师。研究生答辩前,如果是核心期刊,需要录用通知就行了;如果是非核心的,需要见刊。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每期的杂志安排都很超前,如果你需要投稿的话,记得要提前半年的时间,因为审稿还有三个月。除非你有关系或者你导师有关系,这个属于例外。投非核心的就找一个名声好一点都杂志投,这样不给导师丢脸,发表起来容易很多,审稿时候一般比较短,因为他们的稿源不多。一个月左右差不多都可以发表了。

《文萃》文学月刊的投稿信箱

广州师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数学和作文的关系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数学课程内容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活动成为学习生活的重点,而这些内容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作文的素材,这就是数学作文。苏教版《数学》第六册,学习内容有: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观察物体。显然这些数学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本在编排上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生日快乐单元,图文并茂,既有生活情景,又有活动内容,数字中透露着很多的生活气息。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看图,介绍图片内容,同桌交流过生日的情景,统计同学生日,制作班级生日统计图,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说说准备怎么为爸爸妈妈过生日,这些课堂发生的情景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数学作文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数学作文不仅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国内外关于数学作文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在美国,1991年,美国数学全国委员会在制定《教师规范》中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学的手段,并在全美范围推广,(《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孙旭花《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可见数学作文意义重大,数学和作文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与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1.数学学习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传统的作文往往局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写同桌,写老师,写我敬佩的人,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和数学的学习丝毫没有联系。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把作文和数学的学习联系起来,让作文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成为数学学习的助手,大大拓宽了作文内容。在数学作文文中,学生可以描述数学现象、发表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表明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探索,可以写一堂课的学习历程,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课堂活动的情景,学习中的趣闻,解题的过程,合作交流的经历,知识点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用童话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生发、运用的故事等,可写的内容很多,涉及各种作文形式,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了百分数,可以写老师教我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百分数游戏、百分数的故事、百分号的来历,我设计的百分号,百分号奇遇记,百分数给我的烦恼,我教同学百分数等,可写的题目很多,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写成知识性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童话式的科普文章。 2.数学训练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数学学习中的观察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及数学语言的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准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材中很很多的观察训练,观察图形,观察物体,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学习在观察中比较,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这和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完全可以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敏捷、深刻、独创,新课标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显然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是和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共同提高的。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也为他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准备。 3.作文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对接 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就没有作文,数学也是来源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数学的学习最后还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逆推法,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生活的概括过程,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结果寻求解决问题发生的原因,逆推法是生活现象的一种抽象,同时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生活现象中学会逆推法,在运用逆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整个过程都和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把这一过程写下来,这就有效的强化了这张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逆推法后写到:通过老师的讲解,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我发现逆推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我们班卫生很差,这是结果,表现为地上随处可见的废纸、饮料盒、黑乎乎的痕迹,要消灭这种现象,必须每人管好自己的生活垃圾,不要随手乱扔,可人都有惰性,大家都很随意,为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必须有制度约束。昨天老师开始评最脏抽屉,今天黑板曝光,结果教室干净了很多,看来老师也在用逆推法治理班级。逆推法还真管用!现在,我事事都要逆推一番,真是其乐无穷。 4.作文让数学思维更条理 作文的过程就是思维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数学作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回忆、梳理、反思,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领悟、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在创造。当我们的数学学习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你是不可能写出数学作文来的,当我们的学习思路杂乱,你的数学作文也只能条理混乱。反过来,我们要把数学作文写通畅,写得条理清楚,我们必须把学习的内容理清楚,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怎么学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内容来写,怎么组织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要重点写什么。学生写数学课,先写老师走进教师“大步流星”,开始讲课语速惊人,稍不留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文章具体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讲题快,做题快,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凑,容不得你喘息。在这样大容量的讲课中,学生如果个不上节奏,思路不清晰,肯定会有很多的学习困难。这时,如果我们不去进一步梳理学习的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强化学习的效果,整个的学习将留下很多的困惑,通过写数学作文,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清晰条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作文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平时的数学学习,不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方式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无意识涉及,数学作文则要求学生从元认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数学智能活动过程。显然,数学作文能够促使人反省,而反省能够开启新的思维或经验。“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回过头审视自己时,我们将会获得新的生活力量。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不再感觉自己是别人决策的牺牲品。我们将不会再固守一些习惯性的、机械性的行为模式。”(──《学习之路:教给学生和家长多元智能》[美]戴维·拉齐尔著张晓峰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数学的学习成为了一种自在自觉的行为,既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对学习的深层领悟和把握。学生学习观察物体(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了解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面不相同,进而联系日常生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更会学习者,能再引申出去,从生活哲理的角度明确,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为角度不同,观点也是各种各样,所以苏轼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以此作文,其意义已超出数学学习本身,其学习效率也远远超过教学目标。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020-36585485、6585489 传 真:020-36590326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1、《梁宗岱纯诗系统论》,《文艺研究》,2004年2期(cssci期刊)2、《边域小说中的现象:心理图式的顺应与同化》,《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cssci期刊)3、《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想象》,《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cssci期刊)4、《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6期(cssci期刊)(合撰)5、《当代影视民族化问题小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6、《鲁迅研究的新著》,《人民日报》,2003年6月1日7、《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8、《样板戏中的英雄崇拜》,《文学评论》,99年青年学者专号(cssci期刊)9、《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派诗美建构策略的化用》,《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cssci期刊)10、《边域小说中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上海文论》,90年第6期11、《对女性命运乃至民族生态的历史性审视》,《广东社会科学》,93年第2期(cssci期刊)12、《洛夫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13、《金钱和金钱崇拜》,《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1期(cssci期刊)14、《台湾诗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变形》,《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5、《台湾20世纪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6、《二十世纪香港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cssci期刊)17、《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主义表情论的接受与化用》, 《诗探索》2002年第1期(cssci期刊)18、《民族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小说》,《民族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19、《现代性视野下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互动》,《社会科学辑刊》(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20、《<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上)》,《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1期(cssci期刊)21、《<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下)》,《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2期(cssci期刊)22、《台湾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局限》,《河北学刊》,2003年1期(cssci期刊)23、《大学生诗歌的先锋性和流行性》,《江汉论坛》,2003年8期(cssci期刊)24、《金钱与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文艺评论》,2003年6期25、《新诗的意义危机与意义重构》,《江汉论坛》(cssci期刊)2004年8期26、《<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1期(cssci期刊)27、《余光中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2期(cssci期刊)28、《整体性视野下的理性烛照》,《东方丛刊》,2004年2期(cssci期刊)29、《西方话语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过滤机制》,《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3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评高擎洲的<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当代作家评论》(cssci期刊)2007年1期31、《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期刊)(合撰)32、《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新世纪新加坡华文文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7期(cssci期刊)(合撰)33、《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目的论建构》,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9期(cssci期刊)34、《屠格涅夫和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外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5、《边域小说中的亲情美》,《中国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36、《边域小说中的生命形态》,《中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7、《民族文学中的宗教——巫鬼文化》,《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3期38、《物质填不满心灵》,《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3期39、《文坛热点:受阻和认同》,《理论与创作》,89年第4期40、《<野草>的狂欢化色彩》,《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1、《互文性:鲁迅的<野草>与<苦闷的象征>的译介》,《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2、《现象学视野下<野草>的意义生成》,《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43、《当代香港文学中的英国形象》,《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44、《互文性视野下现代派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45、《追忆流火年华》,《东南亚研究》,95年第1期(cssci期刊)46、《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批评性传播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cssci期刊)47、《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话语的理论维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cssci期刊)48、《身份冲突中家的建构与功能—余光中诗歌中家的文化功能》,《江汉论坛》,2009年第6期(cssci期刊)49、《二律背反: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江苏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cssci期刊)50、《变革与悖论》,《天津社会科学》,99年第3期(cssci期刊)51、《无目的的目的——20世纪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社会科学辑刊》,99年第4期(cssci期刊)52、《鲁迅小说的寓言性》,《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5期(cssci期刊)53、《消解与重构——“后新诗潮”诗歌对“本体”的瓦解与重建》,《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cssci期刊)54、《四十年代文学中“家”的寓言》,《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cssci期刊)55、《<典论·论文>符号权力的三种维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28辑(cssci期刊)(合撰)56、《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中国形象”的对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合撰)57、《结构主义视野下白先勇<台北人>新读》,《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cssci期刊)58、《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艺术成就》,《社会科学战线》,3(cssci期刊)59、《比较文学史观的建构与比较模式的新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60、《30年来当代台港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与接受的效果》,《社会科学辑刊》,5(cssci期刊)61、《导师和学生,应是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1年3月23日62、《姚雪垠<长夜>对江湖世界的想象方式论》,《贵州社会科学》(cssci期刊)63、《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变异式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64、《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再现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65、《余光中诗歌二极对应结构论》 ,《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66、《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形象》主持人语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67、《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合撰)68、《促进公安文学健康发展》,《文艺报》,2011年8月22日69、《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纯诗话语的自我诠释》,《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0、《当代台港澳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三维发展论》,《华文文学》,2009年第1期71、《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华文文学》,2009年第2期72、《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对应性选辑传播形态》,《华文文学》,2009年第4期73、《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74、《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主持人语,《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75、《亦真亦幻的女性天空》,《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6期76、《横看成岭侧成峰》,《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8期77、《旷达的背后是真诚》,《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12期78、《张默诗歌的宇宙化倾向》,《华文文学》,2003年2期79、《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三大母题论》,《华文文学》,2003年3期80、《台湾香港现实主义文学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10期81、《中国和世界文学中的台湾现代诗》,《中国诗学研究》,第1辑82、《跨学科文学研究》主持人语,《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3、《传奇性与哲理性相交融的历史画卷》,《理论与创作》,91年第4期84、《高尔基与艾芜早期小说比较》,《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1期85、《特区军族文学新态势探析》,《广州师院学报》,93年第4期86、《转型期的精神重建》,《广州文艺》,97年第12期87、《老子与湘西文化》,《旅潮》,91年第3期88、《王璞<扇子事件>剖析》,《共鸣》,92年第2期89、《香港闺阁诗人梦如》,《书报刊》,94年第12期90、《世纪之梦:灵魂的拯救与重塑——鲁迅、韩少功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1期91、《超越苦难——试论香港作家蔡益怀小说中女性的直觉思维特性》,《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3期92、《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的影视改编及传播》,《香港文学》,2007年第11期93、《倾斜的象牙之塔——前期创造社、前期新月派文艺思想的悖论》,《广州师院学报》,99年第10期94、《洛夫诗二首欣赏》,《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5、《狂欢化诗学视野中的贺敬之诗歌》,《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6、《错误也是一种心动》,《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7、《历史的还原与还原的历史》,《诗探索》,2004年1-2期98、《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动力机制》,《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99、《台湾创世纪诗社对超现实主义技法的修正性接受》,《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100、《寻求本原之家》,《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1期101、《忧伤并不等于绝望》,《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9期102、《洞穿成星空的灵魂》,《秋水》(台湾),92年第3期103、《洛夫对超现实主义的认同与修正》,《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4、《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华文文学》2008年第6期105、《锁不住的清芬》,《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6、《疏离的执着》,《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7、《孤独的精神探索者——鲁迅与张承志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108、《自主、主动、创造》,《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7期109、《20世纪台港澳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特点》,《广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10、《魏源诗移情山水初探》,《广州师院学报》,94年第2期111、《<秃美人>的美学意蕴》,《文汇报》(香港),97年9月28日112、《理想主义者的情感独语》,《广州日报》,97年6月7日113、《执着与寂寞》,《南方日报》,94年10月12日114、《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5、《瞬间美丽的永恒》,《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6、《<生寡>分析》,《羊城晚报》,94年12月17日117、《忧伤掩不住的赤诚》,《广州日报》,97年8月16日118、《当代文学入门》,《南方日报》,95年10月16日119、《朦胧与瑰丽》,《世界论坛报》(台湾),93年12月25日120、《信仰的力量和光辉——由<激情燃烧的岁月>说开去》,《文艺报》2002年11月14日4期121、《藏书与学问》,《南方日报》,94年8月6日122、《姓名与文化》,《南方日报》,94年6月11日123、《大师的标准》,《粤港信息日报》,94年12月27日124、《开书单与青年读书》,《南方日报》,95年6月2日125、《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学传记》,《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6日126、《旋转出来的恋歌》,《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1日127、《史诗的魅力是无穷的》,《广州日报》,94年7月23日128、《重建文明与崇拜的家园》,《广州日报》,95年5期129、《巨人精神的美学意蕴》,《南方日报》,95年7月30日130、《当代综合思维与文化理论》,《广州日报》,95年8月29日131、《<今世也风流>与当代意识》,《广州日报》,95年11月21日132、《美丽总是忧伤的》,《港人日报》(香港),97年11月19日133、《水与火的二元意象》,《新晚报》(香港),96年12月1日134、《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话语重估》,《秘书》2013年第6期135、《两岸台湾文学史时空权力关系论》,《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36、《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类比想象方式论》,《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37、《穿越剧的创新性与消费性》,《长江文艺》,2014年第2期138、《大学需要强化语文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8日

很有可能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专家们会分析在清初“文字狱”中幸免遇难的文字记载,来推测袁崇焕的真实面目。

厦门文学杂志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可以试试青年文摘杂志

可以用任何邮箱发E-这两种说法都不对。一般杂志社都会要求稿件用Word文档以附件方式发送,方便他们排版,所以用电子邮件投稿都是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的,正常添加附件是不会传播病毒的。主题写投稿或稿件就行了,作者信息应该写在正文后面。作者信息包括作者简介、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一般要求在来稿末尾附上。

厦门文学杂志社 联系地址 曾厝垵仓里社2号 厦门文学杂志社 地 址:厦门市公园南路2号 邮 编:361003 电 话:0592-2026287

第一个问题:邮箱就用使用顺手的,信誉好的,如163,126,hotmail。sina在接收方面有时容易露邮件,我从来不用新浪邮箱发稿。第二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编辑没有注明投稿时请将doc格式的文本以附件发送,你就无须用附件,直接将文章粘贴到邮件里,附上自己的联系方式即可。第三个问题:文档就是doc,word2003的格式,如果你用word2007,那么格式是docx。因为word的格式便于编辑直接编辑,无须转换或者复制粘贴。(文档里有你的文章就可以了,你在文档里最好加上自己的详细联系方式,要真实的。)第四个问题:作者信息就是你的通联和QQ,电话,MSN等。你要保证自己的信息的真实性,保证日后的汇款能顺利到你的手上。

文博学刊投稿邮箱格式怎么写才正确

2单位介绍信投稿请附单位推荐信或介绍信,信中注明此论文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如有合作单位,须注明已征得合作单位的知情同意;若有多位作者,则需所有作者在单位介绍信上亲笔签名

邮箱格式是: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以QQ邮箱为例,QQ邮箱的格式为:qq号。使用QQ邮箱投稿的操作方法参考如下:1、打开QQ邮箱官网。2、输入QQ账号密码进行登录。3、在QQ邮箱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写信。4、在写信界面输入收件人的邮箱,以及填写好主题和正文后点击发送即可。

收件人:编辑邮箱主题:投稿《杂志名》【栏目】《你的文章题目》【笔名】附加:可以添加,用WORD就可以,里面要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正文:短篇的话附上全文最后注明你的笔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投稿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电子邮件投稿应该用什么格式? 主题:投稿栏目、文章名、发表笔名。 内容:文章的全部内容。 落款:您的真实联系地址、邮编、姓名、邮箱地址、固定电话、手机、QQ号码(注明QQ名)、其他您觉得有必要留的联系信息。 除了以上内容,一概不欢迎。    二、 为什么不欢迎使用附件? (只发附件不行。如果正文与附件一起发则非常欢迎。) 大家知道,很多病毒是通过邮件附件传送的,就我知道,很多杂志社的电脑上都装了病毒粉碎机这个软件,就是说在处理电子邮件的时候,有附件的系统一律删除。这意味着您辛苦的文字永远不会被编辑看到。 另外,附件来稿格式不同,往往因为软件问题而打不开,或者,打开是乱码。 所以,为了您自身利益,别使用附件投稿。

邮件开头称谓要使用敬称,基本的邮件礼仪。正文部分简单介绍自己及希望投稿至什么栏目。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以附件形式上传。邮件结尾留下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底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